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评

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完成题目。(7分)‎ 想 念 ‎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  ①  (A.回旋 B.旋转),/是她在晃(  )动我的摇篮时候所哼的那些歌调。 ‎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  ②  (A.游动 B.浮动),/庙殿里晨祷的xīn(  )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仰望yōu(  )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1)给诗歌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歌调(  )   晃动(  )   xīn(  )香   yōu(  )远 ‎[来源:学§科§网]‎ ‎(2)加点的“凝”字,查字典应查部首   ,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2分) ‎ ‎(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1分)‎ ‎(4)在诗歌创作上,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下面的诗选自她的《繁星》,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2分)‎ 言论的花儿/开得越大,‎ 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讲解员细心的提示下,参观者才恍然大悟,并纷纷感叹现代科技的唯美与奇妙。‎ B.升入中学以后,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地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C.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中国的民营经济终于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大潮中浴火重生,成长壮大。‎ D.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林的篮球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修改:删除“正在”。‎ 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来源:Z,xx,k.Com]‎ C.春天的城市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修改:删除“通过”。‎ ‎4.在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林晓梅同学深情地赞美了自己的母亲。请你参照画线的文字,展开联想、想象,仿写一个句子,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3分)‎ 母亲得知我生病,急匆匆赶到我的病床前。我微微睁开双眼,发现母亲正慈祥地看着我,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啊!那是晨曦对娇花的沐浴,那是春风对碧水的轻抚,那是 ‎ ‎    。 ‎ ‎5.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 据统计,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与10年前比增加了2.4倍。医学证实,雾霾中的微颗粒携病菌进入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炎症;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导致人脑功能衰老,引起如肾衰竭等生殖泌尿系统病变;进入心脏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对人体造成直接严重危害。‎ 材料二 A市10年前曾被誉为“天然氧吧”,如今却遭受着雾霾严重污染。‎ 表一 A市2014年1~3月份空气质量(单位:天)‎ 月  份 严重污染 中度污染 轻度污染 良 优 ‎1月 ‎5‎ ‎8‎ ‎8‎ ‎9‎ ‎1‎ ‎2月 ‎5‎ ‎8‎ ‎8‎ ‎7‎ ‎0‎ ‎3月 ‎5[来源:Z_xx_k.Com]‎ ‎9‎ ‎9‎ ‎8‎ ‎0‎ 表二 A市雾霾成分分析结果 污染源 热电排放 化工生产 汽车尾气 居民生活 地面灰尘 其他 所占比例 ‎25.2%‎ ‎30.7%‎ ‎13.5%‎ ‎12.7%‎ ‎11.9%‎ ‎6%‎ ‎(1)综合研读以上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分)‎ ‎(2)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开展“生命与空气”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设计一项活动,并联系实际拟写一则公益广告。(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13分)‎ 金 色 花 ‎ [印度]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6.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将应该重读的词填写在括号里。(2分)‎ ‎(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 ‎(2)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 ‎[来源:学&科&网]‎ ‎7.结合语境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妈妈”怎样的心情?(4分)‎ ‎(1)孩子,你在哪里呀?‎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8.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说你的判断依据。(2分)‎ ‎9.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10.选文是一首散文诗,写的是“和母亲捉迷藏”,文中是从哪几个画面来表现这一内容的?请分别概括这几个画面的内容。(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17分)‎ 母亲养蜗牛 ‎ 梁晓声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有删改)‎ ‎11.“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分)‎ ‎(1)①                         ,波澜顿起。 ‎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孙子就说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②                          ,波澜又起。 ‎ ‎1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3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4分)‎ ‎1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17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 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 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 讫:完毕。 D.先期一日 期:约定的日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7.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3分) ‎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启示?(就其中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三、写作(40分)‎ ‎18.题目:《我读懂了    (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 ‎ 要求:①从题目后的括号内任选一词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diào huàng 馨 悠(幽)‎ ‎(2)“冫”(或“两点水”) 聚集,集中 ‎(3)①A ②B ‎(4)从内容上看,告诉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夸夸其谈,富有哲理;从形式上看,篇幅短小,语言形象、精练,对比鲜明。‎ ‎2.B 解析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B项中说好多同学都“苦心孤诣地学习”,用词不当。‎ ‎3.C 解析 C项搭配不当,应把“时机”改为“去处”。‎ ‎4.示例 ①冬阳对白雪的亲吻 ②明月对清泉的细语 ‎5.解析 第(1)题,要求语意连贯。第(2)题,活动内容要体现“语文”特征;公益广告要简洁醒目,有针对性。‎ 参考答案 (1)热电、化工、汽车尾气排放,导致A市空气污染严重(或“每月污染天数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因为雾霾会给人体的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造成直接严重危害,所以A市患呼吸、心脑、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人数比例比10年前增加了2.4倍。‎ ‎(2)活动示例: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质量对动植物生存乃至生命的相关影响,撰写研究报告;举办“保护空气,从我做起”义务宣传活动;开展“远离雾霾,共享蓝天”征文、演讲比赛或图片展览;组织“雾霾的产生及治理”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公益广告示例:你污染空气,空气污染你;绿色是生命的食粮,空气也是生命的食粮;一个人人戴着防毒面具呼吸的世界是多么可怕!‎ 二、阅读理解 ‎6.(1)看 (2)我 ‎7.(1)找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2)看到孩子时的惊喜心情,虽有责怪,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爱。‎ ‎8.时间顺序。从文中的“当你沐浴后”“当你吃过中饭”“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可以看出。‎ ‎9.天真活泼,可爱机灵,懂得爱妈妈。‎ ‎10.①母亲做祷告时,“我”用花瓣散发香气;②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③母亲拿灯去牛棚时,“我”跳到母亲前面,恢复原形。‎ ‎11.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孙子却说要吃蜗牛 ②蜗牛长大了,孙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 ‎12.(1)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表现出母亲对蜗牛的喜爱;(2)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等情节做铺垫。‎ ‎13.示例 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从儿子的话语中,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②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③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14.(1)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写母亲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2)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蜗牛了。“我”‎ 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不再想要吃蜗牛。(3)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即可)‎ ‎15.A 解析 A项,“去”,离开。‎ ‎16.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7.(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示例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三、写作 ‎18.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中的“读”有“念”“看”“识别”等意思,“懂”有“明白”“了解”等意思。懂“什么”是题目中要补充的内容。选材要新,选用让读者耳目一新的材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文中要把“读懂”的过程详细地叙述出来,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参考例文 ‎ 我读懂了亲情 原来,在不经意间,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 ‎——题记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听到你说得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我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许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问我:“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来看我时,我会哭着抱住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你松开我的手,说你忙,最后还是走了。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可能因为还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日子就这样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来源:Zxxk.Com]‎ 懂事些,会怪你 那时,我总希望和别的孩子一样,能在母亲的身边,却又发觉,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幸福。自从和你一起生活后才知道你患有胆结石。我却一直没拿你的病当回事,因为从来都不知道你到底有多痛苦。终于,你住进了那个处处有消毒水味道的地方。手术后,你平躺在病床上,与我说话。眼泪快要流下来了,可是我强忍着不哭,问你疼不疼,你虚弱地回答:“你说呢?”我说那一定很疼吧。出院后,你一直说我身体怎样怎样差,却不知自己比我还差。有时,我会责怪你:“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的宝贝女儿呢!”‎ 现在,会爱你 现在,我终于读懂了亲情,读懂了妈妈的爱。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所以我决定,像你爱我那样,好好爱你。暖暖的阳光懒懒地爬进窗,恍如你就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真好!‎ 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都想对你说:“你爱我、养我其实也不容易,但是你从不问代价。我也一直感激你,是你一直在给我力量,让我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只是从来没有认真说过。‎ 做最令妈妈开心的事,在妈妈开心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点评 “读”亲情,选取三个时段,记叙和母亲在一起的生活画面,从“怨”到“怪”再到“爱”,“终于读懂了亲情,读懂了妈妈的爱”。情感变化的过程叙说得自然、亲切、感人。采用小标题的方式使层次清晰明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