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1.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H、O、N、Fe、S等元素可构成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C.参与氨基酸转运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高尔基体是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 ‎ ‎2. Na‎​‎‎+‎﹣K‎​‎‎+‎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出细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所示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载体蛋白2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 D.图中各种载体蛋白只具有运输功能 ‎ ‎ ‎3.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CD段细胞内始终含有同源染色体 B.若D点时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则其子细胞只有1种基因型 C.DE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E点时单个细胞中含有0或2条Y染色体 ‎ ‎ ‎4. 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GRP)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GRP在突触间隙中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回收 B.GRP与GRPR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 C.将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痒觉感受器在脊髓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 ‎ ‎ ‎5.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种群密度过高或过低对种群的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B.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C.由裸岩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的形成先于植物的演化 D.草原上雄鸟发现危情迅速起飞,以此给雌鸟发出的警报属于行为信息 ‎ ‎ ‎6. 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正常情况下,PD﹣1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 B.部分T细胞会在PD﹣1的作用下发生细胞凋亡 C.PD﹣1单克隆抗体不是直接作用于肿瘤,而是对免疫细胞起作用,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D.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合成PD﹣1和PDL1的基因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 ‎ ‎7.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湿地公园”将成为很多城市的一张名片。回答下列问题: ‎ ‎(1)“湿地公园”从政府规划到园区开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 ‎ ‎ ‎(2)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分析,水生植物属于________;在水平方向上,湿地植物常呈________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 ‎(3)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净化生活污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流经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大于湿地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理由是________。微生物的含量、溶氧量等是检测水质的指标,可以用________法调查净化后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来确定湿地的水质情况。‎ ‎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8. 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将其放入25℃恒温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置于户外一昼夜,测得容器中CO‎​‎‎2‎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中Ⅰ、Ⅱ、Ⅲ、Ⅳ、Ⅴ表示该植物某细胞内的生理过程,a、b、c、d、e代表相应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曲线中,该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___,净光合速率最大的点是________。‎ ‎ ‎ ‎(2)一昼夜后,该植物有机物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 ‎ ‎ ‎(3)若该恒温密闭玻璃容器内温度设置为35℃,其余条件相同,重复此实验,则B点应向________方移动。‎ ‎ ‎ ‎(4)图2中c、d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大量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用图中符号作答)。‎ ‎ ‎ ‎9. 在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植株营养器官的养料以可溶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状态运往种子,在种子中逐渐转化为不溶性的大分子化合物,并且进行积累使种子逐渐变得充实,该过程受到内源激素的调节。如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和鲜重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 ‎(1)常见的植物激素有5类,据上图推测,玉米素属于________类激素。‎ ‎ ‎ ‎(2)分析上图可知,能够调节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和积累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 ‎ ‎(3)据上图推测,在籽粒成熟期,种子中________(激素)的含量将会出现增长高峰。‎ ‎ ‎ ‎10.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叶形、株高和花色性状都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选取宽叶矮茎白花甲品系的植株与狭叶高茎白花乙品系的植株杂交,除了一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黄花外,F‎​‎‎1‎代中其它植株都表现为宽叶高茎白花。为了确定该宽叶高茎黄花植株的基因型,实验小组将该植株分别与甲、乙品系植株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代中宽叶高茎黄花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1‎‎2‎.上述过程中未发生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 ‎(1)F‎​‎‎1‎代中偶然出现的黄色花色属于________变异(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产生这种变异的来源是________。‎ ‎ ‎ ‎(2)由题干数据分析,控制叶形、株高和花色这三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在F‎​‎‎1‎中的黄花植株与甲、乙品系植株杂交的子代中,就上述三对等位基因而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 ‎ ‎(3)若要快速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宽叶高茎黄花植株,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具体操作过程为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 ‎11. 科研人员以猕猴桃为原料,选用优良菌种,制备猕猴桃酒和猕猴桃醋,其简化工艺流程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在榨汁过程中清洗和破碎的顺序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 ‎ ‎(2)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发酵过程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 ‎ ‎ ‎(3)最初的猕猴桃酒中含有少量尿素,脲酶可以分解尿素。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________,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________。‎ ‎ ‎ ‎(4)固定化菌种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固定化酶不宜用此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 ‎12. 回答下列问题: ‎ ‎(1)格登用紫外线照射非洲爪蟾未受精的卵细胞,然后将非洲爪蟾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其中,最终得到克隆爪蟾,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相比,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在进行核移植前,可采用________方法去除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 ‎ ‎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2)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________期才具有受精的能力;处于该时期的细胞进行核移植后得到的重构卵可采用________方法激活,从而恢复分裂周期。‎ ‎ ‎ ‎(3)根据病毒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病毒常在基因工程作为________;在细胞工程上作为促融剂之前需要进行________处理。‎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A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细胞中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些蛋白质还有S、Fe等元素; 2、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 3、在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载体为蛋白质,在细胞质中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 4、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解答】‎ A、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一定含有C、H、O、N,有甲硫氨酸参与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S,血红蛋白中含有Fe,A正确;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的方式是相同的,B错误; C、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C错误; D、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D错误。‎ ‎2.‎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溶胶的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而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结构可利用ATP,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 题图分析:载体蛋白1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从和葡萄糖运进细胞内,而载体蛋白2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转运到细胞内,把氢离子运出细胞。‎ ‎【解答】‎ A、图中所示物质的运输依靠特定的载体完成,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 B、图中细胞对C‎​‎‎6‎H‎​‎‎12‎O‎​‎‎6‎和K‎​‎‎+‎的吸收方式都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依靠细胞膜两侧的Na‎​‎‎+‎浓度差,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载体蛋白2可以运输细胞内的氢离子,因此可能与细胞内pH的调节有关,C正确; D、“Na‎​‎‎+‎﹣K‎​‎‎+‎泵”还具有ATP酶的作用,D错误。‎ ‎3.‎ ‎【答案】‎ A ‎【考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变为2;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A、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其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B、若D点时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则其子细胞只有1种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DE段下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C正确; D、D点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2条Y染色体;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2条或0条Y染色体,D正确。‎ ‎4.‎ ‎【答案】‎ C ‎【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 脑的高级功能 ‎【解析】‎ 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①合成:在细胞质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中逐步合成,合成后由小泡摄取并贮存起来。 ②释放: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在突触间隙。。 ③结合: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对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影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从而完成信息的跨突触传递。 ④失活: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很快就被相应的酶分解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递质被分解后的产物可被重新利用合成新的递质。一个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⑤类型: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解答】‎ A、根据题意,GRP在突触间中完成信息传递,说明GRP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完成作用后,可能会被酶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为下次传递作准备,A正确; B、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GRPR结合后,引起小鼠的脊髓里的神经元兴奋,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兴奋,有抓痒行为,B正确; C、将GRP注射到脊髓后,小鼠有抓痒行为,说明脊髓里含有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的神经元,C错误; D、若抑制GRPR基因的表达,则不能产生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突触间隙中的胃泌素释放肽(GRP)神经递质与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胃泌素释放肽神经递质受体(GRPR)结合,无法形成动作电位,不能产生兴奋,可缓解或治疗瘙痒,D正确。‎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5.‎ ‎【答案】‎ C ‎【考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群落的结构 种群的数量变动 ‎【解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解答】‎ A、动物种群密度过高或过低对种群的数量增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A正确; B、群落的垂直分层是各种群之间及种群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B正确; C、由裸岩到森林的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的形成后于植物的演化,C错误; D、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属于发现天敌的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 ‎6.‎ ‎【答案】‎ B ‎【考点】‎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该种治疗癌症的方法是“一种PD﹣1抗体,该抗体使得PD﹣1和PD﹣Ll不能发生结合,从而使T细胞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癌症患者的肿瘤快速萎缩。‎ ‎【解答】‎ A、由题文可知,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过度,避免发生自身免疫病,A正确; B、部分T细胞在PDL1的诱导下发生细胞凋亡,B错误。 C、PD﹣1单克隆抗体与PD﹣1结合,对免疫细胞起作用,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C正确。 D、人体细胞中含有控制合成PD﹣1和PDL1的基因,正常人体中不会发生这些基因的表达,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 ‎【答案】‎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第一营养级,镶嵌 间接,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也属于流经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抽样检测 ‎【考点】‎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物群落: ‎ 生产者 消费者 分 解者 营养方式 自养 异养 异养 主要生物 绿色植物 动物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地位 生态系统的基石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作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水生植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镶嵌性。‎ 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净化生活污水,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由于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也属于流经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因此流经人工湿地的总能量大于湿地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检测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8.‎ ‎【答案】‎ B、D,C 增加,一昼夜后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有机物净积累 右上方 二氧化碳,ATP、[H],Ⅰ、Ⅱ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据图分析:图1表示密闭玻璃温室中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图中B、D两点时光合作用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图2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Ⅴ表示暗反应阶段,Ⅱ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Ⅲ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Ⅳ表示有氧呼表示吸第一阶段;a是水,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ATP和[H],e是[H].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据图1分析可知,曲线的拐点B、D表示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C点的斜率最大,表示c点的净光合速率最大。‎ 一昼夜后,E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一昼夜后二氧化碳含量下降了,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有机物净积累,含量增加。‎ 若恒温密闭玻璃容器内温度设置为35℃,夜间呼吸作用增强,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光补偿点增大,故其余条件相同,重复此实验,则B点应向右上方移动。‎ 据图2分析可知,图中的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ATP、[H].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Ⅰ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Ⅱ都可以合成大量的ATP。‎ ‎9.‎ ‎【答案】‎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生长素,在种子充实期内,GA、IAA含量增加并得到最高值,种子鲜重快速增加 乙烯 ‎【考点】‎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解析】‎ ‎(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解答】‎ 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种子开始发育,细胞有丝分裂旺盛,据图分析可知,玉米素应该为细胞分裂素类激素。‎ 图中,在种子充实期内,GA、IAA含量增加并得到最高值,种子鲜重快速增加,所以够调节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和积累的激素可能是赤霉素和生长素。‎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据图分析可知,在籽粒成熟期,种子中乙烯含量将会出现增长高峰。‎ ‎10.‎ ‎【答案】‎ 可遗传,基因突变 控制叶形的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控制株高的基因和控制花色的基因,4‎ 单倍体育种,取F1代中宽叶高茎黄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从中挑选出宽叶高茎黄花植株即为纯合体 ‎【考点】‎ 生物变异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 单倍体育种法:对于植物个体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根据植株的性状即可推知待测亲本的基因型。‎ ‎【解答】‎ F‎​‎‎1‎代中偶然出现的黄色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产生这种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 由题干信息“宽叶矮茎白花甲品系的植株与狭叶高茎白花乙品系的植株杂交,除了一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黄花外(由于正常情况下都为白花,因此黄花应为显性突变),F‎​‎‎1‎代中其它植株都表现为宽叶、高茎、白花”,说明宽叶、髙茎为显性,亲本甲乙都为纯合子。假设控制叶形的等位基因是A、a,控制株高的等位基因是B、b,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是D、d,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dd,乙的基因型为aaBBdd,F‎​‎‎1‎代中宽叶高茎白花AaBbdd,F‎​‎‎1‎代中一株表现为宽叶高茎黄花的基因型AaBbDd.又因为该株表现为宽叶高茎黄花的(基因型AaBbDd)植株分别与甲、乙品系植株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代中宽叶高茎黄花个体(A_B_Dd)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1‎‎2‎,判断控制控制叶形的等位基因和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D在一条染色体上,ad在另一条染色体上),而控制株高的等位基因(B、b)在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株表现为宽叶高茎黄花的(基因型AaBbDd)植株产生配子分别是:ABD、AbD、aBd、abd,因为甲AAbbdd产生配子Abd,所以只与ABD结合产生宽叶高茎黄花个体(AABbDd),比例为‎1‎‎4‎;因为乙aaBBdd产生配子aBd,与ABD、AbD结合都产生宽叶高茎黄花个体,比例为‎1‎‎2‎.即控制叶形、株高和花色这三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控制叶形的基因和控制株高的基因,控制株高的基因和控制花色的基因。在F‎​‎‎1‎中的黄花植株与甲、乙品系植株杂交的子代中,就上述三对等位基因而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即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若要快速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宽叶高茎黄花植株,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具体操作过程为取F‎​‎‎1‎ 代中宽叶高茎黄花植株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正常二倍体植株,从中挑选出宽叶高茎黄花植株即为纯合体。‎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1.‎ ‎【答案】‎ 先清洗再破碎,防止杂菌污染 ‎18﹣25,酒精发酵的条件为缺氧、酸性,抑制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电泳法,不能再次利用,产品难以纯化 包埋法,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固定化酶及其应用 ‎【解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解答】‎ 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在榨汁过程中应先清洗再破碎。‎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C,发酵过程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的原因是酒精发酵的条件为缺氧、酸性,抑制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最初的猕猴桃酒中含有少量尿素,脲酶可以分解尿素。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电泳法,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不能再次利用,产品难以纯化。‎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固定化菌种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固定化酶不宜用此方法的原因是体积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2.‎ ‎【答案】‎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核全能性更容易表达,显微操作去核法、紫外线照射法 MⅡ中,物理法或化学法 运载体,灭活 ‎【考点】‎ 胚胎移植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解析】‎ ‎1、克隆是用体细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的细胞核移植,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没有经过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要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以孕育出新的个体 2、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解答】‎ 用紫外线照射非洲爪蟾未受精的卵细胞,然后将非洲爪蟾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其中,最终得到克隆爪蟾,该实验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与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相比,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成功的原因是: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细胞核全能性更容易表达。在进行核移植前,可采用显微操作去核法、紫外线照射法去除受体细胞的遗传物质。‎ 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Ⅱ中期才具有受精的能力;处于该时期的细胞进行核移植后得到的重构卵可采用物理法或化学法激活,从而恢复分裂周期。‎ 病毒常在基因工程作为运载体;在细胞工程上作为促融剂之前需要进行灭活处理。‎ 第13页 共14页 ◎ 第14页 共14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