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9届湖北省孝感高中等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2017-11)
2017 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试卷 命题学校:鄂南高中 命题教师:陈元阳 审题教师:丁宏章 黎敏 考试时间: 11 月 14 日 10:30—12:00 试卷满分:9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 ) A.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B.激素与受体的结合 C.神经递质释放出来抵达受体 D.尿素产生释放出来后运输到肾小球 2.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内环境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Na+和K+ C.长跑时,内环境含水量、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减少 D.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3. 如图表示的是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为 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B.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4.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小管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5. 如图表示的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 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 可能是( ) A.胰岛 B 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6. 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发生反射时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 的转换 D.若切断④处,刺激①处,③处能产生感觉,但⑤处不能做出 反应 7.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C.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不需要能量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8. 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B.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C.图中共有 2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图中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 9. 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处理方法 切除甲状腺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 X 生理盐水灌胃 时间 饲养 14 天 Y 1 次/天,共 14 天 1 次/天,共 14 天 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 计分析。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X 处理为用等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 B.可以通过服用放射性碘来进一步检测甲状腺的功能 C.该实验的对照组仅为乙组,是为了排除手术的影响作用,控制无关变量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氧化分解,因此因变量可以用测定耗氧量的方法来检测 10.右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E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并分泌抗体 B.M 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 E 细胞 C.图中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均可识别抗原 D.若图中抗原为麻风杆菌,则还会引起细胞免疫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B.基因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后,基因的遗传信息会改变 C.高茎豌豆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发生了基因重组 D.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与 mRNA 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 tRNA 的结合位点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突变、自然选择、非自由交配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基因型为 AaBb 的某雄性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 出现了 A、a 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 13.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 确定基因 A 是否突变为基因 a,有人设计了以下 4 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 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 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14.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 察来识别。a、b、c、d 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畸变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体、易位、三倍体、缺失 B.三倍体、缺失、三体、重复 C.三体、重复、三倍体、缺失 D.缺失、三体、三倍体、重复 15.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可以使洋葱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醋酸洋红、龙胆紫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16.染色体三体的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 条同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 两极,最终可形成含 1 条或 2 条该染色体的配子。现有一个三体且一条染色 体缺失的植株甲,其细胞中该染色体及基因型如图所示,已知只含缺失染色 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若甲自交,子代没有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 常的个体比例为( ) A.1/4 B.1/9 C.2/15 D.7/18 17. 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 解释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 W 染色体上 B.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全部不正常 C.过程 I 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过程Ⅱ、Ⅲ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D.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18.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分化受等位基因 M、m 控制。研究发现,含基因 M 的受精卵发 育成雄株。该植物刚萌发形成的嫩茎有绿色、紫色与红色三种类型,依次由基因 aB、ab、a 控 制,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植物雌株基因型为 mm,雄株基因型为 MM、Mm B.该植物中,绿茎雄株应有 3 种基因型 C.若该植物种群中雌、雄株数目为 1:1,则 m 基因频率为 3/4 D.若紫茎雄株与绿茎雌株杂交出现了红茎子代个体,则其子代中绿茎雌株占 1/4 19.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利用基因型为 AABB、aabb 的亲本采 用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进行育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⑦为诱变育种,常用物理和化学因素进行诱变 B.⑤⑥过程的优势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③过程,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 5:1 D.④过程的育种方式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20.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 ) ①避免近亲结婚 ②提倡适龄生育 ③选择剖腹分娩 ④鼓励婚前检查 ⑤进行产前诊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1.杂交育种需要选育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淘汰不需要的个体。如果从一杂合的亲本中选育某一 显性性状(该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每次自交后都淘汰掉隐性个体,则需经多少代连续自交能使 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显性个体的比例超过 99%( ) A.5 B.6 C.7 D.8 22.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玉米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诱变育种 B.要获得 yyRR,b 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度 C.a、c 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b 过程能提高突变频率,从而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3.某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2 个抗旱基因 R 成功转入到某不抗旱的小麦体细胞中,然后利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得到了抗旱的小麦植株 S。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 2 个 R 基因全部转入 S 的细胞质 DNA 中,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全为抗旱植株 B.若 2 个 R 基因全部转入 S 的一条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抗旱植株应占 3/4 C.若 2 个 R 基因分别转入 S 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全为抗旱植株 D.若 2 个 R 基因分别转入 S 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理论上 S 自交后代抗旱植株应占 7/8 24.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 25 只, 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 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2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 B.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生殖隔离的形成 C.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6.(7 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 递抗原的功能,图示 DC 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28.(10 分)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 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 6 号染色体,称为 6 号单体植株。 (1)6 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 第一次过程中 未分离。 (2)6 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 n 型和 n-1 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75%,正常二倍体占 25% 6 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 4%,正常二倍体占 96% (3)科研人员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DC 细胞能通过 方式将外来细菌等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人体的免 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随时出现的异常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 功能。 (2)DC 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 T 细胞膜上具有 作用的受体相 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 T 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 。 具有摄取、处理及传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 DC 细胞外还有 等。 (3)T 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作用于已被抗原刺激的 细胞增殖 分化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来发挥免疫效应。 27.(10 分)如图是从动物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元 A,B 上的 1,2,3,4 为四个实验位点。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若要探究神经元 A 是传出神经元还是 传入神经元,实验的方法步骤如下(只在神经元 A 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元 A 的 1、2 之间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 A 上的实验位点 , 若 , 则神 经元 A 为传出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入神经元。 (2)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肾上腺,其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 作用,寒冷时 两种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 (3)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胰岛,则甲位于 。现有Ⅰ(正常)、Ⅱ(胰岛 B 细 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 高到低依次为 。(用“>”“<”或“=”表示) ①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 n-1 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 型配子, 这是因为 6 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 n-1 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29.(13 分)对正常绿叶的小麦纯系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 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花斑叶的突变株。请回答: ( 1 ) 应 用 实 验 法 判 断 该 突 变 株 是 可 遗 传 变 异 , 还 是 不 可 遗 传 变 异 , 实 验 的 基 本 思 路 一 般 是 。 (2)该辐射处理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原因是 。若甲和乙的后 代均出现 3:1 的分离比,该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 (1、2 或多)个基因 发生突变。 (3)现要研究甲、乙两株的该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 可选甲、乙后代的该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 F1 的表现型及比例。若 F1 全为正常叶植株, 请判断基因突变的情况,用遗传图解说明实验结果。(基因符号用 A/a 或 B/b 表示,要求写出 配子) 2017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10:BADDC CCDCA 11~20:BDACD CBACB 21~25:DBDA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7分,每空1分) (1)胞吞; 防卫、监控和清除; (2)(特异性)识别; 信息交流; 吞噬细胞; (3)淋巴因子; B(淋巴)。 27.(10分,每空2分) (1)1;出现肌肉收缩现象;(或2;不出现肌肉收缩现象。注意前后对应才给分) (2)协同; (3)下丘脑;Ⅲ>Ⅰ>Ⅱ。 28.(10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1分);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 (2)20 (1分); 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 缺体(2n-2)=1:2:1; (3)①多于(1分); 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 ②雄(1分)。 29.(13分) (1)改变该突变株的生活环境,以观察其性状是否改变(3分); (2)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3分); 1 (2分); (3)遗传图解: (5分:判断基因突变发生在两对基因上1分;世代符号、配子、表现型、基因型均正确,每行1分,箭头正确1分) P 花斑叶 × 花斑叶 aaBB AAbb 配子 aB Ab AaBb F1 正常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