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 ‎1.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 A.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B.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C.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D.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 ‎ ‎ ‎2.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 ‎ 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B.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C.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D.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 ‎ ‎3. 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 ‎ ‎ ‎4.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 A.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B.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C.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D.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 ‎ ‎5.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 ‎ ‎6. 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 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 大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 尚不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 ‎ 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 C.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 ‎ ‎ ‎ ‎7.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广大的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 ‎8.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 ‎ ‎9.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 ) ‎ A.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 B.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 C.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 D.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 ‎ ‎10. 司马光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殆。”他的说法( )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 ‎ ‎11.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 ‎ ‎12. 穆罕默德•阿里曾指示埃及国内的技术工匠,“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这表明阿里( ) ‎ A.注重用西方技术发展工业 B.重视发挥外国技师的作用 C.同西方列强保持着友好关系 D.鼓励埃及工人的技术创新 ‎ ‎ ‎ ‎13. 《欧洲史》记载:“1861年3月3日的皇帝告示使一直为农奴的农民获得自由。他们在法庭上得到了平等,但土地仍属于村社。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 A.是一场欺骗,但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一场掠夺,造成了社会的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C.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专制统治得到不断强化 D.造成了社会分化,实际上培育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 ‎ ‎14. 日本学者指出:“1905年夏是中国的转折点。事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战胜了俄国,这件事正发生在中国政府及其革命的反对派都想探索未曾经历过的道路的时候。对每一方来说,日本的经验指出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就清政府来说,它当时汲取的“日本的经验”是(        ) ‎ A.推行军事改革 B.健全法律体系 C.建立立宪政体 D.废除君主体制 ‎ ‎ ‎15.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 ‎ ‎ ‎16. “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        ) ‎ A.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 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 ‎ ‎ ‎17. 1861年,俄国开始改革,美国爆发内战。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历史事件的相似任务是( ) ‎ A.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B.解决自由劳动力问题 C.实现国内市场统一 D.力争废除关税壁垒 ‎ ‎ ‎ ‎18.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 ‎ ‎19.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 ‎ ‎ ‎20. “欧洲仍以英法为中心,而亚太地区则以美国为中心”。这一国际格局是( )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多极化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雅尔塔体系 ‎ ‎ ‎ ‎21. 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第31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最后,该声明仅载入会议记录。这则材料表明( ) ‎ A.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B.中国政府开始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C.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废除“二十一条”要求 D.不平等的“二十一条”根本上没有法律效力 ‎ ‎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签约各国都保证用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这揭示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A.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B.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同作战 C.美、苏等世界大国积极参战 D.美、苏、中、英四国的共同努力 ‎ ‎ ‎23. 1948年,德国西占区(合并后的美英法占领区)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 A.德国的正式分裂 B.两个占领区形成默契 C.美苏争霸的形成 D.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 ‎ ‎ ‎24. 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        ) ‎ 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 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 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2分)‎ ‎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 ‎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 ‎ ‎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 ‎26.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 ‎27. 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 ‎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学界一般提到宋朝历史总是与经济上积贫、军事上积弱划等号,这其中的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但也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答案】‎ A ‎【考点】‎ 宗法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解题关键是准确对比商朝和西周时期的王位传承频率。‎ ‎【解答】‎ 材料体现的是西周更换王的速度明显比商朝要慢,这说明西周的统治更加稳定,主要和王位的传承方式有关,A正确; 西周时期尚未建立君主专制制度,B排除; 西周时期的血缘纽带是呈现强化趋势的,C排除;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选贤任能制度,D排除。‎ ‎2.‎ ‎【答案】‎ C ‎【考点】‎ 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题关键是“功臣昆弟舅甥”“王室至亲”等关键词的理解。‎ ‎【解答】‎ 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A(1)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B不符合史实(2)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D也不符合史实。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解答】‎ 依据题干材料“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可以看出尚书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行政运行的枢纽,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因此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是中书省的职能,故B项错误。 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加强皇权,是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不会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 故选D。‎ ‎4.‎ ‎【答案】‎ A ‎【考点】‎ 明朝的内阁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只拟罚俸”“只得遵旨”等关键信息的理解。‎ ‎【解答】‎ 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A项正确; 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B项错误; 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D项排除。‎ ‎5.‎ ‎【答案】‎ C ‎【考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解答】‎ 题干信息只说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故排除A; 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排除B; 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凤阁、鸾台,且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这些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出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排除D。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 根据材料对军机大臣任职的规定性可知,皇帝对大臣的控制力日趋规范,C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属于军机处的意义,与材料无关,排除。 内阁大学士无决策权,B选项排除。 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7.‎ ‎【答案】‎ B ‎【考点】‎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解答】‎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B项更符合题意。‎ ‎8.‎ ‎【答案】‎ C ‎【考点】‎ 历史与历史学 ‎【解析】‎ 本题以近现代中外著名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答】‎ A.美国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A项错误。 B.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B项错误。 C.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C项正确。 D.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国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体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只有明治维新是解决民族危机,D项错误。‎ ‎9.‎ ‎【答案】‎ C ‎【考点】‎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孝文帝改革内容的分析。‎ ‎【解答】‎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氏寻找依据,进而学习汉族文化,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和神化皇权,故BD项排除。‎ ‎10.‎ ‎【答案】‎ C ‎【考点】‎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解答】‎ 司马光的说法,既说明了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变味,同时也攻击了变法,问题的关键是用人不当导致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法令本身的问题,故C正确; A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11.‎ ‎【答案】‎ A ‎【考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解析】‎ 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解答】‎ 由材料中“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人们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教会的作用,是对天主教会神学权威的否定,故A项正确;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故B项错误; 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确定的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A。‎ ‎12.‎ ‎【答案】‎ A ‎【考点】‎ 阿里改革的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阿里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要记住从外国技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谁首先学成,政府将给他们高薪,提拔他们当工长”。‎ ‎【解答】‎ 根据“以便将来能取代他们”的信息可以排除B、C两项; 穆罕默德•阿里鼓励本国的技师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并制定奖励措施,这说明他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注重用西方的技术来发展埃及的民族工业,故A正确,排除D项。‎ ‎13.‎ ‎【答案】‎ D ‎【考点】‎ 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需要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分析,注意把握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解答】‎ 依据材料“告示使农民非常不满,他们或者去南部参加农村无产者的队伍,或者加入城市工业无产者的队伍”可以看出农奴制改革造成了社会分化,奠定了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故D项正确。 A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14.‎ ‎【答案】‎ A ‎【考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解答】‎ A.日俄战争是以弱小的日本战胜了貌似强大的俄国,说明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清政府能够吸取日本经验是军事改革,故正确; B.法律体系不符合日俄战争影响,故错误; C.君主立宪制是明治维新后学习方向,故错误; D.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日本实行的正是君主立宪制。 故选A。‎ ‎15.‎ ‎【答案】‎ A ‎【考点】‎ 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的决策者们比康有为那些维新派要老练成熟许多。他们在废除科举的同时,也及时采取了逐步替代的补救措施,那就是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来解决教育内容的变革和读书人的出路问题。清廷在1904年推出了以日本为模式的新教育体制,即所谓的“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把全国学堂分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块,其中基础教育分为三等七级。等等。这些新式教育在1905年时期,已经逐步得到认可。故A正确。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暂告一段落。故排除B。 C与题干故选不大。故排除。 依据材料“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可知D说法错误。故排除D。 故选:A。‎ ‎16.‎ ‎【答案】‎ A ‎【考点】‎ 南方谈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 ‎【解答】‎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故A正确。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故B排除。 从材料可以看出时间应该是1992,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1984年,故C排除。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70年代后期实行的,故D排除。 故选A。‎ ‎17.‎ ‎【答案】‎ B ‎【考点】‎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需要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的相似点。解题的关键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美国内战背景和影响的理解、比较。‎ ‎【解答】‎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俄国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但都面临劳动力不足问题,俄国农奴制和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都束缚了自由劳动力,故B项正确。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与美国不符,故A项错误。 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国内市场统一,废除关税壁垒,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与俄国不符,故CD错误。‎ ‎18.‎ ‎【答案】‎ C ‎【考点】‎ 隋唐的地方制度与中央集权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府兵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长期戍边”为节度使拥兵自重提供了可能,也就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故C正确。 AB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D项不能完全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19.‎ ‎【答案】‎ B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答】‎ 材料的主旨意图并不是要讲德日矛盾激化,而是讲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图,故A项错误; 日本的种种对德参战的理由都是借口,都为了掩盖其参战的意图,即瓜分世界,争夺利益,故B项正确; 日本本身的这些行为并不能维护英日同盟的利益,维护英日同盟利益只是一种借口,故C项错误; 保护东亚和平也是一种借口,故D项错误。 故选B。‎ ‎20.‎ ‎【答案】‎ A ‎【考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解题关键是能够理解材料中当时世界格局的特征。‎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英法通过巴黎和会操纵欧洲,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在亚洲的中心地位,A选项符合题意。 ‎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雅尔塔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B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殖民体系,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1.‎ ‎【答案】‎ C ‎【考点】‎ 华盛顿会议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要求学生结合华盛顿会议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代表团的声明只是进入了会议记录,并没有最终形成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华盛顿会议最终拒绝了中国废除21条的要求。‎ ‎22.‎ ‎【答案】‎ B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 A.材料体现不出战争的正义与否。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各大会议,是同盟国团结合作的表现,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C.材料体现的是大国之间的会议,而不是大国参战对战争胜利的影响。 D.实际上二次大战时期的各大会议,不光是中英美苏四国参加,还有其他的国家。‎ ‎23.‎ ‎【答案】‎ D ‎【考点】‎ 美苏两极格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要求学生结合两极格局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 德国正式分裂是1949年,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两个战区的对抗政策,而不是默契配合,故B项错误。 美苏争霸是50年代中期形成的,故C项错误。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西德占领区应该是由英法美决定,而在东德占领区是由苏联决定,所以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故D项正确。 故选D。‎ ‎24.‎ ‎【答案】‎ B ‎【考点】‎ 美苏冷战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解答】‎ ‎“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表明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故B正确; 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材料未体现,故AC错误; 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争霸,而不是和平共处,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2分)‎ ‎25.‎ ‎【答案】‎ ‎(1)制度:察举制。 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考点】‎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解答】‎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可知,这种乡举里选的制度强调考查人的言行举止,是否贤良。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第二小问,根据汉代察举制相关所学知识,察举制强调孝顺、廉洁、贤能,根据材料“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可知,察举制通过崇贤使民俗更加和顺,通过惩恶(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根据材料“今立中正,定九品”可知这种选官制度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依据“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结合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可知在九品中正制下,强调门阀大族的出身,而忽视官员的品行和才能。结合以上问题的作答可知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科举选官制度……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等信息结合科举制度的影响相关所学知识和上述问题的作答从阶层的流动、统治基础、儒学地位、选官权的集中、官员的文化素质等方面分析概括作答。‎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6.‎ ‎【答案】‎ ‎“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考点】‎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百家争鸣,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主要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根据材料“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可知体现的是儒家思想。‎ 对象:根据材料“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可知“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根据材料“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结合材料和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即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7.‎ ‎【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 ‎(1)本题考查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本题考查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解答】‎ ‎(1)依据材料“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等可知措施有: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依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用有: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点;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 ‎28.‎ ‎【答案】‎ ‎【示例一】宋代“重文轻式”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ˆ政策,在政治上铲除割据势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安定的社会局面,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推动了理学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繁荣。 【示例二】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宋朝强化皇权实施“重文轻武”政策,军事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量文职官员的设置,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造成了严重的冗官、冗费的局面,财政支出紧张,国力虚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贫积弱的局面,与其宋代军事上的失利、失败有重要关联。 【示例三】宋代“重文轻武”国策一方面推动了宋代社会繁荣,同时也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 论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推动了理学兴起,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同时“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军事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量文职官员的设置,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造成了严重的冗官、冗费的局面,财政支出紧张,国力虚弱。 综上,宋代“重文轻武”国策既有其积极意义,又有社会局限,因此,对国家政策的评价,应该采取全面辩证的方沄,既要看到其积极,又要看到其不足。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 ‎【考点】‎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解答】‎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通过材料“军事上积弱……原因绕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结合此穴可以概括出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产生的两种影响。拟定论题时可以从奉文轻武政策,导致宋朝积贫积弱,宋朝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经济繁荣两个角度分别拟定论题或综合拟定论题。说明时结合宋朝的基本政治经济思想内容来回答,并最后进行总结。‎ 第17页 共18页 ◎ 第18页 共18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