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崇明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文献记载 B. 逻辑推理 C. 考古发现 D. 民间传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的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可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因此C选项正确。文献记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错误。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因人而异。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这些都不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如图是近期出版的有关上海的历史书,该书所记内容上限应始于 A. 崧泽文化 B. 西周分封 C. 上海设县 D. 上海筑城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上海6000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至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西周分封实行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上海筑城于1553年,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中国传统社会制度核心是 - 16 -‎ A. 世袭制度 B. 家族制度 C. 宗族制度 D. 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皆可从家族推衍出来,因此B选项正确。世袭制度、宗族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中国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如图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公务印章,这枚公务印章最可能出现在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元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刺史”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监察一州,冀州刺史部为其中之一,因此B选项正确。秦朝时期尚未出现刺史一职,A选项错误;冀州刺史部在隋朝灭亡后被废除,C选项错误;元朝时期刺史一职名废,不再使用,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下列史著在编撰过程中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鼎力支持得以成书和传世的是 A. 《史记》 B. 《史通》 C. 《资治通鉴》 D. 《文史通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司马光抱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治史目的,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撰成《通志》八卷,送呈给宋英宗。英宗阅后大为赞赏,命司马光继续编述,并为他设置史局,让他自选编撰的助手,提供借阅宫廷藏书以及供应笔札等条件。宋神宗即位后,历时19年的撰述工作方告完成。神宗称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符合题意,因此C选项正确。汉代的司马迁因触怒汉武帝下狱受刑,他的《史记》在编撰过程中没有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A - 16 -‎ 选项错误;唐代的刘知幾提倡“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他的《史通》在编撰过程中没有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B选项错误;清代的章学诚反对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术研究当经世致用,他的《文史通义》在编撰过程中没有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多数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中世纪和近代历史的分水岭,其划分的视角侧重于 A. 政治革命 B. 交通变革 C. 世界联系 D. 军事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把新航路开辟作为历史分水岭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从更宏观的角度,即世界从分散的到整体发展的巨大转折着眼,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角度思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因此C选项正确。以英国革命作为近代史开端的观点侧重于政治革命,A选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并未直接引发交通领域和军事方面的根本变革,两者不是这一划分视角的侧重点,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有位思想家以《圣经》中提到的力大无比的海兽“利维坦”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此人是 A. 洛克 B. 卢梭 C. 狄德罗 D. 霍布斯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利维坦》是英国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的代表著作,“利维坦”是《圣经》中提到的一种力大无比的海兽名称,霍布斯借用这个名称命名本书, 旨在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因此D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分权学说的人,他并未将“利维坦”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A选项错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他并未将“利维坦”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B选项错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的精神领袖,他并未将“利维坦”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16世纪上半叶法国处于法兰西斯一世统治之下。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为 A. 封建等级制 B. 等级君主制 C. 君主专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6‎ - 16 -‎ 世纪上半叶,法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君主专制基本确立,王权较强大,因此C选项正确。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基本确立于11世纪前后,14世纪后逐渐衰落,不是16世纪上半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A选项错误;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16世纪上半叶法兰西斯一世的登基标志着它的终结,不是此后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B选项错误;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开启了先例,16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并未实行君主立宪制,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 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 B. 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C. 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 D. 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由“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得知这是由于工业革命工厂制的广泛推行,要求按时上班下班。所以钟表流行。所以选B。‎ ‎10.“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这一规定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英国”、“通商之广州等五处”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A选项正确。1860年的《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并未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B选项错误;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A. 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 16 -‎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 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 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7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停留在工业革命、德国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占据先机。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成为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排除BC;D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不平衡 ‎12.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公使曾说“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这是因为 A. 签订《南京条约》 B. 签订《天津条约》‎ C. 签订《马关条约》 D. 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因此D选项正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并未涉及在北京驻扎军队的内容,A选项错误;1858年的《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但并未涉及在北京驻扎军队的内容,B选项错误;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其中并未涉及在北京驻扎军队的内容,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下表是“晚清留学主要趋向”简图,其中“?”应填入 A. 留学英国 B. 留学日本 C. 留学德国 D. 留学意大利 - 16 -‎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空前强烈的瓜分危机和亡国之祸刺激着中国人更加迫切地希望了解日本能够迅速富强的原因,进而效仿日本改变国家命运,加之路近,费省、文字易通,所以出现了一股留学日本的浪潮,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70、80年代晚清留学主要趋向是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可能出自 A. 洋务运动时期的广方言馆 B.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 C. 新文化运动时的北京大学 D.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白话通神”、“古文讨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副对联倡导白话文运动而反对古文创作。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进行文学革命,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因此C选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未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A选项错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并未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选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的主流思想是抗敌御辱,不是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5.“如果国联是世界最好的希望,那么牺牲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或许是值得的。”美国威尔逊总统眼中的“中国的一小部分领土”是指 A. 上海 B. 山东 C. 北京 D. 台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联”、“牺牲中国”、“威尔逊”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几个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利益,先后向日本妥协,最终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上海和北京并未被牺牲,A、C选项错误;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已经将台湾割让给日本,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列宁说“俄国的商业是千百小农与大工业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为此他推行了 - 16 -‎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列宁肯定了商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列宁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都是斯大林时期的推行的,不是列宁推行的政策,B、C选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这一数据变化与下列罗斯福新政内容相关的是 ‎1930年 ‎1940年 拖拉机 ‎92万台 ‎156.67万台 谷物联合收割机 ‎6.1万台 ‎19万台 玉米摘收机 ‎5万台 ‎11万台 A.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 调整农业政策 D. 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B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到1940年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等工业品不断增加,说明美国的工业在不断恢复和发展,这与罗斯福新政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密切相关。故选B项。‎ - 16 -‎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8.抗战期间漫画家丰子恺创作了《儿童与捷报》的漫画。右下角的落款是“廿七年儿童节”(注:民国时期的儿童节为4月4日)。上述“我军大捷”应发生于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廿七年儿童节”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二十七年是公元1938年,1938年春,徐州会战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因此C选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至11月,国民政府并未取得胜利,与材料信息不符,A选项错误;太原会战发生于1937年9月至11月,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国民政府并未取得胜利,此时尚未发生,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组建起一个经济联合体,希望通过它来避免战争重新爆发。“它”应该是 A. 世界银行 B. 欧洲共同体 C. 马歇尔计划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西欧国家”、“经济联合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因此B选项正确。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A选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C - 16 -‎ 选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不是西欧国家组建的经济联合体,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 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 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 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答案】A ‎【解析】‎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故本题应选A项;德国分裂属于冷战,故排除B项;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C项;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目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美苏冷战。‎ 二、综合题 ‎21.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1)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措施 - 16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J.伊犁将军K.安西都护府L.平定回部叛乱M.河西四郡 ‎(2)根据上述史实归纳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答案】(1)‎ ‎(1)‎ ‎(2)‎ ‎(3)‎ ‎(4)‎ ‎(5)‎ ‎(6)‎ ‎(7)‎ ‎(8)‎ ‎(9)‎ ‎(10)‎ E FM K IJL A G C D B H ‎(2)军事斗争(武力)设置机构管理 - 16 -‎ ‎【解析】‎ ‎【详解】(1)结合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相关所学即可进行作答。‎ ‎(2)根据上述史实结合第一问作答即可归纳得出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主要措施是军事斗争和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22.工业之子——曼彻斯特 十六世纪的曼彻斯特是一个以手工纺织业闻名的市镇,到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世界著名的“棉都”。‎ 材料一 图片中的曼彻斯特 A发行于1826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公司的股票证书,图中下面是曼彻斯特交易所大楼,背景是冒着浓烟的工厂烟囱;左侧是利物浦,当中站立的是雅典娜女神。‎ B约翰·拉斯金(1819—1900)画笔下的曼彻斯特,烟囱林立,浓烟滚滚。‎ - 16 -‎ C图中上方的街道指示牌:cottonstreet(棉街),图中下方是曼彻斯特街道上特制的铁质的马路牙子(注:运输超重棉花大包的马车经常会把石质的马路牙子压碎)。‎ D这是1840年《迈克尔·阿姆斯特朗历险记》一书里的插图,表现了曼彻斯特一家棉厂的工作状况。画面后方是手持皮鞭的监工,前面是一个女童工从开动着的机器下面爬出来。‎ 材料二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曼彻斯特,评论说“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托克维尔《英国及爱尔兰游记》‎ 问题 ‎(1)①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的直接证据有哪些?‎ ‎②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的间接证据有哪些?‎ ‎(2)结合以上四幅图片和所学知识,概述曼彻斯特工业革命的简况。‎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托克维尔言论的看法。‎ ‎【答案】(1)直接证据:AC,间接证据:BD - 16 -‎ ‎(2)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先驱,引领了英国工业化进程。该城以棉纺织业发达著称,街道指示牌cottonstreet(棉街)以及街道上特制的铁质的马路牙子,都印证了19世纪中叶世界“棉都”的历史。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通车,使该城交通便利。拔地而起的数座工厂和股票的发行,说明该城较早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曼彻斯特,也产生了环境污染、血汗工厂等社会问题。可见,曼彻斯特堪称英国工业革命的缩影。‎ ‎(3)作者通过对19世纪30年代曼彻特斯的考察,看到了工业化重要城市曼彻斯特“文明”与“野蛮”并存的双重特征,比较客观。‎ 首先,作者赞扬曼彻斯特的繁荣,作为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最早修建铁路,拥有发达的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创造了的巨大物质财富。因此,作者认为从曼彻斯特这样的工业城市“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创造了奇迹”,表达了作者对工业化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赞赏。同时,基于考察,作者目睹了该城环境污染严重、“血汗工厂”等现象,因此,认为这些工业成果是从“污秽的阴沟”中流出来的、使“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批判态度。‎ 总之,作者揭示了工业化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人文主义灾难,值得深思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的直接证据有AC两则史料。以上材料有助于了解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的间接证据有BD两则史料。‎ ‎(2)依据材料中“……到十九世纪中叶成为世界著名的‘棉都’”、“发行于1826年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公司的股票证书”、“cottonstreet(棉街)”、“曼彻斯特街道上特制的铁质的马路牙子”、“画面后方是手持皮鞭的监工,前面是一个女童工从开动着的机器下面爬出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其引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棉纺织业发达、交通便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方面概述曼彻斯特工业革命的简况。‎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论对托克维尔言论的看法。依据材料二中信息可知,托克维尔较为客观地看到了曼彻斯特工业化进程中“文明”与“野蛮”并存的双重特征。然后结合材料中“污秽的阴沟”、“肮脏的下水道”、“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创造了奇迹”等信息说明其态度。‎ ‎23.急剧变化中的当代:中国与世界 材料1: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或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 ‎——1947年杜鲁门国情咨文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共同纲领》(节选)‎ - 16 -‎ 材料3:当我们展望今后五年、十年或许十五年的时候,我们会看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意味着,……美国遇到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的演讲(1971年7月)‎ 材料4: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1976次全体会议第2785号决议 材料5: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 ‎——2001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评论 问题 ‎(1)完成“中国走向世界”提纲。‎ ‎(2)运用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以“和平外交”为主题,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活动的认识。‎ ‎【答案】(1)2.参加日内瓦会议3.参加万隆会议 二、外交舞台的拓展2.中美关系正常化 三、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是教材一、二级子目)‎ ‎(2)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包括: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 16 -‎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 水平1:回答与问题无关;无观点、无论证。‎ 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 ‎ 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 ‎ 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 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 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 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 ‎ 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 水平1:仅罗列史实。‎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叙述结构完善。‎ ‎【解析】‎ ‎【详解】(1)结合教材篇目相关所学即可完成“中国走向世界”提纲。‎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和平外交”为主题,谈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活动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叙述结构完善,言之有理可。‎ ‎ ‎ - 16 -‎ ‎ ‎ - 1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