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奉贤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 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调研测试卷 高中历史 2019.12 考生注意: 1.本卷分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大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材料内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汤伐夏,国号商” ②“自羲农,至黄帝” ③“夏传子、家天下” ④“周武王、始诛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①③④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朝代排序为夏商西周,而黄帝是传说时代,其早于夏商西周,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排序有误,排除。 2.“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从时代特征看,与“当今”最契合的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战国 D. 西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可知,这一时期强调富国强兵,通过战争手段兼并他国,这符合战国时期特征,选项C正确;商朝、周朝和西汉都是统一政权,战乱不是主要特征,选项A、B、D排除。 3.史载,商鞅在变法失败后的逃亡中投宿旅店遭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最后商鞅被抓捕并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折射出 A. 秦国民众对变法内容的遵守 B. 商鞅变法最终人亡政息 C. 秦国社会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D. 商鞅自身富有牺牲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鞅最后的遭遇说明其变法深入人心,秦国民众对变法内容遵守,选项A正确;商鞅虽死,秦法未败,选项B排除;秦国不是法制社会,排除C;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商鞅的牺牲精神,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4. 下图一幅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这一政府架构应当始于(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康熙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丞相以下三公九卿为外朝。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 5.下图空格①政权建立者的民族是 A. 契丹 B. 女真 C. 匈奴 D. 鲜卑 【答案】D 【解析】 【详解】十六国之后是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选项D正确;选项A、B是在隋唐之后出现少数民族,排除;匈奴在南北朝时期并未统一黄河流域,排除C。 6.松赞干布派使者求亲,当时唐朝的皇帝是 A. 唐太宗 B. 唐玄宗 C. 唐高祖 D. 武则天 【答案】A 【解析】 【详解】唐太宗答应松赞干布和亲要求,将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赞干布,选项A正确;选项B、C、D与松赞干布生活时间不符,排除。 7.观察下图,图上标有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周公在②地辅政,“制礼作乐” B. 北魏孝文帝从③地迁都到②地 C.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别在①地和④地 D. 元朝的③地及周围地区被称为“腹里”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朝大都在今北京,其附近及周边地区被称为腹里,选项D正确;②在洛阳附近,而周公辅政是在镐京,即今天西安一带,排除A;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到洛阳,③为北京,排除B;北宋都城在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选项C排除。 8.“六部之上,更无领袖,而天子总其成”。这种机构设置始于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天子直接管辖六部,这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出现的情况,选项D正确;秦朝没有六部,排除A;唐朝和元朝的六部隶属于丞相,排除B、C。 9.“廷寄交片依葫芦,万端政务效葫芦”反映的是 A. 明朝内阁强化皇权 B. 清朝内阁形同虚设 C. 清军机处强化皇权 D. 明朝厂卫强化皇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军机处上传下达,只能秉承皇帝意见,体现了皇权的强化,选项C正确;内阁有票拟权,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选项A排除;材料中并不是对清代内阁的描述,排除B;厂卫是特务机构,不参与中枢决策,排除D。 10.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写就的史学著作是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四库全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这一体例,选项A正确;《汉书》中没有世家,而且以志代书,选项B排除;选项C是编年体史书,排除;选项D是大型丛书,不是史学著作,排除。 11.《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 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 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列强扶植地方军阀,形成割据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平等条约体系代替了“朝贡”体系,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的论述不符,排除。 12.1900年前后,一些英国历史教科书委婉地写道“他们在1842年得到了那个岛”。这个“岛”指的是 A 台湾 B. 香港岛 C. 新界 D. 九龙司 【答案】B 【解析】 【详解】1842年、英国可知,这里的岛指的是香港岛,选项B正确;英国并未割占台湾,排除A;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因此选项C、D排除。 13.关于首开甲午海战第一炮的记载,中日不尽相同。中方:倭三舰放真弹,轰击我船。日方:济远(北洋水师军舰)首先向我开炮。对这一不同解读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日方极力推卸责任 B. 中方记录客观属实 C. 历史文献皆不可信 D. 双方受制各自立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日两国关于甲午战争中谁首先开炮记载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双方都想在舆论上争取主动,不想承担挑起战争的责任,这是立场所限,选项D 正确;两方都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选项A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中方记录的客观性,排除B;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 14.下图发表于 1898 年 10 月《punch》周刊。图片配文:“中国太后对天子说:改革,好的呀!我先来改造改造你! 去站墙角那,不叫你不许出来”。此图最能反映 A. 作者抨击慈禧扼杀改革 B. 慈禧与光绪对立的关系 C. 作者讽刺太后羞辱皇帝 D. 慈禧阻挠光绪进行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时间和人物对话可知,这里指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维新变法运动,选项A正确;选项B未能全面描述出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不符合题干限定“最能反映”,排除;选项C只揭示了表象,排除;漫画体现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改革,而非阻挠,排除D。 15.“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这段话最早有可能发表于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言论是关于三民主义的,最早在《民报》发表,选项C正确;《时务报》《国闻报》均属于维新派报刊,而三民主义是革命派主张,因此三民主义不可能刊登在这两份报刊上,选项A、B排除;选项D与题干中“最早”不符,排除。 1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 辛亥革命爆发 B. 清朝统治覆灭 C. 中华民国成立 D. 颁布首部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1912年成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有此感慨,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爆发时间是1911年,排除A;清朝覆灭与“创举”不符,排除B;颁布首部宪法和“变局”不符,排除D。 17.据《上海电信史》记载:“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电话通讯网。”文中省略的机构应是 A. 英国议会 B. 总理衙门 C. “工部局” D. 上海道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德律风”是电话的音译,而当时电话的专营权由租界的工部局掌握,选项C正确;英国议会并不直接管理中国事务,排除A;总理衙门负责的是外交事务,并不管理电信用营,选项B排除;题干中的附加条件是为租界提供电话通讯网络,可见这一机构位于租界,因此选项D排除。 18.有同学做了“民国初年维护共和的斗争”的学习卡片。卡片中的①②应填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 刺杀宋教仁 1913年,① ② 1915年,护国运动 A. ①武昌起义 ②清帝退位 B. ①二次革命 ②清帝退位 C. ①武昌起义 ②复辟帝制 D. ①二次革命 ②复辟帝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教仁被刺杀后,革命党人掀起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在1915年 复辟帝制后,革命党人举行了护国运动,因此选项D正确;武昌起义时间是在1911年,清帝退位时间是在1912年,选项A、B、C排除。 19.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与该命令相关的事件是 A. 西安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二十九军”“卢沟桥”可知,这是七七事变,选项C正确;选项A、B、D与卢沟桥这一地点不符,排除。 20.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变化是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造成的,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1956年底;BC项是1958年。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共和国记忆 21.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已走过七十载。将下列选项字母与时间轴上数字相匹配。 A.抗美援朝开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社会主改造基本完成 D.浦东开发开放 E.一届人大召开 F.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G.大跃进运动 H.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I.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J.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答案】①—A;②—I;③—C;④—G;⑤—B;⑥—D;⑦—F;⑧—H。 【解析】 【详解】抗美援朝时间是1950 年,因此①对应A;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因此②对应I;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因此③对应C;1958年大跃进,因此④对应G;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⑤对应B;1990年浦东开放开发,因此⑥对应D;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因此⑦对应F;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因此⑧对应H。 (二)古代科举制探究 22.有学生设计了研究科举制度的学习单。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在图片中选择研究科举制的原始史料,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答案】B 为原始史料。因为 A 是文学艺术作品,B 是明朝科举考试答卷,上有万历皇帝亲笔批答,能直接反映当时科举制的情形。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B是万历皇帝题字状元试卷,因此是原始史料。《儒林外史》是文学作品,有人为加工痕迹,主观性较强,而B是明朝科举考试答卷,上有万历皇帝亲笔批答,能直接反映当时科举制的情形。 23.为进一步佐证,该学生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 ①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②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的分析: 入仕途径 科举制入仕 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 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 门荫入仕 入仕途径不详 人数 540 344 162 92 306 比例 37% 24% 11% 7% 21% ③唐朝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孟郊:家中清贫,曾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 归纳三份资料能共同佐证的内容,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 【答案】三份材料能共同佐证科举制使普通士人获得入仕机会。 材料一是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虽为个人观点,但有一定权威性;观点明确。材料二的数据统计出自史书记载,属于原始史料,但需经过分析获得结论。材料三是文学作品,不能直接证史,但能折射科举制作用,同时也能从中体现作者的思想与心态。(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二“科举制入仕”比例和材料三“家中清贫,曾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可知,三份材料能共同佐证科举制使普通士人获得入仕机会。 评估:钱穆是著名历史学家,因此材料一属于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虽为个人观点,但有一定权威性;观点明确。材料二根据《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出自史书记载,属于原始史料,需经过分析获得结论。材料三是孟郊的诗作,属于文学作品,不能直接证史,但能折射科举制作用,同时也能从中体现作者的思想与心态。 2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时的礼部尚书沈既济:“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唐朝杜佑《通典》卷十八 材料二: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甚至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成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沈既济和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有何不同?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不同:材料一认为科举制的推行使官员任用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材料二则认为八股取士的危害甚于焚书坑儒,是对知识分子及其思想的摧残。 原因:时代不同、评价视角不同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不同:根据材料“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认为科举制的推行使官员任用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根据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可知,顾炎武则认为八股取士的危害甚于焚书坑儒,是对知识分子及其思想的摧残。 原因:从两则材料观点提出者的时代、评价视角分析不同即可。 (三)左宗棠的洋务思想 25.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左宗棠在为曾国藩“捉刀”而作《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远津折》:“驭夷之道,贵识夷情……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而忘备?河道既改海运,岂可一岁而不行?如能将此两事妥为经通,无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一二,页五七至五八 材料二:1863年,左宗棠《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 买不如自造。至自造轮机成船……外国多方阻挠,乃意中必有之事,见在英国领事等屡以造船费大难成,不如买见成船为便宜,此即暗中使坏之一端……惟赖朝廷坚持定见,不为浮言所惑,则事可有成,彼族无所挟以傲我,一切皆自将敛抑。自强之道,此其一端。” ——《左文襄公全集·书牍》第9卷,第59页 材料三:1884年,左宗棠听说广东某些乡绅聘请“深明艺事者”来教育子弟时,大加赞 扬说:“此风一开,则西人之长皆吾人之长,不但船坚炮利,可以制海寇,即分吾华一郡一邑之聪明才智物力,敌彼一国而有余。行之数年,各海口船炮罗行,并可随时分拨,协济人力物力,互相通融,处处铜墙铁壁,以守则固,以战则克,尚何外侮之足虑乎?” ——左宗棠《艺学说帖》 (1)由材料一可见,左宗棠、曾国藩等人因何而产生洋务思想的? (2)归纳上述材料中左宗棠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么看待左宗棠的洋务思想? 【答案】(1)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仍在发展,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对西方势力有所提防;不仅引进现成的装备,也要学会自己制造;重视、鼓励洋务人才的培养。 (3)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 左宗棠的洋务思想产生于内忧外患背景之下。其主张“师夷长技”,重视人才培养,强调自主制造,这些思想及随后而来的举措对中国社会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 但左宗棠的思想及其变革的重心放在器物层面上,且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体现了其时代局限性。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可知,左宗棠、曾国藩等人因内忧外患产生了洋务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当时长江流域太平天国运动仍在发展,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兴起。 (2)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 事可有成,彼族无所挟以傲我”可知,左宗棠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对西方势力有所提防;根据材料“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至自造轮机成船”可知,左宗棠主张不仅引进现成的装备,也要学会自己制造;根据材料“左宗棠听说广东某些乡绅聘请 ‘深明艺事者’来教育子弟时,大加赞扬”可知,左宗棠重视、鼓励洋务人才的培养。 (3)评价: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积极方面,结合左宗棠洋务思想产生的背景,对前两问总结概括,即左宗棠主张“师夷长技”,重视人才培养,强调自主制造,这些思想及随后而来的举措对中国社会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局限性方面侧重左宗棠学习西方的方向是器物,学习的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