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6月) 数学(理) Word版含答案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太原五中2019-2020学年度6月份月考试题(二) 高 三 数 学(理) 出题人、校对人:廉海栋 禹海青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设集合A={x|x2-x-2<0},集合B={x|-1<x≤1},则A∩B=( ) A.[-1,1]B.(-1,1]C.(-1,2) D.[1,2) 2.已知复数z满足(1+i)z=2,则复数z的虚部为( ) A.1 B.-1 C.i D.-i 3.已知a=(),b=2,c=9,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b<a<c B.a<b<c C.b<c<a D.c<a<b 4.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3x+2y的最大值为( ) A.2 B.4 C.6 D.8 5.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8的正方形苗圃图案,中间黑色大圆与正方形的内切圆共圆心,圆与圆之间是相切的,且中间黑色大圆的半径是黑色小圆半径的2倍.若在正方形图案上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黑色区域的概率为( ) A. B. C.1- D.1- 7.向量a,b均为非零向量,若(a-2b)⊥a,(b-2a)⊥b,则a,b的夹角为( ) A. B. C. D. 8.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为() A. B. C. D. 9.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m=4,Sm=0,Sm+2=14(m≥2,且m∈N*),则a2019的值为( )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2020 B.4032 C.5041 D.3019 10.已知抛物线C的方程为x2=4y,F为其焦点,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且抛物线在A,B两点处的切线分别交x轴于P,Q两点,则|AP||BQ|的取值范围为( ) A.(12,+∞) B. [2,+∞) C. (2,+∞) D. [0,2) 11.已知函数fx=sinx, &x≤π4cosx, &x>π4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1)f(x)不是周期函数 (2)f(x)是奇函数 (3)f(x)的图象关于直线x=π4对称 (4)f(x)在x=5π2处取得最大值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1)(3) B.(2)(4) C.(1)(3)(4) D.(1)(2)(4) 12.已知三棱锥A-BCD中,AB=AC=BC=2,BD=CD=2,E是BC的中点,点A在平面BCD上的射影恰好为DE的中点,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30π11 B.60π11 C.9π16 D.25π16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 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曲线y=(ax+1)ex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a=______. 14.记Sn为正项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2a4=1,S3=7,则S5=______. 15.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0.8,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5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为________. 16. 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为坐标原点,以为圆心的圆与双曲线的某渐近线交于两点,.若,且,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 1 1 2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 视 图 2 1 1 2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 视 图 2 三、解答题(共70分)A 17.如图,在三棱锥中,侧面与侧面均为等边三角形,,为中点. (Ⅰ)证明: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8.在中, ,其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1)求的值; (2)若,,求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19.《山东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规定:从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的新生开始,不分文理科;2020年开始,高考总成绩由语数外3门统考科目和物理、化学等六门选考科目构成.将每门选考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选考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至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某校高一年级共2000人,为给高一学生合理选科提供依据,对六个选考科目进行测试,其中物理考试原始成绩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1)求物理原始成绩在区间的人数; (2)按高考改革方案,若从全省考生中随机抽取3人,记表示这3人中等级成绩在区间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附:若随机变量,则,,) 20.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椭圆C的中心O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落在直线上.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P,M、N是椭圆C上关于x轴对称的任意两点,连接交椭圆C于另一点E,求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并证明直线与x轴相交于定点. 21.已知函数,其中k∈R.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当k∈[1,2]时,求函数在[0,k]上的最大值的表达式,并求的最大值. 选考题:满分10分,请考生在22、23题中任选 一题作答,如果多选,则所做第一题计分.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为,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和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与交于点,与交于点(异于),求的最大值. 23.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当,时,证明: BBACD CBDBB AB -3 0.046 08 72 17. 18、解:(1)由已知得: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即 又,所以 (3)由正弦定理,有 ,所以, 由题知,则 ,故. 根据余弦定理,有 , 解得 或 (负值舍去), 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19.【答案】(Ⅰ)1636人;(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Ⅰ)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可将区间分为和两种情况,然后根据特殊区间上的概率求出成绩在区间内的概率,进而可求出相应的人数;(Ⅱ)由题意得成绩在区间[61,80]的概率为,且,由此可得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详解】(Ⅰ)因为物理原始成绩, 所以 . 所以物理原始成绩在(47,86)的人数为(人). (Ⅱ)由题意得,随机抽取1人,其成绩在区间[61,80]内的概率为. 所以随机抽取三人,则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且, 所以 , , , . 所以的分布列为 0 1 2 3 所以数学期望. 20.【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设点O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根据一垂直二平分,解得,再结合离心率为,且椭圆C的中心O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落在直线上,由求解. (2)设直线的方程为,且,,则,与椭圆方程联立,通过,解得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写出直线的方程为,令,得,然后将韦达定理代入求解. 【详解】(1)设点O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则 , 解得, 依题意,得, ∴,,, ∴椭圆C的方程是; (2)设直线的方程为,且,, 则, 由,消去y得, , 解得,且, ∴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是; 由韦达定理得:, 直线的方程为, 令,解得: , , , ∴直线与x轴交于定点. 21.【答案】(1)详见解析过程;(2),,.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解析】 【分析】 (1)求出,分别讨论,,时正负情况即可; (2)判断函数在[0,k]上单调性,求出,再利用导数求最值即可. 详解】(1), 当时,令得,令得,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时,令得,或, 当时,当时或;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当时,当时;当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当时,由(1)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为;减区间为. 令,, 故在上单调递减,故, 所以当[0,k]时函数单调减区间为,单调增区间为; 故函数 由于 对于,,即,当时等号成立, 故. 当时由(1)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所以当[0,k]时函数单调递增,故. 综上所述:函数在[0,k]上的最大值为, ,由于, ∴对恒成立 ∴在上为增函数. ∴. 22.【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结合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间的关系,求出直线l和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即可; (2)将射线与曲线C和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联立,可求得的表达式,然后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1)由得,即, 所以的极坐标方程为.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由得,即, 所以,即, 所以的极坐标方程为. (2)由得, 由得, 所以, 所以当或时,的最大值为. 23.【答案】(1);(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代入得到不等式,分类讨论,即可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2)根据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以及基本不等式,即可作出证明. 【详解】(1)由得, 当时,得,所以; 当时,得,所以; 当时,得,所以; 综上,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2)由 , 由绝对值不等式得, 又因为同号,所以, 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 高三数学 第13页,共14页 高三数学 第14页,共14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