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理工类)全解全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理工类)全解全析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理工 类)全解全析 第 I 卷(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x  ”是“ 2x x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分析】:由 2x x 可得 01  xx 或 , 1x  可得到 2x x ,但 2x x 得不到 1x  .故选 A. (2)若函数 ( ) 2sin( )f x x   , xR (其中 0  , 2   ) 的最小正周期是  ,且 (0) 3f  ,则( ) A. 1 2 6    , B. 1 2 3    , C. 2 6    , D. 2 3    , 【答案】:D 【分析】:由 2 2.T       由 3(0) 3 2sin 3 sin .2f       .2 3      故选 D. (3)直线 2 1 0x y   关于直线 1x 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 2 1 0x y   B. 2 1 0x y   C. 2 3 0x y   D. 2 3 0x y   【答案】:D 【分析】:解法一(利用相关点法)设所求直线上任一点(x,y),则它关于 1x  对称点为(2-x,y) 在直线 2 1 0x y   上, 0122  yx 化简得 2 3 0x y   故选答案 D. 解法二:根据直线 2 1 0x y   关于直线 1x  对称的直线斜率是互为相反数得答案 A 或 D, 再根据两直线交点在直线 1x  选答案 D. (4)要在边长为 16 米的正方形草坪上安装喷水龙头,使整个草坪 都能喷洒到水.假设每个喷水龙头的喷洒范围都是半径为 6 米 的圆面,则需安装这种喷水龙头的个数最少是( ) A. 3 B. 4 C.5 D. 6 DC BA D' C' A'B' D C B A P1 P2 【答案】B 【分析】:因为龙头的喷洒面积为 36π 113 , 正方形面积为 256,故至少三个龙头。 由于 2 16R  ,故三个龙头肯定不能 保证整个草坪能喷洒到水。当用四个 龙头时,可将正方形均分四个小正方形, 同时将四个龙头分别放在它们的中心, 由于 2 12 8 2R   ,故可以保证整个草坪能喷洒到水。 (5)已知随机变量 服从正态分布 2(2 )N , , ( 4) 0.84P  ≤ ,则 ( 0)P  ≤ ( ) A. 0.16 B. 0.32 C. 0.68 D, 0.84 【答案】:A 【分析】:由 2 2( 4) ( 2 2) ( ) 0.84.P P P        ≤ ≤ ≤ 又 2 2 2 2( 0) ( 2 2) ( ) 1 ( ) 0.16.P P P P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 A. (6)若 P 两条异面直线l m, 外的任意一点,则( ) A.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平行 B.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垂直 C.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相交 D.过点 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 m, 都异面 【答案】:B 【分析】:设过点P的直线为 n ,若 n 与l、m都平行, 则l、m平行,与已知矛盾,故选项A错误。 由于l、m只有惟一的公垂线,而过点P与 公垂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故B正确。 对于选项C、D可参考右图的正方体,设AD为直线l, ' 'A B 为直线m; 若点P在P1点,则显然无法作出直线与两直线都相交,故选项C错误。 若P在P2点,则由图中可知直线 ' ' 2CC D P及 均与l、m异面,故选项D错误。 (7)若非零向量 ,a b 满足  a b b ,则( ) A. 2   a a b B. 2 2 a a b C. 2   b a b D. 2 2 b a b 【答案】:C 【分析】: 2 ,       a b a b+ b a + b b b 由于 ,a b 是非零向量,则必有 a + b b,故上式中等号不成立 。 ∴ 2 2 b a b 。故选 C. (8)设 ( )f x 是函数 ( )f x 的导函数,将 ( )y f x 和 ( )y f x 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 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D 【分析】:检验易知 A、B、C 均适合,D 中不管哪个为 ( )f x 均不成立。 (9)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0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F , 2F , P 是准线上一 点,且 1 2PF PF , 1 2 4PF PF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2 B. 3 C. 2 D.3 【答案】:B 【分析】:设准线与 x 轴交于 A 点. 在 21 FPFRt 中,  21 PFPF PAFF 21 , c ab c abPA 2 2 4  又 AFAFPA 21 2  ))(( c acc acc ba 22 2 224  , 化简得 22 3ac  , 3 e 故选答案 B (10)设 2 1 ( ) 1 x x f x x x    , ≥ , , , ( )g x 是二次函数,若 ( ( ))f g x 的值域是 0 ,∞ , 则 ( )g x 的值域是( ) A.   1 1  ∞, ,∞ B.   1 0  ∞, ,∞ C. 0 ,∞ D. 1 ,∞ 【答案】:C 【分析】:要 ( )f  的值域是 0 ,∞ ,则  ( , 1] 0 .   可取 ,∞ 又 ( )g x 是二次函数, 定义域连续,故 ( )g x 不可能同时  ( , 1] 0 .  取 和 ,∞ 结合选项只能选 C. y xO y xO y xO y xO A. B. C. D. 第 II 卷(共 10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1)已知复数 1 1 iz   , 1 2 1 iz z   ,则复数 2z  . 【答案】:i 【分析】: 1 2 2 1 1 i 1 i1 i i.1 iz z z z        (12)已知 1sin cos 5    ,且 3 2 4  ≤ ≤ ,则 cos2 的值是 . 【答案】: 7 25  【分析】:本题只需将已知式两边平方即可。∵ 1sin cos 5    ∴两边平方得: 2 2 1sin 2sin cos cos 25       ,即 11 sin 2 25   ,∴ 24sin 2 25    2cos2 1 sin 2      7 25  . (13)不等式 2 1 1x x   的解集是 . 【答案】: (0,2) 【分析】: 2 1 1 2 1 1 ( 1) 2 1 1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1) 2 1 0 2.2 1 1 x x xx x           (14)某书店有 11 种杂志,2 元 1 本的 8 种,1 元 1 本的 3 种. 小张用 10 元钱买杂志 (每种至多买一本,10 元钱刚好用完),则不同买法的种数是 (用数字作答). 【答案】:266 【分析】:根据题意,可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用 10 元钱买 2 元 1 本共有 565 8 C ②用 10 元钱买 2 元 1 本的杂志 4 本和 1 元 1 本的杂志 2 本共有 2103702 3 4 8  CC 故 210+56=266. (15)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如下:  1 0 1 P a b c 其中 a b c, , 成等差数列,若 1.3E  则 D 的值是 . 【答案】: 5 9 【 分 析 】 : a b c, , 成 等 差 数 列 , 2 ,b a c   有 1,a b c   11 1 .3E a c c a         联立三式得 1 1 1, , ,6 3 2a b c   2 2 21 1 1 1 2 1 5( 1 ) ( ) ( ) .3 6 3 3 3 2 9D          (16)已知点O 在二面角 AB   的棱上,点 P 在 内,且 45POB   .若对于  内 异于 O 的任意一点Q ,都有 45POQ ≥ ,则二面角 AB   的大小是 . 【答案】: 090 【分析】:设直线 OP 与平面  所成的角为 ,由最小角原理及 45POQ ≥ 恒成立知,只 有 45 .POB    作 PH AB 于 H, 则 PH  面  ,故 AB   为 090 . (17)设 m 为实数,若  2 2 2 5 0 ( ) 3 0 ( ) 25 0 x y x y x x y x y mx y               ≥ , ≥ , ≤ ≥ ,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4[0, ]3 【分析】:作图易知,设 ( 5,0), (3,4), (3, 4),A B C  若 0,m  不成立; 故当 0m  且斜率大于等于 4 3OCk   时方成立.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 14 分)已知 ABC△ 的周长为 2 1 , 且sin sin 2 sinA B C  . (I)求边 AB 的长; (II)若 ABC△ 的面积为 1 sin6 C ,求角C 的度数. 解:(I)由题意及正弦定理,得 2 1AB BC AC    , 2BC AC AB  , 两式相减,得 1AB  . (II)由 ABC△ 的面积 1 1sin sin2 6BC AC C C  ,得 1 3BC AC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cos 2 AC BC ABC AC BC    2 2( ) 2 1 2 2 AC BC AC BC AB AC BC      , 所以 60C   . (19)(本题 14 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 EA  平面 ABC , DB  平面 ABC , AC BC , 且 2AC BC BD AE   , M 是 AB 的中点. (I)求证:CM EM ; (II)求 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空间向量的概念与运算等基础知识, 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满分 14 分. 方法一: (I)证明:因为 AC BC , M 是 AB 的中点, 所以 CM AB . 又 EA  平面 ABC , 所以 CM EM . (II)解:过点 M 作 MH  平面CDE ,垂足是 H ,连结CH 交延长交 ED 于点 F , 连结 MF , MD . FCM∠ 是直线 CM 和平面CDE 所成的角. 因为 MH  平面CDE , 所以 MH ED , 又因为CM  平面 EDM , 所以 CM ED , 则 ED  平面CMF ,因此 ED MF . 设 EA a , 2BD BC AC a   , 在直角梯形 ABDE 中, 2 2AB a , M 是 AB 的中点, 所以 3DE a , 3EM a , 6MD a , 得 EMD△ 是直角三角形,其中 90EMD  ∠ , 所以 2EM MDMF aDE   . 在 Rt CMF△ 中, tan 1MFFCM MC  ∠ , 所以 45FCM  ∠ , 故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是 45 . E D C M A (第 19 题)B E D C M A B E H 方法二: 如图,以点C 为坐标原点,以CA ,CB 分别为 x 轴和 y 轴,过点C 作与平面 ABC 垂直的 直线为 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C xyz ,设 EA a ,则 (2 )A a  ,, , (0 2 0)B a, , , (2 0 )E a a,, . (0 2 2 )D a a, , , ( 0)M a a, , . (I)证明:因为 ( )EM a a a   , , , ( 0)CM a a , , , 所以 0EM CM    , 故 EM CM . (II)解:设向量 0 01 y z , ,n = 与平面CDE 垂直,则 CE  n , CD  n , 即 0CE  n , 0CD  n . 因为 (2 0 )CE a a ,, , (0 2 2 )CD a a , , , 所以 0 2y  , 0 2x   , 即 (1 2 2) ,,n , 2cos 2 CMCM CM      , nn n , 直线 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 是 n与CM  夹角的余角, 所以 45   , 因此直线 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是 45 . (20)(本题 14 分)如图,直线 y kx b  与椭圆 2 2 14 x y  交于 A B, 两点,记 AOB△ 的面积为 S . (I)求在 0k  , 0 1b  的条件下, S 的最大值; (II)当 2AB  , 1S  时,求直线 AB 的方程. A y xO B (第 20 题) E D C MA By z x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 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满分 14 分. (Ⅰ)解:设点 A 的坐标为 1( )x b, ,点 B 的坐标为 2( )x b, , 由 2 2 14 x b  ,解得 2 1 2 2 1x b  , , 所以 1 2 1 2S b x x  22 1b b  2 21 1b b  ≤ . 当且仅当 2 2b  时, S 取到最大值1. (Ⅱ)解:由 2 2 14 y kx b x y     , , 得 2 2 21 2 1 04k x kbx b        , 2 24 1k b    , 2 1 1| | 1 | |AB k x x   2 2 2 2 4 11 21 4 k bk k       . ② 设O 到 AB 的距离为 d ,则 2 1| | Sd AB   , 又因为 2 | | 1 bd k   , 所以 2 2 1b k  ,代入②式并整理,得 4 2 1 04k k   , 解得 2 1 2k  , 2 3 2b  ,代入①式检验, 0  , 故直线 AB 的方程是 2 6 2 2y x  或 2 6 2 2y x  或 2 6 2 2y x   ,或 2 6 2 2y x   . (21)(本题 15 分)已知数列 na 中的相邻两项 2 1 2k ka a , 是关于 x 的 方程 2 (3 2 ) 3 2 0k kx k x k    的两个根,且 2 1 2 ( 1 2 3 )k ka a k  ≤ ,,, . (I)求 1a , 3a , 5a , 7a ; (II)求数列 na 的前 2n 项和 2nS ; (Ⅲ)记 sin1( ) 32 sin nf n n       , (2) (3) (4) ( 1) 1 2 3 4 5 6 2 1 2 ( 1) ( 1) ( 1) ( 1)f f f f n n n n T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求证: 1 5 ( )6 24nT n  *N≤ ≤ .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考查运算及推理能力.满分 15 分. (I)解:方程 2 (3 2 ) 3 2 0k kx k x k    的两个根为 1 3x k , 2 2kx  , 当 1k  时, 1 23 2x x , ,所以 1 2a  ; 当 2k  时, 1 6x  , 2 4x  ,所以 3 4a  ; 当 3k  时, 1 9x  , 2 8x  ,所以 5 8a  时; 当 4k  时, 1 12x  , 2 16x  ,所以 7 12a  . (II)解: 2 1 2 2n nS a a a    2(3 6 3 ) (2 2 2 )nn         2 13 3 2 22 nn n    . (III)证明: ( 1) 1 2 3 4 5 6 2 1 2 1 1 1 ( 1) f n n n n T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所以 1 1 2 1 1 6T a a   , 2 1 2 3 4 1 1 5 24T a a a a    .当 3n≥ 时, ( 1) 3 4 5 6 2 1 2 1 1 1 ( 1) 6 f n n n n T a a a a a a        , 3 4 5 6 2 1 2 1 1 1 1 6 n na a a a a a         ≥ 2 3 1 1 1 1 1 6 6 2 6 2 2 n        ≥ 1 1 1 6 6 2 6n    , 同时, ( 1) 5 6 7 8 2 1 2 5 1 1 ( 1) 24 f n n n n T a a a a a a        5 6 1 2 2 1 2 5 1 1 1 24 n na a a a a a         ≤ 3 1 5 1 1 1 1 24 9 2 9 2 2 n        ≤ 5 1 5 24 9 2 24n    . 综上,当 nN* 时, 1 5 6 24nT≤ ≤ . (22)(本题 15 分)设 3 ( ) 3 xf x  ,对任意实数t ,记 2 3 2( ) 3tg x t x t  . (I)求函数 8( ) ( )y f x g x  的单调区间; (II)求证:(ⅰ)当 0x  时, ( ) ( )tf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Ⅲ)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数 0x ,使得 8 0 0( ) ( )tg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 t 成立.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导数的应用及不等式的证明等基础知识,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 15 分. (I)解: 3 1643 3 xy x   .由 2 4 0y x    ,得 2x   . 因为当 ( 2)x  , 时, y  0 , 当 ( 2 2)x  , 时, 0y  , 当 (2 )x  , 时, 0y  , 故所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2) , , (2 ) , , 单调递减区间是 ( 2 2) , . (II)证明:(i)方法一: 令 23 3 2( ) ( ) ( ) ( 0)3 3t xh x f x g x t x t x      ,则 2 2 3( )h x x t   , 当 0t  时,由 ( ) 0h x  ,得 1 3x t , 当 1 3( )x x  , 时, ( ) 0h x  , 所以 ( )h x 在 (0 ) , 内的最小值是 1 3( ) 0h t  . 故当 0x  时, ( ) ( )tf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方法二: 对任意固定的 0x  ,令 2 3 2( ) ( ) ( 0)3th t g x t x t t    ,则 1 1 3 32( ) ( )3h t t x t     , 由 ( ) 0h t  ,得 3t x . 当 30 t x  时, ( ) 0h t  . 当 3t x 时, ( ) 0h t  , 所以当 3t x 时, ( )h t 取得最大值 3 31( ) 3h x x . 因此当 0x  时, ( ) ( )f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ii)方法一: 8(2) (2)3 tf g  . 由(i)得, (2) (2)t tg g≥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即存在正实数 0 2x  ,使得 (2) (2)x tg g≥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下面证明 0x 的唯一性: 当 0 2x  , 0 0x  , 8t  时, 3 0 0( ) 3 xf x  , 0 0 16( ) 4 3xg x x  , 由(i)得, 3 0 0 1643 3 x x  , 再取 3 0t x ,得 3 0 3 0 0( ) 3x xg x  , 所以 3 0 3 0 0 0 0 16( ) 4 ( )3 3x x xg x x g x    , 即 0 2x  时,不满足 0 0( ) ( )x tg x g x≥ 对任意 0t  都成立. 故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数 0 2x  , 使得 0 0( )0 ( )x tg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方法二:对任意 0 0x  , 0 0 16( ) 4 3xg x x  , 因为 0( )tg x 关于t 的最大值是 3 0 1 3 x ,所以要使 0 0( ) ( )x tg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3 0 0 16 14 3 3x x ≥ , 即 2 0 0( 2) ( 4) 0x x  ≤ , ① 又因为 0 0x  ,不等式①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0 2x  , 所以有且仅有一个正实数 0 2x  , 使得 0 0( ) ( )x tg x g x≥ 对任意正实数t 成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