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真题-(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执业药师考试】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年真题-(2)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014 年真题-(2)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120 分钟) 一、最佳选择题(总题数:11,score:27.50) 1. 关于纯化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可作为制备中药注射剂时所用饮片的提取溶 剂 【B】可作为制备中药滴眼剂时所用饮片的提取溶 剂 【C】可作为配制口服制剂的溶剂 【D】可作为配制外用的溶剂 【E】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 制药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 水和灭菌注射用水。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 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中药注射剂、中药滴眼剂等灭 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液;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 溶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非灭菌制剂所 用饮片的提取溶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 稀释。 2. 关于热原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具有不耐热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具有过滤性 【C】具有水溶性 【D】具有不挥发性 【E】具有被氧化性 本题思路: 热原指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 升高的物质的总称,其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 性、不挥发性及其他(能被强酸、强碱所破坏,也能 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所破坏,超声波也 能破坏热原)。 3. 不能除去热原的方法是 【score:2.50】 【A】高温法 【B】酸碱法 【C】冷冻干燥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吸附法 【E】反渗透法 本题思路: 热原的除去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 附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 法。 4. 关于液体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score:2.50】 【A】分散度大,吸收快 【B】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 【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 【D】携带、运输方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易霉变,常需加入防腐剂 本题思路: 液体制剂的优点: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 态分散在介质叶,分散度大,吸收快;给药途径广 泛,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液体制剂的缺点:药物 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 降解;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都不方便;水溶 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为非均匀性液 体制剂,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5. 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score:2.50】 【A】甘油 【B】乙醇 【C】丙二醇 【D】液状石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聚乙二醇 本题思路: 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如 水、甘油、二甲基亚砜)、半极性溶剂(如乙醇、丙二 醇、聚乙二醇)和非极性溶剂(如脂肪油、液状石蜡、 醋酸乙酯)。 6. 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score:2.50】 【A】硬脂酸钾 【B】泊洛沙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十二烷基硫酸钠 【D】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E】苯扎氯铵 本题思路: 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可将表面活 性剂分为四类: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肥皂类(硬 脂酸钾)、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磺酸化物(十 二烷基磺酸钠)。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物 (苯扎氯铵)。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氨 基酸型和甜菜碱型。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 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 7. 不属于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的是 【score:2.50】 【A】高湿试验 【B】加速试验 【C】随机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长期试验 【E】高温试验 本题思路: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 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又称强化试验,需要在 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包括高温试验、高 湿度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8. 不属于经皮给药制剂类型的是 【score:2.50】 【A】充填封闭型 【B】复合膜型 【C】中空分散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聚合物骨架型 【E】微储库型 本题思路: 经皮给药制剂基本可分为膜控释型和骨 架型两类,包括充填封闭型、复合膜型、黏胶分散 型、微储库型、聚合物骨架型。 9. 不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是 【score:2.50】 【A】磁性靶向制剂 【B】栓塞靶向制剂 【C】热敏靶向制剂 【D】免疫靶向制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pH 敏感靶向制剂 本题思路: 靶向制剂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被动靶向制 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物理化学靶 向制剂是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 位发挥药效,包括四类——磁性靶向制剂、栓塞靶向 制剂、热敏感靶向制剂、pH 敏感靶向制剂。 10. 有肝脏首过效应的吸收途径是 【score:2.50】 【A】胃黏膜吸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肺黏膜吸收 【C】鼻黏膜吸收 【D】口腔黏膜吸收 【E】阴道黏膜吸收 本题思路: 由胃、小肠和大肠吸收的药物都经门静 脉进入肝脏。肝脏中丰富的酶系统对经过的药物具有 强烈的代谢作用,有些药物大部分受到代谢,在进入 体循环前就受到较大损失,即药物“首过效应”。 11. 某药的稳态血药浓度为 3mg/L,表现分布容积 为 2.0L/kg,若患者体重为 60kg,静脉滴注该药到达 稳态时,体内的稳态药量是 【score:2.50】 【A】30mg 【B】60mg 【C】120mg 【D】180mg 【E】360mg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稳态血药浓度(Xss 为稳态开始至达稳态时的体内药量;V 为药物的分布 容积,即表现分布容积体重)。本题 Xss=CssV=3mg/L×2L/kg×60kg=360(mg)。 二、配伍选择题(总题数:21,score:52.50) • 【A】乙基纤维素 • 【B】醋酸纤维素 • 【C】羟丙基纤维素 •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 【E】微晶纤维素 【score:5 分】 (1). 既可以作湿法制粒黏合剂,也可以作为粉 末直接压片黏合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片剂常用辅料有四大类,即填充剂或稀 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黏合剂和润湿剂包 括蒸馏水、乙醇、淀粉浆、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 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 素等,其中羟丙基纤维素既可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 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黏合剂。填充剂或稀释剂包 括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可压性淀粉、微晶纤维 素、无机盐类和甘露醇,其中微晶纤维素因具有良好 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的硬 度,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使用。 (2). 既可以作片剂的填充剂(稀释剂),也可作 为粉末直接压片黏合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 【A】羟丙基纤维素 • 【B】甲基纤维素 • 【C】醋酸纤维素 • 【D】微晶纤维素 • 【E】邻苯二甲醋酸纤维素 【score:5 分】 (1). 属于胃溶型包衣材料的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 属于水不溶型包衣材料的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 【A】白蜡 • 【B】聚山梨酯 80 • 【C】叔丁基对甲酚 • 【D】单硬脂酸甘油酯 • 【E】凡士林 【score:5 分】 (1). 可作为栓剂抗氧化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 既可作为栓剂增稠剂又可作为 O/W 软膏基 质稳定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 【A】依地酸二钠 • 【B】碳酸氢钠 • 【C】亚硫酸氢钠 • 【D】注射用水 • 【E】甘油 【score:10 分】 (1). 在维生素 C 注射液中作为抗氧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维生素 C 注射液处方组成为维生素 C、 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亚硫酸氢钠、注射用水。亚 硫酸盐和半胱氨酸作为抗氧剂,只能改变色泽,对稳 定制剂的含量没有作用;维生素 C 显强酸性,注射时 刺激性大,产生疼痛,加入碳酸氢钠可使维生素 C 部 分地中和成钠盐,以避免疼痛,同时碳酸氢钠起调节 pH 的作用,以增强本品的稳定性;注射用水是作为 溶剂。依地酸二钠是螯合剂,可避免制剂中金属离子 的影响。 (2). 在维生素 C 注射液中作为 pH 调节剂的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 在维生素 C 注射液中作为溶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 在维生素 C 注射液中作为金属络合剂的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 【A】大豆油 • 【B】大豆磷脂 • 【C】甘油 • 【D】羟苯乙酯 • 【E】注射用水 【score:5 分】 (1). 属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乳化剂的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静脉注射脂肪乳剂处方组成为大豆油、 大豆磷脂、甘油、注射用水。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的 乳化剂常用的有卵磷脂、豆磷脂及普朗尼克 F-68 等。2.6%甘油可作为渗透压调节剂。 (2). 属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中渗透压调节剂的 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 【A】羟苯乙酯 • 【B】聚山梨酯 • 【C】苯扎溴铵 • 【D】硬脂酸钙 • 【E】卵磷脂 【score:10 分】 (1). 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可将表面活 性剂分为四类: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肥皂类(硬 脂酸钙)、硫酸化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磺酸化物(十 二烷基磺酸钠)。②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季铵化物 (苯扎溴铵)。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卵磷脂、氨 基酸型和甜菜碱型。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 片油酯、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 (聚山梨酯 80)、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 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 (2). 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 属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 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 【A】酶诱导作用 • 【B】膜动转运 • 【C】血脑屏障 • 【D】肠肝循环 • 【E】蓄积效应 【score:5 分】 (1). 某些药物促进自身或其他何用药物代谢的 现象属于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有些药物重复应用或在体内停留较长时 间后,可促进酶的合成,抑制酶的降解,使酶活性或 量增加,促进自身或其他合用药物的代谢,这种现象 为酶诱导作用。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有被动扩 散、主动转运、促进扩散和膜动转运,其中膜动转运 指通过细胞膜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 内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2). 通过细胞的主动变形将药物摄入细胞内部 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A.C=A·e-αt+Beβt B. C. D. E. 【score:7.50】 (1). 表示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时间 关系式的方程式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双室或多室模型:药物随血液输送到组 织器官中,要达到分布平衡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呈 现的药物的体内过程特征就有两个甚至多个隔室那 样。双室模型静脉给药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为: C=A*e-αt+B*e-βt。首剂量与维持剂量:在多剂量给药 时,达稳态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希望第一次给 予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后用 维持剂量来维持其有效治疗浓度,公式为 。生物 利用度是衡量血管外给药用药剂量中进入体循环的相 对数量与在大循环中出现的相对速率。相对生物利用 度公式为: 。C 项为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稳态 平均血药浓度公式,E 项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公式。 (2). 表示多剂量(重复)血管外给药首剂量与维 持剂量关系的公式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 表示以尿中排泄药物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 的公式是 【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三、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score:20 分) 12. 胶囊剂包括 【score:2.50】 【A】硬胶囊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软胶囊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缓释胶囊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控释胶囊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肠溶胶囊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依据胶囊剂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 硬胶囊(统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 释胶囊和肠溶胶囊。 13. 可以静脉给药的剂型有 【score:2.50】 【A】水溶液型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油溶液性注射剂 【C】O/W 型乳剂型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油混悬液型注射剂 【E】水混悬液型注射剂 本题思路: 按分散系统,注射剂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溶液型注射剂。包括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 液,可静脉给药。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黄体酮注射液, 可肌内注射。②乳剂型注射液。水不溶性液体或油溶 性液体药物可制成乳剂型注射剂,如静脉注射脂肪乳 剂。③混悬型注射剂。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 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混悬液,如醋酸可 的松注射液,一般供肌内注射。④注射用无菌粉末。 静脉注射剂多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混悬型注射液一 般不能作静脉注射。 14. 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score:2.50】 【A】无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无热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无可见异物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或接近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E】pH 与血液相等或接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无菌、无热原、 可见异物(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安全性、 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pH(与血液相 等或接近)、稳定性、降压物质、澄清度、不溶性微 粒。 15. 需要加入抑菌的有 【score:2.50】 【A】低温灭菌的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滤过除菌的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无菌操作制备的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D】多剂量装的注射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本题思路: 注射剂可使用的抑菌剂有 0.5%苯酚、 0.3%甲酚和 0.4%三氯叔丁醇。抑菌剂只有在必要时 加入,一般绝大多数注射剂均不需要加入抑菌剂。凡 采用低温灭菌、滤过除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 液,多剂量装的注射液,应加入适宜的抑菌剂。供静 脉或椎管用注射液,一般均不得加入抑菌剂。 16. 属于半极性溶剂的有 【score:2.50】 【A】聚乙二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丙二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脂肪油 【D】二甲基亚砜 【E】醋酸乙酯 本题思路: 液体制剂的溶剂按介电常数大小可分为 三类:①极性溶剂,如水、甘油和二甲基亚砜。②半 极性溶剂,如乙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③非极性溶 剂,如脂肪油、液状石蜡、醋酸乙酯。 17. 关于缓(控)释制剂的说法,正确的有 【score:2.50】 【A】缓(控)释制剂可以避免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 谷现象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可以用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制成不溶性骨架 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可以用羟丙甲纤维素等制成亲水性凝胶骨架 片达到缓(控)释效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可以用巴西棕榈蜡等制成溶蚀性骨架片达到 缓(控)释效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可以用微晶纤维包衣制成渗透泵片达到缓 (控)释效果 本题思路: 口服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口服制剂相 比,其主要特点是:①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 用,提高患者顺从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小 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③减少用药 的总剂量,因此可用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缓(控)释制剂分为三类:①骨架型,包括不溶 性骨架片(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 烯酸甲酯共聚物、乙基纤维素)、亲水凝胶骨架片(材 料有羟丙甲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 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壳多糖和聚羧乙烯)、生 物溶蚀性骨架片(材料有巴西棕榈蜡、硬脂酸、硬酯 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缓(控)释颗粒压制片、胃内 滞留片、生物黏附片、骨架型小丸。②膜控型缓(控) 释制剂。③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由药物、半透膜材 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组成。半透膜材料有醋 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 18. 不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有 【score:2.50】 【A】粒子大小 【B】颜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晶型 【D】旋光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溶剂化物 本题思路: 药物的溶出速度的理论依据是 Noyes- Whitney 的扩散理论,方程式为[*],药物的溶出速 度与 S(即药物的表面积)、Cs(即药物的溶解度)和 K(即溶出速率常数)成正比。影响因素可分为五个方 面:粒子大小、多晶型、无定形、溶剂化物和成盐。 19. 属于药物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有 【score:2.50】 【A】结块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变色 【C】产气 【D】潮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液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配伍变化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药理 的三个方面。物理的配伍变化有:溶解度改变,潮 解、液化和结块,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化学的配伍 变化有:变色,混浊和沉淀,产气,分解破坏,疗效 下降,发生爆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