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1)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实验班)试题卷 ‎ 2018.6‎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检查试卷与答题卷是否整洁无缺损,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2.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序号后,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以儒、释、道为主体要素构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睿智,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主体人格意识下的积极入世、主体价值追求下的批判自省、主客体和谐关系下的大同情怀等哲学性格,深刻地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气节所在、精神魂魄所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 传统哲学对主体的尊重和认知,深刻反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主体人格的实现上。主体的人格性,必然表现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意义的主动追问,对主体功能发挥的自觉追求。比如儒家的“内圣外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知行合一”等等,都是这种主体人格的集中体现。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理想人格模型。这种理想状态或许很难达致,却可以不断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主体人格意识的不断觉醒的过程,体现在实践中则是进取精神在积极入世中高扬的过程,进而最终实现主体人格的动态完善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 17 -‎ 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真我”“大我”之终极路径。‎ 主体与客体在认知上的和谐、在相处中的交融,则是中国传统哲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主体与客体不是尖锐对立的两极,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存在,而是一种“和”的“存在”和“存续”。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流淌着和平、包容、尊重、和谐的文化血液,是“和”的哲学理念的深刻反映,充满了高度的哲学本体性。这种“和”,从微观的个体层面而言,是一种“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的修身立德志向,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国与国之间,是追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情怀。‎ ‎ (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圣人与我同类”体现一种主体人格,追求自身存在意义、主体功能的自觉发挥。‎ B.经世致用的圣贤人格在实践中体现为积极进取和动态完善,虽不能至,心神往之。‎ C.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旨在批判“小我”“自我”,努力实现“本我”“真我”“大我”。‎ D.“和”是高度的哲学本体性理念,使中华文明从人与人的“和”发展为国与国的“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总分结构,分析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主体人格意识下的哲学性格。‎ B.文章以各家言论为依据,来论证入世、批判、和谐这三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 C.文章在论证分析中华文化的哲学性格,彰显出这种哲学性格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D.关于“和”的哲学理念,文章最后一段强调了个人修身立德和国与国之间的大同情怀。‎ ‎3.对于“中华民族哲学性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积极入世、批判自省、“和”等民族哲学性格。‎ B.主体人格特质可以有效激发主体的经世致用精神,让人们为当下和时代更好地服务。‎ C.批判自省性格可以有助于培育出成就“本我”的自省认知和成就“大我”的道德律令。‎ - 17 -‎ D.先“积极入世”、再“批判自省”、最后达成“大同情怀”,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帮 哭 曹文轩 这地方的帮哭风曾一度衰竭,这几年,又慢慢兴盛起来。‎ 办丧事的人家,总想把丧事办好。这丧事要办得让前村后舍的人都说体面,一是要有排场,二是要让人觉得苦、伤心。因此,谁家办丧事,总要请人帮哭。‎ 这年春上,邹庄一位活了八十岁的老太太归天了,儿孙决心好好办丧事。年纪大的说:“南边银娇回来了,请她来帮哭吧。”‎ 村里人知道银娇奶奶会哭,是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十三岁那年秋天,到处是瘟疫。那天,早上刚抬走她老子,晩上她妈就去了。苦兮兮地长到十六岁。这年春末,村西头五奶奶死了。下葬这一天,儿女都跪在地上哭,银娇奶奶就打老远处站着。这五奶奶心慈,把没依靠的银娇奶奶当自己的孙女待。五奶奶家的人哭得没力气了,银娇奶奶过来了她“扑通”一声在五奶奶棺材前跪下,先是不出声地流泪,接着就是小声哭,到了后来,声越哭越大。她一件一件地数落着五奶奶的善行,哭得比五奶奶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都伤心。她趴在五奶奶的棺材上哭成个泪人儿,谁都劝不起来哭到后来,她哭不出声来了,可还是哭。在场的人也都跟着她哭起来。‎ 打那以后,谁都知道银娇奶奶哭得好。谁家再有丧事,必请银娇奶奶帮哭……‎ 银娇奶奶听来人说是请她去帮哭,一双黑褐色的手颤动不已。“我去,我去。”她说。‎ 那天,她让秋秋搀着,到小河边去,用清冽的河水,好好地洗了脸,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换了新衣裳,又让秋秋用梳子蘸着清水,把头发梳得顺顺溜溜的。‎ 数以百计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想看看老人们常提到的银娇奶奶,要领略领略她那闻名于方圆几十里的哭。‎ 不认识银娇的,就互相问:“在哪儿?在哪儿?”‎ 有人用手指道:“那就是。”‎ - 17 -‎ 银娇奶奶被人搀扶着,走向跪哭的人群前面。这时,围观的人从骚动中一下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皆跟随着银娇奶奶移动着。银娇奶奶不太利落地跪了下来,不是一旁有人扶了一下,她几乎要歪倒在地上。她从领口取白手帕时,也显得有点儿拖泥带水,这使从前曾目睹过她帮哭的人,觉得有点儿不得劲。她照例仰起脸来,举起抓手帕的手,然后朝地上拍下,但拍得缺了点儿分量。她开哭了。她本想把声音一下子扯得很高的,但全不由她自己了,那声音又苍老,又平常,完全没有从前那种一下子抓住人并撕人心肺的力量了。‎ 围观的人群失去了平静,开始乱动起来。‎ 钻在最里边的秋秋仰起脸,瞧见了人们眼中的失望,心里不禁为银娇奶奶难过起来。她多么希望银娇奶奶把声音哭响、哭大,哭得人寸肠欲断啊!‎ 然而,银娇奶奶的声音竟是那样的衰弱,那样的没有光彩!‎ 跟大人来看热闹的九宽和虾子爬在敞棚顶上,此刻已失去了耐心,用青楝树果子互相对砸着玩。‎ 秋秋朝他们狠狠瞪了一眼。‎ 这时死者的家人,倒哭得有声有色了。几个孙媳妇,又年轻,又有力气,嗓子也好,互相比着孝心和沉痛,哭出了气势,把银娇奶奶的哭声竟然淹没了。‎ 人们又勉强坚持了一会儿,便散去了。‎ 哭丧结束了,银娇奶奶被人扶起后,有点儿站不稳,亏得有秋秋作她的拐棍。‎ 秋秋觉得银娇奶奶的手很凉很凉……‎ 银娇奶奶死了。棺后跟了一条很长的队伍,但几乎没有人哭。‎ 秋秋紧紧地跟在银娇奶奶的棺后。她也没哭,只是目光呆呆的。‎ 田埂上走过九宽和虾子。‎ 秋秋突然打斜里拦截过去,一下插到他俩中间,用两只手分别揪住了他俩的耳朵,把他俩一直揪到银娇奶奶的墓前,然后把他俩按跪在地上:“哭!哭!”‎ 九宽和虾子用手揉着耳朵说:“我们……我们不会哭。”‎ ‎“哭!”秋秋分别踢了他们一脚。‎ 他们就哭起来。哭得很难听。一边哭,一边互相偷偷地一笑,又偷偷地瞟一眼秋秋。‎ 秋秋忽然鼻子一酸,说:“滚!”‎ 田野很静。静静的田野上,轻轻地回响起一个小女孩幽远而纯净的哭声。‎ 那时,慈和的暮色正笼上田野……‎ ‎(节选自《蓝花》,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两段,写出了当地“帮哭”的风习和由来,这既是点题,同时又引起下文,为读者理解后面的文字作了必要的交代。‎ B.小说第四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写出请银娇奶奶来“帮哭”‎ - 17 -‎ 的原因,介绍了她悲苦的身世,这样写就将故事的前后连成了一个整体。‎ C.银娇奶奶听说有人请她去帮哭,特意梳洗打扮,换了新衣裳,其目的是想掩饰自己的苍老体弱,以此证明自己还具有“帮哭”的价值。‎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给银娇奶奶死后凄凉的氛围中点染了一笔暖色,让人感到人间还有真情在,体现出小说哀而不伤的风格特点。‎ ‎5.文中多次写到围观的人群,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重点写了银娇奶奶的两次哭,对这两次“帮哭”有哪些不同和唯一的相同实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 ‎《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解放日报》2017.11.28)‎ 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数妤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綜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 - 17 -‎ 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中国青年报》2017.12.26)‎ 材料三:‎ 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 - 17 -‎ 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題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釆,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05.4.29)‎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B.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 C.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 D.据材料三可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E.托尼•杰克森带领的研究者们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为英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9.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是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并获得好评的?请概括说明。(4分)‎ - 17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尚书仆射景仁从祖弟也。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元兴元年,桓玄克京邑,丹阳尹卞范之势倾朝野,欲以女嫁方明,使尚书吏部郎王腾譬说备至,方明终不回。桓玄闻而赏之,即除著作佐郎,方明事思忠益,知无不为。高祖谓之曰:“愧未有瓜衍之赏,且当与卿共豫章国禄。”屡加赏赐。‎ 方明严恪,虽处暗室,未尝有惰容。无他伎能,自然有雅韵。丹阳尹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辏,不与穆之相识者,唯有方明、郗僧施、蔡廓而已;穆之甚以为恨。‎ 尝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使过正三日还到。罪应入重者有二十余人,主簿以下,莫不疑惧。囚及父兄皆惊喜涕泣,以为就死无恨。至期,有重罪二人不还,方明不听讨捕。其一人醉不能归,逮二日乃反;余一囚十日不至,五官朱千期请见欲白讨之,方明知为囚事,使左右谢五官不须入,囚自当反。囚逡巡墟里,不能自归,乡村让之,率领将送。遂竟无逃亡者。远近咸叹服焉。‎ 遭母忧,去职。服阕,为宋台尚书吏部郎。永初三年,出为丹阳尹,有能名。转会稽太守。江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奸吏蜂起,符书一下,文摄相续。又罪及比伍,动相连坐,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邑里惊扰,狗吠达旦。方明深达治体,不拘文法,阔略苛细,务存纲领。州台符摄,即时宣下,缓民期会,展其办举;郡县监司,不得妄出,贵族豪士,莫敢犯禁,除比伍之坐,判久系之狱。东土至今称咏之。性尤爱惜,未尝有所是非,承代前人,不易其政。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元嘉三年,卒官。‎ ‎(节选自《宋书·列传一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B.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C.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 17 -‎ D.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兴,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B.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省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的地区为“江东”。‎ C.连坐,我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罚的制度。‎ D.列传,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首创,为其以后纪传体史书沿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方明有高尚情操。卞范之权势很大,想把女儿嫁给他,让尚书吏部郎王腾百般劝说,但他始终不答应,得到了桓玄赏识。‎ B.谢方明不攀权附贵。刘穆之权重一时,朝廷内外的人士都争相攀附,但谢方明不与其相交,使得刘穆之对此深以为憾。‎ C.谢方明有仁爱之心。回家的二十多个犯人中,有两人未及时归狱,谢方明不让人去捕拿,遭到了五官朱千期的反对也不改变。‎ D.谢方明治政深得民心。谢方明在任会稽太守时,面对江东地区乱政的恶劣现象,他采取措施,废除不当做法,得到了百姓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年终,江陵县狱囚事无轻重,悉散听归家,使过正三日还到。(5分)‎ (2) 囚逡巡墟里,不能自归,乡村让之,率领将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① ‎ 刘长卿 又过梅岭②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①此诗是刘长卿将要赴任南巴时所写。公元760年他因刚直犯上被贬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却,再;苏台,指苏州。②梅岭,即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庾县南,为往来岭南、岭北间的交通要道,岭上植梅。‎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17 -‎ A.首联“又”字暗示诗人命运坎坷,“寒”字既写梅花,也渲染悲凉的气氛。‎ B.第三句以“落日”渲染惜别的情意,以“孤舟”比喻诗人孤单飘泊的际遇。‎ C.第四句营造了雄浑辽阔的意境,壮丽的河山令诗人抑郁的情绪也为之一振。‎ D.第七句写诗人早已料想到人生的结局,表现出达观知命、超然物外的态度。‎ E.第八句表面写诗人要学垂钓者与世无争,“唯应”两字却含愤激不平之意。‎ ‎15.第三联诗人想象南下途中所见,请结合诗句分析“静”“宽”两字的妙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5分)‎ ‎(1)《琵琶行》描写音乐间歇、听众愁绪从内心生发,寂静中感情涌动的诗句是“ , 。”‎ ‎(2)“ , 。”两句,通过“木”、“金”的变化说明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性状。《劝学》‎ ‎(3)苏轼在《赤壁怀古》里感叹人生如梦,要以一杯酒祭奠江中月影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参赛选手挥洒自如的创作,精湛的书法技艺充分展示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近日,第五十一届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城举行,全球众多人工智能成果再次齐聚亮相,令人目不交睫。‎ ‎③展销会上,有位顾客突发疾病,经过我的鼎力相助,这位顾客的病情慢慢舒缓过来,看到我忙前忙后的样子,他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 ‎④以往金融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领域金融风险集聚,时下防控金融风险已提升到如此高度,完善和加强金融监管已不可或缺。‎ ‎⑤他聊起这一年安溪的大变化来如数家珍,如,茶产业正实现“二次腾飞”,园区建设助力安溪经济强势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满了 ‎⑥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他神气十足,引起了参会来宾的共鸣和对赫基集团移动学习运营的好奇,将交流会推上一个小高潮,赢得了大家称赞。‎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 17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提出,发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标准和方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增加基车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 ‎ B.在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同时,这个省持续发挥着全国粮食安全稳压器的作用,粮食总产连续7年全国第一,莲续8年达到1000亿斤之多。‎ ‎ ‎ ‎ C.在九景衢铁路即将开通之际,为做好线路开通的运营工作,南昌客运段对担当此次新线开行的全体乘务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 ‎ D.作为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的张家界阳戏艺术剧团在区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与合作下,组织了“戏曲进万村”精准扶贫巡回演出。‎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 A.这次考得不错,因此作为同学,我殷切期望那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 B.在毕业二十周年聚会上,老班长很荣幸地作为班级代表向老师们汇报了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 C.感谢老朋友们今天来看我,还给我买了这么漂亮又实用的礼物,心意我领了,礼物我也笑纳了!‎ ‎ D.这种饮品口味多样,老少皆宜,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现特诚招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欢迎大家垂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设计文化遗产保护标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 ① 。成都金沙村出土的古蜀上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很自然地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首选图案。这幅似现代剪纸的太阳神鸟图案中有4只神鸟环绕着太阳飞翔,太阳发出12道光芒。这都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表达了 ② ;而圆形围合设计又体现团结、和谐、包容、循环以至无穷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借这太阳神鸟金箔图案正好表达出 ③ 。‎ ‎21.下面文段三处画线句子推断存在事理和逻辑问题,第①处已作了合理的修改。请对另两处进行事理或逻辑上的修改,使句意合乎事理。(5分)‎ - 17 -‎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事物,便利了不少骑车人,①彻底解决了久困不解的“一公里”难题。但共享单车的任性“泛滥”,也在挤占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②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最严重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我们乐见其创新带来的便捷,但也需彼此约束,共同维系城市之美,③只要完全解决了共享单车造成的问题,城市居民幸福感就会有显著提升。‎ ‎①有效缓解了久困不解的“一公里”难题。‎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图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17 -‎ ‎2018.6期末考试高一实验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无中生有:“和”,从人与人的“和”发展为国与国的“和”。错。不是“发展为”,而是“和”在两个领域的分别体现)‎ ‎2.A(以偏概全:“哲学性格”是从“主体人格意识”、“主体价值追求”、“主客体和谐关系”三个层次来论证的,不能把三者统归于“主体人格意识”一个方面。)‎ ‎3.D(强加逻辑:原文中三个方面对于中华哲学性格的修行来说同等重要、相辅相成,作者并没有表明三者有先后、递进的关系。不能将写作上的先后等同于逻辑上的先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3分)C(“其目的是想掩饰自己的苍老”错,银娇奶奶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苍老体弱,她梳洗打扮是因为重视)‎ ‎5.(5分)答案示例:‎ ‎1)、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围观的人被感染而哭起来,表现银娇奶奶的善良和重情重义;通过围观的人对银娇奶奶的期待,突出了她的帮哭身份和帮哭的出色。‎ ‎2)、渲染气氛。围观人群被感动得“都跟着她哭起来”,渲染了丧事的悲伤和隆重气氛;围观人群由期待而失望,前后对比形成强大落差,突出了悲凉气氛。‎ ‎3)、推动情节发展。因为围观人群的期待,银娇奶奶被推上了帮哭的角色,又是因为围观人群的失望,而使银娇奶奶失去了帮哭的价值,最后凄凉死去。‎ ‎4)、丰富小说主旨:把别人办丧事的哭当成热闹来看,表现出围观人群对他人痛苦的漠不关心,借此批判了人性的自私和冷漠。(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答案示例:‎ ‎1)、第一次“哭”描写了“哭”的全过程突出了银娇奶奶心里的“痛”;第二次“哭”,重点描写了她的肢体动作,突出了她的年老体衰。(1分)‎ ‎2)、第一次“哭”是银娇奶奶“会哭”的“精彩亮相”,是她后来经常“帮哭”的原因;第二次“哭”是她“会哭”能力的下降,表示她“帮哭”角色已走到终结。(1分)‎ ‎3)、第一次“哭”,虽然悲伤,却哭出了银娇奶奶自身存在的价值第二次“哭”,让众人失望的同时,银娇奶奶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显示了更大的悲剧意义。(2分)‎ ‎4)、相同的实质---小说以这两次“哭”‎ - 17 -‎ 的描写为重点从而突出了小人物艰辛可悲的一生。(2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3分)B(“通过表演”错,所展示文物的点评者是各博物馆馆长)‎ ‎8.(5分)AE(B.“扭转了世人对各种釉彩大瓶的看法”错,原文只是说“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C.“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不准确,因为虽然男士比女士多,但女性也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错,图表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喜欢哪种服务方式的观众多,但不能反映出大部分人喜欢各种方式。D.“目前观众对…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错,观众提出对服务的希望不等于存在不满也不能说明目前的服务不好)‎ ‎(答一项给2分,答两项给5分)‎ ‎9.(4分)‎ ‎1)、由民众甄选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增加了民众参与度。‎ ‎2)、邀请当红明星,并且还绑定“国宝守护人”,增加明星效应。‎ ‎3)、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增加娱乐性趣味性。‎ ‎4)、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0.【文言断句】(3分)‎ B(原文标点:荒乱之后,吉凶礼废,方明合门遇祸,资产无遗,而营举凶事,尽其力用,数月之间,葬送并毕,平世备礼,无以加也。)‎ ‎11.【文化常识】(3分)‎ A(“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错误,明、清以前,封建皇帝会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一个皇帝基本只用一个年号)‎ ‎1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 C(C项“回家的二十多个犯人”错,是回家的犯人中应定重罪的有二十多人。另外,“遭到了五官朱千期的反对也不改变”分析不妥,五官朱千期只是禀告另一囚犯过了十天都没有按时回来的事情,建议追讨该犯)‎ ‎13.【文言翻译】(10分)‎ - 17 -‎ ‎(1)曾经在年终时,谢方明下令将江陵县在押人犯,无论情节轻重,一律遣散听凭回家,让他们过了正月后的第三日回来报到。(得分点:“无”“听”“还到”各1分,句意2分)‎ ‎(2)这名囚犯在村落间徘徊不进,不敢自己回去,乡村中人责备他,带领他遣送回去。(得分点:“逡巡”“墟里”“让”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谢方明,陈郡阳夏人,是尚书仆射谢景仁从祖弟。荒年战乱之后,无论吉事还是丧事,礼仪都已荒废。谢方明家中遇难,资产一空,然而他操办丧事,竭尽能力财用,几个月之间,安葬出殡全部完毕,就是太平之世的丧礼也不能比它更周备。‎ 元兴元年,桓玄克定京邑,丹阳尹卞范之权倾朝野,打算把女儿嫁给谢方明,让尚书吏部郎王腾百般劝导,谢方明始终不改变心意。桓玄听说后很赏识他,立即任命谢方明为著作佐郎。谢方明遇事总是想尽忠效力,只要是能做到的,他都竭力地做。高祖对他说:“惭愧我不能像当年晋侯赏给壬伯瓜衍之县那样给你以重赏,只好暂且与你共享豫章国的俸禄。”多次予以赏赐。‎ 谢方明为人严谨恭敲,即使处在无人的地方,也不曾有怠惰的神色;没有其他技能,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高雅的风度。丹阳尹刘聚之权重一时,朝野人士争相攀附,不与刘穆之相交的,只有谢方明、郗僧施、蔡廓;刘穆之对此深以为憾.‎ 曾经在年终时,谢方明下令将江陵县在押人犯,无论情节轻重,一律遣散听凭回家,让他们过了正月后的第三日回来报到。犯人中应定重罪的有二十多人,主簿以下官员,无不对这种做法感到疑虑担心。囚犯和他们的父兄都惊喜涕泣,认为死而无憾。到了限定时间,有两个重罪犯人没有回来,谢方明不让人去捕拿、其中一个因醉不能按时回来,过了两天才返回,另一囚犯过了十天都没到。五官朱千期请求召见,打算禀告些事,追讨该犯。谢方明知道他是为囚犯之事而来,让手下人谢绝五官,要他不必进来,囚犯自己会回来。这名囚犯在村落间徘徊不进,不敢自己回去,乡村中人责备他,带领他遣送回去。于是最终没有逃走的人。附近的人全都对此叹服。‎ - 17 -‎ 遇上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任宋王府尚书吏部郎。水初三年,出任丹阳尹,有干练的名声。转任会稽太守。江东一带民户众多,风俗严峻刻薄,强者欺凌弱小,贪官污吏蜂起,官府文书一下达,各种舞文弄法、随意捕人的现象就连续不断,治罪又连及乡里,动不动就牵连坐罪,一人触怒官吏,则村人都荒废农事,乡里惊恐骚动,狗叫声通宵达旦。谢方明深明治政的体要,不拘泥于法规,减省烦琐苛刻的条文,力求把握精神要领。州台官府有文书诏令,立刻向下面宣布,缓和百姓一定的期限,让他们慢慢实行;规定郡县的监督官员,不得胡乱外出,贵族豪强,没有谁敢触犯禁令,废除乡里连坐的做法,判定久市未决的官司,东部百姓至今仍称赞他。方明秉性非常爱护珍惜人才,从不对人有所褒贬评论,继承替代前任,不都易改变政策,如有一定要改变的,则逐渐地变动,使得没有什么踪迹可以寻求。元嘉三年,方明逝于任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D(选对1项得2分,两项5分。C项,此句暗写路途之遥远、孤寂,途中所见、所伴唯有青山而已。D项,诗人并没有“达观知命、超然物外”,而是对自己的遭遇忧郁难平,结合后一句,更可看出他是故作反语,实际上抒发的是忠而被谤、报国无门的怨愤。读诗要从整体上把握、理清脉络,不能割裂开来、断章取义。第三句对“落日”的理解可参照李白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 “静”字表现湘水宁静的气氛(1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1分),进一步突显猿声的凄切,令诗人倍感孤寂、凄凉(1分)。‎ ‎“宽”字表现洞庭湖的浩渺(1分),远景近景结合(1分),进一步突显路途的邈远,前景的迷茫(1分)。(每字分析景物特征1分,手法1分,深层的内涵1分,共6分。)‎ 16. ‎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⑵、(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⑶一尊还酹江月 ‎17.【成语使用】(3分)‎ C(①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符合语境。②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可用“眼花缭乱”。③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辞,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这里谦敬不当,可以用“全力相助”。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符合语境。⑤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符合语境。⑥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这里褒贬不当,可以用“娓娓而谈”)‎ ‎18.(3分)C(A项,搭配不当。“增加”改为“提高”。B项,句式杂糅。“达到……之多”杂糅。项,搭配不当。D“作为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的应该是“张家界阳戏”,而不是“艺术剧团”。)‎ ‎19.(3分)D(A项,“殷切期望”不得体。B项,“荣幸”使用对象错误。C项,“笑纳”使用错误。)‎ ‎20.6分。答案示例:①由现成的文物图像上提取典型元素进行设计。(核心词:文物图像中,元素)②先民们对自然规律(宇宙、自然--能概括前面几个概念)的深刻认识。③‎ - 17 -‎ 文化遗产保护光芒四射、圆通和谐的理念。(全段小结句,核心词--文化遗产,光,园,和)(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 5分,对一句给2分,对两句给5分,句子是病句酌情扣1分。‎ 答案示例:②(共享单车的任性“泛滥”)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③解决了共享单车造成的问题,城市居民幸福感提升就增加了一项可能。‎ ‎22.【写作】(60分)‎ ‎【写作提示】作文题是图画材料作文题,由两幅画构成。第一幅画是写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照顾,第二幅画是写现在自己对妈妈的照顾,两幅图画构成逻辑关系。弄清两幅图画的时间对比及内容比对是立意的关键。可以立意为:“学会感恩”“亲情的伟大”“角色的互换”责任不可丢”等等。还可思考人类深层的传承问题等,如“个人只是人类传承链条中的一环”。‎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