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基础巩固 第四轮基础强化 基础专项练32 古代文化知识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习题:基础巩固 第四轮基础强化 基础专项练32 古代文化知识 Word版含解析

基础专项练32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十五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滕王阁序》中有“等终军之弱冠”句。‎ B.廉访使,宋、元时期官职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廉访”,意为考察、察访。‎ C.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D.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人,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 B.春秋战国时期,士死了叫“薨”,而诸侯的死则称为“不禄”。‎ C.庐冢,也叫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坟墓所盖的房舍。‎ D.跽,指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如《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跽”一句。‎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庙,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代宗庙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一庙。‎ B.九鼎,据传大禹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州州牧所贡之青铜铸成九鼎,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 C.剑南,指剑南道。唐朝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 D.邸报,古代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皇帝谕旨、臣僚奏章、边防战报等报给地方长官。唐时已有,宋始称“邸报”。‎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古代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三甲的第一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D.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州”是官名。宋代委派朝臣为州一级地方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原意为暂时主持本军本州事务。明、清以知州为州的长官,掌一州政务。‎ B.古代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牲畜,称为“牺牲”。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少牢之分:牛、羊、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只有羊、猪,没有牛,称为“少牢”。‎ C.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对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 D.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榖”“寡人”,随着秦朝建立,秦王创立皇帝称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一直流传至帝制终结。‎ ‎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纪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帝王的传记称为“××本纪”,非帝王传记不能称本纪。‎ B.兵部,中国古代官署名,隋唐时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武官铨选考核及军籍、边防等事宜,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明属内阁中书科,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项。‎ D.庐冢,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屋舍。庐,即屋舍。冢,即坟墓。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答案精析 ‎1.A [古代男子十五岁称“束发”,弱冠是二十岁。]‎ ‎2.B [“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死。]‎ ‎3.A [A项“庶人一庙”错,应是“士一庙”,庶人无庙。]‎ ‎4.B [“进士三甲的第一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错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一甲的前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5.C [C项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6.A [A项“非帝王传记不能称本纪”错,《史记》中历代帝王的传记称为“××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项羽也无皇帝之实,其传记却列于本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