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储备六类古代文化知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储备六类古代文化知识

六类古代文化知识 一、古代官职 ‎【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拜】 授予官职。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 任命,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授】 授给、给予官职。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赏】 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 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黜】 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 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 消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 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 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 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 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 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 放逐。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 贬官,降职。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徙】 一般的官职调动。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 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 调动官职。如: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 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 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 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 兼任。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 兼任。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 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 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 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 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职退休的词语 ‎【乞骸骨】 年老人请求辞职退休。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8.古代官职的称谓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太傅】 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少保】 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 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 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 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 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 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军机章京】 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 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 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 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 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 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 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 ‎【长史】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 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 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 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 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 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尹】 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衔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 ‎【都尉】 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 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 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 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 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 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都督】 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 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 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 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 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 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 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 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 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二、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 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称郡望】 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来源:Z|xx|k.Com]‎ ‎【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 ‎【称爵名】 《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意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三、天文历法 ‎【星宿】 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 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北极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 “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运交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东曦】 古代神 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天狼星】 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老人星】 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牵牛织女】 “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银河】 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 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 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六十甲子”依次是:‎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等。‎ ‎(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2)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地支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现化纪时 ‎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天色纪时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来源:学。科。网]‎ 人定 地支纪时[来源:学.科.网]‎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化纪时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夜间时辰 五更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一鼓 甲夜 ‎19~21点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21~23点 夜半 三更三鼓 丙夜 ‎23~1点 鸡鸣 四更四鼓 丁夜 ‎1~3点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点 四、古代地理 ‎【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须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 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郡】 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州】 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道】 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 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 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 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ɡ)】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来源:学.科.网Z.X.X.K]‎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六、风俗礼仪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 “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 ‎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在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 ‎【中秋】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 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一个。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 ‎【生辰八字】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须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来源:Z|xx|k.Com]‎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 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二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须先饲养于牢,‎ 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二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 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 “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 古代坐车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