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第五节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命 题 分 析  ‎ 近两年全国卷中都对古代文化常识单独设题进行了考查,2020年高考可能延续这一考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文化常识作为高频考点,其考查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如2016年全国卷Ⅰ中对“契丹”一词的考查呈现出文化常识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走 进 高 考  【P】‎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答案讲评】D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师”单独使用不表示国都。京师,指国都。类似的称呼有:都门、毂下、京都、京城、国都、都城、首都。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称呼。)‎ 附:参考译文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县人。其父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崇尚气力,多次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重视研习儒学,学习《尚书》,诵读法令,大体了解了其主要旨义。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时,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绝不留情。陈宠名声大震,入朝担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 让他选拔贤明有才能的人;让主簿镡显弥补疏漏、匡正过失,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由此开始出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朝廷让他担任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境内安定太平,商人可以在道路上停宿。那些放牛的人,总说将牛交给王涣,始终没有发生互相侵犯之事。王涣担任温县县令三年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依法整肃下属各郡,教化和声威大行。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以公平正直立身处世,处理政事能做到宽严得当。那些含有冤情、长期诉讼,而历届官员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评判的案件,王涣无不详尽细致地弄清事情的真伪,消除大家的疑惑。他又能用奇异的方法,多次揭发隐藏未露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对他称颂叹服,认为王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路过此地的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相互集资,引来上千人以酒洒地祭奠他。王涣的灵柩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子、桌子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都说平常带粮食到洛阳,被士卒和官吏所掠夺,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再没有被官吏侵夺冤枉,所以前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延熹年间,桓帝喜好黄老之术,将各种祭祀的祠堂全部毁掉,只特别下诏让密县保存已故太傅卓茂的祠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庙。自从王涣去世以后,朝廷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选拔洛阳县令,(但挑选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以剧县县令渤海人任峻补任洛阳县令。任峻提拔任用文官武吏,都能竭尽他们的才能,纠察剔除奸盗之人,没有畏避退缩,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任峻字叔高,在太山太守的职位上离世。‎ 考 点 探 究  【P】‎ 考纲在线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 B ‎(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简要解读 文化常识是我们深入理解文化典籍的基础与前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阐明了知晓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与分析理解作品的关系。从学习文化典籍到知晓文化常识,再到如何看待、传承,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加以审视,充分认识其产生的历史社会环境,并结合现代社会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继承,开拓性地发掘,让古代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这方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态度与方法。‎ 对文化常识的把握还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道:“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人际关系、处理人与自然的智慧,体现出先民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探索思考,而所有这一切又都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的印记,对于我们深切领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大有裨益。‎ 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范围相当广泛,天文地理、科举官职、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 食住行、器物用具等都包含其中。“常见的”表明高考考查的不是生僻的、与现代生活和语言交际毫无关联的内容,而是具有较强的“常识”性和实用性的知识,是指古代文化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是阅读一般典籍都会遇到的且是一个中学生必须熟知的内容;不会偏怪,也不会繁难,更不会去考其源流,梳理变化。只是在通常解说的内容、范围的基础上,或适度延伸,或举例佐证,以使解说更丰富、更具体;避免枯燥直接的机械记忆。‎ 课 堂 导 练  【P】‎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以纳赀,于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饣长以待。已而果然。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于途,货弃于地,非军前所宜。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檄虽严,吾自当之。”于是官商皆安,军事亦无误。‎ ‎(选自《清史稿·何师俭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纳赀,封建社会的选官办法,即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取得入选做官的资格,实质上是公开的买官卖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羽书,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汉书》注:“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 D.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指代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陋的人或普通百姓。常用“刍荛之见”来批评别人见识短浅。‎ ‎※【答案讲评】D (“刍荛之见”是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附:参考译文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他)通过捐财物,在康熙六十年被选任为兵部员外郎。他工作勤恳,经常几个月都不出官衙。何师俭在兵部,熟悉各边境地区的地形地势及要塞之地、战与守的分寸、粮饷供应的缓急。到凉州之后,每次开会议事,指点事务就像做习惯了的一样,总督查郎阿很看重他。军队经过凉州,传达下来的公文让他们到肃州领取饷银。两边路途遥远,何师俭就用凉州所存的银两先支付军需,使军队行动不缺粮饷。有一天行军公文过往好几遍,何师俭想到肯定有新军队调动过来,就(提前)准备好粮食等着。不久果然是这样。肃州军队将要行经此地,送来急信要求截住、征用沿途公家和私人的骡马牲畜,地方官和百姓都人心惶惶。何师俭说:“这路上的官员商人都是赶往肃州的,如果官员困在路上,货物丢在途中,对军队行动不利。进军剿匪还没有定期,不如让它们都先到肃州,放下人员、货物之后再供军队役使,(这样)军方得到了人员和货物,也省去了百姓交接押运的麻烦,两方面各得便利。文书说得虽严,我来承担这个责任。”就这样官员商旅都安心了,军事也没有耽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汉兴,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前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 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诸国悉平,威振西域。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召奉世等人入议。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东汉以后为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汉代的郎官大多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 B.节,符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利,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 C.歃,即歃血,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古代举行会盟时饮血或在嘴唇上涂上血,表示诚意。‎ D.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从秦汉时便屡见于史书,五胡之际更是成立一方政权,参与中原的军政角逐。‎ ‎※【答案讲评】B (应当是“代表皇帝的身份”“代表皇帝亲临”。)‎ 附:参考译文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人。汉朝兴起以后,到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为郎官。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持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脩城,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汉朝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了,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汉朝。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从而发动了他们的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了西域。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的旁支反叛,皇帝下诏召见冯奉世等人入朝商议对策。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震慑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被砍头的数千个,余下的都逃出边境。‎ 技 巧 导 津  【P】‎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的考查主要针对文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史知识,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将会逐渐升温。古代文化常识题涉及的内容头绪繁多,面广量大,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典型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并识记;能熟练运用整理积累的知识解答文化常识题。‎ 一、古代文化常识复习诀窍 ‎1.紧扣教材,抓住重点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我们不妨高度关注教材中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初高中教材中所选课文的作家及作品介绍;②课文注释中的重要的文化知识;③课本附录部分的专题知识介绍;④课文行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文化知识。总之,立足教材,抓住重点,随文复习,随文整理,集腋成裘,贵在持之以恒。‎ ‎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 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适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练习不是做得多效果就一定好,做一定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命题的一般规律,明白其导向。在这一过程中,‎ 面对丰富博杂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头的记载、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 ‎3.分门别类,把握实质 我国古代文化知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职、人物称谓、科举制度、天文历法、礼仪知识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或者,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或者,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记忆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认真把握每个条目中的最基本的主干知识,它们既是考查的重点,也是理解复杂古文化现象的基础,是核心知识。例如“人的称谓”中关于“姓”“名”“字”“号”的基本知识就是如此。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深入进去,把握其具体的内涵,而不能仅作肤浅的识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具体的文化概念。‎ 二、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技巧 复习整理是基础,有效答题是关键。如何做到答题有效呢?‎ ‎1.巧排除 文化常识涵盖内容繁多,答题时我们可以先锁定熟悉的知识点,排除已知选项,接下来对未知选项的判定便容易得多了。‎ ‎2.扣语境 解题时,我们还可以联系考查的知识点的上下文内容,将考查到的知识点置于具体语境之中,结合语境是有效做出判断的好办法。‎ ‎3.识陷阱 高考文化常识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往往与概括分析题错误选项的设置思路大同小异,干扰手段无外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空颠倒、范围失当、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 知 识 积 累 【P】‎ 常用文言文化常识 ‎1.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②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③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谿(xī)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王安石晚年号半山。‎ ‎【称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 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山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 ‎【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谦称】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其他的还有窃、臣、仆等。②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③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④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⑤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⑥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①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②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③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④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⑤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正(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⑥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论语》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⑦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⑧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⑨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⑩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对老师的敬称有西席、师长、山长、先生、老师、师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孩提是指两三岁的儿童,总角、垂髫是指幼年儿童(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豆蔻是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行成人之礼。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期(jī)颐指一百岁。‎ ‎2.古代职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预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 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宋代则称知州,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则称“里胥”。‎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隋唐起,尚书省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一直延续到清末。  3.仕宦词语 官职升贬 词语 释  义 例  句 授  予  官  爵 拜 ‎(1)授予官职、任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李密《陈情表》)‎ ‎(2)引申为“接受官职”。‎ 于是辞相印不拜。(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补 ‎(1)授予官职或任命补缺。‎ 入物者补官,出货者除罪。(司马迁《史记》)‎ ‎(2)升职。‎ 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旧唐书·裴矩传》)‎ 除 拜官受职,有时也指免去旧官而任以新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封 秦汉时期,帝王授给臣子土地或封号。‎ 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邵长蘅《阎曲史传》)‎ 捐 纳资得官。‎ 入资捐同知职衔。(《清人逸事》)‎ 授 授职,任命。‎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曹雪芹《红楼梦》)‎ 署 任命。‎ 北海郑玄,北面受署。(《后汉书》)‎ 用 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赠 赐以官爵,或死后封爵位。‎ 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旧唐书·裴矩传》)‎ 提拔官职 拔 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 加 加封,在原来官衔上加上某种荣衔,可享受某种特权。‎ 张合“特进”加封之官衔。(《失街亭》)‎ 陟 提升,提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升 提升。‎ 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擢 选拔、提升官职。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李密《陈情表》)‎ 调动官职 调 ‎(1)调动,迁调。‎ 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宋史·郭永传》)‎ ‎(2)升官。‎ 婿以不调。(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3)降职。‎ 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班固《汉书·爰盎传》)‎ 迁 ‎(1)升官,或调动官职。‎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 ‎(2)降职。“迁谪、迁削、左迁”用以说明降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转 调任。‎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徙 调动,调任。‎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铨选官吏 察 考察和推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 举 推荐、选拔。‎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荐 推荐。‎ 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梁启超《谭嗣同》)‎ 进 ‎(1)推荐。‎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孙膑传》)‎ ‎(2)出来做官。‎ 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简 任命,选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铨 量才选拔官吏。‎ 未闻如此铨授。(《北齐书》)‎ 选 ‎(1)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低于元帅,高于校官,更选将官。(梁启超《谭嗣同》)‎ ‎(2)挑选。‎ 选贤进能,不私乎内。(《晏子春秋》)‎ 征 朝廷直接征召。‎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召 征召。‎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辟 官府招聘。‎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起 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起用、出任、做官。‎ 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 上任做官 出 ‎(1)京官外调任职。‎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白居易《琵琶行》)‎ ‎(2)由家居而出任官职。‎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仕 做官。‎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 任官职。‎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 任官职。‎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就 赴任。‎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视事 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下车 官吏刚到任。‎ 衡下车,治威严。(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兼职代理 兼 兼任。‎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 假 暂时代理。‎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司马迁《史记》)‎ 领 兼任较低的官职。‎ 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 权 暂代官职。‎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推敲》)‎ 署 代理,暂任。‎ 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 摄 暂时兼理。‎ 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司马迁《史记》)‎ 守 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 将仕郎守麟台正字臣陈子昂。(陈子昂《谏用刑书》)‎ 行 大官兼理小官的事。‎ 太祖行备武将军。(《三国志·武帝纪》)‎ 判 以高位兼任低职,以京官出任州郡官 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贬官免职 贬 降低官职、降级。‎ 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罢 罢免、撤职。‎ 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夺 罢官免职。‎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放 ‎(1)京官调任地方官。‎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2)罢官放逐。‎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绌 通“黜”,废弃、贬退。‎ 屈平既绌。(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废 废免,罢官。‎ 处官不胜其任者废免。(《管子·明法解》)‎ 免 罢免。‎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大唐新语》)‎ 谪、适 被罚流放或降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有时“迁谪”并用,与“谪”同义。‎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 窜 放逐,贬官。‎ 暂为御史,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去 被调离。‎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出宰 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离职退休 告老 官吏年老辞官。‎ 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 请老 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祈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 乞身 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 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能归葬故土。也叫乞骸。‎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晏子治东阿》)‎ 致仕 辞官归居。‎ 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公羊传》)‎ 致政 辞官,卸职。‎ 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柳毅传》)‎ 致事 辞官退居。‎ 大夫七十而致事。(《礼记》)‎ 移病 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汉书·公孙弘传》)‎ ‎4.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 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殿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ɡ)】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国子监(jià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天文历法 ‎【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ɡ)、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国(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二十八宿与国州分野如下:‎ 星宿 角亢氐 房心 尾箕 斗牛女 虚危 室壁 奎娄胃 昴毕 国 郑 宋 燕 吴越 齐 卫 鲁 赵 州 兖州 豫州 幽州 扬州 青州 并州 徐州 冀州 星宿 觜参 井鬼 柳星张 翼轸 国 魏 秦 周 楚 州 益州 雍州 三河 荆州 ‎  【参商】参宿在西,商即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勺,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月亮】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实际上农历为阴阳合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注: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系统,和阴历的月份搭配并不是绝对固定的,这里所列的是一般的情况)‎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3)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中“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2)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天色 纪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地支 纪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现代 纪时 ‎23-‎ ‎1点 ‎1-‎ ‎3点 ‎3-‎ ‎5点 ‎5-‎ ‎7点 ‎7-‎ ‎9点 ‎9-‎ ‎11点 ‎11-‎ ‎13点 天色 纪时 日昳 晡时 日入 黄昏 人定 地支 纪时 未 申 酉 戌 亥 现代 纪时 ‎13-‎ ‎15点 ‎15-‎ ‎17点 ‎17-‎ ‎19点 ‎19-‎ ‎21点 ‎21-‎ ‎23点 ‎  天色法与地支法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两种纪时方法。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6.古代地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赤县、神州】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五湖】近代一般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古代的说法不同,如《国语》《史记》中的五湖专指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史记·河渠书集解》:“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而在《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中,原先的五湖名称是指彭蠡(即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到清代被洪泽湖代替)。‎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如《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国的区域略大于郡,常“郡国”连称。‎ ‎【州、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如《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7.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念的感情。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为秋社。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上巳】三月初三,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作修禊。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如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初七的一大趣事。‎ ‎ 【中元】汉族传统节日“三元”之一。“元”是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故称元月。古代术数家以第二甲子为“中元”,即农历七月十五(在广大南方地区,俗称“七月半”),这一天是汉族人祭祀亡故亲人、缅怀祖先的日子。‎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 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冬至】是节气中的起点,相当于一日中的子时,是古人认为的阴极阳生之时。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 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   1  2‎ ‎ 3      4‎ ‎ 5      6‎ ‎   7  8‎ ‎    大门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乘车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屈辱之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卒、没(殁)等。‎ ‎8.饮食器皿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豕(猪)、犬、鸡;一种指麋、鹿、麇、狼、兔;一种指麇、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ɡuǐ),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ǎ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ǔ),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 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ò)、甑(zènɡ)、甗(yǎn)、鬲(lì)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樽,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圆足。樽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ǒu)、罍(léi)、缶,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圆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一句。‎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9.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宫调】音乐术语。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宫廷中宴会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 ‎。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的乐舞。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大磬、大夏、大镬(huò)、大武,前四种属文舞,后两种属武舞),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这奉为乐舞的最高典范,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和平”,歌词“典雅纯正”,故称之为“雅乐”。各个朝代均循礼作乐,歌功颂德,此类乐舞统称为“雅乐”。‎ ‎【十面埋伏】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 ‎【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shè)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浙江吴兴的湖笔。‎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章法为书法之大要。‎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关。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象形字全是独体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后人亦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10.文史典籍 ‎【诸子散文】指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风骚】《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同被视为汉族诗歌发展的源流,对后世汉族文学影响深远。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六艺】六种基本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另外,六艺也指儒学六经,参见“六经”条。‎ ‎【六义】即《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唐代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公羊传》《榖梁传》《左传》),连同《易》《书》《诗》称为“九经”。至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则为“十二经”。宋代又将《孟子》提升为经,故有“十三经”之称。‎ ‎【唐诗三百首】诗歌总集。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实选唐诗三百一十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及乐府诸体排列。选编的原意,本作为家塾课本。所选诗作大都艺术性较高,便于吟诵,是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文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世称《昭明文选》。选录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共一百二十九家,七百余篇,分三十八类。选者注意到文学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分,一般不选经、子、史等学术著作,入选作品大多为骈文。该书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编选的一部历代文章总集,共十二卷。全书收录自东周至明末的文章二百二十二篇,以朝代为序排列。选文多慷慨悲愤之作,语言琅琅上口。每篇的简要评注,颇有见解。是清代以后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古文选本。‎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千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本史书。‎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全书一百三十篇,计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三千年的历史。该书取材颇富,作者曾广泛查阅并实地调查了大量史料和史事。文笔优美生动,结构严谨,被奉为封建时代历史著作的典范,在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作者所创的纪传体例为历代著正史者所遵循取法。‎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西汉刘向整理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南朝宋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义庆等人。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剩三卷。‎ ‎【乐府双璧】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三言二拍】明代五本著名的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合称,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 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濛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主要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三吏三别】即杜甫的作品《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元代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民间传说】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分别为:《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四大名著】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 ‎【太平广记】著名类书,由北宋李防等奉敕编辑。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全书五百卷,另目录十卷,按题材性质分九十二大类,一百五十余小类,收录上迄先秦两汉,下及北宋初年的作品约七千则。采录汉代至宋初的小说、笔记、稗史等五百余种,保存了今已亡佚的大量古小说资料。‎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王子安集》(王勃)《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长江集》(贾岛)《梦溪笔谈》(沈括)。‎ ‎(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祐集》(苏洵)。‎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11.目录辞书 ‎【目录学】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 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chóu)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经史子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勖(xù)。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辑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丛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综合性丛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的《四库全书》,收编古籍达三千四百六十一种,其中有不少罕见的旧刻和旧钞本。丛书的作用:一是集中大量稀见难得的重要图书文献,对保存、流传、校勘古籍具有巨大意义;二是给人们治学以很大方便。‎ ‎【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研究者认为,此书是西汉初年的学者们编辑周秦至汉诸书的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全书计十九篇。累计各篇条目共二千零九十一条,释词语四千三百多个。书中采用的通用语词与专科语词集解合义分科的编注体系与方式,开创了我国百科词典的先例。它丰富的词汇训释,是研究古代语言学的重要资料;它的释词方法、编辑体例,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东汉许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将一万零五百十六个字归入五百四十部。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说解形体构造,并注明读音。‎ ‎【康熙字典】清代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全书四十二卷,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一般少见的字,大都可以从中查到,是迄清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字书。‎ ‎12.其他词语 类型 代表性词语 重点词语释义 表人物个性、‎ 品行 ‎(仁)厚、矜、耿、耿介、刚毅、周密、梗、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耿:光明;正直。‎ 梗:挺直,强硬。‎ 鲠:直,耿直。‎ 佞:能说会道,引申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狷介:①拘谨小心;②‎ 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表人物地位 贵、显、豪、官、绅、卑 表赞扬、赞许 多、嘉、称、誉、叹、与、许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表社会状态 治、乱、兴、盛、衰 治:安定太平。‎ 表百姓 布衣、白衣、黔首、生民、庶民、黎庶、黎元、黎民、氓 表少数民族 夷、蛮、戎、狄 古汉族自称华夏,把华夏东南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与水利有关 堤、堰、决、溃、溢、涨、涝、旱、灌溉 与粮食有关 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荒、芜秽、饥馑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籴:买进粮食。‎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与谷物。‎ 芜秽:荒废,杂草丛生。‎ 表粮食丰收 丰、饶、赡、足、给、溢 赡:丰足,充裕。‎ 给:充足,丰足。‎ 表食物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糗:炒熟的米麦等干粮。‎ 表饱饥 饱、饥、饿、馁 馁:饥饿。‎ 表房舍 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房屋。‎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泛指房屋。‎ 表俸禄 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表主管 知、典、主 表违背 牾、忤、逆、倍(背)‎ 牾:逆。‎ 忤:违反,抵触。‎ 表揭发 劾、讦、揭、擿 劾:检举揭发。‎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表害怕 畏、惧、惮、慑、骇、患 表嫉恨 恶、厌、憎、衔、怨、患、疾、嫉、恨、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表暗中 阴、间、密 表诬陷 中、谮、诬、谩 谮:说人坏话,诬陷别人。‎ 与皇帝有关 祚:皇位,国统。‎ 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奏、表、疏 践祚:即位。‎ 表说话 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 谕:告晓,告示;又特指皇帝的诏令。‎ 折:反驳,驳难。‎ 诘:责问;追问。‎ 诉:告诉;告状;诽谤。‎ 表劝说 说、劝、规、讽、讥、谤、谏 表责备 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抱怨,指责。‎ 表宽容 容、贷、恕、宽 表喜乐 乐、欣(然)、喜、悦(说)、欢、蹈舞 表怨怒 怒、愤、恼、忿、恚、责、戾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戾:暴戾,凶狠。‎ 类型 代表性词语 重点词语释义 表刑罚 辟、大辟、髡、黥、劓、笞、磔、刖、杖、族、流、赭衣、械 族:灭族。流:流放。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穿的衣服。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表拜访 造、过、访、省、谒(见)、顾、存、候 表告别 辞、别、谢 表离开某地 去、迁、徙 表到往某地 如、过、诣、往、经、适、之、造、至 与马匹有关 马、驹、厩、策、羁、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奔跑。‎ 表行动 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奔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溜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 ‎②拖延,迟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