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课件(共35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课件(共35张ppt)

专题五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考向分析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 习俗、姓名称谓、古代纪时等。考查与古文阅读联 系紧密的文化常识,旨在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题型分布 新课标卷近年在文言文阅读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该考点。新高考卷沿袭这一考点,题型不变。 命题探究 高考演练 ( 原文见 P122[ 高考演练 ] 第 1 题 ) 1.(2020 年山东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 下列对文中加点 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亭即驿亭,是由驿站所设置 的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B. “ 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 函谷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 “ 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 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 “ 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 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解析: A 项,“亭长是管理亭的官吏”错误。亭长,秦官 名,又称公。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 在的派出所所长。故选 A 。 答案: A ( 原文见 P122[ 高考演练 ] 第 2 题 ) 2.(2020 年海南新高考平行模拟卷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 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 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 C. 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 《 诗 》《 书 》《 礼 》《 易 》 《 乐 》《 论语 》 六部儒家经典。 D. 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 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解析: C 项, 《 论语 》 不属于六经,应为 《 春秋 》 。故选 C 。 答案: C 解题指津 一、依纲据本,锁定教材 1. 从语文教材中积累。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 常识,课文注释是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托。 2. 从相关学科中积累。如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 化常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3. 从课外资料中积累。如在做模拟试卷时,要及时梳理并 识记其中包含的古代文化常识。 二、分门别类,科学梳理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 ( 诸子百家的 代表人物或著作 ) 、古典文学 ( 文学流派、作家、作品 ) 、姓名称 谓 ( 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 ) 、礼制官制、天文历法 ( 天文学名词、 历法 ) 、地理交通 ( 地理名词、交通工具 ) 、建筑 ( 住宅布局及名称 ) 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 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 识。 ( 具体内容参见本书配套资料 《 制胜锦囊 》 中“文言文相关 文化常识” ) 以下四类为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 ( 一 )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 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 官员与国君 ( 帝王 ) 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比如: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 交往。 7. 劾:①判罪;②揭发罪状。 8. 坐:①因犯 …… 罪或错误,触犯;②入罪,定罪。 9. 短:陷害,进谗言,说别人坏话。 10. 党:袒护,偏袒,包庇。 ( 二 ) 与官 职相关的常用词语 此类词语较多,涉及官职称谓、变动,它们的后面常带表 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方便。更重 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 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 三 ) 与人 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 耿 ( 光明 ) 、 ( 仁 ) 厚、 ( 仁 ) 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 直、梗、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 ( 能说会道, 引为巧言谄媚 ) 、诈、阿谀、谄谗、谲 ( 欺诈,玩弄手段 ) 、狷介、 行、德、操、节、清 ( 廉 ) 、淫 ( 靡 ) 、贪 ( 浊 ) 等。 ( 四 ) 与科 考、学校相关的常用词语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 学、博士、太傅等。 典题示例 (2020 届山东烟台期末考试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的题。 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 始毕得启,谓其 大臣曰: “ 隋主为人 ,我所知也。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 无疑矣。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助之。 ” 即 命以此意为复书。使者七日而返,将佐皆喜,请从突厥之言, 渊不可。裴寂、刘文静等皆曰: “ 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 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 ” 渊曰:“诸 君宜更思其次。 ”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 ,立代王为帝,以 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渊曰: “ 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乃许之, 遣使以此议告突厥。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 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曰: “ 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 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 ” 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 建成、世 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剐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 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 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 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 “ 汝指野鸟为鸾, 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 ” 遂斩之。自 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建成 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渊喜曰: “ 以此行兵,虽横行天 下可也。 ” 遂定入关之计。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 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 赠遣康鞘利等甚厚。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义士请以私钱 市其余,渊曰: “ 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 吾所以少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当为汝贳之,不足为 汝费。 ” 康鞘利北还。渊命刘文静 使于突厥以请兵。私谓文静 曰: “ 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 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 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 ” ( 节选自 《 资治通鉴 · 隋纪 》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突厥,是中国古代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 种族组成帝国,占有漠北之地。 B. 和亲,在历史上专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 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联姻。 C. 柱国,国都,亦用作官名,战国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 官,后来为最高武官或勋官。 D. 互市,中国历史上指对外贸易或同边境民族间贸易,最 早为汉初同南越和匈奴通商。 剖析: B 项,“ 专指 ” 有误,和亲也指各少数民族首领之 间的政治联姻。故选 B 。 答案: B [ 题型对练 ] ( 原文见 P124[ 典题示例 ]) 1.(2018 年新课标 Ⅰ 卷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坟》《五典》 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 “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 “ 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 “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 “ 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 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 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解析: C 项,“‘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错, 应是“踏上阼阶主位”,指登基。“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 力”亦不符合原文。故选 C 。 答案: C ( 原文见 P125[ 题型对练 ] 第 1 题 ) 2.(2018 年新课标 Ⅱ 卷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 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 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 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 “京” “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解析: “师”单用,不可指国都,一般指老师、军队。故 选 D 。 答案: D ( 原文见 P125[ 题型对练 ] 第 2 题 ) 3.(2018 年新课标 Ⅲ 卷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 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 “ 株”本义为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 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 “ 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 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 “ 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 “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解析: C 项所举“令尹”的例子和学过的课文 《 屈原列传 》 相关内容不合,在课文中,“令尹”是楚国执政官的名称,相 当于宰相,由此可知此项解说错误。故选 C 。 答案: C 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 A. 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 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就学的学员皆称太学生或国 子生。 B. 省试,明清时称会试,由礼部主持,每三年举行一次, 第一名称为会元。从文中可知,欧阳修是省试的会元。 C. 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后世给予或褒或 贬的称号。古代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集常以谥号命名,例如 《 昌 黎先生集 》《 范文正公集 》 。 D. 尚享,也作“尚飨”,是指尊崇、高尚的享受,是旧时 祭文结语,表示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解析: C 项,“昌黎”不是谥号,是地名。故选 C 。 答案: C 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乡试的第二 年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 B. “ 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 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 前。 C. “ 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 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 D. “ 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期,或称“掌 书”,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 解析: A 项中说 会试 “ 由皇帝主持 ” 错误,会试由礼部派 官员主持。故选 A 。 答案: A 6. 下列节气、节日、时间、年龄代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A. 清明 B. 元旦 C. 鸡鸣 D. 弱冠 谷雨 上元 平旦 志学 惊蛰 清明 日出 而立 白露 寒食 日中 不惑 寒露 七夕 日入 花甲 大雪 重阳 黄昏 知天命 小雪 除夕 人定 耄耋 解析: A 项应为 : 惊蛰 清明 谷雨 白露 寒露 小雪 大雪。 B 项“寒食”在“清明”前一天或前两天。 D 项“志学” 在“弱冠”之前,“知天命”在“花甲”之前。故选 C 。 答案: C 7. 下面这几首古诗分别描述了我国六个民间传统节日的景 象,对应正确且按由前到后的时间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 ① 云幕无多斗柄移,鹊慵乌慢得桥迟。若教精卫填河汉, 一水还应有尽时。 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 那得王弘送酒来。 ④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⑤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⑥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 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A.⑥ 元宵 B.③ 元宵 C.⑥ 除夕 D.⑤ 除夕 ② 清明 ⑤清明 ②七夕 ⑥元宵 ① 七夕 ①七夕 ①元宵 ②清明 ④ 中秋 ④中秋 ④中秋 ①七夕 ③ 重阳 ⑥重阳 ③重阳 ④中秋 ⑤ 除夕 ②除夕 ⑤清明 ③重阳 解析: ①由牛郎织女依靠鹊鸟搭桥帮助才能相会可知指七 夕。②古时风俗是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 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因此指清明。③“登高”,农 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 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④“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 桂花孤”,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 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可知指 中秋。⑤“今岁今宵尽”“寒随一夜去”指除夕。⑥春天迈着 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 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元宵节,赏花灯。因此指元宵。再根 据时间顺序排列,故选 A 。 答案: A 8. 下列有关各节日的对联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清明节对联: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 B. 端午节对联:结艾钗头轻战虎,夺标船首惯成龙。 C. 中秋节对联: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 D. 重阳节对联:何处提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解析: “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为元宵节对 联。 故选 A 。 答案: A 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这 一名词代指“中国”。 B.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例如“壬 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壬戌”用的就是干支纪年。 C. 古人纪月日,除了用序数,还用一些特殊称谓,如用 “晦”表示每个月的初一,“望”表示十五,“朔”表示月末。 D. 古人非常注重礼节,如果从长者面前过,要小步快走, 称为“趋”,以示敬意。例如 《 滕王阁序 》 中的“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解析: C 项,“ 朔 ” 表示每个月的初一, “ 晦 ” 表示月末。 故选 C 。 答案: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