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南平市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10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课内基础知识(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停泊(bó) 桀骜(ào) 夜缒而出(zhuì) 百舸(kě)争流 B. 落蕊(ruǐ) 敛裾(jū) 游目骋怀(chěnɡ) 淇水汤汤(shānɡ) C. 漫溯(sù) 租赁(lìn) 义愤填赝(yīnɡ) 变徵之声(zhǐ) D. 嬉笑(xī) 纤细(qiān) 否极泰来(pǐ) 道义相勖(xù)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 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 性进行。 A 项,“百舸争流”的“舸”正确读音为 gě; C 项,“义愤填赝”的“赝”正确字形为“膺”; D 项,“纤细”的“纤”正确读音为 xiān。 故选 B。 【点睛】要做到正确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 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 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杀死) - 2 -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坐) B. 荆轲废(倒下)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隔阂,嫌怨)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 C. 阙秦以利晋(侵损、削减)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小人的谗言)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而卒葬之(最终,最后) D. 比诸侯之列(并,列)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映带左右(映衬、围绕) 纵一苇之所如(往)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 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 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 项,第一句句意为: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敝:损害。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二句句意为: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戮没:杀戮和没收。加点 字解释错误。 第三句句意为: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悟:通“晤”,面对面。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四句句意为:(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危坐:端坐。加点字解释正确。 B 项,第一句句意为:荆轲倒下。废:倒下。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二句句意为:使您和我有了隔阂。郤:通“隙”,隔阂,嫌怨。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三句句意为:知道不能够屡次得到。骤得:屡次得到。加点字解释错误。 第四句句意为: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名:识其本名。加点字解释正确。 C 项,第一句句意为: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阙:侵损、削减。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二句句意为: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细说:小人的谗言。加点字解 释正确。 第三句句意为:不能明白于心。喻:明白。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四句句意为:死后埋葬在这儿。卒:死后。加点字解释错误。 D 项,第一句句意为: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比:并,列。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二句句意为: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当:对等,比得上。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三句句意为: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映带:映衬、围绕。加点字解释正确。 第四句句意为: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如:往。加点字解释正确。 - 3 - 故选 D。 【点睛】实词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 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 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曰 ③君王为人不忍 ④亦将有感于斯文 ⑤白露横江 ⑥亚父南向坐 ⑦感慨系之矣 ⑧今行而无信 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A. ①②⑤⑥⑧ B. ③④⑤⑧⑨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③⑥⑦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古今异义词做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汉语 和现代汉语中意义不同,学习过程注意识记,解题注意调动知识积累、结合句意辨识。 ①句意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东道主”古 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是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古今异义词。 ②句意为:樊於期袒露一只臂膀,用力握着自己的手腕向前进了一步说。“偏袒”古义为解 衣袒露一臂,今义指偏护一方,保护一方不受伤害。古今异义词。 ③句意为:君王对待他人仁慈。“为人”意为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指人在形貌或品性方 面所表现的特征。 ④句意为: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斯文”古义为这篇文章,今义为有涵养、文质 彬彬,或文化、文人和有修养的人。古今异义词。 ⑤句意为: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雾气,今义为秋天的露水,或 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今异义词。 ⑥句意为:亚父朝南坐。“南向”古义为面向南方,今义为南面,方位名词。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⑦句意为:感慨随之产生。“感慨”意为感触,感叹。 ⑧句意为:没有什么凭信之物。“无信”古义为没有凭信之物,今义为不守信用。古今异义 词。 ⑨句意为: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至于” - 4 - 古义为到了……,今义为表示另提一件事或一个话题。古今异义词。 ①②④⑤⑥⑧⑨全都属于古今异义;③⑦不属于古今异义。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 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 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异义常见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 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 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 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 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存在了。词义 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词义强 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感情色彩变化指有 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 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4.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其见愈奇 ②顺流而东也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⑥又前而为歌曰 ⑦泣孤舟之嫠妇 ⑧此亡秦之续耳 ⑨群臣怪之 A ①②⑥/③⑦/④/⑤/⑧/⑨⑨ B. ①/②⑤⑥/③⑦/④/⑧/⑨ C. ①⑧/②⑥/③⑨/④/⑤/⑦ D. ①/②/③⑨/④⑧/⑤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①句意为: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见:动词活用为名词,见到的景物。 ②句意为:沿长江顺流东下。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发。 ③句意为: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④句意为: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事。 ⑤句意为: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朝: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早 上。 的 . - 5 - ⑥句意为:荆轲又走上前唱到。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⑦句意为: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泣:动词使动用法,使……哭泣。 ⑧句意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续:动词活用为名词,后继者。 ⑨句意为: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①⑧动词活用为名词;②⑥名词活用为动词;③⑨形容词意动用法;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⑤ 名词活用为状语;⑦动词使动用法。 故选 C。 【点睛】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把句子的 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 是活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何为其然也 B.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或因寄所托 C.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和意义,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 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 项,前句句意为: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为:给予,动词。 后句句意为: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为:因为,介词。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B 项,前句句意为: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因:于是,连词。 后句句意为: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因:依,随着,介词。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C 项,前句句意为: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则:就,便,表承接,连词。 后句句意为: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则:就,便,表承接,连词。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相同。 D 项,前句句意为: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者:的水,助词。 - 6 - 后句句意为: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者:表停顿,助词。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故选 C。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 一、关注词性差异。“焉”有时作为代词,有时作为兼词。 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 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 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 的思路。 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 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 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 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 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 不可机械、盲目。 6.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余之所得也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而今安在哉 ⑤徘徊于斗牛之间 ⑥有碑仆道 ⑦是寡人之过也 ⑧群臣侍殿上者 ⑨籍何以至此 A. ①/②/③⑤⑥/④⑨/⑦⑧ B. ①⑦/②/③⑤/④⑨/⑥/⑧ C. ①/②⑦/③⑤⑥/④/⑧⑨ D. ①⑦/②⑥/③⑤/④⑨/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是考查把握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的能力。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 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①句意为:这是我的心得体会。判断句。 ②句意为: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被动句。 ③句意为: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状语后置句。 ④句意为:而现在在哪儿呢?宾语前置句。 ⑤句意为: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状语后置句。 ⑥句意为: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省略句。 的 - 7 - ⑦句意为:这是我的过错。判断句。 ⑧句意为:在殿上侍俸的群臣。定语后置句。 ⑨句意为:我怎么会这么生气。宾语前置句。 ①⑦判断句;②被动句;③⑤状语后置句;④⑨宾语前置句;⑥省略句;⑧定语后置句。 故选 B。 【点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 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 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7.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国别体史学名著。国别体是指按国家分别记载历史,最早的一部 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B.“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 次序,“季”是最小,年龄最小的叔父称季父。 C.“修禊事也”,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禊事,三月 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风俗。 D.“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 称谓,如每月十五日为“望”,最后一天为“朔”。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在于平时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 累,如称谓、习惯、官职、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都要加以理解和识记。 D 项,“最后一天为‘朔’”错误,最后一天为“晦”,而不是“朔”。 故选 D。 【点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 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 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 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二、课外阅读(61 分) (一)小说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 8 - 蹭饭王 孙博 石奇峰连续开了五个小时车,终于在天黑前抵达枫城。入住酒店后已饥肠辘辘,他顾不 上洗把脸,径直去寻找吃的。 来到二楼中餐厅,只见“北大加拿大枫城校友会”把场子包了,准备举办“青少年人工 智能促进会”成立大会。他不想去一楼吃那讨厌的西餐,便有想混进去的念头。顺便也想了 解一下,这个人工智能(AI)促进会到底做啥的? 进门时,有个貌美如花的姑娘把他拦住,胸牌上写有“苗燕子秘书”,她彬彬有礼地说: “请问先生是北大校友会的吗?” 高大的石奇峰摇摇头,她说:“会员才免费,那你得交五十块钱餐费。” “入校友会有啥要求?” “那简单,只要在北大学习和工作过的人,都有资格申请,交十块钱。” 石奇峰内心想,只要申请就能省下四十块加元,何乐而不为?便向她拿了一张表,在旁边 桌子上飞速地填写。 燕子接过表格一看,叫了起来:“你根本不是北大毕业的!” “请你看清楚。” 燕子哭笑不得地说:“你只是在那儿上过幼儿园啊。” “幼儿园难道不是学习吗?”他冷静地说。 燕子这才仔细打量他,满脸的络腮胡子,长发及肩,上身穿着短袖无领 T 恤,下身是发 白的牛仔裤,棕色的皮鞋也已破旧,还真有点儿像叫花子。 她拉长了脸,说:“石先生,我看你是来蹭饭的吧!” “应该叫合理蹭饭。国外赚钱也不容易,能省则省嘛。”他理直气壮地答。 她大声说:“今儿总算碰到‘蹭饭王’了!” “苗秘书,你这话有点儿重了。”他板起脸。 年长的丁会长见到有状况,马上疾步走来,把燕子拉到一边,窃窃私语。 尔后,丁会长来到石奇峰面前,笑眯眯地说:“石先生,我看这样吧,问你两个简单的问 题,如果答对了,马上就入会。” 他耸耸肩,丁会长问:“你是上的北大哪个幼儿园?” “我在东门外的燕东园内,另一个在西门对面的蔚秀园内。”他如数家珍。 丁会长又问:“那你父母在北大工作吗?” - 9 - 他边点头边答:“我们家是一九八四年去的深圳大学,父母都是去援建的。那时,我刚上 完幼儿园。” 丁会长抬高手,说:“那你肯定是北大家属,我就特批你入会了。” 他双手作揖,说:“谢谢丁会长相容并包!” 丁会长微笑着答:“这也是咱北大精神嘛。” 石奇峰面带三分笑,把十块钱交给了燕子,便大摇大摆地闯进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燕子气得直跺脚,自言自语:“简直是一个人渣!” 丁会长安慰起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你就多担待点。” 石奇峰进入偌大的餐厅,几乎都满座了。最终,他在主席台旁边的桌子找到一个空位。 入座后,他狼吞虎咽般地吃着点心,连喝了三杯饮料,总算充饥了。同桌的八九个人,都看 得目瞪口呆。 片刻后,丁会长上台主持会议,宣布“青少年人工智能促进会”正式成立。他说该会是 由校友会的几个年轻人牵头,旨在促进本城青少年的研究,正在筹备 AI 设计大赛,还望大家 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接着,丁会长请出年轻的吴鑫博士演讲。吴博士走上台,扼要介绍了 AI 的研究现状及发 展趋势,前后半小时,引起不少反响。 临下台前,吴博士突然指着石奇峰那桌,说道:“事实上,最有资格讲 AI 最新发展趋势 的人不是我,而是在座的石奇峰博士,在 AI 开发上,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走在世界前列, 石博士就是其中一员大将。明天将在这里召开国际 AI 研讨会,我又可以聆听石博士的教诲 了。” 石奇峰被这突如其来的点名搞晕了,丁会长趁机冲上台,大声说:“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石博士是今天才加入咱们校友会的特批会员,就请他上来讲几句吧。” 石奇峰无法拒绝掌声,只好硬着头皮上台。他拿着话筒说:“我的导师是 AI 领域的先驱 本吉奥,我本人只是蒙特利尔 AI 军团的成员。刚才,吴博士讲得太棒了,不必重复。据丁会 长说将举办 AI 设计大赛,我建议办成全球性的,我的团队愿意效劳。当然,这需要较大的启 动资金,我先以个人名义捐赠两万加元,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台下多人举手愿意捐款。 丰盛的晚餐后,石奇峰当场开了支票,双手递给丁会长,两人紧紧握手。一旁的燕子无 颜以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有删改) - 10 - 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较大的篇幅,描写石奇峰和苗秘书、丁会长的对话,在对话中塑造了人物形象,推 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B. 小说讲述了石奇峰在酒店蹭饭的经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石奇峰想吃中餐,蹭饭受阻, 后获准入会用餐,最终捐款两万。 C. 丁会长灵活变通,善于化解矛盾。既安抚了苗秘书,又让大会顺利进行,甚至抓住时机让 大会掀起新的高潮。 D. 小说结尾燕子“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一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燕子的羞愧之情, 衬托了主要人物形象。 9. 石奇峰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 吴博士点明石奇峰的身份,使情节陡转,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 【答案】8. D 9. ①保留传统,不忘根本,虽身居国外,仍喜爱中餐;②朴实低调,不张 扬,不注重物质享受;③青年才俊,在 AI 领域成就突出;④有科学情怀,希望以自己的努力 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的发展。 10.①增添了小说的波澜,石奇峰真实的身份让读者始料未及,具有强烈的戏剧性;②在对比 中丰富了人物形象,与上文石奇峰的外貌言行形成强烈反差,更突出石奇峰个性;③凸显了 小说主题,赞美了海外华人科学家的高尚品格。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 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 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这一动作描写”错误,小说结尾燕子“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此处属于心理描 写,表现的是燕子秘书误会石奇峰博士后的羞愧之情,作用上衬托了石奇峰博士高尚的情怀。 故选 D。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小说通过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是小说鉴赏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高一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鉴赏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是抓住作品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进行分 析,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答题时,可以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将人物特点列举出 - 11 - 来并对人物特点逐一简要分析。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接着分析内在特点:个性性格、人 生态度、待人接物、成长事业等等。本题“石奇峰连续开了五个小时车,终于在天黑前抵达 枫城。入住酒店后已饥肠辘辘,他顾不上洗把脸,径直去寻找吃的”“他不想去一楼吃那讨 厌的西餐,便有想混进去的念头”,可知他保留传统,不忘根本,虽身居国外,仍喜爱中餐。 “燕子这才仔细打量他,满脸的络腮胡子,长发及肩,上身穿着短袖无领 T 恤,下身是发白 的牛仔裤,棕色的皮鞋也已破旧”“国外赚钱也不容易,能省则省嘛”,可知他朴实低调,不 张扬,不注重物质享受。“事实上,最有资格讲 AI 最新发展趋势的人不是我,而是在座的石 奇峰博士,在 AI 开发上,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走在世界前列,石博士就是其中一员大将。 明天将在这里召开国际 AI 研讨会,我又可以聆听石博士的教诲了”,可知他在 AI 领域成就突 出。“据丁会长说将举办 AI 设计大赛,我建议办成全球性的,我的团队愿意效劳”,可知有 科学情怀,希望以自己的努力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的发展。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近年来考试的热点之 一。分析情节,往往要从情节的组织与安排、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主题的表现等方面入手, 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从不同侧面分点答题。本题情节上,前文燕子“今儿总算碰到‘蹭饭王’ 了!”,结果他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 AI 研究的一员大将,这样的陡转强烈的戏剧性。(陡 转:戏剧结构技巧术语。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 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 种技法,有时也用于文章剧情突然转变)。人物形象方面,前文他是一个“满脸的络腮胡子, 长发及肩,上身穿着短袖无领 T 恤,下身是发白的牛仔裤,棕色的皮鞋也已破旧,还真有点 儿像叫花子”“蹭饭王”,后文他“捐赠两万加元”,在对比中丰富了他青年才俊的形象。主 题上,“北大加拿大枫城校友会”“石奇峰内心想,只要申请就能省下四十块加元”“最有 资格讲 AI 最新发展趋势的人不是我,而是在座的石奇峰博士”“我建议办成全球性的,我的 团队愿意效劳”,可见他是海外科学家,且非常爱国。 【点睛】文学类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 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 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 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 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 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 12 - (二)散文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定居的河流 彭家河 我的老家在川北深山中。川北自古贫瘠,“阆苍南,最苦寒”,即是说阆中、苍溪、南部 三县最为荒芜落后。如何才能让山水生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苍溪早年就在山上做文章,满山柏树灌木卖不成钱,那就改种果树啊,比如雪梨和猕猴 桃。在我上小学的 80 年代初,就知道苍溪雪梨味道好,只有过年时父母才会买个雪梨罐头全 家分食,吃完罐头还要往罐头瓶子里倒些温水涮一涮,把微甜的水喝完。如今,无论是雪梨 还是猕猴桃,尽可大快朵颐。每年梨花盛开的时候,花下还总少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阆中呢?不是有一片片青瓦旧院吗?当别的地方都在大规模拆迁改造建高楼的时候,阆 中逆其道而行之,修旧如旧,保护古城,换个地方建新城。如今,阆中古城已是全国四大古 城之一,每逢节假日,阆中街巷火树银花,人如潮涌。 人们可以到苍溪买雪梨、猕猴桃,以饱口福;可以到阆中看风景,以饱眼福。那么,嘉 陵江顺流而下的南部呢? 既然水能生财,那就不能让它白白流走!上世纪 70 年代,为了解决川东 400 余万人的饮 水困难,上万南部人民曾肩挑背扛,在升钟镇两山间修起了一道 79 米高的大坝。13 亿立方米 的水体存放在川北高山之间,这是一笔巨大的隐形财富啊!可是如何让这湖死水变活水呢? 发展旅游是个好办法。于是升钟水库更名升钟湖,开始举办全国钓鱼大赛聚人气招客商。想 不到,这办法行!南部县至今已连续举办了 9 届国际钓鱼比赛,升钟湖美名远扬,渔家乐、 农家乐、钓鱼场如雨后春笋相继开业。 几年间,嘉陵江梯级开发工程相继竣工,苍溪、阆中、南部城边都建好了高大的水坝, 湖水让沿江的三县临湖而居,让川北大山里的村落、城镇兼有了江南水乡的风韵,还带来了 鱼米之乡的商机。定居的水,让川北山乡蝶变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景区,再一次刷新了世 人对川北的印象。 流动的水固然有其流动灵秀之美,定居的水也有其平静深邃之美。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让水定居,更能因水聚财。重回故土,老区已换新颜。苍溪看山,阆中看城,南部看水,可 谓“阆苍南,美名扬”。 (有删改) 1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 - A. 首段中的“阆苍南,最苦寒”,既交代了川北山乡人寻求脱贫的原因,又与结尾“阆苍南, 美名扬”形成鲜明对照。 B. 本文叙说川北山乡的发展历程,重点突出了川北南部利用升钟水库发展旅游从而摆脱贫困 的过程。 C. 作者回忆上小学时全家分食雪梨罐头的经历,主要目的在于说明童年时家乡的贫困,往事 不堪回首。 D.“定居的水,让川北山乡蝶变”,川北人利用山水生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蝶变” 一词形象概括了这种巨变。 12. 作者说“定居的水也有其平静深邃之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丰富内涵。 【答案】11. C 12. ①让流动的水定居于川北高山之间,既解决了川东人民的饮水困难, 又积聚了巨大的隐形财富;②让川北的村落、城镇兼有江南水乡的风韵,带来商机;③体现 了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突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 项,“作者回忆上小学时全家分食雪梨罐头的经历,主要目的在于……”错误,作者回忆上 小学时全家分食雪梨罐头的经历,不是为了说明“往事不堪回首”,主要目的在于突出苍溪雪 梨味道好,这是苍溪走水果致富之路的基础。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把握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要注意六看:看关 键词、表达、结构,看相邻、段意、主旨。本题所选句子表达含蓄,蕴含深层意义,要准确 理解,需综合文章的内容、主旨,联系作者的情感态度,再从“表层意义”出发,联系语言 环境,结合语境意义,加以引申,从而全面分析其丰富内涵。“定居的水也有其平静深邃之 美”出现在文本最后一段,是对前文川北人脱贫致富经历的总结,“定居”指的是川北人通 过建水库、水坝把流动的水存放于川北高山之间。再结合紧接的句子“积水成渊,积善成德, 让水定居,更能因水聚财”,就可以明白“平静深邃之美”美在一则解决了饮水问题、积聚了 隐形财富,二则形成了水乡风韵、带来商机,三则凸显了川北人的勤劳智慧,综合而言更突 - 14 - 出了本文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点睛】分析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重 点之一。因此,本题的设计,除了要求考生对散文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外,主要从所选文本的 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孝恭,少沉敏有识量。高祖已定京师,诏拜山南招慰大使,徇巴蜀,下三十馀州。进 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孝恭曰:“不然。今列城皆吾寇,若获之则 杀,后渠有降者乎?”悉纵之。繇是腾檄所至辄下。萧铣据江陵,孝恭数进策图铣,帝嘉纳。 进王赵郡,乃大治舟舰,肄水战。会李靖使江南,孝恭倚其谋,遂图江陵,尽召巴蜀首领子 弟收用之,外示引擢而内实质也。俄进荆湘道总管,统水陆十二军发夷陵,破铣二镇。纵战 舰放江中,诸将曰:“得舟当济吾用,弃之反资贼,奈何?”孝恭曰:“铣之境南际岭,左 薄洞庭,地险士众。今铣濒江镇戍,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内外忧。舟虽多,何所用之? 见舻舳蔽江下,必谓铣已败,不即进兵,觇候往返,以引救期,则吾既拔江陵矣。”已而救 兵到巴陵,见船,疑不进。铣内外阻绝,遂降。帝悦,迁荆州大总管,诏图破铣状以进。辅 公柘反,寇寿阳,诏孝恭为行军元帅讨之。引兵趋九江,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周、卢 祖尚皆禀节度。公柘将冯惠亮等拒崄邀战,孝恭坚壁不出,遣奇兵绝饷道。贼饥,夜薄营, 孝恭卧不动。明日,使羸兵扣贼垒挑之,祖尚选精骑阵以待。俄而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 尚军,薄战,遂大败。惠亮退保梁山。孝恭乘胜破其别镇,贼赴水死者数千计。公柘穷,弃 丹阳走,骑穷追,生禽之,江南平。贞观初,为礼部尚书,改王河间。暴薨。隋亡,盗贼遍 天下,皆太宗自讨定,谋臣骁帅并隶麾下,无特将专勋者,惟孝恭独有方面功以自见云。 (节选自《新唐书》) 13.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B. 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C. 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D. 进击朱粲/破之/俘其众/诸将曰/粲徒食人/挚贼也/请坑之/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师,以“京”称都城始于周朝;“京”与“师”常并称“京师”。 B. 元帅,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种含义:一是官职名称,二是军衔称号。 - 15 - C. 贞观,唐太宗的年号,年号纪年始于汉武帝,后世沿用一帝一号。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可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孝恭擅于权谋,表面上提拔重用巴蜀地区首领子弟,其实是将他们作为人质。 B. 李孝恭长于攻心,派唐军乘船舰顺江而下,使敌兵迟疑不敢进,萧铣最终绝望投降。 C. 李孝恭善用奇兵,他坚守壁垒不出战,派兵断绝贼寇粮道,诱敌深入,大败敌军。 D. 李孝恭颇有雄才,唐太宗率军征伐,部下无人独自领兵建功,唯有李孝恭独当一面。 1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铣濒江镇戍,若城未拔而援至,我且有内外忧。 (2)俄而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军,薄战,遂大败。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13. D 14. C 15. B 16. (1)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来,我军将会内外交困。 (2)不久羸兵退却,贼寇追击败卒甚为嚣张,与祖尚之军相遇,逼近交战,于是贼寇大败。 (3)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 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进行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随后进击朱粲。打败了他,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的部属吃人, 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 “进击朱粲”,“朱粲”是“进击”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 AB; “俘其众”“诸将曰”两个不同的动作,先“俘”,再“曰”,之间断开,排除 AC。 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 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 累。 C 项,“一帝一号”错误,明朝以前一个皇帝的年号也可以有多个。 故选 C。 【 - 16 -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 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作出判定。 B 项,“派唐军船舰顺江而下”错误,应是让缴获的空船漂流而下。 故选 B。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拔”,攻下;“且”,将。(2)中“俄 而”,不久;“北”,动词活用作名词,败北。(3)中“所以”……的缘故(原因);“学者”, 古今异义,治学的人;“慎取”,慎地采取;“……也”,判断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 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孝恭,小时沉着机敏,有见识气量。高祖平定京师之后,下诏授予他山南道招慰大使, 攻打巴蜀地区,夺得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打败了他,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的 部属吃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孝恭说:“不能这样。现在周围城中都是我们的 敌人,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释放。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萧铣据有江陵,孝恭多次献策图谋进攻萧铣,高祖嘉许采纳其议。后晋爵为赵郡王。随即大 造船舰,教习水战。恰遇李靖出使江南,孝恭按照他的计谋,准备攻取江陵,尽召巴蜀地区 首领子弟收录任用,表面上是引荐擢用,而实际上是将他们作为人质。不久升任为荆湘道行 军总管,统率水陆十二支军队从夷陵出发,攻克了萧铣两座城池,解开战舰放于江中。诸将 说:“所获船舰应当为我军所用,弃船就会资助贼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孝恭说:“萧 - 17 - 铣的辖境,南至岭表,东达洞庭,地势险要战士众多,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如城未攻下而援 兵到来,我军将会内外交困。舟船虽多,又有何用?(救兵)见船舰顺江而下,一定认为萧 铣已败,不会马上进兵,往返打听情况,就可延缓其救兵到来的时间,那么我军就能顺利地 攻下江陵了。”不久萧铣救兵到达巴陵,见空船,果然迟疑不进。萧铣内外阻绝,于是投降。 高祖大喜,任命他为荆州大总管,下诏画工画其击破萧铣之图以呈进朝廷。不久,辅公祏起 兵造反,进犯寿阳,下诏孝恭为行军元帅予以讨伐。孝恭率兵急赴九江,李靖、李勣、黄君 汉、张镇州、卢祖尚全都受他指挥。辅公祏部将冯惠亮等人守险邀战,孝恭坚守壁垒而不出 战,派出奇兵断绝贼寇粮道,贼众饥饿,夜晚逼近唐营挑战,孝恭按兵不动。第二天,派出 羸弱兵卒前往贼营挑战,令卢祖尚挑选精骑严阵以待。不久羸兵退却,贼寇追击败卒甚为嚣 张,与祖尚之军相遇,逼近交战,于是贼寇大败。惠亮退守梁山,孝恭乘胜攻破梁山别镇, 贼众赴水死者数以千计。辅公祏穷途末路,放弃丹阳逃走,孝恭派出骑兵穷追,活捉辅公祏, 江南终被平定。贞观初年,迁任礼部尚书,改封为河间王。突然辞世。起初,隋亡之后,盗 贼遍布天下,都是太宗亲自率军讨伐平定,其谋臣猛将全都隶属麾下,没有单独率军建立功 勋的人,惟独孝恭建有方面之功以表现其雄才。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①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注】①范云,南北朝人,父范抗在郢府任职,范云随侍其侧,与记室参军沈约交好。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勾画出送别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渲染了送别场面的温馨。 B. 颔联写知心朋友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面对秋风秋月,倍感惆怅。 C. 颈联是对二人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别后旅程寂寥的想象。 D. 诗中的离别凄惨悲切,同时又有一股清丽之气贯穿于内,轻盈洒脱。 18. 尾联虚实结合,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答案】17. B 18. ①上句设想分手后沈约在远方正抚萝思念自己,是虚写;②下句写自 - 18 - 己用折桂寄托对沈约的思念,是实写;③两句互相照应,凸显二人心灵相通。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 项,“凄惨悲切”错误,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符。诗的开头便以极平稳的笔调勾画出送别时 静谧、安详的环境。范云只是一笔轻轻带过,遂转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启程的情景是晴 空万里,天朗气清。这毕竟是少年人所写的诗,所以,他笔下的离别不是凄惨悲切,而是有 一股清新流丽之气贯穿于内,显得轻盈洒脱。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送别,但无论是偏于写景、 写情或写事,都暗涉了离别。然而离别只是形体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 故选 D。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 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本诗翻译:秋水漾桂 香,晚风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晓云映晨光。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在千里之外共对 皎洁的月亮。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 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这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现了对友 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意”通“忆”,“扪萝”、“折桂”由上 句“寒枝”引发而来,“扪萝正意我”意思“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是虚写;“折桂 方思君”,意思“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是实写。同时又暗与起句的“桂水”“楚山” 相呼应,表达了心心相印之情。另外,范诗的结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对写。 【点睛】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 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 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 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 涵。 (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 1 小题,8 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 空缺部分。的 - 19 -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 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否了解自己的心志。 (2)《诗经·氓》表现女子悔恨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形象表述孔子对富贵的态 度。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一句总括了雄关固若金汤的形 势,又以“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表现了历史的盛衰无常。 【答案】 (1). 不吾知其亦已兮 (2). 苟余情其信芳 (3). 反是不思 (4). 亦已 焉哉 (5). 不义而富且贵 (6). 于我如浮云 (7). 山河表里潼关路 (8). 宫阙万 间都做了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 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 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苟”“焉”“潼”“阙”等字,默 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 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 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 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 句名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文节选自 2019 年 9 月 9 日《泰安日报》文章《超级杂交稻:书写人类反饥饿史上光辉 篇章》。 1956 年,袁隆平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科研生涯。因被“无性杂交”学说误导,走了几年 弯路,后转而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1961 年 7 月的一天,他发现了一株“____________”的稻株。这株稻株颗粒饱满、有 10 多个 8 寸长稻 穗、长势犹如“瀑布”。袁隆平自认找到了“良种”,____________地做标记、培育,期待来 - 20 - 年亩产试验的大增收。怎知第二年,他满心期盼的“良种”,抽穗却____________。“我很灰 心,坐在田埂上,呆望着稻株百思不得其解。”袁隆平说。“发呆”中,他突然来了灵感: 自花授粉的水稻,出现了杂种后代才有的“分离”现象,( )他赶紧记载和反复统计 稻穗参差不齐的分离比例。3∶1!完全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袁隆平兴奋极了:他选到植株, 确为天然杂交稻!水稻也确实可能存在杂种优势!尽管当时学术界普遍否认水稻杂种优势的 存在,但袁隆平还是坚信“眼见为实”。“实事求是,是做学问的态度。”袁隆平说。为此, 他带着夫人、学生,一起寻找他“预测”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吃完早饭就下田,带两个馒头 当午餐,忙到下午 4 点才回家。每天都要在几千、几万株稻穗里寻找,真的就是 ___________。仅 1964 年、1965 年,他们就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反复试验和积累,最终奠 定了世界杂交水稻历史上,截至目前也熠熠生辉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研究方向。 B. 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 C. 以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研究方向。 D. 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有杂种优势。 B. 是否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有杂种优势? C. 说明自花授粉作物也许有杂种优势。 D. 是否说明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 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超凡脱俗 如履薄冰 参差不齐 火中取栗 B. 鹤立鸡群 小心翼翼 良莠不齐 火中取栗 C. 超凡脱俗 如履薄冰 良莠不齐 大海捞针 D. 鹤立鸡群 小心翼翼 参差不齐 大海捞针 【答案】20. C 21. B 22. D 【解析】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 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 - 21 - 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 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 项,“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错误,句式杂糅,“根据……”和“以…… 为依据”两种句式杂糅。 B 项,“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错误,搭配不当,“选定”与“研究”搭配不当。 D 项,“根据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为依据,选定了杂交水稻方向研究”错误,句式杂糅, 搭配不当,“根据……”和“以……为依据”两种句式杂糅,“选定”与“研究”搭配不当。 故选 C。 【2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复位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 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复位句子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根据后文可知补写内容只是一种猜想,所以不能用肯定句式;再根据前文“出现了杂种后代 才有的‘分离’现象”,可知补写句宜用“也”让文脉贯通,同时用疑问句更符合此时对发现 的期盼性推测。 故选 B。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 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使用的 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 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的意义,同时 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 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 累记忆。 第一组,超凡脱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鹤立鸡群: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 里很突出,前者偏指境界高雅,而后者侧重于“突出”,更适合语境。 第二组,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在此语气过重。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 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更符合语境需要。 第三组,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在此不符。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 整齐,适合语境。 第四组,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大海捞针:比喻 - 22 - 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根据前文“每天都要在几千、几万株稻穗里寻找”,可知 宜用“大海捞针”。 故选 D。 23.下面是某同学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有多处不得体,请找出两处并作修改。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莅临今天的开学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 代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向参加典礼的领导、老师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高二、高三的学长 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在此,我惠赠同学们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拼搏而辉煌! ①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答案】“莅临”改为“参加”;“亲切的问候”改为“诚挚的问候”;“惠赠”改为“敬 赠”。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 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 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 词语运用的的当等。“莅临”为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 人的敬意。本题情境是“同学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对己宜用谦辞不适合用敬语“莅临”, 可改为“参加”;“亲切的问候”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不宜用在学生对老师、领 导,可改为“诚挚的问候”;“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辞,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即别人赠 送给自己东西时,一般要说“谢谢惠赠!”这里表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宜用“敬 赠”。 【点睛】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 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 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 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 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 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 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3 - 高一某班级召开“读书的意义”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真实学习生活,谈 谈自己对读书的意义与价值的思考。有的同学说,我没有思考过,父母让我读我就读。有的 同学说,我家里很有钱,父母只要我在学校不惹事就行,读不读没关系。有的同学说,我读 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未来更加美好。有的同学说,我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创造 奇迹……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 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答案】【例文】 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为了什么?我认为读书是为了让自己不变成一个“食物的粉碎机”,让自己能够用 自己的双手打造幸福,成就梦想!它可以让一个人从无知到文明的转变,对周围和世界都有 一定的认识。书读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因而问题也就随之减少。 正如冰心说过的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现代社会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 网络虽好,电视虽好,但始终没有手捧书、眼观字、心阅读的感觉温馨!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 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多 读书,可以让你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 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 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趣。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 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 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 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让你变 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 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更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 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 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读书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增长知识,而且能帮助 一个人开拓前程。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并且能使人谦虚、自信、有耐心和机智,而这些都 是未来成功必须要有的要素。日积月累的读书生活,是明日前程似锦的关键。没有今天的勤 - 24 - 奋读书作为人生的保证,何来将来的辉煌业绩?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 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在综合分析材料基础上表达、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 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 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 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 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 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 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主题班会的情境创设贴近高一学生生活。生活背景不同,追求 不同,对读书意义的认知也不尽相同,作文题意在引导高一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深 入思考读书的意义与价值,初步确立学习的目标,摆脱学习的盲目性。可写记叙文:围绕读 书的意义和价值,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的感受。可写议论文:针对材料中同学的看法, 围绕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做出理性的辨析,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围绕读书的意义和价值行 文,积极向上即可。 【立意】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获得智慧,涵养内在;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品格,提 升自我;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丰富知识,报效祖国;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改变人生,创 造价值;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探寻真理,改变世界 【结构】题目切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第一段设问式开头,提出问题,吸引读者。 运用道理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显得很深刻,值得借鉴。第二段引用“读书好,好读书, 读好书。”,过渡到读书的意义。第三段中心句,“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 可以让你在写作文方法上用的更好”;第四段中心句,“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 识,丰富生活陶冶情趣”;第五段中心句“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变得更快乐”,各个中心 句使段落格式清晰。最后一段“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 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卒章显志结尾,紧扣主题。 【素材】1. 有很多大山里的孩子都渴望能够读到一本好书,但是有一些被家长娇生惯养的孩 子却不愿意读书只顾着玩,并且经常在书中把一些名人的画像乱画,甚至还乱改诗句,亵渎 诗人,但更令人生气的是有的人还把书当坐垫桌椅的,有的家长还不让孩子看《名人名言》, - 25 - 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 2. 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素养,对社会和生活有着根本的认识,而不是一味的读死书, 那是没用的。同学们,“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读书的快乐吧! 3. 我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要成为一个有用的、出色的人,为了活得更充实、更精彩。纵然 人生变幻莫测,但我的人生理想会历经风雨而更加坚定!无论我身在何地,无论我身处何位, 无论我身逢何时,我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不论我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还是平庸 的一生,我都要做到,在盖棺定论时无愧于心。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 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 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 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 说。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