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新余市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 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 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词好坏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 的美感。所谓意境美,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动图景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 成的艺术境界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 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异常丰富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 穷的效果。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此处“一字”指语言,“风 流”指文采、风采。“不著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而是说不靠语言文 字的修饰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却表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深邃思 考。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表达出词人的思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 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 短短的一首诗词,如果能创造出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就会让诗歌产生无穷无尽的艺术 魅力。古人为了追求情高韵远的高品位意境,使出了浑身解数,运用自身所有感官,调动一 切学识修养,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使大自然的万物都具有丰富的神韵美。情高韵远展示的诗风 看似平淡浅近,实则典雅幽深,给人超尘脱俗之感。 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永恒的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生生不息充 满生命活力的,在诗词中反映出来就具有动态之美和传神之美。动态美也叫做飞动之美。唐 初李峤《评诗格》中曾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中唐皎然继之提出“状飞动之句”(《诗 议》),这就是提倡动态美。我们认为自然美有“天地秋色”之类的静态美,有“庆云从风, 舒卷万状”之类的动态美。但是,意象中的景物不能是静态的,自然美不论静态或动态,当 它们进入意象时,都必须“状飞动之句”,成为“气腾势飞”(《诗式》)的动态美。在古典 - 2 - 诗词中,动态美与传神美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唐代司空图 说:“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 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诗歌只有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 鹉”,使人体会到花芭开放的欢乐,鹦鹉青舂的鸣叫,表现其内在的神态,才能激起读者的 丰富想象,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古典诗词中深邃高雅的意境让诗歌从民间走进艺 术殿堂,提高了诗歌的文化品位,增强诗歌含蓄隽永的特点,更能诱发人们去开掘诗歌蕴藏 的美学意蕴。 (摘编自贾晓春《浅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境美是文学作品中景与情高度融合形成的艺术化境界,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 B. 苏轼的《蝶恋花》以景物描写表达复杂矛盾的情感,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 C.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追求的委婉含蓄的意境美,所有优秀的诗词 都应该达到这一意境。 D. 古典诗词的动态美和传神美是意境美的具体表现,唐初李峤正是受此启发才提出诗歌要有 “飞动”之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从古典诗词的辉煌成就入手,引出了意境美这一概念,详细阐释了意境美的内 涵和特点。 B. 文章第二、三段都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 C. 文章第五段论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动态美和传神美密切相关时采用了唐司空图的名句作 为论据。 D. 文章最后一段是总括段,再次强调意境美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只要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表现其内在的神态,就能激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构成一个有强烈艺术魅力的诗歌境界。 B.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 才能给读者以真正的美感。 C. 如果一首诗词看似平淡浅近,但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有超尘脱俗之感,那么它就创 - 3 - 造出了情高韵远的艺术境界。 D. 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出现很多的优秀作品,取得辉煌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 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密不可分。 【答案】1. A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 出错等。 B 项,“很好地体现了诗歌的动态传神之美”错误。根据第 3 段,苏轼的《蝶恋花》体现的是 委婉含蓄的意境美。 C 项,“所有优秀的诗词都应该达到这一意境”说法绝对,曲解文意。文中第 2 段说“不著一 字,尽得风流”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优秀的诗词 都要走这一风格。 D 项,“唐初李峤正是受此启发才提出诗歌要有‘飞动’之美”错误,曲解文意,强加逻辑关 系,文中并未谈到“受此启发”。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 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 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B 项,“文章第二、三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 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可知,第二段运用了引用论证;根据文本“苏轼的《蝶恋花》 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可知,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 - 4 - 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 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 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 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率 。 A 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逻辑关系错误,“写出‘奇花初胎’‘青春鹦鹉’,表现 其内在的神态”,应是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自商代开始就有“瘟疫”的文献记载。据 《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 321 次疫病流行,由于中 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 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医文化传延几千年,出现了神农、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 医药名家,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学著作和《神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中医药并不局限于汉族医药,还包括中国各具特色的 民族医药,他们各成体系,各具奇效。20 世纪 50 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中医成功地运 用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在 2003 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以及 2009 年的 甲型流感战疫中,中医药再次让人们见证了其特殊疗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中 医药及时参与病毒感染群众治疗,其治愈和康复效果更为明显。张伯礼院士团队观察数据显 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 5.15 天,比单纯西医少 2 天;体温恢复时间 为 2.64 天,比西医少 1.7 天;平均住院天数少 2.2 天,CT 影像好转率高 22%,临床治愈率高 33%,普通转重症比率低 27.4%。 (摘编自王守富《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材料二: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激起“中西医之争”。否定中医的理由集中于“不科学”。 那么,“科学”能等同于“合理”吗?谁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于欧洲之前,人类的想法和 做法从来没有合理过。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后,实践中就只有这一种“合理”。而且 - 5 - 即便在科学领域之内,其方法和结论也在不断分化和变革中。做科研的学者和从事临床治疗 的西医医生并不轻易否定中医学,部分原因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只 说证据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倒是一些并不从事科研临床工作的 “科普作家”,生搬“双盲实验”“安慰剂效应”等概念,以医书里有蝙蝠粪便这类耸听的 药材为由,急吼吼地来“反伪科学”了。这体现了他们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迷信。所谓迷信, 不必是某种“信”的内容,而应是一种“信”的方式,比如:不承认有科技控制能力之外的 事情等。 “合理”也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质疑中医的人倾向于将其无法否认的治愈效果归为 心理暗示。这虽是以偏概全,但中医的确不排斥心理效应,“情志”是重要的诊疗因素。 心理效应被视作对实验室科学研究的干扰,但如果安慰剂会增强人的求生意志,若在生 死一线间起决定作用,是否要采用呢?但凡进过手术室的人,都会给出跟登台演讲、键盘作 文的人不同的回答。此次抗疫中,重症患者的意志力是关键性的疗愈因素。 中国传统医学与基于近代科学的西医学确有思想观念的分歧。西医的思维方式基于身心 二分的哲传统,将“身”拆分为组织、细胞、蛋白质、基因等物质对象和转氨酶、血糖等物 质指标,追求不断增强对物质对象的精确认识和人为控制。治病的思路是把病毒、癌细胞或 者其他不良的物质实体精确定位,然后用药物、手术刀等人工手段把它们清除。中医则更仰 赖每个生命体的自组织能力,方剂和针灸都旨在激活和加强生命本有的免疫和自愈能力,并 把积累的经验凝固在其理论和操作体系中。这种思路擅长的不是定义和消灭病原体、癌细胞 等,而是效变小环境,使其干不成坏事。 在此次疫情中,西医有时也表现得无能为力,尤其在涉及个体免疫力、自愈力和体质差 异等方面,而中医则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最激烈的争议倒不在这些实践效果,而是在观念 上能否相信中医合理。 不过,专精于研究物质实体的西医有其难以企及的优势:一个强大的学术共同体,一个 可积累可传播的知识体系。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一旦公布于权威期刊,全球的医疗 界都能了解和应用。相对而言,传统中医的实践和理论都更支持个别化诊治。每个人,包括 患者和医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度差异化的。大夫要摸索自己 独有的模式并愈加精熟,所以“老中医”貌似更可靠。但这个特点让“可重复”“可证伪” 和“可交流”变得困难。“说不清楚”在理想状态是“妙不可言”,但流于平庸则文过饰丑。 不世出的高手因医术高超被传为神话,但水准高却不能只靠讲故事。意象化的概念体系要由 扎实的技艺训练去承载,技艺怕失传,更怕“道”“气”等词语被各路“大师”用作蒙混的 - 6 - 话术。 (摘编自孙焘《文化反思中西医之争》) 材料三: 根据经合组织(OECD) 2017 年数据, 我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人) 为 2.0, 美国 2.6, 日本 2.4,欧洲国家多在 3 以上,奥地利则为 5.2。即使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短期激增 需求,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也是相对不足的。此外,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 进程迅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从 2000 年的 7.0% 已上升到 2018 年的 1.9%。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 2050 年,我国这一数字将达 26%。 根据《2018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为 71.5 万人, 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7.5%。而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中,更是只有少量的中医从业人员, 且主要工作于中医科,并未真正融入各个专科,实现中医的全面参与。据 2017 年教育部数据, 在医学教育供给体系中,医学类在校生数为 124.4 万人,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生数为 17 万人,仅占医学类教育规模 13.7%。在西医院校或综合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人 才培养过程,尽管中医学在防治疫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 通常只有《中医学》一门课程,多则 100 学时左右,少则 30 学时左右。 (摘编自翟双庆《疫情“大考”背景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西汉以来,中国虽然发生过三百多次疫病流行,但从没出现过一次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 亡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医起到了有效作用。 B.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医学名家灿若群星,中医学著作浩如烟海,其中有我们熟知的李时珍 的《本草纲目》。 C. 通过材料一中数据的対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 更有优势。 D. 质疑中医的人,即使对中医体现出来的治疗效果无法否认,也往往将中医的疗效归为心理 作用而不认可其科学性。 5.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并不完全等同于“合理”,因此,远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中医虽然“不 科学”,却是“合理”的。 B. 从事科研的学者和临床的医生不轻易否定中医学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形成的 “科普精神”,他们只说证据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 - 7 - C. 西医拥有强大的学术共同体和可积累可传播的知识体系,较中医有“可重复”“可证伪” 和“可交流”的优势。 D. 数据显示,与我国相比,其他国家的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 疗服务供需何题更加凸显。 6. 从材料三看出,当前中医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答案】4. B 5. C 6. ①全国中医药人员数量太少。②综合医院中,中医从业人员很少,且主要工作于中医科, 并未全面参与各个专科。③在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占比极小。④在医学院校中, 中医学的课程和课时都很少。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 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 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B 项,“医学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我们最熟知的当属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错误,由“留 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学著作和《神农本草经》《本 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可知,《本草纲目》是中药学著作,不是医学著作。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 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A 项,“‘科学’并不完全等同于‘合理’,因此,远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中医虽然 ‘不科学’,却是‘合理’的”错误,强加因果。原文表述是“否定中医的理由集中于‘不 科学’。那么,‘科学’能等同于‘合理’吗?谁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于欧洲之前,人 类的想法和做法从来没有合理过。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后,实践中就只有这一种“合 理”。而且即便在科学领域之内,其方法和结论也在不断分化和变革中。做科研的学者和从 事临床治疗的西医医生并不轻易否定中医学,部分原因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成“科学精 神”只说证据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可见选项强加逻辑关系。 B 项,曲解文意表述绝对。原文中是说“部分原因”,做科研的学者和从事临床治疗的西医医 - 8 - 生并不轻易否定中医学,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只说证据 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选项却把原因全都归结于这一点。 D 项,“其他国家的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应该是我国医疗 服务存在较大缺口,而不是其他国家存在缺口。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 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由“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为 71.5 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7.5%”可以看出,全国中 医药人员数量太少。 由“而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中,更是只有少量的中医从业人员,且主要工作于中医科,并未 真正融入各个专科,实现中医的全面参与”可以看出,综合医院中,中医从业人员很少,且 主要工作于中医科,并未全面参与各个专科。 由“在医学教育供给体系中,医学类在校生数为 124.4 万人,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生 数为 17 万人,仅占医学类教育规模 13.7%”可以看出,在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类专业学生 占比极小。 由“尽管中医学在防治疫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通常只有 《中医学》一门课程,多则 100 学时左右,少则 30 学时左右”可以看出,在医学院校中,中 医学的课程和课时都很少。 【点睛】文本解题方法: (1)比较材料。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 培养。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多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 探究规律。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方面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另一方面, 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读懂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可以 从概括性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评价三方面入手。其次,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 作意图出发,结合新闻材料提炼观点。最后,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 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 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 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 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 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 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 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 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 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 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 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 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 少了很多。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 10 -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 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 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 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 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 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 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 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 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 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 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 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 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 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 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8. 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9. 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答案】7. B 8. ①乐观坚强,充满热情,虽然孩子脑瘫,即使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② 关爱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③内心坦诚,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④礼貌待人, 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 9. ①从人物上看,进一步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对孩子坚强精神的敬佩;②从情节上 看,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使结构更完整;③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乐观、坚 - 11 - 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旨。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 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 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 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 项,“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 保证自己的安全”与原文不符,从文中的信息并不能看出父子两人滑雪技术高。故选 B。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求分析父亲这个形象的特征,答题 时注意梳理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此题可根据文中的“虽然孩子脑瘫,即使 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请求先滑 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等情节概括其“乐观坚强,充满热情”“关爱孩子”“内心坦 诚”“礼貌待人”等性格特征。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概括文章主题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 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 小说情节结构、内容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从 人物形象上看,“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得一提。 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坚强 精神的敬佩。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表明这一小说 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此文结尾的信就有这个效果。从深化主题的角度讲,“他是一个脑瘫 患儿,不能走路”,面对这样的儿子,前面情节中那位父亲表现出来对儿子的关爱、教育、 耐心,这封信里对儿子的坚强努力是赞美和敬佩,可以得出答案“提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 中的逆境的主题”。 【点睛】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概括作品主题,此类题答题时一般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 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效果来分析。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 那就表明这一小说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从深化主题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丰富文章 内容,使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更深刻,表达的思想更有影响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那就 - 12 - 升华了文章主旨;从塑造人物的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突出,那就是起到突出人物形象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 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 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 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 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 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 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 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 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 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 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 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 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 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 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 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B.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 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C.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 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D. 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 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 13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代男子 20 岁举行加冠仪式或女子 15 岁结发加笄时才起的,字和名一般都是有关联。 B. 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 服阕是在原文中指史可法为父亲守丧,一般来说,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D. “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 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部队的士气。 B. 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商量,主张 拥立福王,可法让福王正式接受,不要躲避,后来可法上疏议事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C. 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 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 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 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军队出行,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将士)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 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 (2) 史可法说:“大王应该穿上白色的衣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 示天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 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 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句意: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凤、 泗)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 “哭泣尽哀”前面省略的主语是陛下,“道路”意思是道路之人,是所在句子的主语,“若 - 14 - 躬谒二陵”“亲见”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陛下,前面都要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 BD。 “鸡犬”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当益悲愤”前面省略的主语是陛下,前面断开, 也可以根据对称结构判断法,“蒿莱满目”“鸡犬无声”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据以上分析 故选 A。 【11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 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 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该题 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 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 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服阕是在原文中指史可法为父亲守丧”错误。服阕意思是指守丧期满除服,服除是指 古代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这里是指史可法为父亲守丧结束。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 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 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 项,“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错误。以身殉国指的是“为报效祖国而光荣牺牲”, 文中“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 遂杀之”,可见 “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史可法自刎(以身殉国)没有成功,是逮捕后被杀。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赋分点: (1)行,行进,指出征;以故,因为这个原故,因此;御,御衣,这里作动词,穿衣;死, - 15 - 拼死效力,效死力。 (2)素服,名词作动词,穿白色衣服;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次,驻扎;发,派遣;师, 军队;示,昭示,显示;以,连词,不译,引出后面的对象。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 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 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 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 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 参考译文: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之政。对他的 儿子史从质说:“我家一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他的屋舍, 生史可法。(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 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史可法身材短小精悍,脸黑,双目烁烁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 同甘共苦。军队出行,将士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得到将士的 拼死作战。崇祯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回朝,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 都御史。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救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 口,听到北都已被攻破,便身披白衣(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 张拥立福王。群臣入内朝见,福王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要躲避,应该正式接受。” 朝拜之后,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王应该穿上素服驻扎郊外,调发军队北征,向天下 之人表示一定报仇之意。”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凤、泗)二陵完毕,上奏疏说:“陛 - 16 - 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凤、泗)二陵, 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 许而回答他。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非常桀骛不训。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义引导他。 高杰非常感动(因而)醒悟,承奉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所杀。部下士兵 非常混乱,屠杀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跺脚叹息说:“中原 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一天一夜跑回扬州。 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参将抱史可法出小东 门,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年龄四十多,没有 儿子,其妻想为他置妾。他长声叹息说:“朝廷的事正多,敢考虑儿女之事吗!”史可法死后, 过了一年,家人拿着他的衣袍和笏板招魂,埋葬在扬州城郭外的梅花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④。 【注】①城北门:成都城北门。②幅巾:当时读书人闲居时的一种装束。③杜陵:在今陕西 省西安市东南。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④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 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描绘诗人装束和出游地点,紧扣诗题,写出了诗人闲散的生活和日趋衰颓的状况。 B. 颔联巧用“杜陵秋”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 C. “搔首”“倚楼”的描写,表现诗人心忧国家安危,感叹命途未卜,抒发了忧国深情。 D. 尾联“横槊赋诗”借指诗人戎马生涯,“非复昔”包含着对戎马生涯已成往事的感慨。 15. 诗人的“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悲秋之情。诗人登上城北门楼,深秋时节,西风劲吹,眼前凄凉的 景象使人愁绪满怀。②山河沦陷、忧国伤时的叹惋。颔联和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 怀,对沦陷故都的怀念、忧虑之情。③身世遭际,前途未卜之愁。诗人瞻望自己的前途,身 - 17 - 世安危未卜,搔首不安,愁肠百结。④壮志难酬的悲愤。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 逝,兴复无期,而自己却报国无门,悲愁难耐。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 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颔联巧用‘杜陵秋’……寄寓着诗人对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恋”错误,从诗中来看, 从诗中来看,颔联“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 中国土的怀念,前一句中“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 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 必会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后一句是说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 陵秋”的信息,陆游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 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无比忧虑。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问的是“诗人的‘愁’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然后到诗中找到“愁”的表现或者能够引发“愁”的内容, 最后概括作答。从诗歌标题来看,《秋晚登城北门》交代时令、活动,首联“幅巾藜杖北城头, 卷地西风满眼愁”叙出游地点、时间、景象以及感受,“卷地西风”造成的凄凉景象使人发 愁;颔联“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 颈联“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对此发问: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 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 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肠百结,这是为国事而愁;尾联“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 梁州”,“横槊赋诗”,借指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 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很 多感慨,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 - 18 - 发,这是为自己不得志而愁。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分析“愁”的原因。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 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 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 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 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 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 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描写与友人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广阔水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作者多次寄情于月,以月传情:“_____”衬托了送别时的感伤之情:“_____” 侧面写出了琵琶女演奏技巧之高超,表达了赞美之情。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写看到百姓忘却战败的历史并把北魏皇帝当作神来 供奉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 (1). 纵一苇之所如 (2). 凌万顷之茫然 (3). 别时茫茫江浸月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 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 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 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 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 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 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 苇、凌、万顷、茫茫、浸、唯、佛狸、祠下。 【点睛】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 19 -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 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 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 出 的瓷器。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 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而 ( )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 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赞不绝口,但因 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一 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 的舞台。各方力量应该 ,把陶瓷上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准、透彻、动听。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目共睹 美轮美奂 张冠李戴 同舟共济 B. 耳熟能详 精美绝伦 指鹿为马 齐心协力 C. 有目共睹 精美绝伦 指鹿为马 同舟共济 D. 耳熟能详 美轮美奂 张冠李戴 齐心协力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故事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B. 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C. 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D. 这些故事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 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B.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 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C. 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 - 20 - 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D. 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 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 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 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耳熟能详,听得熟悉,乃至能够详细地复述出来;有目共睹,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 见,形容极其明显。语境说的是陶瓷艺术作为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全世界都很熟悉它, 所以此处选用“耳熟能详”。 第二空: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精美绝伦,精致美妙得没 有东西可以比得上。此处说的对象是瓷器,所以应选用“精美绝伦”。 第三空: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指鹿为马, 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语境说的是文化传统的隔阂会使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 器故事画时经常弄错对象,并非有意为之,故此处选用“张冠李戴”更恰当。 第四空: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语境未说“难关”,选“齐心协力”更合适。 分析可知,D 项成语全都恰当。 故选 D。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由下文的“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可知,“容易被理解”应是指取材于话本小说的 “这些故事”,而不是“话本小说”,所以可排除 B、D 两项。比较 A、C 两项,这两项都在 指出上文提到的“故事”的特点。C 项中用“又”承接上文,更明确地表明是对上文的补充说 明,与上文衔接更紧密。所以应排除 A 项。 故选 C。 - 21 -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 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 意。 面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 的时代内涵”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改为“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 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介词“在”放在“国家”前;二是结构混乱,句式杂糅,“使 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错误,可将“使”改为“给”。据此可知,B 项修改最 恰当。 故选 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 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 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 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 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所以________,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 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 时候,________;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 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 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______, 望水则情溢于水。 【答案】 (1). 我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2). 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 望 (3). 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 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 - 22 - ①处,由“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可知,第一句话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此处应该 谈我们如何对待自然,从而表达对自然感恩,这样也能和后文“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衔 接。 ②处,第四句是一个排比句式,按照“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的句式仿写 即可,仿写内容对应的季节应是春天,表达对春天感受的意思即可。 ③处,相当于名句默写或对对联,考生如熟悉“观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很容易 补写出来,对应上文句子“人在山川的变化中”,可知此处中心内容是“山”,句式结构根 据“观海则意溢于海”写出即可。 2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据调查,随着“90 后”甚至“95 后”步入社会,在这些职场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 离职的案例似乎越来越多。近日,一则关于“‘95 后’平均 7 个月就离职”的调查报告引来 网友热议。从就业上看,“95 后”有着更多不同于前辈的个性。有的“95 后”约了面试时间, 却“放鸽子”,有的不愿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时间长的流水线工作,有的刚工作两天就“闪 辞”。这让用人单位叫苦不堪。 这份报告给出的一组数据更加直观:“70 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 4 年才换,“80 后” 则是 3 年半,到”90 后”骤降到 19 个月,“95 后”更是仅仅在职 7 个月就选择辞职。 【答案】“95 后”平均七个月就离职,用人单位叫苦不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能力。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 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的压缩语段,大 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几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读 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 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 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②倾向性原 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 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注意本题的答题要求: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材料的主要内 容,不超过 25 个字。注意,一句话和字数要求。 两段的共同话题都是指向“95 后”更仅仅在职 7 个月就选择辞职,“80 后””90 后”是用来 做比较的,“这让用人单位叫苦不堪”这是影响或者后果。据以上分析提炼出一句话:“95 后”平均七个月就离职让用人单位叫苦不堪,或“平均七个月就离职的‘95 后’让用人单位 - 23 - 叫苦不堪”。 【点睛】要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 ①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 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 ③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拟定题目,有时的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 要求去压缩。 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 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 缩减内容: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 ④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5 年 5 月 27 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首次精确测定珠峰 海拔高程为 8848.13 米。 2005 年 5 月 22 日,中国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严密计算,确 定珠峰高程为 8844.43 米。 2020 年 5 月 27 日,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采用最新科技方法进行第三次测量。据推算,珠 峰实际是以每年 4.4 毫米的速度在“长高”。世界之巅今年有多高?世界瞩目的数字即将公布。 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 把握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 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定义山峰高度,勇创人生巅峰 珠穆朗玛峰,立于世界之巅,立于中国之畔,随着时光荏苒,日月轮回,1975 年至 2005 年中国由传统测量再到大地、卫星相结合测量,珠峰的高度由 8848.13 米精确至 8844.43 米。 或许,山峰好比人生巅峰登山测距如似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如何去定义一个人的一生,一 个时代的高度如何在有限的时光内去创造更高的高度?我想,面对未知,面对人生,面对时 代,必须求进上进精益求精,斗志昂扬。 - 24 - 面对未知,进则俱进,退则恒退。珠峰是否在以每年 44 毫米的速度在长高?这是未知的。 我们的人生同样面对太多的未知,但是“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之志。”或许“山川难改”,但我们可以掌控自我的人生,我们可以决定并明确意识自己究 竟是在进步还是退步,不以未知为惧怕的理由,不以绝望为结束的理由,人生起伏难免,我 们的高度应由自己定义。木心曾说过“所谓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我们的高 度当然有别于山峰,这是一种向上的心态,乐观的精神。 面对人生,精益求精,不可马虎。人生无以用数字衡量,更无以谈及精确至小数点后多 少位,但这不妨碍我们去测算自我的高度和地位。此分为两方面,一是求真务实,二是自我 反省。求真务实,求真理务实际,世上没有什么“乌托邦”,也无法逃避至‘桃花源林”, 只有真切地行动,我们才能不仅是肉体存活于这个世界上。二是自我反省,“吾日三省言身”, “君子以细量身,以省塑志”,“任用良才,得以复己明志”,不断反省,如同不断精确数 字,无限不循环迈向的是更加精确。大国工匠,科研人员,中华的崛起就是在探寻属于我们 的小数点后一位将是什么。 面对人生,面对时代,潜力无疆。十年前,我们无以料到高铁时代,十年前,我们无以 料到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小时候写下的天马行空的梦想在逐步实现,人生的巅峰-直在上进, 祖国的时代也将不断进步。 一切就犹如珠峰之巅,观红日飞雪,望清雨冰川。所谓定义,就是打破定义,以精益求 精,求真务实,再寻巅峰。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 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 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 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审题】材料为叙述性文字为主,也有说明性的文字。叙述性的文字涉及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其中,(1)地点固定不变,但第 2 则材料未提及“登顶珠峰”,疑为疏漏;(2)人 物第 1 次称“中国登山队”,第 2 次忽略未提及,第 3 次所称“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更能 凸显“测量专业特质”。以上两点并非关注要点。值得注意的是时间和事件:(1)从时间上 看,年份分别为“1975”“2005”“2020”。第 2 次与第 1 次相差 30 年;第 3 次与第 2 次相 差 15 年,与第 1 次相差 45 年。这一年份的选择,结合文段内容,显然与技术进步有关,当 然也具有纪念意义。年份之外,月份同为 5 月下旬,分别是“5 月 27 日”“5 月 22 日”“5 - 25 - 月 27 日”,材料中未提及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原因,但仍可推知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彰显纪念 意义。(2)从事件上看,三个“采用”值得注意:“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采用传统大地测 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最新科技方法”,由此可见,材料突出了科技进步带来 的巨大影响。说明性的文字有三处。前两处关注珠峰的海拔高程“8848.13 米”“8844.43 米”,第三处则强调:“据推算,珠峰实际是以每年 4.4 毫米的速度在“长高”。”以第三 处为依据,则前两处的数字令人顿生疑窦:为什么第 2 次测量所得较第 1 次测量所得要低 3.70 米?显然,这一矛盾要由叙述性文字中提到的三次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来回答。材料部分 主要呈现出测量高度降低和珠峰实际“长高”的矛盾,意在引发考生的思考和感悟。在此基 础上,提示语做了点醒和拓展,意在引导考生尽快“入乎情境之中,又能超乎情境之外”。 1.关于“高度”。“高度”一词,既指事物本身客观具有的高度,也指人们对事物高度的主 观认识。二者并不总是保持一致;更多的时候,由于“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 不断变化”,主观认识的高度只能无限接近客观事物的高度,且准确的程度并非一定呈现递 进的态势或局面。 2.关于“这一高度”。提示语中两次出现“这一高度”,均指事物本身的客观高度。提示语 中说:“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也应指“山峰”“人 生”“时代”在客观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人生的高度”应当是就人生实际取得的成绩或成 就而言,“时代的高度”应当是就特定时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所创造的财富 而言。 3.关于“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这里的“高度”应当指主观意义上的高度,也就是指 人们对客观事物高度的认识与再认识。准确认识和深刻掌握事物客观的高度,无疑是十分艰 难的。这就需要人们“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一个“等” 字,说明在三者之外,还可从材料中挖掘“敢于攀登”“注重科研”“严谨细致”等内涵。 4.关于“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从所给这三条中“三选一”, 或者另辟蹊径确定某一种材料中所内含的精神、态度或追求,就某一点生发拓展,当然是可 以的。但是,我们注意到,2017 年全国卷要求“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 中国”,以及 2017 年全国卷要求“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结合本 道作文题的实际情况看,如果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精神、态度或追求,探究其中的联系, 及它们对成功的共同作用,则更佳。这一点虽然并未在提示语中明确提出,但是就体现文章 思辨性的角度来看,这一类的文章无疑更胜一筹。由此,应将“以材料中内含的两三种精神、 态度和追求为基础确定立意”作为“一类作文”的评分标准。 - 26 - 5.关于任务驱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这里的思考和感悟不能脱离“三 次登峰测量”这一材料内容,要能够紧紧围绕对山峰、人生、时代的“定义或重新定义”。 高考作文多是考查考生“三观”,本次命题就是如此。写作时,考生要体现主题意识、身份 意识和任务意识。 “要求”部分分析。“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这里做一个强调。 【立意】严谨细致,注重科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 【结构】标题切合题意,《定义山峰高度,勇创人生巅峰》,首段联系材料,得出观点,“面 对未知,面对人生,面对时代,必须求进上进精益求精,斗志昂扬”。第二段围绕“面对未 知,进则俱进,退则恒退”论述,第三段围绕“面对人生,精益求精,可马虎“论述;第四 段围绕“面对人生,面对时代,潜力无疆”论述。最后一段强调“一切就犹如珠峰之巅,观 红日飞雪,望清雨冰川。所谓定义,就是打破定义,以精益求精,求真务实,再寻巅峰”。 【素材】1.一种人生,当有一种人生的高度。从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到志在 青年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们无不感受着不同的人生高度;从《少年 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又何曾不是一代青 年应当把握的人生高度。“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 望。”习总书记的话正寄予我们这一代新的厚望,正将中国的坐标交予我们手中。中国的高 度将由我们共同测量,靠什么测量?靠的只能是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 的追求。 2.八十年代深圳蛇口的一声巨响,惊醒了沉睡百年的雄狮,改革开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从 此在世界忙碌的身影中多出了中国的影子,记下了中国的步子。二十一世纪我们高擎中国大 旗不断进军,中国,这个符号徐徐融入中国人心中,我们成为共奔小康路的追梦人。2025 年 中国将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2035 年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制造强国行列,作为当代青年, 我们当壮志凌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去丈量未来中国的高度。今年,一个 平凡无奇却又让人永生难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运转中的中国、甚至世界的速度。 也许是中国人那种骨子里与生俱来的迎难而上的不屈服精神,让我们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 高度,这是十四亿中国人民同心协力累积的高度,是不可估量的高度。 3.“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处在时代的交汇点上, 2020 注定开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太堵,方可站得定、 站得稳,永不止步,也方能站得高,这正是我们当下的时代任务。每一座山峰,每一种人生, - 27 - 每一个时代,都是中国人民也是中华民族对高度的不懈追求。未来,何将响彻?壮志凌云, 气壮山河。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 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 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 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不要画蛇添足。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