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海南华侨中学 2021 届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语文)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的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本卷为试题卷,请将答案和解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 位置,在试题卷和其它位置解答无效。 2.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共 7 小题,21 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抵押 B. 使人遗赵王书 遗:送 C. 阴知奸党名姓 阴:阴险 D. 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 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C 项,“阴知奸党名姓”的意思是: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其中,“阴”的意思是“暗中”。 故选 C。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员径八尺 B. 畔主背亲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 空自苦亡人之地 形似酒尊 D. 凿地为坎,置煴火 连辟公府不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 通假字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 项,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的意思是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其中,旃,通 “毡”,毛织品。员径八尺的意思是直径有八尺。其中,员,通“圆”。 B 项,畔主背亲的意思是背叛君主、抛弃亲人。其中,畔,通“叛”,背叛。掘野鼠去草实而 食之的意思是挖(地洞里的)野鼠,收集植物的果实来吃。其中,去,通“弆”,收集。 C 项,空自苦亡人之地的意思是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其中,亡,通“无”,没有。 形似酒尊的意思是形状像个大酒樽。其中,尊,通“樽”,酒杯。 D 项,凿地为坎,置煴火的意思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小火。连辟公府不就的意思是 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这两句中,不含通假字。 故选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单于壮其节 B. 宜皆降之 C. 宁许以负秦曲 D. 反欲斗两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这是针对 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 项,单于壮其节壮的意思是单于钦佩他的节操。其中,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烈。 B 项,宜皆降之的意思是应当都叫他们投降。其中,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C 项,宁许以负秦曲的意思是宁可答应而使秦国承担理亏的后果。其中,负,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承担,使……背负。 D 项,反欲斗两主的意思是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其中,斗,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争斗。 故选 A。 4.下列句子从文言句式的角度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③何以复加④子卿尚复谁为乎⑤为降虏于蛮夷 ⑥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③/②④/⑤⑥/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判断和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 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从文言句式的角度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特殊文言句式 现象设题,然后根据文言句式的归类确定义项。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是判断句,其中,“也”表示判断,是判断句的标志。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是判断句,其中,“也”表示判断,是判断句的标志。 ③何以复加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以何复加。 ④子卿尚复谁为乎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子卿尚复为谁乎。 ⑤为降虏于蛮夷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蛮夷为降虏。 ⑥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请毕今日之驩,于前效死。 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是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和谓语,正常语序是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 (去)。 故选 A。 【点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 倒装句。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 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 古人说话的习惯。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 意义。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 前后颠倒的情况。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 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 “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 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 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 ( ),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 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地进行,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 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 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 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________的乡土工艺品 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以愈发自信的步 伐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 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使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情结 B. 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C. 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时尚文化 D. 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上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匠心独运 饱经风霜 B. 如火如茶 趋之若鹜 别开生面 饱经沧桑 C. 如火如茶 心驰神往 匠心独运 饱经风霜 D. 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别开生面 饱经沧桑 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 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 传承乡上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 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 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 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 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答案】5. C 6. C 7. B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 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括号后的内容“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可知括号内句子的主语是“乡土文 化”,排除 A、B 两项。观察 C、D 两项,C 项和后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相对应, 语句更通顺,其中 C 项“时尚文化”和后文“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联系更紧密。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方兴未艾, 是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符合语 境,因为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 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符合语境。 第二处,根据后文“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可知第二处应该是说乡村旅游大 发展,传统村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了旅游胜地。心驰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 形容一心向往。符合语境。趋之若鹜,本意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 前去。趋之若鹜含有贬义色彩,不符合语境。 第三处,别开生面,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 一种新的风格式样。匠心独运,意思是独具创新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 根据原文“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________的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 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以愈发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挺立于 世界文化之林。”,可知第三处是形容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这些 乡土工艺品不是新事物,因此别开生面不符合语境,应该选择匠心独运。 第四处前面说“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后面说“新生”。饱经风霜,形 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符合语境。饱经沧桑,指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 富。饱经沧桑多形容人,不符合语境。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 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 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 不变的。画横线句“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 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有两处错误,一是搭配不当,“保持”和“文 化”不能搭配在一起,应该将“保持”改成“传承”;二是成分赘余,“一致”和“共识”语 意重复,应该删掉“一致”。 故选 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 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 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 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 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 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二、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迁作《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班固作《汉书》,书未成而作者因与外戚窦宪的 关系,死于狱中,事在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一属西汉,一属东汉,相去公元元年 各约 90 年。今日看来,这两部书好像联袂而出。其实它们间隔了大约 180 年,等于我们现在 距离清嘉庆朝的时间。 《史记》为私人著作,《汉书》则经皇帝看过,有国史的色彩。司马迁自称“成一家之言” 和“藏之名山”,已和班固作书的宗旨不同。况且《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两位 史家的个性癖好不同,这也使他们在取材行文之间,有相当的出入。在公元前 90 年和公元 90 年,中国的史家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已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汉武帝用 董仲舒之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董仲舒之尊儒,并不是 以尊儒为目的,而是为了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他坦白地承认提倡学术,旨在支持 当时政权。武帝之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策贤良,都从此宗旨着眼,从此中国庞大的文 官集团有了他们施政的正统逻辑。司马迁和董仲舒同时代,他读书不受这种政策的影响。而 到了班固生活的年代,“正规的”儒家思想已有一百多年的基础。 司马迁和班固一样,自称是周公和孔子的信徒。可是今日我们一打开《史记》,随意翻阅 三五处,即可以体会到作者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作风,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 腐儒气息。他自称“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应当是一种真实的写照。他所崇奉的“士 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也可以说是源于儒家道德,可是这立场就已经和经过正统限制的所 谓儒家不同了。 《史记》里写荆轲和高渐离饮酒击筑,又歌又泣,旁若无人,已近于董仲舒所说的“邪 辟”。并且项羽是汉高祖刘邦的死对头,而《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祖本纪》之 前(若在后代必称“项酋”“伪楚”,而“本纪”只能降格为“载记”)。文中又把项羽写成一 个虽暴躁却又浑憨可爱的角色,其英雄末路,令人怜惜。与之相较,刘邦反像一个伪君子。 《史记》除了《刺客列传》之外,还有《滑稽列传》《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可谓 涉及三教九流,有呈现整个社会之剖面的样子。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再缕列非正 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 也因其如此,司马迁就受到班固的指责。《汉书》里就有《司马迁传》,内中批评他“又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 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这些地方还不足以表现班固的正统思想,最使我们看出他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物的,乃是《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这表里列有 1931 位古 代名人,包括传奇中的人物如女娲氏、有巢氏,《论语》中有名的孔门弟子,《春秋》中的国 君等,至秦亡为止。由作者“显善昭恶”的原则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内中得“上 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以周公、孔子殿后。仲尼之外即再无圣人,孟子也只与 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申子、墨翟、韩非都属“中上”,与孙膑、白起 一流。刺客荆轲则为“中中”,和孟尝君、吕不韦同品。而“下下愚人”里既有蚩尤、共工、 三苗,也有倾国倾城的褒姒和妲己。秦始皇虽焚书坑儒,班固只贬之为“中下”,因为他下面 还有二世胡亥列入“下中”,宦官赵高列入“下下”。 因此,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 那些呆板的多方面的样子,还是后人所造,其目的在维持文官集团的紧凑。总算还是中国读 书人的运气好,得有太史公司马迁在兰台令班固之前写作,否则没有《史记》,径由《汉书》 开二十三史之端,中国史学的传统,必更趋向“文以载道”的方针,更缺乏“百家殊方”的 真实性和生动活泼了。 (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有删改)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记》里的人物涉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如日者(占卜的人),而《汉书》秉持官方正统 思想,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 B. 《史记》和《汉书》在对待项羽的态度上差异明显,《史记》里的《项羽本纪》排列在《高 祖本纪》之前,这在《汉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C. 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的宗旨和班固作《汉书》的宗旨有很大不同,这就 决定了《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D. 《史记》为私人著作,而《汉书》则经皇帝看过,带有国史的色彩,因此《汉书》在编修 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作者的写作宗旨,个性癖好及作者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论证了《史记》和《汉书》 在取材行文上的差异。 B.文章以《刺客列传》《项羽本纪》等为例,论证了司马迁是带着一种浪漫主义和个人主义作 风来写作《史记》的。 C. 文章以《汉书》卷二十《古今人表》为例,论证了班固坚持“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 资料”的写作原则。 D.通过对比和举例论证,文章得出了《汉书》更秉持官方正统思想,更趋向“文以载道”,《史 记》更爽快淋漓,不拘形迹的结论。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仲舒尊儒的真正目的在于树立一种统一帝国的正统思想,为当时的政权服务。班固受其 影响,并体现在《汉书》的创作中。 B.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表达了对司马迁的看法——“是非颇缪于圣人”,他认为《史 记》的叙史观念有悖于圣人之道。 C. 司马迁的《史记》完成于汉武帝末年,未受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这对中国 读书人来说,是幸运的事。 D.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多半出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的历史典籍,这 些形象并不是他们的真实形象。 【答案】8. B 9. C 10. D 【解析】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 对文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A 项,根据原文第 5 段“班固书里虽有《东方朔传》,却不 再缕列非正派或下流的文化资料。”可知《汉书》并不是不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而 是很少记录不符合正统观念的人物。C 项,强加因果,“这就决定了”前后的内容无因果关系。 D 项,“《汉书》在编修上要比《史记》更为严谨和准确”的说法于文无据。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 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 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 项,举《汉书》卷二十 《古今人表》为例,是要论证班固的作品在历史上是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产 物的。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求考生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 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D 项,“这些形象并不 是他们的真实形象”的说法过于绝对。根据最后一段“我们也可以推想出世俗观念中儒家的 拘泥,并不一定是孔子和他门徒的真性格”可知,作者只是“推想”,说的是“不一定”是孔 子及其门徒的真实形象。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的 绿色食品标准分为 AA 级和 A 级两个技术等级。AA 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 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通 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 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 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A 级食 品在生产过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以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摘编自 360 百科、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外有机食品市场状况对比分析 种类 食品市场 份额 进出口 销售渠道 监管与认 证 国外 原产品 加工品 较大 进口 出口 农户直销、 联销专卖店、超 市 监管机构 健全、认证制度 严格 中国 原产品 极小 进口 大型超市 为主 有监管机 构、缺乏认证制 度 (摘编自《2015 年我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15 年 7 月) 材料三: 10 月 30 日,第 16 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进入第二天,西安市曲江会展中心的 A、B3、B4 三个展馆人头攒动,西安展团农产品上贴着的“二维码”信息,让许多人对绿色食品有了新 的认识,只需扫一下,便可知道农产品的身份信息。 “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 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伪的大作用,让老百 姓吃得放心。”西安荣华农业一位负责人说。 (摘编自赵辉《陕西:绿色农产品也有“户口簿”》,2015 年 11 月 2 日《西安晚报》) 材料四: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绿色食品比普通农产品价格高出 10%至 30%,有机农产 品要高出 50%以上。表面上看,这样的价格很合适,但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品高不少, 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 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 产品流通渠道。进入超市为打造品牌的第一步,但超市设置了各种进场门槛,这些费用让企 业吃不消。为了破解进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我们通过互联网让 农民的生产过程透明化,以此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阿卡农庄总裁江宇虹说,农庄 将客户锁定为中高端消费者,采用预付费种植方式,实现了以销定产。目前,700 家绿色食品 企业已进驻工行融 e 购,在线销售额近 9000 万元;中绿生活网对接企业 1000 家,签约额达 3500 万元;从全国范围来看,进入阿里和京东平台的农户数量更多。绿色、有机食品行业未 来会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朝阳行业。 (摘编自乔金亮《如何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2017 年 7 月 4 日《经济日报》)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 B. B C. C D. D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看,所有的有机食品全都属于绿色食品范畴,符合绿色食品产品 质量标准。 B. 有机食品是一种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 生产资料。 C. 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并且更安全。 D. 有机食品受到市场认可,但仍存在生产成本高、品牌意识缺乏、产品利润低、消费者信任 不足等问题。 13.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请简要概括。 【答案】11. A 12. A 的 13.①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赢得消费者信任;②降低生产成本;③利 用网络,优化销售渠道;④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例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 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 项,“绿色食品的特点是不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错误,根据材料一可知,绿色食品标准 分为 AA 级和 A 级两个技术等级,AA 级绿色食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 级食品在生产过 程中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 一进行比对。 B 项,“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是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错误,根据材料一“AA 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 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可知,有机食品不仅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生产资料, 还不使用“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这是它和其他绿色食品的区别。 C 项,“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高”于文无据,材料没有提到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营养价值更 高,而是说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污染更少,食品更安全。 D 项,“品牌意识缺乏”错误,根据材料四原文“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色农产品获得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可知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的发 展作用。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 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请简要概括。”,然 后到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找到介绍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再进 行总结概括。材料三提到“葡萄在离开园区时使进行了检验检测,数据就写入了监管平台, 通过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查询。对企业来说虽然多了一道工序,但这个小小的贴标却起到了防 伪的大作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可知我国绿色、有机食品行业发展要利用信息技术,强 化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监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材料四提到“绿色农产品的成本比普通农产 品高不少,有机农产品的成本更是普通农产品的两倍以上。”“一些农企意识到品牌是让绿 色农产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开始着手打造绿色产品流通渠道。”“为了破解进 入超市不盈利的局面,很多电商企业应运而生。”,可见绿色、有机食品的成本过高,要想得 到长期发展,必须降低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打造消费者信赖的品牌,打造绿色产品 流通渠道;利用互联网优势,发展电商企业,优化销售渠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l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人捡拾的柴禾 ①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 ②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 小米弱,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烹些葱蒜。一锅和子饭, 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一家几代围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 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问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 ③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小山般的柴禾安 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 ④秋叶落下,秋假来临。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 一只梦头搬丫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里。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他们不再悄皮,顾不 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秋日的假期,孩 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拣柴禾。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 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地不偏不倚。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 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冬季。 ⑤在拣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小心翼翼。 大人们一掀被子,便打着哈欠乖乖坐起。箩头就等在门口。迅速扒几口饭,提起箩头,一边 出门一边呼唤心仪的伙伴。而被唤的人,也在慌乱地做着出门的准备。一阵风过后,两只箩 头,两个或搭肩或牵手的伙伴,便直奔村中树林而去。连续几天的不松懈,学校的柴禾像小 山一样坚守在各自的教室外边,井水不犯河水。 ⑥冬天里的每个家庭也需要柴禾。于是提起刚刚在学校倒空的箩头,再次跨过田野,跑 向林间。没了硬性任务,孩子们有些松懈。累坏了的他们让自己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 上的树枝。一帮牺牲了玩要时间的小孩子们,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急了便爬树,把要 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箩头底。每一根枝条被不同的箩头,提回不同的院落迎接冬 天,等待燃烧的时刻。 ⑦多年后,在城市里偶尔会看到落地的枯枝,怦然心动,然而此时已不再需要华丽的火 焰。无人拣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没有去到一个院子, 没有经历一场燃烧,枯枝便失了存在的意义。 ⑧去年秋季,我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寻找枯枝的村庄,路过学校 门外的一排枣树,横七竖八的枝丫落满地。村人说,漫山遍野拣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 现在人们都是用电、用煤气了。更重要的是,人少了。 ⑨村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村庄。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炕上都挤满了大 人孩子,每个院子都鸡鸣狗叫,人声喧闹。满村的人,满屋的嘴,要吃饭,要取暖,要度过 漫长的冬季。每个或精致或粗陋的灶台上,都要热烈地燃起跃动的火焰。火焰逼去严寒,让 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有火焰的冬天,不再冰冷不再漫长,火焰会让人从头暖到脚,从前心 暖到后背。因此,冬天的柴禾总是不够用,孩子们会在长长的秋季跑遍每一个有树的角落, 拣回每一根脱落的枝丫。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 层层落在堆起的柴禾上。有时候,他们的母亲会跑进雪中,匆匆抱一捆柴禾进屋。带着雪的 柴禾,在火里燃烧得更加欢快。 ⑩如今,学校还在那里,只是没了念书的孩子。许多院落空空,或者只剩了老人。老人 们的冬天,单是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曾经稀少的玉米棒芯,堆了半院,等待幻化成 细细的炊烟。拣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枯枝无人拣拾,寂寞成了镜头里的风景。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 1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柴禾不仅可以用来煮饭,还可以逼去严寒,让人熬过漫长的冬季,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人 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 B. 家里、学校过冬的时候都需要孩子们拣柴禾,这使得他们睡个懒觉也小心翼翼,可看出孩 子们对这件事很看重。 C. 文章第④段写孩子放学后相约捡柴禾运用了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孩子们成群结伙、 满沟满岭捡枯枝的情形。 D. 结尾富有意蕴,“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用反问、拟人手法表达出作者对无人 拣拾柴禾的遗憾和痛心。 15. 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16. 本文标题是“无人拣拾的柴禾”,文章却又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过去拣柴禾的事情,请结合 全文探究这样写的效果。 【答案】14. D 15. ①由秋天落叶想起柴禾,自然起笔,引出下文。②点出写作对象,“映 现在脑子里”凸显柴禾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之重。③运用倒叙手法,吸引读者兴趣,同时也 可避免平铺直叙。 16.①标题“无人拣拾的柴禾”点明了现状,而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写过去拣柴禾的事情,就是 要与现在无人拣拾柴禾的现象进行对比;②强调了柴禾在过去生活中的重要性,它让人感到 温暧,体现了枯枝存在的意义;③表达出作者对以往生活的怀念,对现在空巢村庄的无限感 喟。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 项“用反问、拟人手法表达出 作者对无人拣拾柴禾的遗憾和痛心”错误,不是反问,而是疑问;“遗憾和痛心”错误,情 感分析有误,用词过重,应是“失落感”。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第一 节就一句话“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内容上主要就是点名了写作对 象“柴禾”。结构上结合开头段落的作用来回答,如引出下文对柴禾以及孩子拣拾柴禾的事件 的描写。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来分析,不可泛泛而谈。 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 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 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 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 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 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一定要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 合理分析。贴近文本,尊重文本。一般采用 “述 ”和“评”相结合的形式。从题干可知,要 求探究的是作者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原因,以及效果,主要从为主旨服务的角度来回答。 第二段至第六段作者回忆了过去拣柴禾的事情,如“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 中无限欢喜;一锅和子饭,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 天;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冬季。”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欢喜之情,以及过去人们对柴禾的依赖之情。但从第七段以后,作者 重点描写了城市以及农村不再有柴禾的事情,如“无人拣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 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村人说,漫山遍野拣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现在人们都是 用电、用煤气了。更重要的是,人少了;拣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 者的惋惜之情和失望之情。尤其最后一段话“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表面是写 柴禾想念从前,实际上是写作者对过去的想念。所以作者这样安排结构,是运用的对比的手 法,把过去拣柴禾的事情与现在无人拣拾柴禾的现象进行对比,从而强调了柴禾在过去生活 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以往生活的怀念。 三、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 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 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 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 世为富平侯。” 。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 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 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 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泰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 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 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 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 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 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 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 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 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 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联所不及/得数问 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 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候印/ C. 将军年老被病/联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 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 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称为“薨”。 B. “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起不停留。 C. “食邑”是封地,各朝受封卿大夫均享有对封地的统治权,尤其是收税的权利,故名。 D. “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安世工作尽责。供职尚书省时,工作尽心尽责,连例行节假日也没有外出过。担任光禄 大夫后,大将军霍光很着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对他评价很高。 B. 张安世为人谦逊。皇帝想任用他为大将军,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是以担此重任,坚持推辞 但没有成功。 C. 张安世对家人要求严格。他认为自己和儿子地位都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请求 让他的儿子张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 D. 张安世善于治家。他虽然有万户封地,但生活节俭,夫人亲自纺织,家奴都有手艺活做。 张家凭勤劳节俭、善于经营而富有。 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 (2)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答案】17. A 18. C 19. C 20. (1)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世记住了那些 书的内容。 (2)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对霍光更亲密。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关键词,然 后根据语法、句式以及句意进行排除。这段文字主要是说皇帝拒绝张安世乞骸骨的原因。全 句意思是将军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 制胜,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 让你想要上书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其中,“不能”为副词,修饰“视事”,中间不 可断句,排除 B 项;“焉”为句末语气词,后面应该停顿,排除 C 项;“归”为动词,作谓 语,其宾语为“印”,“归”前断句,排除 D 项。 故选 A。 【18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各朝受封卿大夫均享有对封地的统治权”错误,古代食邑受封者权利有变化,秦汉推 行郡县制,承受封爵者在其封邑内渐无统治权利,食禄已改为以征敛封邑内民户赋税拨充, 其数量按民产计算,与周代按田邑大小区分者不同。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就向皇帝请求让他的儿子张延寿离开京城去做北地太守”错误,原文是“为子延寿求 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意思是“张安世就替儿子张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他做了北 地太守。”,张安世只是请求让儿子张延寿出京做官,并未提出具体职位,是皇帝任命张延寿 为北地太守。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亡”,丢失,失去;“箧”,箱子一类的东西; “识”,记得;“诏问莫能知”,省略句,正常语序应该是“诏问(人)莫能知”。(2)中,“尊 惮”,敬畏;“内亲”,内心亲近;“心密于光焉”,状语后置局,正常语序应该是“于光亲密 焉”。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 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 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翻译: 张安世,字子孺,年轻时因父亲关系做了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尽心尽力于职责, 例行假日没有外出过。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下诏询问没有人能知道,只有张安 世记住了那些书的内容,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后来悬赏征求找到了那些书,用来校 对没有什么遗漏的。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执掌政权,因为张安世品行忠厚,霍光亲近重用他。过了一段 时间,天子下诏书说:“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辅佐政务,担任宿卫,严肃恭敬,从不怠慢, 十三年了,都能康乐安宁。信任亲人任用贤人,是唐虞时代的治国原则,封张安世为富平 侯。” 大将军霍光死后几个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说:“车骑将军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 多年,忠心诚信谨慎厚道,勤于国事,他是国家的重臣,应该加封他的地位,让他做大将 军。”皇帝也想任用他。安世听到这件事情,内心恐惧,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见皇帝, 摘掉官帽叩头说:“我实在是认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这样的高官,接替大将军霍光的职位, 恳请您稍加哀怜,来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着说:“你说的太谦虚了。如果你不能够胜任 这一职务,还有谁能够胜任呢!”安世再三推辞没能成功。 曾经有所推荐,那人来道谢,安世非常遗憾,认为推荐贤良,介绍有才能的人,哪里有 私人感谢的道理?于是跟这个人断绝了关系,不再跟他来往。有个郎官功劳很大,官职得不 到升迁,自己找张安世谈起这事,张安世回答说:“您的功劳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 下是供职的,有什么功劳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绝了,没有答应。没多久,郎官果然升迁了。 莫府长史升了官,安世问他自己的过失。长史说:“将军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没有推荐 士人,谈论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说:“皇帝贤明,对于臣子中的贤与不贤分得很清 楚,我修养自己罢了,怎么能够了解士人并推荐呢?”他要隐藏名声疏远权势就是这样。 张安世自己发觉父子地位尊贵显耀,内心很不安,就替儿子延寿请求外出做官,皇帝让 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万户,然而自己穿着黑色粗厚的丝绸,夫人自 己纺织绩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艺活做,在家里经营产业,经常积蓄细微的财物,因此能够 不断增加财产,比大将军霍光还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将军霍光,然而内心亲近张安世,比 对霍光更亲密。 元康四年的春天,张安世病,呈上报告归还侯爵,请求退休。皇帝回复说:“将军年事 已高且疾病缠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用谋略和智慧克敌制胜,你是先帝是 重臣,擅长治乱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见,是什么怨恨让你想要上书归还 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呢?今速求去,是待朕不厚,而忘旧恩,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啊!希望 将军多吃点饭,找医生看看,安心养神,来辅助我。”安世又勉强主持事务,到秋天去世。 皇帝赠给他印绶,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谥号为“敬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曾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 《晋书·王献之传》。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2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 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 “头上貂蝉曾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 “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22.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上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C 22. 这两首诗词都写到了亲人夜晚交谈甚欢的场景。辛词由眼前实景转入 回忆兄弟两人夜半笑谈的场景,由实入虚。李诗想象夫妻团聚时回忆眼前巴山雨夜的场景, 虚中有实。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 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C 项,“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错误。“诗书事业,青毡犹在”,是说读书是辛家传统; “头上貂蝉曾见”则是以富贵功名劝诫佑之。家风喜好诗书,读书能令冠貂蝉,追求富贵功 名。这首词虽是写给诗人弟弟佑之的,也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判断时,考生一定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 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 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 比喻修辞首先指出本体喻体,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这首词上 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在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上有何异同。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 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 弟归浮梁》中的“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幻想的一种场景。这两句词写从此之后,只能 在回忆中想象兄弟到半夜仍在长谈,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小窗风雨”,是眼前的实景,属 于实写,而“中夜笑谈清软”是虚写,诗歌由实到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 的思念之情。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 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何当”是想象之词,虚中有实。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 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宋文帝刘义隆本想“__________”,但由 于准备仓促,最终只能“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 寒以寄寓一种凄苦之意。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封狼居胥 (4). 赢得仓皇 北顾 (5). 其间旦暮闻何物 (6). 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 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 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砺、胥、赢、猿。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 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③网友感慨:“一等功臣狄国平今天悄然离世,抵不过一条八封新闻。” ④2018 年 9 月 30 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向人民英雄献花篮,向为中国 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⑤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面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封锁以及各种附加条件, 他和他的团队本着“自我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信念克难攻坚。而今林鸣被称为新时代英 雄,港珠澳的功臣! ⑥习近平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今日中国,稳步前进,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强大开放、和平稳定的面貌。在这样的时代中,大 多数人注定平凡,“英雄”看似愈发遥远。对于此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范文】争做新时代的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自古及今就不 缺乏英雄,历朝历代都有英雄出现。在今天的新时代,中国更需要英雄,中国也不缺乏英雄, 更不缺乏出英雄的氛围。 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和平环境为各行各业出现更多的英雄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和氛围, 尤其现如今,中国从上到下对英雄的崇拜更是再上一层楼,不仅及时出台了《英烈保护法》, 而且国家领导人对英雄精神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这种浓厚的环境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 新时代中国,人民子弟兵是英雄。手中的钢枪是他们的情感,头上的国徽是他们的灵魂。 先辈曾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洒下他们满腔的热血,留下他们不倒的身躯。英雄的江山是如此 的壮观,烈士的天空是如此的灿烂。他们绝不能容忍英雄留下的土地被无情地分裂,绝不能 坐视祖国的主权遭到野蛮的侵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挥洒青春,冒严寒,斗酷暑,用自己的 赤诚之心保家卫国,用自己的宝贵生命保卫群众! 新时代中国,基层干部是英雄。他们每天都会遇到过很多困难与挫折,但从不逃避,从 不躲闪。他们每天都有批不完的文件与开不完的会议,但他们一如既往。他们用普通平凡的 言行服务群众,他们用默默奉献承担使命,他们用超负荷的劳动践行初心,他们用走家串户 夯实基础。 新时代中国,医生护士是英雄。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死神,但从不后退。病房的伤残病痛 与哭叫声深深地刺着他们的心。他们不求报酬,不求奖励,只求在每一个需要的病人身边, 有不愧于“白衣天使”的笑脸。他们用精湛的技艺救死扶伤,他们宁可承受无妄的攻击和无 休无止的“医闹”也要维护白衣天使的职责,他们用不同的医学知识承担着群众的生命安全。 新时代中国,人民教师是英雄。他们教书育人,将毕生所学,教与国家的未来。他们桃 李天下,博古通今,用知识弥补精神的缺陷,用文化传播做人的道理。他们乐此不疲,享受 着教书育人后的这份难得而真诚的问候,他们忠情于站在讲台上那份崇高的感觉。 也许我们成不了伟大的英雄,但我们能够做好自己的英雄!我们崇拜英雄,但我们也可 以成为英雄!新时代中国,只要我们做好本职,每个人都是英雄!新时代中国,让我们一起 学英雄,敬英雄,做英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 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因 果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材料主旨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抓住材料关键句/词: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分析材料主旨:题目给予我们六则参考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谈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这六 则材料看似凌乱,思想内容不一致。其实不然,这六则材料有一个统一的主题,那就是新时 代的平凡人也可以成为英雄,我们需要崇尚英雄,向英雄学习。这就是这六则材料告诉我们 的信息,写作时,也必须把握这个中心点,不能偏离,不能曲解。当然,在写作前,我们需 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英雄?当代还有英雄吗?如果有,怎么才算英雄?在时代洪 流中,英雄的概念常常有所不同,但我们一定要理清英雄的概念。秦皇汉武是英雄,唐宗宋 祖是英雄,人民群众更是英雄。英雄不一定要做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在生活中,一样有 英雄的存在。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医生 护士是英雄,工人农民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 敬业、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 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第二,当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英雄? 英雄是一个大写的“我”,必须头顶道义,肩扛民族,受托国家,必须具有担当精神。当今时 代中,我们需要思考英雄的情怀和价值,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英雄,用纯洁的心灵敬仰英雄。 不能因为他们平凡而看不起,不能因为他们不出众而看不上,更不能因为他们不起眼而瞧不 上。我们不能把偶像当作英雄,应该把英雄当作偶像。同时,我们不能只“看在眼里”,还需 要“记在心里”,更需要“学在身上”。 立意: ①不要把偶像当作英雄,要把英雄当作偶像 ②战争硝烟虽已远去,但是英雄依然辈出 ③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英雄 ④只有崇尚英雄,民族才有未来 ⑤英雄是民族的偶像 ⑥英雄应该“活”在当下 素材: 1.一代文豪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 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3. 新时代,战争硝烟虽已远去,但是英雄依然辈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 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虽然有着不同的英雄事迹,却拥有着相同的英雄品格。 4. 时势造英雄,英雄顺应时势。我们崇尚英雄模范,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品格。他 们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 命,始终饱含着最深沉的爱国情怀,始终一心为人民服务。 5.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一定要有对事业无怨无悔坚守的信念,要坚定为国为民的志向。只 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成就平凡中的伟大,才能成就伟业,才能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一定要 认真立足本职工作,做到精益求精,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勇往 直前。做到舍小家顾大家,展现无我境界和有为担当,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思想品质,充实精 神能力,锤炼过硬作风,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 通过分析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如此题可围绕“争作新时代的英雄”这一中心论点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 全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