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9: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9: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1.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 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 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4.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5.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6.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3.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 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文章时应注意一下生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语气和情感。‎ 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可能读的时候少了那么一点问道,就是情感不够:为更好地理解这首千古绝唱,先了解一下作者。‎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宋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史书上也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壮健如虎,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立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但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 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 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不过,有的作品也流露出持酒狂放、寄情山水与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和消极情绪。 ‎ 风格特征:豪放、悲壮、壮阔。 ‎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墓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铜板铁琶”是说辛弃疾的词是豪迈激越的,不像二八女子执红牙拍板低吟浅唱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是像关西大汉拿铁板铜琶弹唱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辛弃疾曾于1165年作《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悲黍”源于《诗经》,即“黍离之悲”,指亡国之痛、兴亡之感。 ‎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 他的这一主张就体现在本节课我们所要学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幻)‎ 解题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 水龙吟,建康 赏心亭 登,所谓登高必有赋 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辛弃疾的登临之意。‎ 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思考:“诗言志”,这首词你初读时最原初的感受什么,你觉得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情感? 概括一下。‎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寂感,生命短暂感,思乡之愁,有志难申,壮志难酬等等 ‎ 大家说的都对,都隐隐约约感觉得到,辛有这种忧愁幽思在里面,这种忧愁,缘何而发呢,了解一下作者就很有必要了 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在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这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在这种境遇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就可想而知了。当他为了销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面对着大好江山词人的无限感慨就涌上心头。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 那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写作背景以后我们再读文章时就应该注意情感的表达,应该是一种悲愤情感。那么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遍。‎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抽读、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 鉴赏文本,体会感情 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情感的,你们发现了吗?    ——借景抒情 ‎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意象)?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 ‎(1)“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 接下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其实是人心中有仇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是在献愁供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啊?(学生齐答:移情)对,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 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 ‎“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 ‎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同学们觉得它会包含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几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大胆的讲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同学你来讲一下。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板书)‎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按书上的来。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 ‎5.小结上片: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借景抒情)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6.全体女生朗读    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在上片中,词人以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抒发内心情感,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 明确:借典故抒情。‎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 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历史上的哪些人?各有何特征:        张翰——乐于归隐—乡思 许汜—— 谋取私利—为国为民        刘备——雄才大略—控诉当朝 桓温——叹时光流逝—哀叹虚掷年华 ‎2.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总结:①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②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忧虑③对朝廷中一味贪图享乐、谋求私利的群小的鄙弃④时光流逝、年华虚度的感慨⑤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⑥不被理解的孤独寂寞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 一典 季鹰想到家乡的鲈鱼,弃官回家乡,作者行吗? 有家不能归的乡思 不能回家原因是什么?还怨谁? 对金人入侵的,南宋偏安主和的愤恨 对季鹰的这种做法什么态度? 不愿忘怀时事、弃官还乡。仍然期盼着为国效力的一天。 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 ‎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 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 “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 ‎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 二典 求田问舍的是谁?‎ 陈登如何对他?‎ 刘备如何对他?‎ 你觉得作者对他持什么态度?‎ 作者对刘备什么态度?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 ‎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三典 先请同学解释一下这个典故是怎么一回事。‎ 他叹息,年华流逝,树犹发此,人何以堪,是不是作者已经年老的不行了,无力报国了?‎ 他为什么叹息流年?叹年华虚度。‎ 表现出作者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 ‎3.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用典 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包括我们学到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连用了几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表现追慕英雄自己的壮志难酬。‎ 用典的作用: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5.辛弃疾同时代人、岳飞的孙子岳珂曾批评辛弃疾词作有用典过多之弊,而这一首词虽用典密集,但都很贴切,不给人堆砌繁琐之感,为什么?‎ 词中典故,或正用,或反用,都为吊兴废,感身世,且用词极为精当,能配合词意进行锤炼,起着融化史实入词的作用。所以典故虽多,却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6.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 与痛苦。‎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7.小结下片: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 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1.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 ‎2.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辛弃疾的一腔孤忠,无人领会,化而为泪。那是怎样的一滴泪!你能在古诗词中找到类似的泪吗?‎ 生交流,师总结:‎ 在历史长河中,男儿的一哭令天地为之变色,日月为之无光。屈原的泪水流向社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为黎民而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陆游为江山沦落敌手而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些泪和辛弃疾的热泪一样,无不因折射了爱国的情怀而长留后人心间!‎ ‎3.唐宋词中的“凭栏”意象探究 生交流,师总结:“凭栏”意象在唐宋词作中频繁出现这一现象有其必然性:受传统心理影响,也有栏杆的时空特性的因素,还与时代有关。凭栏意象在词中有一些普遍特征:时间久,形象孤,气氛静。凭栏具有深刻的文学审美价值,它代表了愁、恨、销魂、神伤,而词本身就是感伤文学,凭栏是这种感伤的良好载体,它形象雅致,意境深远,可以说是词这种民族艺术瑰宝上的一颗明珠。  课堂小结   主题: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它是辛词名作之一,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 布置作业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群小当道,忠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这就使辛弃疾在扼腕叹息之余,把一腔忠贞化而为诗词,从而演奏了一曲时代的最强音,照亮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也温暖了后来人的心灵,更激励着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心怀天下,热爱祖国。这也许就是对叶嘉莹先生所言“诗词让人心灵不死”的另一种理解吧!‎ 作业: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加深对辛弃疾其人其诗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上片:‎ 江月 山景 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教学反思 ‎1.教学中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达到对诗词的整体认知。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 ‎2.诗词教学的首要是把鉴赏和朗读结合起来,鉴赏帮助朗读,朗读提升鉴赏。这堂课安排较多的朗读,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可背诵。‎ ‎3.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外的优质资源,如开头的导入语的设计,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爱好,将课本的诗词和流行歌曲联系起来,可以更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同时,在知识迁移里面我援引了唐宋词中的“凭栏”意象探究一文,有利于学生对“凭栏”意象的深入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