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荣成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简说吟诵 赵敏俐 吟诵,是我国先秦时代产生的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此后逐渐成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吟”是将古诗文的语音长短有致地延长,听上去有种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所以有人将其称之为“吟咏”或“吟唱”。“诵”是在口语基础上强化语音张力和节奏感,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效果。“吟”和“诵”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有所结合,从而产生了或偏于“吟”或偏于“诵”的多样化形式。‎ 吟诵之所以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容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自然就会形成具有优美旋律的声音形式。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睛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说,声音既是古诗文意义得以表现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外在形式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吟诵恰恰是表现古诗文声音之美的最好方式。古人在诗文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就离不开吟诵,并渐渐成为一种创作习惯。古人的读书学习也离不开吟诵,如孔子和墨子都有“诵诗三百”之说。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过去人们把小学生上学堂学习称为“读书”或者“念书”,而不是“看书”。这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 27 -‎ 吟诵是借助声音来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但它与现代人们所说的朗诵不同。吟诵和朗诵的最大不同在于吟诵更注重四声和对作品形式的研究,这使它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便于学习和把握。汉语四声本就有高低和长短的不同,将四声读准,加上适当的停顿或者延长,就会形成一定的节奏和旋律。与此同时,把握好古诗文的形式特点和内在节律,如古体诗、古文的内容层次与段落结构,近体诗词的格律规定,自然就会形成一首旋律优美的吟诵调。‎ 这些年,学者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吟诵采录工作发现,尽管各地的语言习惯不同,吟诵还是遵循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在字读上,要求发音正确,通语要求尽量纯正,方言也要以该方言的“正音”为准,切不可“倒字”;在节奏上,要求按词、词组的音步、音节停顿或延长,切不可“破句”;同时注意把握诗文内在的神理气韵,从而达到“声音形象”与“文学意趣”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艺术之美。在漫长的历史传承和实践中,各地学人根据自己的方言特点和对古诗文的体会,形成了许多优美动听的传统吟诵调。‎ 需要重视的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吟诵的传承出现了危机。有少数学者如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等,在保留吟诵传统、从事吟诵教育、培育吟诵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努力。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古诗文吟诵。吟诵正在重新成为人们认知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成为学校进行古典诗文教学的一种新颖有效的方式。‎ ‎(《光明日报》2018年3月,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吟诵是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产生于先秦,后发展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 B. 吟诵包括“吟”和“诵”两种主要方式,随着长期的传承发展,又产生了或偏于“吟”或偏于“诵”的多样化形式。‎ C. 古诗文的意义与形式之美唯有吟诵才能表现出来,这是看或默读所无法实现的。‎ D. 与朗读相比,吟诵更注重四声和作品形式的研究,即便在语言习惯不同的地区,也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方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对“吟”和“诵”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从声音的表达效果看,前者有接近于歌唱的旋律感,后者听来则抑扬顿挫。‎ B. 第二段论述了吟诵的重要性,先分析吟诵对表达古诗文声音之美的作用,进而阐述吟诵与古人诗文创作、学习的关系。‎ C. 文章以孔子、墨子的“诵诗三百首”以及小学生“读书”“念书”为例,证明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符合学习的规律。‎ D. 文章围绕吟诵这一概念,先阐释其内涵,接着剖析其作用、特点等,最后联系现实进一步阐明其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7 -‎ A. 吟诵能成为古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是因为汉字的声调加上古诗文本身的节奏韵律,能自然形成优美的旋律。‎ B. 吟诵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方式,反过来,诗人创作作品时,也可以借助吟诵来推敲用词是否准确,诗歌是否具有节奏韵律等。‎ C. 吟诵时如果只关注发音和节奏,忽略诗文内在的神理气韵,就无法体会声音形象与文学意趣有机融合的艺术之美。‎ D. 尽管吟诵的传承曾出现危机,但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弘扬,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重视古诗文吟诵。‎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具体而言是理解词语概念含义并进行比较的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看是选正确还是错误,是选一项还是两项。然后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做这类题要培养良好心态 :耐心细致,找准问题源;准确理解。忌主观臆断;心浮气躁时,由题带文;切忌厌烦心态。‎ C项,“古诗文的意义与形式之美唯有吟诵才能表现出来”说法错误。原文是说“而这个声音形式只靠眼睛来看,只靠默读的方式是无法体现的,只有通过有声的吟诵才能表达出来”,可见吟诵表现出来的是“这个声音形式”,而非“古诗文的意义与形式之美”。选项说法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 27 -‎ 项,“文章以孔子、墨子的‘诵诗三百首’以及小学生‘读书’‘念书’为例,证明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符合学习的规律”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如孔子和墨子都有‘诵诗三百’之说。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过去人们把小学生上学堂学习称为‘读书’或者‘念书’,而不是‘看书’。这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段文字,可见文章以孔子、墨子的“诵诗三百首”为例,来证明“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文,是因为它符合学习的规律”;以小学生“读书”“念书”为例,来说明“有声的‘读’和‘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选项说法张冠李戴。‎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A项,“是因为汉字的声调加上古诗文本身的节奏韵律”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一是汉语言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二是古诗文本身所具有的节奏韵律。通过汉语四声的高低和发声的长短,再配合古诗文本身内容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可见不仅仅是“汉字的声调”,还有语言方面的因素。‎ 故选A。‎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门道 游睿 大院里安静得要命。昨天晚上父母就已经给他说,今天他们要带着家丁们去干活儿。让他自己在家和小普玩。他伸了个懒腰,跨出房门,看见小普正在院子里射箭。‎ 那是一把自制的弓箭,用一根竹竿弯成弓,用一根麻绳做的弦。只见小普把一支箭放在弓上,满满地拉开,然后一松手,十米开外的一只麻雀就落了下来。‎ 他兴奋不已。“原来你还有这本事?”他说:“小普,我知道一个地方,有很多野兔和山鸡,我带你去。”‎ 小普立即直了身子说:“少爷,我们去不了,我爹怕我把你带出去惹祸,就把门锁上了,我出不去。”他走到小普面前说:“大门不是开着的吗?怎么会出不去?”‎ 小普说:“那是你们走的门,我们家走的小门被我爹锁上了。”那道小门确实是锁住了。‎ 小门就在大门的旁边。大门宽敞开阔,而小门却又矮又窄,像个仆人一样跟在大门旁边。‎ - 27 -‎ 在他们家里,只有主人才可以走大门,家丁们进出都只能走小门,小普也不例外。‎ 他把手搭在小普肩上说:“多大点事儿啊,你和我一道走大门去。”‎ 小普赶紧把他的手拿下来说:“少爷万万不可。这可是咱大院的规矩,家丁走大门就犯了大忌,得受罚的。”‎ 他看着小普,小普一脸严肃。他笑着说:“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吗?你就跟我去试试,看看从大门走出去能怎样?”‎ ‎“小普,现在你听我两件事:第一,没有外人的时候,不准叫我少爷;第二,你现在站好,让我背你。”‎ 小普连忙摆手说:“少爷,哪一条我都不能答应!”‎ 他立马昂起头,就在这一瞬间,他背起小普就往门外跑去。小普在他背上挣扎着说:“少爷,你快放下我,放下我!”他却一言不发,双手牢牢地把小普背在背上,一步一步迈向大门。‎ 虽然只有几步路,到了大门口,他却已经出了汗。待他放下小普,却发现小普哭了。小普泪流满面地叫“少爷”。‎ 他怒斥道:“不准叫‘少爷’,我长你才几天,叫‘哥’。”‎ 小普看着他,好半天才低低地叫了声“哥”。他立刻笑了,把手搭在小普肩膀上说:“小普,我们本来都一样,没什么主仆之分,我们应该走一样的门,明白吗?”‎ 小普看着他,好半天才点头说“嗯”。‎ 但是他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天,他就被父亲送到外国读书了。因为走得匆忙,加上主仆之分,他没有来得及和小普告别。而这一去,就是整整七年。‎ 七年后的这一天,当他不得不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乡的时候,伴随他的,还有一个噩耗:日军侵占了他的家乡,他的父母和家丁都被日军残忍杀害。唯有小普幸存,但小普却投靠了日军。‎ 他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他无法想象小普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他在国外的几年学习中,已经接受了比较先进的思想,作为组织的一员,他不得不化悲痛为力量,从事着一些组织活动。‎ 这一天,他化装成一个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来到了自家大院附近,他远远地看到,大院的大门似乎没有什么改变,只是门前多了日本的岗哨。不过大门紧闭,唯有大门旁低矮狭窄的小门开着,一些日本兵在那道小门里进进出出。‎ - 27 -‎ 这时,一个戴黑帽子的人坐到了他的车上。“送我去院里。”那人说。他并不抬头,拉着那个人就往院里走。当他走到大门口,日本兵向车上的人敬个礼,却拦住了他。车上的人并不说话,递给他一张纸币。他接过钱掉头就走,走了几步,他又忍不住回头,看见那道紧闭的大门。黑帽子的人昂首阔步,从大门走了进去。‎ 他加快了步子,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才打开那张纸币。纸币中间,包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句话:“哥,谢谢你背着我走了一次大门,我后来才明白,家丁也可以走大门,也可以选择正确的道路。小普。”‎ 他翻过纸条,只见纸条的背面,是组织期待已久的日军作战布点图。‎ 他远远地回头看着那道大门,含泪笑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14期)‎ ‎4.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第二段通过动作描写展示了小普的箭术,为后文写他成长为抗日战士埋下了伏笔。‎ B. 小门锁上后,即便大门开着小普也不敢出去,这说明生活在大院里的小普深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小小年纪已有奴性意识。‎ C. “他”背起小普从大门出去后,小普哭了,这是因为在这个大院里小普从没受过这样的优待,少爷的举动令他十分感动。‎ D. 纸条是这篇小说的线索和情节设计的关键,对表现人物的个性,揭示小说的主旨,都起到重要作用。‎ ‎5. 七年后,化装为人力车夫的“他”在自家大院附近有两次回头,两次回头时他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4. B 5. 第一次回头看,自家大门被占领,有家难回,触发他国破家亡之痛;认出小普,小普与日本人的亲密关系以及接头人的身份,让他心里很困惑。‎ 第二次回头看,曾被疑叛国投敌的小普选择的是忠于国家、民族的正确道路,真相大白令他欣慰;兄弟合作,共同担起抗日救国大业,让他振奋;心疼小普忍辱负重;对曾经怀疑、冤枉小普感到自责。 ‎ ‎6. 答案一:“他”。从情节和表现手法看,“他”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情节围绕他展开(或作者用大量的动作、语言描写着重刻画了这一人物);从主题上看,小说重点表现了他的进步思想和革命品质。“他”少年时就有人人生而平等的进步思想,长大后积极投身抗日,成为坚定的革命者;他亲手打破了小普的奴性枷锁,促使小普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他是小普的引路人。‎ - 27 -‎ 答案二:小普。从情节看,小普促成并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他的成长经历是小说的一条暗线(或重点记叙了小普的成长经历);他的身份是小说最大的悬念,真相大白后给读者的冲击力最大;从主题看,小普形象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意蕴,他从有奴性的仆人成长为忍辱负重、保家卫国的革命者,小普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小说赞扬了他的民族气节与大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为后文写他成长为抗日战士埋下了伏笔”错误,展示小普的箭术引起了少爷的兴趣,为下文主仆的交流做铺垫;‎ C项,“小普哭了,这是因为在这个大院里小普从没受过这样的优待,少爷的举动令他十分感动”错误,小普的哭是怕被人发现受到惩罚,体现他深受大院等级观念的影响;‎ D项,“纸条是这篇小说的线索”错误,纸条没有线索作用,文章的线索是门道。‎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和该情节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 第一次回头看,“他接过钱掉头就走,走了几步,他又忍不住回头,看见那道紧闭的大门。黑帽子的人昂首阔步,从大门走了进去”,此时的他亲眼看到自己的家被日军占领,想到“他的父母和家丁都被日军残忍杀害。唯有小普幸存,但小普却投靠了日军”、自己有家难回的残酷现实,激起的是国破家亡之痛;而“他”认出小普,看到“日本兵向车上的人敬个礼”,而“车上的人并不说话,递给他一张纸币”,从后文可知,“打开那张纸币。纸币中间,包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几句话:“哥,谢谢你背着我走了一次大门,我后来才明白,家丁也可以走大门,也可以选择正确的道路。小普。”‎ - 27 -‎ 他翻过纸条,只见纸条的背面,是组织期待已久的日军作战布点图”,“小普”接头人的身份,最初让他心里很困惑。而第二次回头看,“他远远地回头看着那道大门,含泪笑了”,他“含泪”是为曾经怀疑、冤枉小普感到自责;“笑了”是因为“他”为小普选择忠于国家、民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确道路高兴。曾经的兄弟被疑叛国投敌,如今真相大白,让“他”感到十分欣慰;而日后“他”和小普能够兄弟合作,共同报家仇国恨、共担抗日救国大业,又让“他”感到十分振奋。‎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考查学生阅读文本、提取筛选、整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得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方面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 解答此题,要先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观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根据,言之成理即可。如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 “他”,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和表现手法来分析,“他”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情节围绕他展开;从表现的主题上看,小说重点表现了他的进步思想和革命品质。如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小普,从情节发展来看,小普的行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他的身份真相大白后给读者的冲击力最大;从表现主题看,小普形象从有奴性的仆人成长为忍辱负重、保家卫国的革命者,小说赞扬了他的民族气节与大义。‎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揭网售滞销水果悲情牌套路:“滞销大爷”被滥用 文/郭琳琳 张曜麟 ‎5月7日,山西运城临猗县政府发布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该声明称,近期多个电商平台发布了“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方式营销临猗苹果,这给运城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经全面深入查证,该信息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临猗苹果滞销”?当地称夸大事实 据临猗县政府调查,报道所选用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此外,为最大限度地博取消费者同情,电商刻意打造临猗苹果“丑”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苹果都是有果锈疤痕、麻点、黑点、龟裂的次等果。此类苹果是客商将优质苹果筛选收购以后余下的残次苹果,仅占很小的比例。‎ - 27 -‎ 临猗县政府在声明中还称,个别平台采取不当手段取得了加盖当地乡、村及果业部门公章的材料配合宣传,并且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大多平台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造成了苹果价格的不合理波动。‎ 据调查,打悲情牌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广东徐闻的菠萝、安徽一带的蜜橘等农产品也都曾被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营销,目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博取消费者同情。昨天,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搜索看到,仍有不少商家以“爱心助农”、山西“4000万斤苹果滞销”等为名销售临猗苹果。宣传中不乏“果农心急如焚”“欲哭无泪”等字眼。商品评论显示,不少买家是冲着助农的宣传来买的。卖家则对北青报记者承认,店铺地址在深圳,但声称照片是“朋友安排员工去产地拍的”。‎ 调查:被滥用的“滞销大爷”‎ 记者了解到,除了“临猗苹果滞销”外,还有多个商家以“宣传滞销”来售卖商品。其中一家售卖苹果的店铺中,宣传图左边是这位老人,右边是大量苹果,右下角写有“苹果待销,爱心帮助”。苹果售价10斤27.9元,运费为20元。商家在宣传中称,“当地自然环境只适合种苹果,经济收入非常有限。闭塞的交通使得年年丰收的果子烂在眼前卖不出去。”商家还配有当地果农、简陋房屋和大量苹果的照片。在宣传中,商家一会儿说滞销苹果产自河南商丘虞城县,一会又称发货地为徐州丰县大沙河镇。‎ 对此,北青报记者联系了虞城县政府,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当地确实多种植苹果,但今年没有听说有滞销情况,“这是一种营销方式,有夸大营销的成分。”大沙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去年存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但目前应该已经将库存处理完毕,即便仍有留存苹果,也不建议购买,同时大沙河镇完全不存在交通闭塞的情况。‎ 另一家售卖“野生小笋”的店家同样用了“滞销大爷”的照片。宣传图中老人形象不变,只是右侧的画面换成了笋,也配有“寻求帮助”的文字。店家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并不认识“滞销大爷”,用这张照片只是因为“看他好拉生意”,并且还有很多不同的商家也都在用大爷的照片来拉拢顾客。店家还表示因为这类“野生小笋”只有一个月的上市期,用了“滞销大爷”照片以后确实对销量有些帮助,“水果、米粉,好多用他的,我们也不是一家的”。‎ 通过图片识别搜索,记者输入“滞销大爷”的头像照片后,所识别出来的商品多达十种以上,并且商品种类和产地都有所不同,除了苹果、笋以外,还有柠檬、甜瓜、枇杷等食品,甚至包括月季苗、灯具等商品,宣传图右下方均写有“寻求帮助”或“帮帮我们”的字样。‎ 回应:平台称“滞销大爷”照片或涉嫌侵权 - 27 -‎ 昨天,记者联系了网络电商平台客服,对于商家以“滞销”为名来售卖商品,客服表示,用户如发现情况不符可以进行投诉,工作人员会进行处理。‎ 此外,公司也有大数据库,会对商家进行监督。客服人员在看过“滞销大爷”照片之后表示,多家店铺都采用这位大爷照片作为宣传,已经涉嫌侵犯肖像权,“店家用网页制作的,大爷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大爷找来,平台肯定会对他负责任”。‎ 律师:店家虚假宣传应承担相应行政责任 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介绍,店家以滞销为名销售临猗苹果等商品,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已经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或可被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消费者维权问题,韩骁介绍,网上店家的虚假宣传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苹果等商品不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畴,但消费者与店家协商一致,可以要求退货退款。另外,店家基于欺诈的故意,实施了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使消费者产生了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购买了其果品,如果造成了消费者财物损失(比如消费者花高价买回带有疤痕、麻点、龟裂的次等果),则其行为涉嫌欺诈。‎ ‎(选自2018年5月9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猗县苹果营销存在诸多不实之处,包括视频和图片造假、果品质量造假、宣传材料内容和滞销程度失实等。‎ B. 悲情营销通过刻意营造农民贫苦形象,博取消费者的同情,从而达到提高销售量的目的。‎ C. “滞销大爷”的头像在电商平台上,被很多不同产地的不同商品用于广告宣传,说明悲情营销套路正在泛滥。‎ D. 对于商家以“滞销”为名售卖商品的行为,电商平台认为其侵犯肖像权,律师则认为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8.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临猗苹果滞销事件中,商家以次充好,这种行为给运城果业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B. 临猗县政府发布声明后,记者随即围绕该事件展开调查,第三天便报道了调查情况,这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特点。‎ C. 文中提到的多个“滞销营销”虚假宣传案例,短期内卖家确实可以借此获利,但其行为涉嫌违法,一旦被维权,将得不偿失。‎ - 27 -‎ D. 文中的小标题便于将不同材料分门别类组织起来,也可以让读者对文章主要内容有概括性的了解。‎ E. 本文揭露网售滞销水果的悲情牌套路,旨在提醒消费者,以滞销为名售卖商品都是虚假宣传,不要被人利用了同情心。‎ ‎9. 你认为“滞销营销”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CD ‎ ‎9. 滞销营销利益空间大(有利可图);卖家利欲熏心,利用同情心作虚假宣传;买家防范意识不足,同情心被利用;电商平台和执法部门主动监管不到位;被侵权的果农及买家缺少维权意识。‎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D项,“对于商家以“滞销”为名售卖商品的行为,电商平台认为其侵犯肖像权”错误,原文是说“公司也有大数据库,会对商家进行监督。客服人员在看过“滞销大爷”照片之后表示,多家店铺都采用这位大爷照片作为宣传,已经涉嫌侵犯肖像权”。‎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A项,“商家以次充好”错误,原文是“利用打‘悲情牌’方式营销临猗苹果”。‎ B项,“这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特点”错误,这体现的是新闻的时效性。‎ E项,“以滞销为名售卖商品都是虚假宣传,不要被人利用了同情心”错误,以偏概全。以滞销为名售卖商品的不都是虚假宣传。‎ 故选CD。‎ ‎【9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从“还有很多不同的商家也都在用大爷的照片来拉拢顾客”“店家基于欺诈的故意,实施了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使消费者产生了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购买了其果品,如果造成了消费者财物损失(比如消费者花高价买回带有疤痕、麻点、龟裂的次等果),则其行为涉嫌欺诈”可知,滞销营销利益空间大,卖家利用同情心作虚假宣传;从“商品评论显示,不少买家是冲着助农的宣传来买的”可知,买家防范意识不足,同情心被利用;从“记者联系了网络电商平台客服,对于商家以‘滞销’为名来售卖商品,客服表示,用户如发现情况不符可以进行投诉,工作人员会进行处理。此外,公司也有大数据库,会对商家进行监督。客服人员在看过‘滞销大爷’照片之后表示,多家店铺都采用这位大爷照片作为宣传,已经涉嫌侵犯肖像权,‘店家用网页制作的,大爷有权利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大爷找来,平台肯定会对他负责任’”可知,电商平台和执法部门主动监管不到位;从“据调查,打悲情牌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广东徐闻的菠萝、安徽一带的蜜橘等农产品也都曾被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营销,目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博取消费者同情”“记者输入‘滞销大爷’的头像照片后,所识别出来的商品多达十种以上,并且商品种类和产地都有所不同,除了苹果、笋以外,还有柠檬、甜瓜、枇杷等食品,甚至包括月季苗、灯具等商品……”“对于消费者维权问题,韩骁介绍,网上店家的虚假宣传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苹果等商品不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范畴,但消费者与店家协商一致,可以要求退货退款”可知,被侵权的果农及买家缺少维权意识。‎ ‎【点睛】‎ - 27 -‎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纯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纯少袭爵士,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多亡爵士,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 建武初,先来诣阙,故得复国。五年,拜太中大夫,使将颍川突骑安集荆、徐、杨部,督委输,监诸将营。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义,多所正定。帝甚重之,以纯兼虎贲中郎将,数被引见,一日或至数四。二十三年,代杜林为大司空。在位慕曹参之迹,务于无为,选辟掾史,皆知名大儒。明年,上穿阳渠,引洛水为漕,百姓得其利。‎ 二十六年,诏纯曰:“禘祫之祭,不行已久矣。‘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曰:“《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孰,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斯典之废,于兹八年,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定从之,自是禘、祫遂定。‎ 时,南单于及乌桓来降,边境无事,百姓新去兵革,家给人足。纯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礼义,既富而教者也。乃案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会博士桓荣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纯议同荣,帝乃许之。‎ 三十年,纯奏上宜封禅,曰:“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臣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云:‘受天之祜,四方来贺。’宜及嘉时,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中元元年,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三月,薨,谥曰节候。‎ ‎(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B.‎ - 27 -‎ ‎ 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C. 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D. 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光武曰/张纯宿卫/十有余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指国都,复国是指让被驱逐的诸侯归复君位。‎ B. 五年,即建武五年,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 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一般指在泰山祭天,“禅”一般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祭地。‎ D. 勒,雕刻。古人相信金石永固,故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以便流传后世,彰显功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纯为人敦厚谨慎,曾历朝为官。他历任侍中、太中大夫、大司空等职,王莽篡权时,很多人失去封地,他保全了封地,还位至列卿。‎ B. 张纯善于统兵,得光武帝重用。光武帝派他统率颍川精锐骑兵,安定了荆州、徐州、杨部,又让他监督转运事宜,并督查各将营。‎ C. 张纯为官清静无为,休养安民。他以西汉曹参为榜样,无为而治,任用名儒做掾史,并打通阳渠,引洛水为漕运,使百姓得到好处。‎ D. 张纯倡导尊崇礼义,教化百姓。他查考前代辟雍、明堂制度,并结合平帝时的一些讨论,提议设立辟雍、明堂来教化百姓,得到皇上的批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纯在朝历世,明习故事。建武初旧章多阙,每有疑议,辄以访纯。‎ ‎(2)斯典之废,于兹八年,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 ‎(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答案】10. B 11. A 12. D ‎ ‎13. (1)张纯历代在朝为官,熟知旧事。建武初年旧章程多残缺,每当(大家)有疑问难以决断,就去询问张纯。‎ ‎(2)这项典礼废弃,到现在(至此)已经八年,我认为可以按礼施行,按时(在合适的时候)定下决议。‎ ‎(3)平时总说(经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怎样做呢?‎ - 27 -‎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有司奏”,是说“有官吏上奏说”,后面句子“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是“有司奏”的宾语。可以排除A和C项;‎ ‎“张纯宿卫十有余年”是说“张纯担任宿卫十多年”,“十有余年”是“宿卫”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D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有官吏上奏说,列侯不是刘姓宗室不应恢复其爵位和封地。光武帝说:‘张纯担任宿卫十多年,不能废止,改封为武始侯,俸禄取富平侯的一半。’”。‎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文中的“先来诣阙,故得复国”是说“他先到朝廷(支持新皇有功),因此得以恢复爵位和封地”,这里的“复国”应该是“恢复爵位和封地”。‎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提议设立辟雍、明堂来教化百姓,得到皇上的批准”错误,原文是说“乃案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及平帝时议,欲具奏之。未及上,会博士桓荣上言宜立辟雍、明堂,章下三公、太常,而纯议同荣,帝乃许之”。‎ 故选D。‎ ‎【13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明习”应理解为“熟知”;“故事”应理解为“旧事、前例”;“阙”应理解为“残缺”;“辄”应理解为“于是、就”;“访”,应理解为“询问”。‎ 第二句中,“斯典”应理解为“这项典礼”;“于兹”应理解为“到现在”;“如”应理解为“按照”;“以时”应理解为“按时”。‎ 第三句中,“居”应理解为“平时”;“不吾知”是宾语前置句,应理解为“不知吾,没有人了解我”;“或”应理解为“有人”;“何以”是宾语前置,应理解为“以何,打算怎样做”。‎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纯字伯仁,是京兆杜陵人。高祖父张安世,宣帝时做大司马卫将军,被封为富平侯。张纯少时承袭了爵位和封地,哀帝、平帝时做侍中,王莽时做到列卿。正遇王莽篡位,许多人失去了爵位和封地,而张纯因为敦厚谨慎,遵守法制,得以保全前代的封号。‎ 建武初年,他先到朝廷(支持新皇有功),因此得以恢复爵位和封地。建武五年,被授予太中大夫。朝廷派他统率颍川精锐骑兵,安定荆州、徐州、杨部,督促转运,监督诸将营。有官吏上奏说,列侯不是刘姓宗室不应恢复其爵位和封地。光武帝说:“张纯担任宿卫十多年,不能废止,改封为武始侯,俸禄取富平侯的一半。”‎ 张纯历代在朝为官,对旧事很熟悉。建武初年,旧章程多有残缺,每当(大家)有疑问难以决断,就去询问张纯。从郊庙祭祀、婚、冠、丧礼等仪式环节,多由张纯纠正制定。皇帝十分器重他,任命张纯兼任虎贲中郎将,多次被接见,有时一天接见多次。建武二十三年代替杜林做大司空。他在位时,羡慕曹参的事迹,主张无为而治。选拔掾史,都是知名的大儒。第二年,把阳渠打通,引洛水为漕运,百姓得到好处。‎ - 27 -‎ 建武二十六年,皇帝下诏给张纯说:“禘祫的祭礼,好久没有举行了。古人说:‘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应根据经典,详细作出制度。”张纯奏道:“《礼记》记载:三年一祭为祫,五年一祭为禘。《春秋传》记载:‘什么是大祫?就是合祭。’禘祭在夏四月,夏天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所以是昭穆尊卑的意思。祫礼是在冬天十月,冬季五谷成熟,物资充实完成祭礼,所以在一起聚会宴饮。这个典礼废掉,到现在已经八年,我认为可以按照礼节施行,按时定下来。”皇帝听从他的建议,从此禘、祫的祭祀就规定下来了。‎ 当时南单于和乌桓来投降,边境没有战事。百姓刚刚去掉兵器和甲胄,家家充裕富足。张纯认为圣明君王建立学校,是用来提倡礼义,在富民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于是查考河间《古辟雍记》、孝武太山明堂制度,以及平帝时的一些讨论,想具体启奏。没有呈上去,恰逢博士桓荣上书建议立辟雍、明堂,奏章下达到三公、太常,而张纯的意见正与桓荣相同,皇帝于是就同意了。‎ 建武三十年,张纯上奏应该举行封禅大典,说:“自古受天命称帝,天下太平,就会有封禅之礼,来向上天报告成功。老臣看到陛下您受命复兴国家,平定天下之乱,修复祖宗大业,抚慰天下百姓,天下平静,欣欣向荣,百姓安宁,蛮夷仰慕。《诗经》说:‘受上天庇佑,四方来贺。’您应该趁着好时机,继承孝武帝功业,在二月东巡狩猎,在岱宗行祭天之礼。表明国家复兴,记下丰功伟绩,光复祖先遗业,报告上天诸神,子孙帝位相传,这是万代的基业。”中元元年,皇帝便东巡泰山,将张纯视同御史大夫随行,呈上汉武帝元封元年登封泰山的礼仪和刻石文。三月,张纯去世,谥号节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①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诗中借指宣州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点明诗歌创作的地点是开元寺水阁,诗人登阁俯瞰夹宛溪两岸居住的许多人家后,油然而生感慨。‎ B. ‎ - 27 -‎ 首联写诗人登临览景,只见草色连空、天淡云闲,此番美景自古至今都未变化,营造了宁静恬淡的氛围。‎ C. 颔联写飞鸟来去出没在山色的掩映中,宛溪两岸人歌人哭随岁月一起流逝。两句承上文“今古”而来,既写“今”,又与“古”相通。‎ D. 尾联用典,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加重了惆怅之感。‎ ‎15. 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14. B 15. 上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帘幕;下句以乐景反衬愁情,雨过天晴,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反衬作者隐隐的愁情;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两句诗展现了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两种景象。诗人以秋雨、落日、秋风、笛声等意象,营造出略显悲凉的意境氛围,隐隐透露着惆怅、悲凉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错在“营造了宁静恬淡的氛围”,应该是寄寓了六朝兴废、人世变迁、自然永恒的感慨。‎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深秋帘幕千家雨”,运用比喻手法,写深秋时节的细雨,像给千家万户挂上了层层的雨帘。描绘的是眼前看到的景色,是视觉描写,静景。“落日楼台一笛风”描绘了落日时分,夕阳掩映下的楼台,送出悠扬的笛声,写出阴晴变幻、朦胧美丽的自然美景。是听觉描写,动景,也是以乐景反衬愁情,表现出了内心的惆怅。颔联通过秋雨连绵家家挂上天然雨幕之形,写出了绿水之畔人歌人哭以及楼台夕照竹笛悠悠之声。视觉与听觉、动景和静景有机结合,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这些景色,一明一暗,一阴一晴,营造出了悲凉的意境氛围,透露出了一种忧愁之感、惆怅之情。‎ - 27 -‎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句,以极普通的动作描写和生活话语,生动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 ‎(2)《阿房宫赋》中以夸张手法,极言洗漱美女之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词人以廉颇自况,表达空有壮志却无人了解的失意与惆怅。‎ ‎(4)《邶风·静女》“_______,________”句中,以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男子赴约等待心上人时的急切心情。‎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风度翩翩,指挥若定,赢得战争胜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涉江采芙蓉》中运用“对写法”想象游子思乡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2). 渭流涨腻 (3). 弃脂水也 (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 爱而不见 (6). 搔首踟蹰 (7).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 还顾望旧乡 (9). 长路漫浩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扉”“腻”“爱”“踟蹰”“纶”“樯橹”“浩”。‎ ‎【点睛】‎ - 27 -‎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4月29日,“奔跑中国·美丽中国”2018荣成滨海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赛,樱花湖体育公园沸反盈天,热闹非凡。‎ ‎②随着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转变,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成了优秀作文的必备条件,而堆砌辞藻、言不及义的浮夸文风则已失去了市场。‎ ‎③搞足球没有终南捷径,唯有正视与高水平球队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青训,未来的中国队才有可能真正具备冲击世界杯的能力。‎ ‎④胡元龙为人急公好义,济困扶危,在当地颇有威望,曾撰厅联曰:“做一等人忠臣孝子,为两件事读书耕田”,可见其淡泊名利的思想。‎ ‎⑤5月5日,爵士队主场大比分负于火箭队,比赛结束时场馆万籁俱寂,球迷们盯着记分牌,久久不愿接受惨败的结果。‎ ‎⑥职场新人应对领导询问时要谨言慎行,如果不明业务情况,还过多地发表看法,就可能会被贻笑大方。‎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①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这里是说“国际马拉松鸣枪开赛”的场面热闹,并没有混乱的意思,使用“沸反盈天”不正确。‎ ‎②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指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这里用来形容“浮夸文风”,使用正确。‎ ‎③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这里是说“搞足球没有”便捷的途径,使用正确。‎ - 27 -‎ ‎④急公好义:形容热心公益事业,爱帮助人。这里是说“胡元龙”爱帮助人,“济困扶危”。使用正确。‎ ‎⑤万籁俱寂:万籁指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这里是说“比赛结束时场馆”安静,使用不正确。‎ ‎⑥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和前文的“会被”重复,使用不正确。‎ 故选C。‎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们虽然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量岗位,但智能设备离不开高素质劳动力的维护,市场对专业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将有增无减。‎ B. 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不能只看论文多少,还要看是否解决了工业界的实际问题,工业界也要及时和高校沟通,表达自己的实际需求。‎ C. 临床经验表明,在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减少了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和社会的疾病负担。‎ D. 雄安正因为不在原有城市中,不与原市区有过于紧密的地域、人口关联,因此才可以在政策上有突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人们虽然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量岗位,但智能设备离不开高素质劳动力的维护”前后主语不一致,语序不当。可以把“虽然”放到“人们”之前;‎ C项,“在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后”介词掩盖主语,可以把“在”“后”去掉。 ‎ D项,语意重复。“正因为”和“因此”重复,去掉“因此”。‎ 故选B。‎ - 27 -‎ ‎【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句,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国古代素有“修辞立其诚”的文章传统,但是过去不少考生作文时只顾修辞而抛弃立诚,使作文中的生活与思想都面临危机。只有回到生活,掌握真实材料,①________,(8字以内)才能在道德文章的传统路上走得更远。当然,②_________,(15字以内)高考作文还需要体现一定的文学性。对写作而言的生活,它并不是指原生态的事实,③________。(15字以内)如果拘泥于事实,文章必然凌乱死板、平淡无趣。‎ ‎【答案】 (1). 表达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 (2). 贴近生活(回到生活)并不是拘泥于事实 (3). 而是指与心灵产生碰撞的生活内容(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内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需要灵活的理解能力,还要思维缜密,学会“瞻前顾后”关照全面。关照规律指津:完成这类题的补写,一是抓住关联词,二是关注语段中的重点句子(过渡句、中心句等),三是关注上下文所在的语境,四是关注标点符号。‎ 第一空根据“只顾修辞而抛弃立诚”一句,可知“诚”是和修辞相对应的,应是“诚心”“真情”“实意”,再根据“只有回到生活,掌握真实材料”,可以推出后面的空应填写“表达真情实感”;第二空根据下文“高考作文还需要体现一定的文学性”一句,可以推出前面应该是和“文学性”相对的贴近生活的“真实性”或者“事实性”,强调还要有文学性,说明前句只贴近生活追求事实还不够,此空可填为“贴近生活(回到生活)并不是拘泥于事实”;第三空根据“它并不是指原生态的事实”一句,可知后面一空结构上应为“而是指……”,根据语意“原生态的事实”,后面一空应是和它相对的“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内容”,可以推出应填写“而是指与心灵产生碰撞的生活内容(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内容)”。‎ ‎【点睛】补写属于考查句子连贯的一种题型,考生在答题时,先要整体阅读,弄清文段结构(或总分,或层进,或平列,或对比等等),把握大意,分辨补写题型;答题时,要“瞻前顾后”,做到前后勾连。总的原则是注意前后照应,保持叙述角度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做到语气连贯通顺,符合语段内在逻辑联系。情境补写要注意,上下文句式要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 27 -‎ ‎20.有评论者认为,好文学作品“喜剧中可以有悲剧的因子”,作品人物所引发的笑可能是一种“含泪的笑”。只有读懂作者的创作意图,才算真正读透了作品。请结合《堂吉诃德》或《呐喊》中的某一情节,以“ ,我读懂了你笔下那含泪的笑”为开头写一段话,与作者交流你的理解和感悟。要求:语言简明得体,引述准确,阐释充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塞万提斯,我读懂了你笔下那含泪笑。您设计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情节,让他将风车看作巨人,不顾侍从劝阻与之搏斗,结果自己摔伤,引来众人嘲笑。堂吉诃德的行为看来是可笑的,笑声背后却隐藏着悲壮和控诉。他自命为骑士,将风车想象为“巨人”,他以奋不顾身的搏斗来仗义行侠、保护弱小。您是借这看似荒诞可笑的行为对抗极度自私的世界,这笑中带着含泪的悲壮和控诉。‎ 示例二:鲁迅,我读懂了你笔下那含泪的笑。《阿Q正传》里您写到,阿Q受了王胡、假洋鬼子的屈辱,不敢反抗,却冲着小尼姑吐唾沫、动手动脚,进行言语的羞辱,自认为报了仇。阿Q用精神胜利法换取了得意和众人的哈哈大笑,我却从这笑声中读到了他们病态的可怜与可悲。我明白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您是在借阿Q这一人物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这笑声背后是含泪的悲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写作前先仔细研读材料,充分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写作的方向,然后行文。本题要求结合《堂吉诃德》或《呐喊》中的某一情节,以“ ,我读懂了你笔下那含泪的笑”为开头写一段话,与作者交流你的理解和感悟,其实就是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含泪的笑”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笑”是其喜剧形式,指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幽默讽刺甚至玩世不恭的语调,夸张,嘲讽,双关等手法的运用,都让读者忍俊不禁;“含泪”是其悲剧内涵,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心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作品多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小人物在残酷的社会中承受心灵的创伤,寄予他们深深的同情。‎ - 27 -‎ 首先要把横线处的内容补全,横线处要求填入作者的名字,《堂吉诃德》的作者是塞万提斯,《呐喊》的作者是鲁迅。然后结合具体的情节来分析人物身上所引发的笑是一种“含泪的笑”的体现。《堂吉诃德》可从堂吉诃德模仿骑士行侠冒险是可笑的,但他同情弱者、疾恶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艰难的品格却是十分崇高伟大的角度分析。《呐喊》可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让他沉浸其中,自娱自乐,可现实生活中他经常挨打,也没有媳妇,流浪街头吃不饱饭,他是最典型的封建社会制度下贫苦农民的形象,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个形象,整篇都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与无奈角度分析。要简洁明白地介绍作品的情节,不可长篇大论,注意字数的要求。‎ ‎【点睛】对于微作文写作,考生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注意微写作的特点: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微写作或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三言两语,可以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土 林希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内容,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愿为尘埃 土,呵!多么卑微而又可笑的事物,只能附着大地,被千万人践踏着,似乎才能隐现自我的价值;而某一天当他心花怒放了,偶尔不拘于世沉浮于天地,世人唾之为万恶的阴霾。他能改变吗?这是惯性,这是规律,或称命!‎ 很多人就如上文的土一般,就像套子里的人,循着别人给的评价与界定去活着自己。没错,有许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活得不错。文秘附在老总身上,学生附在老师身上,百姓附在政府身上,他们如土壤般,成就着大地的博爱与伟大,而自身也会实现生命的价值,得到上帝对于其生存与生活权力的赏赐。我并不反对如此活法,甚至于我也附于父母、学校、社会。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它是一个即成的庞大系统,绝大部分人只能管中窥豹般去了解,循着规则,通过思考去得出适合自己的在此系统中的定位。‎ 忽然想到米兰昆德拉所著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表述,女主人公当去人情,国情,生情流离于系统之外时,她只有如同沉浮在空间里的尘埃一般,蜷缩一角,自哀自怨,等待灵魂的灭亡。太多人不了解社会,或不了解自己,当一附着土地上的土壤或是其最好的出路,最起码它给你以实诚,跟给物以滋养。难道应该如同那些不学无术的二代们为祸一乡?罢了,罢了,绝大多数人土壤即可!‎ - 27 -‎ 那么尘埃是什么?难道它真的如开头所述应受万人唾弃?否也!世间存在之物必有其存在的道理与意念,尘埃也正是如此!没有尘埃的散射,如何有天地之通明;没有尘埃的荫蔽,烈日下你我怎会出入舒适?尘埃自有它的价值。没错,它游魂于规律,系统与命之外。所有人都看轻它——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但正是此种的意动与不拘,才会有创造,给世界以新生。乔布斯的苹果构想在10几年前如此可笑,巨头们不屑一顾他的愚昧,可后来怎么样,相信人尽皆知。其实尘埃也并不是无所依无所循,它以空气为侣,空气便是它的规律。它只不过是看见了他人所不见而被误解,但的确更应该为人所尊重。‎ ‎“愿以微尘之心,容天下之大”。不必太过在乎大小,不必太过在乎形态,不必太过在乎评价,即使是尘,我也愿做附着内心的,肉眼可见的微尘。尘埃其实挺好,我,愿为尘埃。成世界之新,哀前尘之殇。‎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 审题:这首诗具有哲理性,从诗中可体会出,泥土具有土壤价值的一面,也有尘埃的一面,泥土因为环境的不同,价值也不同,人生的价值也是如此,当把生命与理想与伟大的集体事业相联系时,人生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而一旦离群索居,孤芳自赏,陷入虚幻的空间时,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尘埃”。也可反弹琵琶,把尘埃看作是普通、平凡、螺丝钉。‎ 立意:‎ ‎1.环境影响人,要注意环境的选择 ‎2.要做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土壤”‎ ‎3.甘愿做平凡的尘埃 可用素材:‎ ‎1.“我还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无论是土壤还是尘埃,土依然是土。《重返狼群》里的小狼格林从小被人类养大,虽然期间被狗的习俗影响,可它还是一只狼,它骨子里的血性,那种天然的野性,是不可被抹去的,也难以抹去的。随境而动,即使改变了外在形式,内心的热血依旧不灭。本质才是土一直坚守的东西,其他的不过是形式而已。在地上,我们可以抓紧地,牢记本心;但在空间里,太多的东西会让我们迷失自我。一附着,一浮沉,不过是否紧紧把握自己。‎ - 27 -‎ ‎2.土是什么?它又可以变化为什么?它又为什么而改变?这些答案可以五花八门。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象征,提醒自己,勉励他人。我是土,需要常怀改变与自省之心;我是土,需要把握心灵的宽度、广度和深度;我是土,需要坚守自我,努力向前。‎ ‎3.一直喜欢学姐的一句话“愿以微尘之心,容天下之大”。我们在长大,从小学里的土壤变为现在的尘埃,不必太过在乎大小,不必太过在乎形态,不必太过在乎评价,即使是尘,我也愿做附着内心的,肉眼可见的微尘。‎ ‎4.我们感叹落叶飘零,却不知它“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感慨江水奔涌入海,却忘记了它因此而拥有了更博大的胸怀。同一事物,即使周遭的环境改变,它也成了全然不同的另一个它,但它仍拥有最好的自我,仍旧可以在不同的土地上开花结果,释放出一个全然不同但美好不减的自己。‎ ‎5.毛姆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拥有美满家庭的银行家。他在他的故乡被人们交口称赞,如果没有那次出走,他或许会一直过着被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像那土壤,牢牢地扎根于故土,平静而沉寂。而他不,他选择了另外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他不愿放弃梦想,不愿过一成不变的生活,他像那尘埃,飘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为追寻绘画梦想而过上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历经艰难,幸运的是,他的画作最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银行家到画家,他的角色转变艰难而富有传奇色彩,他在他人的一生中,度过了自己的两种人生。截然不同的人生历程、极富挑战的角色都成了他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6.有人感叹时运不济,环境不佳,以至于让他迷失了自我,失去机会实现自我。但我们是否想过,“随遇而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许才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拥有什么,就享受什么,你永远才是你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命运给了你利剑,你将它变成鲜花。命运给了你悲伤,你便以笑脸相对。‎ 结构层次:本文开篇首先联系材料,点出材料中“土”作为土壤和尘埃的两种价值形式,然后从土作为土壤的角度,联系实际分析它的生活状态及价值,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接下来作者分析土作为尘埃的生活状态及价值,作者认为尘埃因他人所不见而被误解,但它更应该为人所尊重。最后作者明确态度,愿做尘埃,成世界之新,哀前尘之殇。‎ ‎【点睛】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 - 27 -‎ 二、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 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材料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