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练习7记念刘和珍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七)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个国家总是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成长壮大,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的进程中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 1919年“五四运动”________,爱国学生面对敌人的枪弹的威胁而________,他们通过举行游行示威、街头公开说演、开展抵制日货和支持国货活动、直接参与抗战、组建政治社团、开展政治请愿、发行爱国日刊等多种行为方式参与爱国的政治斗争,做出了很多________的事情。即便有许多的青年学生喋血身亡,但后继者毅然________,奋然前行。 历史告诉我们,也警示着我们:爱国远远不像我们喊出一句慷慨激昂的口号那样简单、那样容易。在改革创新的漫漫征途中,更需要我们敢于担当,身体力行,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成才报国的强劲动力,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想顽强拼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使命,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B.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C.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使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D.由于近代新学的兴起,许多大学生成为新兴的社会力量,他们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登上历史舞台,担当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开创了爱国主义新篇章。 A [原句缺少主语,应去掉“使”;语序不当,“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和“登上历史舞台”应互换位置;“担当”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救亡图存”后加上“的使命”或“的重任”。]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 B.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变为学生组织,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C.学生组织成为爱国运动的先锋和不容忽视的力量,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 D.爱国运动的先锋为中国的政治变迁做出了重大贡献,学生组织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C [第一段的论述对象是“学生组织”,因此要补写的句子的主语应是“学生组织”;根据选项内容可以判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应是先“成为……力量”,然后才“为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6 - A.爆发 舍生取义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 B.暴发 殒身不恤 惊心动魄 声泪俱下 C.暴发 舍生取义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D.爆发 殒身不恤 惊天动地 长歌当哭 D [爆发: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强调不怕死。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强调“义”。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病症”,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去翻翻看看,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A [②强调的是“热讽”;③与下文相关联;⑤与上文相关联。] 5.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对于鲁迅的“被出走”,外界观点____①____。支持者认为,鲁迅作品有其时代局限性,____②____。何况,补充进来的文章,也不乏名篇佳作。怎么就少不了一个鲁迅?反对者则多会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可悲”。 客观而言,这两种说法都有其道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堪称巅峰。不过,他的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比例,也确实多了些。因此,鲁迅“被出走”不是症结所在,关键在于____③____。毕竟,这些被拿下的文章都是历经多年检验,而被证明是“最优秀、最经典”的。如果“后来人”力有不逮,岂不是平添遗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处是对后文的总括,后面说到“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从两者的观点来看,可谓针锋相对。第二处,前面说“鲁迅作品有其时代局限性”,后面的内容是顺着这句话而来,是说鲁迅作品“过时”。第三处,前面说鲁迅的作品被拿下,后面又说“如果‘后来人’力有不逮,岂不是平添遗憾”,可见此处应是说“后来人”的作品能否填补这一空白。 [答案] ①可谓针锋相对 ②如今已然过时了 ③“后来人”能否真正填补这一空白 6.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鲁迅政治讽刺诗的艺术特点。 1925年6月,北洋军阀镇压学生运动,鲁迅同情学生,伸张正义,借曹植《七步诗》之意作《替豆萁伸冤》一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七步诗》写兄弟骨肉相残,此诗则揭露了校方对爱国学生的迫害。诗中的“办教席”,是指杨荫榆宴请评议员,商议开除刘和珍等六位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事。为此,鲁迅先生专门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而鲁迅的这首诗,对段祺瑞政府和杨荫榆之流进行了有力的声讨,具有特殊的讽刺和鞭笞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明确这首诗的作用是“对段祺瑞政府和杨荫榆之流进行了有力的声讨”;其次要明确题干要求的是概括鲁迅政治讽刺诗的艺术特点,为此要调动知识积累,明确诗歌有哪些艺术特点,如形象性、抒情性等;最后要注意字数要求,写出两个四字短语,对诗的特点进行概括。 [答案] 形象生动 力透纸背 尖锐辛辣(任选其二) 7.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刘和珍入选其中,请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符合人物特征;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答题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语言要富有激情。 [答案]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文学家之魂 - 6 - [日本]内山完造 ①倘若以一言来形容鲁迅,我只能说他有着古武士之气概和中国式的血肉之躯,该强硬的时候他绝不妥协。这与郭沫若的性格稍有不同,我与郭有相当深的交情,他主要偏向于政治,所以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政治家的气质。而鲁迅则是纯粹彻底的文学家,文章犀利伸展到一切可能的地方,至死都在拼命伸展抵抗。 ②先生卧病在床的时候,托我找他时任南京宪兵队长的一名学生来见他。先生说:“带他来见我。”那名学生去见了先生,“我来看老师了。”学生没说上几句话就回去了。 ③不久后先生收到从南京来的一封信,信中言辞恳切委婉,大意如下: ④前几日得见老师,激动欣喜之情不胜言表。老师现在卧病在床,而针对老师的逮捕令已发出十年,至今未撤,作为您的学生,我的立场也很尴尬,所以一直想撤销对您的逮捕令,可是如果我现在自行撤销的话,只怕日后您会有所不满,所以特询问您的意思。 ⑤那天鲁迅先生又晃悠到我家,说道:“老板,今天我可遇上了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哦。上次从南京来看我的那家伙居然给我来了封信,言辞恳切委婉至极呀,说是想要撤销对我的逮捕令呢。我可不同意,所以这就来给那家伙回信了。”“好不容易撤销了,那不是很好吗?”我问他。他回答说:“我的日子也不长了,突然撤销跟了我十年的逮捕令会让我感到寂寞冷清的,所以信中已说明让那家伙不要撤销对我的逮捕令了。” ⑥之后先生的病情愈来愈严重,已到了要选择疗养地进行专门疗养的地步了。须藤医生建议到镰仓疗养,因为东京耳目太多,实在不适合调养身体。我个人觉得云仙还不错,先生肯定会喜欢,于是就预先把房子租好了。 ⑦先生本来预计八月一日动身前往云仙,可从南京来了几个探病的,说他病情有所好转,建议他去德国漫游一趟。 ⑧后来先生告知我:“老板,这次无论如何都不去云仙了,现在那些家伙来让我去德国留学,说为避免蒋的骚扰最好还是去德国。去云仙的话我就成了一个逃兵,也就意味着我输了,所以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去了。”先生决心已定,只要是他说“不”的事情就绝对没有回旋的余地,虽然略显顽固,但也有一定的好处。 ⑨每次说到“藤野先生”的事,先生总是眉飞色舞,饶有兴致,仿佛那些事情已经根深蒂固了一般,而《藤野先生》一文现已收入“岩波文库”的翻译集里。据说先生在北平的时候,书桌前挂有藤野先生的照片,每天在这张照片面前学习,当困意来袭想偷懒的时候看到这张照片就又奋发起来继续学习。每次谈到翻译的事情时他定会强调要把《藤野先生》一文译出来。对于在日本的诸多事情,赞成的赞成,反对的反对,他从来都是态度分明,可是对于藤野先生,总是毫无条件地一并说好,报以百分百的敬慕之情。 ⑩对于中国,特别是中国人,他总是毫无掩饰地加以揭露和批判。我在《活中国的姿态》这本漫谈书中写到中国的优点,可对此先生却批评道:“老板,这可不行啊。过度的夸奖会让孩子们得意忘形的。书总要起点教育作用,所以还是得彻头彻尾地多加批评才是。” - 6 - 我回答说:“可是,这确确实实是中国人的一个优点啊。”先生遂又回道:“要是我就不会这么写,但因为是老板写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了,要换成我,是断然不会这么写的。”语气依然强硬,坚决批判中国人的缺点。 ⑪中国人普遍不喜欢《阿Q正传》,因为该书描写了中国全体国民的姿态,大家都觉得“这是在写我”。而主人公阿Q的性格是中国全体国民性格的缩影,由于该书毫不留余地地加以揭露和描写,以至于有些人看完后要起来抗议。 ⑫但是先生并不是为了揭露而揭露,实际上他真的在担心着中国的命运,记得他临终前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未来如同阿拉伯沙漠,国内由于战争在不断地沙漠化,而国外又在不断地加速扩大沙漠化,两个方向都在不断地沙漠化。如果照这样下去的话,中国的四万万民众将被逼到饥饿的战线上,到这时,就不仅仅是中国的不幸了,而是中国全体国民的不幸了。”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先生把中国的未来清晰地摆到了自己的眼前,这番话也表明了他的意思,即:中国必须得改变当下的行进方式,这也是对中国的一个全面清晰的剖析。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④⑤两段写鲁迅先生拒绝学生撤销逮捕令一事,反映了他认为敌人不是真想逮捕他的心理,因此,先生不太在意逮捕令撤销与否。 B.文章中间部分插入“宪兵队长学生来看望先生”和“提及藤野先生”两个情节,既表现了作者和先生的关系密切,又对先生品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C.文章第⑪段“这是在写我”,表明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中国人进行了毫无掩饰的批判和揭露,我们每一个人仿佛都能在他的文章里剖析自己的灵魂。 D.文章结尾“中国必须得改变当下的行进方式,这也是对中国的一个全面清晰的剖析”一句,如警世之钟,既响在历史的时空里,又对今天有警策作用,这也表明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 A [A项,“反映了他认为敌人不是真想逮捕他的心理”和“先生不太在意逮捕令撤销与否”不对,反映的应该是鲁迅先生要与敌人进行彻底的斗争的心理。] 9.联系全文,谈谈“我只能说他有着古武士之气概和中国式的血肉之躯,该强硬的时候他绝不妥协”一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时要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古武士之气概”“中国式的血肉之躯”和“绝不妥协”,从内容上来分析鲁迅的精神特点,再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 ①内容上,写出了鲁迅有为了理想敢于献身和“不懂变通”的执着精神;对待敌人和国人的缺点,有着彻底的斗争和无情的揭露、批判的精神。②结构上,领起下文,下文的文意皆是对此句的集中表现。 - 6 - 10.“魂”在字典里可泛指“人格化精神”,鲁迅先生的“文学家之魂”表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篇文章重在挖掘体现在鲁迅先生身上的精神品格,可通过梳理情节和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进行概括。 [答案] ①爱憎分明。对敌人极富斗争精神,其抗争坚决彻底,绝不退缩妥协;对友人怀以敬慕之情。②具有批判精神。对国人的缺点总是毫不掩饰地加以揭露和批判,时时不忘教育和鞭策国人。③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爱。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心其“沙漠化”;对国人,又具有深沉的爱,心怀怜悯之情。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