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武功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筑在本质上是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首先满足人的实用需要。由于大部分建筑不能脱离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还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如一般住宅、厂房、办公楼等。真正的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之中。这些建筑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纪念、信仰、审美、娱乐等),因而在建造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其实用价值,而是其精神性价值,包括审美价值。 建筑的美主要在造型上体现出来,这是许多艺术共通的设计原则。建筑的造型要求高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运用对称、平衡、合适的比例,质感、色彩讲究多样统一,注意整体和局部、个体和群体、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及环境的协调等。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往往给人以类似于音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因此建筑又被称为“凝固的音乐”。 建筑艺术的造型都是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的。12世纪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具有超人的尺度,尖塔的房顶耸入云端,门窗多为尖拱形,表现着向上飞升、超脱尘世,符合教会以宗教观念影响群众的要求。中国的寺庙建筑凝重阴森,窗户小而少,光线暗淡,也显示了佛的神秘与庄严。可见,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特定时代生产力的制约,也受到该时代审美理想和兴趣的制约,象征着时代的特点。罗马式建筑在公元5世纪至14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反映着当时生产力尚不发达、封建庄园林立却互不往来的时代风尚。北京历史上的一种典型建筑——四合院,封闭的空间,正侧房秩序井然,反映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封闭性、上下尊卑的秩序与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等时代特点。 - 23 - 建筑艺术的造型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如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为温柔敦厚、中和之美,在建筑上侧重于群体组合,意境含蓄,装饰注重整体效果。在园林建筑上更是强调诗情画意,建筑与山水、花木组成综合的艺术体系,小巧、典雅的苏州园林和宏大、高贵的颐和园就是如此。而西方人则更关注外部世界,其建筑明窗巨柱,希腊式的开放,纹饰纵横,表面外在。如凡尔赛宫中花园,笔直的中轴线,两侧对称地布置了次级轴线,与横轴线相交,构成花园骨架。花园中出现一个个方格,形成巨大、清晰的几何网络,表现出欧洲人的审美理想与外在、暴露的文化精神。 建筑诚然能体现一定时代、民族的精神内容,但它只能表达一定的气氛、情绪,有极大的抽象性、朦胧性和象征性,不能强求它表现某种明确的观念或具体形象,否则总要失败。 (摘编自王旭晓《美学原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部分供人居住和活动的建筑,满足了人的实用需要,制约了审美价值,所以不能被看作是建筑艺术。 B. 如果建筑的各个部件都符合形式美的要求,它就富有内在的节奏与神韵,往往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 C. 建筑之美主要以造型为载体,其设计的原则要高度符合造型艺术的规范和要求,符合形式美的各种规律。 D. 体现建筑艺术的纪念碑、宫殿、园林、神庙等,建造时首先考虑它的精神性价值,这是由它的建筑目的决定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建筑艺术的造型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公元5至14世纪欧洲各国的时代风尚,就在当时流行的罗马式建筑中有所体现。 B. 四合院作为北京历史上的典型建筑,其独特的造型受到了封闭自足、讲究等级和慢生活等时代特点的影响。 C. 建筑艺术的造型与一定的精神内容相联系,它会对人产生精神影响,中国的佛教就是通过寺庙的空间形式来影响人的精神。 D. 凡尔赛宫中花园在造型上呈现出对称的几何网络式格局,与东方园林不同,这与东西方民族的审美习惯相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州园林小巧、典雅,造型上的这种特点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 B. - 23 - 若想理解12世纪法国哥特式建筑造型的内涵,需要了解特定时代和民族的心理习惯,也要了解西方宗教相关知识。 C. 有些古民居在建造之初首先考虑的是实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精神性价值不断凸显,也逐渐体现出建筑艺术。 D. 一些仿古建筑要明确表达某种观念,又不能把人带入一定的气氛和情绪中,虽然形似,却不具有艺术价值。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原文中说“各种建筑部件符合形式美的规律的组成”,有两层意思,一是各种部件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是对个体的要求;二是各种部件构成的整体要协调,符合形式美的规律,是对整体的要求。B项的转述遗漏了其中的一种意思,不符合原文。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原文第三段说“建筑艺术的造型体现一定的精神内容与审美理想……建筑艺术对人的精神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不可低估”只是强调其重要性,不是强调其唯一性。C项后半部分的分析,把中国佛教对人的精神影响的方式唯一化了,不符合原文。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原文第五段阐述了建筑艺术的造型与民族特点之间的关系,建筑艺术的造型体现民族审美理想,民族审美理想反过来影响建筑艺术的造型。A项将这种关系推断为一种条件关系,不符合原文。故选A。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混淆逻辑范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 23 -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 23 -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4.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 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 居民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6. 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A 6. 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是……主要原因”与原文不符,依据材料二第2段,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之一。 故选D。 【5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B项,有关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的作用的评价错,原文主要从居民和政府两方的责任谈,并未涉及媒体。 C项,原文没有否认“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说法,只是在材料二第3段中说,“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 D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的是“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没有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材料二第2段明确把垃圾分类的责任分为居民和政府,答题时应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联系后两段文字,勾画有关内容,分要点概括。 结合材料二“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以及“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可概括出“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 - 23 - 汪曾祺 李小龙已经是中学生了。过了一个暑假,上初二了。 学校在东门里,李小龙的家在北门外东街。从李小龙家的巷子出来,是越塘。从越塘的坡岸走上来,右手有几家种菜的。左边便是菜地。李小龙看见种菜的种青菜,种萝卜。看他们浇粪,浇水。种菜的用一个长把的水舀子舀满了水,手臂一挥舞,水就像扇面一样均匀地洒开了。青菜一天一个样,一天一天长高了,全都直直地立着,都很精神,很水灵。萝卜原来像菜,后来露出红红的“背儿”,就像萝卜了。他看见扁豆开花,扁豆结角了。看见芝麻。芝麻可不好看,直不老挺,四方四棱的秆子,结了好些带小毛刺的蒴果。蒴果里就是芝麻粒了。“你就是芝麻呀!”李小龙过去没有见过芝麻。他觉得芝麻能榨油,给人吃,这非常神奇。 过了菜地,有一条不很宽的石头路。石头路的西边是一片很大的苇荡子。春天,苇荡子里有很多蝌蚪,忙忙碌碌地甩着小尾巴。很快,就变成了小蛤蟆。小蛤蟆每天早上横过石头路乱蹦。你们干嘛乱蹦,不好老实呆着吗?小蛤蟆很快就成了大蛤蟆,咕呱乱叫! 走完石头路,过了傅公桥,是一条很宽很平的大路,当地人把它叫做“马路”。马路东,是一大片农田。春天,他爱下了马路,从麦子地里走,一直走到东门口。麦子还没有“起身”的时候,是不怕踩的,越踩越旺。麦子一天一天长高了。他掰下几粒青麦子,搓去外皮,放进嘴里嚼。他一辈子记得青麦子的清香甘美的味道。他看见过割麦子。看见过插秧。插秧是个大喜的日子,好比是娶媳妇,聘闺女。插秧的人总是精精神神的,脾气也特别温和。又忙碌,又从容,凡事有条有理。他们的眼睛里流动着对于粮食和土地的脉脉的深情。一天又一天,哈,稻子长得齐李小龙的腰了。不论是麦子,是稻子,挨着马路的地边的一排长得特别好。总有几丛长得又高又壮,比周围的稻麦高出好些。李小龙想,这大概是由于过路的行人曾经对着它撒过尿。小风吹着丰盛的庄稼的绿叶,沙沙地响,像一首遥远的、温柔的歌。李小龙在歌里轻快地走着…… 李小龙有时挨着庄稼地走,有时挨着河沿走。河对岸是一带黑黑的城墙,城墙垛子一个、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着。城墙外面,有一溜荒地,长了好些狗尾巴草、扎蓬、苍耳和风播下来的旅生的芦秫。草丛里一定有很多蝈蝈,蝈蝈把它们的吵闹声音都送到河这边来了。下面,是护城河。随着上游水闸的启闭,河水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急,有时慢。水急的时候,挨着岸边的水会倒流回去,李小龙觉得很奇怪。过路的大人告诉他:这叫“回溜”。水是从运河里流下来的,是浑水,颜色黄黄的。黑黑的城墙,碧绿的田地,白白的马路,黄黄的河水。 - 23 - 去年冬天,有一天,下大雪,李小龙一大早上学去,他发现河水是红颜色的!很红很红,红得像玫瑰花。李小龙想:也许是雪把河变红了。雪那样厚,雪把什么都盖成一片白,于是衬得河水是红的了。也许是河水自己这一天发红了。他捉摸不透。但是他千真万确看见了一条红水河。雪地上还没有人走过,李小龙独自一人,踏着积雪,他的脚踩得积雪咯吱咯吱地响。雪白雪白的原野上流着一条玫瑰红色的河,那样单纯,那样鲜明而奇特,这种景色,李小龙从来没有看见过,以后也没有看见过。 有一天早晨,李小龙看到一只鹤。秋天了,庄稼都收割了,扁豆和芝麻都拔了秧,树叶落了,芦苇都黄了,芦花雪白,人的眼界空阔了。空气非常凉爽。天空淡蓝淡蓝的,淡得像水。李小龙一抬头,看见天上飞着一只东西。鹤!他立刻知道,这是一只鹤。李小龙没有见过真的鹤,他只在画里见过,他自己还画过。不过,这的确确是一只鹤。真奇怪,怎么会有一只鹤呢?这一带从来没有人家养过一只鹤,更不用说是野鹤了。然而这真是一只鹤呀!鹤沿着北边城墙的上空往东飞去。飞得很高,很慢,雪白的身子,雪白的翅膀,两只长腿伸在后面。李小龙看得很清楚,清楚极了!李小龙看得呆了。鹤是那样美,又教人觉得很凄凉。 鹤慢慢地飞着,飞过傅公桥的上空,渐渐地飞远了。 李小龙痴立在桥上。 李小龙多少年还忘不了那天的印象,忘不了那种难遇的凄凉的美,那只神秘的孤鹤。 李小龙后来长大了,到了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鹤。 不,这都不是李小龙的那只鹤。 世界上的诗人们,你们能找到李小龙的鹤么?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 A. 小说以李小龙的活动为线索展开,一方面通过李小龙的视觉观察和发现自然世界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写出少年独特的心理感受、成长经历。 B. 汪曾祺善于捕捉细节加以描摹,文中种菜人舀水浇菜的自如,李小龙初见芝麻时的惊喜,插秧人又忙碌又从容的劳作,都描写得十分生动。 C. “一条玫瑰红色的河”与雪白的原野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神奇的美,作者以诗意的笔触美化了自然环境恶化的现实,字里行间潜藏着深沉的忧虑。 D. 李小龙的活动场景是恒常的,但自然万物却是变化的,蛤蟆声、蝈蝈声、水流声、庄稼的成长,这些景物在汪曾祺笔下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美好世界。 8. 从文中看,李小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请简要分析。 - 23 - 9. 结尾写道:“不,这都不是李小龙的那只鹤。世界上的诗人们,你们能找到李小龙的鹤么?”这两句话传达出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结合文章加以探析。 【答案】7. B 8. 李小龙是一个正值青春,对什么都好奇,心思敏感细腻的少年。文中通过对李小龙的视角观察和发现自然世界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他独特的心理感受与成长经历,最后再通过对鹤的描写写出了李小龙心思的敏感细腻。 9. 这句话表达出了少年眼中的世界和内心的想法是大人们无法捕捉的,哪怕再好的诗人也不能将其描述出来。文中的李小龙长大以后,到了很多地方,也看到过很多鹤,但是这都不是他少年时候看见的那只了,这足以说明一个少年的心理成长历程。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汪曾祺善于捕捉细节加以描摹……插秧人又忙碌又从容的劳作”错误,由“插秧的人总是精精神神的,脾气也特别温和。又忙碌,又从容,凡事有条有理”可知,对插秧人无细节描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阅读相关段落,重点分析描写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句子,并用精准语言进行概括,然后分点作答。 从李小龙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中可分析出他的形象特点,如他看种菜的浇水,看菜地中青菜的长势,看见芝麻的好奇,在石头路上看蛤蟆,看蝈蝈等,写出了他孩子般的好奇心,看到河水变红之后他的思考,以及看到鹤后的惊奇,充分展示了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孩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通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合理。 - 23 - “李小龙的那只鹤”写的是少年李小龙的心思和想法;“世界上的诗人们,你们能找到李小龙的那只鹤么”意思是人们无法理解李小龙的心思,也体现了少年与成年人之间的思想隔膜,也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历程。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主静,爱好和平。⑤中庸、稳重。⑥一统性。⑦知足。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质上就是第1点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 23 - ,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遨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曰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 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使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 “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 “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 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当时人们认为这一形象是陶渊明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写了《归去来兮辞》。 - 23 - B. 陶渊明仕途短暂。因双亲去世,家里贫穷,他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便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等职。 C. 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 陶渊明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花丛中饮酒,酣畅时便抚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以来就能喝酒。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子意思是: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 “脚疾”指脚上有病,不能断开,排除AC;“一门生二儿”是“举篮舆”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元嘉’是庙号”错误,“元嘉”是年号。 故选D。 - 23 -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B项,“因双亲去世”错误,“亲老家贫”意思是:孝敬老人,家里很穷。亲,动词,孝敬。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颜延之临调走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关键词:去,调走,离开;悉,全部;就,到。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关键词:其,代词,他的;勤苦,勤劳清苦;同志,古今异义,志趣相同。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 - 23 -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污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在后一个朝代降低身份,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 23 -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作者一说为岑参;“杨叶”一作“杨柳”。醑,美酒。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斗酒渭城边”一句,“渭城边”点明地点,“斗酒”形容饮酒之多,表明送别时借酒浇愁的失落心情。 B. “垆头”是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醉不眠”写送别者虽醉而不忘是在送别,不愿睡去,表现了其对被送者的真挚情感。 C. 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的春景图。 D. 颔联对仗工整,其中“梨”谐音“离”,“杨”即柳,谐音“留”,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于表达不舍之情。 15. 本诗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作者喝得酩酊大醉,又“马上赠鞭”以示纪念,表达了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尾联写诗人想象者友人的路途,等友人到达目的地时应该是月圆之时,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和豪迈豁达的祝愿之情的寄托。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斗酒’形容饮酒之多,表明送别时借酒浇愁的失落心情”错误,“斗酒”渲染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气氛。 - 23 -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意思是:惜别间我们饮尽了壶中的美酒。临分别时,送上策马的长鞭。盼望着你到达颍上,那时候新月也应该变圆了。颈联“惜别倾壶醑,临分增马鞭”是全诗的点题之句,诗文明确地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诗人“倾壶”一饮,这是男人之间的送别方式,没有温婉的语言,也没有依依惜别的柔情,只是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寄于酒中,一饮而尽。待到真的要分别之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同样也是男人的赠别,尽管舍不得却故作豪迈。 尾联“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回味无穷。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诗人写目的地之景而浮想联翩,因景生情,因景结情,等到友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是在月圆之日吧,从缺到圆的明月都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寄托。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自然界那些极渺小的生命对时间是如何认识的呢?在《逍遥游》中庄子如是回答:______,______。 【答案】 (1). 悟己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爽籁发而清风生 (4). 纤歌凝而白云遏 (5). 朝菌不知晦朔 (6). 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悟、谏、籁、遏、菌、晦朔、蟪蛄。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 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 ,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 ,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他的讲话。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6.12,有改动)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的东方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 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毕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 18. 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 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C.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 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风云变幻肝胆相照巧夺天工赏心悦目 - 23 - B. 风云变幻相得益彰美轮美奂叹为观止 C. 风云际会相得益彰美轮美奂赏心悦目 D. 风云际会肝胆相照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将病句放入文段中,强调的是分析病句的语境意识。 首先应判定病句是一个单句,首先采取压缩的方式,提炼句子的主干,发现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把“折射出的”改为“折射出了”,排除AB两项; 语序不当,不是“日益折射出”,而是“日益走向”,排除BC两项; 搭配不当,诚挚友好是姿态,沉稳大气是仪态,从容自信是心态。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根据前后文,从形式上看,B项,“美美与共”与“开放包容”结构不对称; C项,“乐奏万方”是动补短语,和“海纳百川”的主谓结构不对称; D项,“文明之邦”与“广阔胸襟”不对称。 从内容上看,C、D两项的内容不太符合会议的宗旨。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可运用排除法。 第一空,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根据后文“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这里说的是人,应填“风云际会”,这样就排除A、B两项。 - 23 - 第二空,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不能形容精神和理念;根据前文的“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断定此处选用成语“相得益彰”,所以排除A、D两项。 第三空,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技艺极其精巧;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或装饰华美;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富丽堂皇,所以排除A、D两项。 第四空,叹为观止,指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但是“叹为观止”在使用时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的前面加上“令人”“使人”“让人”,所以排除B、D两项。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简要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不超过20字) 德国交通法规定,如果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或急救车,“所有道路使用者必须立即让路”。在实际执行中,如果是双车道,则里道车尽量往里靠,外道车尽量往外靠,在中间给急救车让出一条路;如果是三车道或多车道,则紧急通道位于最里车道与紧靠其右侧的车道之间,最里车道的车辆往里靠,其右侧所有车道的车辆依次向右靠。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因此,从来没有发生过因堵车致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救护现场或医院而误事的情况。 答: 【答案】法律规定严明,避让方法合理,驾车行为文明。 【解析】 【详解】 - 23 - 试题分析:本题的解答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题干的要求答题的内容,概括德国救援车辆从来没有因堵车而误事的原因。从所给的语段来看,本语段的最后一句话是结论与结果,因此答案的内容就应该在此句的前面。二是本题赋分6分,看来应该有二个或三个答案要点。答案内容部分共有三个句末点号,应该有三个内容要点。三是字数不超过20个字,因此要对每一个句子的内容进行概括。 分析文段,最后一句强调结果,所以具体原因在前面三句话。由第一句中“德国交通法规定……必须”可概括出“法律规定严明”的答案;由第二句“在实际执行中,如果……”等内容可概括出“避让方法合理”的答案;由“德国人开车不随意并线、不加塞、不抢行”可概括出“驾车行为文明”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唐高祖认为,在平窦建德、刘黑闼战役中战功赫赫的王君廓,其壮气不逊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故特赐以“锦袍、金带”,以示恩宠。(《旧唐书·卷六〇.王君廓传》)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唐廷在铁勒诸部占据的灵夏一带广设羁縻府州,对于铁勒蕃酋,太宗投其所好,特赐绫锦、金银,当看到其中一件“绯黄地瑞锦禄领袍”时,在场蕃酋“睹而惊骇,以为未尝闻见,捧戴拜谢,盘叫于尘埃中”。《册府元龟·卷一七O》)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锦袍有着特殊的用途和内涵。对内, ① ;对外, ② ,特别是用于北方部落的赠礼,这和北方民族对锦这一面料的看重密切相关。同时期的诗歌谈及锦袍,除了表明皇帝的特殊恩典外, ③ ,比如李白在《赠刘都使》中写道:“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答案】①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②锦袍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③还多与兵戎之事相关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需补写的文段,同时从题目所提供的两段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根据横线的上下文的需要,正确填入答案。比如,第①道横线,应根据材料一填入“对内”的内容(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第②道横线则应根据材料二填入“对外”的相应文字(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第③道横线则应根据文段所引的李白诗句“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的内容填写。 - 23 -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②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林徽因 ③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惑。——富兰克林 ④自然是物质的,而人却具有精神。——泰戈尔 ⑤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读了上面五句话,你又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句作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品味宁静中的诗意人生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题记 风起云涌下,花开花落里,我们感受着造物者的无尽宝藏。那是怎样的一种宁静与安详,生命,在这宁静中悄然怒放。 有人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可并非所有人都诗意地栖居着,诗意,只不过是一个目标或者一种梦想。对物质的过度要求吞噬了精神的纯洁,人,越来越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宁静成了一朵睡莲,被呼唤着,来涤清这个世界。 可曾看到一只海鸥,它在岸边,头微抬,静静的,无欲无求。它在栖居,以一种超越物质的心志。立的时间长了,双腿一蹬,轻轻地飞向蓝天。在天空中,它上升,它划过一条完美弧 线而后消失在海天之间。然后,一道白光划破宁静的空气,空气分子开始热烈地冲接,它开始在海天之间自由翱翔,有时它看细细的细沙,有时它看夹岸的桃花,有时它毫无顾 忌地一跃千里。可曾从中感到一丝心动,一丝震颤,那是在宁静中绽放的力量。 可曾想起宋朝那个大文豪,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离开了官场的黑暗和那些玩厌了的钩心斗角的游戏。在到黄州的那一夜,他的泪被黄州的夜晚淋湿了。然而,迎来的不只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更是一个旷达的苏轼。他睡在了黄州这片土地上,诗意地睡着了。他看赤壁,看人生;看日出,看日落,看花开看花落,看大雁的影子错过长长的碧落。宁静中,苏轼成了诗意的化身。 - 23 - 一杯白水要比一杯糖水更解渴,一杯碧螺春要比一瓶可口可乐更解暑,一句轻轻的问候要比百句谄媚的奉迎更温暖人心。宁静总比躁动更有力量。以静制动,方能百战不殆。 写意宁静,就像是在写诗,沏一壶淡茶,守一盏孤灯,任笔尖游走在九霄云外。写那宫殿,那片海,那个小巷中打着油纸伞的姑娘……常忆《诗经》中的《蒹葭》一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古往今来,人们所苦苦追求的那位佳人,不就是诗意的生活么?宁静,让我们坐享诗意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给了多则材料,可以选择几则材料中有相似点的材料来写,如“坚守精神家园”、“感受诗意的生活”、“消除杂念,心如静水”、“清除欲望”、“生活不能浮躁”“坚忍不拔”等等。如此,观点便具有启发性,文章也就有了深度和广度。便可以有以下诸多立意: (1)真正的宁静,在于内心。在物欲横流、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要保持真正的宁静,只有内心安宁。而要想内心安宁,便应该回归古朴淡泊、宁静致远的诗意生活状态, 即“在心中修篱种菊”。只要人们不汲汲于名利富贵,保持恬淡宁静,心中诗意充盈,便可以免去许多烦恼,人生也就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2)消除杂念,感受诗意生活。身处闹市,空气污浊,车流喧闹,令人烦恼不堪。许多高明的隐者虽埋首于市井之中,却过着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吧。他们虽身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中,但是却能够消除杂念,让思想灵魂超越时间和空间,思索历史传递的讯息,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在生活平台上演绎着自我,折射人类精神中的智慧与理性之光。 (3)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了,我们需要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田园,让心灵在这里踱步。心无累,应该回到大自然中,让诗意冲刷尘世的污垢。不妨去乡村原野漫步,看看低头沉思的嘉禾、麦穗,呼吸自然的洁净气息,稍稍调息静心,抚慰浮华的精神;时常与古人对话,与书为邻共舞,过着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做到“诗意的栖居”。 点睛: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给了多则材料,首先要从所给材料入手, 读懂材料的含义,明白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出几则材料的相似点;其次,在此基础上,考生还要结合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来挖掘材料中的深层含义。 - 23 -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