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27 -‎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年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 B. 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 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 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 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 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 D. 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 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 “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答案】1. A 2. B 3. C - 27 -‎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本题A项,偷换概念。第1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有“文宗在蜀”美誉的不是成都,是整个蜀地。下文李白(一说绵阳)、苏轼(眉山)也有提示作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本题B项,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第6段:文中“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一句是一个论据(先总说,后举例),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是为了论证两宋时期“学校教育堪称发达”。‎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圈出相关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A项,夸大程度,且以偏概全。第4段:“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中“比”是“并列”之意;此外“蜀学”不仅指“求学的人”,更指蜀地的文化成果。‎ B项,扩大范围,且强加因果。原文“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亲自教授的是“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此外文翁招生和授课的方式不构成“蜀中求学蔚然成风”的全部原因。‎ D项,张冠李戴。“官学”,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府学”则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 故选C。‎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 27 -‎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 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 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 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JTC 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 的电力消耗。‎ ‎(《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节选自《砍柴网》2017/12/19 )‎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地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 27 -‎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保卫战年度案例。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月25日,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节选自胡华成《头条号》2019/09/20)‎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 27 -‎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 转自《参考消息》2019/09/17 )‎ ‎4. 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A. 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 B. 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C. 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 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 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 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 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6. 上述三则材料阐述了人类在环保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请分条概括。‎ ‎【答案】4. A 5. B ‎ ‎6. ①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降低能耗。②运用数字科技降低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更多人参与日常简单的环保活动,如步行、植树、拒绝一次性餐具等。③运用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④开拓传统材料的新用途,在环保的同时兼顾产业的发展,如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解析】‎ ‎【4题详解】‎ - 27 -‎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结合原文“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可见,“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和其变化。”还不是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结合原文“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可见,“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概括三则材料阐述了人类在环保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由材料一中“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这降低了15% 的电力消耗”,可要概括出,用人工智能(AI)技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降低能耗。由材料二中“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地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可总结出,运用数字科技降低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更多人参与日常简单的环保活动。材料二中“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可概括出运用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材料三以竹子为例讲“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 - 27 -‎ 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可总结出,开拓传统材料的新用途,在环保的同时兼顾产业的发展,如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后门桥的修鞋匠 刘心武 北京城中轴线所穿过的地方,由北而南,依次有:钟楼、鼓楼、后门桥等。后门桥古时叫万宁桥,又名澄清闸。当年颇富野趣。如今的后门桥,却完全是闹市景象了。‎ 荀磊的父亲荀兴旺师傅,就在后门桥西南的人行道上摆他的修鞋摊。整个摊子由两只油漆桶和几扇可以折叠的木板组成,上面陈列着备用的大小鞋钉、铁掌、皮料、人造革模压塑料块以及成型的鞋底、鞋跟等等。荀师傅将一幅印有“修理皮便鞋”字样并附有个体营业执照号码的白布,系在摊前。没有活时,他便端坐在摊后,膝上搭着一块厚重的劳动布;修鞋用的“独角蚊”(铁制,下头有供脚踩著以便固定的横向底座,上头是竖向的一个厚铁脚掌,以便将待修的鞋套上去操作)倚在两腿之间,手里握着一只用麻栗疙瘩自制的大烟斗,悠闲地抽着叶子烟;来了活路时,他便将那大烟斗搁下,麻利地操作起来。‎ 这天荀师傅八点多出摊,摆开摊就来了不少大活一一有打前后掌带换跟的,有缝前帮粘内垫的。送活的人还都挺急,荀师傅拿过活就做,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过一个钟头来拿吧,我尽可能给整旧如新。”人家走了,他戴个老花镜,两眼只瞧着“独角蚊”上的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忙个不停。‎ 冯婉姝骑着自行车由南而北而来,看到了鞋摊,也看到了修鞋的荀师傅。‎ - 27 -‎ 冯婉姝和荀磊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们俩是一见钟情,后来荀磊告诉冯婉姝说:“我爸是个修鞋匠。他叫兴旺。我爷爷早就去世了,爸爸后来就加入了八路军。要是留在部队,说不定就当上南下干部了。可土改以后家里没有劳动力,他就解甲归田了。种了几年地,后来就进城当了工人,先学木工,后学钳工,他这人手巧,后来一直升到了七级。我爸不是党员,是个出名的孝子,奶奶去世了,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忍心把奶奶火葬,到底他还是买了棺材,想法子把奶奶送回老家土葬了。他不爱看书,只爱鼓捣东西,比如打个家具、安装个管道、修理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我爸这个人人缘特好。他才54岁,可他提前退休了,为的是让我二姐进厂去接班。”‎ 当冯婉姝接近那鞋摊时,不觉停下了车子。当时荀师傅正为一位中年妇女补好了一只鞋,冯婉姝听见那妇女问:“多少钱?”荀师傅又用一把小刷子,蘸了一丁点黑鞋油,把补好的鞋跟刷黑——他这样做只是表明他做得的每一样活都是漂漂亮亮的——刷完了,他边递过那只鞋边说:“你给两毛钱吧!”‎ ‎“哟,这么贵呀!”那中年妇女拿过鞋子,用挑剔的目光检验着,唠叨起来:“这么块小料就值两毛钱吗?现在什么都涨价!钉这么块鞋跟也得掏两毛钱!”‎ 荀师傅一边往他那大烟斗里装烟,一边说:“那你就拿走吧,拿走吧。”‎ 这倒出乎那中年妇女的意料。她迟疑了一下,掏出一毛钱递过去,说:“哪能不给钱呢?给你一毛吧!”‎ 荀师傅没有接。他点燃烟斗,吸了一口说:“你拿走吧。这块料一毛钱也不值呢。”‎ 那中年妇女想了想,便又掏出个五分的钢镚儿,扔到鞋摊上,说:“那就给五分吧!”‎ 荀师傅立刻把那钢镚儿拾起来,投入中年妇女臂中挽的菜篮里,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你拿走吧,我一分钱也不收你的。”‎ 那中年妇女虽然讪讪的,却终于并不付钱,转身走了。‎ 冯婉姝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她理解他的心情:他希望人们尊重他的劳动。他收的不是料钱而是手工钱。‎ 荀师傅一抬眼,发现了她:“姑娘,你鞋怎么了?”‎ 冯婉姝对他微笑着,说:“您是荀师傅吧?我叫冯婉姝,是荀磊的对象。”‎ 荀师傅一下子被她弄懵了。他颧骨泛红了,把烟斗放下,又拿起来,戴上老花镜,又把它取下,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小磊子的对象是你啊,你叫什么名儿?”‎ 冯婉姝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他只记得住她姓冯,而弄不清她名字那两个字究竟是什么。‎ 后门桥一带热闹起来。阳光斜照到鼓楼庞大的身躯上,巍巍鼓楼俯视着芸芸众生,它在沉思着什么? ‎ ‎(节选自《钟鼓》1985年版,有删改)‎ - 27 -‎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叙述了后门桥一带的位置和特点,为下文人物活动和情节的铺展提供了具体的生活场景。‎ B. 对荀师傅修鞋摊的细致刻画,突出了鞋摊虽然设备齐全,但物品简陋,暗示了荀师傅生活的潦倒。‎ C. 荀磊对荀师傅人生经历的介绍,以及冯婉姝对荀师傅的观察,从侧面刻画了荀师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D. 小说通过对中年妇女由一毛到五分再到不给钱讪讪离开的细节刻画,讽刺了锱铢必较的市侩习气。‎ ‎8. 请简要分析荀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9.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7. B 8. 修鞋的细节:朴实认真、追求完美;土葬母亲:孝顺和迷信;鼓捣各种东西:心灵手巧;与中年妇女的对话:自尊;回家种地、提前退休:顾家;与冯婉姝对话:不善言辞。 ‎ ‎9. ①呼应开头对后门桥的描述,使得结构严谨;②结尾设问,描绘鼓楼的沉思,引发人们的思考;③以景作结,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B项,“暗示了荀师傅生活的潦倒”分析有错。语中讲他摊子一摆,大活就来了,而且手艺很好,被人们认可。并且下文儿子苟磊说了他爸“修理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 故选B。‎ ‎【8题详解】‎ - 27 -‎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该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要题要求分析析荀师傅这一人物形象。文中写他修鞋时“拿过活就做,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过一个钟头来拿吧,我尽可能给整旧如新。’人家走了,他戴个老花镜,两眼只瞧着“独角蚊”上的鞋,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忙个不停”,修好鞋后又“又用一把小刷子,蘸了一丁点黑鞋油,把补好的鞋跟刷黑”这一细节描写可知朴实认真、追求完美。“奶奶去世了,无论别人怎么劝,也不忍心把奶奶火葬,到底他还是买了棺材,想法子把奶奶送回老家土葬了”,写他土葬母亲,表现了他的孝顺和迷信。“他不爱看书,只爱鼓捣东西,比如打个家具、安装个管道、修理个自行车、修个鞋、旋个烟斗什么的,弄出来样样让行家佩服”,可知他喜欢鼓捣各种东西,而且心灵手巧。他帮一个中年妇妇修好鞋,中年妇女“用挑剔的目光检验着,唠叨起来”嫌两毛贵,他说拿走吧,不要你钱。“冯婉姝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她理解他的心情:他希望人们尊重他的劳动”,可知他有自尊。“要是留在部队,说不定就当上南下干部了。可土改以后家里没有劳动力,他就解甲归田了”“他才54岁,可他提前退休了,为的是让我二姐进厂去接班”,可知他为为照顾家人而做出的选择。“他颧骨泛红了,把烟斗放下,又拿起来,戴上老花镜,又把它取下,憋了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小磊子的对象是你啊,你叫什么名儿?’”可知他不善言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和前文情节之间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即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官吏“后门桥一带热闹起来。阳光斜照到鼓楼庞大的身躯上,巍巍鼓楼俯视着芸芸众生,它在沉思着什么?”描写后门桥一带热闹,照应开头的描写“后门桥古时叫万宁桥,又名澄清闸。当年颇富野趣。如今的后门桥,却完全是闹市景象了。”首尾响应,使得小说的结构比较严谨。“它在沉思着什么?”这句是鼓楼俯视着芸芸众生,好像在思考什么,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是啊,它在思考什么呢?结尾是写街景的内容,又是小说的结尾,是以景作结,借高楼的俯视和思考,表达对众生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点睛】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以结合小说的三要素、主旨和情节自身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旨(揭示小说主题); 在形式上(主要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 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 设置悬念,引人注意(引起读者关注),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耐人寻味,造成情节发展的变幻莫测,使情节发展波澜顿生。‎ - 27 -‎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 27 -‎ B.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 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答案】10. D 11. B 12. B ‎ ‎13. (1)耿九畴因为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2)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谨慎挑选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本题中,“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罪人”是主语,“系都察院狱”是“罪人”的定语,后置,“给”是谓语,“米”是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B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B项,“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表述错误,漕运归户部管理。‎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理解错误,文本是说“九畴、渊遂劾盛等”,意思是““耿九畴和江渊也弹劾叶盛等人”,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或者说表意绝对,于文无据,把文本中“叶盛等人”偷换成“章瑾和王汝霖”,“等人”并不能确定有无“章瑾和王汝霖”。‎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题得分点:“以”,介词,因为;“见”,表被动;“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已”,不久;“白”,洗清罪名;“以事见诬”,被动句;“逮下吏”,被动句。‎ - 27 -‎ 第二题得分点:“延”,延揽;“简”,选拔;“优诏”,嘉奖的诏书;“报”,回复;“焉”,代词,他。‎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 27 -‎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B. 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C. 颈联写诗人骑在马上远望孤城,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D. 全诗以景结情,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羁旅独行之愁。诗人单人匹马,冒着寒冷渡过宋辽分野的白沟河。②怀念故国之愁。眼前已是异域他乡的风景,由辽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灭亡。③触景悲秋之愁。诗人看到蓟门飞霜、落日秋雁,生发了悲秋之愁。④知音难觅之愁。四海之内的抗元名士,本是自己的知己,却已半数亡故,自己也不知道将要投奔何处。‎ ‎【解析】‎ - 27 -‎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D项,“天涯孤剑独谁投”,这句的意思是,我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无处倾诉,无人知晓自己的心声。这句不是写景句,是抒情,并非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 故选D。‎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匹马冲寒渡白沟”,诗人单人匹马,冒着寒冷渡过宋辽分野的白沟河,抒发羁旅独行之愁。“水天愁”“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水天愁”“异”字表明此时诗人眼前所见已是异域他乡的风景,由辽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灭亡,因怀念故国而生愁。“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戍之地,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孤雁南飞,茫茫旷古之思,秋容古淡之景,诗人孤身独骑,遐思渺渺,羁旅风尘,恨无知音,恰似孤雁飘零,何处归宿。诗人此时触景生愁,有无限的孤独惆怅。“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天下有名于时,与自己相知及交游的朋友,或逝或隐,多已离去,自己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亦无处倾诉,元人知晓自己的心曲了。"凋落"、"孤独"尽发悲凉凄怆之。诗人还愁音难觅。‎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 27 -‎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抒发女主人公内心苦楚,其中的成语又留给读者一个勤劳能干的印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比喻的手法抒写自己虽惆怅却又相当达观的襟怀,与他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同样给人以鼓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有雄浑气势,彰显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又缅怀古人而感伤自己,为全词定下较高格调的两句是:_____,_____。‎ ‎【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5). 千古江山 (6).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夙、寐、靡、觅。‎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晩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毀于一旦。这些 ‎ - 27 -‎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 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 。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 ,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B. 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 C. 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 D. 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B. 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C. 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 D. 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 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 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D. 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答案】17. D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沉痛:‎ - 27 -‎ 深深的悲痛;深刻而令人痛心的。沉重:分量大,程度深;(心情)忧郁,不愉快。语境是说巴黎圣母院起火、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毀于一旦的教训,这个教训不但大,而且让人心痛。因此选用“沉痛”。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语境是说文物,是具体的东西,是要留下来传给后代的。因此选用“留传”。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语境是说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选用“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语境表达的是要对文物保护工作尽全力,因此选用“全力以赴”。故选D项。‎ ‎【1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置于句首,作状语,以示强调。因此排除AD项。下文“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因此排除B项,选C项。‎ ‎【1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搭配不当,“延缓”与“损毁”不搭配。‎ B搭配不当,“减少”与“衰老”不搭配。‎ D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 故选C。‎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 - 27 -‎ 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19年是农历猪年。现在很多人认为猪代表着好吃懒做,其实在古代,______我国主要文化遗址中几乎均有猪骨出土,这是因为古人常以牲畜的多寡来标度地位和富裕程度。猪作为最常见的家畜,以猪做祭品显得十分重要。______?这与猪有关,古人家祭即以猪为之,“陈豕(猪)于室,合家而祭”,这正是“家”字的本意。猪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后一位,_____,故一天十二时辰的“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也称“猪时”。可以说,“猪”已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了。‎ ‎【答案】 (1). (1)猪代表着权势和财富 (2). (2)“家”字的本意是什么呢 (3). (3)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本题语段的内容是对“猪”的阐释。本题第一空,根据上文“其实在古代”故此空应填与上文相反的句子,上文说“许多人对猪没有好印象”故此空应填写猪在古代所起的意义,即“猪代表着权势和财富”。第二空注意标点符号为问号,应填问句,联系上文“猪作为最常见的家畜,以猪做祭品显得十分重要”,并联系下句对“家”的意义解释,可以得知前句提问是:“家”字的本意是什么呢。第三空联系上下文,猪和生肖、时辰相关,所以中间句子可以填和十二地支相关,即“对应的是十二地支中的‘亥’”。‎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 ‎3‎ - 27 -‎ ‎.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节日内涵。请从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仿写,结构与示例一致。‎ 示例:清明节——暮春三月,梨花微雨,清扫祭台怀亲人。‎ ‎【答案】元宵节:寒冬一月,火树银花,游赏花灯享团圆。‎ 端午节:仲夏五月,粽叶飘香,划动龙舟吊贤人。‎ 重阳节:暮秋九月,菊花绽放,登高望远思故人。‎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仿写句子的形式考查。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本题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解答此题,首先应分析所给示例的特点,“暮春三月”是时间,“梨花微雨”是季节特征,“清扫祭台怀亲人”,是节日内涵。然后仿照此形式进行写作。注意表现节日内涵要贴切,如元宵节要突出团圆,端午节要突出纪念,重阳节要突出思亲等。‎ ‎【点睛】仿写语句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然后注意分析原句的特点:①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句的句意与原句一致;②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如是复句,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关联词的使用,还要注意标点的暗示作用;③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④注意原句的感情色彩,如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⑤注意原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等,仿句要一致。本题要求考生利用给定词语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与续写,降低了仿写的难度。‎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晚自习。教学楼灯火通明,鸦雀无声。突然停电!学生们或茫然,或笑闹;或于廊道“散步”,或倚栏而望星空……‎ 半小时后,来电。教学楼鸦雀无声,灯火通明。‎ 这似乎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写照:一切设定好了程序,高效而规律地运行。突然间,没有电,没有网,高速堵车,飞机停航……这一刻我们偏离轨道,生活失序。“片刻”之后,不管你是否愿意,一切终归常态。‎ 生活的偏离、失序是一种意外的生命体验,并不能根本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但短暂的偏离:或者唤起回忆,或者关注到忽略的美景,或者心生憧憬……‎ - 27 -‎ 或许你的生活也有意外“停电”的时候,如果可以选择,你想停留在那时那刻,还是回归正轨?‎ 自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成作文,谈谈你的选择和思考,不少于800字。‎ ‎【答案】生活,需要点“意外”‎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大多按部就班地生活。学生便是学校、教室、家庭三点一线,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久而久之,生活平淡无奇,一个个活泼有趣的少年被程序约束失去了活力。如果生活有点让人惊喜的意外,我会选择停留彼时彼地。‎ 生活需要一些意外的调味剂。机械的生活逐渐让人们变得无趣麻木,如果过于规律,生活与生命都会固化。意外的来临,让生活有了润滑剂,让反复工作的机器得到休憩,不是长期如一、自始至终地摩擦。正是因为反抗生活常态的压制,才有了那篇火遍全网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不仅是辞职老师的宣言,更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落在许多年轻人的心上,并萌发了驿动的芽。‎ 有人认为,某些意外很幸运。譬如,意外由普通职员升为经理,意外得到一件昂贵的礼物。然而,也有不幸的意外。譬如,意外出车祸,意外掉钱,意外生病。可是,在我看来,无论好意外还是不好的,都是幸运的。‎ 当我们遇上好的意外时,心里会想着:哇!我该多么幸运啊!于是心里自然开心了,做事的干劲也就大了。当我们遇上不好的意外时,应学会自我安慰:没事。我是幸运的,这只是意外而已,我的生活多么美好的啊!‎ 生活中常有意外,你永远不知道意外与明天哪个先到,或许意外是惊喜亦或是惊吓,我们都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要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迟”的心境。无论如何,用唯心主义的观点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呐!你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来,它来了,就好好招待它。‎ 意外是常态生活中的不速之客。我们最终要恢复常态,回到正轨。既然这是大势所趋,何不趁此意外,做一些自己喜欢,让自己快乐的事吧?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古人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既然已经如此不如意了,倒不如反倒行其事啊!意外了,失序了,越轨了,那就呆在那里,能快乐一分一秒也好,都不负“意外”光临了一场。‎ 我们都是活在“套子”里的人,不敢跳出舒适圈与温柔乡,不敢去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我们在乎世俗的观点,最后活成了世俗人,我们大多数人变成了巴金笔下的“觉新”、“觉民”。如果“意外”来临的那一刻,允许我们不顾念一切,那就勇敢地做一回“觉慧”吧!如果意外多了,说不定你也习惯成为觉慧。‎ - 27 -‎ 生活如果有“意外”光临,不要回避,不要错过,带一点自由与不羁之心,和它来次友好的会晤,我想那也不失为人生之快事。‎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 审题:‎ 教学楼停电,打乱了学生学习的节奏,也带来意外的轻松和快乐;来电之后,一切恢复常态,重新进入有序而充实的生活。以上作为引子,引出社会的方方面面:被迫、偶然、短暂的偏离、失序;然后意外消除,回归生活常态。生活的偏离、失序是一种意外的生命体验,并不根本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但短暂的偏离或使生命的内在变化:或者唤起回忆,或者关注到忽略的美景,或者心生憧憬。停留或回归,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生在规律、沉静,或许也不免压抑的当下,要有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坚持,对梦想的追寻。此题的关键词是“停电”“失序”“正轨”“意外”等,能围绕这些词语着笔,更能准确把握题意。题目要求“谈谈你的选择和思考”,因而写作态度要明朗,不宜模棱两可。理由要充分,不可含糊其辞。1.选择留在彼时彼地,立意为:失序和意外的“变”既然来了,就顺应“变”融入“变”,冷静接受它,好好招待它,尽量利用它,学会享受它,或许有意外的体验,这也是一种打破常态、越离正轨的勇气。2. 选择回归正轨,立意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不管别人如何哄闹、喧腾或者茫然、盲从,我们能以从容应突变,以不变对突变,迅速抽身出来,恢复常态,回归正轨,这是一种自我调适与纠正。‎ 参考立意:‎ 生活需要调味剂。智能机器尚且需要检修、休憩,生物人更应张弛有度,“失序”是停顿,停顿不是浪费时间,是积攒更大的能量,是有意的调剂补充。‎ 暂时的失序和改变,让程式化的生活变一变,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一慢,让人们有机会有时间有心情,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之美。‎ 暂时失序,是意外的变化,打破了常态,让人深思、自省,也能借此机会发现自我、挖掘潜能。‎ - 27 -‎ 变,打破了常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也许是机遇,诱惑人们跳出既定的舒适地带,迎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契机。‎ 面对“失序”“突变”,不迷茫,不盲从,不随波逐流,我的正轨(目标、理想、信仰、追求)不变。‎ 面对“失序”“突变”,别人有夜色掩护,秩序混乱,我不为所动,操行不变。‎ 素材积累:‎ ‎(意外)‎ ‎1.出人意外者,仍须在人意中 ——清·袁牧 ‎2.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塞缪尔•约翰逊 ‎3.人生没有意外,只能说是命运使然。错过了听见神气魔咒的时机,却因为一场荒谬又热血的怪比赛,让我与深深喜欢的女孩从此在爱情的路上分道扬镳,各自化作一条线,在人生的路上奔驰。奔驰,却又彼此缠绕。‎ ‎4.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 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面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中,无助地寻找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作者:几米 ‎5.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求时,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于一项事情时候,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地问候你。‎ ‎6.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这样获得的:在寻找某个资料时意外的发现了另上的资料。 —— 富兰克林 ‎7.谁都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殊不知有时成功是失败之父——轻易的成功会带来轻易的失败,意外的成功也会潜伏着意外的失败。 —— 陈祖德 行文思路:假如以“生活,需要点意外”为题作文,则可以这样写,开头写寻常生活中我们往往特别关注意外惊喜。然后肯定这意外之喜对平淡生活的调剂作用。接着再谈生活中意外有喜有悲,然后分析当我们遇到时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最后再强调生活总会出现意外,我们要摆正心态,乐观正视它。‎ - 27 -‎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7 -‎ ‎ ‎ - 2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