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
·1· 新余一中 2021 届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20.12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作马逗山茅亭记》中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 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美的东西不是因为自己而美,而是因为人的发 现才得以彰显。也就是说,自然美的欣赏只有客体是不够的,必须有审美主体的存在才能构成 审美关系。朱光潜先生更明确指出:“单靠自然不能产生美,要使自然产生美,人的意识一定要 起作用。”就如兰亭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到来,那么此处的翠竹清泉,只能在寂静的 空山中自长自流,历经千载而不为人知。而他写了《兰亭集序》后,人们纵然不亲到兰事,也 能感受到那里的清雅宜人。 主体亲近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成为审美主体,这是欣赏自然美的前提。在西文中, “自然”(nature)一词也有“本性”的意思。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本真的状态,优美幽深 的自然山水能够荡涤我们胸中的尘滓。在大自然的熏陶下人可以变得清明平和,悦适宽快。宋 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遭到谪迁的人在春和景明的日子登上岳阳楼,看到上下 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会感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朱光潜先生把对自然美的欣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 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二是“起于情趣的默契忻 合”。三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对于 ·2· 中国文人来说,多数属于第二种层次。对于人和自然或者自然和人的契合,黑格尔作出过说明: 首先,自然本身所显示出来的自由生命,这和同样具有生命的审美主体产生一种契合;其次, 自然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人心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和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例 如自然的温和爽朗,芬芳的寂静,明媚的春光,冬天的严寒,早晨的苏醒,夜晚的宁静之类, 就契合人的某种心境。于是,人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陶渊明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从他的 山水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由衷眷恋。陶渊明传诵最广的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 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采菊见山,景与意会,人与自然相遇相待。与自然“欣然有会意”, 然而不“欲辨”,只求与自然默契相安,与自然相亲相依。 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得所”。自然山水不仅是他们 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 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王子猷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他借住空宅,令人种竹,宗 白华说这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 而放弃现在的价值的体味和创造”。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清代画家郑板桥对自 已居室的设计是:“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所取得的效果是:“风中雨 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郑板桥把竹石当做他的生活伴侣, “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他与竹石物我同一,达到心灵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愉 悦境界。 (摘編自凌继尧《美学十五讲》第二讲《我见青山多妩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的审美价值源自审美主体的发掘,如王羲之在文中赋予兰亭清雅宜人的意境美。 B.人们只有放下自我,宠辱偕忘,才能进入本真状态,亲近自然欣赏到真正的自然美。 C.黑格尔认为:自然和审美主体相契合,可唤起人心中与自然情调相对应的某种情调。 D.自然在审美主体眼中,既是欣赏的对象,也是他们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黑格尔的观点,可以作为论证朱光潜关于自然美欣赏层次的理论依据。 B.文章引范仲淹、陶渊明等人的诗文,来论证中国文人与自然之间默契忻合的关系。 C.文章后三段逐层展开论证,亲近自然是前提,默契忻合是表现,精神慰藉是归宿。 D.末段用王子猷和郑板桥的轶事,论证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3· A.作者认为,自然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后者是美的关键因素。 B.“赤壁,断岸也,苏子再赋而秀发江山”,可以视为自然之景因人而彰的典型实例。 C.“起于情趣的默契忻合”,不能把自然全体看作神灵的表现,不是欣赏美的高境界。 D.如果自然和审美主体之间没有达到契合,就不会有陶渊明“欣然会意”的精神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9 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刷新了 我们对“网红”的认知。 李佳琦、李子柒等头部网红频频出圈,受到主流关注,网红的社会认同度也进一步提升,李 佳琦卖货主播的身份得到广泛认可。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号称 2019 年“带货一哥”李佳琦赚了将近 2 亿元,网红 李子柒赚了 1.6 亿。如果以 2018 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 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也 就是说,全部 A 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 在网络直播上,“网红”李佳琦的一句 OMG,俘获了万千少女。而今这位被称为“口红一哥” 的网红,1 月 5 日晚在“所有女孩”面前推销了某上市公司旗下产品“麻辣香肠”,5 分钟狂卖 10 万+包,总计销售额突破 300 万元,累计观看人次 1677 万。更让人看呆的是,一场 5 分钟的 直播广告,第二天竟然让这家上市公司涨停了。一场网红带货的直播,为这家公司带来了 5. 48 亿元市值增长。 (摘编自《李佳琦年赚 2 亿,李子柒 1.6 亿?!背后赚大了的,还有他们》 中国经济网 2020 年 1 月 8 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网红经济的混乱主要体现在:以“流量为王”。网红走红速度快,经济效益高,促使人们蜂 ·4· 拥而至,迫不及待地追逐“流量快车”,以至于许多人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点击量 和关注度,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等行为带偏了社会价值观。某些网红轻松暴富,让人 蠢蠢欲动,数据显示,54%的 95 后受访毕业生渴望当“网红”。某一线城市多所小学的抽样调 查显示,有 80%的受访小学生梦想成为“网红”,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网红培训班”。 网红经济在操作中逐渐背离了本质。网红经济是先有内客供给,后有关注聚焦,关注聚焦达 到一定程度后才爆发的经济现象。网红应该传播优质内容信息,而非低俗内容,更不能炒作。 如今提及网红,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无下限的炒作、低俗和比傻,资本包装下的网红经 济被工厂化批量生产,同质化严重。且不说网红妆容千人一面,就是在内容上也大多雷同。 虽然当前的网红经济存在很多问题,但网红经济是符合并响应时代变迁的产物。信息媒介的 更新迭代助推了网红经济的崛起。随着信息媒介的更新迭代,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 息传播版图,部分刊报关停。如今个体间的信息交流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平台上交流的不只 是房子和衣服,观点和信息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媒介走向了共享媒体时代。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人民的时代需求已转变为精神需求,网红是人们精神需求下自发选择的产物之 一,与时代需求相契合。也就是说网红经济符合当前中国主要矛盾的转移偏向。电商的大量加 盟构成了“网红+直播+电商”的生态闭环,加速了网红变现速度。 展望未来,在政府从大放到大治的调控管控下,网红经济将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以规 范化进行重构,逐步回归到“魂”上,形变而魂不变:与信息经济的本质相吻合,以内容为主; 以自身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传播正能量。 此外,从形式上看,未来网红可能并不是真人。虚拟网红的火热将倒逼真人网红进行自我革 新,最终演变为“真人+虚拟”相结合的模式。不论网红经济如何衍变,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 的是内容。未来,谁以内容为王,谁就更可能维持网红经济“长红”。 (摘编自《网红经济“下半场”怎么走?回归内容为王》,财股网 2020 年 1 月 8 日) 4.下列关于“网红经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8 年网红经济的收益超过了六成以上的 A 股公司的净利润。 B.从本质上看,网红经济应先有优质的内容供给,后有关注聚焦。 C.网红经济在信息媒介更迭的助推下崛起,符合并响应时代变迁。 D.网红经济在政府的调控管控下,将自我调整、淘汰,进行重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9 年很多网红创造了各种“神话”,其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升。也有许多人为流量进行 低俗营销、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 ·5· B.2018 年网红主要领域涉及广泛,包括娱乐、美妆、美食、财经等方面,从领域占比看,传统 的文娱领域占据网红所在领域的主导位置。 C.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经济运营从单一平台向多平台化方向发展。据统计,2018 年有 60% 以上的中国网红拥有 6 个以上的平台账号。 D.虚拟网红的出现使网红经济最终演变为“真人+虚拟”相结合的模式,也倒逼真人网红进行 自我革新, 回归内容为王,传播正能量。 6.网红经济有哪些问题,未来应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雨,沙沙沙 王安忆 天,淅淅沥沥下起小雨。 汽车来了。可雯雯却退了两步。一滴冰凉的雨打在她脑门上。 “喂,上不上啊?”车站只有她一个人了。雯雯刚要上车,又是一大滴雨打来。雨点很大, 和那晚一样。雯雯后退了。“嗤——砰!”车走了。 “发痴!”是售票员不满的声音。 “发痴?”雨越来越大,不过她并不懊恼;也许,他会出现在面前……他不是说:“只要你 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说完,自行车飞出去,飞转的 车条,在雨洗的马路上,映出两个耀眼的光圈。 雨响起轻轻的沙沙声。 和上次一样。上次老艾和她说话,一下扯晚了。老艾是个慈祥的阿姨。她给雯雯介绍男朋友, 姓严,是大学生。妈妈说:“可以了解了解。”雯雯轻轻地说:“为什么要了解?”“为了爱情。” 雯雯更轻地说:“爱情不是这样的。”哥哥说:“天边飞下白云,海上漂来红帆,一位神奇的 王子,向你伸出手——这就是你的爱情。” 哥哥又说:“船只在吴淞口受检,来历不明进不来上海。王子没有户口就没有口粮布票白糖 肥皂。现实点儿吧,雯雯!”这位七〇届海洋生物系大学生,学了一年专业,搞了四年“革命”, 分配在中学教音乐——天晓得。现在,他只愁没有好海味发挥他的厨艺。 雯雯“噗哧”笑了。 那晚,老艾拉住雯雯:“那孩子……”等她叙述完,雯雯冲向车站,末班车“嘟”的一声跑 了。 天又下起雨来,"“沙沙沙”。 一个站头过去了。“发痴?”“不!”…… 那天,雯雯朝汽车叫了声:“等等!”随即就撒开腿追了。这是她能做的惟一努力。一辆自 ·6· 行车赶过了她,而雯雯仍然追着,“等等”!汽车越跑越远,那辆自行车却回了头。 “不,不,我不是叫你。” “坐我的车也可以。”是个小伙子。 雯雯眼睛发亮了,可立刻警觉起来。“不!” “不要紧,交警下班了。” 他的误解,使她放心了一点儿。 “快上车吧,雨大了。” 她顾不上犹豫了,果断地坐上车后架。. “你家住哪儿?” 雯雯明白了。过去那个人,进攻方式要抒情得多:“我好像见过你。”可后来呢! “该在哪儿停?”雯雯这才想起来这不是公共汽车。“前面第三个站。” 雨小了点儿。 “真好看!”小伙子轻轻地赞赏着。 雨蒙蒙的天地变作橙黄色。雯雯从来没有注意,此时只感到一片温和的暖意。 “你家离站头多远?” 雯雯不假思索地告诉了他。前边,是蓝色路灯的世界。 车子停稳了。“谢谢!” “谢什么?碰上别人也一样。” “真的!”小伙子说,“我在农村插队,有一次从坝上摔下来,腿折了!十里八里也没个庄子, 我干脆闭上眼,随便吧!忽然感觉有人在我腿上放了一株草。我一股劲就站起来了。” “是梦。” “不过这梦真灵。不一会儿,来了一伙割草的小孩,硬把我抬到了医院。” “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他一登车子,头也 不回地消失了。 第二个站牌了。也许他只是随便说说,她当真了。十来年的生活失去的信念,难道会被一席 话唤回?当那白云红帆送来的人说“我们不合适”,她就该醒悟了。 白云红帆送来的人啊! 那是“复课闹革命”的时候,雯雯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学楼上一扇扇没有玻璃的窗口,像 失去了眼球的眼睛。雯雯踩着碎玻璃向校门走去。 他转身也走出校门。 “我好像见过你。” ·7· “一个学校嘛!”雯雯淡淡地说。 “不是在学校。” 雯雯停住了脚步。 “在梦里。”他说。雯雯笑了。 雯雯全身心地投入了这爱情。仿佛透明的画,有了色彩;无声的歌,有了旋律。 快毕业了,他终于接到了工矿通知、欣喜若狂。轮到雯雯——一片红,全部插队。雯雯想, 还有坚贞的爱情。可他说:“我们不合适。”雯雯哭都来不及,就登上了北去的火车。心中那 画呀、歌呀,一片荒漠。 受雯看见第四个站牌。“沙沙沙”的窃语声悄然消失.。雯雯心中又升起希望:也许他预料 今天不会下大,不会下久。也许,真正是下雨的时候,真正碰上难处的时候…… 那天,雯雯对小严说:“我有朋友了。”小严走了。在厨房炒鱼片的寻哥冲进来:“你哪来 的朋友?” “就有嘛!” “啊,我知道。在那天边,在那海上……” 雯雯发火了:“你倒该在那海上!你做过多少海的梦,现在它们在哪儿?油锅里!” 哥哥张大着嘴。“这就是生活!”他抱住雯雯的肩膀,“你不能为了缥缈的幻想耽误生活。” 雯雯转过身,将脸贴在窗上,在树影中寻找着。 …… 几架自行车载着邓丽君的歌声和一阵笑语,从身后驶来:“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雨又下起来了。生活有很多乐趣,一定也包括梦想的权利吧。就像前面那橙黄色的灯,朦朦胧 胧,然而闪着亮,发着光,把黑沉沉的夜,照成美丽的橙黄色。 雯雯心里充满期待。他说:“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 面前。” “你是谁?”雯雯在心里响亮地问道。 “我是我。”他微笑着。 “你是梦吗?” “梦会实现的。” 前边那天蓝色的世界,纯洁而宁静。雯雯微笑着走进去了。 雨,“沙沙沙”。 一九八〇年(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雯雯反复念及售票员的“发痴”,但这并不代表她的自我怀疑,相反,雯雯更坚定更自信, ·8· 表现出执着的追求精神。 B.小说中的“他”与“哥哥”不同,“他”认为“梦会实现”,而“哥哥”反对“幻想”,但 他们都是雯雯的形象反衬。 C.小说中“没有户口就没有口粮布票”“载着邓丽君的歌声”等细节描写,既创设了典型环境, 也凸显了时代特征。 D.小说语言虽平实朴素,但摹声细腻,着色鲜明,叙述简洁明快,写人口吻毕肖,体现了中国 传统小说的美学风格。 8.小说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通过雯雯的回忆展开故事情节。请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9.小说中的意象多具有象征意义。请以“雨,沙沙沙”与“天蓝色的世界”为例,结合小说内 容分别探究其深刻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异 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 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 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 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 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 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 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 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 酒劳之。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灌谓宰相白时中曰:“金人倾国远至,其锋不可当。 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不从,明日,又命灌行, 辞以军不堪战,强之,拜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未及行而帝内禅,灌领兵入卫。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 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9· (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B.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C.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D.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第,也称“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文中何灌是通过武选而被录取,进入仕途。 B. 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朝代,曾与北宋相对峙,后被由女真族建立的金灭亡。 C. 河东,在古代指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这一地区,因在黄河以东,故有此称。 D. 靖康,北宋年号之一。年号是汉武帝时首创,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帝都是一人一个年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灌擅长射箭,大显神威。面对辽兵的侵犯,他凭借精准的箭术震摄敌军;与西夏军队相遇, 他能射穿敌人,吓退敌兵。 B. 何灌戍守边疆,了解形势。徽宗向他询问西北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画图,借助衣服上的 花纹进行讲解,使皇帝明白。 C. 何灌把握分寸,礼让使节。在陪同辽使射箭时,他第二次故意没有射中,以显示自己的谦让 之意,整理弓箭后便再次射中。 D. 何灌建言献策,未被采纳。金人倾国南下,何灌建议应当留下精锐部队来迎敌并守卫国家根 本,但白时中并未听从其意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2)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韩翃 邻家不识斗鸡翁①,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②,成名因事大江公③。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10·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④东。 【注】①斗鸡翁:汉代王奉光好斗鸡,与宣帝识,后封侯。②山客:指隐士。③江公:汉 武帝时的经学博士,精通《诗》和《春秋》。④洛城:指古代洛阳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斗鸡翁”与“隐者风”对举,表达作者对张参军有隐者风范的高度赞赏之情。 B.“顾步”二字,活现出张参军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暗示其以隐求仕的心态。 C.张参军成名的原因诗中作了交代,这也是古代士子求取功名的路径。 D.全诗多用对比,将张参军及第前“寂寂无名”与及第后“衣锦而归”的情态栩栩如生地描画 出来。 15.本诗“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两句,值得品味,请简析其精妙之处。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6 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 , ”两句,提醒当朝者要任用自己的亲信 将领把守剑门关。,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对秦搜刮民脂又奢侈浪费的 行径发出了愤激的质问。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了一场激战,战斗中只听得“ ”,收兵后, 呈现在眼中的则是“ ”的悲壮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非常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 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为“中国的羚羊谷”。它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被洪水 和风力大力塑造过的奇幻世界——著名的红砂岩经过水和时间的雕琢,阳光一照,美得令人沉 醉。在大峡谷中,每个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一样。随着阳光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 度进行拍摄, 红色砂岩所呈现出的温暖色调的多样变化,让人不由地慨叹大自然的 。起 初,人们对于这处奇观形成的原因 。后来发现暴雨导致的山洪暴发是地表切割最主要的力 量。越是干旱的荒山,一旦遭遇暴雨,山洪的暴发力越是惊人。这是因为,极度干燥、坚硬的 地表吸水性很差,降雨顺地势冲刷后,如果地表有些许裂隙,湍急的水流和携带的砂石几乎无 坚不摧,日积月累,就能让地貌发生 的变化。雨岔大峡谷就是在这种自然力的作用下形 成的。据推测,几亿年前,当地曾发生过强烈的地震,天崩地裂之后,黄土大山被震出了一道 道裂缝;之后,( )峡谷内怪壁哨立,沟壑纵横,如条条波浪从身边划过。有专家称这里是 ·11· “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是属于陕北 的地质美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巧夺天工 莫衷一是 天翻地覆 别无二致 B.鬼斧神工 莫衷一是 天翻地覆 独一无二 C.鬼斧神工 不置可否 沧海桑田 别无二致 D.巧夺天工 不置可否 沧海桑田 独一无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峡谷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其为“中 国的羚羊谷”。 B.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吸引了游客的关注,人们称其为 “中 国的羚羊谷”。 C.峡谷因为地貌特征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引起了游客的关注,被人们称为 “中 国的羚羊谷”。 D.因为峡谷地貌特征非常酷似美国亚利桑纳州北部的羚羊谷,引起了游客的关注,被人们称为 “中国的羚羊谷”。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地表经过千百年暴雨和洪水的冲刷、风力的蚕食,我们今天看到了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 的峡谷。 B.千百年暴雨和洪水冲刷、风力蚕食地表,让我们今天看到了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的峡谷。 C.我们今天看到了经过千百年暴雨和洪水的冲刷、风力的蚕食形成的峡壁凹凸不平、线条流畅 的峡谷。 D.经过千百年暴雨和洪水的冲刷、风力的蚕食,地表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峡壁凹凸不 平、线条流畅的峡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 毛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的修辞,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语言不符合语 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有意用不符合语法规律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 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21.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 20 个字。(5 分) ·12·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它是按照科学 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 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与其他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 偏误问题。当然,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 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 56 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 强的实力, 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 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的演出没有出任何差错, 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 此事引发了我校学生关于“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的辩论,请选择正、反一方,写一篇 论辩陈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21 届新余一中高中毕业年级第四次段考 语文试题答案 1.A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 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 ·13· 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 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B 项,曲解文意,“才能进入本真状态,亲近自然欣赏到真正的自然美”错,原文第二 段中“亲近自然容易使人进入本真的状态......”可知,应该是先亲近自然才能进入本 真状态,才能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 C 项,张冠李戴,“可唤起人心中与自然情调相对应的某种情调”错,原文第三自然段 中“自然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人心中唤起一种情调”可知,应该是“自然事物的 某种特殊情境唤起人的情调”; D 项,扩大范围,“自然在审美主体眼中”错,原文第四段中“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契 忻合......”可知,审美主体原文指的是中国文人。 故选 A。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 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D 项,曲解文意,“论证中国文人亲近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错,末段事例论证的观点 是“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得所’。自然山水不仅 是他们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故选 D。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 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 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C 项,无中生有,“不是欣赏美的高境界”错,原文第三自然段中并没有境界高低的比 较。 故选 C。 4.A 5.D 6.存在问题:①为了流量,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②背离 了内容为王的本质,同质化严重,内容大多雷同。(2 分) ·14· 未来发展:①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提供优质内容,传播正能量;②加大政府调控 管控的力度,加强内容监管,规范市场行为;③促进虚拟技术的发展,倒逼真人网红进 行自我革新,改变直播模式。(答对两点得 3 分,三点得 4 分。) 【解析】 4.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含义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 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 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 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2018 年网红经济的收益超过了六成以上的 A 股公司的净利润”错误,材料一“网 红李子柒赚了 1.6 亿。如果以 2018 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 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 子柒。也就是说,全部 A 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可知是 2019 年 李子柒的收入超过了 2018 年六成以上的 A 股公司的净利润。 故选 A。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虚拟网红的出现使网红经济最终演变为‘真人+虚拟’相结合的模式”据材料三 最后一段,出现虚拟网红,演变成“真人+虚拟”相结合 的模式,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情 况,不是确定的事实。 故选 D。 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 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 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存在问题,“网红走红速度快,经济效益高,促使人们蜂拥而至, 迫不及待地追逐‘流量快车’,以至于许多人为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点击量和 关注度,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等行为带偏了社会价值观”,即为了流量,传播 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网红经济在操作中逐渐背离了本质。 ·15· 网红经济是先有内客供给,后有关注聚焦,关注聚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爆发的经济现象。 网红应该传播优质内容信息,而非低俗内容,更不能炒作”,即背离了内容为王的本质, 同质化严重,内容大多雷同。未来发展,“展望未来,在政府从大放到大治的调控管控 下,网红经济将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以规范化进行重构,逐步回归到‘魂’上, 形变而魂不变”,即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淘汰,提供优质内容,传播正能量和加大政府 调控管控的力度,加强内容监管,规范市场行为;“此外,从形式上看,未来网红可能 并不是真人。虚拟网红的火热将倒逼真人网红进行自我革新,最终演变为‘真人+虚拟’ 相结合的模式”,即促进虚拟技术的发展,倒逼真人网红进行自我革新,改变直播模式。 7.B 8.①可以使小说的结构更紧凑,更具有艺术性(或,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使表达更灵 活自由);②可以形成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与形象的塑造;③ 可以展现更广阔的的社会背景,丰富作品多层次的内涵。 9.①“雨,沙沙沙”是小说创设的典型环境,象征着困境与机遇,有时代偶然,也有人 生必然,雯雯在雨中寻找自己的梦想。②“蓝色的世界”代表明净而澄澈的前程,雯雯 经历了痛苦与彷徨,实现了蜕变与新生,在“梦”的指引下勇敢前行。 【解析】 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 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 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 项,“都是……形象反衬”错误,“他”应该是正面衬托。 故选 B。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意识流”手法的作用。意识流突出特点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表达 方式,采取直接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它可以打破时空 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描写,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 反理性是它总的特点。最初出现的意识流小说大多是单纯型的,后来发展到交错型,复 合型的出现则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立体感。本题结合题干提示,可以看出文章 通过回忆来展开情节,理解回忆与现实交叉的效果即可。“汽车来了。可雯雯却退了两 步。一滴冰凉的雨打在她脑门上”“和上次一样。上次老艾和她说话,一下扯晚了。老 ·16· 艾是个慈祥的阿姨。她给雯雯介绍男朋友,姓严,是大学生”,可知在现实中通过回忆 插叙过去的事,打破了时空限制,叙述角度更灵活,也让文章结构更紧凑;现实中的雨 与回忆中的雨,公交车售票员对她的不满与回忆中小伙子的亲切热心,以及回忆中的爱 情等,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塑造人物追求爱与美好的形象;回忆中的“那 是‘复课闹革命’的时候,雯雯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教学楼上一扇扇没有玻璃的窗口, 像失去了眼球的眼睛。雯雯踩着碎玻璃向校门走去”“快毕业了,他终于接到了工矿通 知、欣喜若狂。轮到雯雯变——一片红,全部插队。雯雯想,还有坚贞的爱情”等,使 得文章展现的社会背景更广阔丰富,让文章具有了多重意蕴。 9.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 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雨,沙沙沙”是文中的典型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文中多次写到“雨,沙沙沙”的情景来看,“雯雯刚要上车,又是一大滴雨打来。雨点 很大,和那晚一样。雯雯后退了”“她叙述完,雯雯冲向车站,末班车‘嘟’的一声跑 了。 天又下起雨来,沙沙沙”“只要你遇上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 现在你面前”等可见,下雨指人生遇到“难处”,即困境;而小伙子说的“只要你遇上 难处,比如下雨,没车了,一定会有个人出现在你面前”则象征着转机与机遇。“天蓝 色的世界”可理解为雨过天晴后的天色,结合“雨”的象征意义,再加上文章最后“前 边那天蓝色的世界,纯洁而宁静。雯雯微笑着走进去了”来理解,可理解为雯雯终于从 人生的困难中获得了新的领悟,从而蜕变与新生,走向了美好的未来。 10. B 11. D 皇帝都是一人一个年号错。 12. D 应当留下精锐部队来迎敌错。 13. (1)河水太浅载不动船,如果从陆路运粮应当用八千辆车,沿途的麦子正是成熟的 时候,希望用运输的费用加价立即收购麦子。(胜,承受、承载,1 分,车八千乘,定 语后置,1 分,方,正,1 分,就,立即,1 分,籴,收购,1 分) ·17· (2)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来水,使田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或:使田地不因旱灾而受损), 那么百姓就会乐于响应招募,而且弓箭手的名额就能招够了。 (葺,修缮,1 分,病,受 损,1 分,乐,意动 ,1 分 ,而,而且,1 分,额,名额,1 分)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 对他说:“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 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 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 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 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 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 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 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 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 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 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 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 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 岷州(熙河路),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 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 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 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 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 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 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 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 金兵南下,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何灌对宰相白时 中说:“金人倾全国之力从北方远道而来,势不可挡。如今梁方平率领全部精锐部队向 ·18· 北出动,万一有情况而不能抵抗,我们用什么来善后,为何不留下精锐军队来守卫根基。” 白时中不听,第二天,又令何灌出发,何灌用士兵不堪战斗请辞,强迫他同意,拜为武 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还没来得及出发,徽宗禅位,何灌带兵进京戍卫。靖 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 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 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 上,当时六十二岁。 14.B(“以隐求仕的心态”有误,诗句写的是张参军及第前籍籍无名的隐士生活状况。) 15.①运用白描手法,描摹出张参军赴考途中和及第荣归时的情景。②运用对比手法,凸 显出张参军及第前后具有天壤之别的生活特点。③选取单纯的意象构成画面,表现人物。 ④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张参军的赞赏之情。(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三点即可。) 附赏析:(仅仅代表命题者个人意见,供参考) 关于韩翃的史料不多,按照鞠飞的观点,韩翃生卒年当在唐开元七年(719)至贞元四 年(788);按鲍俊琴的说法,韩翃主要经历了才名早负的青年时期、多风多雨的幕僚时期、 否极泰来的御笔点官时期,第二阶段创作最多,成就最高。其创作多是赠送往来、酬唱 应答之作。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一诗之解,本于《唐音癸笺》载“韩员外诗匠,意 近于史”原则读解。 首句写张参军进士及第前“不为人识”,连邻居都不看中,其籍籍无名之状态可想 而知,但张参军真正的情形呢,作者用了“能齐隐者风”来表达,当有赞许之意在其中。 “隐者”,隐士”,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张参 军闭门读书之人,有隐者风范却不被人知,当是作者对其人品学识的肯定。“斗鸡翁” 是用典,也表明张参军将来是一位有作为之人。 颔联交代张参军曾有过的隐居生活经历,“顾步”二字描写其隐居生活的状态,那 种怡然自得、读书为乐的生活可以想见。正是埋首穷经方能一举成名。 颈联描绘张参军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孤身求学,秋闱及第“单马重裘”的情景。路 途的孤苦荒凉等等情状可以通过“寒芜”一词去体会,及第后的生活与及第前有天壤之 ·19· 别,这已是常识了。从这里,是可以看出韩翃是有人生体验的。按照当今学者研究的成 果,韩翃的生平并不详实,但他少负才名,被召“翰林待诏”,天宝十三年(754 年) 进士及第,却是有据可考的。这里不敢妄断本诗是在他幕僚时期的所作,但从赠诗中可 以看见韩翃自己的影子。 尾联两句,描写张参军东归,照应诗题。故园的道路依然是来时的路,故园也依然 是当年的故园,故园冷落,回故园的道路也是冷落的,那不是当年外出时的一样的冷落 吗?归去,腊月里暮天残雪却是从洛阳出发,及第荣归的。 全诗有实写有虚写,时空转换跨度大。作者对张参军埋头苦读、皓首穷经、一举成 名充满了赞扬之意,有对人生追求的昂扬之气。而“昂扬”之气也是韩翃诗歌里透露的 一以贯之的。 16.(1)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2)奈何取之尽锱铢 弃之如泥沙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17.B 18.C 19.D 【解析】 17.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 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空处,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 能达到的。此处语境是“大自然”,应为“鬼斧神工”。第二空处,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 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不置可否:指不表明态度。此处是说人们对 形成原因没有一致的结论,应为“莫衷一是”。第三空处,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 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此处语境为“地貌”,应为“天翻地覆”。 第四空处,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结合前文专家评价,应选“独一无二”。故选 B。 18.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20· 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 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 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A 项,“吸引”与“关注”搭配不当;B 项,语序 不当,“峡谷”应在“因为”后,且“吸引”与“关注”搭配不当;D 项, “非常酷似”赘余,且 语序不当,“因为”应在“峡谷”后。故选 C。 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 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A 项,“地表”缺少谓语动词;B 项,主语“千百年暴雨和洪水冲刷、风力”与上文“黄土大 山”语意不连贯;C 项,前后文谈论对象不一致,主语应是“地表”。故选 D。 答案 (示例)①而且要用得好 ②也要讲究修辞 ③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解析 第①处,要与前文的“不仅要用得对”照应,填的是“而且要用得好”;第②处, 因为后面有“好的修辞”,可见此处与“修辞”有关;第③处,从后文“如果语言不符 合语法”,推知此处说的“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21.答案:抽样调查的定义、原理、不足及解决办法。 22.【审题点拨】 这次作文,给的是一则叙述性材料,所述事件不算复杂,却耐人寻味, 折射出中外 文化观、价值观的差异。“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 这个反常的现象隐含着以下一些矛盾:“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该不该以成败论英 雄”“有上进心,错了吗?”“快乐教育和挫折教育孰更利于中学生成长”等等。 该题属于辩论类话题作文,辩论类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两个可供选择的题目争锋 相对,写作时不必在孰是孰非上过多考虑,这样的题目无论正反,肯定都能言之成理, 所以我们应该大胆选择自己熟悉的、思考较透彻的、掌握材料较多的一个题目来写。 【佳作一】 过程和结果相比,过程更重要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谢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这里观看我们此次辩论赛的过程,而没有只 ·21· 是坐在办公室或教室里等结果。虽然我们辩论的过程未必很精彩,但你们仍然来捧场, 见证辩论赛的全过程,你们用行动表达了对我方观点的支持。因为我方的观点是:过程 和结果相比,过程更重要! 材料中的中国代表队在比赛中得了奖,本该皆大欢喜,好好庆祝一番,他们却异常 失落,哭成一片,显然是太关注结果惹的祸,因为能让他们开心的结果可能只有一个— —登上冠军宝座。他们的举动和为第九名而狂欢庆贺的意大利队相比黯然失色,因为意 大利队懂得享受过程,虽然失掉了比赛,但却在过程中锻炼了团队,收获了友谊和快乐。 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更重要。 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它已经告诉我们, 人所应该做的只是去某事,人的责任也只是去做,去感受这个过程。通过过程,获取经 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既然已明白成事在天,又何苦去看结果呢?我 们的奋斗只在于拼搏的过程。只要尽自己所能,就够了。结果真的无所谓。 从一个人的生命说起,活的都是过程,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结果。 难道出生就是为了等待归于沉寂的死亡,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一个事物终结了,就 有另一个事物又要开始,就要出现新的过程。一个过程接着一个过程,很多事情可能没 有最终结果,但过程一定存在。可以说,过程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一个人的一生,对于宇宙来说,只是浩瀚大千世界的一粒尘埃,也许连尘埃之说都 嫌大。由此引申,发生在一个人、一个团体的一件事、一个终结,相对于当事人也许在 其心里比天都大。而对于整个世界,就什么都算不上。何必斤斤计较、纠结?相较于死 亡,什么样的结果算作终结? 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做一件事同样都成功的人,我们更尊重那些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人,会看不起在过 程中用卑鄙手段达到目的的人,为什么他们做事有同样的结果却得不到同样的认可呢? 做一件事同样失败的人,我们仍然佩服那些付出自己努力的人,就像项羽,楚汉之争, 他终以失败告终,但历史百年,他在世人的眼中永远是一位英雄。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 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看过程。 再举一个例子,拿化学课来说,如果做事结果比过程重要,那我们只要让老师告诉 我们一个方程式的反映物,生成物与反映条件就行了。有何必费钱费时的让老师在课堂 ·22· 上做了演示实验之后,换要自己亲手做一遍呢?这就是过程的重要性。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过分看中结果会导致极端功利主义思想泛滥,是断然不能提 倡的。否则,为了升官,可以行贿进贡,可以权钱交易或权色交易,甚至副职可以买凶 杀害正职;为了致富,可以偷摸扒窃,可以制毒贩毒,甚至可以杀人越货。倘若此,国 何以国,天下何以不乱? 老师们,同学们,看重过程甚于结果的人,至少还拥有一颗蓬勃的年轻的心,最后 我要重申:过程和结果相比,过程更重要。谢谢大家! 【佳作二】 过程和结果相比,结果更重要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不要在乎结果,最重要的是过程。但我却要说:过程和结果相比,结果 比过程更重要。 比如,材料中的中国队为什么哭成一片,因为结果没有达到他们的理想,为什么意 大利队要狂欢、庆祝,因为“舞台演出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就是他们预期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都是抱着求胜心理去做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分出胜负,亦或 者输赢也并不十分重要,淡然处之就好。甚至,我也知道,世上大多事如此,但固执的 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只要有个好结果,不就什么都不重要了么。 可对于高考这样的影响命运转向的大事件,重在参与只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冠冕堂 皇的托词,社会可只看你的结果。如果过程真的重要,那会有什么“黑色六月”,只用 短短数个小时,宣判一个学子 十年的寒窗? 有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总觉得这是自欺欺人,是辛苦努力而毫无收获的自我 安慰,比如,奥运会上,我想所有的运动员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但是并不是 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最终的荣誉与辉煌,获得更多鲜花和掌声的总会是那些拿到冠军奖牌 的选手。 一个律师他打官司如果不是为了帮当事人讨个说法这一结果,难道是为了感受法 ·23· 庭论辩的快感吗?一个医生他毕生的追求如果不是治愈患者,救死扶伤这一结果,难道 是为了体味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乐趣吗?一个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才在火海 中穿梭难道是为了感受扑火过程中的惊险和刺激吗? 我们承认过程重要,然而一切过程都指向结果,为结果服务。 预期的结果指引着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言:“假如一个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驶向何方, 那么它的航行将会是痛苦并徒劳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不都是围绕着结果进行,没有结果,过程就变得虚无缥缈,无 所依靠,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和看体育比赛一样,即使过程再美,最后的结果 却是输了,那么,比赛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社会进步了,人类发展了,结果越来越让人看重。当你做某一件事情时,就算你每 天风里来雨里去,再辛苦,再累,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人们依然不会看中你。因为你的 结果不是大家想要的,虽然你的过程很努力。企业,要的就是一个能得到好的结果的人, 过程并不是主要的。就像一个站在舞台上的明星一样,我们只看到他的结果,虽然他们 的过程是多么艰辛的,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去在乎他们的过程呢? 对于一个在人生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 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得失已了然于胸,任何的过程已经不能激起心底的波澜。没 有结果,一切的过程都不过是白费功夫,让人徒增伤感。 如果没有结果,过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就像我们吃吃饭一样,不是为一吃而去 吃,吃只是过程,吃饱才是结果,也就是说,只有吃饱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结果。 总之,过程和结果相比,结果更重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