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9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 ‎ 说明:‎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试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 - 34 - / 34‎ ‎,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 ‎ - 34 - / 34‎ ‎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1.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源自上古成丁礼的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成年礼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 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在这些仪式后,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B.加冠当日,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冠者要拜见母亲、乡邻和尊长,再由主宾为其命字。‎ - 34 - / 34‎ C.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D.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笄礼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成年礼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它所蕴含的功能意义关系到社会的不同层面。‎ 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和贵族阶层年轻人的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女子成年礼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她是否成年。‎ 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鸡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 - 34 - / 34‎ 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 - 34 - / 34‎ 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 34 - / 34‎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让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更加彰显,以唤起读者对他的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 - 34 - / 34‎ 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5、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北京时间4月4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获得了2016年的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他获奖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文学、儿童文学的信心。“这次得奖的意义还在于帮我论证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即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30年前就看好曹文轩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社长张秋林十分兴奋,“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式人物。”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曹文轩的获奖是一种文化自觉,会整体提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信心。”‎ - 34 - / 34‎ 出版行业另外一位资深人士则向本报记者表示,被认为是中国童书市场“黄金时代”的过去十年,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更恰当,但曹文轩的获奖一下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关注度和创作水准。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卢俊说,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很火,但这个市场应该用更好的商业理念、价值观去规范、定义。不过,无论怎样,曹文轩的获奖,对于中国童书发展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曹文轩获奖之后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摘自2016年4月6日“一财网”,有改动)‎ 材料二:‎ 北京时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儿童文学的“诺奖”桂冠,首次花落中国。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近年来的童书阅读热,更凸显了儿童文学市场的“饥饿”。不少人认为,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一份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认为,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获雨果奖一样,曹文轩此次获奖,也许能缓解中国儿童文学渴望被世界认可的焦虑。这是一次提振信心、扩大视野、走向世界的良机。尽管对中国儿童文学充满自信,但曹文轩仍有忧虑,“童书市场的整体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利益这条狗,撵得我们不停地往前跑,往金山银山跑,以金钱来衡量并炫耀它的价值,忘记了儿童文学对孩子所承担的巨大责任。这个局面需要得到调整,需要我们的作家能够退回来,退到文学,退到艺术。”“我国儿童数量多、需求大,作家资源相对紧缺。”‎ - 34 - / 34‎ 张克文指出,我国目、前有3亿多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市场,也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诱惑。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全国580余家出版社,有520多家都在出版童书,但却像一盘散沙,个头不大、实力不强、专业性也不够。激烈的竞争,还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氛围,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一方面,留给作家创作的时间、编辑打磨的空间都变得比较紧迫,缺乏时间与耐心去打磨精品;另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作品资源被各家激烈争夺,有的作品形成了庞大的系列、过多的版本,也造成了孩子的选择困难。”陈晖说。“市场上很多工作室攒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学生中很有市场,但质量堪忧。”刘国辉曾跟曹文轩去一个县城推广文学阅读,当地语文老师告诉他们,一些过于强调娱乐性、胡编乱造的书,孩子们难以分辨、难免喜欢,但对于成长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儿童文学健康发展,离不开作家的自律,更需要发挥、利用市场的自我调节。‎ ‎(摘自2016年4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毫无疑问,中国儿童文学有高原和高峰,但也有低谷和沙漠。从1996年到2016年,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图书出版、儿童阅读推广,发生了巨变。但我们与世界上的儿童文学强国、童书出版强国相比,依然还有差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前副主席、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前主任海飞认为,目前中国儿童文学的两大软肋是“格局”与“想象力”。“我们的作品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大格局,缺乏令人震撼的文学力量。”海飞说,“‎ - 34 - / 34‎ 国内儿童文学界始终有现实主义文学与幻想文学长长短短之争,其实我个人认为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中国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方畅销全球震撼世界的《哈利·波特》,毫无疑问是文学想象力之王。”‎ ‎(摘自2016年4月6日《河北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随着童书市场的继续繁荣,投入到童书市场的人才、资本将持续增加,童书市场将进入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动荡期,或者说将进入一个剧烈的变化期。对于目前在童书市场厮杀的大部分参与者来说,一个残酷的时代即将来临。“黄金”是大家的“黄金”,“白银”却不是谁都能捡到的“白银”。“强者”凭借着已占有的出版资源、渠道资源、专业人才资源及品牌优势,将会愈来愈强,童书市场很有可能会进入“大鳄”时代,原本很弱小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非专业的想来捞一票,更大的可能是铩羽而归。无论是几百家出版社对几十个实力作家的争夺,还是对境外童书版权的哄抢,都显示出,目前国内童书市场对于出版资源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僧多粥少的局面暂时很难改变,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类似浙少社对各社的“掐尖”、众多出版社与书商提钱坐等“凯迪克奖”揭晓、莫言获奖即身价几何倍增等等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出现。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不太可能出现某一元素为王的现象,成功的出版商必然是综合竞争的胜利者。但显然,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黄金十年”应该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作家、一个选题甚至是一本书,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出版社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渠道是“‎ - 34 - / 34‎ 黄金十年"的一个败笔。但未来几年,童书市场的最大变化,很有可能出现在渠道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掌握、利用好新的渠道,整合好各种渠道资源,一些出版商很有可能就会一飞冲天。‎ ‎(摘自2016年3月12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有改动)‎ ‎【注】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传递的重要信息有相同之处,都报道了曹文轩获奖消息,都介绍了曹文轩获奖的意义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阅读答案。‎ B.材料二着重阐述中国儿童文学在创作、出版、市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表达了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忧虑和绝望。‎ C.材料三中,海飞认为我们与世界儿童文学强国相比依然有差距,呼吁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文学大格局和文学想象力。‎ D.材料四写到中国的童书市场并不成熟,预言未来几年的童书市场可能会出现一个短暂的“渠道为王”的时代,一些掌握渠道资源的出版商会一飞冲天。‎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曹文轩获得了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语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也打破了人们心中的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的固有印象。‎ B.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儿童文学读者群,但童书市场竞争激烈,作家资源相对紧缺,导致童书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严重。‎ - 34 - / 34‎ C.曹文轩获奖后毫不掩饰他对中国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的信心,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 D.即将到来的残酷的白金时代,“强者"将更强,而原本很弱小的或非专业的出版社可能会更加窘迫,甚至会铩羽而归。‎ E.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童书市场的状况,有对曹文轩获奖市场效应的估计,还有对童书市场的担忧及展望。‎ ‎9、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构建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强国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 34 - / 34‎ ‎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 34 - / 34‎ C.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 B.持节:节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 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 34 - / 34‎ 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13、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5分)‎ ‎(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14~15题。‎ 太原早秋①‎ 李白 ‎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②。‎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①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秋天。这年夏季作者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数月,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诗。②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 34 - / 34‎ A.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季节。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以写景起头,是诗歌创作常见模式。‎ B.颔联中“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处指秋霜很浓。“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自然气候。‎ C.镶嵌是一种修辞手法,指在词句中镶嵌有特定意义的字,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颔联即运用了该手法,巧妙照应标题。‎ D.颈联形式上相对,意义上层层递进,转入对边关国事的挂念,写的是诗人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 E.诗人心绪很高,此诗格调更高,且带山水诗之淡远自然,后半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 ‎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逍遥游》中庄子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 ‎ ‎⑵《逍遥游》中用“ , ”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 - 34 - / 34‎ 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逐渐加深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两国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 ④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⑤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 ‎⑥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巴黎协定》生效,使得国际上又有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一直存在的空白。  B.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保障动物的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 - 34 - / 34‎ C.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发展阶段,从2016年下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业不良资产有见底迹象,但是否已到拐点尚无定论,银行利润在短期内很难一时恢复高增长。  D.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 ‎19、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便于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烦请各位校友先到接待处签名报到。‎ B.日前惠顾贵公司的网站,得知招聘网络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C.对于有兴趣投资山乡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D.金先生早已著作等身,但仍笔耕不辍,他最近又出版了一部拙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谱承载着的是他们的根,      ①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家谱的存在首先在于     ②     ,家谱一经纂修完毕即成为决定和颁布家庭成员在宗族内的身份、等级的资格证书。同时家庭成员资格的确认,还保证了个人对于家族共有财产的权利,甚至在百年之后,家族成员资格的拥有还能保证家族对其提供墓茔的维护、血食的供给,还能保证对其子孙的荫庇。      ③     ,就会沦为无所依傍的孤魂野鬼。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家族的私刑中,除籍被认为是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手段。 ‎ - 34 - / 34‎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每年进入6月,都会看到很多高考生“撕书”宣泄的新闻。尽管很多学校都会在高考前专门下发禁令,严禁“撕书”,但完全禁绝并无可能。这是因为,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压力疏导途径的背景下,仅仅从行为上限制即将离校的学生“撕书”,并非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只要创新毕业仪式,就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只要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了,毕业情感就能得到全部释放;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就不会在“撕书”中感受毕业的滋味了。 ‎ ‎①创新毕业仪式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需求得到满足 ‎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34 - / 34‎ 答案 ‎1.C(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 ‎ ‎2.B(先后顺序错误)‎ ‎3.B(士人阶层和贵族阶层说法太绝对)‎ ‎4、B ‎5、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 ‎③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 ‎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 ‎(每条2分,3条5分;其中每条结论1分,分析1分)‎ ‎6、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金昌焕与其他学生、文嫂女婿的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 ‎③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 - 34 - / 34‎ 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点2分,共6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细节描写具体为动作、语言、神态等中的一种也算对;其他手法若合理也算对)‎ ‎7、A( B项,“忧虑和绝望”错,原文只是表达忧虑,没有绝望的意思;C项,“海飞认为我们与世界儿童文学强国相比依然有差距”错,原文没有说是海飞的观点;D项,“会一飞冲天”错,原文是“很有可能就会一飞冲天”。)‎ ‎8、BE( A项,“打破了人们心中的中国童书比不上外国童书的固有印象”错。材料一说“这个固有印象可能已经被打破了”;C项,“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错,材料一说“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就是世界水平的儿童文学”是曹文轩“多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判断”;D项,表述欠准确,材料四说“非专业的想来捞一票,更大的可能是铩羽而归”。)‎ ‎9、①利用曹文轩获奖的契机,扩大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引导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②重视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的选择。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③作家要少一些功利之心,静下心来搞好创作。让作品回归文学和艺术,增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④出版社要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确保作品质量,争取多出精品。⑤重视儿童文学的发展。鼓励更多的优秀作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⑥进一步规范童书市场,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引导童书市场良性发展。(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0、B ‎ - 34 - / 34‎ ‎11、D(“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 ‎12、D (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 ‎13、(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各1分,大意1分。)‎ ‎(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宾语前置句;以上点各1分,大意2分。)‎ ‎14.DE(D.颈联在上面描写“早秋”的景色中,转入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梦绕边城月”写的是梦境,含蓄地写出诗人正处在异域他乡。“心飞故国楼”写梦醒之后的状况。E.诗人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 ‎15.本诗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流水的意象,以水喻情,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2分)“悠悠”本就是忧郁的意思,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联系“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2分)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6、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②‎ - 34 - / 34‎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7.答案:D.本题考查对词语运用的辨析能力。 ①“真知灼见”本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再用“十分到位”来修饰,语义重复。②“一文不名”指不占有一分钱,形容一个人创业时没有经济基础,正确。③“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用在这里不正确。④“百身何赎”指自身死一百次也无法抵罪,或者换不回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愧疚的感情。正确。⑤“移樽就教”指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正确。⑥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一般直接做谓语,不接宾语或补语) 18.答案:D.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将“解决”改为“填补”,B项 “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结构混乱,C赘余,删掉“一时”。) ‎ ‎19、A ‎20.答案:①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  ②对家族成员资格的认定(确认) ③失去了家族成员的合法资格(为家族所遗弃的人)。‎ ‎21、②毕业需求得到满足不一定能让学生的毕业情感得到全部释放 ③毕业情感释放了,学生们也不一定就不“撕书”了(一句2分,两句5分)‎ ‎22、‎ 审题立意 - 34 - / 34‎ 这是一则关于“数据”的材料,由两个段落组成。第一段两个句子,第一句是美国谚语,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用数据说话,即必须用数据说明事实,证明观点。第二个 句子有两重意思,①人不能漠视数据,即不可忽视数据的存在、作用和意义;②指出数据在科学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作用和意义:是度量,是标准。第二段由两个句子 组成。第一句借学者的观点,说明当代数据的作用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是一个“数据时代”。第二句表达由于数据的不断运用和创新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出现了社交 网络、移动带宽、云计算、物联网等,在不断变化的数据时代里,公民、政府、社会等都要面对由此带来的变革,并要接受各种的挑战。‎ 文章立意的角度落在“数据”或“数据时代”的范围内,都属“符合题意”。题目中四句话的材料可分别作为“引发”的“思考点”,从思考点中展开写作。写作时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内容只要是从材料含意里引发出来的,都属“符合题意”。‎ 数据之殇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这是美国人斩钉截铁的宣告。如今,我们每每泡在各种各样的数据之中不可自拔,并自以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然而,数据真的是人类的万应灵药吗? ‎ 不可否认,数据的作用是巨大的。源自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理论在现代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数据的威力在于它的精确和稳定。鲁迅当年远赴日本求学西医,而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于不顾,正是因为中医的不精确害死了他的父亲。“‎ - 34 - / 34‎ 中医好虽好,但苦于不甚精确”,鲁迅的笔下道尽了数据的优势。西医的每一剂药,都能用精确的符号和数据予以表达,对症下药,治病如同组装机械,可靠,有效。正是相同的理由,当西方的坚船利炮和数据科学攻进中国时,中国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便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土崩瓦解了。 ‎ 但是,中国人在接受了这数据的洗礼后,却并不见得比以前有脱胎换骨的飞跃。我们有世界上最快的列车,但同时有世界上最短的人行红灯——短得几乎不存在;我们有世界上连续最高的GDP增长率,却同样有高企的基尼系数增幅。我们无时无刻不为数据而喝彩骄傲,却甚少有人问津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意 义。当百度百科被人们当作权威数据的信息库时,极少人会留意到中国图书馆内有上百万册亟待发掘的古籍善本。数据给予我们最直观的感官刺激、最快捷的世界资讯,却给不了我们独特的灵魂。常常在我们的数据追上英美时,我们又发现本来引以为豪的道德观念,早已被外国的物质至上主义冲刷得一干二净。而当我们希望再从中国的传统中重获力量时,又发现自己已无法挣脱数据带给我们的纯理性的乐趣与诱惑。 ‎ 其实,在外国,早已有哲人批判这种对数据的病态追求。思斯特•卡斯尔在《人论》中提到:“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应是能否运用工具,而是人能在无用的幻想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于是,才有所谓艺术。与数据堆砌的作为大剂量“麻药”的“大片”不同,艺术让人反思自我,这使凡•高的《星空》比哈勃望远镜的银河星图更震撼人心。梭罗说:“在人看着报纸,自以为知道并看到了全世界的同时,却浑然不觉漆黑的眼睛早已失去了瞳仁。”‎ - 34 - / 34‎ 于是,才有所谓文学。与数据修饰的新闻播报不同,文学让人自视灵魂,提升修养,这让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比《纽约时报》上阿富汗战争的数据更直抵人心。我们一心追求着闪光的数据,并不管不顾灵魂被灼伤,成为一群没有思想的数据机器。 ‎ 或许,数据可以描述万物,但它难以表述人心。或许数据可以让人类点石成金,但没有对它的提防,并用道德与思想来束缚,我们定会成为那个无法喝彩的国王。 ‎ ‎【教师点评】‎ ‎  笔者请了三位老师给这篇文章打分,他们不约而同地给出 了58分。本文能打如此高分,原因有三点: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比鲜明。文章立意尊重原材料,又高于原材料。主体部分先以中西医作对比,客观分析数据的作用,表现曾经的中国人对数据的漠视;接下来以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高速列车与人行红灯、GDP增长率与基尼系数增幅、百度百科与古籍善本作对比,表现国人耽于数据带来的乐趣与诱惑,却忽视了数据背后的故事和意义,侧重表现国人片面追求数据的错误态度;最后分别引用思斯特•卡斯尔、梭罗的名言,并以凡•高的 《星空》与哈勃望远镜的银河星图、《战争与和平》与《纽约时报》上的阿富汗战争作对比,进一步批判对数据的病态追求,强调了艺术和文学之于生命的意义。文 章语言富有张力,读后发人深省,结尾处“无法喝彩的国王”内容缺乏交代,略显突兀。 ‎ ‎(××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邱海林) ‎ ‎【非师点评】 ‎ - 34 - / 34‎ 正如任课老师所说,这篇文章确实应该是一篇高分作文。 ‎ 作者很好地理解了所给出的材料,开篇就直接引出其作为话题,接着,对所引文字的论断提出了果断的质疑。作者选定了一个明确的角度,运用了系列的对比例证了“数据”的正负面影响,这些事例很显然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但常常为人们忽视,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产生了很强的说服力。 ‎ 作者很好地把握了所给材料的主旨,自如地运用知识储备;段落的起承转合自然,基本不着痕迹。 ‎ 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一心追求着闪光的数据,并不管不顾灵魂被灼伤,成为一群没有思想的数据机器。”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千万不要成为没有思想的机器。 ‎ ‎(《作品》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张鸿)‎ 用数据有力地呐喊 美国谚语云:“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信息时代,也同样是数字时代的今天,数据的精确化、公开化是不可避免的潮流趋向。即使是上帝,没有数据的科学佐证,恐怕也不能让人信服吧。数据时代,人们必须重视数据这种科学的度量。 ‎ 数据的公开化、透明化得以受重视,是人民知情权的有力维护。2011年爆发的PM2.5之争,便是人们争取数据公开的一场有力的战役。从美国大使馆披露北京PM2.5数值爆表,至××市民自发购买PM2.5检测装置,再到政府开始重视PM2.5并每日发布——‎ - 34 - / 34‎ 数据蒙上的神秘黑纱被民众渴望真相的手渐渐揭开。自此,人们对改善空气质量的知情权了解更多,也开始了一系列维护健康、保护安全的措施:满街满眼的口罩,日渐兴起的低碳族、拼车族……虽1· 然空气质量的改善不能一蹴而就,但数据受重视、被公开,就是空气质量、整治污染措施的关键开端,毕竟,“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数据的透明性被人们重视的同时,它的真实性也不可被忽视。用数据说话,必须用真实的数据,才是掷地有声的呐喊。仍记得十年前春夏之交,非典肆虐的华夏大地,人心惶惶。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怕引起民众惶恐便瞒报了真实的疾病数据。然而,像索尔仁尼琴所言,“一句真话的分量重于整个世界”,虚假无力的数据带来的只是暂时的安宁和更多因不知情而感染的病例。唯一欣慰的是,那些患者用近乎生命的代价或用逝去的生命推动了卫生部数据真实化的变革。此 后的甲型流感、禽流感暴发时,数据真实性已得到大大提高。数据受重视,不仅关乎民众知情权,有时甚至关乎生命。 ‎ 可是数据有时也是冷酷无情的,滚热的现实在冰冷的数据下是多么无力。调查表明,甲型流感的死亡率仅为1%左右,可在千万人感染此病的美洲, 死亡数字不计其数。对于群体而言,1%似乎很低,但对于遭受这1%的人来说,这种伤痛变成了100%。抛却数据,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悲剧中的“个体”,而不只是立足于表面的数据。邻国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不仅详细地统计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灾难中的死伤人数,还一一列出受害者姓名。数据被重视的同时,其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同样需要我们的重视。 ‎ - 34 - / 34‎ 即使你是上帝,也不能漠视数据。任何人,都必须重视数据,因为这是最科学有力的证据。有数据,才可以喊出真实,才可有力呐喊。 ‎ ‎【教师点评】 ‎ 这篇文章阅卷场得分为55分。本文以“数据时代,人们必须重视数据这种科学的度量”为中心,分别论述数据的透明性、真实性和个体数据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内容丰富,尤其是作者提出的“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悲剧中的 ‘个体’,而不只是立足于表面的数据”彰显了其强烈的人文关怀。所举事例PM2.5、非典、甲型流感、禽流感、广岛与长崎的死难人数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又紧扣原材料内涵。文章结构层层递进,语言不事雕饰,自然流畅。 ‎ ‎(××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邱海林) ‎ ‎【非师点评】 ‎ 作者顺应材料的“风向”而行,这应该是一个很稳妥的写作角度,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到位,就不会“跑偏”。 之后,作者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解读,将“数据”切实地与“民权”、“民生”联系在一起,将前不久曾经产生过很大社会影响的“PM2.5”这有一定敏感性、时代性的事件运用为有力的论据,还有十年前的“非典”事件等。这篇文章写得规矩,但有一个问题,通读下来似乎让人产生一个错觉,这是一篇与医疗相关的小文,几乎所有的事例都是医疗方面的。这种局限由两个方面产生,一是作者对材料的理解角度有些狭窄;另一方面,作者的写作放不开手脚,有顾忌。因此该文会给读者一个阅读感觉:不够大气。如果在开始论证之前有一句“交待”是否就会弱化这种局限呢? ‎ - 34 - / 34‎ ‎(《作品》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 张鸿) ‎ 数据不再冰冷 作家梁晓声曾把现今的中国分为三个中国:数字中国,网络中国,身边的中国。而美国也有一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数据,已走进并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数据成为了我们度量科学、衡量生活的标准。但生活在数据之中的你我,可有冰冷的感觉?‎ 曾经,我们无限地推崇数据的重要性。百年中国,屈辱百年,一穷二白的我们急需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证明我们的进步。回首那疯狂的大跃进时代,我们把强国 梦幻化成那“赶超英美”的钢铁生产数据;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也把富国梦量化成那不断飙升的GDP数据;而具体到个人,我们也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异化为那一 连串不断增加的人民币数字。国家的振兴富强,个人的自我实现,好像都和数据紧密相连,数据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以致衍生出可怕的“唯GDP论”、“财富论”。当一个国家、个人,把自己的前进仅仅寄希望于数据之上时,难道没有一丝冰冷的寒意?没有一种被逼迫至死角的压抑感?‎ 无可否认,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评价时,数据有着其一定的客观性、合理性,尤其在崇尚科学的西方,数据成了科学的度量,成了度量一切的标准。但东方千百年来的智慧也告诉我们:物极必反。‎ - 34 - / 34‎ 当把一个标准的作用放至无限大的时候,也是这个标准产生异化的时候。在数据说明一切的思维下,我们的钢铁产量喜报捷报,但质量却不敢恭维,大跃进变成了数据的浮夸,变成了经济大倒退;我们的GDP一路飙升,但其中又多少是注了水分的数据,不得而知,而在光鲜的GDP数据的掩盖,又有多少民生问题被解决了?又有多少百姓诉求被接纳了?当我们手握现金,抑或是看着银行卡了那一串长长的阿拉伯数字,我们的双手是否干净?我们的内心是否安稳?我们的人情 是否依旧?数据不是唯一,更不是万物的尺度,它只是不同的数字,而冰冷的数据不会温暖我们的内心。‎ 但幸好,人终究是人,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数据所控制,以致只能生活在冰冷的数据之中。我们的政府不再只是一味追求GDP发展的数据,国务院政府报告也不再把保持8﹪当做预期目标,而把目光放在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上,民众的幸福成为关注的热点;当2008年汶川地震,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时,政府也不再把伤亡人数用一个冰冷的数据来代替,而是把所有的遇难同胞的名字进行公布,让死者安息,生者欣慰。试问,当看到一个个同胞的名字在电视屏幕上滚动时,是不是比看到一个冰冷的伤亡数据更加温暖,更加贴心?‎ 拒绝那些冰冷的数据,让数据也能温暖人心,此时,我们就离幸福不远。‎ ‎【文言参考译文】‎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所称颂。思伯由奉朝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 ‎ ‎ - 34 - / 34‎ ‎ 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认为他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于是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学习,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就抵押了他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赠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 ‎ 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不久调任卫尉卿。‎ ‎ 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 - 34 - / 34‎ ‎ 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学业,到这时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读日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当时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义所宠信,舆论讽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 - 34 - / 3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