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6:第3课 老人与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6:第3课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能力目标: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情感目标:理解老渔夫桑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海明威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伟大的名著。‎ ‎(1)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写作背景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3)检查字音字形 攮(nǎng) 颚(è) 啐(cuì) 鲭鲨(qīng) 脊鳍(qí) 蚕噬(shì) ‎ 舵柄(duò) 船梢(shāo) 蹂躏(róu lìn) 拽掉(zhuài) 榫头(sǔn) ‎ 桅杆(wéi)皮开肉绽(zhàn)‎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小说节选部分共有老人与鲨鱼的几个回合的较量?对象都是什么?‎ 明确:五个回合,分别是与鲭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犁头鲨鱼斗、与星鲨鱼斗、与群鲨鱼斗。‎ ‎2.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结果怎样?老人的身体状况怎样?大马林鱼又怎样? (以小组形式找出答案)‎ 第一个回合:用鱼叉(丢)、绳子(断) 老人手受伤 大马林鱼被吃掉40磅 第二个回合:刀子(钝)、桨 老人手伤严重(淌血) 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 第三个回合:刀子(折断) ‎ 第四个回合:短棍 手痛得厉害 半个身子被咬烂 第五个回合:短棍(丢)、舵把(折) 极疲乏(简直喘不过气) 仅剩残骸 ‎ ‎3.从情节中分析主人公桑地亚哥的性格特征 ‎(1)老人共进行了五次艰苦卓绝的搏斗,思考:①老人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搏斗的?②老人不顾一切地搏斗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达到他的目的?③在这一过程中,老人有没有后悔动摇过?‎ 明确:①第一次:在和大马林鱼搏斗三天两夜后,手受伤了;第二次:手上的伤加重;第三次:吃点马林鱼肉,攒些力气,手淌血;第四次:觉得自己已经死了,手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第五次:身体又痛又发僵,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厉害。②目的:捕到鱼,并顺利返回。他充满自信,却没有达到目的。③有,但他战胜了自己。‎ ‎(2)从这些情节中,请你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这些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亚哥那种坚强、刚毅、勇敢、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现出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的硬汉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内心独白 ‎(1)请同学将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内心独白找出来。‎ 明确:第一次搏斗前:他有坚强的决心,但不抱多大的希望。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也许是一场梦。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第一次搏斗后:“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别想啦,老家伙。”“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第二次搏斗前:他想“不抱希望才蠢哪”。第二次搏斗后:他想“我现在还有什么事儿可想呢?没有。什么也别去想它,只等着后边的鲨鱼来到吧。但愿这真是一场梦……也许结果会很好的”。‎ 第三次搏斗后: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 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第四次搏斗后:“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 第五次搏斗前:“……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可是没有呀,’他说。‘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别胡说八道啦……也许你的运气还不小呢。”第五次搏斗后:……“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2)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3)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4)外国小说的心理描写和中国小说的心理描写有何不同?‎ 明确:中国小说,特别是传统小说一般不擅长心理描写,常常注重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有的心理描写也往往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人物的下意识动作等描写,从侧面来表现,很少有大量的静态心理描写。‎ 而外国小说就不同,以本篇为例,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刻画老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人物内心独白,再加上回忆和梦境的内容,就把老人的个性有血有肉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小说就在这方面有长足进步。‎ 三、“电报式风格”及象征意义(略讲)‎ ‎1.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简明、清新、干净的文体。体现在本文中: ‎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2.象征主义手法 桑地亚哥打渔的生涯实际上就是象征了人的一生,大海是一个考验,大海的意义是人生中的一个困境,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四、拓展讨论(任选)‎ ‎1.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怎么看待老人的失败与胜利?(本文所带有的哲理意味)‎ 明确:(1)老人是成功者。老人已年近古稀,而且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承受物质上食物的匮乏和精神上别人的嘲笑所带来的压力,但是他仍坚持出海,并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捕到如此硕大的鱼。他最终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鲨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是敢于挑战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大马林鱼、鲨鱼妥协和投降。‎ ‎(2)老人是失败者。老人是渔民,尽管处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但他仍能坚持出海,他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的出海就是要捕到大鱼,解决物质上的困扰,但他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架,没有实现目标。‎ 总结:桑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子”的形象,他勇敢坚毅,有自信心,不服输。从表面看来,老人失败了,因为他失掉了大马林鱼,但从精神上来看,他胜利了,因为老人从没有放下武器,没有失去信心。‎ ‎2.讨论:(结合导语)80年代,中国人所欣赏的电影电视剧主人公,是类似桑地亚哥的硬朗英雄形象,但如今,随着日流、韩流的入侵,年轻一代所追捧的,是那些油头粉面的偶像派,剧中角色也多是一些养尊处优的纨绔公子。中国男人的骨子里,正在流失一些什么?桑地亚哥给你什么启示?‎ ‎3.拓展材料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挫折,结合本文主人公,谈谈你有怎样的感悟。‎ ‎(1)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和一颗温暖的心。 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他曾勇敢与路途中劫匪搏斗,在过吊桥时又遇上钢绳断开,险些丧命。他有一种“英雄情结”,王顺友特别爱看关于英雄的电影,他说:“我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没有打仗的机会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人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曾于2005年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 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2)《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一个突然的因素,进入了部队,从而开始了一个“孬兵”在绝境中成长,在失去中成熟的故事。“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六、布置作业 结合本文,写一篇随笔,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失败与胜利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