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3课 囚绿记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 3 课 囚绿记 一颗敏感的心,会因一颗露珠的滚落而战栗,因一朵小花的凋零 而沮丧,因一声凄婉的雁鸣而无眠;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被囚禁了的 生命、被战火包围着的旧都、被兵燹炙烤着的民族。于是,有着“优 美的性格黄金的心”的青年文学家陆蠡,借一枝不屈的常春藤,表达 了自己和一个民族对生命的渴望及对光明的渴求。让我们走近陆蠡, 采一抹绿色,来感受那柔弱生命里坚强的震颤吧!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陆蠡(1908—1942),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浙江天台 人。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26 年考入之江大学。 1930 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4 年,陆蠡到上海南翔立达 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1937 年 8 月,在上海文化生 活出版社工作。1938 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 山农校任教,翌年仍回出版社。几年间,在敌机轰炸中出 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 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 丛书》和《少年科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 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 1942 年 4 月 13 日被捕,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 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年仅 34 岁。 主要 作品 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小说《覆巢》《秋嫁》, 译著《罗亭》《鲁宾逊漂流记》《寓言诗》《希腊神话》。 2.背景解读 - 2 - 本文写于 1938 年。当时,北平(今北京)沦陷,作者移居已成“孤 岛”的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 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 知的中国人的共同心声。陆蠡的这篇散文《囚绿记》,就是写作者在上 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平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常春藤被自己 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 光,颜色却一天天变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到抗战爆发,作者被迫 南回,才将这永不屈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地祝福它繁茂苍 绿。本文虽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言在此而意在彼”。作 者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期 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 3. 相关知识 生命与自由的呐喊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 菲的这首诗是我看过《囚绿记》之后的第一感受。自由的灵魂不受任 何形式的束缚,总是执着追求着。 《囚绿记》的作者陆蠡是个文人,更是位战士。他有着文人的敏 感灵性,又有着战士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革命精神。作者是寂寞的,所 以当他看到那破窗外生机勃勃的常春藤时,立即就决定了自己的住所。 在他看来,常春藤不只是一株植物,更是自己的朋友。在那样压抑的 环境中,常春藤生机盎然,如此清新自然、富有活力,这对当时被压 抑的人该是多么大的安慰啊! 肉体可以被束缚,灵魂却无法被拘留。被囚在屋中的藤蔓仍然渴 望着外界的自由与阳光。它的枝条“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但“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 的方向”。正如作者所说,“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 是一种过失。但是,那绿色象征的“葱茏的爱和幸福”“猗郁的年华” 让“我”无法自拔。那生机勃勃的绿,为“我”做着无声的歌唱,装 饰了“我”过于抑郁的心情。即使那绿藤因失去自由和阳光而渐渐没 - 3 - 了青苍的颜色,变得娇弱,即使“我”因此而自责,也仍然舍不得放 弃这份温暖,如同荒漠中的人对于水源的渴求与不舍。那是一种“生 的欢喜”。 被囚在上海的陆蠡,一别经年,再次回忆起那时北平公寓外的那 株常春藤,感到当年的常春藤与现在的自己是如此相似,同被囚禁, 同样体验着生之欢欣,生之艰辛,同样不屈服于黑暗,不放弃对自由 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绿再不是单纯的色彩,它更是一种气节。生命 的不屈服就在这里,民族的不屈服就在这里。这绿藤在作者心中已恍 惚化成了被囚的自己,化成了被压迫的中华民族。绿藤的不屈与固执, 便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家国的忠贞,便是中华民族的顽强不屈和 反抗。 《囚绿记》这篇散文是隐晦的,作者把一切都寄托在了对那株常 春藤的回忆之中。作者对于常春藤的期望与歌颂,是对生命与自由的 呐喊。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瞥.见(piē) 葱茏.(lóng) 猗.郁(yī) 蕈.菌(xùn) 婆娑.(suō) 囚系.(xì) 揠.苗助长(yà) 淅.沥(xī) 涸辙..(hé)(zhé) (2)多音字 蠡 陆蠡.lǐ 管窥蠡.测lí 渐 渐.染jiān 循序渐.进jiàn 糊 糊.口hú 糊.弄hù 糊.泥hū 铺 铺.叙pū 店铺.pù - 4 - 系 囚系.xì 系.鞋带jì 据 占据.jù 拮据.jū 2.字形辨认 徙移徙 陡陡峭 徒徒弟 揠揠苗助长 偃偃旗息鼓 堰堤堰 瞥瞥见 蹩蹩脚 弊弊端 辙车辙 澈清澈 撤撤退 晰清晰 淅淅沥 蜥蜥蜴 猗猗郁 绮绮丽 漪漪澜 3.近义词辨析 (1)装饰·妆饰 辨析:二者都可表示有所修饰,但作动词时,“装饰”是指在身 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妆 饰”是“打扮”的意思,侧重指人。作名词时,“装饰”是指装饰品, 而“妆饰”是指打扮出来的样子。 即时小练:①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审美观的变化,新的审美观指导 着美容妆饰的变化。 ②商家表示,真正的“新交规车牌框”没有装饰的图案字母,只 是相当于给车牌做个底架。 (2)未必·不必 辨析:两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 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 要、用不着”。 即时小练:①“背答案”式的年终考核,不禁让人想起了应试教 育造就的高分低能现象。虽然答卷堪称完美,可答卷人却未必满腹经 纶,甚至有可能胸无点墨。 ②对于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过年给长辈送点礼品也是 应该的,但不必太奢侈。大多数长辈,更看重孩子的心意。 (3)急不暇择·迫不及待 - 5 - 辨析:两者都表示“心情急迫”,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急不 暇择”指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 等待。 即时小练:①在报志愿的时候,许多人表现出急不暇择的焦灼, 缺少深思熟虑的思考,这也是目前专业与兴趣不一致的原因。 ②有的山水画家看到一个奇特的景色,马上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画 面,他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画下来。 (4)固执·顽固 辨析:两者都有“坚持、不改变”的意思,但程度不同。“固执” 指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词义较轻。“顽固”指思想保守,不 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 不易制伏或改变。词义较重,有贬义色彩。 即时小练:①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味固执,是不行的。 ②他这种因循守旧的思想很顽固,要想一下子改变他是不容易的。 (5)流连·留恋 辨析:两者均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但是对象不同。“流连”指 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 欣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特指心存依恋而不 忍离去,对象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 的人或事物。 即时小练:①就要毕业离开这所生活学习过的美丽校园了,大家 对此充满留恋。 ②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笑什么,他在欣赏流连什么,他在寻 求等待什么。 4.词语释义 (1)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也说“拔苗助长”。 (2)了截爽直:比喻做事十分爽快干脆。 (3)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 - 6 - 急待救援的人。 (4)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 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5)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 1.在第 3 段中,作者说:“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为什么作者 还是“了截爽直”地选择了这个窗朝东的房间? 提示:原因是可以欣赏窗外的绿色。这是从侧面写“绿”,表达 了作者对“绿”的迷恋和喜爱。 2.阅读第 5~6 段,指出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涵。 (1)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2)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提示:(1)表现出作者和“绿”的心灵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 对“绿”的热爱,对安宁、平和的环境的追求。从下文“囚绿”以后 “我”的一些心理活动看,这时“我”对“绿”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入 的。 (2)作者认为,人是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而绿就是自然环境中最 好的代表,因此人是不能生活在缺少绿的环境之中的。 3.第 8 段“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 喻猗郁的年华”中“葱茏”“猗郁”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葱茏”“猗郁”属于词语移用,本形容植物茂盛,这里 用来形容爱、幸福和年华,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赞颂之情蕴含其 中,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 4.第 10 段中,常春藤的“固执”表现了它怎样的精神品质? - 7 - 提示:常春藤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 表现了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也表现了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5.在第 13 段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 囚人”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提示:“开释”是“我”对常春藤枝条坚强品质的肯定,“珍重” 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永不 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是对“绿”的形象的高度概括,是对“绿”的崇 高精神的礼赞。这句话既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6.作者在写“绿”时,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 的加工,即采用象征的写法。本文的“常春藤”象征什么? 提示:①象征生命、希望,象征向往光明、自由的品质;②象征 作者本身的品格;③象征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与坚贞不屈的 抗争精神。 7.文章对于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怎样不断变化的?其中有何深 意? 提示:首先称其为“绿色”,然后称其为“绿友”,最后称其为 “绿囚”。这种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绿色”是 对普通自然物的色彩的称呼;“绿友”隐含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绿 囚”则饱含着作者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 本文反映了怎样的主题?谈谈你的见解。 [他人之见] 观点一:以常春藤来象征作者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 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了作者心中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观点二:因为爱一样东西至极点,便想把他牢牢占据,置于自己 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通病,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 来说,让它们生活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即是一种真爱,这也许是作 - 8 - 者想告诉大家的。 [吾之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 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通过对窗前的一株不屈于黑暗而 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对光 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精巧的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蓄势充沛,伏笔巧妙,腾挪跌宕, 针脚细密,犹如一丛生机勃发的常春藤,柔婉多姿,清丽动人。 文章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开门见山,点出题旨,而是用 “冒头法”,从去年夏间的事情,娓娓道来,寻绿、赏绿、囚绿、放 绿、怀绿逐层展开。其间,疏密相间(如详写“囚绿”,略写“怀绿”), 虚实相生(如把装饰“实”的房间的绿移来装饰“虚”的心情),富有变 化。作者这样安排,显得精巧谨严,平实自然,同时又平中见奇,出 奇制胜。 (2)深沉婉转的抒情 - 9 - ①借物抒情。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 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 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 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 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 ②直接抒情。课文除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 情的手法。如: 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直接倾诉对绿 的热爱和渴盼,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北方都市沉闷环境的厌倦和不满, 既指自然环境,也指当时的社会环境。 b.“我拿绿色来装饰……无声的歌唱。”——一方面表达作者喜 爱绿色就像喜爱生命,绿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 征;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囚绿”交代原因。 c.“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责怪常 春藤,表达对绿的自省的心理活动,对绿的认识逐渐起了变化,但仍 然不肯彻底改变自己的决定,很能反映作者对绿爱得“执着”。 d.“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 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两者的关系改变了,由主 宰者和被支配者的关系,化为朋友。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沦陷于敌人 手中的土地和同胞的深切怀念。 (3)巧妙的象征手法 本文写于 1938 年,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 中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地团结起来,反抗日本 的侵略。本文通过写作者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 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自己对象征着生命与和平的绿色的深沉的 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通过对“绿囚”的赞美, 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抗争精神。 绿囚的精神:永不屈服于黑暗。 绿囚的象征意义: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 - 10 - (4)淳朴清丽的语言 作者像聊天似的信笔写来,文字淳厚质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 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 快。”“伸长”“攀缘”“舒放”,层层递进,而整个句子,整中有 散,长短交错,读起来既简洁明快,又舒展自如。作者如同画家调和 色彩那样运用词语,准确地描绘出绚丽多变的色彩。绿有“嫩绿”“柔 绿”,黄有“嫩黄”“瘦黄”,等等。新奇贴切的比喻的运用,更为 文章增辉添色。 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一、知识讲解 什么是象征手法?如何运用象征手法? 1.定义: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 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艺术手法。 2.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1)①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象征物虽然是具体的,但是被象征的 物体却往往是抽象的。比如,白杨树象征着坚持抗日的延安军民顽强 不屈的精神。②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通常都是 具体的,虽然有时本体也有抽象的,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把愁比作春水,但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2)①象征着眼于全文的构思,常常通篇运用,即使有时只在文章 局部出现,也至少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属于文章局部的表现方法。② 比喻一般在全篇文章中不占主要地位,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 (3)象征手法一般用于抒情性强的作品,而比喻可以在各种文体中 使用。 3.象征手法的作用 象征是含蓄地表现思想、概念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能将思想、意 - 11 - 念和心理状态形象化。具体说来,象征手法的作用有二: 第一,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第二,可以 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二、考查形式 (1)文章中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着意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3)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要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①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 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 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 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 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 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 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 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 - 12 - 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 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 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 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 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 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 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 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 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 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 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 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 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 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霎时让人眼前一 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 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 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 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 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 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 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 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 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 - 13 - 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 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 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 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 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 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 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 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遍,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 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 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 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 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 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 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 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 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 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 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①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 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 养育了两岸的生命。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第一问“特点”属于概括题,限定范围为“第 2 段”,筛 - 14 - 选有关根河的描述即可。第 2 段总共四句话,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 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原本的名字及其含义、根河像 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生物。第二问考查象征手法。第 1 段中将根河比喻 为母亲河,而河流的特点会直接影响民族性格,所以围绕这些点答题 即可。 [课内素材] 热爱自由,追求光明的陆蠡,巧妙地借爱恋绿色——这生命的象 征,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写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陆蠡 在散文诗《黑夜》中曾表示要“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 中开始进取”。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在长夜漫漫的旧中国,严肃、踏 实、乐观地前进着,正如他笔下的这“绿”,有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 骨气和强烈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海伦·凯勒说:“信念是命运的主 宰。”青春之程崎岖,命运之路坎坷,愿我们所有的青年人都坚定自 己的信念,收获青春的梦想。 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1937 年 8 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 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 种,还有十几种丛书。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 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1942 年 4 月,陆 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 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 交涉,便遭关押。后被押解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接受审讯。敌人问: “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 敌人又问:“日本人 能否征服中国?”他的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被杀害时,他年 仅 34 岁。在《怀陆圣泉》一文中,巴金以悲痛而崇敬的笔致,这般动 情地赞颂自己的亡友:“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 人……然而像圣泉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自己 - 15 - 的生命、重视他人的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有 了这样的朋友,我的生存才有了光彩,我的心才有了温暖。我们平日 空谈理想,但和崇高的灵魂接触以后,我才看见了理想的光辉。” {角度点拨} {精彩运用} 示例 1:“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 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 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 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 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是有诗意的,都可以是优美 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 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 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示例 2:如果是朱自清,写“绿”不稀奇,因为他是一个古典的文 人,多愁善感,喜欢花花草草。当把这篇散文的作者陆蠡的人生历程 和“绿”放在一起看,就会引发很多的联想。陆蠡是一名烈士,为了 自由和民族,遭到日寇的屠杀。照我们普通人的想法,烈士、战士都 该是铁血汉子,粗犷、充满豪气,而不该有“温柔”。而陆蠡选择了 写“绿”,这种不和谐原因何在呢?我觉得,这正深刻地写出了血性 男儿心灵中真实的另一面:他的生活中不但有斗争,还有和睦,有对 美的热爱。战斗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和平安逸才是他内心真正的需 要。从他对绿叶的描写看,他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你看,多么 细腻,多么温柔,“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 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 16 -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这是一种真正的爱,只有诗人才 会写出。一个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当一种东西侮辱了他的精神的时 候,他的内心会逼他去抗争,他为精神自由而死,死而无憾。也许通 过陆蠡,我们能懂得为什么那么多文人会投身革命,为自由而献出自 己年轻的生命。裴多菲,拜伦,柔石,郁达夫……这一串光辉的名字, 仿佛在诠释着什么才叫一个真正的作家。如今的许多作家对社会的阴 暗面漠不关心,失去了文人的骨气,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拓展阅读] 慌乱中的安静 周荣池 图书馆是收藏生命的地方,有许多曾经或光辉夺目,或风花雪月, 或淡泊宁静的生命都在那些旧书的味道里收藏着。在许多年之后这些 原本鲜活的一切被遗忘,但文字证明他们存在过。 那天上午阳光艳丽,图书馆里却有些阴暗,我在充斥着旧书味道 的书架间走。其实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贪恋这种安静的味道,像鱼 恋水。 陆蠡。 一个遥远的名字,好像已经早就被时间囚禁。我原本对他的唯一 了解是一次老师找了一篇陌生的文章《囚绿记》,让我们做一个文学评 论的作业。当时他选择这篇文章就是因为作者和文章的生僻,我们没 有办法找资料抄袭。 我那时候就觉得老师和我们都是可耻的。我们不应该以这种畸形 的态度对待任何一个作家。 陆蠡是很年轻的。他离开那个年代的时候才三十四岁,那是 1942 年的春天,中国还是一片慌乱。陆蠡年轻的生命没有能够抵挡时代的 慌乱。他以最高贵的愤怒向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反抗。生命结束了, 沉默就是最高贵的愤怒。 也就是在那个年头,一个读书人,用笔为我们留下十余万字的关 于那个年代的空气和阳光的记忆。他不是那种显赫的写书人,他的文 - 17 - 字大抵讲述着他的回忆、想象或者见闻。他是纯粹的叙述者,不是那 种刷牙也能刷两万字的“作家”,生活本来就是简约的。陆蠡也是。 在他的处女作《海星》中,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童话,一个孩子 般的陆蠡,二百零三字表达的是一颗纯粹的心。有什么比这更美呢? 听听啊,这是最动人的诗歌: …… 海边的风有些峭冷。海的外面无路可追寻。孩子捧着空的贝壳, 眼泪点点滴滴入海中。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手中捧着贝壳的孩子冰冷的身体。 第二夜,人们看见海中无数星星。 这就是 1933 年的陆蠡。慌乱中安静的陆蠡。没有那些大声的呼告, 也不是什么民族的号角。手里一支笔,就在某个阳光凝固的黄昏安静 地书写。一些花鸟虫鱼,日月星辰,山野习俗,人事悲欢。没有那些 空洞的说理,也没有矫情的呢喃,就那样真实地用一个读书人的眼光 记叙着: 月下,这白玉般的石桥。 描画在天空中的、直线的、匀净的弧,平行的瓦棱,对称的庑廊 走柱,这古典的和谐。 清池里鱼儿跳了起来,它也热得出汗了么?(《桥》) 这是一个成人么?这分明就是一个孩子的目光。比起在那个混乱 的年代呐喊迷茫的人而言,陆蠡是安静而让人心安的。人还是人,不 必那么面目可憎,也不必每每都叫嚷着为“革命”“主义”献身,最 起码,一个人是一个生命,如果生命的自我体察不真切,那么一定有 虚妄的地方。 陆蠡真诚、真切地关爱着生活和自己,但是他不悠闲,他不是林 语堂。林语堂悠闲得有些得意和狡猾,这是那个年代所不应该的。陆 蠡是真实的,至少没有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表现出悠闲自得来,虽然他 也没有大张旗鼓。 陆蠡又决不软弱。或者读书人从来就有一种内在的刚强,至少陆 - 18 - 蠡是。他只是一个教师和编辑,但是他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硬度是令我 们敬佩的。1942 年春天,他被日伪宪兵拘捕,在敌人的刑审面前,他 坚贞不屈,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反抗。 肉体没有能够抵得住刺刀的坚硬,但他生命的硬度又无与伦比。 一个读书人用自己的生命反抗时代的黑暗,表现出一种安静的愤 怒。在慌乱的 1942 年,一个生命安静地走了,结束了他三十四年的安 静又归于安静,他从来如此,不做任何喧哗。 几十年后,他依然安静地睡在自己的文字里,睡在满是书香的图 书馆。尽管屋外有物欲横流的商业街,有车水马龙的公路,有俊男靓 女得意的笑容,陆蠡依旧保持着他生命的姿态:安静。 烛下读完这卷泛黄的册子,已经夜阑人静。似乎只是做了一个清 净的梦。因为一个人。 安静的陆蠡。 (有改动) {美点借鉴} 陆蠡有一颗犹如璞玉般纯朴的心灵。平时,陆蠡是 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 即使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为了同事的安全,也不惜牺牲自己 的生命。诗人柯灵说:“在文人传统中有宁静淡远这一路,圣泉正是 这一类。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户劳作,劳动所得,殷勤地 献与世人。他决不‘孤芳自赏’,或者‘孤影自怜’。他是纯朴的, 一个道地的山乡人。这点纯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 他终于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彼时彼地,如果真有所谓高 贵的东西,我愿意举出圣泉的纯朴的性格为例。”陆蠡虽然不是一个 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 34 岁的 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作者正是抓住陆蠡真诚、刚 强的性格特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安静的陆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