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B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B卷含解析

1 第十单元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B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 朱东君 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占据了整面墙,足有 3 层楼高。其上错落排列的,字 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 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 艺术馆讲解员说。开始,韩美林只是觉得这些文字字形好看,希望“看它形,养我画”。“上世纪 80 年代,韩老师在香港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看到这个本子,觉得特别震撼,他鼓励韩老师一定 要把这些字集结成册,拿出来让所有人去看、去传承。”讲解员说。 没想到这个收集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把它们都以艺术的手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又极其枯燥。 讲解员说,“他带着写好的作品向国学大师季羨林先生请教,季老也不认识这些字,便说,就叫‘天 书’吧。”当时已缠绵病榻的季羨林,还为韩美林题写了书名。2008 年,《天书》出版,收录了差 不多 1.5 万例古汉字字形。在韩美林看来,“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 的启示,撼人精魂”。他出版《天书》不是要给古文字学者做研究,而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 上舒服的美。 农历猴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春晚吉祥物“康康”,一只四肢呆板、红黄绿配色的 3D 猴子,马 上被网友调侃为“猴赛雷”,将韩美林完全置于负面舆论中。说起这个,韩美林倒是一下子乐了。 他让助手翻出“猴赛雷”的设计原稿,“你看看,我们原来设计的小猴,漂亮吧?多好玩啊!”果 真,这小猴圆滚滚的,萌萌的,脸上水墨感的红绿色与皮毛的黑色非常和谐。“中央电视台找了个 学生做成 3D 猴子,说是我设计的,大家把我骂得厉害!如果用我的原稿,全国人民不会骂‘猴赛雷’ 吧?!”我们对这只萌猴爱不释手。“那您现在还生气吗?”“不生气,随他去。” 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他指着墙上的蓝印花布说:“你可能都不相信,我 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 47 个花色。”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背后,是天赋、更是勤奋。“我一天能工作 18 个小时。”他说。聊起自己的作品,韩美林的眼睛越来越亮,聊到兴起:“走,我带你们看我的 构思本。”在工作台尽头,堆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子。 韩美林一辈子都是“画疯子”。他小时候偶然从家旁边的土地庙里摸到几本古书,就迷上了篆 字,用刀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刻得满手都是血口子。1949 年,13 岁的韩美林参了军,被分到烈士 纪念塔建塔委员会的浮雕组,给艺术家们当通讯员。一天,书法家陈树亮看到了韩美林满桌子的篆 文,很是赞赏,韩美林得到了莫大的鼓励。此后更是画疯了。1955 年,仅读过 3 个月初中的韩美林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因为备考用功过度,考完后他的眼睛竟假盲了 8 天。直到年事已高,每当灵感 来了,韩美林还是可以白天连着黑夜画下去,经常画到进医院。准备《天书》出版的时候,他在短 短几个月里,挥毫写下 1 万多个古文字。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直到手指关节发炎,裹满纱布。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 眼下,韩美林仍然在战斗。“八十大展”即将开幕,他要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满满 8 个展厅的作 品,为自己庆生。等“八十大展”结束了,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因为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 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韩美林,福娃之父。这位年近八旬艺术大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型艺术家。韩 美林设计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猪票《癸亥年》,设计了第四轮生肖邮票中的《丁酉年》鸡票。他 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摘自郑心仪《时隔 33 年,他再次成为生肖邮票的设计师》) ②我教育学生就三点:第一做人,第二有生存本领,第三要对世界有所贡献。我有过一个硕士 生,愣是 3 年都没见到她。后来她要考博士,竟然还敢要我签字。我发火了,坚决不签,根本不承 认她是我的硕士生。后来我定下一条规矩,没有 2/3 的时间在听我的课,我最后绝对不签字。我不 能培养出“水货”让全世界笑话。 (摘自许陈静《八十功名尘与土》)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韩美林用三四十年,走遍全国各地收录先秦古文字,支撑他的动力之一是“看它形,养我画”。 B. 韩美林乐观豁达,面对网友调侃的“猴赛雷”事件,他淡然处之:“不生气,随他去。” C.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癸亥年》邮票上的小猪,体现出他的作品民族特色鲜明。 2 D. 韩美林是一个“画疯子’,备考时眼睛假盲,年事已高经常画到进医院都证明了这一点。 【答案】D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 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错在“备考时”,原文为“考完后”。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启功鼓励韩美林一定要把古文字集结成册,季羡林将之命名为“天书”,还为韩笑林题写了书名, 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古文字的喜爱。 B. 韩美林认为“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他出版《天书》的目 的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C. 韩美林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热爱创新,体现在他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 47 个花色,他一天工作 18 个小时,在工作台堆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子。 D. 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作者评价他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经成为 他生命的常态都说明了韩美林不服老的战斗精神。 E. 韩美林拒绝为 3 年没见过面的研究生考博士签字,根本不承认这个学生,体现了他在育人方面严 谨认真,坚守原则,充满使命感和荣誉感。 【答案】BE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 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 差别。A 项,“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古文字的喜爱”无中生有。C 项,错在“韩美林的创作绝对 没有重复”,原文是“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工作 18 个小时,在工作台堆 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子”,体现他是个勤奋的人。D 项,错在“都”和“不服老”。 3.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①表层含义:指韩美林搜集出版的《天书》。②深层含义:指韩美林的精神。执着精 神,创新精神,勤奋精神,战斗精神。 【解析】题干是“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 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 析、筛选、整合。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标题的含义的能力。在理解标题表层意的基础上,要注 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 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的含义。 本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韩美林”是这篇文章的传主,“《天书》”是他的作品。故标题的表层 含义是指韩美林搜集出版的《天书》。根据是:其上错落排列的,字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 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 间,从全国各地的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背后,是 天赋、更是勤奋。‘我一天能工作 18 个小时。’他说……在工作台尽头,堆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 子”“每当灵感来了,韩美林还是可以白天连着黑夜画下去,经常画到进医院。准备《天书》出版 的时候,他在短短几个月里,挥毫写下 1 万多个古文字。高强度的工作让他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脱 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手指关节发炎,裹满纱布。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等 ‘八十大展’结束了,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因为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 这些有关韩美林的事迹,体现了他的身上有一种执着、创新、勤奋、战斗的精神。韩美林身上的这 些精神正是标题的深层含义。本题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张弥曼: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傻瓜” 3 月 22 日,自嘲为“傻瓜”的张弥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 1998 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五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 1936 年生于南京的张弥曼,是家中长女。父亲学成归国后,在上海的一家医学院谋得教职,教 人体生理学。父亲开明,常带她去溪边网虾,到菜地捉虫,到麦田看蚂蚁怎么沿着麦秆爬上去寻找 蚜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张弥曼笑言:“我一直想当医生,而不是科学家。” 因为父亲单位有不少敬业、有教养的医生,令她仰慕。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无忧无虑的日子戛然而止。父亲带着全家疏散到南京,又辗转江西各 地。有件小事几乎成了她日后学地质学的先兆。有一次,她和弟弟在流亡路上偶得《木偶奇遇记》 和《谈天说地》两本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在大学上《普通地质学》时,老师居然讲到了书 中的一些内容。 她说:“这段逃难的经历决定了我一生为人处世的取向。” 1953 年,17 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55 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这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学哪类 古生物。 “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张弥曼。她听了伍先生的建议,从此开始 了对鱼化石的研究。1960 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 了她的寻“鱼”生涯。 在生命“进化树”上,人类属于四足动物。大约在 3.8 亿年前,肉鳍鱼类登上陆地,演化出了 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数百年间,这个“谜”在古生物学界 悬而未决。 3 张弥曼还原的是云南曲靖的杨氏鱼。按照瑞典学派的观点,杨氏鱼应有一对内鼻孔,头颅分成 前后两半,由一个颅中关节连接。张弥曼在做这个鱼标本时,既没找到内鼻孔,也没找到颅中关节。 内鼻孔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她画了 540 多张图,把所有的剖面“拼装”出一个 20 倍等比例放大的标本。 后来,她用更多证据动摇了瑞典学派的权威,认为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在国 际古生物界激起轩然大波。由于她的工作无可挑剔,人们开始对内鼻孔的起源,乃至四足动物的起 源有了各种新的认识。直到 1995 年,世界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 区也逐渐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 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不少人都认为含油层应该在距今 1.5 亿年的早白垩纪,石油勘探也应该 集中在相应的地层内进行。但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变规律的研 究,提出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距今 1 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此后,随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 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张弥曼的观点也被随之证明并引起轰动。 张弥曼最敬佩的学者是已故的英国古生物学家柯林·帕特森。她记得柯林在一篇论文中,曾大 胆提出一种主张:“我们要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掉。”化石材料,就是每一个古生物学家的“踏 脚板”,吸引着科学家进入未知而引人入胜的世界。 张弥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上世纪 90 年代初,她把成果“金矿”—— 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转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她说:“年 轻人做得比我好。”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她说: “我不是没有思想斗争。但是没有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怎么会有真正的大发现?!” 有人不明白:对古鱼类的研究跟今人生活有何关系呢?张弥曼说,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个研究能 帮我们认识生物演化,而关于生物演化的科普能激发孩子们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些对于地球和人 类的未来很重要。” (2018 年 03 月 26 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张弥曼的父亲非常开明,常带她网虾、捉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这说明她 想当医生的愿望是受父亲影响。 B. 1955 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她听了伍献文的建议后,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她 的寻“鱼”生涯由此开启。 C. 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变规律的研究而提出的观点,对大庆油 田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 上世纪 90 年代初,张弥曼把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践行了她提出的“把自己 脚下的踏脚板抽掉”的主张。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张弥曼想当医生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单位有不少敬业、 有教养的医生,令她仰慕”。B 项时间错位,原文为“1960 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 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D 项“践行了她提出的‘把自己脚下的 踏脚板抽掉’的主张”理解有误,这一主张不是她提出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受逃难途中读到的《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的影响,张弥曼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 京地质学院。 B. 张弥曼通过研究认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解决了古生物学界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这一数 百年悬而未决的“谜”。 C. 张弥曼用证据否定了肉鳍鱼类起源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说法,使人们对内鼻孔的起源有了新的认 识。 D. 张弥曼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主要是她认为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会产生真 正的大发现。 E. 在张弥曼看来,古鱼类的研究跟现代生活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能帮人类认识生物演化,对于地 球和人类的未来很重要。 【答案】CE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放 弃学医理解的原因是:1953 年,17 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 北京地质学院。B. 张弥曼通过研究认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解决了古生物学界人和鱼的最近 共同祖先这一数百年悬而未决的“谜”。事件的张冠李戴。原文未决之谜是“肉鳍鱼类登上陆地, 演化出了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D. 张弥曼研究很多人不 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原因是: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 的论文。 3.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从对地质学一无所知到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经历颇多。 请结合材料,就张弥曼个人经历对其专业研究的影响进行概括。(4 分) 【参考答案】①父辈影响;②逃难经历;③导师建议;④自我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概括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弄清题干要求:“张弥曼 个人经历对其专业研究的影响”,本题主要是对张弥漫个人经历的筛选,考生要注意答题答案要以 文本内容为主,根据理解本题可以作答为:父辈影响;逃难经历;导师建议;自我追求。 4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林海音——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 张昌华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英子 5 岁时妈妈抱着她,与爸爸一道萍 飘到北平。爸爸英年早逝。25 年后(1948 年)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 3 个孩 子,又折回台湾。“少小离家老大还”,一把辛酸两行泪。六口之家蜗居在一间日式住宅的玄关处, 于 3 个榻榻米大的地盘吃饭、办公兼睡觉。 作家的林海音,不求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 300 万字吧。 自 1957 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 等 5 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 年冠《城南旧 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 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 南旧事》曾在 47 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若干年后,林海音到大陆访问,在公众场合见到 导演吴贻弓时说:“我向您鞠躬,因为您使我的名字在大陆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 躬!”并真的弯腰致意。《城南旧事》跨越时代背景,跨越了政治,以委婉温馨的笔触去描写人性 和人类的命运,已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 林先生是由编辑起步而“发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她早年 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编《国语日报》、《联合日报·副刊》,继之是《文星》、《纯 文学月刊》和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她在编辑上的建树,绝不亚于其创作。在编“联副”10 年期间, 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有人评论“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培植者,也是一道 阳光。”此言并非过誉,确实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本土作家钟理和命运坎坷,贫病交加,他的绝大 部分作品都是林海音编发的,她着意栽培他。不料,钟理和突然病故。林海音闻讯后,挥泪赶写《悼 钟理和先生》,介绍其苦难的一生,发表在次日的报纸上,不期收到众多读者的悼文和捐款。林海 音不分昼夜地为钟理和编书、联系印刷厂、请人设计封面、借款印书,赶在钟理和百日祭时放在供 桌上,了却心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林先生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学 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 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那时,台湾对二三十年代作品控制出版,几 近绝迹,读者见不到。《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 30 年 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那时气氛有异, 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管’我们的地方,瞪眼每期都看着。”几经坎坷,她为纯文学创出了 品牌。 1995 年,林先生 77 岁,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有人建议,把这块金字招牌转让、出售。 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 80000 册图书全 部捐给图书馆、学校,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部归还作者。凡库内有少量存书的,全部送作者。有的 作者过意不去,坚持要买。她坚决不肯,“出版社结束了,不是营业,只送不卖。”善始又善终, 为纯文学出版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她的作品也是一口京腔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 二故乡北京。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 社也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大陆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 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先生 2001 年 11 月 30 日仙逝。英子走了,她的故事以及她的《城南旧事》将久远地回味 在海峡两岸。 (原载《紫荆》杂志,有改动)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北京是林海音的人生起点,也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北京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 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 B. 岁月将林海音磨练成为一位作家、编辑和出版人,她大半生都在致力于对纯文学的坚守,关闭自 己的出版社也是她坚守纯文学的表现之一。 C. 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和培植者,文章多处称她为先生,这既表现出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 也表现出她在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 D. 林海音把生命的大半时间都用于了编辑,所以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是“花香不在多”,一个 作家能有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鸿爪就足够了。 【答案】D 【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 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 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 项,属于因果分析不当。文章中写道“林海音是由编辑起步而 ‘发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由此可见,“林海音把生命的大 半时间都用于了编辑,所以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 D 选项错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迫于生计,年过半百的林海音还与丈夫及友人创办刊物,这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状况,也是为台 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这种打拼精神是极其可贵的。 5 B. 文章详细描写了林海音对台湾本土作家钟理和的着意栽培和慷慨相助,不仅能够表现传主的精神 品质,而且有力证明了传主是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 C. 文中“大胆引介 30 年代的作家和作品”“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等叙述,表现出林海音敢 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性格,也从侧面暗示了台湾文学园地荒芜的原因。 D.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一例子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海峡两岸隔 不断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非人为力量所能阻隔的。 E. 文章中引用了传主自己的一些语言,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了说服力,具有 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主题,增强作品语言感染力。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 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 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这是一道依据文本材料特点,并对传主和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的试题。答题时先要从整体上分析文本特征,其次要认真阅读各部分内容,仔细比对选项意义与对 应原文的意思。A 项,“迫于生计”和“改变了生活状况”于文无据。C 项,“表现出传主敢于与邪 恶势力作斗争”属于主观臆断。E 项,文中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各处的作用不尽相同,如第 ②自然段的引用仅仅是表现传主是一个知情真诚、知恩感恩的人,再如第④自然段的引用是表现传 主追求“纯文学”的执着性格和有胆有识,不顾安危的勇气;笼统说成“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升华 主题”是不当的。 3.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出了林海音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参考答案】①淡泊名利,以无私宽广的胸怀为培养台湾本土作家做出了重要贡献。②坚持不懈,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改变台湾文坛的不良风气,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功绩卓著。③具有 乡恋情怀和民族情怀,以实际行动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尽心尽力。④为人谦虚,以温婉细腻的笔触 描写人物和人类命运,文学创作深受读者喜爱。⑤忠诚善良,待人厚道,为了推动本土文学的发展, 培养本土作家,连未曾谋面的作者都给予了手足和知音般的关怀和帮助。 【解析】本题要求概括林海音所具的优秀品质,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能力。答题前先通读 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抓住文中写林海音的事情,同时关注直接评价词。她以无私宽广的 胸怀培养台湾本土作家,淡泊名利;她致力于改变台湾文坛的不良风气,社会责任感强烈,并持之 以恒;她以实际行动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尽心尽力,具有乡恋和民族情怀;她为人谦虚,以温婉细 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和人类命运;她竭尽全力帮助未曾谋面的作者,忠诚善良,待人厚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林风眠:一卷 20 世纪艺术百科全书 郭珊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19 岁赴欧游学,曾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 校长,也是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他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家, 如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苏天赐、席德进等。 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抗战的滔天洪流,“文革”的牢狱之灾,远走香江的韬光晦迹,作为 20 世纪的同龄人,林风眠见证了百年来民族文化所遭受的困厄与磨难、“中西融合”所历经的波折 与流衍。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言:“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从林风眠独 特的个案身上,“能看到百年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忠诚和激情,也能从他和时代的关系中去领会艺术 家的责任,重新捡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1900 年 11 月 22 日,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同乡挚友林文铮曾用“痛 苦”一词来概括林风眠毕生创作的基调。林风眠的艺术具有一种“罕见的苦味”(许江语),发源 于命运开篇一抹寒凉的底色——幼年时,母亲犯了家法,险被宗法私刑处死,后被卖到他乡,再无 音讯。他因此大病一场,卧床半年,变得沉默寡言。 1919 年底,林风眠赴法勤工俭学。在欧 6 年,林风眠游学于法、德,曾先后投师于法国第戎美 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 1924 年 5 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林风眠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是高 2 米、长 4.5 米的油画巨作《摸索》。当时中国《艺术评论》的报道称,“全幅布满古今伟人”, 从荷马、耶稣到托尔斯泰、歌德,“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露于笔底”“皆 有摸索奥秘之深意”。这幅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的作品,据说只用一天时间一气呵成, 他因此深得学界泰斗蔡元培的器重。 1926 年,在蔡元培的提携之下,未满 26 岁的他被聘为北京艺专校长。两年后,又赴杭州出任 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首任校长。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 的十年时间里,林风眠在中国艺坛一举成为众所仰望的风云人物,一度被称作“艺术界的胡适之”。 在主持校政上,他抱定“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的决心,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在 北京,他力排众议,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又大胆将裸体艺术 引入教学;在杭州,他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毫不避讳地延请与己观点针锋相对、强调国画 独立性的潘天寿任教,颇具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的风范。在社会活动中,他更矢志以“我入 地狱”之精神,将美术作为开启民智、移风易俗的利器。他撰文、作画怒斥政治腐败,在白色恐怖 下掩护进步学生;他发起、组织了以“艺术社会化”为宗旨的北京艺术大会,主办西湖博览会艺术 馆;1928 年,他在杭州牵头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发出了“集中全国艺术界之新力量”“促成新 时代艺术之实现”的豪迈新声。 抗战爆发后,经历迁徙、并校、学潮和辞职等一系列风波,林风眠将妻儿安置于上海,辗转浙、 赣、湘、云、贵及香港、越南,避居重庆,从少年得志、才彦环绕的艺专校长猝然跌入残山剩水、 6 乡野民丛,由此迎来了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林风眠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 主义,不喜欢“照相式刻板与平俗”,理由是“在艺术的价值上是微细的”。他将精力集中于宣纸 彩墨创作,偏爱风景、花鸟、仕女、苗疆与戏曲人物等“小众”题材;在技法与材质上,他打破油 画、水粉、国画等边界,探索方形构图、瓷绘笔线、空间糅合、光线透视、色墨层叠等形式构成, 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1977 年,林风眠在叶剑英家族帮助下被批准出国探亲,赴巴西探望阔别 20 年的妻女,此后移 居香港。客居香港的 10 多年间,林风眠先后在日本、法国、香港、台湾成功举办个展。1991 年 7 月,林风眠突发心脏病入院,绝笔之作是应邀为“傅雷纪念音乐会”题字。一个月之后,一代宗师 长眠香江。 (节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链接一: 在香港,林风眠听闻有爱国华侨愿意捐款在其杭州故居建纪念馆,他婉言谢绝,表示愿将资助 之经费,用于培养青年深造。有人建议将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金”,他说:“那就应该从我自 己的口袋里拿出钱来,不能占个空名。” 链接二: 许江用细腻的文字为林风眠描绘了一幅“永恒的肖像”:“鼻梁之上立着圆拱顶一般的隆光引 着你潜入他的内心。”“这眼中有火,而双唇却又似冰一样的沉默。”林风眠仿佛知道“那悲惨而 恢弘的命运的意义”,“他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焰,温暖着他的时 代和人间”。 1.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阁公岭村一个石匠家庭。因为幼年时家中的一段痛苦经历,他的艺术创作 从早期就带有一种“痛苦”的基调。 B. 林风眠的作品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上引起 轰动,他也因此深得蔡元培的器重。 C. 未满 26 岁的林风眠担任北京艺专校长,两年后又前往杭州出任国立艺术院的首任校长,因而, 他拥有了“艺术界的胡适之”的美誉。 D. 林风眠抱定决心,投身“改造艺术院校”的事业:组建了“艺术运动社”,将西方的写实与东方 的写意进行挪移、错置、嫁接和重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B 项,“笔法粗犷、写意,色调灰黑沉郁”只是对他的作品《摸索》的评论,不能涵盖全部;C 项, 林风眠担任校长并不能成为他拥有“艺术界的胡适之”美誉的原因;D 项,冒号后面的内容与“改 造艺术院校”内容不一致。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认为“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这既是对林风眠的高度赞 扬,又暗含林风眠的命途多舛和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艰辛。 B. 林风眠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办学思想的影响,邀请当时被正统国画家讥为“野狐禅” 的齐白石来校讲学,后来又尝试将西画系与国画系合并。 C. 林风眠一生由显转隐的分水岭是抗战的爆发。他坚持艺术的非功利主义态度,拒绝转投写实主义, 认为写实主义在艺术上没有价值。 D. 林风眠婉言谢绝爱国华侨捐款在杭州故居为他建纪念馆,拒绝将所捐款项命名为“林风眠奖学 金”。可见他不图虚名,朴实坦荡。 E. 林风眠命运悲惨而恢弘,人生孤寂,但他却从孤寂中产生对孤寂的爱,并把这种爱化作艺术的烈 焰,温暖着他所处的时代与人间。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分析。B 项,“林风眠深受蔡元培兼容并包、唯才是举办学思想的影响”文中没有依据;C 项,“认为写实 主义在艺术上没有价值”错;E 项,“林风眠命运悲惨而恢弘,人生孤寂”理解错误。 3.林风眠不平凡的人生境遇造就了他优秀的艺术品质。他的经历与其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有何关系? 请简要概括分析。(4 分) 【参考答案】①幼年母亲离去,让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从孤寂中产生的爱影响了他的艺术 创作;②赴欧留学,使他有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为以后“改造艺术院校”的宏愿奠定基础;③ 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他得以主持校政,能开风气之先;④避居重庆,他淡泊名利,依然坚 守非功利的艺术创作态度,进行艺术方面的革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对题干的把握,从原 文中理顺和筛选出答案,根据理解本题可以作答为:幼年母亲离去,让他对痛苦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从孤寂中产生的爱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赴欧留学,使他有了展示艺术才华的机遇,为以后“改造 艺术院校”的宏愿奠定基础;执掌中国南北两大美术阵营,他得以主持校政,能开风气之先;避居 重庆,他淡泊名利,依然坚守非功利的艺术创作态度,进行艺术方面的革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