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五第三讲传记的评价与探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传记的评价与探究 规范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稻香世家”的读书哲学 孟宪实 冯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出身,后来他自己称之为“稻香世家”。因为家贫,总是 要借债交学费,经常面临辍学危机。为了抵御贫穷,即使年龄小,他也知道拼命劳动。 1937 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 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一本《三国演义》读了好多遍,因 为没有别的书可读,于是故事读完读诗词,诗词读完读点评。少年劳动者,被书中的字句所 吸引,思想进入另外一个世界。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苦难的叠加,满是劳累、辛苦和亡国奴的 滋味,身上担子沉重,但书中的世界是美好的、诗意的,令人心生向往。读书成了慰藉,成 了享受,读书在生活之上搭起精神瞭望台。 就这样,冯先生在劳动之余拼命读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有 空就读。特别是夜晚,那是冯先生完整的阅读时间。《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 菁华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源》《陶庵梦忆》,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阅读 的。这个时期,冯先生还开始了绘画,照着《芥子园画谱》描绘就是他最初的功课。 冯先生 17 岁的时候,才有机会读初中,初中毕业的时候,冯先生已经开始在无锡的报 纸上发表作品,有诗词有散文,这对当时那个“文艺青年”无疑是巨大鼓舞。1945 年抗战 胜利后,冯先生还有过一年的苏州美专的学习经历,后来因为美专搬回苏州而再次失学。这 个时期的冯先生,已经能够依靠教书生存,苦学正在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读书作文,让冯 先生迈向新的人生高度。 冯先生真正进入做学问的状态,是步入无锡国专之后。导师的学术引领,也是发生在这 个时期。他至今记得国专的很多课程,比如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和《杜甫》课,声情 并茂的朗诵之外,就是各家观点的详细征引,自己的结论一定是在比较各种资料之后才能得 出。王蘧常先生讲《庄子》,一个学期没有完成《逍遥游》一篇,但感觉却是惊人的,因为 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学问的深刻和博大。还有童书业讲《秦汉史》,所有的史料几乎都能背出 来,让人看到了学问的境界,真是山外青山。没有证据,就没有结论,不穷尽资料,就没有 发言权——这个学术真理,就是在无锡国专的时期深入冯先生的心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 对于中国文化,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多年以后,在为刘桂秋《无锡国专编年事辑》作 序时,冯先生总结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冯先生至今听不得任何人的抽泣之声,因为早年他常常在母亲的抽泣中醒来。明天的粮 食又没有着落,母亲躲在厨房里,独自一人难过。年幼的冯先生,心中不免一阵阵彻骨的疼 痛。冯先生记得很多恩人的名字,在家里无米下锅的时候,他们送来了宝贵的南瓜。冯先生 一直喜欢南瓜,旅行所到之处,如果遇到南瓜,他常常流连不已。在他的书桌上,常年摆放 着南瓜,读书间歇,抬头就能看到。他的书斋号为“瓜饭楼”,是刘海粟为他撰写的,为的 就是纪念“以瓜当饭”的岁月。 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头。其实,让 冯先生获得个人解放的是苦学,因此冯先生一直提倡自学,对于那些出身寒门的学子,总是 充满同情理解并全力支持。苦难不是动力,战胜苦难的精神才是动力,人生难免遇风雨,怕 的是缺乏抗击风雨的精神。 (选自 2017 年 1 月 22 日《人民日报》) 【相关链接】 我又穿越米兰、罗布泊、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我 还经历了前后二十年的时间,查证了项羽不死于乌江的历史真相。我的学术道路,是重视文 献记载,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重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三者互相印证,才做定论。——冯 其庸九十又三于瓜饭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冯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年龄还小的时候,就知道拼命劳动,费了不少 苦力,读书要靠借债交学费,还面临辍学危机。 B.冯先生年轻时,还一度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兴趣,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创作的诗词、散 文等作品已经在无锡的报纸上发表了。 C.抗战胜利后,冯先生到苏州求学又再次失学,然而这时他的苦读与写作对人生的积 极作用开始显现,生活境遇得到改善,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D.冯先生进入无锡国专后,才开始做学问,导师的引领最关键,正是朱东润、童书业 等国学大师把冯先生引入了学术的殿堂。 解析:C 项“生活境遇得到改善”理解错误。原文是“苦学正在给他的人生带来改变。 读书作文,让冯先生迈向新的人生高度”。 答案: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1937 年,冯先生小学毕业,学校因为日本入侵,停办了。此后四年,他虽然也没有 中断自由阅读,但是劳动是他的主要任务。 B.冯先生酷爱读书,读书使他置身于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劳动之余,他还是拼命读 书,割草、挖泥、种地、放羊,他竟然都带着书,一有空就读书。 C.初中时期,冯先生阅读了许多书籍。如《水浒传》《西厢记》《古文观止》《史记菁华 录》等,这为今后的写作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冯先生对无锡国专有着深厚的情感,在那里他见识了学问的博大精深,懂得了资料 证据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E.冯先生的学术研究,重视地面遗迹的调查,如玄奘回归长安后的路段、项羽不死于 乌江等重大事件,他都是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做定论。 解析:A 项结合文本内容“此后四年的辍学时间,他一边劳动,一边自由阅读,读书成 了他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可知,“劳动是主要任务”错误;C 项是在辍学期间阅读的书;E 项“都是实地调查结果”错误。 答案:BD ★3.结尾处“冯先生从苦难岁月走来,他不愿意忘记那些苦难,甚至有点‘感恩’的念 头”怎样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本文探究传主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态度,理解“苦难”“感恩”的内涵,须结合文 本分析。答题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冯先生出生于农民家 庭,冯先生在苦难的处境下,不忘读书,在艰难的岁月里,懂得了感恩等。 答案:①冯先生出生于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他承受生活叠加的苦难,经受劳累、辛苦、 亡国奴的滋味,苦难的经历也促使他苦读,为他学术上的造诣提供了基础。②冯先生在苦难 的处境下,不忘读书,阅读成了心灵慰藉,成为精神享受,苦读给他搭起精神瞭望台。③冯 先生在艰难的岁月里,懂得了感恩,感念帮助过自己的恩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巴斯德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创始者。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他开 辟了微生物领域,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取得了重大成果,是 19 世 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在巴斯德的时代,有人认为生命可以由无生命物质产生,即“自然发生论”。作为证据 之一的是腐败生蛆现象。出于他对神的信仰,他不相信非生命物质可以产生生命,相信只有 神才是生命法则的作者。因此他认定腐败生蛆现象是腐败物里本来就潜藏着某种生命。经潜 心研究,他证明了非生命物质不能产生生命。 亚里士多德认为苍蝇、蛆虫等小动物是从腐烂物中自然生成,许多人曾经和他有类似的 看法。曾经有人相信腐草化萤的传说。巴斯德把一团腐草先用蒸汽灭菌,把它所有的幼虫种 子全部杀死,然后用玻璃罩盖紧,观看腐草到底可不可能化为萤。实验证明腐草不能变为萤。 他还用简单的发酵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尘埃充满着微生物,加热或排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可防止微小动物的生长。1864 年,他在法兰西研究院举行的盛大讨论会上,用曲颈瓶实验 证明,自然生成说是错误的,有力地驳斥了某些科学家以自然生成说否定创造论的论调。 巴斯德对神有充足的信心,对属灵的事不断追求,在他整个生命中,充满了对神绝对的 信仰。他说:“我愈研究自然,就愈惊奇和赞美造物主所成就的伟大工程。我常在实验室里 一面工作,一面祈祷。” 巴斯德的研发与那时盛行的达尔文观点针锋相对,一位著名科学家说:“巴斯德在拯救 人类生命方面的贡献比任何人都伟大,今天大部分科学家认为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 家。但他在世时,生物界都在强烈地抵制他,因他反对‘自然发生’的理论和‘达尔文主义’。 由于他的坚持和周全的实验,终于迫使大部分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放弃‘生命自然生成’的 观点,以及以此观点为基础的医治方法。” 巴斯德并不是提出疾病细菌学说的第一个人,类似的假想以前就由吉罗拉摩•费拉卡斯 托罗及其他人提出过。但是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论证,有力地支持了细菌学说的正 确性,这种支持是使科学界相信该学说正确的主要因素。如果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那么通 过防止有害细菌进入人体就可以避免疾病,因此巴斯德强调防菌方法对内科临床的重要性, 他对把防菌方法引入外科临床的约瑟夫•李斯特有重大的影响。有害细菌可以通过食品和饮 料进入人体,巴斯德发明了巴斯德氏消毒法,这种方法在使用之处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 源彻底消除了。年仅二十六岁的巴斯德因对酒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的研究而一跃跨入著名 化学家的行列之中。 巴斯德年过半百又开始潜心研究炭疽,即一种侵袭牛和许多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的严重 传染病。他证明了有一种特殊的细菌是这种病的致病因素,但是远比这更为重要的是他发明 的一种弱株炭疽杆菌,用这种弱株炭疽杆菌给牛注射,会使这种病发作轻微,而无致命危险, 并且还会使牛对此病产生免疫力。巴斯德公开演示了他的方法会使牛产生免疫力,引起了巨 大的轰动。人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个方法可用于许多其他传染病的预防。 他去巴黎参加学术会议时,旅店服务人员见他衣着朴素、行李简单,以为他是一位普通 的客人,就把他安排在一间偏僻阴暗的小房间里。后来服务员知道他的身份时,跑来帮他更 换房间,并道歉说:“我以为旅客的阔绰和地位,和他所携带的行李是成正比的,所以认错 了,很抱歉!”巴斯德笑着回答说:“不!我认为一个人的摆阔和他的无知才是成正比的!” 他是位信仰非常虔诚的人,愈老信仰愈坚定。他说:“我知道的愈多,我的信仰就愈接 近乡下农民;如果我能完全了解,相信我的信仰必然像乡下农妇一般坚定。”撰写巴斯德传 记的拉多说:“巴斯德的一生始终对神和永生有绝对的信心,并深信神所赐给人在世上追求 美善的能力必会延续到另一个国度,福音的美德对他而言一直是存在的。”当他过世时,他 一只手握着妻子,另一只手握着十字架。 (摘编自《科学与信仰》,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巴斯德对神有充足的信心,这神不一定是虚无的迷信意识,而是一种信仰和追求,其 中也包括对科学的追求,甚至就是科学本身。 ②巴斯德年迈时回到母校演讲, 他认为能节节得胜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信心, 相信神 的启示,信心是一条绳子, 维系你周围所发生的事情, 与你内心的呼召,成为一个和谐的 关系。二是热心,真正持久的热心,是来自神住在我的心里。(张文亮著,《科学大师的求学, 恋爱与理念》) 4.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斯德用腐草化萤的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等人关于生命生成的观点,证明了非 生命物质不能产生生命。 B.巴斯德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论证,支持了细菌学说的正确性,并把它运用在了内 外科的临床医学中。 C.巴斯德发明的巴斯德氏消毒法,几乎把受污染的牛奶传染源彻底消除,为人类的身 体健康带来了福音。 D.巴斯德发明了弱株炭疽杆菌,用该菌给牛注射后会产生免疫力,这一成果有利于人 类对其他传染病的预防。 解析:B 项理解不正确,将防菌方法运用到外科临床的是李斯特,而不是巴斯德。 答案:B 5.下列各项对传主巴斯德品质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巴斯德敢于质疑,挑战权威。他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自然生成说”的错误,驳斥 了一些科学家否定创造论的论调。 B.巴斯德年轻有为,成果突出。因为研究酒石酸的镜像同分异构体,26 岁的他就跻身 著名化学家的行列。 C.巴斯德热爱科学,淡泊名利。年过半百的他潜心研究炭疽,收获颇丰,比如他发现 了这种传染病的致病原因。 D.巴斯德生活节俭,和蔼可亲。巴黎学术会议时,服务员怠慢衣着朴素的巴斯德,他 笑着委婉责备。 E.巴斯德坚守信仰,至死不渝。他愈老信仰愈坚定,用“像乡下农妇一般坚定”的比 喻,诠释了自己对信仰的理解。 解析:B 项,答非所问,这一项不是讲巴斯德的品质。C 项,“年过半百的他潜心研究 炭疽,收获颇丰”说明的应是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超越自我;而非“淡泊名利”。D 项, 错在“笑着委婉责备”,巴斯德并未有责备之意。 答案:AE ★6.巴斯德始终坚守信仰,他在微生物学上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成就。请结合 材料,分析坚守信仰与取得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 答: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传主人生信仰和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文章第二自然段中,巴斯 德充满对神的信仰,证明了非生命物质不能产生生命;第五段中,巴斯德对神的信仰,形成 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文章结尾,“他是位信仰非常虔诚的人,愈老信仰愈坚定。”这些文 字可以看出信仰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答案:①巴斯德坚守信仰,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从而为日后取得科学成就奠定了 基础。②巴斯德坚守信仰,他形成了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也为他日后取得科学 成就提供了精神上的保障。③巴斯德坚守信仰,生活有乐趣,心胸开阔,富有创造性,从而 为日后取得科学成就带来了学术生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