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 1 页,共 22 页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年级 11 月月考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 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 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0.0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长篇小说创作有个新的发展趋势,即开拓“新古韵小说”。具体来说,就是吸 取古典文学的雅致神韵,深得传统精华,渗透传统文化哲学,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描画沉重的历史,讲究文气笔墨抒情,文风古朴宁谧厚重,仿佛管弦丝竹,空灵飘 远,悠扬悲情。但复古不是关键,而重在熔铸当下文化,强调文本哲思意蕴、叙事 形式上的突破。 “新古韵小说”如何渗透古风神韵,弘扬传统叙事,在复古中求新变,在传统性中 注入新元素,成就新小说格局?作家葛亮的新作《北鸢》进行了探索。 《北鸢》善用中国特色符号,对京剧、茶艺、纸鸢、书法、绘画、印章、服装、饮 食甚至武功等传统文化均有考究。该书以民国时期襄城的民族资本家卢氏与士绅家 族冯家的联姻为主线,刻写卢文笙的成长史。风筝符号不仅是书名,而且是全书串 珠,一路旖旎而来,不可或缺,且用大量典故,涉及“扎、糊、绘、放”四艺。《北 鸢》的风筝符号隐喻丰富,带出主旨寓意,不可小觑,有结构串针、情感隐喻、实 用救急、哲理寓意等重要叙事功能。 “新古韵小说”虽是虚构,却见出非虚构的笔力,古意与新意互见。中国小说传统 多为线性叙事法。《北鸢》超越于此,用双声道并置的叙事法,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时空跨度广阔,描写委曲,序次井然,显示出纷繁复杂的时空多线叙事驾驭能力。 全书双线交错,几个家族、几个人物共时涌现;恰似口技模仿火灾,考的是全身并 用;万箭齐发,逐一扫落,考的是眼疾手快;千人千事,齐集共鸣,考的是铺排有 序。 可以说,“新古韵小说”是新古典主义在东方语境下的回归与重建。它不仅能化用 第 2 页,共 22 页 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且有新的气象。主角卢文笙的人格气质是变化着的:抓周抓空, 被高人解为无欲则刚,日后定有乾坤定夺之量;自幼寡言木讷,有隐士风范;年岁 渐长,习文弄墨,但不是只会死读书的腐儒,当遭遇家国危难时,积极入世,经商 立业,传承儒商家风;及至看周围至亲好友的诸种人生变故,尾声时,出世的气象 渐显。卢文笙的人格气质正是葛亮心中理想的中国人形象。全书刻画有情有义的百 姓群相,有意演绎现代的新儒风。人名的设置,比如“孟盛浔、孟昭如、孟昭德” 等,均为山东亚圣孟家后代。 孟子讲王道,讲仁义,“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的行善好义精神在葛亮笔下绵延 不绝,《北鸢》写出了孔孟哲学的时代新变,亲情、爱情、人情处处见出仁义礼智 信之精神,人间的暖意抵消了寒意,更多地呈现儒家文化的民间精神。 先锋小说多讲究形式的西化新奇,而《北鸢》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朝中国古典看齐, 因此在文坛更独树一帜。在当前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下,葛亮开拓“新古韵小 说”可谓恰逢其时。前有领头未来,“新古韵小说”类型想必蔚然成风。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新古韵小说”就是强调复古,即吸取古典文学的雅致神韵,文风往往呈现古朴宁 谧厚重的特点。 B.《北鸢》善用以风筝为代表的隐喻丰富的中国特色符号,充分体现了“新古韵小说” 的一大特色。 C.《北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方法,时空跨度广阔,显示出纷繁复杂的 时空多线叙事的驾驭能力。 D.诸葛笔下儒家行善好义的精神绵延不绝,即使是人名也均为山东亚圣孟家后代,呈 现出儒家文化的民间精神。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是以作家葛亮的新作《北鸢》为例,来探讨当前小说开拓“新古韵小说”的发 展趋势。 B.文章分别从意向的选用、叙事的方法、人物的塑造、意蕴的表达这几个方面对《北 鸢》进行了分析。 C.为了论证“新古韵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文章列举了小说中的很多例子,从而使 得论证很有说服力。 D.文章通过《北鸢》与先锋小说的详细对比分析,指出《北鸢》因为向中国古典看齐 从而在文坛独树一帜。 第 3 页,共 22 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新古韵小说”之新,体现在它既渗透古风神韵,又在复古中求新变,在传统性中 注入新元素。 B.小说以“北鸢”为题是寓意深刻的,“鸢”即风筝,它是一个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 符号,是全书串珠。 C.《北鸢》的主角卢文笙变化的人格气质,体现了作者诸葛心中儒道互补的理想的中 国人的形象。 D.为了迎合当前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新古韵小说”形式和内容上都朝中国古 典看齐,因而在文坛独树一帜。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些年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否定教育惩戒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近日,江苏一学校 20 多名学生家长联名举报一位数学老师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 随后当地教育局对此展开调查并认定为变相体罚,进行了通报批评。 记者了解到,曾有老师因为学生课堂上顶撞自己,就把该学生带到办公室扇了两个 耳光,用脚踢了几下,又将该学生带到班级,让班上学生每人打他一巴掌。 滥用惩戒权导致惩戒过度现象屡见不鲜,重建家校信任,打破“猜疑链”,双方必 须就能否实施惩戒、由谁来实施惩戒、惩戒的形式和程度这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教师惩戒权有理可循,但是尚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教育法律法规中缺少对教师 惩戒权的明确与规范。 教育本身含有“惩戒”之意,但没有法律保障的教育惩戒,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随时存在隐患。给予教师惩戒权立法足够的重视并构建完整的法规体系,已然成为 当务之急。 (选自 2018 年 5 月 7 日《半月谈》) 材料二: 记者采访了杭城 10 位小学校长,每一个人都表达了这样一个相同的观点:表扬与 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缺一不可。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教 育惩戒望而却步,在管理学生上采取不作为的做法。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用一种什 么样的惩戒方式,让教育的这种手段能在老师、家长之间达成共识,这将是一个重 要课题。 采访中,多位受访校长、教师反映,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严禁教师体罚 等规定三令五申,而对力挺教师适度行使惩戒权却“缄口不言”。执纪和维权的失 第 4 页,共 22 页 衡,让一些老师选择“明哲保身”,形成“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的氛围。 很多老师被迫放弃惩戒这种教育手段,家长的一些做法是主要原因。 “你们整个学校都在欺负我孙子!”前不久,一位老人情绪激动冲进了孙子所在学 校的校长办公室。因为其孙子在学校上课不听讲考试不答题,班主任严肃批评了他。 孩子回家告诉了爷爷,爷爷一气之下冲进了校长办公室。 从一些新闻中可见端倪:老师批评学生只考 3 分,被家长暴打致住院;孩子座位 被调整,家长投诉要求换班主任;老师通报孩子成绩,被“后进生”家长要求登门 道歉;孩子犯错被叫家长,家长带着律师和录音笔来校对峙…… 一小学生家长曹林说:“适度惩戒当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我对赋予学校和老师 惩戒权持保留态度。”他担心,如果赋予学校和老师惩戒权,老师们对“度”的把 握很难统一,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如果惩戒不当,可能会造成意想不 到的后果。 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认为,社会上一些 家长的过度维权,导致老师因为担心“惹事”而不愿行使教育惩戒权,这是无奈的 自我保护。 (摘编自 2018 年 12 月 10 日《钱江晚报》) 材料三: 2019 年 11 月 22 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规则》),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 22 日。 《规则》明确提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 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支持教师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制止有害于学生或者侵犯学 生合法权益的言行。同时,还对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适用情形以及教育惩戒的方式 作出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申素平认为:“它给了教师一份指引,明确 告诉教师,当孩子犯错时,你这么做没问题,批评、留校、不超过一堂课的站立、 适当的体育训练都无可指摘。同时,《规则》也能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知道教师实施 教育惩戒的对与错,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犯错时被教师教育惩戒也能 心服口服,从而能够主动约束自己,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另外,《规则》也为学 生及其家长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给予申诉的权利。”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认为,国际趋势促使我国必须健全教育惩戒的法律 法规,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教育惩戒权的明确规定,比如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了 对学生惩戒方式包括罚站、增加值日次数、放学后罚留教室、警告、退学等;美国 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等;而英国规定, 第 5 页,共 22 页 老师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不守规矩的学生,教师的惩戒方法还包括:室外立正反 思、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等。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 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其父母还将面临 5000 英镑以下的罚款;在我们的邻国韩国 和新加坡,则保留了“鞭挞”等方式。 (选自 2019 年 11 月 29 日人民网)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滥用惩戒权现象的发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没有法律保障的教育惩戒,随时存在隐 患。 B.一些老师选择“明哲保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导致执纪和维权的失 衡。 C.一些家长的过度维权是很多老师被迫放弃惩成这种教育手段的主要原因。 D.很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明确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多种方式, 有的国家还允许罚款和责打。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材料一通过教师滥用惩戒权的现象阐明给教师惩戒权立法并构建完整的法规体系的 迫切性。 B.材料二引述一些新闻中的报道意在证明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 要的方式。 C.有的家长担心,如果赋予学校和老师惩戒权,老师们对“度”的把握很难统一,如 果惩戒不当,将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D.《规则》明确告诉教师,当孩子犯错时,教师应当用批评、留校、罚站、适当的体 育训练四种方式。进行惩戒。 促使《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出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 上述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筒炮台烟 老舍阚进一在大学毕业后就做助教。三年的工夫已升为讲师。求学、做事、为人, 他还像个学生;他不吸烟,不喝酒,不会应酬;他还和学生们一块去打球。课后, 他的屋里老是挤满了男女同学,有的问功课,有的约踢球,有的借钱,有的谈心。 虽然如此,他永远不敷衍他们,授课认真,改卷认真,因此,得罪了一小部分不用 功的学生。在他心里,凡是按规矩办理,就是公正无私,而公正无私就不应当引起 任何人反感,所以,他一天到晚老是快活的。 第 6 页,共 22 页 但是当他升为讲师的时候,好几位与他地位相等的朋友,都争那个讲师的位子,聘 书最后落在了他的手中。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 兴风作浪。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 巴结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 最后,他对自己说:“扯淡 !辞职,不干了!”他马上递上辞职书,结果辞职书被退 了回来。大约有十分钟,他的主意已打定:学校当局信任我,我再多说什么便是啰 嗦!算了吧。他打开了屋门与窗子,叫阳光直接射到他的黑脸上,一切都光亮起来。 后来他和表妹秀华结了婚。阚进一想,结婚以后的生活应当比做单身汉的时候更简 单明快一些,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帮忙的人。及至结了婚,他首先感觉到,生活不但 不更简单一些,反而更复杂了。缝缝补补无须他自己动手了。可是,买针买线,还 得他跑腿。麻烦 ! 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 会预备!”“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 贵!” 进一对抗战是绝对乐观的。婚前只要一听到人们抱怨生活困难,他便发表意见:“勒 紧了肚子,没有过不去的事。我们既没到前线去作战,还不受点苦?民族的复兴须 要经过血火的洗礼!”他想,秀华理应明白抗战时所应有的生活方式。及至听到秀 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 “别以为我爱花钱请贵客,”秀华不抬头,“我们做事就得应酬,不能一把死拿, 叫人家看不起咱们!”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也有了更多的花销,进一还是穿着那些旧衣服,还是不动烟酒, 不虚花一个钱,可是一个月的薪水不够一个月花的了。要糊过一个月来,他须借贷, 秀华的娘家相当有钱,她叫进一去求母亲帮忙。他不肯去。他从大学毕业那一天, 就再没用过家中一个钱。秀华问他:“那怎么办呢?” 进一想了一会儿说:“我去兼课,写稿子,一方面是增加收入,一方面也还为教书 与作文章有益于别人的事。我希望你把我凭良心挣下来的每一个钱,都看成我的爱, 我的劳力,我的苦心的一个象征。我们俩是一对儿好马,还怕拖不动这一点困苦吗? 笑!秀华!笑!发愁,苦闷,有什么用处呢!” 秀华很勉强地笑了一笑。她有一肚子的委屈,可是只简单地缩敛成很短的没有头尾 的几句话:“什么也没有,没有交际,没有玩耍,没……” 一位朋友来求他做点事。三言两语,朋友把事情说清楚;三言两语,进一说明了他 可以帮忙。然后,他三步当作两步地去给友人办理那件事。 第 7 页,共 22 页 过了几天,他几乎已经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友人来给他道谢,顺手放下一筒 炮台烟。 “我不吸烟!”进一表示不愿接受礼物。 “留着招待朋友,遇到会吸烟的,你送他一支。”说罢,友人就告辞了。 送客回来,他把筒的盖儿掀开。“钱!”“钱?”秀华探着脖子看。“多少?” “管他多少呢,我马上给他送回去!”进一颇用力地把盖儿盖好,就要往外走。“等 等!求你的事必不像他说得那么容易。这点钱,他应当给,应当多给!” “秀华!”进一的脸上很不好看了。“这是贿赂!一文钱也是贿赂!” 说完,进一又要往外走。 从外面进来个二十岁上下的学生,走得慌速,几乎和进一碰个满怀。 “阚先生!”学生的眼中含着泪。 “怎么啦?丁文!”进一关切地问。 “弟弟急性盲肠炎!入院得先交一千,动手术又得一两千!他疼得翻滚,我没钱!我们 家在沦陷区!先生,你救命!”丁文把话一气说完,一下子坐在了小凳上,头上冒出 大汗珠子。 “嗯!”进一手中掂着那个香烟筒,打主意。他好像忘了筒里装的是钱,而忽然想 起来。“等我看看!不要着急!”他打开烟筒,把一卷塞得很结实的钞票用力扯出来。 他极快地数了一数。“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 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 !”他扑通一声跪在 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 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 “进一!”秀华含着怒喊叫,“我不久也得入医院,也得先交一千,也得花一两千 医药费!你怎么不给我想一想呢?你从哪里再弄到三千元呢?” 进一慢慢地走过来,轻轻地拍了两下秀华的肩。“华,天无绝人之路。无论什么吧, 咱们的儿女必要生得干净 !生得干净!” (创作于 1943 年 12 月,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一筒炮台烟”这个题目,既关联着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又突出了阚进一与妻子的 矛盾,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老舍小说的语言有“俗白精致”的特点,如“要糊过一个月来”中的“糊”,通俗直 白,又形象地表现出钱少事多穷于应付的窘境。 C.小说将主人公阚进一设置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记叙和描写他在矛盾冲突中的 第 8 页,共 22 页 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与世俗的不和谐。 D.小说通过叙述和对话描写了阚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为后文写阚进一的 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 文中三次写到阚进一歪嘴,请结合文本分别简要分析其作用。 有人说,这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阚进一和秀华这两个人物身上各自有所寄寓和象征, 请结合文本及时代背景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0.0 分)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 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耾病弃官。复为宣州 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 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 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 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 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 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 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 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 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 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照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 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俄而泽潞平,略如 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 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 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 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 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 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 云。 (节选自《新唐书》) 第 9 页,共 22 页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B.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C.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D.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虚袭取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字是古人 20 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礼记》上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 B.进士,隋朝始设进士科。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C.仲夏,古历法习惯于把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见,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 份,即干支历十二月建的午月,一般也指农历五月。 D.墓志,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主要记述死者姓 名、卒年和生平事迹等,都是死者生前撰写好的文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杜牧专注于治乱,对藩镇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反对藩王世袭,认为朝廷长庆年间以 来对藩镇处置不当,不能把重镇交给藩王。 B.杜牧对军事有独到的思考,黠戛斯打败回鹘之后,他认为朝延要吸取汉军常在秋冬攻 击匈奴而败多胜少的教训,应在仲夏季节乘胜追击。 C.杜牧为人刚直坦率,不拘小节。博古通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 场上很少有人帮他,因而一生从未被重用。 D.杜牧临死之时,由梦境及甑裂之中感觉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墓志铭写就,搜罗自 己所撰文章,对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诗文失传于世。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②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 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阿房宫赋》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5. 幕次①忆汉上旧居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②,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③心。 第 10 页,共 22 页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注】①幕次:临时搭起的帐篷。②凤林:凤凰所居之处。借指仙境。③据《三国 志》记载,许汜曾向刘备诉说陈登(字元龙)让他睡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当今天 下大乱,你没有忧国忘家,只知道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让你睡 地下。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扣紧标题“汉上旧居”,描写了汉上旧居壮阔幽深的优美环境。 B. 本诗两处涉及求田典故,第一处侧重于借许汜暗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C. 为了不辜负自己登高望远的美景,诗人修饰文章,让山水增添光彩。 D. 本诗先回忆昔日汉上旧居之美景,再由此生发用世感慨,脉络清晰。 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在《登高》中用“ ______ , ______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其 中也蕴含着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古人常以同一意象来表情达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______ , ______ ” 就与南北朝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并明月”相似;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不断如春水”则与李煜《虞美人》中“ ______ ? ______ ”相似。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5.0 分) 7. 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和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 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有了文字和书写,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 越__________,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知 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知识与智慧的___________有赖于 书写的文字,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古人早就重视读书,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学习者、 读书人的一生。____________,“乐以忘忧”,是孔子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生动 写照。虽然读书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但更应看到,几千年的文化历经 陶养,读书已成为读书人多数的生活方式。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中国 文化史上___________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 第 11 页,共 22 页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然读书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但更应看到,几千年的文化历经陶 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B. 读书虽然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更应看到,几千年的文化 历经陶养,读书已成为读书人多数的生活方式。 C. 虽然读书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更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 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 D. 虽然读书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但更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 养,读书已成为读书人多数的生活方式。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是读书的意义所在,个体的知识需要更是读书的意义 所在 B. 读书的意义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要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 解 C. 个体的知识需要是读书的意义所在,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更是读书的意义 所在 D. 读书的意义要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更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 解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提面命 薪火相传 废寝忘食 喋喋不休 B. 口传心授 衣钵相传 韦编三绝 喋喋不休 C. 耳提面命 衣钵相传 废寝忘食 津津乐道 D. 口传心授 薪火相传 韦编三绝 津津乐道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冯伯伯您惠赠给我的书籍内容翔实,观点新颖,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细心研读。 B. 张雷把妻子创作的书画送给老领导并附信:“拙荆在美术学院工作,此为其涂 鸦之作,敬请笑纳。” C. 新来的邻居常邀朋友来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D. 两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我请教了多位高人,难以厘清,只好不耻下问,请您指点 迷津。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60 个字。 第 12 页,共 22 页 2020 年 7 月 24 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 3D 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云书馆已吸引了来自 全世界五大洲 24 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机构参与,共展出 33 个 语种的图书约 16 万种。“云书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构建 3D 虚拟 展厅,最大限度还原线下展馆真实场景,是国内首座以海量图书为主体的“云书 馆”。 9. 在平时生活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爱的家乡特产, 使用一种修辞描述它的特点,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名扬天下。 特产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告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0 分)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正值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蟹肥菊黄,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祖国大地一派丰 收景象。在疫情裹挟,汛灾凶猛之后,这来之不易的丰收靠的是人民的辛勤劳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从古至今,辛勤 的劳作带来丰收的喜悦,劳动塑造了人的思想品格,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美好的劳动场景值得我们描绘,崇高 的劳动品格值得我们歌颂,请以“劳动”为话题谈谈你的见闻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第 13 页,共 22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 1】B 【小题 2】D 【小题 3】D 【解析】(1)A.错在“就是强调复古”。原文第一段说的是“但复古不是关键,而 重在熔铸当下文化”,说明“强调复古”只是“新古韵小说”的一个方面。C.错在“继 承了”。原文第四段说的是“中国小说传统多为线性叙事法,《北鸢》超越于此,用双 声道并置的叙事法”。D.错在“人名也均为”。原文第五段只是举了几个例子,并不 能代表全部。 (2)D.错在“详细对比分析”。文章只是在结尾提到了一句“先锋小说多讲究形式 的西化新奇”,并没有将《北鸢》与先锋小说作“详细对比分析”。 (3)D.错在“为了迎合当前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由原文最后一段“在当前 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下,葛亮开拓‘新古韵小说’”可谓恰逢其时。可知,“新古 韵小说”的诞生与“当前弘扬传统国学的时代语境”并无因果关系。 答案: (1)B (2)D (3)D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息, 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 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 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 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2.【答案】【小题 1】B 【小题 2】A 第 14 页,共 22 页 【小题 3】 【解析】(1)B.有误。“一些老师选择‘明哲保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 导致执纪和维权的失衡”错误,因果倒置。原文“执纪和维权的失衡,让一些老师选择 ‘明哲保身’,形成‘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的氛围”,是“执行和维权的失衡”, 让一些老师“明哲保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 故选:B。 (2)A.正确。 B.有误。材料二引述一些新闻中的报道意在说明教师不敢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原因。 C.有误。“将会”原文是“可能”。只是一种推测。 D.有误。原文说“当孩子犯错时,你这么做没问题,批评、留校、不超过一堂课的站立、 适当的体育训练都无可指摘”,并非只有这四种方式。 故选:A。 (3)通过材料一可知“近些年体罚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人否定教育惩戒 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滥用惩戒权导致惩戒过度现象屡见不鲜”“教育法律法规中缺 少对教师惩戒权的明确与规范”,通过材料二可知“现在很多教师对教育惩戒望而却步, 在管理学生上采取不作为的做法”; 通过材料二可知“社会上一些家长的过度维权,导致老师因为担心‘惹事’而不愿行使 教育惩戒权”; 通过材料三可知“国际趋势促使我国必须健全教育惩戒的法律法规,很多发达国家都有 教育惩戒权的明确规定”; 以此概括归纳答案。 答案: (1)B (2)A (3)①教师方面:惩戒过度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教育法律法规中缺少对教师惩戒权的 规范,近些年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多数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不作为。②家长方面:家 长的过度维权,导致老师因为担心“惹事”而不愿行使教育惩戒权。③国际形势方面: 国际趋势的推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教育惩戒权的明确规定,促使我国必须健全教育惩 戒的法律法规。 第 15 页,共 22 页 (1)本题考查的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 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的是实用类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 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的是实用类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 息,分条概括归纳。 阅读新闻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文本一共由几部分 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 后,聚焦新闻中的导语、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 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 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 3.【答案】【小题 1】D 【小题 2】 【小题 3】 【解析】(1)D.“为后文写阚进一的学生丁文前来借钱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阚 进一结婚以后夫妻面临的经济困境”是为后文写他们就如何处理三千元钱而产生的矛 盾埋下了伏笔。故选 D。 (2)“歪嘴”是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就是分析这三处描写分别描绘出人物怎样的 神态,以及这些神态背后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时应结合具体语境,设身处地地认真 揣摩人物的心理。第一处:“这惹恼了与他竞争的同事们,而被他得罪过的学生也随着 兴风作浪。谣言都已像熟透了的樱桃,落在地上,才被他拾起来。他有许多罪过:巴结 学校当局,行为有乖师道,引诱女生……谣言的袭击,使他歪了几小时的嘴。”这是描 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和失望。第二处: “还有秀华有许多计划随时会提出来:‘咱们该请教授们吃顿饭吧?你都不用管!我会 预备!’‘咱们还得买几个茶杯。客来了不够用的呀!我已经看好了一套,真不贵!’ 及至听到秀华这些计划,他的嘴歪得几乎不大好拉回来了。”这是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 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己不能达成一致的无奈。第三处: “‘嘿,整三千!丁文,这不是好来的钱,你愿意用吗?’丁文几乎像抢夺似的把一卷 票子抓在手中。‘先生,人命要紧!’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起来,没再说 什么,像箭头儿似的飞跑出去。进一把嘴歪到一边,向门外发愣。”这是描写丁文拿走 第 16 页,共 22 页 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好来的钱”为教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3)小说中阚进一在与同事和秀华的冲突中,性格相当鲜明:他年轻,有朝气:思想 简单,性格直率:乐观热情:对未来理想化,公正无私,与旧的成人世界截然不同。由 阚进一的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他是理想青年的象征。而秀华注重人际交往、社会评价, 认为为别人做事就应该得到报酬,还有些自私。由秀华的形象特点以及她与阚进一的对 比可知,她身上有浓重的世俗气息。从整体看,小说主要写了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的矛 盾冲突,这象征着简单直率的理想青年与旧的世俗文化的冲突。作为一位有着明确文化 担当意识的小说家,老舍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类型:文化寓意小说。所谓“文化寓意 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明确传达某种文化思想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带有某种 明确或较明确的文化指代性。这类小说寄寓着老舍对新国民人格的理想,这一人格的核 心是:办事认真,有国家意识和独立精神等。 答案: (1)D (2)第一处描写阚进一遭受谣言的袭击时的神态,表现了他对人心惟危的现实的愤怒 和失望。第二处描写阚进一听了秀华那些生活计划后的神态,突出他对秀华的思想与自 己不能达成一致的无奈。第三处描写丁文拿走钱后他的神态,表现出他对丁文视“不是 好来的钱”为教命稻草的意外和惊讶。 (3)阚进一是理想人物的象征。他公正无私,简单直率,乐观热情,有干劲,肯努力, 有理想,寄托了作者对未来新青年的期望。秀华是现实(世俗)人物的象征。她重视人 际关系和应酬,看重个人利益,在她身上可以看出旧文化的影子。阚进一与同事和秀华 的冲突,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 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 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是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应关注小说的伏笔。 (2)本题考查段落结构在文中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 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 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作品意蕴的发掘,可 以由浅入深,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文学类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 第 17 页,共 22 页 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 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 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 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 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小题 1】C 【小题 2】D 【小题 3】C 【小题 4】 【解析】(1)“尽仰山东”中,“尽”,全部的意思,不是修饰“昭义之食”,而应 该修饰“仰”,为全部仰仗的意思,“尽”之前断开,排除 BD;“单少”,意思是稀 少,寡弱,犹言孤陋,修饰“山西兵”,不需要断开,排除 A。故选 C。译文:昭义军 的粮草,全部仰仗崤函以东地区,节度使平常率军留在邢州就食,崤山以西的兵力少, 可以乘虚攻取。 (2)D.“都是死者生前撰写好的文字”错误,墓志可以是死者生前自撰,也可以是 他人撰写。 (3)C.“一生从未被重用”错误,概括不当。结合“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 员外郎”分析,意思是“几次提拔为左补阙、史馆修撰,改任膳部员外郎”,不是“一 生从未被重用”。 (4)①“去”,距离;“窒”,截断;“深”,筑高。译文: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 百多里,用一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筑高壁垒不与他们交战。 ②“俄而”,不久;“平”,被平定;“略”,大致;“如”,按照。译文:不久泽州、 潞州被平定,大致按照杜牧的策略(实行)。 ③“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意为“把宝鼎当作”“把宝玉当作”“把 金块当作”“把珍珠当作”;“逦迤”,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 意思。译文:把大鼎当做铁锅,把美玉当做石头,把金子当做砖块,把珍珠当做砂砾, (这些金银珠宝)抛弃得满地都是。 答案: (1)C 第 18 页,共 22 页 (2)D (3)C (4)①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百多里,用一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筑高壁垒不与 他们交战。 ②不久泽州、潞州被平定,大致按照杜牧的策略(实行)。 ③把大鼎当做铁锅,把美玉当做石头,把金子当做砖块,把珍珠当做砂砾,(这些金银 珠宝)抛弃得满地都是。 参考译文: 杜牧字牧之,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又选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他担任江西 团练府巡官,后来杜牧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提拔为监察御史,上书称病在 东都设立分衙门。因弟弟杜耾病重辞去官职。又担任宣州团练判官,被授官做殿中侍御 史内供奉。 这时候刘从谏镇守泽潞,何进滔占据魏博,非常骄纵傲慢,不遵守国家法律。杜牧 追究责怪长庆年间以来朝廷的处置策略,又失去崤山以东地区。巨大重要的封镇是关系 到国家安危的地方,藩王不能世袭,朝廷不能轻率任命,这都是国家大计,(杜牧)嫌 怪自己不在其位却发表言论,实在有罪,所以写了《罪言》。 几次提拔为左补阙、史馆修撰,改任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一向认为他是奇才。 会昌年间,黠戛斯打败回鹘军,回鹘族部落溃退进大漠南部。杜牧劝说李德裕不如马上 攻取,认为:“两汉进攻匈奴,常在秋冬两季,而秋冬时节匈奴兵力强盛,母马没有怀 胎哺乳,与匈奴交战,所以败多胜少。现在如果在盛夏征调幽州并州的精锐骑兵和酒泉 的士兵,出其不意,可一举全歼!”李德裕认为这策略很好。 遇到刘稹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皇帝命令各节度使率兵征讨他,杜牧又送信给李德 裕,认为“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百多里,用一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修筑高墙不 与他们交战。成德军与昭义军是仇敌,王元达想报仇雪恨自然会奋勇作战,但不能长驱 直入攻打上党,他攻击的对象一定会在西面。现在如果率领忠武军、武宁军加上青州五 千精兵及宣润二州二千弓弩手,取道绛州进军,不出几个月,一定会毁灭叛贼刘稹的巢 穴。昭义军的粮草,全部仰仗崤函以东地区,节度使平常率军留在邢州就食,崤山以西 的兵力少,可以乘虚攻取,所以用兵听说是宁拙于机智而兵贵神速,没有看到巧谋秘计 能长久(不被识破的)”。不久泽州、潞州被平定,大致按照杜牧的策略(实行)。历 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回京担任司勋员外郎,常兼任史馆的职务。改任吏部员外郎, 又请求担任湖州刺史。过了一年,以考功员外郎的身份担任知制诰一职,升任中书舍人。 第 19 页,共 22 页 杜牧性格刚直,有奇特的气节,不做谨小慎微的事,敢议论国家大计方针,剖析利 害关系特别切中要害。年轻时与李甘、李中敏、宋邧交好,他通晓古今,善于决断成败, 李甘等人比不上他。杜牧因为正直坦率,当时没有谁帮助他。堂兄杜悰历任将相,但杜 牧官场受挫不能振作自己,心里很郁郁不平,逝世时年仅五十岁。当初杜牧梦中有人告 诉他说:“你名字应该叫毕。”又梦中写道“皎皎白驹”四字,又写道“过隙也。”不 久,蒸饭时饭甑破裂,杜牧说:“不吉祥。”因此自己写了墓志,把自己写的文章全部 烧了。杜牧在诗歌方面的特点是情致豪迈,当时人们号称为“小杜”,来与杜甫区分开。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 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 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 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 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 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 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5.【答案】【小题 1】C 【小题 2】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归隐的 行为,会被先贤元龙或类似于元龙的今人所耻笑,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两种感情 错综矛盾,“却”字表明后一感情更占上风,反映了诗人以国事为重、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第 20 页,共 22 页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 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解答】 C 项,诗人未见风月,也没有登临,只好用文章来修饰,以增添山水的风采。 故选 C。 2.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 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诗歌尾联 写出了诗人一方面渴望超脱尘世,抛开名利,离开官场;同时心中不免充满担忧和惶恐。 抓住关键词“超然”“去”“恐”“见侵”进行分析。 6.【答案】【小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小题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故答案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萧、滚)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字:恰)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 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 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答案】【小题 1】C 【小题 2】B 【小题 3】D 【小题 4】B 第 21 页,共 22 页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略 8.【答案】2020 年 7 月 24 日,国内首座 3D 虚拟“云书馆“上线,吸引 24 个国家和地 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参与,共展出 33 个语种约 16 万种图书。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 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本新闻可分为三层,一是 “2020 年 7 月 24 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 3D 虚拟展馆‘中国国际云书馆’正式上线运行”,可概括为“2020 年 7 月 24 日,3D 虚 拟展馆上线”。“截至目前,云书馆已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五大洲 24 个国家和地区的知 名出版集团和大型出版机构参与,共展出 33 个语种的图书约 16 万种”是第二层,可概 括为“吸引 24 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集团参与,共展出 33 个语种约 16 万种图书”。 余下的是第三层,关键信息是“国内首座”“云书馆”,可把“国内首座”放在第一层 “3D 虚拟”前面作定语,把“展馆”改为“云书馆”。注意不超过 60 个字。 9.【答案】示例:名称:清远凤翔麻鸡 描述:俗话说:“无鸡不成宴”,皮色金黄、肉质嫩滑、皮爽,骨软、鲜香味美、风味 独特的清远鸡总是饭桌上的主角(比喻、引用)。 广告词:清远山水美,美山水育出美滋味!请到清远来,观赏美山水, 品尝凤翔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拟写广告词,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 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 比喻、拟人、双关等,让广告语达到好说,好记好理解的目的。 名词和特点要简明、 准确,可使用比喻、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广告词要体现出产品特点和功能,要具有 醒目、给人印象深刻的特点。介绍家乡的特产,要对家乡的特产相当熟悉,平时要对身 边的事多看多记,了解自己的家乡。 10.【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是近几年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 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 第 22 页,共 22 页 生在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 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 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 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 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审清题意,正确 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本题是以“劳动”为话题,如果要写成议论文, 可以从“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作用”两方面来立意,就如题干中指出的那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考生在进行论述 时注意举出典型的事例以加强论述的效果,如“红旗渠”的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 等;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记述一件让自己记忆深刻的劳动事件,比如参加植树节的植 树活动,到景区捡拾垃圾的行动等,所选事件一定要有正面意义,能够带来正能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