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二年级9月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在 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______ A.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C.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 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 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包氏父子 张天翼 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 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 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 --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怎么,你们包国维就要上学了么?” “唔,”老包摸摸下巴上几根两分长的灰白胡子。 “怎么年也不过就去上书房?” “不兴过年嘛,这是新派,这是……” “洋学堂是不过年的,我晓得。洋学堂里出来就是洋老爷,要做大官哩。” 许多眼睛就盯到了那张方桌子上面:包国维是在这张桌上用功的。一排五颜六色的书。一些洋纸簿子。墨盒。洋笔。一张包国维的照片:光亮亮的头发,溜着一双眼 --爱笑不笑的。要不告诉你这是老包的儿子,你准得当他是谁家的大少爷哩。 别瞧老包那么个尖下巴,那张皱得打结的脸,他可偏偏有福气 --那么个好儿子。 可是老包自己也就比别人强:他在这公馆伺候了三十年,谁都相信他。太太老爷他们一年到头不大在家里住,钥匙都交在老包手里。现在公馆里这些做客的姑太太,舅老爷,表少爷,也待老包客气,过年过节什么的 --赏就是三块五块。 “老包将来还要做这个哩,”胡大翘起个大拇指。 老包笑了笑。可是马上又拼命忍住肚子里的快活,摇摇脑袋,轻轻地嘘了口气。 “哪里谈得到这个。我只要包国维争口气,像个人儿。” 这天下午,寄到了包国维的成绩报告书。 老包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像在研究一件了不起的东西,对信封瞧了老半天。两片薄薄的紫黑嘴唇在一开一合的,他从上面的地名读起,一直读到“省立 ××中学高中部缄”。他仿佛还嫌信封上的字太少太不够念似的,抬起脸来对天花板愣了会儿,才抽出信封里的东西。 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像傍晚那么黑。老包走到窗子眼前,取下了眼镜瞧瞧天,才又架上去念成绩单。手微微颤着,手里那几张纸就像被风吹着的水面似的。 成绩单上有五个“丁”。只一个“乙”一那是什么“体育”。 一张信纸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诉他包国维本学期得留级。 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 “这是什么?”胡大一走进来就把脑袋凑到纸边。 “学堂里的。……不要吵,不要吵。还有一张,缴费单。” 这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那纸上印着一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行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 “学费:四元。讲义费:十六元。……损失准备金:……图书馆费:……医……医……” 他用指甲一行行划着又念第二遍。他在嗓子里咕噜着,跟痰响混在了一块。读完一行,就瞧一瞧天。 “制服费!……制服费:二--二--二十元。……通学生除--除--除宿费膳费外,皆须……” 瞧瞧天。瞧瞧胡大。他不服气似地又把这些句子念一遍,可是一点也不含糊,还是这些字 --个个仿佛刻在石头上似的,陷到了纸里面。他对着胡大的脸子发愣:全身不知道是一阵热,还是一阵冷,总而言之是似乎跳进了一桶水里。 突然 --磅!房门给谁踢开,撞到板壁上又弹了回来。 房里两个人吓了一大跳。一回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小伙子跨到了房里。他的脸子我们认识的:就是桌上那张照片里的脸子,不过头发没那么光。 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哦唷,吓我一跳,学堂里来么?” 那个没言语,只膘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额上就显了几条横皱。 胡大悄悄地走了出去。 老包瞧着他儿子的背: “怎么又要留级?”老包轻轻地问。 “表少爷也留级哩。” 接着倒在桌边那张藤椅上,把膝头顶着桌沿,小腿一荡一荡的。他用右手抹了一下头发,就随便抽下一本花花绿绿的书来。 老头有许多话要跟包国维说,可是那人眼睛盯到了书上:别打断他的用功。 (节选自一九三四年四月一日《文学》,略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讲述了三十年代一个“望子成龙”的灰色悲剧,虽然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表现的主旨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B.小说中对包国维书桌的描写寓意深刻,它不仅反映出包国维日常生活腐化、贪图享乐,也折射出老包意欲在对同行面前摆阔的虚荣心理。 C.“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像傍晚那么黑。”这一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烘托出老包收到学校来信时内心的忧虑和惶恐。 D.一张缴费单,显示出老包已经和将要继续付出多少辛劳;一张成绩单,却暗示着这一切都将是白费的。作为牺牲品的老包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笔法细腻传神,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一幅中国旧时代的病态人物图,使人发笑,引人深思。 B.小说在结构上没有完整连贯的故事情节,只是选取几个熟悉的日常场景,以寥寥几笔,便将人物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 C.作者巧妙地使用反语这一手法,如“大少爷”“好儿子”等,不仅具浓郁的幽默意味,还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D.作者善于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这一侧面描写将包国维的骄纵无礼表现得淋漓尽致。‎ 请分析“胡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有人评价张天翼“擅于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来塑造人物”,文中哪些地方用了这种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赦天下。乙巳,赐民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正月乙巳,赦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徙济北王志为菑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年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锢。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 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租长陵田。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袴。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後爵一级,天下户百钱。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诸侯骄恣,吴首为乱, 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大史公自序》)‎ 拉下列时文中面波流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下列时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娲皇、炎帝等。 B.和亲,即“和戎、和番”,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 C.薨,古称诸候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使用。‎ 下列对博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景帝排行中间,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最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时,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废除禁锢。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D.景帝节俭用度,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减少驻京的列候,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把长陵附近官田租给农民。‎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开头以“登临送目”笼罩全篇,交代了时令地点、天气,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为抒怀奠定基调。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描绘出来的。 C.下片“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其中“繁华竞逐”道出了六朝更替的原因。 D.“六朝旧事如流水”写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时光易逝,物是人非,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叹。‎ 这首词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默写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________”可以看出子路的性格率直,从冉有述志时说的“________,以俟君子”可以看出其谦虚的特点。‎ ‎(2)《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谏逐客书》中,作者谈及导致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的原因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署名“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这个伟大的名字从此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鲁迅借《狂人日记》所发出的“呐喊”在当时可谓振聋发聩。一个世纪后的今天,2018年5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月光穿过一百年》,重温《狂人日记》这部文学经典,回溯这位“狂人”所走过的漫长曲折但堪称伟大的道路。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太久远了,现在再读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少人知道构树。在南方,① ______ :青褐邑的枝干,浓密的树叶,蓬生的树体,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僻静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廖。但② ______ 。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一律地往前生长,叶片肥大,自中间主茎向两边各开两个岔口。美感便在这岔口上呈现出来。你再仔细端详,那就是汉服啊--青色的汉服,凝结了许多时间。我甚至觉得,那叶片背后,还正行走着一个个身影。 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 A.对比、比喻、对偶、排比 B.拟人、比喻、借代、对比 C.借代、比喻、对偶、夸张 D.排比、夸张、借代、拟人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被我们发现”好不好?为什么?‎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稳就业,②首个重庆市职业技能提升线上培训班 --“新媒体运营与管理师”培训班于2月12日直播开班,③直播期间的峰值在线点击量达到94356人次以上。④培训采用在线直播、视频回播、实时答疑的方式,⑤可凭借课程实时回放、教师在线答疑、学习进度查询等功能。⑥管理人员随时登陆系统后台,⑦同步查看核实学员线上学习情况。⑧截至目前,⑨全市已有260余家职业培训机构利用自有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建立的线上培训课堂。‎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公告称: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新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7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 ‎【小题5】‎ ‎ ‎ ‎【解析】(1)A.“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说法错误。原文材料一是“竭尽全力应对”,从反应结果看分为“恰当的,适应性的”和“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 故选A。 (2)D.“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说法错误。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这一部分信息真假难以辨别,如果是虚假信息,就可能很难获取心理支持。 故选D。 (3)D.“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说法错误。“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二段。 故选D。 (4)此题有两小问,行文思路可以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不同的文体形式进行概括。材料二是访谈录,围绕“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这个问题,通过记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本篇行文在首段提出观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然后指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最后提出“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表述重点可以结合“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等内容概括得出。 (5)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结合“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分析可推知,要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结合“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分析可推知,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结合“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分析可推知,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结合“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分析可推推知,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结合“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分析可推知,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结合“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分析可推知,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 答案: (1)A (2)D (3)D (4)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 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 (5)①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②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③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④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⑤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⑥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 (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4)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基本能力。要在通读全篇的前提下进行概括。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 ‎【小题4】‎ ‎ ‎ ‎【解析】(1)B.“它不仅反映出包国维日常生活腐化、贪图享乐,也折射出老包意欲在对同行面前摆阔的虚荣心理”说法错误。小说中对包国维书桌的描写意在表达众人对包国维的羡慕之情,而老包的虚荣心理无中生有。 (2)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善于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这一侧面描写将包国维的骄纵无礼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法错误。这不是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 (3)首先胡大是线索人物,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洋学堂要在年前开学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然后众人“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胡大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他遇到包国维,“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哦唷,吓我一跳,学堂里来么’”,包国维“那个没言语,只瞟了胡大一眼。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额上就显了几条横皱”,从侧面烘托了包国维的目中无人。从胡大的话语中可看出老包生活并不富有,如“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胡大翘起个大拇指说,“老包将来还要做这个哩”,他的言语之中,不无羡慕之意,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4)作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漫画式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强烈、典型,表达的意旨更鲜明,更深刻。“别瞧老包那么个尖下巴,那张皱得打结的脸”,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老包的身体瘦弱,生活贫困,历经沧桑;“老包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像在研究一件了不起的东西”,老包收到学校来信时,在老包的眼中,一封信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夸张地写出了内心的激动与期盼;“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这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那纸上印着一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行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一封短短的信,“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怎么也念不快”,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包在得知儿子成绩单和缴费单后的失望与焦虑。 答案: (1)B。 (2)D。 (3)①胡大是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侧面烘托了包国维的目中无人。③从胡大的话语中可看出老包生活并不富有,如“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胡大翘起个大拇指说,“老包将来还要做这个哩”,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4)①“老包那么个尖下巴,那张皱得打结的脸”此处漫画式夸张表现出老包的身体瘦弱,生活贫困,历经沧桑。②“老包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像在研究一件了不起的东西”,表现了老包收到学校来信时的激动与期盼。③“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这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那纸上印着一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行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可以看出老包在得知儿子成绩单和缴费单后的失望与焦虑。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对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4)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的能力。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是为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次要人物的作用:对情节的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对环境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3.【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 ‎【小题5】‎ ‎ ‎ ‎【解析】(1)根据句意断句。“晁错”是“诛”的对象,要连在一起,排除AC;“赦”的对象是“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译文:景帝为安抚反叛的诸侯王而杀了晁错,派遣袁盎通告七国,但他们仍不罢兵,继续西进,包围了梁国。景帝于是派了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军讨伐,平定了叛乱。六月乙亥日,下诏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军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踨等参与谋反的人。 (2)A.表述有误,三皇五帝,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3)A.“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曲解文意,据原文“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可知,“前后有三男”意思是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男孩,她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 (4)①“食”,喂;“县官”,官府;“衣”,穿;“舂”,舂米。译文: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官府。规定囚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鵅布衣,禁止用马舂米。 ②“行诛”,讨伐;“伏辜”,服罪;“翕”,安宁;“殷富”,殷实富足。译文:京城(朝廷)军队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 (5)文中写到“至孝景,不复忧异姓”“天下翕然,大安殷富”,整体上对孝景帝还是肯定的。本文行文简略,对其生平事迹有交代,但没有重点突出哪一方面,也没有表现出欣赏赞叹之情。另外作者处在武帝时期,对其父的态度较为谨慎,主要是武帝也较为多疑,作者怕招致祸端,因此行文较略。原文说到“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看似在批判晁错,实际也是在暗讽景帝谋划不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A (3)A (4)①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官府。规定囚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鵅布衣,禁止用马舂米。 ②京城(朝廷)军队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 (5)①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②《孝景本纪》行文简略,不太符合人物传记详细刻画的写法,说明景帝份量不重。③本文行文省俭,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④表面上指责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不明,谋划不周。 文言文译文:        孝景皇帝刘启,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间的儿子,生母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时,前王后有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得宠,前王后去世,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所以景帝得以继承帝位。元年四月乙卯日,大赦天下。五月,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这年,匈奴侵入代地,朝廷与匈奴定约和亲。        前154年(三年)正月乙巳日,大赦天下。流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掉了洛阳的东宫大殿和城楼。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和胶东王刘雄渠反叛,起兵向西进发。景帝为安抚反叛的诸侯王而杀了晁错,派遣袁盎通告七国,但他们仍不罢兵,继续西进,包围了梁国。景帝于是派了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军讨伐,平定了叛乱。六月乙亥日,下诏赦免被打散逃亡的叛军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踨等参与谋反的人。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改封济北王刘志为淄川王,淮阳王刘余为鲁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齐王刘将庐、燕王刘嘉都去世了。        七年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春天,赦免(释放)修建阳陵的囚犯和奴隶。丁巳日,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叫彻。中元元年四月乙巳日,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        后元二年正月,一天之内连续地震三次。郅都将军率军回击匈奴,下令准许民众聚会饮酒五日。诏令内史和各郡不准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收归官府。规定罪犯和奴隶穿粗糙的七鵅(zōng)布衣,禁止用马舂米。因为这年粮食歉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严禁不到收获时节吃完口粮。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十月,把高祖陵墓长陵附近的官田租给农民耕种。        前141年(后元三年)十月,太阳和月亮连续五天呈现红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了。太阳变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转运行,在太微垣区域。月亮从太微垣星区穿过。正月甲寅日,皇太子刘彻举行加冠典礼。甲子日,孝景皇帝逝世。遗诏赐给诸侯王以下至平民应该继承父业的人每人爵位一级,全国每户一百钱;把后宫宫人遣散回家,并免除终身赋税不用上交。太子即位,这就是孝武皇帝。        太史公说:汉兴以来,孝文皇帝广施恩德,天下安宁。到了孝景时代,不再担心异姓诸侯王(反叛),然而晁错急切建议(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使得吴、楚七国一同起兵反叛,联西进攻朝廷。这是由于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晁错又没有采取逐步削减的办法。等到主父偃提出准许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的建议,才使诸侯王的势力弱下来,天下终于安定了。这样看来,国家安危的关键,难道不在于谋略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诸侯骄纵,吴地首先叛乱。京城(朝廷)军队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写下《孝景本纪》。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应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4.【答案】【小题1】D ‎【小题2】‎ ‎ ‎ ‎【解析】(1)D.“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悲叹”错误,表现出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悲伤之情。“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意谓六朝的往事像流水般消逝了,如今只有寒烟笼罩衰草,凝成一片暗绿色,而繁华无存了。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故选D。 (2)下阕怀古抒情,化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手法。“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化用典故,“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答案: (1)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采用化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手法,表现出对六朝兴亡的悲伤之情,对北宋王朝现状的不满之情;表达出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之情。 译文: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蓬”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5.【答案】(1)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 (2)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 ‎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要注意的字如:“率”“疏”等。 6.【答案】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而光辉的文明历程。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就是一本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且不说朱子“温恤”治家、陆游“国仇”示儿、文天祥浩然正气照汗青、范仲淹心忧天下,单说林则徐虎门销烟、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鲁迅弃笔从戎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人,他所创造的杂文、小说,他作品里体现出的爱国精神和批判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他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更多的是源于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深沉的爱,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当然要学习先生的爱国精神。先生的作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让中国历经荣辱悲欢和兴衰成败后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在磨砺中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坚强。她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人人都向“钱”看的时代。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我们现如今面临的新课题。“哈韩族”“哈日族”,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抢先过,对李敏镐、灌篮高手如家数珍,信手拈来;而问他们“王孟组合”“唐宋八大家”支吾半天都说不上来。我们该怎么做?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让中国历经荣辱悲欢和兴衰成败后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在磨砺中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坚强。她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        我认为,虽然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千万不能迷失和放纵自己。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米兰•昆德拉曾说:“这是个物质急剧膨胀的时代。”        不错,贪婪,让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落马、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诚信的缺失已经让社会陷入了信任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沉默和视而不见是现在大多数人的通病。因为沉默,老人摔倒无人扶起;因为沉默,歹徒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可是,沉默未必是金。即使是金子,闲置久了,也会蒙尘落垢,何况人乎?心灵遭到扭曲时不能沉默;真理遭到践踏时不能沉默。过分的沉默是一种肤浅,现在社会我们正缺少的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气概。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倡议大家为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大而强,富而美的祖国母亲贡献力量!        我们应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紧紧的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周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弘扬是一种美德,传承是一种境界。愿中华传统文化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相伴在你我左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材料第一段揭示了鲁迅先生作品的意义。第二段提到有人对鲁迅先生文章对现实的意义提出质疑,认为再读没有现实意义。在这里,对于质疑的声音我们当然要予以批判。鲁迅先生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狂人日记》不仅仅是一部经典,更是一条道路,一种方法,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大门。时代再变迁,鲁迅先生的作品和精神是不朽的史诗,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文化精髓。《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月光穿过一百年》,重温这部文学经典,正是体现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承。 参考立意: 1.经典永流传; 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3.经典永远不过时。 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7.【答案】【小题1】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 ‎【小题2】我却时常走到树边 ‎【小题3】A ‎ ‎ ‎【解析】(1)文段中没有借代、夸张的修辞手法。“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采用了排比与对偶的修辞;“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采用了比喻修辞;“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小小的满枝头的绿叶,依然青翠”将夹竹桃与构树形成对比。故选A。 (2)原文采用了表条件关系的一组关联词“只有……才”而修改之后去掉了这一组关联词,表述缺乏严密性。原文上文是“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这里也应该是强调“我们”发现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应用主动态的表达,修改之后重心是“情感”,草木被动发现。 (3)①后面说到构树“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也就是它没有特别之处,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里可填“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 ②里填写的内容与前面要构成转折,前面强调其没有特别之处,后面是“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我的看法与普通人不同,端详它的叶子的前提是要走进它,可填“我却时常走到树边”。 答案: (1)A (2)不好。①根据上文“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相视只是相视”的内容,这里应该强调“我们”主动“发现”,改句强调的是“草木”被动“发现”。②原文有“只有……才”构成条件关系,强化了“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去掉关联词语,就成为一般的叙述句,缺少了原句的严密准确性。 (3)①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 ②我却时常走到树边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本题着重考查拟人、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应了解修辞的概念,结合语段的句子具体分析。 (2)本题考查比较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从在句子的语言、句式特点、修辞、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等方面答题,要结合原文对原文句子赏析,注意语言表达。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8.【答案】①成分残缺,“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稳就业”的句末加“的工作”;②语序不当,“首个”放到“职业技能提升”前;③不合逻辑,“达到94356人次”即可,去掉“以上”;⑤搭配不当,“课程实时回放、教师在线答疑、学习进度查询等功能”为采取措施实现的目标,把“凭借”改为“实现”;⑨“线上培训课堂”已经建立了,表示完成时,把“的”改为“了”。 答案: ①句末加“工作”; ②“首个”放到“职业技能提升”前; ③去掉“以上”; ⑤“凭借”改为“实现”; ⑨“的”改为“了”。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9.【答案】根据“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公告称: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新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能提炼出的信息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新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由于字数限制,可以省略。根据“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研究提出本地区高考时间安排的意见,商教育部同意后及时向社会发布”能提炼出的信息是:湖北和北京提出安排意见,经教育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据此整合成一个不超过55字的句子即可。 答案: 教育部发布公告,2020年高考推迟到7月7日至8日举行,湖北和北京提出安排意见,经教育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要把握文段语意,抓住关键词,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