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庄浪县紫荆中学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紫荆中学 2021 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 “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 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 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 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 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 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 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 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 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 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 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 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 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 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 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 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 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 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 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 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 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 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 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 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 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 贯通国家急需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 招生站位更高。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自主招生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 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 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门人才, 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 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得的更多是降分 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新出 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 至是决定性作用。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 整个贯通培养,而不仅仅是招生。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 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 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 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 版》) 材料三: 1 月 15 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即“强基计划”。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 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 更为明确。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 然。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 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 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然是有必要的。 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 。这意味着高 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 是一次“再平衡”。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 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 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 成果》)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 及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B.“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 在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 C.材料二在材料一的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 与自主招生完全不同。 D.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分 析角度与材料二非常相似。 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 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 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C.“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 生的评价模式。” D.“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效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 察的笔试、面试,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6.“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后,都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韩老大 亚华 多么井井有条的火车站广场啊!吉祥立在出站口,心里感叹着。 往大街方向直走,到街头竖着路牌的位置往右转,找一块绿底黄字的招牌:韩老大摊饼。 吉祥远远看见招牌。上方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欢迎吉祥博士!他挠挠头,笑了。走 到小摊前,吉祥喊了一声,大伯! 韩老大听见叫他,顺口应了一声,可那张胖脸却扬着,望向广场,眼角都没扫一眼吉祥。 吉祥咽咽口水又喊,大伯,我是吉祥! 胖脸愣了一下,垂眼盯着吉祥,“啊呀”一声,随即伸出右手,接着又缩回,捞起腰间的围 布,两只手在围布上揉来搓去,然后蹭蹭蹭绕到摊前,拍拍吉祥的手臂说,好小子,一看就是 老吉家的瓜儿! 吉祥笑着,嘴咧得大大的。 韩老大还想说什么,但喉头忽然哽住了,左手抓起右手的袖套擦擦双眼,旋即转身回到摊 位,打开小煤气炉,再从面盆里舀了一大勺黏稠的面糊,摊在硕大的平底锅里,接着左右开弓 把这一大片面饼翻来覆去地捣腾,最后往饼上撒一层肉末,放上一个煎好的荷包蛋和一段大 葱,再把面饼卷成小包袱,塞进一个白纸袋里,递向吉祥。 看得眼花缭乱的吉祥好像还没反应过来,他接过面饼,一口咬下去,心里叹道,哇,真好 吃哈! 坐在韩老大的三轮车后座上,吉祥感觉自己像身旁的面盆、煤气灶、平底锅、折叠椅那 样,是亲切的。六月的晨风凉爽清劲,把吉祥从南方带来的黏糊糊的汗湿吹得无影无踪,也把 韩老大的絮叨吹得一阵一阵的。他不时“哎哎”应着大伯的话,一边左右打量渐渐热闹起来 的街道。 韩老大是吉祥祖父的徒弟。那一年,在合作社当木匠的祖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靠在工坊 门口,眼巴巴地看他忙活。对这样的眼神,祖父太熟悉了。他放下手里的活儿,走到!隔间的 厨房,从锅里拿了一个吃剩下的杂面饼,走到门口递给男孩说,吃完回家去。 男孩接过面饼却不吃,眼巴巴地摇两下头。祖父以为他嫌少,又去拿一个给他。可男孩 却不接,还是摇头。于是祖父喊了声,吃完再说! 男孩立刻把饼塞进嘴里,接着从衣服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片,递给祖父。祖父打开一看, 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我姓韩,7 岁,请收下我。 祖父想都没想就折起纸片,递回给男孩,扬扬手说,走! 之后的几天,祖父没见到男孩,发觉怪想他的。那年头落荒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的孩子, 祖父还是第一次见。 到了第五天傍晚,这个男孩竟然出现在祖父的家门口。刹那间,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酸甜苦辣咸涌出心门,奔向身体的每一道血脉。 就这样,老吉家收养了一个名叫韩大路的满族男孩。因为闹饥荒,孩子的父母往他身上塞 一张纸片便一同上路寻找落脚的地方。来到这个小城后,不知怎么就走散了。 从此,韩老大成了老吉家的老大,他来之后的第二年,吉祥的父亲吉大成出生了。三轮 车停在“老吉家”民俗客栈的后院,吉祥跟随韩老大走进一间像厨房的休息室。从明亮的窗 户望出去,能看到院子里的两辆标着“老吉家”字样的客货车,吉祥猜想,这一定是大伯名 下的汽车。 当年韩老大跟祖父学木工手艺时刚满 16 岁,他书念不好,手艺也学不好,倒是厨房的活 儿无师自通。八十年代,个体经营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时,韩老大向合作社租了一辆三轮车, 开始了他四处卖摊饼的小生意。不久合作社解散,这辆车子便成了老吉家的客货车了。 以往父亲回老家看望祖父,都是韩老大骑三轮车到火车站接应,一边等候一边卖摊饼; 只有吉祥 8 岁那年跟父母一起回来,韩老大是骑着空车到站场边上等着的,那时候火车站很 小,乱糟糟地让人感觉不安。 一眨眼 20 年过去,这回吉祥代替生病的父亲回来看望祖父,火车站和小城的一切都变得 规整了;然而韩老大还是骑着一辆三轮车,只要客栈的事务一妥当,便四处去卖他的招牌摊饼, 很多时候是边走边卖边送的。 在韩老大的意识里,总觉得在城里的某个角落,或是郊外的一棵树下,正好有人需要一块 饼,一块让身心温暖起来的饼。 (选自《天池小小说》)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招牌上方的红纸、为吉祥做摊饼、客货车上“老吉家"的字样,都表现了韩老大朴实、 憨厚的个性特征。 B.本文对环境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笔,在对比中折射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环 境的巨大变迁。 C.这篇小说叙事使用全知视角,展现韩老大与吉祥家的渊源;同时使用有限视角,表现人物 的当下感受。 D.韩老大头脑灵活,他不仅继承了养父的手艺,还顺应时代变化,利用自身优势,投 身个体创业的大潮。 8.小说为何在叙述吉祥回乡故事时多处穿插韩老大与吉家的渊源?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 分) 9.“饼”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道具”。请结合全文简析其意蕴。(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职调开平 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令识其名,进千户。 宣德四年命以精骑二百,专巡缴塞上。继命城西猫儿峪,留兵戍之。败寇于红山。英宗立, 尚书王骥言边军怯弱,由训练无人,因言洪能。诏加洪游击将军。洪所部才五百,诏选开平、 独石骑兵益之,再进都指挥佥事。时先朝宿将己尽,洪后起,以敢战著名。为人机变敏捷, 善出奇捣虚,未尝小挫。虽为偏校,中朝大臣皆知其能,有毁之者,辄为曲护,洪以是得展 其才。洪初败兀良哈兵,执其部长朵栾帖木儿。既代谦任,复败其兵于西凉亭。帝赐敕嘉奖。 又敕.宣大总兵官谭广等曰:“此即前寇延绥,为指挥王祯所败者,去若军甚迩,顾不能扑灭, 若视洪等愧不?”三年春,击寇于伯颜山。洪马蹶伤足,战益力,擒其部长也陵台等四人。 追至宝昌州,又擒阿台答剌花等五人。寇大败,遁去。玺书慰劳,遣医视,进督指挥同知..。 寻以景泰元年,于谦以边警未息,宜令洪等条上方略。洪言四事,命兵部议行。都督宫聚、 王喜、张斌先坐罪系狱,洪与石亨荐三人习战,请释令立功。 诏己许,而言官劾其党邪挠 政。帝以国家多事,务得人,置不问。上皇还,洪与石亨俱授奉天翊卫宣力武臣,予世券。 明年夏,佩镇朔大将军印,还镇宣府。从子能、信充左右参将,其子俊为右都督,管三千营。 洪自以一门父子官极品,手握重兵,盛满难居,乞休致..,请调俊等他镇。帝不许。八月,以 疾召还京,逾月卒。赠.颍国公,谥武襄。妾葛氏自经以殉,诏赠淑人。洪久居宣府,御兵严 肃,士马精强,为一时边将冠,然未尝专杀。又颇好文学,尝请建学宜府,教诸将子弟。 (节选自《明史·列传六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 才也 B. 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 /将才也 C. 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将 才也 D. 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敌/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斡难河/获人马而还/帝曰 将才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敕,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 后专指皇帝诏书。 B. 同知,官名。指正官之副。凡主管一事而不授以正官之名,则谓之知某事,如宋代不 以枢密院使授人,则称为“知枢密院事”,副使则称为“同知”。 C. 休致,官员年老退休去职。所谓休致,即将职位还给朝廷的意思。清制,因衰老不能 胜任而自请去职,称自请休致;朝廷亦常对衰老不能胜任官员给予“原品休致”。 D. 赠,是指授予官职。古代皇帝为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如赠官、赠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杨洪继承父职后不仅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而且反应灵敏,常常出奇制胜,受到了皇 帝的赏识和信任。 B. 杨洪仕途中曾经多次受到别人的诋毁、攻击,但是皇帝始终信任和重用他,他不断升 迁,最后手握重兵。 C. 杨洪的儿子杨能、杨信、杨俊都身居高位,有的就在杨洪手下任职,杨洪曾经请求退 休,将儿子调离,皇帝没有答应。 D. 杨洪带兵严格,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在边境部队中首屈一指。他还曾办学、培养将官 子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此即前寇延绥,为指挥王祯所败者,去若军甚迩,顾不能扑灭,若视洪等愧不?(5 分) (2)都督宫聚、王喜、张斌先坐罪系狱,洪与石亨荐三人习战,请释令立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 2 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 慕先贤,愿保持清白,以死明志。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____”,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 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从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神奇效 果,“ ”一句则从侧面描写了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神奇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盆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始于唐,行于宋,而大盛于明清。中国盆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 中,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欣赏习惯的影响出现了 的造型 形式和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艺。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 经过长期创作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出类拔萃的个人艺术风格,很容易受到人们的认 可和欣赏,通过耳闻目睹,师传口授,在一定地域流传下来就形成了地方流派。这种由形式 和内容表现出来的地方风格,( )。经过一代又一代盆景艺人的传承和发扬,中国盆景 艺术最终形成了五个艺术流派。 中国传统的盆景流派分为南北两大派,其中岭南派是南派的代表。和其他流派相比,岭 南盆景的历史较短,但岭南盆景艺人在不断吸收和效仿其他流派的基础上, 传统模式 的束缚,使得岭南盆景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岭南盆景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 了岭南 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追求野趣自然,具有苍劲向上、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具体 体现在树种选择、技法特点等方面。选树种是盆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作者要 地 选取适当的材种,这是创作优秀盆景艺术作品的首要条件。岭南盆景材种丰富,有些与其他 流派选取的材种相同,但更多的是选取岭南独有的树种,比如九里香、雀梅等。岭南盆景在 技巧上独具一格,强调蓄枝截干、浑然天成,擅长处理主脉和次脉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修 剪和拉枝处理枝条,表现作品的疏与密,简与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美妙绝伦 打破 融入 苦心经营 B.异彩纷呈 冲破 融入 煞费苦心 C.异彩纷呈 冲破 融合 苦心经营 D.美妙绝伦 打破 融合 煞费苦心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B.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长期创作出的作品表现出独 特的艺术风格。 C.不同创作者由于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D.由于不同创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方法、艺术修养各不相同,他们长期创作出作品表现 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B.一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就会形成艺术流派,从而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 C.一旦形成艺术流派,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 D.一旦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仿效,就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传,从而形成艺术流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______①____。睡眠充足有利于身心健康,劳累一天之后,好好睡上一觉,身心都得到 放松,又能精神十足地迎接新的一天。相较于人体其他器官,_____②_____,因为良好的睡 眠可以让大脑对当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删除无用的部分,进行自我更新。_____③ _____,比如影响食欲、情绪、决策力,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 病等。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睡眠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 个字。(5分)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 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 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 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 男孩只有 12 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 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紫荆中学 2021 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 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 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 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B 项,“‘孝’是中 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 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 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 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 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 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 C 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 大的过程”;D 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 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 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 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故选 C。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 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 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 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 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 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故选 A。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 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C 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 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 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而并没有提到“自觉自愿”。故选 C。 4.B【解析】A 项“只限于” 歪曲文意, 原文为“重点在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 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C 项“完全不同”表述绝对,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 强基计划在实施的目标、试点的高校、面向的学生方面存在重合。D 项“分析角度与材料 二非常相似”概括错误,材料三的分析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身演进规律,与材料二明显不 同。 5.A【解析】A 项信息指出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本质不同,最能支撑“强基计 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论点。 6. (1) 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 (2)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 (3)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 7.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 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 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D 项,“继承了养父的 手艺”错,原文是“当年韩老大跟祖父学木工手艺时刚满 16 岁,他书念不好,手艺也学 不好,倒是厨房的活儿无师自通”,养父是木匠,他木工手艺学得不好,摊饼的手艺是无 师自通。故选 D。 8.【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 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 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本题是插叙的情节,从 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表现主题三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1)补充说明故事的背景,使韩老大对吉家人的亲近、感恩显得更真实、自然; (2)刻画了韩老大的成长过程,突出其头脑灵活、懂得感恩的特征; (3)避免故事的平铺直叙,使情节更加曲折有致耐人寻味,吉祥祖父收养韩老大, 韩老 大长大后反哺吉家,他们之间的渊源蕴含着歌颂人间真情与感恩之心的主旨。 9.【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 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渲染 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答案】(1)饼是悲悯情怀的象征,祖父通过眼神,对幼年韩老大的艰难处境感同身受, 拿出吃剩的杂粮饼给他吃,展现了祖父对处于艰难中的孩童的悲悯之心; (2)饼是亲情的象征。韩老大虽然是收养的孩子,但与吉家毫无隔阂。面对远道而来的 吉样,他没有太多言语,而是用摊饼这种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亲人间的关怀; (3) 饼是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象征,韩老大紧跟时代潮流,在改革开放初期租车卖摊饼, 从而致富,饼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饼是感恩之心的象征。多年以后,韩老大生活富裕,但仍旧骑三轮车卖饼,是因为 他总觉得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有人需要一块饼温暖身心。这是对当年吉祥祖父善举的 一种感恩与回馈——将这种美好情怀继续传递下去。 10.B (洪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故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料难河/获人马而还/ 帝曰/将才也(洪嗣职,调开平。善骑射,遇故辄身先突阵。初,从成祖北征,至幹难河, 获人马而还。帝曰:“将才也。”) 11.D 赠是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12.C 解析:解答这种题,需要将各选项和对应的原文一一比对。原文中,杨能、杨信不是杨 洪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从子)。 13. (1) 这就是以前骚扰延绥,为指挥王祯所败者,他们离你军很近,你们却不能将其消灭, 与杨洪相比,你们不觉得惭愧吗?(“去”、“迩”、“视”各 1 分,被动句式 1 分,句子通 顺 1 分。) (2) 都督宫聚、王喜、张斌先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监狱,杨洪和石亨推荐说这三个人熟悉战 事,请求释放他们,让他们立功。(“坐”、“释”、“令”各 1 分,省略句式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父杨政,明初因功成为汉中百户。父亲杨璟,战死于灵璧。 杨洪承袭职位,调往开平。他善于骑射,遇敌时总是身先突阵。当初,杨洪随成祖北征,到 达斡难河,俘获人马而还。皇上说道“:真是将才啊!”便下令记住他的名字,进升为千户。 宣德四年(1429),杨洪奉命率精骑二百,专门巡察塞上。紧接着又奉命在西猫儿峪筑城,留 兵戍守。并在红山击败敌寇。 英宗即位,尚书王骥说边军怯弱,是因为缺乏训练,并趁机推荐杨洪的才能。皇上于是下诏 加封杨洪为游击将军。杨洪所部才五百人,皇上下诏挑选开平、独石的骑兵增补,杨洪再进 升为都指挥佥事。当时先朝宿将已尽,杨洪是后起之将,以敢战闻名,为人机警敏捷,善于 出奇捣虚,从未受过小挫。杨洪虽为偏校,但朝中大臣都知道他的才能,如果有人诽谤,总 有人保护着他,杨洪因此得以施展其才。 杨洪当初击败兀良哈兵,俘获其部长朵栾帖木儿。他代替李谦之职后,又在西凉亭击败 其兵。皇上赐诏嘉奖。又下诏对宣大总兵官谭广等说“:这就是以前骚扰延绥,为指挥王祯 所败者,他们离你军很近,你们却不能将其消灭,与杨洪相比,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三年(1438)春,杨洪在伯颜山袭击贼寇。他因马倒而伤了脚,但却更拼力战斗,擒获其 部长也陵台等四人。并追击至宝昌州,又擒获阿台答剌花等五人。贼寇大败而逃。皇上赐玺 书慰劳,并派遣医生前去看望杨洪,进升他为都指挥同知。景泰元年(1450),于谦认为边境 紧急情况还未平息,应当命令杨洪等上奏方略。杨洪提出四个建议,皇上命兵部商议执行。 都督宫聚、王喜、张斌事先因罪下狱,杨洪与石亨推荐说他们三人熟悉战事,请求放了他们, 命他们立功赎罪。皇上已经下诏同意,但言官却弹劾他们结党扰政。皇上因国家正处于多事 之秋,急需用人,而搁置不问。英宗返回后,杨洪与石亨都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并给 予世袭凭证。 第二年夏,杨洪佩带镇朔大将军印,仍镇守宣府。其堂侄杨能、杨信充任左右参将,其 子杨俊为右都督,掌管三千营。杨洪自己感到一门父子官级太高,又手握重兵,担心势头太 盛,难以任职办事,便请求退休,并请求将杨俊等调往他处。皇上不许。八月,杨洪因病应 诏返京,一个月后去世。被赠为颍国公,谥号武襄。其妾葛氏上吊殉夫,景帝下诏追赠她为 淑人。 杨洪久居宣府,治军严厉,兵精马强,为当时边将之首,但他从未擅杀无辜。杨洪又十 分爱好文学,曾经请求在宣府设立学校,教育诸将子弟。 14.A(A 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 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15.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 “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 “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坚守本心:作者心中 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每点 2 分,意 思相近即可) 16.(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2)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3)五陵年 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17.B【解析】第一处:异彩纷呈:异彩,奇异的光彩,比喻突出的成就和表现;纷呈,纷纷 呈现;指出现不同的突出的、有特点的事物。精妙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句子指的是 不同的优秀造型形式,应选“异彩纷呈”。第二处:打破:突破原有的限制和禁区,如打 破纪录、打破常规、打破情面、打破沉默等。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如冲破封锁、 冲破禁区、冲破障碍等。“打破”多用于纪录等比赛项目中,而“冲破”多用在一些长期 以来没有新进展的事物中,句子前面是“不断吸收和效仿”,说明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所以选择“冲破”。第三处:融入:混入,可以是有形物质的融入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融 入。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比如文化融合,文中不是几种不同物质合为一体, 而是指岭南文化对岭南盆景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融入盆景艺术的创作中,所以选择“融入”。 第四处: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句中指 的是花费心思寻找材种,应选“煞费苦心”。故选 B。 18. C【解析】A 项,“由于”造成主语残缺;B 项,偷换主语或中途易辙,前半句的主语是 “不同创作者”,后半句的主语是“作品”;D 项,“他们创作出作品形成艺术风格”前后 牵连,句式杂糅。故选 C。 19. D【解析】整个段落论述的是盆景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先有不同的造型形式和加工技艺, 然后产生不同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发展为地方流派,地方流派最后形成艺术流派,所以 该句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艺术流派。下一句也提及“最后形成了五大艺术流派”,故句子 最后应该是“从而形成艺术流派”。此外,该句与上句结构相同,上句讲个人艺术风格受 到认可和欣赏,然后流传,最后形成地方流派,该句讲述的是“地方风格得到接受和仿效, 进一步流传,最后形成艺术流派”。 20.①睡眠对人很重要 ②大脑尤其需要良好的睡眠 ③睡眠不足会损害身心健康 21.①2020 年的 “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②4 月 24 日③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④首次火 星探测任务名称 “天问一号”和⑤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22.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