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配餐作业20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配餐作业20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配餐作业(二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A 组·基础训练 时间:40 分钟。分值:28 分。学生用书 P407 一、(2018·广东省惠州市第二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被时间打败的故乡 王 波 ①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差点儿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 3 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②实际上,5 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 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 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六十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 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③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④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 年夏秋之 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 12 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 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桔 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⑤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⑥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 对这些人的记忆,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 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的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结局大致相似—— 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⑦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⑧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们,先后成了“城里 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里,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 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丛 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 重逢后,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 光短浅和不识时务。 ⑨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 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 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的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式的愚昧、 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 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 ⑩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 ⑪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 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 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 ⑫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 残喘。 ⑬“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在他们这茬人嘴里,这是形容故乡衰落的最 有力道的话;而在心里,这句话也时时让步入晚年的他们不安和恐惧。 ⑭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 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 ⑮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败得溃不成 军。不满三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 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 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老人孩子,对她来说,全是陌生人,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 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 友”。 ⑯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选自 2015 年 2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对于故乡被时间打败始终感到无可奈何。 B.本文环境、人物描写和情节的推进,都能很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 C.作者将客观叙述描写和主观感受抒写相结合,笔调凝重深沉。 D.作者内心苦苦挣扎,对故乡被时间打败心有不甘。 解析 不是小说。没有情节。 答案 B 2.第⑮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作简答。(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对比突出”)(1 分)了女儿对于故乡的人、事、物的陌生淡漠(3 分),更 加突出表现了作者面对面目全非的故乡所感受到的无奈和失落(3 分)。(本题最多得 6 分) 3.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英得知在安徽桐城老家的家人与邻居争墙基地界 的事后,写了一封信给家人,该信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 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便拆墙,后退三尺让路。请联系这个故事与本文内容, 简要说说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的内涵与张英诗句的内涵有何异同。(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参考要点:相同处都是说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值得为眼前利益斤斤计较)。(3 分) 不同处:张英诗句主张强势一方应该主动作为,谦让友善。(态度主动退让,与邻为善);(2 分)第⑨段画线句子意思是争执双方的任何得失都经不起时间消磨,无须斤斤计较。(态度消 极无奈,在时间面前人很可怜,任何争斗都无价值)。(2 分)(不求全面,意思对即可。本题 最多得 5 分) 二、(2018·河南省南阳市第四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春 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 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 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 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 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 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 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 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 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 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 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 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 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选自《北京晚报》) 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B.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C.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 比。 D.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得淋漓尽致。 解析 A 项,“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错,作者实际是借南国春风的轻柔来衬托 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的。C 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不属于对比。D 项,“作者对北国 春风欲抑先扬”错,应该是“欲扬先抑”。 答案 B 5.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请简 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轻柔的江南春风。②后来作者看到北 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意思 对即可) 6.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 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 感情的变化。②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③从怀 念南国的春风转为怀念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 B 组·能力提升 时间:40 分钟。分值:28 分。学生用书 P409 一、(2018·河南省许昌平顶山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雪 兔 有一个冬天的雪夜,我们围着火炉安静地干活,偶尔说些远远的事情。这时门开了,有 人挟裹着浓重的寒气和一大股雾流进来了。我们问他干什么来,这个看起来挺老实的人说了 半天也没说清楚,一个人在那儿苦恼地想了半天,最后终于组织出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你 们,要不要黄羊?活的黄羊。” 我妈转身问那个老实人:“你的黄羊最低得卖多少钱?”“十块钱。” 黄羊名字里虽说有个“羊”字,其实是像鹿一样美丽的野生动物,体态比羊大多了。 我妈怕他反悔,立刻进柜台取钱,全家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出去牵羊。 “啊,是白黄羊呀……” 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野兔子,而要是别人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只。 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儿也看不 出来。但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土黄色的,在戈壁滩上奔跑的时候,就不那 么扎眼了。 既然有着这么高明的伪装,为什么还会被抓住了?看来它还是弱的呀。后来我们一看到 兔子后爪上被夹过的惨重伤痕就要骂那个人几句。 我们用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笼 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我外婆悄悄地对它说:“兔子兔子, 你一个人好可怜啊……” 冬天多么漫长。但是我们家里多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比待在 冰天雪地里舒服多了。而且我们又对它那么好,自己吃什么也给它吃什么,很快就把它养得 胖胖的,懒懒的,眼珠子越发亮了,幽蓝幽蓝的。 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缝隙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轻地发 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只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来。在笼子里它没 法躲,哪儿也去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暖和了,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根一根 渐渐扎出了灰黄色毛来!它比我们更迅速、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节里,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我们全家 人真是又难过,又奇怪。 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搜寻,走了很远都没能发现它。那个铁笼子也一直空空地罩在原 处,好像还在等待有一天兔子会再回来。 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吧,我们看到了兔子。它一动不动地蜷在铁笼子最里面,它原 本浑身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落落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 “呀,它怎么又回来了?它怎么回来的?”我妈小心地把它抱出来,然后用温水触它的 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我们早饭时剩下的稀饭慢慢吃了。渐渐的,我们的兔子挣 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五月份时,它的皮毛完全换成土黄色的了,满 院子跑着撒欢,两只前爪抱着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一样又啃又拽——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 了!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地抛掉不好的记忆,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受着生命的喜悦。 原来我们用来罩住那只兔子的铁笼子没有底,紧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悄悄地在那 里打洞。它打的那个洞很窄很深,我把手伸进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头,又持着炉钩伸进去 探了探,居然也探不到头!后来,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才估算出这个小隧道约有两 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打出去了…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开头写当地人的狡黠,明明卖的是雪兔,却说是“黄羊”,害得作者家人用十 块钱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雪兔。 B.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同情雪兔遭遇,担心其安全,对其精心饲养, 表现了珍爱生命的质朴情怀。 C.雪兔虽然弱小、可怜,没逃过猎人的陷阱,但它平静从容,坚毅顽强,渴望自由, 引发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D.本文写到冬天的寒冷与漫长,意在反衬家的温暖,并衬托雪兔的遭遇,表现雪兔对 春天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欢悦。 解析 “本文开头写当地人的狡黠”错,那个老实人只是语言不通,一时找不到恰当的 语言来表达而已,看不出“狡黠”的意思。 答案 A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随着天气变暖,雪兔身上果真长出灰黄色的毛。 (2 分)②实际意思则是,雪兔在逆境中,平静从容,坚毅顽强,憧憬自然,渴望自由,感受 生命的喜悦。这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反思和学习。(3 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3.最后一段可否删去?请结合作品讲述理由。(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不能删。理由如下:①这段话是补叙,交代雪兔失踪一个月的真实原 因,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②这段话又能丰富雪兔的形象,突出其勇敢顽强的精神品质;③ 这段话还能丰富文章内容,彰显作品主题,给读者带来震撼与深思。 示例(2):可以删。理由如下:①这段话属于“蛇足”,前面已经把故事讲完了,读者 也能猜到雪兔在失踪一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大致事情,删去这段话能使行文更加简洁;②文 章对雪兔形象的塑造已经比较完善了;③删掉这段话,对作品主题的呈现非但没有妨碍,反 而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每点理由 2 分,共 6 分。) 二、(2018·河南省新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花 草 院 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 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 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 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散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 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一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 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各色花草摇摆着,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 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光 明正大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 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 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地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 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 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 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藤蔓沿着院墙攀 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 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 瓜,一个名副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胡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 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 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 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 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 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 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 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 伴着院落来来往往的身影,谈笑风生的声音,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 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 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 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东边撒下 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 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 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 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我们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 2017 年第 2 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品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写院落的情况做了铺垫,也 暗示了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作品写“我”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与“我”交流,让“我”“错把他乡当 故乡”,表现出了村民的朴实。 C.作品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 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 “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解析 D 项,作品对“母亲”的情况只是一般交代,没有具体描写,也没“采用多种手 法”,因而也不会“栩栩如生”。 答案 D 5.从表达技巧与思想内容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技巧:①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②运用拟人、 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③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 表达方式,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生机。(3 分,每点 1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思想内容:①表达了对院内花草、果蔬的喜爱之情。②表现了对社会上弄虚作假,失去 本真等“赶潮”现象的遗憾之情。(2 分,每点 1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6.作品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你觉得 这样写合适吗?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合适。①小院之所以弥漫着花草的气息,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品赞美小 院,更是为了赞美“母亲”;(2 分)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文章最后两段写 母亲的劳动,抒发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2 分)③小院里布满了花草果蔬,不仅增添了生活 情趣,同时也是包容坚定的生命的象征,而母亲也恰恰像土地一样包容“性格迥异的孩子”, 作品以此作结,升华了作品主题。(2 分)(若回答“不合适”,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方法技巧】 (1)散文的整体阅读,一是抓散文共有的文体特征,二是按散文的分类,确定不同类别 的散文不同的阅读侧重点,从而使答题思路更清晰。 (2)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所以在读文时先确定散文的类别,然后再运用各自的 读文模式读文,即可把握散文的“神”,从而便于解答各个考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