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必修4传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必修4传记

考点18 传记 一、(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可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 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答: ‎ ‎ ‎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修辞手法和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释含有修辞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加以分析。是比喻,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要透过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还要在对全文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者表现的主旨,分析作答。步骤如下: ‎ 第一步:分析句子,确定句子使用的修辞格; ‎ 第二步:将句子“还原”,分析句中是哪里使用、怎样使用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步:答题格式化:形式(修辞格)+内容(如何运用的)+情感 答案:(1)夸张。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 ‎(2)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 ‎2.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般要从具体的关于人物的描写入手,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作者对环境的一些描写来分析人物的具体性格特征。解答本题须结合本文④⑤⑥三段文字,主要在作者的叙述和评价基础上作答。‎ 答案:为人富有激情,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随性洒脱,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的句子的能力。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解答此类题主要应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 答案:画线部分高度赞扬了梁宗岱先生热爱生活、激情似火、热爱生命、乐观豁达的性格和人格魅力,号召人们像梁宗岱先生学习,用激情点燃生命之火,用乐观豁达面对生活,热爱生命和生活,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二、(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 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解析】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仔细推敲文中与各选项相关的信息,哪怕是细微的差别也不放过。在辨别时要重点检查选项有无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强加条件的情况,检查在时间、地点、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是否一致。D项属于强加条件,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是“耍斧头”的目的,而不是达到“耍斧头”‎ 的最高境界的条件。E项是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描写他刻苦自学成才,“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的说法也不正确,全文是谈华罗庚的治学之道的。文章写解析数论会议上的报告受到赞誉,目的不是表现他的重要成就和贡献,而是表现他“弄斧必到班门”的治学之道。C项概括不准确,研究成果不只是王元与潘承洞两个人,因为文中说,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来源:Z.xx.k.Com]‎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留心提示性的句子。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二段,且有提示性的句子——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找到相关信息,但还必须整合,这就需要抽象、概括,这是压缩语段的功夫。‎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 ‎ ‎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内部层次。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三段,第三段分三层,要注意提示语,比如,问题“主要出在”,“在教学方法上”,“他还讲到……读书方法”。理清层次就不会犯要点不全的错误,只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整合即可。‎ 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所反映的人物观点的探究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如果赞成,就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紧紧围绕作者的解释来分析、阐述,如果反对,难度就大一些,可以根据原熟语的本义来分析。当然,也可以折中,只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来源:学科网]‎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三、(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宾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 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CD。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有误。从原文“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可以看出A项表述有误。E项中“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在文中并未体现。‎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主要来自第一段,要注意题干中句子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第一段的中心句。下面有三句话对这一句进行了阐释,一句话一个信息点,提取主要的整合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道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以及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对绘画的影响思考。‎ 参考答案: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声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四、(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来源:学科网]‎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 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 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解析】选D、E。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D项中比原文多了“完全”两个字,筹划和创办营造学社不可能仅靠一个人完成,不合事理。文章中,作者只是提到了朱启钤是北京旧城改造的第一人,而至于是不是“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文章并未明确提出。所以,DE两项错误。‎ ‎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来源:学|科|网Z|X|X|K]‎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作品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作为人物传记,这篇文章所重点体现的是朱启钤在建筑学方面的作用,而其他人只是为塑造他来服务的。这样,我们可以说,梁思成在文中应该是配角,文中所有出现梁思成的地方,实际上都在凸显朱启钤的作用和地位。围绕这个核心,找出事例,加以分析。‎ 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 ‎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作品结构的鉴赏能力。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出现了“雨”。这是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色所在:开头部分的“雨”可以吸引读者兴趣,引出下文;结尾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前后结合起来,体现了文章的整体性。‎ 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来源:学科网]‎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谢希德的诚与真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 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 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解析】选B、E。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A项“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与文章内容有出入,原文是“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C项“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不正确,原文只是说“她对此谈不上内行”。D项“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不正确,原文是“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的能力,解题时应先根据题意,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有关信息。回答该问题的有效区间在第二段,结合问题分析第二段,找出文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来源:学§科§网]‎ 答案: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蚀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的能力。要找准文中有关信息内容,然后进行准确的概括。本题题干主要是问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可以圈定有效阅读区间在第二段和最后一段。第二段抓住概括语句“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进行概括;另一点是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最后一段注意衔接词“另一个地方”,从它前后两个方面概括。‎ 答案: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对祖国、对事业、对亲人、对名利等。‎ 第二步:联系全文和对题目要求的理解选择几个方面。‎ 第三步:围绕自己的观点,联系文本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能力。在联系原文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从对祖国、对事业、对亲人等方面来谈,要有理有据。‎ 答案: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2.(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克罗齐的求索[来源:学科网]‎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的解脱。期间,他结合自己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艺术的“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等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的理论学说。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正如每一个对自己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思索我写过的并发表过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只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 ‎。身处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极权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1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来源:学。科。网Z。X。X。K]‎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来源:学科网ZXXK]‎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艺术从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记述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于真实和虚构。‎ ‎【解析】选B、C ‎。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传记中部分语句的理解和对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本题属于客观题,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传记内容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中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作出准确判断。A项中的“全方位”与原文不符,本文选取了传主的几个重要人生阶段,主要记述了传主在学术上的探索,对其他方面并未涉及。B项陈述了传主的学术贡献,由第2、3段可以判断该项是正确的。C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全面把握,表述正确。D项是对文本中重要句子“我将死于工作”的理解,说它“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理解正确,但说“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则无根据。E项是对克罗齐在历史与艺术方面的主张的把握,由第2段可知,“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与“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的表述属于对文本的误读。‎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请结合全文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我们可以转化为“克罗齐为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具体做法有哪些”,也就是克罗齐在理论方面的努力(或成就)、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把二者协调统一的做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文中筛选信息。首先画出含有信息的关键语段语句,然后准确表述即可。‎ 答案:克罗齐自主学习、独立研究,把自己的理论思考推到一个高峰,在诸多理论领域造诣很高。但理论创获并未使他停止追求。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创办文化刊物《批评》,发起教育改革运动,参与抵抗法西斯等社会活动。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他不断修正完善理论学说,继续勤奋钻研,注重研究方法,从而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 (3)“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题干中要求理解的句子是传主克罗齐的两句话,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把这两句话放入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把握,不能孤立地凭空想当然。由于是传主的话语,我们答题时既要答出句子在语境中的含意,还要答出句子所体现出的传主的精神品质。另外,这两个句子不是孤立的,只答出各自的含意还是不够的,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拓展,考生还要注意这一拓展对人物的表现作用。‎ 答案:克罗齐的拓展不仅强调人获取知识靠后天的学习,而且强调了这种学习的紧迫性,学习、追求要贯穿生命整个过程,体现了克罗齐勤勉探究、不断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文中克罗齐从青年开始自主学习、持之以恒,珍惜在世时光,提升生命质量,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对这句话的拓展。‎ ‎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具体考查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传主克罗齐的苦难经历和人生成就的关系,对文章反映出的一个观点“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进行评价。但本题还具有开放性,在结合原文评价的同时还要结合现实人生来谈自己的看法。考生可以认同这个观点,也可以不认同这个观点,但都必须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人生谈得有理有据。‎ 答案:观点一: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观点二:不认同这个说法。‎ 苦难并非克罗齐想要的,而是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的。如果没有大地震和战争,在安宁和平的正常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深邃、有志于学术和社会活动的克罗齐,同样会大有作为。[来源:学科网ZXXK]‎ 观点三:辩证理解。‎ 苦难本身不是人生财富,苦难通过心灵转化才能成为人生财富;此外苦难分自然、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情况,它们给人的影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