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复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复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复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 26 -‎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 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 “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 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 26 -‎ B.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 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 第⑤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 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 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中,A项,“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错误,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 B项,“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错误,原文第二段是说“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 C项,“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故选D。‎ ‎【2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本题中,本题B项,“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D项,“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以偏概全。‎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7月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称,在飞行检查中发现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问题。‎ 疫苗事件引发了极大关注,但疫苗真假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更改了生产参数的疫苗、效价不合格的疫苗并不等同于假疫苗或者“毒”疫苗。‎ - 26 -‎ 某药物研发平台创始人兼CEO张清(化名)介绍,通常提到的假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疫苗上市之前研发数据错误导致疫苗为假,另一种是生产过程中导致的,具体来说有原料选用与生产流程问题,原料选取的优劣和生产过程是否规范直接影响质量,长春长生的假疫苗就是生产流程中更改了参数导致的问题。‎ 某疫苗研发公司李强(化名)表示,“此次出事的狂犬疫苗是长春长生生物更改了生产参数,但更改了哪些,之后质量是否受到影响目前尚未公布,严格意义上也不能定性为假疫苗,但是企业不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来生产疫苗肯定是违法的,应该受到严惩。”‎ ‎《新京报·为什么疫苗容易出问题?》‎ 材料二:‎ ‎2013-2030 年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全球市场情况 数据搜狐网《疫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 材料三:‎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许雪梅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都是因为疫苗起了作用。‎ 特别是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播性强的疾病来说,疫苗研发更是必须的。我们谁也不能保证,新冠肺炎未来不会成为流感样常态化传染病,如果能够研制出特效疫苗,就如同为人体增加了一道屏障,这是最理想的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方法。‎ 一般来说,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微生物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类型。‎ - 26 -‎ 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在实验研究筛选获得候选疫苗后,再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尽管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相关部门加快了对疫苗研发生产的各项审批,但鉴于疫苗研发的自身特点,需要严格遵守2019年发布的《疫苗管理法》,在保证疫苗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方可进入生产阶段。因此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成功尚需时日,疫苗离投入生产也还有不短的距离。‎ ‎《生命时报·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 材料四:‎ ‎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好消息纷呈沓至,人们热切盼望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早日问世,尽早用于疾病治疗,挽救更多生命。但是,药物和疫苗研发也有自身的规律和程序。‎ 无论是新药还是新疫苗的研发,都面临三大风险或困难,即巨额成本、漫长研发周期、低成功率。根据美国塔夫茨大学药物研发中心的评估,研发一种新药并上市需要27亿美元。英国《自然》杂志也指出,新药研发成本约为26亿美元。从时间上看,需耗时10年左右,并且成功率不到1/10。疫苗研发也大致相当。‎ 此外,研发药物和疫苗还必须遵循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也就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以现在的研发抗御新冠病毒的药物为例,需要随机采用至少两个小组的人群、动物。一组用药,一组给予安慰剂,但是两组试验对象的条件大致相当,如年龄、性别等,对同一种药物进行试验。双盲则是指,医生和志愿者(包括参加试验的病人和正常人)都不知道是在试验什么药物。‎ 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之下,要进行体外(细胞)试验、动物试验、临床人体1-3期试验,以及药物上市之后的第4期试验。主要是验证和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以及利益与风险关系。整个试验完成后,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 ‎《光明网·新冠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也要遵循科学规律》‎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春长生生物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疫苗造假的问题,在于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更改了相关参数。‎ B.‎ - 26 -‎ ‎ 从全球疫苗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预测图可知,疫苗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速先是起伏较大后逐渐趋于稳定。‎ C. 对于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许雪梅教授认为疫苗是最好的选择。‎ D. 《自然》杂志称研发一种新药成本约为26亿美元,现在瑞德西韦已经上市,估计其研究成本也非常高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管疫苗生产公司改数据后生产的疫苗是否会给患者带来危险,只要其不按生产标准来生产,那就属于违法。‎ B. 虽然我国手足口病患病人数八年间都在200万上下波动,但死亡人数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18年最低。‎ C. 疫苗虽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研发手段却是相同的。‎ D. 如果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 ‎6. 三则文字材料围绕“疫苗研发”分别侧重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A ‎ ‎6. ①材料一侧重于疫苗真假判定的标准。②材料三侧重讲述疫苗研究的意义和不同种类疫苗的研究方法。③材料四侧重讲述新疫苗研发面临的困难,以及研发应遵循的原则。‎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本题D项,“现在瑞德西韦已经上市”错误,由材料四第一段的“2月6日晚,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启动,引发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络讨论”和第四段的“整个试验完成后,才能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和进入临床使用”可知,瑞德西韦只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未上市。‎ 故选D。‎ ‎【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本题B项,由材料二的图表可知,死亡人数并未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是忽高忽低。‎ C项,“它们的研发手段却是相同的”说法不确切,原文是说“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不同的疫苗研发手段大体相同,但不完全相同。‎ D项,“医生和志愿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后没有不良反应,那么拿来试验的疫苗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表述过于绝对,虽然这一关过了,但不一定就可以进入临床使用,因为还有向医药管理部门申请上市这一环节。‎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本题要求是“三则文字材料围绕‘疫苗研发’分别侧重讲述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从材料一“疫苗事件引发了极大关注,但疫苗真假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可以看出,材料一侧重于疫苗真假判定的标准;从材料三“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许雪梅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天花、白喉、脊髓灰质炎、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在内的大部分病疫的控制或消除,都是因为疫苗起了作用。特别是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播性强的疾病来说,疫苗研发更是必须的……”“不同类型疫苗的研发手段略有不同,有些需要分离选取合适的病毒毒株,有些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是基因序列……”可以看出,材料三侧重讲述疫苗研究的意义和不同种类疫苗的研究方法;从材料四“无论是新药还是新疫苗的研发,都面临三大风险或困难,即巨额成本、漫长研发周期、低成功率”“此外,研发药物和疫苗还必须遵循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也就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可以看出,材料四侧重讲述新疫苗研发面临的困难,以及研发应遵循的原则。‎ - 26 -‎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名 梁晓声 子诚是我的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几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 26 -‎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早已断了音讯。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他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负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我一时失语,良久才问出一句话是:“黑指什么?”‎ ‎“就是黑恶势力呀。”‎ 我又失语,不复再问什么,只默默听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按当日茶价的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可……这……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 仿佛被割掉了舌的我,终于又能说出话来。而且,说得激动。‎ ‎“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人家她听不进去啊。”‎ 子诚的话,却说得异常平静。‎ 不待我再说什么,问什么,子诚的一句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 他说:“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我,极愕。‎ 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 26 -‎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的,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亦因如此……‎ ‎(有删节)‎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衬托徐阿婆优秀品质如同茶村一样美丽动人,为下文写徐阿婆追求一生的清名做铺垫。‎ B. 文章通过肖像、动作及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美丽端庄、气度不俗、清名至上、自尊自立、吃苦耐劳、隐忍顽强的农村老妪的形象。‎ C. 文中“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意蕴丰富,既写出徐阿婆的做法让有关方面感到尴尬和内疚,也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深的思考。‎ D. 文章结尾“我之羞愧,亦因如此…”一句中的“羞愧”主要是因为自己目睹了徐阿婆的现状,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能够帮助她。‎ ‎8. 请简要分析文章为何以“清名”为题。‎ ‎9. 文章中多次出现人物对话,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 26 -‎ ‎【答案】7. D 8. ①从情节看,“清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线索,文中的还小米和还救助款两个事件均围绕“清名”展开;②从人物形象看,主人公徐阿婆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名”,这样更凸显了徐阿婆清名至上、自尊自立的性格;③从主题看通过塑造徐阿婆这一形象,表达人应该追求“清名”这一主题。 ‎ ‎9. ①通过人物对话可以加快行文的节奏,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②人物对话塑造了徐阿婆这一人物形象,使她清名至上,自尊自立的性格更加鲜明;③通过人物的对话表达了“我”的看法和情感,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④在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更自然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主题:人应该追求“清名”,自立自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羞愧’主要是因为自己目睹了徐阿婆的现状,却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能够帮助她”错误。原文最后一段“我之羞愧,亦因如此”中“羞愧”是“因如此”,应当往上文去寻找:“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清名、清名……”可以知道,“我”羞愧的原因是看到自己对“清名”的态度和徐阿婆的差距,而感到羞愧。‎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弄清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这四者是循环相关的。其次了解标题的主要作用:①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点名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②对人物形象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或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③对情节的作用:概括故事情节;交代全文结构线索,组织全文;铺开情节,呼应细节。④对主题的作用: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最后结合文章灵活作答。‎ ‎①从人物形象看,文中所举徐阿婆的事例都是为了表现徐阿婆时时处处都在维护自己的“清名”,这样更凸显了徐阿婆清名至上、自尊自立的性格;‎ - 26 -‎ ‎②从情节看,文中的替进学习班学习的丈夫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小米,还有,患癌始终坚持采茶还贪污受贿副县长的救助款,这两个事件均围绕“清名”展开“清名”,“清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③从主题看,通过塑造徐阿婆这一形象,主要是宣言正直清白,追求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灵魂致胜,也揭露了某些官员追名逐利的腐败行为,突出表达“清名”这一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情节的把握。答题时注意从情节内容、中心主旨、人物的塑造以及情感表达的角度去分析。‎ 从情节的角度看,对话可以省去中间许多相关的叙述,加快文章的节奏,推动情节的发展;从内容的角度看,对话是文中人物的语言,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塑造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如“我”和子成的对话,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用对话式语言便于表达人物的情感,突出“清名”这一主题,同时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或可信度等。‎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谋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 26 -‎ ‎”帝不听。会后待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妻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戎云南。‎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B.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C.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D.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古人认为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如《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 洪武,年号名,其含义是“洪大的武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年号为洪武。‎ C. 学士,最早指那些在学读书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作为官职,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以后成为皇帝的秘书,参与机要,明清时职务职责又有不同。‎ D. 崩,也称作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及其亲人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皇后在父亲去世以后,被郭子兴当作女儿收养,后来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被郭子兴猜忌时,一直善待自己的妻子,逐渐化解了猜忌。‎ B. 朱元豫攻克太平以后,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人渡江。在战争期间,又亲自准备衣服财物搞劳将士,给予了朱元璋极大的支持。‎ C. 马皇后劝谏朱元璋以不杀人为本,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朱元璋性情严厉,称帝后多次要处死大臣,因马皇后劝阻而中止。‎ D. 朱元璋在朝堂上议事,有时生气发火,马皇后就等他回到后宫时,根据具体情况委婉地加以劝解。‎ - 26 -‎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2)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答案】10. C 11. D 12. A ‎ ‎13. (1)普通百姓家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要自始至终以礼相待,更何况天子(皇帝)家呢?宋濂一直住在家中,一定不知道这件事情。‎ ‎(2)生死由命,祷告祭祀有什么用!况且医生怎么能让人活下来!假使吃药不见效,恐怕又要因为我的缘故怪罪医生吧?‎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本句中虚词较多,可先从虚词的角度来判断,如“者、也、以、之、焉”,根据“者……也”的判断句式来判断,排除AB。再比较CD两项,根据句式相同来判断,“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两个句式应该一样,故选C。‎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有时也可以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D项,只有帝王、太后和皇后死成为驾崩。‎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一直善待自己的妻子”错,原文是“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 点睛: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延师:聘请老师;以:介词,用;家居:古今异义词,住在家中。第二句得分点:死生,命也:判断句;且:况且;使:假使;以:因为。‎ ‎(二)古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 ‎(南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②。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③,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 26 -‎ ‎【注】①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率军于采石矶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诗人作此篇②风约楚云留:说自己为楚地风云所阻,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作战③燃犀处:晋代温峤行军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见水族奇形怪状。诗句中怪物指金兵。④香囊未解:谢玄少好佩紫罗兰香囊。‎ ‎14.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词喜中有愁,壮中含悲。笔墨酣畅,音节振拔,奔放中有顿挫,豪健中有沉郁 B. 吴钩,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典型意象。作者借“看吴钩”来抒发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 C. 词人实写战场“骇浪与天浮”的壮阔之景,对周、谢二人大破北虏的事业神往不已。‎ D. 赤壁矶头如今落日残照,淝水桥边也已荒芜不堪。荒凉、衰颓的意境引发了诗人的愁情。‎ ‎15. 张孝祥擅长用典,本词借典故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对金兵的痛恨。“剩喜”句以水怪喻金兵,结合“骇浪”句表现出对金兵的痛恨与轻蔑,对杀敌的向往。②对英雄的赞颂借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典故,赞誉周瑜、谢玄二人虽青春年少,却从容不迫地建立功勋③杀敌报国的决心。借宗悫长风破浪和祖逖击楫中流的典故来激励自己,表达出投身战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本题中,‎ C项,“实写战场”错,根据注释“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作战”可知,战场的场景都是词人想象的,是虚写。‎ 故选C 。‎ ‎【15题详解】‎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内容和表现手法。本词中用典较多,先读懂全词,再找到运用典故的具体诗句。回答时,先要明确答出五处典故涉及的人物、事情,进而区分用典的类型,最后指出词人借典故抒发的情感。‎ 本词用到的典故有“燃犀处”“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击楫誓中流”。‎ - 26 -‎ 词人写“燃犀处”的典故,是用来借指金兵,想到曾在采石矶战胜金军,就如当年温峤燃烛照妖一样使金兵现出原形,表达自己对金兵的痛恨,对杀敌的向往。借用谢玄的典故,是赞誉周瑜、谢玄二人是少年英雄,“勋业故优游”是指他二人年纪轻轻就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勋,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地向往之情。“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是词人借助宗悫长风破浪和祖逖击楫中流的典故来激励自己要像他们二人一样志向远大,不怕困难。表达了自己投身战场,杀敌报国地豪情壮志。‎ ‎【点睛】如何鉴赏诗歌:‎ 一、看类型。‎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类。①送别类。②怀古类。③思乡怀人类。表达对家乡或亲人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⑤闲适类。⑥借景抒情类。⑦托物言志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 以上九种类弄,只要学生掌握住基本的阅读水平,在认真阅读原诗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类型。‎ 二、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定主旨。‎ 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 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 五、找技巧。‎ 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按要求完成下列三个小题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了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 - 26 -‎ ‎(3)《声声慢》中下阕_______,________运用口语入词,直抒心中愁苦之情。‎ ‎【答案】 (1). ①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②元嘉草草 (4). 封狼居胥 (5). 赢得仓皇北顾 (6). ③这次第, (7). 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尊”“酹”“嘉”“胥”“仓皇”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是让机器代替人类,去辅助或者完成人类能够完成的事情。在有问必答的Siri和Alexa出现以前,亚马进的导购行为对买书的顾客有一定帮助。我就经常本来只想买一本书,结果一下买了三四本。后来亚马逊业务广了,这种人工智能导购的问题就慢慢显露出来。程序员们_________地工作加班,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购物的思路是什么。很少有人会买了一台冰箱以后再买一台。亚马逊偏就会向刚买完冰箱的顾客推荐别种型号的冰箱。关于程序员的笑话_________,大概都是讽刺他们没有生活常识。妻子对程序员说:“你下班的时候去买6个包子。如果看见卖西瓜的,就买一个。”程序员带回家一个包子,妻子大怒:“我怎么跟你说的?”程序员说:“我看见卖西瓜的了。”一个不好笑的笑点就是:所谓“常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 )。‎ 人类总是声称需要体贴关怀和_________的服务。计算机程这样做的时候,却常令人不胜其烦。电脑都需要备份,但人类宁可忘记备份直扇自己耳光,也不会对每天一次提醒自己要备份的操作系统_________。只要程序员们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存在的。 B. 而对程序员来说是不存在的。‎ - 26 -‎ C. 而对计算机来说是不存在的。 D. 而对丈夫来说是不存在的。‎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夜以继日 层出不穷 无微不至 感激涕零 B. 宵衣旰食 不胜枚举 无微不至 感同身受 C. 夜以继日 不胜枚举 无所不为 感激涕零 D. 宵衣旰食 层出不穷 无所不为 感同身受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程序员们只要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行。‎ B. 一旦程序员们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 C. 程序员们只要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 D. 要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完美人工智能,程序员们要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行。‎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所在的语段,这段文字谈论的是人工智能导购存在缺陷,没有顾忌生活中的常识(向刚买完冰箱的顾客推荐别种型号的冰箱),而这种缺陷的是因为“程序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加班,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购物的思路是什么”,然后举日常生活中“程序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加班,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购物的思路是什么”例子,旨在说明计算机是依靠不了解生活常识的程序员编的程序运行的,更不懂人类的生活常识,再结合括号前“所谓‘常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东西”,那么后面转折就应该说“计算机却不知道”这类说法。故选C。‎ ‎【1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夜以继日:意思是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宵衣旰食:意思是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此处是说程序员们晚上连着白天工作加班,选用成语“夜以继日”。第二处,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此处是说关于程序员的笑话连续出现,没有穷尽。使用成语“层出不穷”。第三处,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根据“体贴关怀”“服务”,可判断出应选成语“无微不至”。第四处,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感激异常(现多含讽刺意)。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此处根据“但人类宁可忘记备份直扇自己耳光,也不会对每天一次提醒自己要备份的操作系统”可判断出应选用成语“感激涕零”。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划线句子“只要程序员们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首先“只要……就能”使用不当,“只要……就能”是充分条件,且说法过于绝对化,制造出完美人工智能需要的条件肯定不只是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个,关联词使用不当。根据前文,此句是强调制造出万能管家一样的完美人工智能,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的重要性,A项,“要……只要”关联词使用不当,制造出完美人工智能需要的条件肯定不只是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个。B项,“一旦……就”说法过于绝对化,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是制造出完美人工智能一个方面,但是不是有了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就能制造出完美人工智能。C项,“只要……就”是充分条件,且说法过于绝对化,制造出完美人工智能需要的条件肯定不只是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个。ABC三个选项的表达都是说程序员的丰富经验是制造出完美的人工智能的充分条件,和文中的原句是一个意思,排除掉。故选D。‎ - 26 -‎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请就“中小学校园内是否可以开设小卖部”的辩题,针对反方的辩词,为正方写一段反驳反方的文字。要求:①用到反问句;②不得少于100字。‎ 反方:我方认为,中小学校园内不可以开设小卖部。首先,可以减少乱扔垃圾的现象,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其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 爱吃零食的坏习惯;另外,许多小卖部出售的食品不安全,取缔小卖部可以避免校内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先,乱扔垃圾的行为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来解决,难道一定要取消小卖部吗?其次,爱吃零食的学生也可以从校外带零食进来,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最后,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应该让小卖部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便利。综上,我方认为,中小学校园内可以开设小卖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道微作文题目。要求考生针对题干中的辩题“中小学校园内是否可以开设小卖部”,针对反方的辩词,为正方写一段反驳反方的文字。正方的立场和观点应该是“我方认为,中小学校园内可以开设小卖部”,分析时注意选取有利于批驳对方观点,同时又有利于表达己方观点的角度,要运用反问句句式,批驳时要有针对性,观点鲜明,同时要留心字数要符合要求。比如针对反方的“可以减少乱扔垃圾的现象”可以写“乱扔垃圾的行为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来解决,难道一定要取消小卖部吗?”;针对反方提出的“改掉 爱吃零食的坏习惯”的观点,可写出“爱吃零食的学生也可以从校外带零食进来,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应该让小卖部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便利”,结尾可再次强调己方观点。‎ ‎21.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划线句子的示例,另选对象,续写句子,体现一定哲理。‎ 在不用的人眼里,海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对渔民来说,它是亲人也是对手;(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仿写示例:(1)对游子来说,它是彼岸也是乡愁;对青年来说,它是接纳也是自由;对画家来说,它是雅致也是斑斓。(2)对歌手来说,它是激昂也是深沉;对诗人来说,它是丰富也是单纯。对哲人来说,它是物质也是精神。‎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仿写能力。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自阅读仿句,可发现仿句特点是“对于……来说,它(指大海)是……也是……”,“是”和“也是”后所填写的内容之间是对立关系,比如例句是“亲人”和“对手”。根据以上分析,选取除“渔民”之外的对象,续写三句体现一定哲理句子即可。‎ 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做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答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今天早上一起床,就听见同寝室的伙伴欢呼着:“哇,真的下雪了,这次的天气预报好准哦。”我觉得有点儿好笑,天气预报一向都挺准的啊。我也没说什么,自去窗边看着,果然,是下雪了。‎ 一眼望去,雪都已经积了有薄薄的一层了,整个世界都银装素裹的,一片的洁净,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悠凉清新,似乎身心都被洗涤了一遍。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而我的思绪却已飘向了远方……‎ - 26 -‎ ‎“什么!老师说这周五要摸底考试?!”“哎呀,完蛋了,我都没有准备呢。”“老师就是喜欢搞突袭。”……这是上周三刚从班长那儿确认了老师说要摸底考的情景,大家一片“怨声载道”,却也只能“逆来顺受”,抓紧时间好好复习了。我也是大军中的一员,敢怒却无言,只好埋头学习;“诶,你们听说了没,那个××和×××在一起了,我觉得他们好配哦。”“是吗是吗,真的吗?我知道他们,××真是太帅了。”某女一副花痴脸,周围几位听见的也是一脸激动,唯有男生们不屑一顾。好吧,请原谅女生天生的爱八卦,十七八岁的年纪最是追星热的时候,教室里几乎天天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无非是哪个明星结婚啦,分手啦,或者是出专辑了啥的,都见怪不怪了。况且,我觉得怪有意思的;“啊啊啊~好开心,这个周末不用补课啦。”“真的吗?太棒了。”“当然是真的了,我听说是因为有关部门来例行检查,所有的学校都不能补课的。这是我在一中上学的表妹告诉我的,她们老师都说了。”“耶,这是太好了,我要去逛街,我要去买衣服。”“我也要去,我们一起吧?”“好啊。”……好吧,我微笑着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可以睡懒觉了。‎ ‎……‎ 每天,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满着这样或那样的琐事,忙忙碌碌,却也不乏充实。直到那一天,我走在大街上,从街边商铺里传来这样一阵歌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突然有了一些想法,我想应该是不能否认“眼前的苟且”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活在当下,只有把当下过得好了,“诗和远方的田野”在未来才有可能实现;不过,也因为这句话,放宽了我的眼界,扩大了我的思维,让我明白,当下和未来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好好努力,乐活每一天。‎ 窗外面的雪还在柳絮般飘洒着,姿态轻盈,璀璨银白,一如那生活,也是这般美丽如诗。‎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还是要强调“你认为哪种更有道理”的问题。“更”是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更”表明作文要求必须用“比较写法”作文,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此题虽然没有提出“权衡”的要求,但是,“判断”是暗含着这个要求的。判断是分析裁定的意思,判断的前提是要进行权衡,在三种说法中选择种说法,必然要权衡,没有权衡,没有凸显“更”,就是没有完成写作任务。你选择了丙的意见,说明你思考了,你没有权衡,说明你没有很好地体现你的思考过程。思考过程很重要,抓住三种说法的异同,才能抓住这道题的写作命脉。在文章的开头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引用材料、提出论点,提出论点以后, 就不管其他另外两则材料了,即没有在主体部分进行比较,这种做法是不符合题意的,也是没有达到“在多维度比较中说理论证”的要求。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对任务型作文理解的问题,也可能是作文思想还没有改变。就本材料而言,核心事件是:面对学生梁某的人生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三位嘉宾分别给出的人生提示一甲的人生提示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乙的人生提示是“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 诗和远方”;丙的人生提示是“先弄清‘我是谁’‘我要去哪里’”。立意角度:‎ 甲(1)人生要有高远的目标(远大的理想);(2)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 26 -‎ 乙(1)脚踏实地,才能奔向远方;(2)做好“眼前”,不要奢谈“大而空”的东西。‎ 丙(1)只有先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2)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才能把事情做好。‎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6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