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黄浦区2020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黄浦区 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调研 语文试卷 2020 年 5 月 (完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 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完卷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梦里与妻子相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 声”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构成对比的“古之圣人”对待从师态度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衣带渐宽终不悔 (2). 相顾无言 (3). 惟有泪千行 (4). 其出 人也远矣 (5). 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 数来自课外,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此题中“相顾无言”的“顾”容易写成“见”或“视”;“惟有泪千行”中的“惟”容易与 “唯”混淆。理解性默写必须审清题干,准确把握诗句内涵,如第二题中的“梦里相见”“此 时无声胜有声”,如未注意“无声胜有声”,容易填入“夜来幽梦忽还乡”等句。 二、按要求选择。 2.小明这次作文,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内容适合..老师作评语 - 2 - 的一项是( )。 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C. 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 D.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依据古诗文中出现的关键字词, 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诗句的主旨,然后结合题干给出的条件与语境,选出最恰当的一 项。 A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 现实而创作。 B项,“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是评价诗歌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 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 C项,“撼树蜉蝣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是一种自谦,意在表达自己象蚍蜉撼树一样不自 量力,只是书生一时技痒爱议论罢了。 D项,“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手握凌云大笔纵横挥洒, 如果只是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那就实在太可怜了。表达文章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绝不 能一味仿效别人。与题干“大胆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语境相匹配。 故选 D。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未名湖旖旎风光烘托出一种宽松的境界。 。 。 。 。宽松是思维最松软 的沃土,也是自信和力量的体现。 ① 宽松使人心态平和、凝神静思。 ② 有了松才不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才好自由探讨,才能依据事实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 结论。 ③ 松是做学问的前提。 ④ 有了松才能摆脱束缚,避免僵化,开拓创新,永葆学术青春。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④① C. ①③④② D. ②④③① - 3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 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 对出现,代词出现,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话题应该是一致的。 ①讲的是宽松,根据语境,可放句首或句尾,而②③④讲的是松,其中③是总领句,论述松 和做学问的关系,②讲的是有了松,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④讲的是有了松才能开拓创 新,可见②④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正确的语序应是③②④。 故选 B。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事实与价值 ① 今天的知识人都知道“这是银元”是个事实判断,“银元是好东西”是个价值判断。 我们有时的确需要区分事实与价值,但不宜把事实和价值截然分开。 ② 要弄清楚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不妨从“事实”和“事情”的区别说起。我们总是从静 态说到事实的,事情却既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我们说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事 情正在起变化,事情的经过一波三折,事情终于过去了。然而,事实却不发生,也不发展、 结束或改变。“事实”这个词儿有很强的证据含义,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 什么。事实是静态的,这跟事实的证据含义.......有关——证据当然不能一时这个样子一时那个样 子。 ③ 我们不妨把世上的事情比作树林,把事实比作木材。树木生长、壮大、死亡,树根长 在泥土里,又跟别的树的根系纠结在一起,枝叶互相交叉,又有藤蔓缠绕其间。我们要打桌 椅、盖房子,跑到树林里,伐下合适的树,截成立柱和檩子,制成木板。树是自生之物,事 实是有用之材。我们从自生之物取有用之材。我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里选择、截取事实, 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④ 既然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我们自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截取。“李四打了 张三一拳”是个事实,但这可能是从“张三先打了李四两个耳光,李四回了张三一拳”截取 下来的。由于截取的角度、长度、密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有时甚 至会“歪曲事实”。世界上每天发生无数多的事情,要论证某个结论,何须编造事实,两个 人挑选的事实不同,足以引出完全相反的主张。 - 4 - ⑤ 那么,把所有事实都陈列出来如何?在法庭上,不仅要求“所陈述的都是事实”,而 且还要求所提供的是“全部事实”。然而,我们肯定无法从字面上穷尽“全部事实”。所谓 “全部事实”,说的是全部相关事实。 ⑥ 我们为了论证什么才确立事实、寻找事实。事实的主要身份是证据。在有些领域,有 些场合,我们需要从证据和结论的关系来看待世界。典型的是法庭和科学研究。可是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在提供证据,所以,事实和价值通常是连在一起的。“他跳进火海去 救战友” “他骗走了他妹妹的钱”,这些话是在陈述事实抑或作出价值评判?根据同样的事 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根据同样的 情报,你主张进攻,我主张按兵不动。但判断不同,并不意味着你我把自己偏好的价值贴到 事实之上,而是把同一个事实跟不同的情况联系了起来。 ⑦ 事实是判断和论证的理据,它因此已经有了价值,我们也的确经常说到“获得了有价 值的情报”“发现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事实”。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呢? 宽泛地说,人们说事实本身并无价值,可能是说它只具有工具价值。弓箭因为能够用来射鸟 射兔而有价值,改用火枪来打猎了,弓箭就没价值了,或只剩下博物馆收藏的价值。在较为 具体的意义上,人们把事实和价值分离开来,大概是要说明,无论你持有何种价值观,事实 还是那个事实。 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并不把也不必把天下的事情分成事实和自己的感受。然而, 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在甲方看来,张三偷了李四的钱, 乙方却不这么认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事实是:张三未经李四允许就从李四那里拿走了 1000 元。 这个事实可以被解释为张三偷了李四的钱,但也容许其他的解释,例如,张三和李四是极好 的哥们儿,你用我的我用你的一向不用事先打招呼。法庭要求证人尽可能屏蔽自己的态度和 看法,只陈述事实。学术与科学以相似的方式专注于事实。 ⑨ 并没有两个世界,一个事实世界,一个价值世界,我们也不掌握把价值贴到事实上的 魔法。倒是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有时需要把一些事情从流变不息又充满爱恨情仇的世界中 切割出来,确立为事实。在这些情况下,在特定的意义上,事实与价值相分离。 4. 第②段加点词“事实的证据含义”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 5. 下列对“事实”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事实存在于事情之中且两者是并列的关系。 B. 作为判断和论证的理据事实本身已有价值。 C. 根据同样的事实人们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 - 5 - D. 同一件事情可以完全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 6.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作战室里指挥官需要情报员报告对敌情的感受和事实。 B. 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我判断是恐龙不太可能。 C. 父母对孩子病情的焦急和忧虑,不是医生需要的事实。 D. 老板通知员工下午 3点钟开会并讨论决议应属于事实。 7. 第③段的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8. 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4. 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才从发生的事情中确立的(或选择、截取的)。 5. A 6. C 7. 答案示例一:论证充分。第③段紧承第②段“事实的论据含义”并对其进一步阐释,运用 了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把事情比做自生的树,突出其处于动态变化中,把事实比作不变的 木材,突出其处于静态的不变中。再进一步把从事情中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类比为到树林中伐下合适的树截成需要的立柱等。抓准了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并利用生 活中常见的事物与抽象事理类比,把道理阐释得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因此我认为论证充分。 答案示例二: 论证不够充分。第③段紧承第②段“事实的论据含义”并对其进一步阐释,运 用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把事情比做自生的树,突出其处于动态变化中,把事实比作不变的 木材,突出其处于静态的不变中。再进一步把从事情中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类比为到树林中伐下合适的树截成需要的立柱等。虽说抓准了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但对 成为“证据”的事实的目的性强调不够,止于类比,深入分析阐释还不够,因此我认为论证 不够充分。 8. 本文首先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银元不同判断的现象,引出“事实与价值”是否需要区分这 一论题;然后运用类比、比喻论证比较“事情”和“事实”的区别,阐明事实截取于事情之 中,但角度等不同,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以法庭、科研与日常生活对事 实要求的区别,论述“通常”情况事实与价值连在一起,进而强调法庭和科研是只陈述事实 和专注于事实的;最后得出并没有事实和价值两个世界,不过有时为了特定的目的,需要事 实和价值相分离这一结论。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 - 6 -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本语境中的含义。 联系上文“我们确立事实,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和下文“我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 里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中可知“事实的证据含义”指事实是为了解释什 么、证明什么才从发生的事情中确立的(或选择、截取的)。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通读全文, 重点读与选项内容相关的段落,进而分析内容,提炼重要信息,然后与选项内容进行比较, 并结合上下文判断正误。 A项,错在“两者是并列关系”,从第三段“把世上的事情比作树林,把事实比作木材……我 们从林林总总的事情那里选择、截取事实”中可知两者不是并列关系。 B项,从第七段“事实是判断和论证的理据,它因此已经有了价值”可知,正确。 C项,从第六段“根据同样的事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可知,正确。 D项,从第四段“由于截取的角度、长度、密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可以提供颇不相同的事实” 可知,正确。 故选 A。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根据文意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通读全文,重点读 与选项内容相关的段落,进而分析内容,提炼重要信息,然后与选项内容进行比较,并结合 上下文判断正误。 A项,从第八段“为了特定的目的,我们需要把事实和自己的感受分离开来”中可推断指挥官 不需要情报员报告对敌情的感受。 B项,从第六段“根据同样的事实,你我还可能做出不同判断。检视同一块化石,你判断是鸟, 我判断是恐龙”可知“不太可能”的判断错误。 C项,“父母对孩子病情的焦急和忧虑”是感受,可推断“不是医生需要的事实。” D项,从第二、四段“事实是从实际发生的事情截取而得,是为了解释什么,证明什么”可推 断,老板“通知开会”不属于事实。 故选 C。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分析段落的行文思路, 从内容观点、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和效果。 - 7 - 答题时可运用这样的思路:怎么写(运用比喻论证或类比论证)、写了什么(把事情比做自生 的树,把事实比作不变的木材和从事情中选择、截取事实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写得如何(把 道理阐释得清晰明了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或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等等)。 范例:论证充分。第三段论证了“事实是从事情中选择、截取的,还为某种看法提供证据”, 运用比喻论证,将事情比作树木,将事实比作木材,以“从自生之物取有用之材”,论证了 事情和事实的关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论证充分,形象生动。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常见的论证思路为:提出论证对象,引出问题,然后分 析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行文思路与概括段落大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观点 型文章的行文思路要体现引论、本论、结论的主要结构,除了概述这三部分的大致内容外, 本论部分的主要逻辑层次、重要的议论方法等,也要加以体现。 引论的关键词为引出论题:事实与价值。 本论的第一层次中,写出论证方法和对应内容并得出具体的结论:运用类比、比喻论证比较 “事情”和“事实”的区别,阐明事实截取于事情之中,但角度等不同,可能得出完全相反 的结论。 第二层次的关键句为:日常生活方面,事实和价值连一起;法庭和科研方面,事实和价值分 离,只陈述专注事实。 最后得出结论,概括出完整的观点:并没有事实和价值两个世界,不过有时为了特定的目的, 需要事实和价值相分离。 范例:本文先提出观点,事实与价值要区分但不宜截然分开。再用比喻论证论述了事实和事 情的区别,事实是从事情中截取的,事实截取方式不同,角度不同,那么主张也不同。然后 进一步指出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必区分事实与价值,只有在特定意义上,事实与价值相分离。 议论层层推进,有说服力。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是谁,在敲打我的窗 ① 从前在村里住,邻家婶子来找母亲,也不进门,隔着窗户拉家常。那时觉得窗户真是 个好物件,既能隔离怀疑和危险,又能对外面的情况了如指掌,有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的意思。邻家婶子要走,也不讲什么客套话,仿佛她是路过窗前的一只鸟或一股风,毫无定 性且自然而然。下次再来,她在自言自语几句之后,会用手指关节嘣嘣地敲响窗玻璃,那时, 母亲抬起头,对着她笑笑,声音被表情回应,便是彼此打了招呼。禾苗喊我去外面玩,也会 - 8 - 敲响我家的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就像电影里的电报密码一样,我很快就能听见并 明白她说了什么,作为回应,也朝她一笑,跳下炕,穿了鞋推门出去,跟她跑出院子。 ②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生病时。外面的风景也就窗格大小,方方正正,齐齐整整,仿 佛小手帕上的景色,一块块移来动去。看久了,人便发困。昏昏沉沉一觉醒来,天色暗淡。 盼望有谁的手指能敲响窗玻璃,嘣嘣,嘣嘣,嘣嘣嘣。来自身体内部和房屋外部的声音,总 是惊人的相似,有克服和超越当下困厄的力量。但似乎不过是奢望。窗外渐渐起风了。风裹 着尘沙,也会叩响窗户,啪啪啪啪,时急时缓,让人心里发毛。大人们早早收拾完,钻到被 窝里,在狂风不停叩击窗棂和撕扯万物的碎裂声中,渐渐陷入梦乡。 ③ 早晨,窗台上落下白白的鸟粪,但并没有见哪只鸟停下来过。母亲漫不经心地说好像 房檐下住了麻雀,我一遍又一遍地抬头寻找,并无麻雀的踪迹。怀疑我们睡着时,鸟雀叩响 过窗玻璃。那时,它们或许是在寻求救护,也或许只是想将一些惊人的消息带给人们。燕子 每年夏天都会来房檐下,修补旧巢,孵育小燕,出出进进,颇为从容。过了几天,小燕子开 始练习飞翔,有只小燕落在窗台上,它好奇地盯着窗玻璃看了又看,让我以为,它会用喙去 叩响。但从来没有叩响过我家的窗户。 ④ 窗口是世界的出入口,而一块窗玻璃就是一面荧幕或者反射镜,会将正在发生的一切, 毫无遮掩地透露给你,让你惊喜和忧郁。对于一个喜欢蜗居在家的人来说,窗口在他的生活 中,无疑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同时也最具权威,它既能证明你的猜测,也能驱散你的怀疑。 ⑤ 如今我住六楼,窗户有九面之多,我既看到前面的世界,又可看到房子背后的一切, 生出自己的身体内有无数双眼睛的错觉。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楼房住起来颇为清净,但 邻居之间却不会走动,即便有特殊的事件,也不会敲响彼此的门板。那年地震,邻居在楼下 按响每家的门铃,而不是敲开你的门。这种自觉远离对方、制造距离、各人自保的姿态,已 成为彼此的习惯。不打搅,不影响,也成为楼房住户基本遵从的规矩。家更像是一座孤岛, 我们各自守卫和躲藏的地方,不接纳,不敞开,也不交融。 ⑥ 有失有得,有天竟发觉六楼原来刚好是鸟雀们停驻的空间。它们喜欢立在厨房的窗户 前,头朝着天空,背靠着我的目光,休息或者鸣叫。偶尔忘形,转头来会叩响窗户,又让人 惊喜。喜鹊、斑鸠、燕子、鸽子、麻雀等等好多种类好多只鸟,还不够,我自己又开始在露 台上养鸟,小小的文鸟,通黑的红嘴雏鸟。如此这般,招得更多的鸟类前来,仿佛它们突然 发现了一处根据地。恍惚又是早年间村里情形,人们过来串串门,然后各自去做自己的事。 它们在露台上走走停停,一缩一缩地伸着脖子踱步的情形,仿佛沉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 外面的鸟会对着笼子里的文鸟叫喊,试图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跟自己去往阔大的天空翱翔。 - 9 - 而有时,它们又跳到窗台上,敲我书房的窗户,嘣嘣,嘣嘣,嘣嘣嘣,发电报一样的声音, 试图得到一些回馈的信号。几只鸽子走离鸽群,停在撒了小米的露台上,陡然生出自己的前 世也曾是它们中一员的假想。我耐心而持久地训练红嘴鸟苏苏学飞翔,让它从我的手中飞到 地面,再从我的头顶飞下来,后来,它就能飞到七楼楼顶了,再后来,它跟一群鸟飞到了田 野和草丛,更远的河谷和森林中,再也没回来。 ⑦ 夜里下雨了。雨声急急缓缓,虚虚实实,淋淋漓漓,叩着窗户,如更鼓,似木鱼,渐 敲渐灭,渐沉渐寂,尘世的热闹和喧嚣不在,你的急躁和贪心也不在,天地间,只剩下了它 们,它们的幻舞,它们的沉静,它们的坦荡。 ⑧ 早上却被冰雹声惊醒了。风卷云动雨倾城,叩窗犹如瓦缶鸣。轻轻拉帘,雨后的天地, 被朝阳照耀,崭新得让人欣喜,哪有什么冰雹?却原来是一只斑鸠正在啄我的窗户,我笑笑。 隔着玻璃,第一次看清鸟的眼睛,那么专注,那么明亮,那么不设防。 9. 在第⑥段画线句中,作者对鸟雀们的描写生动细腻,请对此加以分析。 10. 分析文中三次写“嘣嘣,嘣嘣,嘣嘣嘣”叩窗声音的表达效果。 11. 文中“窗”这一意象颇有意味,结合全文内容,对此进行赏析。 12. 本文的结尾段,独具匠心,请从构思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9. 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比喻以及想象的手法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 自在惬意的群鸟图。用“走走停停,一缩一缩”“踱步”描摹小鸟优雅的神情;用“仿佛沉 吟的诗人般悠闲而雅致”的比喻,突现鸟雀们找到安宁环境后的气质;并且想象野鸟对笼中 鸟的“鼓动”等描绘出鸟雀们在安宁生活中的闲逸,还表现了它们想冲出牢笼、去往阔大天 空翱翔的追求。 10. 第一次,写儿时禾苗喊我去玩,默契自如的敲窗声;第二次,生病时期盼听到敲窗声; 第三次,鸟儿啄窗的声音。三次描摹声音的状态,如在耳边回响,由实到虚,由虚而实,表 现这一声音给予我的美好记忆和生命力量,同时成为表达我与外在世界情感联系的线索,贯 穿全文,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 11. 文中的“窗”既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也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还象征 映照人性的荧幕和自我反射的镜子。作者通过具体形象的“窗”,折射出从前人们之间相处 默契美好,也透过“窗”发现当下生活中人们之间的隔膜,然而更主要的是表达心窗敞开, 就能召唤鸟雀们的响应,产生相依相恋的情感。这一意象把生活中的惊喜、忧郁、猜测和怀 疑,真切地透露、证明给你看,突出对生活的反思和追寻,从而产生生动真切、含蓄隽永, 余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 10 - 12. 结尾段以夸张的手法描摹斑鸠啄窗的声音,有惊讶、更有欣喜,虽然隔窗相视,然而人 与鸟的相依相恋让人感动;尾段与第③段盼望获得超越困厄力量而不得以及第⑥段鸟儿与人 接触的防备形成反差,表面写雨后之景的崭新和鸟啄窗的不设防,实则表现作者内心的转变, 真正感受到心灵的沉静开阔和生命的从容愉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同时呼应了文章标题 的提问,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构思极为巧妙。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从修辞、用词、描写手法、写作方法、 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最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句子在表情达意或突出 主旨上的作用。 划线句中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动作和神态描写,以及想象(虚写)三类手法,答题时至 少要涉及两个角度,每个角度都要从“手法”入手,结合举例具体阐述句中鸟的特点以及表 达的感情。 范例一:运用动作描写,“走走停停”“一缩一缩”“伸着脖子踱步”等,表现出鸟雀们悠 闲雅致的样子,表达作者对鸟雀的喜爱之情。作者想象外面的鸟鼓动文鸟,冲出牢笼,表现 出鸟儿渴望自由,回归自然,冲破限制,表达作者的羡慕。 范例二:“一缩一缩”“叫喊”“冲”等动作描写,用一个个动词串联起来了鸟儿自在悠闲, 生机勃发的活动场景;“鼓动”“诗人”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生动写出外面鸟儿和笼里的鸟 儿交流时同伴互助,试图一起飞翔的可爱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从修辞、用词、描写手法、写作方法、 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最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句子在表情达意或突出 主旨上的作用,如果同样的句子出现两次以上,还要考虑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区别以及在结构 上的作用。 此句的内容为敲窗时的声音。结合每次声音的具体内容,分析运用的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何 效果即可,除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外,“反复”“想象”也可以,结构上的表达效果除了 “成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外,“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点题”、“彼此呼应推进”也 可以。 范例一:第一次写孩子间的叩窗声音表达了作者与同伴间的亲密与默契;第二次写作者生病 时盼望叩窗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外界接触的渴望,第三次写鸟叩窗的声音,表达了鸟的悠闲 - 11 - 与对人的不设防。三次描写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不仅强调了声音的美好以及对我的意义,也 使文章前后的内容和情感更加连贯和紧密。 范例二:第一次写童年时好友禾苗喊“我”去外面玩而敲响窗户,表达了我对童年自由自在 的生活的怀念;第二次写我生病时想象有人敲窗户,由实而虚,表达我无人问津的失落和对 别人关怀我的渴望;第三次写鸟雀敲我书房的窗户表达我对它们自由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三 次叩窗声音的描写,虚实结合,层层强化了我对关怀的渴望。 【11 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散文意象意蕴及效果的能力。答此题时需要通读全文,理解此意象在文中的含 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段落,结合语境,分析意象蕴含的情感和运用效果。 本题要从“窗”的“意象含义”“蕴含的情感”“运用效果”三方面回答,其中,窗的“意 象含义”又分为“实指”(物质形态的玻璃窗)“喻指”(我与外在世界联系的屏障或桥梁) 和“象征”(映照人性的荧幕和自我反射的镜子)三层意义,只要答出“实指”“虚指”两 层即可;“情感”方面,结合具体内容,答出“惊喜”“忧郁”“猜测”“怀疑”“伤感” 等,均可;“效果”方面,答到“生动”“含蓄隽永”“余味悠长”“回味无穷”“含义深 刻”“韵味无穷”等,均可。 范例:文章中写到了人敲窗、自然敲窗、动物敲窗,表明窗既是世界的出入口,也象征了窗 是一面荧幕或反射镜,还表明房子越透明,人越封闭,每家都变成了孤岛,从而赋予了窗多 重使命,表明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深刻,揭示了之前的人通过窗交流 但现代都市人被窗阻隔,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的命运,引人深思。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全文,重点读指定段落,然后概括段落内容,进而分析 段落在全文构思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可从段落中使用的写作手法、表达的内容情感、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体现的主旨以及表达 效果五个角度思考结尾段落的独特之处,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赏析。写作手法方面:夸 张、戛然而止、视听结合、以景结情;内容情感方面:斑鸠啄窗/惊讶(欣喜、相依相恋); 结构方面:前后反差、呼应、照应(第③段、第⑥段、标题);主旨方面:体现了心灵的沉静 (开阔、坦荡)、生命的从容(愉悦),表达效果方面:浑然一体、深化主旨、耐人寻味(发 人深省、余韵悠长)等。 范例一:本文结尾段写了作者误以为下冰雹,但却发现是一只斑鸠在打他的窗户。作者用夸 张手法、欲扬先抑,通过所见之景体现了他内心的欣喜。本文作者通过窗户来反映邻里关系 - 12 - 的亲近与疏远,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作者推崇沉静、坦荡的心境。结尾戛然而止,发人 深省,还与前文和标题呼应、升华主旨,因此独具匠心、颇有意味。 范例二:结尾段为我们描绘了雨霁天晴、雀鸟啄窗的情景,与上文第 3、6 段鸟雀啄窗的内容 相呼应,回答了标题的设问。总体文辞清新,一改之前的抑郁,暗示了作者内心喜乐转化, 表达了对生命的从容状态的愉悦之情。以景结尾,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闻 角 [唐] 章孝标 边秋画角①怨金微②,半夜对吹惊贼围。 塞雁绕空秋不下,胡云著草冻还飞。 关头老马嘶看月,碛里疲兵泪湿衣。 馀韵袅空何处尽,戍天寥落晓星稀。 【注】①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表面有彩绘;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 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②金微: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13. 下列对本诗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旅 B. 咏史 C. 边塞 D. 咏物 14. 对本诗评价适合..的一项是( )。 A. 慷慨激昂 B. 雄奇瑰丽 C. 平实质朴 D. 深沉悲壮 15. 本诗围绕“闻角”展开,层层渲染,步步推进,请对这一写法加以赏析。 【答案】13. C 14. D 15. 答案示例:首联从半夜闻听角声写起,直接表现角声带来的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中间 两联通过“塞雁”绕空盘旋不下、“胡云”触草畏冻而飞、“老马”望月嘶鸣、“疲兵”泪 落湿衣,由物及人,侧面渲染角声的悲凉凄切,突出广大士卒因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 的强烈的悲怨之情;尾联以景结情,通过在寒空中盘桓飘绕的角声,把“闻角”悲伤的情感 推向高潮;全诗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弥漫着一种低徊哀伤的气氛,读之令人悲 怆。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题材的能力。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诗,多以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 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劳动生活为题材。怀古咏史诗, - 13 - 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 岁月倏忽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淫奢侈,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 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思乡(羁旅)怀远诗多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 家乡、亲人的思念。边塞诗,多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 C项,边塞诗,本诗以“画角”“塞雁”“胡云”等边塞典型意象营造了塞外凄冷的意境,烘 托了士兵久戍不归,望月思乡,泪落湿衣的悲怨之情,抒发的思想感情正符合此题材。 故选 C。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平时应多熟悉古诗词常见的语言风格 特色,如: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刚劲凝练、典雅隽永等。 首先仔细品读诗句,结合内容,从字里行间体会语言特色。此诗描写的是塞外苦寒之地,抒 发的是士兵久戍不归,望月思乡,泪落湿衣的悲怨之情。 A项,“慷慨激昂”多形容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的诗歌风格,此诗抒发的感情悲怨 低沉,不符合激昂的风格。 B项,“雄奇瑰丽”多形容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和本诗凄冷的景物特点不匹配。 C项,“平实质朴”多形容贴近生活,平易近人的诗歌风格,与边塞诗的风格不符。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具体考查“诗眼”。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 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词,或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主旨的词句。答此类题,先理解 “诗眼”的含义,再逐联分析诗歌是如何围绕该“诗眼”展开,或每联是如何体现“诗眼” 的,最后结合全诗,分析“诗眼”与主旨的关系。 “闻角”在诗中意为:听画角吹出的声音,分析时要扣住“闻角”,既要写出角声本身的特 点,还要写如何围绕角声层层展开的。从首联开始,以哀厉的角声烘托凄厉悲凝的心理感受, 进而渲染出边塞凄苦悲凉的意境,突出疲兵久戍不归,闻听角声而产生的悲怨之情,最终以 景为结,通过角声的余韵,将由“闻角”引发的悲伤情感推向高潮。逐联分析完毕后还要结 合全诗进行总结:每联都紧扣“闻角”,层层渲染,将哀怨悲凄的感情推向高潮。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 陆俟,代人也。俟少聪慧,有策略。太宗践阼,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转龙 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而行,无所屈桡 。世祖亲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 - 14 - 大碛①,以备蠕蠕②。车驾还,复典选部兰台事。与西平公安颉督诸军攻虎牢,克之,赐爵建 业公,拜冀州刺史。时考州郡治功,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 ② 平凉休屠金崖、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安定镇大将。 既至,怀柔羌戎,莫不归附。追讨崖等,皆获之。征还,拜散骑常侍。 ③ 出.为平东将军、怀荒镇大将。未期,诸高车莫弗 ③ 讼俟严急,待下无恩,还请前镇将 郎孤。世祖诏许之,征俟还京。既至朝见,言于世祖曰:“陛下今以郎孤复镇以臣愚量不过 周年孤身必败,高车必叛。”世祖疑谓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郎孤而 叛。世祖闻之,大惊,即召俟,问其知败之意。俟曰:“夫高车上下无礼。无礼之人,难为 其上。臣所以莅之以威严,节.之以宪纲,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而恶直丑正,实繁有徒., 故讼臣无恩,称孤之美。孤获还镇,欣其名誉,必加恩于百姓,讥臣为失,专欲以宽惠治之, 仁恕待之。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怼,怨怼 既多,败乱彰矣。” ④ 世祖笑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节选自《魏书》有删改) 【注】①大碛:又称大漠。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②蠕蠕: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 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的部落制汗国。③莫弗:官名,相当于各部首领。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节.之以宪纲( ) (2)实繁有徒.( )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出.为平东将军( ) A. 征召 B. 出征 C. 调出京城任职 D. 发出 18.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世祖疑谓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 ) A. 严厉 B. 急切 C. 率真 D. 激烈 19. 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既至,怀柔羌戎,莫不归附。追讨崖等,皆获之。征还,拜散骑常侍。 20. 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 陛 下 今 以 郎 孤 复 镇 以 臣 愚 量 不 过 周 年 孤 身 必 败 21. 第③段中陆俟关于“高车必叛”的一番见解有理、有力,请加以分析。 22. 本文兼有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的特点,请结合第①段和第④段的内容加以分析。 - 15 - 【答案】16. (1). 约束 (2). 徒众、同伙 17. C 18. A 19. 陆俟到任以后,对羌戎实行笼络策略,叛乱者没有不归附的。陆俟又追赶讨伐金崖等人, 将他们全部抓获。出征归来,被授予散骑常侍的官职。 20. 陛下今以郎孤复镇/以臣愚量/不过周年/孤身必败 21. 陆俟立足高车人不讲礼节的特点,分析自己严厉以待的原因。而郎孤再任会迷惑于自己 有恩的虚名,从而采取宽仁的策略,如此必会逐渐导致高车人的难于驾驭;而在发现难于驾 驭之后再施用威权,难免导致怨怼、引发叛乱。陆俟的分析不仅层层推进,充满着逻辑力量, 还将自己与郎孤的做法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郎孤做法引发叛乱的必然性。 22. 历史著作具有以史为镜的功能,惩恶劝善的职能,讲求实录的原则等;文学作品用生动 的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解释、演绎历史。如第①段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介 绍陆俟做事有策略,行事有原则、有坚守等,在治功考核中被评为天下第一,体现史书中“劝 善”的职能。而第④段中世祖面半开玩笑地回答陆俟,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把如释重负, 俏皮诙谐的世祖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更重要的是从侧面烘托出陆俟有远谋,因而作品极富 文学色彩。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语意来推导。 (1)节之以宪纲,节:约束,句意:用法纪纲常约束他们。 (2)实繁有徒,徒:徒众、群众,句意:实在多有这样的人。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的解释含义,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 结合语境对其意义进行推断,有的词还可根据其结构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性活用现象, 然后与选项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出最恰当含义的选项。 出为平东将军,句意为:(陆俟)外任平东将军。出:京官外调。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的解释含义,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 结合语境对其意义进行推断,有的词还可根据其结构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性活用现象, - 16 - 然后与选项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出最恰当含义的选项。 世祖疑谓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句意:世祖怀疑他在胡说,严厉地责备了他。切:严厉。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 的落实,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词性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 该句翻译要点: “既”,……之后;“怀柔羌戎”,省略“于”,对羌戎实行笼络策略;“莫”,没有人; “追讨”,追赶讨伐;“获之”,抓获他们;“拜”,授予官职,这句主语为陆俟,所以作 被动用法。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确定谓 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 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 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此句句意为:陛下现在用郎孤再任镇将,依臣看来,不过一年,郎孤一定会丧命。 先挑出人名“郎孤”和“孤”,之后判断两个“以”字的含义,第一个为“用”,第二个为 “凭借”,可以判断出断句在“复镇”之后,“以臣愚见”表之后的内容是陆俟的看法,断 开,“不过周年”表时间,“孤身”的“孤”是人名,和表时间的前一句断开。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 后找出原文中相关段落内容并进行翻译;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答案。 第三段中陆俟首先总结出高车人的特点:“上下无礼”,以此解释为什么自己被控为政严苛 的原因,也解释了郎孤为什么会受到称赞,得以回去再任的原因是因为高车人“恶直丑正”。 接着分析郎孤的心态和施政手段,因为他“欣其名誉”,将更加“以宽惠治之,仁恕待之”, 但这样的做法会使无礼之人更加专横傲慢,不把上级放在眼里。等到郎孤发现难以驭下,再 想用回严苛的威权,已经养成傲慢无礼性子的高车人就会产生怨怼,最后引发叛乱。陆俟的 分析中将高车人的无礼作为大前提,继而将自己与郎孤的做法进行对比,层层推进,分析出 “高车必乱”的必然性。 - 17 -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按照题干要求,确定本文的语言特点, 然后从文中找出能够证明这一特点的例子加以分析。 本文既有历史著作讲求实录、惩恶劝善、语言简洁的特点,也有文学作品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描写生动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在文中各自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分析,如第一段就以简洁 的语言概述了陆俟为官有谋略,行事不屈桡,最终在治功考核中被评为天下第一,叙述客观 兼有劝善的特点。而第四段用生动的神态、语言描写塑造了如释重负,俏皮诙谐的世祖形象, 还从侧面烘托了陆俟有远谋的人物形象,具有文学作品的特点。 参考译文: 陆俟,是代郡人。陆俟少时非常聪慧,有谋略。魏太祖登基后,陆俟官任侍郎,后升任 内侍,又承袭了关内侯之爵。先后转任龙骧将军、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等职。他是个尽心 履职,不退缩、屈服的官员。魏世祖亲自征讨赫连昌时,下诏令陆俟统领各个军镇守大漠, 以防备蠕蠕入侵。亲征归来,又委任他典选部兰台事一职。他和西平公安颉督率军队攻克武 牢关,被赐爵为建业公,官拜冀州刺史。州郡长官考核时,陆俟和河内太守丘陈并列天下第 一。 平凉的休屠王金崖、羌族的狄子玉等人叛乱,陆俟又转任使持节、散骑常侍、平西将军、 安定镇大将军等职。陆俟到任后,对羌戎实行笼络策略,叛乱者没有不归附的。陆俟又追赶 讨伐金崖等人,将他们全部抓获。出征归来,被授予散骑常侍的官职。 陆俟外任平东将军、怀荒镇大将军。到任未满期,高车的诸莫弗指控陆俟为政严苛,性 情暴躁,对待下属不讲恩德,恳请前任大将军郎孤回来再任。世祖批准了他们的请求。陆俟 被召回,到京师朝见皇帝时说:“陛下现在让郎孤再任镇将,依臣看来,不过一年,郎孤一 定会丧命,而高车一定会反叛。” 世祖怀疑他在胡说,严厉责备了他。他只带着建邺公的爵 位回到家中。第二年,诸莫弗果然杀了郎孤而起兵反叛。世祖听到消息后大惊,召来陆俟问 其中原因。陆俟道:“高车那里的风俗是上下都不知礼数。对不知礼数的人,很难做他们的 上司。臣到高车后,对他们施以威严,用法纪纲常约束他们,想慢慢引导他们,让他们懂得 什么叫本份和限度。然而厌恶正义道德的人实在不少,因而指控臣没有恩德,却称赞郎孤的 好处。郎孤得以回去再任,得意于自己的好名誉,一定多施恩惠给百姓,而贬低臣的行为, 以宽厚、仁慧、恩惠、放任对待他们。不知礼数的人,容易滋生霸气、傲气,不超过一年便 不会有上下级之分。郎孤再用威势想使下面的人收敛,就必招来他们的怨恨。怨恨情绪高涨, 叛乱的事也就显而易见了。” - 18 - 世祖笑着说:“你身材短小,想得却那么长远!”当天就重新授予他散骑常侍的官职。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养鱼记 程颐 ① 斋之前有石盆池。家人买鱼子食猫,见其煦沫①也,不忍,因择可生者,得百余,养 其中,大者如指,细者如箸。支颐而观之者竟日。始舍之,洋洋然,鱼之得其所也;终观之, 戚戚焉,吾之感于中也。 ② 吾读古圣人书,观古圣人之政,禁数罟不得入洿池②,鱼尾不盈尺不中杀,市不得鬻, 人不得食。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 思是鱼之于是时,宁有是困耶?推是鱼,孰不可见耶?感吾心之戚戚者,岂止鱼而已乎? ③ 鱼乎!鱼乎!细钩密网,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得免尔于此。吾知江海之大, 足使尔遂其性,思置汝于彼,而未得其路,徒能以斗斛之水,生汝之命。生汝诚吾心,汝得 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心将奈何? 鱼乎!鱼乎!因作《养鱼记》。至和甲午季夏记。 ④ 吾昔作《养鱼记》,于兹几三十年矣,故稿中偶见之。窃自叹,少而有志,不忍毁去。 观昔日之所知,循今日之所至,愧负初心,不几于自弃者□?示诸小子,当以吾为戒。元丰 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注】①煦沫:用唾沫互相湿润,喻不幸者互相扶持。②数罟:细密的网,用以捕取小鱼。 洿池:池塘。 23. 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欤 B. 矣 C. 乎 D. 焉 24. 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作用。 25. 作者在第③段中两次发出“鱼乎!鱼乎!”的感慨,请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6. 评析文中两个“不忍”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答案】23. C 24. 答案示例:第②段画线句承上启下。由第①段养鱼的经历推想到古人 的仁政,他们要求细密的渔网不得放入池塘,鱼长不足一尺不能捕杀,市场上不得出售,人 也不准食用,从而引出圣人之仁的论述。这一句使文章衔接自然,由事及理地展开论述。 25. 答案示例:作者第一次发出感慨,是因为自己不能禁止细密的鱼网,但以自己绵薄之力 使它们的生命暂时得以延续;第二次是感叹让自己内心忧伤的不只是鱼,由鱼推及到天下万 物,表现了作者仁怀天下,护惜之情溢于言表。两次感慨前后呼应,同时第二次在第一次的 基础上情感、思想更推进了一层。 - 19 - 26. 答案示例:第①段的“不忍”,指将用鱼儿作为猫食,内心的恻隐和悲悯;第④段的“不 忍”,指三十年后发现此文,愧对起初心志,丢弃少年时立下的志愿。第一个“不忍”引出 圣人之仁的论述,表明养物而不伤物,推而广之,人类也要“乐其生,遂其性”的思想,这 一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警示人们要尊重生命的本性。第二个“不忍”表明即便历经沧桑也要 坚守初心的情感,这一情感对于为世俗之事忙碌而变得麻木、忘记最初梦想的现代人具有警 醒的意义,无疑为当下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回归初心的药方。 【解析】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 意,把握语气,然后根据虚词的用法以及句中的位置进行选择。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句句意是: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 近于自弃吗? A项,“欤”作为语气助词,可以用在疑问句、感叹句和反问句中,在疑问句中,它与“乎” 的区别在于:“乎”一般纯属有疑而问,语气直率而有力;“欤”重在征询,态度和婉。此 句是作者有所感而发出的自我疑问,没有征询的意味,故不妥。 B项,“矣”一般用在肯定句中。 D项,“焉”放在句尾表语气时,一般作为纯粹的语气词,无意义。 故选 C。 【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作用的能力。答此类题,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内容方面 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结构方面,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 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或标题,是否为下文某部分内容做铺垫,是否与某部分内容形成对比 等关系。 划线句的内容概括有两个要点:“细网不得入塘”“鱼长不足尺不杀”为一点,“市场不 卖”“人们不食”为一点,这些内容呈现了“圣人之仁政”。 结构方面,承接上文自身养鱼的经历,下启圣人之仁的论述。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从修辞、用词、描写手法、写作方法、 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最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句子在表情达意或突出 主旨上的作用,如果同样的句子出现两次以上,还要考虑表情达意上的细微区别以及在结构 - 20 - 上的作用。 此题的句子以反复的修辞对鱼发出感叹,结合上下文,第一次作者感叹的内容是“细钩密网, 吾不得禁之于彼;炮燔咀嚼,吾得免尔于此”,他虽不能禁止细密的鱼网,但以自己绵薄之 力使鱼们的生命暂时得以延续,表现了作者仁怀天下的护惜之情。第二次感叹的是“生汝诚 吾心,汝得生已多,万类天地中,吾心将奈何”,由鱼推及到天下万物,感叹让自己内心忧 伤的不只是鱼,抒发了作者的悲叹和迷茫。同一句话反复两次,前后照应,增强了情感的抒 发,也使语意更推进了一层。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析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答此类题型,通常要先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分析其 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评价它的意义。 针对两个“不忍”分别进行评析。第一段的“不忍”包含的思想感情:不忍将鱼儿作为猫食, 内心的恻隐和悲悯、养物而不伤物、乐其生,遂其性的思想、仁爱之心等。对第一个“不忍” 的评价:这一思想仍有现实意义,警示人们要尊重生命的本性。 第四段的“不忍”包含的思想感情:愧对起初心志,不忍丢弃少年时立下的志愿、坚守初心 等。对第二个“不忍”的评价:这一情感对于为世俗之事忙碌而变得麻木、忘记最初梦想的 现代人具有警醒的意义,无疑为当下的人们开出了一剂回归初心的药方。 参考译文: 书房的前面有个石盆式的水池。家里的人买小鱼喂猫,见到鱼儿用唾沫互相湿润,心中 不忍,于是选择其中能够活的,有百余尾,养于池中,大的如指粗,小的像筷子。我用手托 着下颔观赏了整整一天。刚开始把鱼放到水中,内心高兴自得,因为鱼找到了它们的处所; 后来再看它们,内心戚戚,有所感触。 阅读古代圣人的书籍,看到他们为政,规定细密的鱼网不得撒向大池,鱼尾不足一尺长 不得捕杀,集市上不得售卖,人们不准食用。圣人宽厚仁爱,他们养物却不伤害它们就像这 样。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捕获生物,那么我们人类乐其生,顺其性,应当怎么办呢?推想生 活在那个时候的鱼群,难道有这样的困境吗?推及这条鱼到其它情况,又有什么不能知道呢? 感慨我内心的悲戚,难道只是对鱼这样吗? 鱼儿呀!鱼儿呀!那些用细钩密网捕杀你的人,我无权禁止他们;但是烧烤咀嚼鱼肉,我 今天没有这样做。我知道江湖的广大,足够使你随心所欲,很想把你们投放江湖之中,却没 有找到办法,只能用斗斛的水,使你们生存。而这实在是出于我的衷心。你们生存下来的已 经很多,对于天地间的万物,我的心里又该怎么办?鱼儿呀!鱼儿呀!使我内心受到感动的,又 - 21 - 岂只是鱼而已呢?于是作了这篇《养鱼记》。至和元年六月记。 我之前作《养鱼记》,到现在几近三十年,在以前的旧稿中偶然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叹 息,年少有志,不忍毁去。看昔日所知,依着今日所到的地步,愧对起初的志愿,不接近于 自弃吗?给众小儿看,应当以我为戒。元丰己未正月戊戌,西斋南窗下书。 三、写作 27.作文。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话,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能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请 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答案】范文 山拥云,云润山 云来,则山雾飘渺,仙境似幻,云去,则豪华落尽,青山常青。山影晦明,云同高下间, 是山云的羁绊,更是人与世界万物的联系。 可以说,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人之一生,来往无数客, 有人塑他梁骨,有人改他江河,有人使日月生辉,有人使星辰无色。不可否认地,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都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想法。万物可为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因人自身 视角的狭隘,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或是知识的分享,前人的忠 告,可使日月增辉。同时,亦有云来夹杂着恶意的暴雨,使他星辰无色,但须知,山屹立于 世间不倒,自有其脊梁与思考。除却无意义的中伤,应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风雨过后,山 如洗而更青。 而云去之后,山色如画,包含着云的洗礼,更有山自身的常青如画。立足于世,我们不 能总期盼着依靠他人的推力前行,有时历经必须独行的路,是历练如画景色的机会。只因我 们生来是独立于世的山,而非枝蔓相交的藤草。聚作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山无云时有其傲 世筋骨,云无山时亦有绵亘万里之胜景。山与云,相交时晦明相投,试问,谁能知山未曾对 云有所影响呢?只需换位来看,在他人生命中,我们亦为一朵流云,风吹过后的擦肩,相互 添彩却又彼此独立。 然而,我们却又不完全是这山。山屹立巍然不动,我们的一生却都在行走。奔跑在世间 的我们与万物相遇、相知、向别,挥手自兹去的同时,难免喟叹一句此生或许再不相见。山 常青,而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死亡。逐渐停下脚步,葬身于脚下不知何处的疆土,再不复 见世间流云飘然而动,不见晦明苍穹,不见日月朝夕。这是千古之悲叹,不可扭转的结局。 - 22 - 但,山也好,云也罢,归结到底,人是人,是随历史奔走千万年的人。纵有离别之痛, 亦有天涯若比邻的胸襟,纵有沧海一粟的渺小,生命摇摇欲坠的脆弱,也有酾酒临江,精神、 灵魂与天地万古长存的壮志。非但与人相遇如此,与物,与事皆如此。 所以,去做山罢,去做云罢,不动于一处也好,游荡世间也罢,数十载年岁所逢的多彩, 足以在弥留之时感怀良久。且踏上脚下的征程,以青云之姿接受浮云的停留,以浮云之态拥 抱满山苍翠。山云交汇,亦梦亦幻,山云别离,洗去如新。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整合、写作的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套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做到准确,并力求深刻、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为 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 材料中出现诗歌,往往让同学们在审题时产生畏难感,但实际作文材料中的诗歌往往相对简 明易懂。 前两句“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讲的是云的到来让山色显得更美,云飘走之后,山色晴 明,美如图画。后两句“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讲的是高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 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 这四句描写出云和山的动态关系: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忽高忽低,忽上忽下,两者互为衬 托,互相增色,简明地把云山相映、云山变幻的情状写全了。 另外材料中还给予了我们相关的要求和提示:“能引发我们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 考”,这意味着我们在审题中要将云与山的关系与我们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对应起来。其中, 山是主体,对应的是我们,云充满变化倏来倏往,对应的是我们周围多变的外物。 此时我们就可以将刚才对诗句的理解再次代入这样的关系中进行对应。云的到来让山色更美, 意味着外在的事物能够使我们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云离开,山色依旧美如画,也意味着, 如果我们自身足够美好,那么即使离开外物,我们依旧是我们,不需要依赖任何外物,我们 本身就是美好而有价值的存在,这是我们在接下来的立意中一个重要切入点。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身不具备山一般“如画”的美,那么再多外在的“云”也无法为我们真 正增色。 高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高低忽上忽下。从诗句本身的角度中,描绘的是云与 山之间相互映衬下的美好画面。对应我们与其他人、事、物,可以理解为其他人、事、物的 - 23 - 来去变化能够使得我们自身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自身所具备的特质也影响着外物的变化。这 里就需要同学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外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怎样的了。 立意: 可以切入的角度:外物能够给我们带来影响,增光添彩,但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自身要具备足 够的价值;无论外物对我们有何影响,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坚守。 我们自身同样也能够影响外物,使得外物能够围绕我们彰显出价值;我们与外物相互影响, 能够共同创造价值,创造美。 素材: 1、莫泊桑的《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在年轻时的虚荣心让她觉得一定需要昂贵的宝石项链 的衬托才能让她在舞会上显出光彩,项链丢失之后却只能用半生的操劳来偿还。过去的她正 是因为过分依赖外在事物而忽视了自身本身的价值,从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2、战国时期,商鞅本是一没落的贵族,年轻时就被称为是可以治理国家之才,公叔痤病重时 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担任国相,然而魏惠王并没有接纳。后来他来到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他 借此契机,提出变法,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诸侯亲附,秦国 得以强盛。商鞅本身具备具备足够的能力,在有了合适的外部环境后,这些能力就达到了更 好的彰显。 3、钱钟书夫妇被关牛棚时人人喊打,他们没有一句抱怨,《管锥编》与《唐吉诃德》译本面 世后人人追捧,也未见他们一惊一乍,而是从容地读自己的书,做自己的学问。“任尔东西 南北风,我自巍然不动”,可见随云流转虽是一种风景,但真正巍峨的高山更愿以艰苦卓绝 的努力成就有独立意志的自己,从容面对流云来去。 4、“稻草定律”可以这样解释: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 菜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掴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 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 然而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 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 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这 里的“稻草”对应的是作文中的自身,它的价值或许可以因为外物增加,但最重要的还是它 本身所具备的属性带来的价值。 参考结构: 首先,开篇援引材料,将诗歌中“云”与“山”的关系,和“我们”与“其他人、事、物” - 24 - 的关系对应起来。 其次,论述“我们自身便如这山一般,生命中相逢的人便是这云”,我们因为自身视角的狭 隘,需要与他人的相交能提供我们更多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对于他人的或忠告或中伤,都要 思考背后可取的意见,体现出思辨。 再次,用一种变化的眼光看待山和云,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论述我们也要保持自我的独 立,而且相对于他人,我们也是“一朵云”,提出了山和云相互添彩又彼此独立的关系。 接着,用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生命的意义。以“然而”引起文意的转折,“我们却又不完全 是这山”,山的常青与永恒,而人的奔走与生命的短促,阐发千古悲叹之感。 最后,在千古悲叹中表达“精神、灵魂与天地万古长存的壮志”,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独特认 识,立意升华,境界高远。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