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资阳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和第Ⅱ卷中的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歌方面,胡适主张“诗体大解放”,追求“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郭沫若也表示“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这些观念带来的古今二元对立,让新诗对古典诗歌的音乐性缺乏继承,也忽视了西方主流诗人在现代自由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对音乐性的重视。不过,他们的功劳在于打破桎梏、颠覆传统,确立了新诗的合法性,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 新月派的闻一多等人随后又通过融合西学与回归传统的方式建立了新诗的现代性规范。闻一多认为,应为诗歌制定格律。在他看来,格律是艺术的表征,也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体存在,由此提出了格律“三美”论。他从本体立场出发反思新诗文体,及时纠偏,建构了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徐志摩则在创作中丰富了新诗的格律。他在“不节制的情绪放纵”“必须格律齐整”之间找到了平衡,形成了一种音乐化的诗意表达。卞之琳评价他的诗歌“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其音乐性最明显的技巧表征就是姿态各异的“再现”艺术。《再别康桥》就是这种艺术的呈现。 - 27 - 象征派诗人也特别注重诗歌与音乐的联系,渴望如音乐一般精美的纯诗,达到声音与意义互通互释。这方面,戴望舒是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中最能体现音乐性的就是《雨巷》。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既与《诗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有关,又受到国外象征派诗学的影响。但《雨巷》既不同于《诗经》中常见的整体结构的变奏再现,也不同于象征派的完全再现或变奏再现,而是立足本土,对国外资源实现了创造性转化。 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新诗伊始,侧重的是打破传统而非建设,即使后来的新月派和象征派关注新诗的音乐性,力促新诗美学回归,但新诗仍被赋予过多的载道属性,影响了其音乐性的发展。第二,对音乐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各派诗人、评论家为新诗的发展贡献很大,但他们几乎无一精通音乐,这一局限自然会限制他们把音乐元素融入新诗的创作和批评中。闻一多把诗歌“音乐的美”仅理解为音节,执着于绝对的均齐,但无法涵盖韵律、音色等方面的内容。戴望舒写出音乐性极强的《雨巷》,但他本人却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要去了音乐的成分”。诗歌批评界也鲜有学者具备足够的音乐识见,因而未能及时总结成就、指出不足。第三,对我国优秀诗学传统继承不足。自古以来,音乐和诗歌一直相得益彰,但只有新月派和象征派少数诗作中留有《诗经》音乐性的一点余脉,大多数诗人对中国古典诗学的音乐性缺乏体认。最后,借鉴国外成果时缺乏甄别与提炼。郭沫若很推崇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草叶集》,但遗憾的是,此类国外优秀成果没有及时得到译介、研究与借鉴。新诗人对诗歌的节奏感比较重视,对结构感普遍不够敏感,对现代西方音乐的复调曲式结构缺乏了解,所以大都是对西方诗歌音乐结构的片面模仿。 (摘自陈历明《新诗的音乐性:回顾与反思》,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适、郭沫若的新诗创作观念,推动新诗打破桎梏,促进了新诗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 B. 闻一多认为,新诗也应有格律,他提出的格律“三美”理论推动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C. 徐志摩通过制定新诗格律形成音乐化的诗意表达,《再别康桥》体现了这种表达特色。 D. 戴望舒虽能创作出音意互通的代表诗篇《雨巷》,但他本人对音乐领域并不是很了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总结了新诗音乐性在发展中的成绩与不足,体现出作者较为开阔的论述视野。 B. 文章一二段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具体例子,勾勒出了新诗及其音乐性发展的历程。 C. 文中借卞之琳话评价了徐志摩新诗创作中的音乐性特色,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分析新诗音乐性不足的具体表现时,文章采取了并列结构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月派、象征派诗人在推动新诗及其音乐性发展中作出了众多开创性贡献,成为研究新诗发展史的重要内容。 - 27 - B. 发展新诗的音乐性,我们既要继承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优秀诗学成果,还需要从西方现代诗歌中获得创作滋养。 C.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新诗被过度强调功用性,影响了其音乐性发展,所以现代诗人要以一种非功利心创作。 D. 新诗创作要体现音乐性,音乐性批评中要体现出学者的专业性,作者对我们当下的诗人及诗评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C项,曲解文意,“徐志摩制定新诗格律”错误,原文第2段“徐志摩则在创作中丰富了新诗的格律”。是“丰富了”,不是“制定”。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理解错误,由“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知,文章采取并列结构分析了新诗音乐性不足的原因,并非是“分析新诗音乐性不足的具体表现”。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项,“众多开创性”错误。原文是“新月派的闻一多等人随后又通过融合西学与回归传统的方式建立了新诗的现代性规范”“象征派诗人也特别注重诗歌与音乐的联系,渴望如音乐一般精美的纯诗,达到声音与意义互通互释”,看不出是“众多开创性”贡献。 - 27 - C项,“所以现代诗人要以一种非功利心创作”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原文是说“第一,过度强调诗歌的功用性。新诗伊始,侧重的是打破传统而非建设,即使后来的新月派和象征派关注新诗的音乐性,力促新诗美学回归,但新诗仍被赋予过多的载道属性,影响了其音乐性的发展”,只是分析新诗的不足的一个原因,得不出选项的结论。 D项,无中生有,“作者对我们当下的诗人及诗评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于文无据,文中分析完“新诗在音乐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之后就结束了,并没有选项所说的内容。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调查,陕北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流向本省的占67.7%,流向外省的占32.3%;外省区主要指与陕北相邻的银川、包头等地,当问及为什么不去沿海高收入地区打工时,约87%的受访者回答,发达地区工种技术含量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就他们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职业”一项的回答中,从事建筑行业的装修、材料搬运、架子工等工种的人数占到64.3%,从事出租车司机、家政、电器维修等行业的占29.3%,从事个体经营的占6.4%。被调查对象中73.3%为初中文化程度,21%为小学文化程度。当城市经济开始转型发展,技术更新换代进一步加速之际,这部分外出打工者正在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考验。贫困与受教育程度是紧密相关的,贫困导致受教育的质量和机会减少,受教育的程度低导致工作的机会减少,工作机会减少导致收入降低,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教育扶贫是一种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方法。 (摘编自徐晓雯等《精准扶贫的理念、困境与对策完善——基于能力贫困理论视角》) - 27 - 材料二: 传统扶贫多为补贴等经济救助,一旦经济救助中断,还是无法保障贫困者的基本生活,因为他缺乏改善生活的可行能力。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亮点,它以真扶贫、杜绝返贫作为目标,这绝不是只靠扶贫资金的扶持,而是依靠可行能力的提升。职业教育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主体,它是培养产业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据统计,我国职业教育年均毕业生近1000万人,有近70%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而且,职业院校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高地,聚集了众多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人员,可组建强大的产业扶贫专家团队和技术团队,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全国近80%的职业院校单独或联合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为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服务。但不可否认,现阶段,部分地区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的局限性,专业类型不全,不利于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导致精准扶贫效果存在局限性。 (摘编自余克泉《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材料三: 教育在美国的扶贫战略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的教育扶贫政策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体系,其中,既有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享有资助的“早期开端计划”,也有与年龄无关的社区学院免费政策。而且,职业教育理念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奥巴马政府对社区学院免费政策不遗余力的推动即是明证。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颁布《中小学教育法》以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在帮扶弱势群体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受教育情况。 我国扶贫攻坚一直是重中之重,已有的教育扶贫政策在体系上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虽然受到关注,但办学条件落后、学费昂贵等问题仍然存在。职业教育免费只针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而他们也仅能申请中职免费。高职、本科及以上教育的贫困生能够申请助学贷款,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是非常小的。 (摘编自徐峰华等《美国教育扶贫政策述评》)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陕北贫困地区超过八成的青壮年外出打工选择本省,而不愿前往发达地区,主要因为对自身能力不够自信。 B. - 27 - 外出打工者的文化程度严重影响其工种的选择,面对城市经济转型,文化程度低的打工者面临的压力巨大。 C. 从总体来看,陕北贫困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者大多数从事的工作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苦力活。 D. 要想从根本上阻止贫困的恶性循环,教育扶贫是一种重要方法,因为贫困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准扶贫与传统扶贫相比更能实现真扶贫,关键在于注重贫困者可行能力的提升,而不再依靠补贴等经济救助。 B. 扶贫攻坚一直是我国的重中之重,直面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精准扶贫上的作用。 C. 职业教育具有多方优势,能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技术支撑,所以贫困地区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D. 材料一使用列数据的方式,客观反映了陕北贫困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者受教育程度的情况,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 6. 我国在教育扶贫上还需做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A 5. A 6. ①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③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设施;④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教育的精准扶贫。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超过八成的青壮年外出打工选择本省”错误,原文是“陕北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流向本省的占67.7%”,可见应是“近七成”。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 27 - A项,错在“而不再依靠补贴等经济救助”,原文为“这绝不是只靠扶贫资金的扶持,而是依靠可行能力的提升”,注意是“不是只靠”,而非“不再依靠”。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我国在教育扶贫上还需做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结合材料三“我国扶贫攻坚一直是重中之重,已有的教育扶贫政策在体系上还不够完善”可概括出“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 结合材料二“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的局限性,专业类型不全,不利于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材料三“高职、本科及以上教育的贫困生能够申请助学贷款,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是非常小的”可概括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结合材料二“但不可否认,现阶段,部分地区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可概括出“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基础设施”; 结合材料二“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亮点,它以真扶贫、杜绝返贫作为目标,这绝不是只靠扶贫资金的扶持,而是依靠可行能力的提升”可概括出“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教育的精准扶贫”。 【点睛】信息筛选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无愧的暮年 张承志 翁独健先生是一位学者,但他作为学者的一生也许是悲剧。我认识的翁先生是一位老人;他作为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 - 27 - 翁先生个人的著述不算多。除了他在哈佛留学期间用英文写作的《元史<爱薛传>研究》之外,论文很少。翁先生的论文几乎都发表于四十年代末期,那以后,先是繁重的教育工作,再是繁重的学术组织工作——吞没了他的精力和健康,也吞没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应有的著作。 自从1978年我考上他的研究生以来,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他那神态使我内心感到一种震惊,我觉得他似乎看透了一切:包括我们的热心,包括学术著作本身。 我觉得他的那种神态平衡着我的年轻好胜的冲动。但我毕竟是我。1983年我在日本东洋文库进行东北亚历史研究时,我曾向一些极其著名的日本教授谈到翁先生是我的导师。但他们的问话使我终生难忘,他们说:“哦,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您的老师,他有什么著作?” 我觉得自尊心受了重重的伤害。著作,著作就是一切!我简直是在咬牙切齿地这样想着、写着。 但翁先生仍然默默地噙着他的大烟斗。在他那残破而昏暗的室内,时间在无言中流逝。暗淡的光线映着他的脸,我觉得那脸上现出了一种坚毅。 先生不著作。 然而,在他殚精竭虑的领导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已经饮誉海内外。伊儿汗——(波斯)史料《世界征服者史》和《史集》的汉译本已经在我国出版。内蒙古学者对元代另一巨著《元典章》元刊本的点校已经开始。基本史料整理,骨干队伍建设,都已经初现规模。翁先生一贯坚持的思想已经在我国蒙元史研究界日益清晰地成为现实。 我曾经陪着翁先生和外国学者谈话。他握着烟斗,用英语和他们慢声闲谈。但只要听到书名和论文的题目,他马上打断谈话,当场要求把那名字写在纸上,然后仔细问清内容。这时他的小外孙女领着一个同学进来了,他们大概刚上初中,做不出一道英文作业题。翁先生抽出他数不清的词典中的一本,他给那两个小孩讲解时的神情和主持学术会议完全一样。小姑娘走了,我看见翁先生脸上有一丝快意,也看见外宾脸上浮着的惊讶。 翁先生晚年慎于署名著述的态度近于神秘。 无论是我们同学,或是学术界一些同志,往往在自己的论文末尾注明“在翁独健先生指导下”之类的话。这并非恭维,因为翁先生确实细致地关心着他知道的每篇文章。但翁先生一视同仁,一律大笔一挥划掉那句话,他划掉那句话时的神态简直使我无法理解。 但是,在告别遗体时,我看到数不尽的学者、前地下党员、工人都在恸哭,为一位哈佛大学博士、燕京大学代理校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副主席失声恸哭时,我突然想: 著作真的就是一切吗? - 27 - 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 我在翁先生面前肆无忌惮。我激烈地咒天怨地。我发泄地攻击批评。我发现了一条新史料欣喜若狂絮絮不休。翁先生总是端着他的大烟斗,心平气和地听着,即使插上几句也全是商量口吻。我特别兴奋的一次是在《文史》上发表了关于天山硇砂的文章之后,那一次我对先生说,不管怎样我总算搞出了一篇肯定是正确的文章,因为我利用的不只是史料而且利用了地质资料馆的“物证”。翁先生听着,不加批评,表情也很淡然。但是后来,我胡扯中说一句: “日本有个古代雅利安博物馆——” 翁先生问:“什么?” 我愚蠢地又说:“古代‘窝、利、安、特’博物馆。古代雅利安——” 翁先生怀疑地望望我。他指指书架说:“那本字典。” 翁先生用他那本我也有的《日本外来语辞典》查了我那个“窝利安特雅利安”—— Orient,东方。 我挨了整整一个小时训斥。翁先生在那一小时里的严厉、忿忿不满的神情至今像是还在剥着我的皮肉。 在学问上,我是翁先生的不肖之徒。记得1979年年初,我终于没有瞒住、而让翁先生读了我的第一篇小说以后,我使劲解释说,写着玩儿的,休息时写的,我不会耽误功课;而翁先生沉吟了一下,说道: “你会成为一个作家。” 他的口气中没有一丝不同意。我觉得他这个人没有一丝干涉学生,干涉别人的选择的习惯。 我虽然年龄尚小却禁不住地总在想暮年,也许是先生的暮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是的,生命易老,人终有暮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暮年的无愧。 能有一个像翁先生那样的暮年,是件很难的事,也是件辉煌的事。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结尾相互呼应,照应标题;“无愧”和“辉煌”两个词语,表达出作者对恩师无限的敬仰与赞美。 B. 文章叙述翁先生和外国学者谈话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细节描写、侧面烘托,表现了翁先生对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 - 27 - C. 文章以“我”在翁先生面前的肆无忌惮与先生总是心平气和地聆听形成对比,主要为了反衬出“我”的浮躁、不踏实。 D. 文章语言通俗浅显、简洁明快,多用短句,如“但我毕竟是我”“先生不著作”“生命易老”等,这样的表述节奏感强。 8. 对“翁先生晚年不著述”一事,作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如何理解“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这句话?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7. C 8. ①震惊不解。我们热心地劝翁先生留一本传世之作,但先生总是沉默不语;②痛苦(激愤)。在日本谈及翁先生,因先生无著作不被日本著名教授所知,此事让“我”自尊心受创;③致敬感念(理解)。翁先生去世后,看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往悼念,失声恸哭,“我”终于理解了先生。 9. )①(无愧的暮年)晚年从事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为他人搭建学术平台。②晚年从事教育工作,用专业严谨的态度,不慕名利的精神感染着后辈学者。③饱含着作者对翁先生的崇敬、爱戴和感激。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主要为了反衬出‘我’的浮躁、不踏实”错,主次颠倒,写“我”是为了表现翁先生。文章以“我”在翁先生面前的肆无忌惮与先生总是心平气和的聆听形成对比,主要是为了反衬先生的平和、稳重。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文本结构,筛选并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按照一定线索梳理情节,在不同层次中找出与题干有关的语句,然后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注意要有例子进行证明。题目是,对“翁先生晚年不著述”一事,作者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结合“自从1978 - 27 - 年我考上他的研究生以来,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他那神态使我内心感到一种震惊,我觉得他似乎看透了一切:包括我们的热心,包括学术著作本身”可概括出“震惊不解”; 结合“1983年我在日本东洋文库进行东北亚历史研究时,我曾向一些极其著名的日本教授谈到翁先生是我的导师。但他们的问话使我终生难忘,他们说:‘哦,是吗?我怎么不知道您的老师,他有什么著作?’我觉得自尊心受了重重的伤害。著作,著作就是一切!我简直是在咬牙切齿地这样想着、写着”可概括出“痛苦”; 结合“在告别遗体时,我看到数不尽的学者、前地下党员、工人都在恸哭……我突然想: 著作真的就是一切吗?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可概括出“致敬感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及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其具体内涵,并通过这个句子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题目是,如何理解“一位老人却拥有着无愧的暮年”这句话?请结合文本分析。本题关键词是“无愧”。考生要从文中找出翁先生“暮年”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这个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从而理解“无愧”的具体含义。 结合“然而,在他殚精竭虑的领导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已经饮誉海内外……基本史料整理,骨干队伍建设,都已经初现规模”,可概括出“晚年从事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为他人搭建学术平台”; 结合“我和同学们不知多少次表示愿做助手,愿为先生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竭尽全力。但是他总是微微地摇摇头,默默地吸着他的烟斗”“我挨了整整一个小时训斥。翁先生在那一小时里的严厉、忿忿不满的神情至今像是还在剥着我的皮肉”“也许,有的青年在他人生的途中需要一位老师。常常是,有幸遭逢的一席话甚至一句话就能推动人生的一次飞跃,‘导师’的意义就在于此”,可概括出“晚年从事教育工作,用专业严谨的态度,不慕名利的精神感染着后辈学者”; 结合结尾“我虽然年龄尚小却禁不住地总在想暮年,也许是先生的暮年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是,生命易老,人终有暮年,更重要的应该是暮年的无愧。能有一个像翁先生那样的暮年,是件很难的事,也是件辉煌的事”,“无愧”一词饱含着作者对翁先生的崇敬、爱戴和感激。 【点睛】句子含意题的审题答题规范指导 1.审题 做句子含意题前要审清以下几点: - 27 - ①位置特点(文首、文中、文尾,段首、段中、段尾)。②相邻句。③句内关键词语。④句内结构层次(单句、复句等)。⑤句子表达特点(有无用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 2.答题 句子含意题答题没有固定模式。一般说来,先说表层含意,再说深层含意;先说句内含意,再说句外含意;先说关键词语的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 另外,针对不同的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答法。如较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生动具体的句子概括抽象化;表达有特点的句子还原化;结构复杂的长句切分成几层,分层解说。 还有,答题点可与句子结构、层次对应起来,如是并列、递进关系,应写出两个要点;如是偏正关系,千万不要丢掉“偏”的要点。 在对句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时,有时句子中包含着的情感要点不能忽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铚、酂,皆下之。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陈王闻之,召见,载与俱归。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 27 - 10. 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苦秦久矣/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 天下苦秦久矣/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 天下苦秦久矣/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D. 天下苦秦久矣/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11. 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闾左,“闾”是我国古代居民的居住单位,常常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于闾左,富者居于闾右。 B. 楚,指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其辖域大致位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 C. 公,文中指一种爵位,《礼记》中记载的封建爵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公”“侯”“伯”“子”“男”五等。 D. 都尉,秦汉时期重要的中高级武官,也是我国古代很多官职称号的一部分,如“奉车都尉”“骑都尉”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胜年少便有远见,胸怀大志。陈胜早年参与农事时就曾向一起耕作的伙伴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远大抱负。 B. 陈胜拥有反抗精神,富有谋略。在赴戍地途中,众戍卒因雨误期,他巧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率领众人反抗秦政。 C. 陈胜善于把握时机,成功起义。吴广不小心激怒押送将尉后,他抓住机会,升级事态,感召戍卒,顺利发动了起义。 D. 陈胜得到民众支持,称王建国。在陈县德高望重的尊者与才杰的劝说支持下,他被立为王,确立国号为“张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 27 -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况且壮士不死就罢了,要死就应该成就伟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2)那个曾经和陈胜一起被雇佣耕作的朋友听说了(陈涉称王这件事),来到陈县,敲击宫门说:“我想见陈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句子大意是:天下百姓遭受秦朝统治的苦害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罪过,秦二世却杀了他。 其中,“也”字是语气词,通常用于句子末尾,应在后面断开,排除BD项;“二世”是“杀之”的主语,不应断开,排除C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此处“公”是对人的尊称,而非“爵位”。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由原文“广故数言”可知“吴广”并非“不小心”,而是“有意为之”。 故选C。 - 27 -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且”,况且;“举”,成就;“宁……乎”,难道……吗?(2)“故人尝与佣耕者”定语后置结构;“之”,到;“扣”,敲击。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他)说:“如果谁将来富贵了,大家互相不要忘记。”一起被雇佣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是一个受雇佣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天鹅的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驻守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天下百姓遭受秦朝统治的苦害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罪过,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假使我们冒用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们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鞭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佐助他。(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依法应当杀头。假使能免于斩刑,可是将来戍边死掉的必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就罢了,要死就应该成就伟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 27 - ”部属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来顺从民众的愿望。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铚、酂等地,都攻占下来。攻打陈县,陈县的郡守、县令都不在城内,只有守丞领兵与陈胜大军在谯门内交战。(守丞)没有取胜,于是(陈胜大军)入城占据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号召三老、豪杰们来商量大事。三老、豪杰们都说:“将军身披铠甲,手持锐器,讨伐无道昏君,诛灭暴虐的秦国,重新建立了楚国的社稷,论功劳应该称王。”陈胜于是被立为王,国号张楚。那个曾经和陈胜一起被雇佣耕作的朋友听说了(陈涉称王这件事),到陈县,敲击宫门说:“我想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陈涉听说了,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各题。 浪淘沙 皇甫松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①半欲沉。宿鹭眠鸡飞旧浦,去年沙嘴②是江心。 注:①罾(zēnɡ)船:渔船。②沙嘴:江河入海口两侧凸出的狭长泥沙沉积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词首句写景视野开阔,江边滩头上连接成片的小草茸细,林木疏朗。 B. 词人借“半”字写出了恶浪滔天之态,也写出了江中渔船几乎要倾覆的险境。 C. 本词一二句一静一动,一远一近,一虚一实,描绘出了一幅荒沙野水图景。 D. 第三句紧承对浪、船的描写,引出飞鸟寻旧浦的话题,暗示已是日暮时分。 15. “去年沙嘴是江心”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流露了什么感倩?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沙嘴去年还是江心。②表现了自然界的巨大变化。③表达了词人对世事(人事)沧桑(变迁)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 27 - 项,错在“一虚一实”。首句写沙滩远景:滩头细草茸茸,遥接岸上一派疏林。次句写滩边近景:春潮带雨,挟泥沙而俱下,水昏流急,是扳臀罾捕鱼的好时节。但由于波浪险恶,罾船时时有被弄翻的危险。两句一远一近,一静一动,通过细草、疏林、荒滩、罾船、浪涛等景物,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荒沙野水的图画。这两句没有“虚实”。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含义及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翻译诗句的大意,然后将其放入整首诗中理解诗人的情感,特别要抓住里面的关键词来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感情。题目是,“去年沙嘴是江心”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流露了什么感倩?请简要分析。 “去年沙嘴是江心”意思是“现在的沙嘴去年还是江心”。今之“沙嘴”乃“去年”之“江心”,可见自然界景物变化之巨大,去年的江岸,今年已成沙洲江渚。而细细想来,变化巨大的又岂止自然界?那人世的变化与沧桑怕是要比大自然来的更要快速而令人感慨吧。末句略就桑田沧海之意一点,但点而未破,读者却不难参悟其中遥深的感慨,也就觉得那人世沧桑的大道理被它“一语破尽”。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文学作品中,“沉默”常常见。苏轼用“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表达相思之痛; 徐志摩用“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表达离别之情;鲁迅则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警示之意。 (2)《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用“________”一句总写了万物在深秋的勃勃之态,而用“________”一句来表现了“同学少年”对权宦军阀的蔑视之情。 (3)《论语•子罕》中,孔子借流动河水喻指不息时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在沉默中爆发 (2). 就在沉默中灭亡 (3). 万类霜天竞自由 (4). 粪土当年万户侯 (5). 逝者如斯夫 (6). 不舍昼夜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爆”“竞”“侯”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过去,莅临清华讲话的也有不少显宦,以及________的人物,但是他们都没有能给梁实秋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位秃头顶宽下巴的,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________,风神潇洒,左顾右盼,光芒四射的梁任公先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梁任公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啰!”(________)。他的广东官话是很不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梁实秋他们还是能读懂他的每一字,甚至想他如果说标准国语可能反要差一些。在这一次演讲中,梁任公选择了几首________的诗文,讲《桃花扇》时,他掩面哭泣;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他张口大笑……即便多年以后,梁任公的讲课仍在梁实秋的脑海里闪现,梁任公先生的学问、文采、热心肠仍然在梁实秋的心间激荡。可以说在精神的世界里,梁实秋与梁任公是书生________相投的朋友。 17.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云覆雨 稳重 短小精悍 义气 B. 叱咤风云 稳健 短小精悍 意气 C. 叱咤风云 稳健 短小精干 义气 D. 翻云覆雨 稳重 短小精干 意气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以梁实秋他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甚至想他如果说标准国语可能反要差一些。 B. 所以梁实秋他们还是能读懂他的每一字,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可能反要差一些。 C. 所以梁实秋他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D. 所以梁实秋他们还是能读懂他的每一字,甚至想他如果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7 - A.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B. 我们是很难同时听到这样谦逊又这样自负的话 C. 我们是很难同时听到这样自负又这样谦逊的话 D. 这样自负同时又这样谦逊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叱咤风云: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威力、声势极大。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贬义词。此处形容“人物”,应选“叱咤风云”。 稳健:平稳有力,持重,不轻浮冒失。稳重:(言语、举动)沉着而有分寸,不轻浮。此处形容人的步履,应选“稳健”。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短小精干: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此处形容诗文,应选“短小精悍”。 意气: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此处形容朋友间的感情,应选“意气”。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成分残缺:根据语境应该是讲话的效果要差一些,因此在“标准国语”后加“其效果”; B项,搭配不当:根据语境,此处是听演讲,所以不能用“读懂每一字”只能是“听懂每一个字”; D项,搭配不当:“读”应该改为“听”;语序不当,关联词“如果”要放在“他”之前,因为后面是“他”“效果”两个不同的主语。 - 27 -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根据前文梁任公先生的话,推断后面的主语应该是这些话,因此排除BC项;梁任公先生的第一句是比较谦逊的,第二句话是有点自负的,所以排除D项。 故选A。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①______。在新词新语不断产生与流行的同时,另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比如过去常用的“万元户、倒爷、千年虫”等现在就很少使用了。另外,某个新词的出现也会②______。例如“手机”一词出现后,“大哥大、手提电话”便很少使用了。新词新语是反映时代变化与新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流行文化的“晴雨表”。例如“快餐”本意指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但后来又有了引申义和比喻义,用以指③______东西,例如“快餐文化”“快餐爱情”等。 【答案】 (1). ①不断涌现大量新词新语 (2). ②造成一些词语的隐退 (3). ③那些肤浅的、没有多少价值的(只求速度、不求内涵)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第一空,结合前文“语言,尤其是词汇,迅速而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变化与发展,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可知,此处应当填写随着社会发展,新的词汇也会增加,可填写“不断涌现大量新词新语”; 第二空,结合前文“在新词新语不断产生与流行同时,另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比如过去常用的‘万元户、倒爷、千年虫’等现在就很少使用了”,以及后文““手机”一词出现后,‘大哥大、手提电话’便很少使用了”,可知,此处是说有些词会被新词替代,可填写“造成一些词语的隐退”; 第三空,结合“‘快餐’本意指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但后来又有了引申义和比喻义”可知此处是填写“快餐”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再结合“快餐文化”“快餐爱情”,可知此处可填写“那些肤浅的、没有多少价值的”。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目前,我国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已分别结束月夜休眠期,被日光成功唤醒,恢复了月面工作。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已工作了300多天,远远超出了设计寿命;“玉兔二号”巡视器行驶里程也已超过300米,实现了“双三百”的突破。在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上,“嫦娥四号”“玉兔二号”任务团队因卓越的技术表现,获得了本年度全球唯一团队金奖。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奖。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②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③卓越的技术表现;④本年度全球唯一团队金奖;⑤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首次为中国项目颁发全球金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 27 -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句是说“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被唤醒,继续工作;第二句是说它们俩实现了“双三百”的突破。这两句属于新闻背景。主要事件是“在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颁奖典礼上,“嫦娥四号”“玉兔二号”任务团队因卓越的技术表现,获得了本年度全球唯一团队金奖。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奖”,据此压缩关键信息有:时间,2019年;对象,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获奖原因,卓越的技术表现;意义,本年度全球唯一团队金奖;英国皇家航空学会首次为中国项目颁发全球金奖。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酸、甜、苦、辣、咸……我们常常赋予这些不同味道以不同的生命意义。作为刚跨入高中校园的你,也许结交到了让你印象深刻的人;也许学到了受用终生的知识;也许遇到了一抹不一样的风景……这些经历让你想起了哪种味道呢?请记录下这种味道。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抒倩等多种表达方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例文 我的多味校园生活 终于来到我梦寐已久的高中,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涯。虽然比起初中来学习更加紧张,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慢慢的,我体会到了高中生活的丰富多彩。校园是教育我们懂得真理,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地方,但在我们在校园成长的过程中也充满了酸甜苦辣。 “酸”梅止渴 “啊,老师,你让我们看一次电视机吧!同学们都想看。”第一次月考前夕,我们班趁着和老师谈话的一次机会,对老师讲了我们心里一直渴望看到的东西。“好啊,只要你们这次考试考出好成绩,不要说看电视,就是要我带你们出去玩我也愿意。”“真的!”同学们都欢呼起来了。“但是如果你们这次考砸了,我一次机会也不会给你们。”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同学们听了都个个看起来信心十足。但考试成绩下来了,我们都灰头丧气地,因为这次我们考的不尽如意。看着老师铁青着脸,我们都吓坏了,我们一直希望得到的,却成了泡影, “啪”的一下碎了。我们个个都心里酸溜溜的,无奈,只好怨赌服输,这真所谓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甜”在心间 - 27 - 期中考试的步伐已经姗姗而来,同学们都紧张准备着,唯恐这次考砸了。但考试还是“如约而至”,它悄悄的来了。在考场上,同学们拿着一支攻破难题的笔,一次又一次攻破难题。考完后,同学们如释重负,都怕这次考砸了。等着,盼着,想着那即令人想得到又害怕得到的分数。成绩下来了,班主任拿着试卷,本来铁青的脸一下子变得阳光灿烂,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恭喜大家,我们这次考了全年级第二名。”“啊,分数百岁!”同学们都欢呼起来了,我们看着试卷上鲜红耀眼的分数,心里高兴极了。心想这半个学期总算有收获了。从这以后,我们对学习的劲头更高了,因为这次考试的成绩,成了我们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动力,我们都像吃了蜜一样,心里好甜,好甜…… “苦”口良药 “快起来,快起来。”没等我们睁开紧闭的眼睛,只觉得身上一谅,被子已经被老班扯掉了。“唉,无奈,当学生好苦,连与周公多谈一会话都不行,唉!”起来后,我们洗刷完毕,读了一早的早读,还没有喘口气过来,English teacher嚷嚷着:“饭后20分钟都到齐,谁如果进教室晚就别进来!”English teacher放下一句话就走了,同学们谁敢怠慢,急忙到食堂扒了两口就回班了。“下午有节音乐课,好爽啊,我们可以放松一下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音乐课铃声响了,我们满怀期待地等着音乐老师走上讲台。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来的不是音乐老师,而是我们的大敌人——“老班同志”。又是一节数学课,唉,好烦啊。又是几十个世纪的煎熬,谁能帮我们脱离苦海。经过两星期的“奋斗”,我们在月考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可谓是“苦尽甘来啊!” “辣”气十足 就要举行运动会了,同学们都踊跃的报了名。这些天班级里都是讨论比赛的内容,操场上是我们为比赛做准备的身影。200米比赛一开始,参赛者像离弦的箭,争先恐后地跑着,唯恐落在后面,各个赛点区都喊得热火朝天。同学们个个像脱了缰的小野马,一刻不停地跑着,为了争夺第一名,他们像吃了辣椒一样,满脸通红,脾气也辣气十足。不过我知道,他们爆发了全身的辣气争夺第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班级。看到这,我想:学习有学习的韧气,而在运动会上要爆发全部的辣气,这样,才算是真正不负青春。 食物因酸甜苦辣的味道,变成美味,家庭因酸甜苦辣的小事而变得更加幸福,校园里因有酸甜苦辣的付出而变的更加精彩。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以高一学生的身份写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这样的作文要求考生平时要有关注生活的习惯,有品味生活的能力,能够在单调枯燥的校园生活中体会到不一样的精彩。这是对考生的一种很好的引导。记叙文的写作自然少不了描写,考生要学会关注细节,选择那些能够代表某种味道的事件展开描写,以细节打动人心。另外,这样的作文为了出彩,也应当在构思上面动动脑筋,使得作文结构与众不同,小标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写法。另外,注意立意要积极、正向,展示出青年人应有的健康蓬勃的朝气。 参考立意: 1、五味青春我做主; 2、校园生活的每一种味道都值得我们纪念; 3、咸味的量,我们自己来掌握; 4、不畏酸与苦,青春当奋进。 结构示例:题目《我的多味校园生活》。开头写进入高中,品尝到不同的生活滋味。中间以“‘酸’梅止渴”“‘甜’在心间”“‘苦’口良药”“‘辣’气十足”四个小标题做结构全文的线索,构思清晰,一目了然。每一个小标题下写一件校园中的事,呼应“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结尾升华情感,食物因酸甜苦辣的味道,变成美味,家庭因酸甜苦辣的小事而变得更加幸福,校园里因有酸甜苦辣的付出而变的更加精彩。 参考素材: 1、“人要学会感恩,不会感恩的人永远不会幸福!”惠子老师讲着,我们也专心致志的听着,与其说惠子老师在讲试卷,不如说老师在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说到动情之处,我不禁想流下感动的眼泪,惠子老师在教育我们,其实,老师们上完课就可以到办公室喝杯茶,聊聊天,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我们的惠子老师却在讲台上站了三节课,给我们讲做人、讲试卷,由试卷谈及做人,天下还有这样的老师吗?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惠子老师在开始之前写下的。我这才真正领悟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于他的习惯,在于他做事的细节。三节课的受益,难道不是甜吗? 今天的三节课,我受益匪浅,忘不了老师近一上午站在讲台上的谆谆教导,忘不了今天课堂上的“甜”! 2 - 27 - 、近来简直是太忙了,教生物、地理、历史的老师们,抱歉了,我借来了别人的作业,抄,抄,俗语说“事应先急后缓”,我也顾不得许多了。把这些该死的作业先赶完,回家好复习竞赛的内容。“培优”课上乱哄哄,我也顾不了了,把椅子搬到最前面,把嘈杂、吵闹声都抛到了脑后,专心致志地听起讲来。我手中的资料一层一层加厚了,我鼻梁上的眼镜越来越重,同学们的小纸条一片片地飞到班主任那里:“班长什么也不管,课堂上闹哄哄,可她还稳坐钓鱼台。”“班长几乎每天都抄作业。”“班长上地理课做几何题。”“图画课班长看竞赛书籍。”……当然,这些纸条最后还是到了我手里。“我不想在全班批评你,这样有损你的威信,工作会进行不下去的。” 这天下午,破天荒地没有培优。大家说我说得最好的一句普通话是“下堂课培优,同学们下堂课自习”。今天,我也破天荒地说了句:“下堂课自由活动。”——当然,没有经过老师。这天,同学们也破天荒地说了句“你真是我们的好班长。” 第二天一早,班主任铁青着脸走进来,威严地扫视着大家——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他的目光停留在我身上,沉默,长时间的沉默,这就意味着对我无声的批评。他那双能洞察人心的双眼,今天不再使我感到战栗,坐卧不安。没人能理解我这时的心情,我的目光勇敢地迎了上去,对视,长时间的对视。 3、酸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 十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酸楚,太多的离别,太多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事。初中毕业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今后的路还很长,要经历的事情也会更多,今天的分离与以后的困难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当你们遇到困难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三个字:我能行!当时,我们有很多同学鼻子-酸,落下了泪,老师亲自用手绢为我们擦干眼泪,并嘱咐我们,要记住一起生活过的日子,回忆也是甜蜜的幸福。现在看来,五味瓶中的酸,在回忆里也变成了甜蜜的幸福。 甜 努力就有收获,收获才能享受到甜甜的滋味。当我们高兴的把成绩单交给父母时,再苦再累的他们也会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后擦干脸上的汗珠,接过成绩单,小心翼翼的保存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努力,为了父母的笑脸,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那种幸福的感觉。一切甜美的事情,都会在勤奋的汗水中,熠熠发光。 4、我又取了一张白纸,仔细地观察着图画上的每一个景物。我聚精会神地描绘着一栋栋石头屋。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正细心画着一个景物,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往下掉,这时,我感觉到手臂酸痛,口中有种淡淡的咸苦之味。再抬起头,觉得脑袋特别的沉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画一幅好画真不容易呀!两小时过去了,我终于画好了。这时候,老师的目光又落在我的画卷上。我的心里充满了恐惧,想:不知道老师还会不会批评我啊!想不到老师拿起我的画卷,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滔滔不绝地说:“你们看,育灵画的线条多流畅,立体度多强……这一次迎接我的不再是冷嘲热讽,而是一声声诚心的赞扬。赞扬声一阵接一阵,我心潮澎湃,心身仿佛浸在了蜜罐里。我激动地想:这甜蜜是经历多少次辛苦才得来的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有各的魅力,不是吗? 【点睛】记叙文写作要点 总的要求:立意新深,蕴含丰富,记事生动,状景生辉,抒情动人。 - 27 - 1、要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不要轻易虚构编造。编造的往往是想当然的人和事,不可能有生动的细节,鲜活的场景,难以感人;再说,大段或整篇的虚构,你的年龄、经历、学识还不能胜任,往往捉襟见肘,多有漏洞却不自觉。 2、要重情景描写,轻情节叙述。千字内的文章,不要在过程上折腾,要善于精选一两个、两三个“点”——生动鲜活的情景,或富于魅力的细节,去描写得血肉丰满,并且一定要在感人之处泼墨如洗,非感人之处惜墨如金。 3、选材精真新小。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自己有切实经历或感受的材料; 选择新颖的材料;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来反映太阳的光辉。 4、细节生动突出。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写记叙文,描写时未必要华丽的辞藻,但一定要有生动的细节。记叙文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细节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和深度。 细节描写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环境等描写并不矛盾,它是各种描写手法的细徽化、放大化、定格化。 5、要能激起感情波澜或能引发理性思考。不妨结合记叙的人事再有些抒情与议论。 - 27 - - 2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