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案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新人教版
课案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分清六类文言虚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虚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相比,虚词数量要少得多,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多种用法,多种解释,乃至分属几类词。 (2)使用频率比实词高。有些常用虚词,在一篇文章甚至一个句子中会出现多次。 (3)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通常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4)在汉语的发展史上,虚词的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普通话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被另一种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因此,确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特别是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一)代词 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余、予、我等。 ②第二人称:汝(女)、而、尔、若、乃等。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伊、厥等。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此、是、兹、斯等。译为“这”“这个”“这样”。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等。译为“那”“那个”“那样”。 ③旁指代词:他。译为“别的”“其他的”。 ④不定代词:或(有的人)、某(某人)、莫(没有人、没有谁)、无(没有哪一样东西)等。 3.疑问代词 ①代人:谁、孰等。可译为“谁”等。 ②代事物:何、胡、奚、曷等。可译为“什么”等。 ③代处所:安、恶、焉、盍等。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等。 4.辅助性代词 - 28 - “者”和“所”。 (二)副词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1.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①轻微度:少、稍、略等。可译为“稍”“稍微”“略微”“丝毫”。 ②加深度:愈、益、弥、尤、加、滋、更等。可译为“更加”“尤其”“越”等。 ③极高度:最、极、甚、殊、太、至、尤、良、大、绝、特、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极”“太”“非常”“十分”“分外”“特别”等。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程度副词并体会: ①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②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⑦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汉乐府《陌上桑》) ⑧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⑨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⑩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贾谊《论积贮疏》)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陈情表》)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答案:①少,稍微 ②略,略微 ③微,略微 ④弥、愈,更加 ⑤加,更加 ⑥愈,越;兹,更; 益,更加 ⑦颇,很 ⑧殊,很 ⑨良,很 ⑩甚,很 特,特别 至,最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①表总括:悉、皆、尽、咸、胜、俱、举、毕、凡。可译为“全部”“都”等。 ②表仅限: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 - 28 - 只是”“只有”“仅仅”“单独”等。 ③表共同:共、同、并、相等。可译为“一起”“一同”“共同”等。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范围副词并体会: ①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④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⑤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 ⑦凡百三十篇。(《报任安书》) 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五人墓碑记》) ⑩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游褒禅山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答案:①毕,完 ②举,全 ③悉,都 ④咸,都 ⑤率,大都 ⑥尽,全 ⑦凡,总共 ⑧特,只 ⑨徒,空,仅 ⑩直,只 唯,只是 止,只有 独,只有 相,共同 3.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持续与时间有关的副词。 ①过去、向来时: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 表示“已经、曾经”意思的有“既”“已”“曾”“尝”。 表示“以前、起先、当初、过去、原来”意思的有“向”“初”“曩”“始”“昔”等。 表示“常常、经常、一向、向来”意思的有“常”“素”“雅”“恒”等。 ②正在、变化时: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 表示“正在、恰逢”意思的有“方”“正”“适”“会”。 表示“一会儿、片刻、不久、不一会儿”等短暂时间的副词有“俄”“旋”“寻”“须臾”“未几”“斯须”“无何”“既而”等。 - 28 - 表示“突然、急忙、立刻”等时间紧迫急剧的词有“急”“遽”“猝”“立”“即”等。 表示“将、将要、接近”意思的有“行”“将”“行将”“且”等。 表示“终于、最终、终了”等最终结果的有“终”“卒”“竟”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时间副词并体会: 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②臣意往,饮以莨荡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④北亦未敢遽轻吾国。(《指南录后序》) ⑤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⑦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五人墓碑记》) ⑧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⑨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⑩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岁余,高帝崩,即罢兵。(《史记·南越列传》)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答案:①寻,不久 ②旋,片刻 ③姑,暂且 ④遽,一下子 ⑤既,已经 ⑥立,立刻 ⑦卒,最终 ⑧暴,突然 ⑨猝,突然 ⑩竟,终于;终,最终 即,急忙 且,将要 4.语气副词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词。 ①肯定、确认:必、诚、信、固、果等。可译为“一定”“确实”“实在”“果真”“的确”等。 ②否定,禁止:表示否定的语气副词有“弗、不、未、非、靡、亡、否”等。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否定动作行为或形态,作状语。可译为“不”“没有”等。 表示禁止语气的副词有“勿、无、毋、莫”等。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不同意,作状语,可译为“不要”“别”等。 ③推测、估量:殆、盖、庶、或、其、得无、无乃、庶几等。可译为“大概”“也许”“几乎”“可能”等。 ④表示反诘:岂、宁、庸、其。可译为“哪里”“难道”等。 - 28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语气副词并体会: ①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说难》) 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氓》) 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⑥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①必,一定 ②诚,确实 ③果,果真 ④靡,没有 ⑤非,不是 ⑥勿,不 ⑦毋,不要 ⑧其,大概 ⑨庶,也许 ⑩岂,难道 宁,难道 庸,哪里 微,如果没有 5.频率副词 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屡次、总是”等意思的有“屡”“数shuò”“辄”“累”等词。 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重复的副词有“复”“更”“再”“又”等。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频率副词并体会: 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②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答案:①再,两次 ②复,又 ③数,屡次 6.谦敬副词 表示对自己谦卑和对对方恭敬的副词。无实际意义。 [表敬] - 28 - 请、敬、谨、幸、惠、垂、蒙 指出下列句中的表敬副词: ①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 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左传》) 答案:①请,请让我 ②幸,侥幸 ③蒙,承蒙 [表谦] 敢、窃、忝、猥、伏、辱 指出下列句中的表谦副词: 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②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③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④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⑤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答案:①猥,鄙贱 ②伏惟,伏在地上 ③忝,有愧于 ④敢,胆敢 ⑤辱,使对方受屈辱 (三)介词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 常见介词:于、以、自、从、至、当、由、缘、乎、与、为、因、见、被、比 (四)连词 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常见的连词有“而、且、以、则、与”等。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 28 -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⑤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⑥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⑦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⑧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①因而,表因果 ②不译,表修饰 ③又,表并列 ④尚且,表让步 ⑤却,表转折 ⑥就,表承接 ⑦和,表并列 ⑧来,表目的 (五)助词 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它一般分为: 1.结构助词(“之”) 2.语气助词(者、也、为、兮、矣、焉、耳、而、云、乎、邪、耶、哉、欤 ) 3.音节助词(“其”“之”“而”) 指出下列句中的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今者项庄舞剑。(《鸿门宴》)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④句读之不知。(《师说》) ⑤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论语》) ⑥日月忽其不淹兮。(《离骚》) 答案:①语气助词,表停顿 ②结构助词,的 ③语气助词,呢 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语气助词,啊 ⑥音节助词,表停顿 (六)叹词 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单音叹词。“噫”:表惊异。“嘻”:既表惊异,又有意外之意。 复合叹词。“噫吁嚱”:表惊叹。“呜呼”:表叹息。“嗟夫”:表叹息。“呜呼哀哉”:表悲叹。 - 28 -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5)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7)表假设关系。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8)表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4)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6)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 28 - (7)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8)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9)觉而起,起而归。(《始得西山宴游记》) 答案:(1)连词,表假设,如果 (2)表因果 (3)代词,你的 (4)连词,来 (5)表转折,却 (6)表并列 (7)表假设,如果 (8)表修饰 (9)表承接 (二)何 1.用作副词。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样”。 (1)青泥何盘盘。(《蜀道难》) (2)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2.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宾语,代处所,“什么”“哪里”。 (3)作定语,“什么”“哪”。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3)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答案:(1)代词,为什么 (2)副词,怎么 (3)代词,什么 (4)副词,多么 (三)乎 1.助词。 (1)表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表揣测或商量,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28 - (3)表示感叹或祈使,可译为“啊”“呀”等。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5)用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②今虽死乎(在)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③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比)吾。(《师说》)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5)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答案:(1)助词,表疑问,吗 (2)助词,表祈使,吧 (3)助词,表感叹,啊 (4)助词,表反问,呢 (5)助词,表揣测,吧 (6)介词,在 (7)词尾,……的样子 (四)乃 1.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衔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 28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后一个“乃”)(《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2.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你的”;作主语“你”。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4)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答案:(1)副词,才 (2)副词,却 (3)代词,你的 (4)判断词,是 (5)表顺承,就 (五)其 1.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充当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充当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可译为“它”“他”(包括复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近指,“这”“这个”“这些”;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5)指示代词,“其中的”。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2.用作连词。 - 28 -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3.用作副词。 (1)表祈使、商量语气,相当于“可”“一定”“还是”。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日月忽其不淹兮。(《离骚》) (3)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4)其真无马邪?(《马说》)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6)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答案:(1)代词,他 (2)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3)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 (4)表反问,“难道” (5)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一定” (6)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六)且 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况且”“而且”“并且”。 - 28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用作副词。 (1)将,将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复音词。 [且夫] 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可译为“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且如] 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答案:(1)连词,况且 (2)副词,暂且,姑且 (3)连词,而且 (4)副词,将要 (七)若 1.动词,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2.用作代词。 (1)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解释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②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3.用作连词。 - 28 -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2)表选择,相当于 “或” “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4.词尾,同“然”。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5.复音虚词。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相当于“至于”。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至若]至于。至若春和景明。 (《岳阳楼记》) [若何]如何,怎么样。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洛神赋》)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1)动词,像 (2)代词,你的 (3)连词,假如 (八)所 1.用作代词。 (1)在动词前同动词或介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表示被动关系,常和“为”组成固定结构。构成“为所”“为……所”结构。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用作名词。“处所”。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3.用作概数。“左右”“上下”。 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 4.复音虚词。 - 28 -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有所]有什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卜居》) [无所]没什么。女亦无所思。(《木兰诗》) [何所]……的是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诗》)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答案:(1)名词,处所 (2)……的原因 (3)所字结构,……的地方 (4)所字结构 (5)用来……的方法 (6)所字结构 (九)为 1.用作介词。 (1)表被动,译为“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2.用作助词。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注意:读wéi) 何辞为?(《鸿门宴》) - 28 -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3.用作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做”“是”“治理”。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涉世家》)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答案:(1)动词,做 (2)动词,是 (3)介词,为了、因为 (4)介词,替 (十)焉 1.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何”。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用作代词。 (1)代词,可译为“他”。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3.用作语气助词。句末,相当于“了”“啊”“呢”句中,表停顿,可不译。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4.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1)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5)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 28 - 答案:(1)语气助词,不译 (2)语气助词,了 (3)兼词,从哪里 (4)兼词,于此 (5)代词,他 (十一)也 1.用作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语气。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逍遥游》)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2.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答案:(1)助词,判断语气 (2)助词,舒缓语气 (3)助词,判断语气 (4)助词,疑问语气,“呢” (5)反问或感叹语气 “吗”或“呢” (十二)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 - 28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3)引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于”“在”“从”。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 (5)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2.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或结果,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3.用作动词,“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用作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 28 - 5.复音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有以] [无以]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3)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7)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8)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9)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答案:(1)介词,因 (2)介词,在 (3)连词,相当于“而” (4)介词,把 (5)介词,凭借 (6)介词,按照 (7)连词,因为 (8)连词,表承接 (9)连词,来 (10)因为;介词,把 (十三)因 1.用作介词。 (1)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3)趁着,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28 - (4)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因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2.用作副词。“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作动词。“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4.用作名词。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2)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5)王者必因前王之礼。(《汉书·礼乐志》) 答案:(1)介词,趁着 (2)介词,趁机 (3)介词,依靠、凭借 (4)副词,于是 (5)动词,沿袭 (十四)于 1.用作介词 (1)表时间、处所:“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对象:“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表被动:“被”。 - 28 -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4)表对象:“与”“跟”“同”。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5)表比较:“比”。 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劝学》)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2)作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4)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5)不拘于时。(《师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答案:(1)介词,对 (2)介词,跟 (3)介词,在 (4)介词,在 (5)介词,被 (6)介词,从/介词,比 (十五)与 1.用作介词。和,跟,同。(注意:读yǔ)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2.用作连词。和,跟,同。(注意:读yǔ)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3.用作动词 (1)给予,授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28 - (2)结交,亲附。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同意,赞许。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用作语气词。 通“欤”。(注意:读yú)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齐桓晋文之事》)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4)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1)结交,动词 (2)同“欤”,语气词,吗 (3)和,连词 (4)和,介词 (十六)则 1.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倒”。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加强判断。“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2)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 28 - (4)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 答案:(1)表判断,就是 (2)就,表承接 (3)表转折,却 (4)表假设,就 (十七)者 1.用作代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等的后面,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助词 (1)用在“近”“曩”“今”“昔”等时间词后面。 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2)放在因果句中,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放在主语后面,与“也”合用构成判断句式,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5)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者”字的意义和用法。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3)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4)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 28 -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答案:(1)语气助词,表判断,可不翻译 (2)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 (3)代词,……的人 (4)助词,附在表时间的词后面,可不翻译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6)引出原因,可不翻译 (十八)之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2.用作代词 (1)指示代词,这。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第一人称代词。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第三人称代词。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3.用作动词,“往、到……去”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 28 - (6)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7)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8)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1)定语后置标志 (2)代词,这件事 (3)取消句子独立性 (4)结构助词,的 (5)音节助词 (6)动词,去、往、到 (7)代词,他 (9)提宾标志 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不少考生感觉文言文虚词比较难,那么怎样来推断虚词的用法呢?下面提供的七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虚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 1.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作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2.看对应位置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因此,“以”是同样的意义和用法。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 28 -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3.看特殊标志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4.看语气表达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以下四例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①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前一个“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后一个“其”表推测,“恐怕”。 ③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28 - “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表命令或期望语气,可译为“一定”。 5.看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圣心备”句子结构完整,故“焉”为句末语气助词。 6.看删换变化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受影响的一般为介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提示: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①“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④“以”表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②③“以” - 28 - 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以”用“而”来替换,例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②③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例①④“以”是介词,例②③“以”是连词。 7.看句式特点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省略句,“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 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搜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