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联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 29 -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讲《边城》的创作,认为自己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B. 多数评论者认为《边城》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一种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 C. 作者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认为立论时只抓住一些亮丽的词语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可以忽略“不悖乎人性”这一点。 D. 作者的观点认为“人性”是统领《边城》内容的灵魂,但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应该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观点不落窠臼,具有启发性,提出要通过新视角来分析文本,阐述观点。 B. 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C. 本文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D. 本文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读《边城》,阐述观点,论证有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边城》着力表现的是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以至“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凝定为“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概念。 - 29 - B. 沈从文的“人性”内涵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金子”指边民身上体现的民族美德,而“沙子”指湘西边民迷信、愚昧等负面的东西。 C. 沈从文讴歌的边城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那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一面,所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 D. 《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著作,而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看不到迷信思想投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第一步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多数评论者认为……所要赞颂的是一种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多数评论者……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人性美”不等于“不是完全理想化的人性”,选项中偷换概念。 C项,“作者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可以忽略‘不悖乎人性’这一点”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而作者阐述自己观点时,用“往往”“视而不见”“只抓住”这些词,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其实……‘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由此可见,作者并不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 D项,“但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应该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可见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并不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形式。 故选A。 【2题详解】 - 29 -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说法错误。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提出“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和“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的观点,紧接着就以《边城》结尾为例,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可见作者以《边城》的结尾为例,并不是为了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论证挖掘文章内蕴,要透过人生视景和人物的性格心理等这个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项,“但那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一面,所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说法错误。原文中说“《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可见“《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是对文意的错误理解。 故选C。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 - 29 - 《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制作,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以期引起公众关注文化遗产问题。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数好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友也给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又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述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 材料三 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现状调查 - 29 - (曾阳、刘莹《以统计数据做好博物馆公众服务——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调查报告》) 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题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29 - 《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B. 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 C.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 D. 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6.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有哪些成功的做法?请概括并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提升关注度:邀请当红明星,并且还绑定“国宝守护人”增加明星效应。②增加娱乐性趣味性: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吸引观众。③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借助九大博物馆馆长的权威和专长,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B项,“通过表演,介绍点评所展示文物”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可见介绍点评所展示文物的是各大博物馆的馆长。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B项,“扭转了世人对釉彩大瓶的看法”说法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并非“扭转”世人的看法。 - 29 - C项,“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说法错误。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图表中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喜欢哪种服务方式的观众多,但不能反映出“大部分人”都喜欢各种方式。 D项,“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说法错误。从材料三中可知,观众提出对服务的希望,不等于观众存在不满,更不能说明博物馆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将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 本题中,要将答题的要点圈定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相关的内容上,也就是在材料一、二中概括答案。从呈现方式上来看,原文中说“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由此可见《国家宝藏》邀请了当红明星,还绑定“国宝守护人”,这就增加了明星效应,更能吸引观众。除此之外,还采用“小剧场”方式进行演绎,进一步吸引观众。在表达方式上,原文中说“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可见《国家宝藏》请各大博物馆观众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点睛】“三步法”解答信息的筛选与图示表述:第一步,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步,关注图表细节数据。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表的关键处,也是信息的源头。第三步,准确解读符号意义。对于这类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的电波 季宇 行动开始了。 - 29 - 我父亲原定走北路,担任掩护,由于李安本出马,结果被调至南路,随大部队行动。“要不是老李,”我父亲后来常说,“我说不定早就见马克思了。”“老李,外号‘飞锤’,不仅收发报样样娴熟,而且机务上也有一套。自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和我在新四军皖中独立师第三团共事,我这一辈子啊……”父亲之所以屡次这样感叹,皆因他的一套娴熟技术皆传自李安本。 按计划大部队一路向南猛突,但电台始终保持静默。相反,北路小队频繁发报,他们把平时抄收的新闻稿都拿出来,反复发送。果然,敌人上当了,开始调集兵力向北围追堵截。旅长下令全速前进,争取时间。他说我们越快到达,北路的压力便会越早解除。据事后得知的消息,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多次接到南路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报告,但他并不相信,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日军的情报部门一直在跟踪监听,并随时向他报告,证明新四军的电台就在北路。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打好的算盘完全落空。 白露过后第七天,我军终于突破重围,来到了江边,与江北前来接应部队胜利会师。部队到达时,已是深夜。旅长顾不上休息,下令立即架设电台,与北路联系。“那是一个十分炎热的夜晚,”我父亲清楚地记得,他们来不及找地方,就在江边一个渔棚边架起了电线。旅长和参谋长都站在我父亲边上,等候消息。我父亲连续呼叫,一连半个小时都没有回音。大家浑身是汗,心都焦烂了。“他们也许在行动中,没有架设天线。”我父亲这样说,手里攥紧了老李临行前送给他的烟斗。这时渡船已经陆续到了。旅长指示我父亲继续不停地呼叫,一刻也不要停。 “一有消息,马上向我报告。”吩咐完了,他便和参谋长一起到江边指挥部队渡江。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亮了,东方泛起一抹淡淡的晨光。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声音。我父亲兴奋地大叫:“来了!来了!” 有人立即前去报告旅长。不一会儿,旅长和参谋长都小跑着过来了。“怎么样,怎么样了?”旅长连声问道。 可耳机里忽然出现了长时间的静默。我父亲一边调整波长,一边连续呼叫。“怎么回事?是他们吗?”旅长问道。我父亲说是的,肯定是的。“他们情况如何?”团长又问,我父亲摇头道,“不知怎么突然断了……” “呼叫,给我呼叫!” - 29 - 我父亲连续不断地敲击着电键,时间漫长得令人窒息。终于,嘀嘀嗒嗒,嘀嘀嗒嗒,耳机里传来熟悉的电波声。“老李!是老李!”我父亲叫了起来。众人一片欢呼。“嘘——”我父亲做了噤声的手势。大家随即安静下来。我父亲急忙开始抄报。抄一句,参谋长就迫不及待地拿过去照着密码本翻译,可一句也翻不出来。“这不对啊。”他对我父亲说。我父亲抄完报后,接过来一看,头脑顿时嗡了一下。 “这是脑记密码!” “什么意思?”参谋长问。 我父亲解释说,这说明他们已经销毁了密码,因为脑记密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用。 “看来他们已非常危险,否则不会销毁密码。”我父亲说。 好在李安本教过他脑记密码的方法,凭着这种方法,他把电文翻译了出来。大意是,他们已身陷重围,弹尽粮绝,密码已毁,电台也即将销毁。 旅长说:“告诉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回来,我们等着他们!”我父亲把电报发出后,对方一下子没了声音。按照李安本的操作惯例,他每收完电报,都要给收据。可这次却是例外。 “收到没有?”旅长问。 我父亲摇摇头。 “呼叫,给我呼叫!”旅长大声命令,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我父亲不停地呼叫,身上大汗淋漓。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收报机又有了声音。我父亲扶了一下耳机,连忙抄收,没想到抄下来的却是一组明码: 再见,战友…… “坏了!”我父亲心里一沉,知道这是最后的告别。没容他多想,耳机里又跳出一串明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随后,耳机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旅长接过抄报,半天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摘下帽子。我父亲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在场的人也都慢慢地摘下了帽子。我父亲将烟斗放到胸口袋,默默将电报机重新背在肩上。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江风划过长空,发出尖厉的呼啸…… (摘编自《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日军围追堵截,大部队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将我军兵分两路进行突围,但突围计划是以牺牲北线部队为代价的。 B. 小说中环境描写着重表现了江边的自然气候,如炎热夜晚、淡淡晨光、江风划过长空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气氛。 C. 小说刻画人物时,大量使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 - 29 - 描写,传神地塑造了旅长和“我”父亲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小说采用了顺叙、插叙等多种叙述手法不仅使文章情节安排张弛有度、灵动摇曳,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叙述时空具有纵深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 小说结尾老李发送两组明码“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请简要分析这两组明码在文中的意涵。 9. “老李”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的英雄形象却跃然纸上,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答案】7. A 8. “再见,战友”既写出与战友们的告别又暗示着北路全军覆没的结局,显示出李安本所代表的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精神;“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激励着战友继续奋勇前行,意志坚定,战斗到底。 9. (1)不直接出场,人物形象具有神秘色彩,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探究欲望。(2)老李的活动作为暗线,推动情节的发展,与明线相互呼应。(3)通过侧面描写老李,凸现了老李高超的发报技术和英勇赴死的胆识和气魄,表现人们对英烈精神的缅怀,深化了文章主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浏览选项,带着选项当中的信息去阅读文本;其次要简要分清“内容理解类”选项和“鉴赏评价类”选项,将选项当中提到的信息和原文作比对;再次,本着“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选出题干中要求的选项。 A项,“大部队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说法错误。原文中说“驻青城日军指挥官藤田五郎大佐曾……以为这是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这一错误的判断使他错失良机”,因此,我军采用的并不是调虎离山之计,应该是声东击西;“牺牲北线部队”说法也欠妥,小说一直强调“全速前进,争取时间”,并不是以牺牲北线部队作为代价。 故选A。 【8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其中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主题是核心,“三要素”以表现主题为根本目的,而三要素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小说就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命题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循环解题思路”。其次,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从情节本身、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来分析。再次,还要规范答题模式,这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作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必须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答题模式要采用“观点+具体阐释”式。 本题中,从内容上看,结尾处两条明码电报“再见,战友……”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说明北路军已经不幸遇难。从电报壮烈而简洁的语言上可以看出,李安本是一位坚强不屈、尽忠职守、不畏牺牲的崇高的革命者。从“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的表达效果上可以看出,新四军的反侵略的热情的高涨,同时也是在讴歌革命者为国献身的革命壮举,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生命的主题就得以突出和彰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在文本中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 本题中,要注意侧面描写的作用。从人物形象上看,通过对老李的描述,突出老李的革命意志和高超的发报技术,老李的高超技术影响着父亲,这本身也是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而服务,也塑造出我的父亲的伟大的革命者的形象。从小说结构上看,明线是在突围中与老李负责的电台进行联络的过程;老李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出场,但他却是小说的暗线,他的几条电报内容,写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北线部队的结局,明暗线交织,使文章更加完整、结构严密。从主题上看,老李的行为突出了革命者不畏惧死亡的大无畏的精神。从表达效果上看,老李没有直接出场,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探究欲望。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楚人也,字丝。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淮南厉王朝,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 - 29 - 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及棘蒲侯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上因迁之蜀,槛车传送。袁盎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曰:“以不用公言至此。”孝文帝出,宦者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袁盎乃之丞相舍上谒,丞相良久而见之,因跪曰:“愿请间。”丞相曰:“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袁盎即跪说曰:“君为丞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丞相曰:“吾不如。”袁盎曰:“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尝不称善。何也?则欲以致天下贤士大夫。而君今自闭钳天下之口。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丞相乃再拜曰:“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引入与坐,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袁盎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B. 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C. 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D. 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指在本名之外所起的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是成人后自己所取。 B. 舍人,文章中指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一般都有舍人。 C.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源自分封制,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 D. 参乘,亦作“骖乘”,文中指陪乘之人,尊者居左,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9 - A. 袁盎坚守原则,敢于直谏。孝文帝与宠幸的宦官一同乘车,袁盎认为天子应与天下豪杰英雄同乘一车,伏在车前劝止,孝文帝接纳了他的意见。 B. 袁盎为人仁慈,深受爱戴。他因为屡次直言进谏而不能够久居朝堂之中,被调职担任陇西都尉,但他关爱士卒,士卒都愿意为他而死。 C. 袁盎个性刚直,敢于纠错。他与申屠嘉偶遇,申屠嘉态度傲慢,他直接登门,指出申屠嘉不虚心纳谏,为祸不远,申屠嘉谦恭认错。 D. 袁盎目光长远,有预见性。他认为淮南王行为骄纵,建议削减其封地,但孝文帝不听。果然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2)袁盎乃之丞相舍上谒,丞相良久而见之,因跪曰:“愿请间。” 【答案】10. A 11. A 12. D 13. (1)您向来骄宠(宠爱)淮南王,不稍稍加以制止,以至于落得现在这个地步,现在又突然地打击折磨他。 (2)袁盎于是到丞相府求见(申屠嘉)。丞相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袁盎于是下跪说:“希望别人回避,单独会见。”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有如下切入角度: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①明句式,助断句②修辞句,找特点③审关系,明结构;3.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应高度重视。 本题中,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辅翼”的对象是“高帝”,因此“辅翼”和“高帝”之间不能断开,由此排除D项;“迁为队率”句意完整,意为“提升为队长”,“积功”应放在后句,因此“率”和“积”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C项;“定天下,为将相”和“诛诸吕,存刘氏”是对称结构,都是在说陈平和绛侯的功劳,这段话是袁盎对丞相申屠嘉所说,“君”是指代丞相,因此“氏”和“君”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B项。 故选A。 【11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是成人后自己所取”说法错误。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字大多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或师长取的。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误判。 D项,“果然淮南王发动叛乱,皇上辍食痛哭”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可知皇上“辍食痛哭”的原因是淮南王病死,而不是因为淮南王发动叛乱。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固定短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补,最后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做好翻译题,一要结合语境即语句的上下文理解其意思,二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做到字字落实。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要字词:“素”:向来;“骄”:宠爱;“稍”:稍微;“禁”:制止;“至”:至于;“暴”:突然;“摧”:打击;“折”:折磨;“乃”:于是;“谒”:求见;“愿”:希望;“请间”:请求单独会见。 - 29 - 【点睛】文言文的断句可以遵循下面几个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段,分层次。先通读所给文段或画线语句,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给定语句的内容划分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第二步,寻找标志,细切分。(1)查名词、代词、动词,定主语、谓语、宾语。(2)找对话词语:“曰”“云”“言”,定说话区域。(3)找虚词:辨句首、句中、句尾虚词位置。(4)查句式:定语序,防误断。(5)看对称,定上下句。(6)析修辞,定语句断点。第三步,通读文段,查连贯。反复诵读断后文段,检查所断文段是否语意贯通,符合语法规范。对个别疑难之处,可再次根据上下文及断句的技巧进行推断。 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淮南王刘长来京朝见,他平时待人处事也相当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说:“诸侯过去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等到棘蒲侯柴武太子准备造反的事被发觉,追查治罪,这件事牵连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劝谏说:“陛下向来娇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打击折磨他。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皇上不听,终于那样办了。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袁盎进入,叩头请罪。皇上说:“因为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得这样。”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同坐一辆车呢 !”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他对士兵们仁慈爱护,士兵们都争相为他效死。袁盎请假回家的时候,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车行礼拜见,丞相只从车上表示谢意,袁盎回到 家里,在下属官吏面前感到羞愧,于是到丞相府上,要求拜见丞相。丞相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见他,袁盎便下跪说:“希望别人回避,单独会见。”丞相说:“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到官署与长史掾吏商议,我将把你的意见报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谈话。”袁盎就跪着劝说道:“你当丞相,请自我权衡一下,与陈平、绛侯相比 你怎么样?”丞相说:“我比不上他们。”袁盎说:“好,你自己都说比不上他们。陈平、绛侯辅佐保护高祖,平定天下,当了将相,诛杀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您只是脚踏弓弩,才当了低级武士,又提升为队长,积累功劳做到了淮阳郡守,并没有出什么奇谋妙计,在攻城夺地、野外厮杀中立下战功。再说陛下从代地来,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书, - 29 - 他从来没有不停下车来听取他们的意见,意见不能采用的就搁置一边,可以接受的就采纳,从来没有人不称道赞许。这是为了什么呢?是想用这种办法来招致天下贤能的士大夫。而您现在自己封闭天下人的口,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你遭受祸患的日子为期不远了。”丞相于是拜了两拜,说道:“我是个粗鄙庸俗的人,确实不聪明,幸蒙将军教诲。”申屠嘉引袁盎入内室同坐,把他作为上宾。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二) 李白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注]①贺监:贺知章。贺知章曾官至秘书外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通过“归”“迎”二字精妙地概括贺知章回乡的整个过程,容量极大。 B. 颔联写皇上赐镜湖一角给贺知章,主要是为了表现贺知章蒙受皇恩,荣耀无比。 C. 尾联融情于景,如幻似梦般的往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时移世易的感慨。 D. 本诗不事雕琢,平平道来,然而其中蕴含的情感却真挚饱满,令人动容。 15. 请从艺术手法和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颈联。 【答案】14. C 15. ①“空”字,徒劳之意,运用巧妙,故人已逝,荷花空自盛开,无人欣赏,写出时间永恒流逝,而荣华成空、生命不在的感慨,悲伤之情蕴含其中。②运用对比手法,“人亡”与“故宅在”“荷花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和物是人非的悲慨,也为尾联的“凄然”蓄势。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掌握关键信息,最后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 29 - C项,“尾联融情于景”说法错误。尾联中,诗人睹物思人,对酒怀人,往事历历在目,所以“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如幻似梦般的往事,空余故宅的现实,不仅有睹物思人、对酒怀人之念,也更有萧条异代、物是人非之感,这一切,不能不令人落泪沾巾、凄然伤情。但尾联中并没有进行景物描写,不能说“融情于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炼字的能力。解答表达技巧题型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此题可结合词的注释,抓住关键词,通过联想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解答诗歌炼字题型,一般来说有三个步骤:(1)解释词语(本义+语境意)+翻译词语所在的句子(详细翻译,适当的联想和想象)(2)手法(主要答手法及其作用,一般一到两种)(3)这个字或者词语,更好的抒发了……的情感(关联诗歌中心)。 本题中,要求从艺术手法和炼字的角度来赏析颈联。首先从艺术手法上看,颈联“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句中描写了人已逝去,仅余故居尚在,镜湖里空有朵朵荷花绽放的场景,这就将将友人的亡故不在,与故宅犹在、荷花生长作了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贺知章的深深怀念之情和物是人非的悲慨。可以想象,如果贺知章还在世的话,此时二人的相聚,应该是怎样的情形。“荷花生”不仅点明了此行的季节,而且还带有无限的情韵。从炼字的角度上看,本联中的“空”字用得很传神,“空”是徒劳的意思,写出了故人已经逝去,而荷花却空自盛开,无人欣赏的画面,表达出了时间永恒流逝,而荣华成空、生命永诀的感慨,悲伤之情蕴含其中,更准确地传达出了诗人那深深的思念之情。 - 29 - 【点睛】诗歌鉴赏要做到下面的几点要求:1、紧扣要求、吃透提示: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不要答非所问。要紧扣要求,具体作答,切忌笼统、空泛。有时出题人为让考生准确把握题意,给了一定的提示,对这些提示一定要吃透,不可轻易放过,这往往是引导我们答题的路标。2、调动积累、理解内容:调动积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面:(1)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2)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3)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4)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理解内容时,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利用所有的信息。如诗眼、诗句、章法、技法、典故、注释,甚至题目等,立足于全诗解读。3、联系诗句、分析情感:析意象、品意境、评技法。从意象去分析诗的情趣、基调、社会意义等。阅读时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像,去再现、补充诗的容。在深入理解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特征和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后,决心纳谏。“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下令之初的盛况。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现故土百姓安于异族统治,顺服异族君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 【答案】 (1). 群臣进谏 (2). 门庭若市 (3). 佛狸祠下 (4). 一片神鸦社鼓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题默写时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有:“谏”“庭”“狸”“祠”“鸦”“蜉蝣”“渺”“沧”“粟”。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和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它们的继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它们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阿拉伯数字 中文书写系统的过程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 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扩展,一方面是由于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阿拉伯数字书写简便,与汉字的区别性强,( ),因而在获得中文书写系统的接受后迅速在各个领域扩展使用;另一方面,其扩展也得益于社会发展和国家语言文字标准的引导,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政策法规对其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29 - 总体来说,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应用是一个逐渐扩大范围的过程,发展到今天,它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中文书写系统,跟汉字数字形式大体上形成了分工互补、 的格局。从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脉相传 融入 推广 各司其职 B. 一脉相通 加入 推进 按部就班 C. 一脉相传 加入 推广 按部就班 D. 一脉相通 融入 推进 各司其职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可以用它简便地表示计量、编号等 B. 在表示计量、编号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C. 阿拉伯数字便于表示计量、编号等 D.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计量、编号等特别简便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B. 从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中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C. 其扩展过程的反复和逐步稳定可以看出,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D. 其逐步稳定和扩展过程的反复说明,书写系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国家的规范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7. A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本题中,第(1)空,一脉相传: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一脉相通:比喻事物间互相关联,如同血脉一样相通。“一脉相传”侧重于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这里表述的是“汉语和汉字”的传承,应选择“一脉相传”。第(2)空,融入:融合。加入:加上,掺进去;参加进去。这里形容的是阿拉伯数字融进中文书写系统,应选择“融入”。第(3)空,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推进:推动工作,使前进;战线或作战的军队等向前进。这里是形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政策法规”发挥的作用,应选用“推广”。第(4)空,各司其职:各自管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按部就班”有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的意味。根据文意,应选择“各司其职。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本题中,括号前的陈述对象是“阿拉伯数字”,从前后主语一致的角度看,可以排除A、D项;C项主语是“阿拉伯数字”,而前文已有了“阿拉伯数字在中文书写系统中的扩展……与汉字的区别性强”的句子,从简洁的角度看,可以排除C。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A项,搭配不当,“说明”的主语不能是“……中”; C项,搭配不当,“看出”的主语不能是“反复”和“稳定”; - 29 - D项,前句“逐步稳定和扩展过程的反复”语序不当,后句“及其”使用不当。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过去,搜寻外星生命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对准氧气,①____: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②___?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且极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如果某颗行星富含一氧化碳,③____。这种新认识可能带来新突破,人类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外星生命。 【答案】 (1). ①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2). ②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 (3). ③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都将目光对准氧气”和空格后的观点,可知应该填写“但现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第②空根据后面的“因为”“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可知应该填写“为什么不能有一氧化碳呢”;第③空根据前文“非生物过程”可知应该填写“就不可能有生物存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提取关键信息,每空不超过四个字。 2019年6月12日上午,在北京北站外的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进口,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落位,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为今年9月联调联试和年底开通运营奠定了重要基础。京张高铁全长174千米,建成后将成为联通2022年冬奥会两个主办城市的重要交通方式,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由目前最短的2小时58分缩短到1小时内,智能动车组将实现350千米时速的自动驾驶,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保驾护航。 2019年6月12日上午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 【答案】 (1). 京张高铁 (2). 铺轨完成 (3). 时间缩短 (4). 自动驾驶 - 29 - (5). 北斗导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属于“提取关键词”题型,解答此类题型时,要做到“3关注1回顾”:1.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这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短句或词语往往是关键词之一。2.关注关键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藤摸瓜,找到相应的关键词。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说明性、修饰性内容,则应删除,以便凸显主要信息。3.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某些语段中有较多的相同词语或内容相近的语句,只要把这些词语或语句逐一合并,提取关键词就方便多了。4.回顾所选关键词。先看看自己选择的关键词中有无重复,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语段的中心内容。 本题中,文段论述的话题就是“京张高铁”,因此“京张高铁”是第一个关键词。文段的重要内容是京张高铁铺轨完成,文段中谈论到京张高铁的特点是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到1小时内,智能动车组将实现自动驾驶,并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保驾护航。根据这些关键内容,可以提取京张高铁的“铺轨完成”、京张高铁速度很快,运行“时间缩短”、京张高铁实现了“自动驾驶”、采用“北斗导航”这几个关键词。 【点睛】压缩语段一般方法有:(一)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二)分层法。这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三)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中国每年垃圾总量超过10亿吨,且每年以5-8%速度增长,国内至少有三分之二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窘境,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困扰城市的发展,而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的关键。 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好处很多,但有不少市民表示不理解: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也有人表示:我自身在垃圾分类上做得很好,可就我一个人在做垃圾分类有什么用?我又何苦呢? - 29 - 针对以上看法,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面向复兴中学全校同学写一份关于“践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参考范文: 提升环保自觉,崇尚绿色生活 复兴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厨房里一字排开的4只垃圾筒;办公室里,同事们因为“小龙虾壳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争得面红耳赤;家里面,小朋友把刚从学校学会的垃圾分类知识教给爷爷奶奶……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了上海市民的环保动员令,也映照着市民对绿色风尚的追求。 今天,践行绿色生活、实现垃圾减量、破解“垃圾围城”的城市困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建章立制,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有专家称,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由墙上的标语,变为法律之下的全社会集体行动,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市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乃至相关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绿色生活方式的塑造,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推一把,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垃圾分类的刚性制度和市民的环保意识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等到环保意识完全成熟之后,再让相关措施落地。现在,很多市民拿出了复习考试的劲头,钻研起了各种垃圾分类的问题:用过的粽叶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家里的宠物粪便算什么垃圾,要不要冲进马桶里?这一现象说明:正是在制度的推动下,在垃圾分类的实践过程中,相关理念才能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进而推动树立绿色风尚的标杆。 环保意识,最终要落实到人们的生活细节中。不可否认,突破生活的“舒适区”,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对谁都不轻松,但向前跨出一步,才能望到更远的风景。大家总是向往干净整洁的环境、期待成熟的垃圾分类制度,轮到自己实施时,才更深体会到细节的重要。小区的垃圾房改为定时定点开放,生活的节奏要匹配上垃圾房的开放时间;买菜时,带上帆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出差时,带上便携式的洗漱用品……一些关乎环境保护的宏大命题,也与个人生活细节的改变有关。 - 29 -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环保升级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比如,有的地方立法规定,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饮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对此,一些手机订餐平台表示:将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用户下单时,平台将不再默认提供餐具。对消费者来说,细节的变化,促使自己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尽可能自备餐具,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对商家来说,因为法律作出了硬性规定,促动经营主体在绿色包装、产品质量、价值赋能上下更大的功夫。减少的是一双一次性筷子、一根塑料吸管,多的却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关于绿色生活的默契。 在此,我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一、养成分类习惯,增强“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意识,准确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持之以恒地在家庭、单位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分类投放,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为。 二、传播分类理念。主动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普及,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单位等身边人,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浓厚气氛,助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时尚。三、参与分类管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及时举报制止垃圾混投混装混运行为,坚决抵制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人和事,以积极的姿态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行稳致远。四、倡导源头减量。养成低碳节约、循环利用的工作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光盘行动”“限塑令”等垃圾减量行动,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选购净菜,以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控减垃圾减量。 践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倡议人:XXX XXX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 29 - 1.审题: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根据任务的要求“写一份倡议书”来体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中第一段谈到了我国现在面临的“垃圾窘境”及其造成的污染问题,第二段谈到了不少市民不理解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垃圾分类带来不便,一是认为自己一个人垃圾分类没有用。很明显,第二段的内容才是写作立意的重点对象,针对市民认为垃圾分类带来不便的看法,可以分析垃圾分类的好处和重要意义;针对市民认为自己一个人垃圾分类没有作用,可以谈谈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先从自己做起,再逐步带动周围其他人也进行垃圾分类的理念。本文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垃圾分类的方式、意义、效果等,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2.参考立意:在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要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如何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垃圾,城市中那无处安放的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保护生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等。 3.行文结构:这是一篇倡议书,写作时需要注意演讲稿倡议书的格式。要明确倡议的对象,要明确身份,要有恰当的问候语。正文部分,先陈述垃圾分类的意义,再指出垃圾分析的方法,突出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节约资源,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做垃圾分类的积极行动者。最后,发出倡议,具体指出倡议的内容和做法。 4.写作素材: (1)张婵娟,仙霞大郡44号楼组长,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之际,就踊跃报名了志愿者工作,她说:“垃圾分类是件好事,当然得支持,作为楼组长,我更要给44号楼的居民带个头。”每次轮到她值班,总是早早的到了点位,一起为前来倒垃圾的居民做指导。这天,她照常来到点位开始了志愿者工作,一不小心脚一滑,摔了一跤,当场摔懵了,把居民和一起值班的同伴吓坏了,大家把她扶起来一看,手上划了个很深的大口子,同伴让她赶紧去医院看看。看似只是手上的口子,但是切面很深,医生让张婵娟转到了骨科病房,打了麻药,进手术室做了表皮切除和创口清理,伤口缝了5针。当天下午,居委干部了解到情况,到医院看望张婵娟,问询了她的病情,安慰张婵娟好好休息,志愿者工作等康复后再做也不迟。张婵娟说:“轻伤不下火线,受伤的是手,我的嘴和脚还好好的,不碍事的。”第二天,张婵娟就坚持值班了,虽然受伤的手刚缝了针,隐隐作痛,一周后才能拆线,但张婵娟做志愿者工作时一丝不苟,仍专心维护居民垃圾分类的秩序,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2)今年3月28日虹康居委全面启动垃圾分类以来,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热心人士,在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5月7日晚上6:30左右,虹康一期东大门垃圾分类投放点,来来往往很多人在投放垃圾,有一位阿姨手里拿了很多垃圾来倒,倒完后她突然发现自己家的钥匙不见了,还不是一把,而是一串。她十分焦急,我们的志愿者杨志才老师了解情况后马上帮忙一起寻找。甚至不厌其烦地把垃圾倒出来寻找,经过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三个桶的细心查找,终于帮居民找到了钥匙串。归还钥匙后,杨老师还帮忙把散倒出来的垃圾清理干净。杨老师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失主及周围居民的交口称赞。正是有许许多多像杨老师这样的志愿者们不计报酬、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垃圾分类的第一线,才使得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顺利通过验收,感谢他们! - 29 - (3)作为宝安惟一的垃圾综合处理环境园区,老虎坑环境园担负着宝安区和光明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每天接纳约4500吨生活垃圾,其中每天卫生填埋约3300吨、焚烧120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朱国强看来,能把生活垃圾堆到80多米高的地方仍能保持好的环境,这与老虎坑日常规范、科学的管理是分不开的。作业面不间断消杀、24小时机器除臭;办公区一周三次消杀,每天多次除臭;路面勤冲洗;填埋作业严格按照卫生填埋场的规范分层填埋,保证裸露面积不超过3500平方米;夜间零裸露面??这些,都要严格按照卫生填埋场的规范来做。 (4)凡是第一次到我们家的人都会对我们家的三大“奇怪现象”提出疑问。第一便是阳台上那些大小不一的花盆表示好奇,因为每个花盆里种的都不是花,有的是辣椒,有的是草莓,还有一株芸豆……每年冬天只要暖气开始上水供暖,我便开始在花盆里种上第二茬的种子。到了冬天屋里干燥,这些大大小小的花盆就是我们家的“绿色节能加湿器”,一举两得。第二个怪现象便是卫生间与厨房的两个水桶,那是为节水减排安放的。最奇怪的现象就是60平方米的房子有3组6个垃圾桶,每一组的垃圾桶的形状与颜色都有明显的不同点,每种形状与颜色都是不同垃圾的投放点,就是为了提醒家人在扔垃圾的应该扔进哪个桶里。 (5)在临汾路1564弄小区,平均年龄超过67岁的阿姨们组成了一支8人队伍。在过去的485个日夜里坚守,定时定岗为居民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指导工作。一开始居民投来异样眼光,更有来自家庭的反对意见。顶着多方压力,阿姨们仍坚持将这份“脏”工作做了下来。除了宣传、指导与监督,每日还会清洗垃圾桶,使社区在整个夏天都再也闻不到垃圾的腐臭味。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理解,给予志愿者肯定与赞扬,并自觉在家中就把干湿垃圾分类完毕。今年春节期间,阿姨们终于有了4天假期。假期中,居民们也都能自觉执行,初步形成了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 29 - 【点睛】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倡议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就某事向特定成员进行号召呼吁,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某件事情中来,要能起到宣传倡议的效果。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 29 -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