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散文 学案4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现代文阅读·散文 学案41

1 学案 41 分析作品结构(二) ——训练反馈 一、对点训练 (一)高考题组 (2010·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自 然 (美)爱默生 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空 气就是一剂拥有不可思议效力的补品。在阴沉天空下的暮色中,当我穿行在一片荒芜的坑坑 洼洼的雪地里时,我并没有想到任何特别好的运气,但就在这时,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 喜悦。 同样,在森林里,一个人抛掉他所经历过的岁月,就像一条蛇蜕掉自己的皮一样,因此 无论在生命的哪个时期,他都是一个孩子。在森林里,人们拥有永恒的青春。在这些上帝的 花园里,笼罩着端庄神圣的气氛,常年举行着欢宴,园里的客人即使过了一千年也找不到厌 倦的理由。 在森林里,理智和信仰回归到我们心中。在那里,我感觉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无法降临 到我的身上——没有自然不能修补的耻辱和灾难。站在赤裸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无 忧无虑的空气中,上升到无限的空间里——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我变 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空如无物,但我却将万物都纳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 循环流动。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时,最亲近的朋友的名字听起来也觉得陌生而并不重要 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扰而已了。 我热爱那不受抑制的永恒的美。我从荒野中发现的东西比街道上或村庄中发现的还要亲 切自然。在宁静的自然中,尤其是在远方的地平线上,人类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样美丽 的东西。 人们从荒野和森林中体会到的最大的快乐暗示了人类和植物之间的一种神秘的联系。我 并不是独自一人无人回应的。它们向我点头,我也向它们致意。风雨中树枝的摇曳对我来说 既陌生又熟悉,它使我感到惊奇,但却并不是从未见过,那感觉就像当我认为我的思想公正 或行为正确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个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种更优秀的情感。 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产生这种喜悦的力量并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里,或 者在这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中。对于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自然并不总 是穿着节日的盛装,相反,昨天还在仙女的嬉戏中散发芳香、闪烁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忧 伤笼罩。自然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对于一个遭受灾难的人来说,他内心的火焰中就蕴涵 着忧伤。一个刚刚失去了亲近朋友的人会从自然风景中感受到一种轻视,而天空在那些卑贱 的人头顶上,也会显得不那么庄严宏大。 1.文章开篇“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它既适合喜剧,也同样适合悲剧”一句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第六段画线部分与第一段画线部分之间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模拟题组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2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 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 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 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 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 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 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 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 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 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 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 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 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 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 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的。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 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 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 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 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不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 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 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 便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 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 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做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 不懂,但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⑪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 更深刻,更恒久。 ⑫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 年 10 月,上海 (原载 1936 年《中流》第 1 卷第 5 期) 3.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耽在磁器口的光阴 向狸狸 3 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 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 我已望不见它,却知道它仍旧在重庆城西,头微微偏着,左手轻轻挽着嘉陵江水。这个 曾经的水陆码头,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变迁成的著名磁器产地——它因此而 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烦就将书本一推,径直出学校后门搭车去磁器口。 磁器口的大门横立在马路中间,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车辆在其中来来往往。磁器口的 正街从上往下,将世界剖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半条街住着的磁器口人,靠在时间的背后,坐 在低矮的檐下,嗑着瓜子,闲聊着天,不曾看三三两两过往的行人一眼,他们是磁器口的昨 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个繁华的热闹的磁器口闹市就近在眼前了。 当然,还可以走侧门,或者通过小巷进入磁器口。无论从哪个方向,最终的目的地都是 那一条古旧而人声鼎沸的短街,它顺着蜿蜒的阶梯一路往下,一直伸到一条浅浅的河道里去, 在几条木船上继续延伸,消失在船头。南来北往的商户贩卖着各种吃食,不大的街,光是麻 花店就有十几家,陈麻花最有名,店前总是排着长而曲折的队伍。磁器口的毛血旺和鸡杂闻 名城内外,店家招牌上的字歪歪扭扭,桌椅也旧得像坐不住,但生意红火得很。 龙隐寺也以寂寞的姿态在短街中凑着热闹,传说当年朱元璋之孙朱允炆皇帝削发为僧, 就隐避于此——传说而已。寺里香火不旺,倒是门前的那面佛墙,总是热闹非凡,站在佛墙 正前方 10 米处闭眼摸索着往前走去,如果走到墙面前正好摸到佛字就表明运气不错。那个 佛字实在太大,去往它的路途也不遥远,我从没看到有谁没摸到那个佛字,我们活在这个世 上,本就都是幸运的人。可是虽然如此,人们仍然忍不住要去看看自己的运气。我曾站在一 旁,看失意的朋友闭着眼艰难地往前走去,充满了虔诚,一双手一步步接近那个象征着好运 的佛字,越来越近,那对于我而言,也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无限幸福的时刻。 茶馆是磁器口大街上旧时的影子,店堂很小,台下的人喝茶聊天,台上的艺人敲敲打打, 唱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曲子。在离开重庆之前,我和朋友从茶馆门前经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 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会儿,突然一阵接一阵砰砰的沙哑的胡琴声传来,那么近那 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紧了,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我从未听懂的茶馆里的音乐,我知道离别即 将来临。 我亲爱的磁器口,如果你还能记得我对你的喜爱和留恋,能感觉到我对你的思念,请为 我留一个僻静的所在,让我有一天,还能回得去。回到青春年少的我,静静坐在无人的角落, 坐一个下午,看云飘飞,变幻不同的形状,看太阳一点一点西落;坐一个晚上,看磁器口的 屋子和树木变成沉重的阴影,然后又随着黎明的到来,一点点转醒。 我终于离开磁器口了,世界很宽广,人有精力就要去行走。当年抗战时期,省教育学院 在磁器口办学,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吴宓在这里传道授业,闲时也去街上转转,在茶馆里坐 坐。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宗白华等许多美术家及美学家也曾在这里生活过。不过每个 人都是要走的,不论是空间意义上的,或者是时间意义上的。如今的磁器口喧嚣繁忙,人来 人往,过去的风流早已在时间的沙漏中渐渐云散。有些东西已经变了,有些东西却一点没变。 事都是过眼云烟,人比事长久,而物——古镇、古镇里的房子、墙、树木、石头比人更长久。 尽管如此,我仍然经常想起磁器口,想起那些兜兜转转的少年往事,想起不能回复的独 一无二的大学时光,想起那些耽在磁器口里的光阴。我就这样从青春的路口路过,来来回回 地路过,直到最后一次路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发表于《格言》2009 年第 13 期“月亮散文”,略有改动) 4.(1)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成都滋味 陈建功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味。 品出一座城市的滋味,难,也不难。难,在于有的人深谙风俗,却永远找不到爱这座城 市的感觉;不难,在于有时一个人,一番景致,一段唱词,突然就使你感动起来,激动起来, 乃至可以顿悟这座城市的神韵,品出这座城市的滋味,立马有了那种难舍难分的依恋。比如 北京之于我,她的“滋味”是暮色中前门箭楼上飞来掠去的燕子,是丽日下盘旋于蓝天发出 嗡嗡哨音的鸽群,是关学增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北京琴书,是居高临下直议朝政、挥斥方 遒、言语机锋的“的哥”……有一回,和一位“的哥”侃得开心,结账时说:“哥们儿,今 天给您 28 块算是我赚啦,坐了您的车,还听了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单口相声专场!”那“的 哥”忙说:“两赚!两赚!我赚了您 28 块,还当了一路的蒙代尔、戴相龙呢!”北京滋味 不仅在景观、风情里,还渗透在北京性格里——夸张、夸饰,不管是豪门巨子还是升斗小民, 都那么优越、自信,自得其乐中洋溢着君临天下的自豪。 我爱北京并不奇怪,因为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半个世纪,而我为成都所倾倒,却似乎是 须臾之间的事情。我曾经沿着成都一条大街一路走去,在这个茶楼望一眼,到那个茶楼待片 刻。只记得处处人声鼎沸,横七竖八地摆放的矮矮的竹椅上,横七竖八地坐着茶客们。掺茶 的手提尖嘴铜壶,跳芭蕾一般在茶客间转悠。那时只是感叹,成都人的“龙门阵”可真火爆 啊,猛一看还以为整条街的老百姓都来开会议事呢。我默然了,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成都滋味 的最好注脚。“安逸”,就是成都的哲学。在某些人眼里,这哲学或许就是慵懒与无为的代 名词,而我们为什么不明白,因了这哲学,成都人无心纠缠于无谓的争斗,也绝不沉湎于高 堂讲章。他们一心一意经营自己的美好生活,即便地震来袭,洪水滔天,他们依然要过得爽、 过得美,这难道不就是成都人的魅力?难道不也正是人类追求幸福之天性吗? 这一刻,成都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安逸的成都,要过舒心日子的成都。或许,这就是我 终于悟到的成都滋味? “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五个月,我又一次来到了成都。 成都遭受地震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下属的都江堰,昔日簇新的楼宇已经布满了裂痕。 想起地动山摇中绝望的呼喊和惨烈的奔跑,我心中久久难以释怀。然而我到了名为“勤俭人 家”的灾民安置点,看到那些在活动板房构建的社区暂时栖身的人们时,我忽然为自己惭愧 起来。 如果没有那些活动板房,你能看得出他们是灾民吗?没有沮丧,没有失望,每个人都活 得平静而安详。老人们在喝茶,孩子们在嬉戏,也有不少男男女女在打麻将。不远的地方, 在举行灾区群众的自行车大赛,喝彩声、锣鼓声阵阵传来。我这么说,绝不是想粉饰,说他 们过得如何幸福美满,也无意遮掩他们或有的怨言和不满。但他们使我感到羞愧,因为他们 那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充分展示着成都人的坚韧与达观。 那一天,从“勤俭人家”出来,来到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擎一把布伞,流连于古风浓 郁的街区,一边赞叹成都建设者的匠心独具,一边思索着成都性格的源流。渐渐的,一幅发 生在北京,一幅发生在成都的历史图景拼贴到了一起。在北京,因民国的到来而断了钱粮的 八旗子弟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到天桥的游艺场唱起了单弦岔曲儿,尽管他们都说不过是来玩 玩,言语中却已经开始了落魄者的不甘和失意者的自嘲,这就是北京滋味的开始。而几乎是 在同一个时代,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后永留成都少城生息的八旗兵遗少们,也不能再靠习武骑 射领取钱粮为生,他们养成的少城子弟的安逸洒脱之风,渐渐由宽窄巷子吹向了里闾街 肆……这会不会又是成都滋味的一个源头呢? (有删改) 5.文章题为“成都滋味”,却为何从北京写起并多次提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 合文章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时 光 冯骥才 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 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光的感觉乍然出 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 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 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 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 空濛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 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究竟哪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 被时光干干净净地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 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 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的目光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 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高超的 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 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了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 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 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 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 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 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 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 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 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 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 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 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 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选自《散文》,有删改) 6 7.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这句话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认为,文章完全可以以“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结尾,为什么作者 还要写最后两段呢?试做探究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 “舞台布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解析 本文在结构上围绕开篇一句,分别写了自然作为“喜剧”和“悲剧”的“舞台布 景”两部分内容。 2.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 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 从“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极度的喜悦”到“对于这些喜悦加以大力节制是非常必 要的”,是作者对自然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3.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 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 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⑪⑫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7 照应标题。 解析 ①②两段总写,③~⑩段分写,⑪⑫段总结。 4.(1)总领下文,引出描写对象——磁器口。 (2)①照应前面的“离开重庆已有三年”,并与结尾相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②领起 后文对磁器口的介绍。 (3)①总结上文,照应开头第一段。②强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法回去的痛 惜之情。 5.①作为引子,引出成都。②因为作者在北京生活时间长,对北京的滋味感受较深, 提到北京应属自然。③北京和成都有相似点:作者认为它们作为城市性格的源流可能相同, 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相似之处,如易满足、较乐观等。④意在对比,通过两相比照, 可使读者更鲜明地感受成都的滋味,同时也印证了作者所说的“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滋 味”。⑤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文化内涵更为深厚。 解析 先找出文中提及北京的文字,然后从内容、结构和手法三方面分析其作用,重点 从内容上挖掘。 6.承上启下。由上文写北京“滋味”过渡到下文写成都“滋味”。 7.示例:①直接入题,照应并点扣题目“时光”;②解释“时光”的内涵,引发对已 逝时光的回味和思考,领起全文。 解析 本文首段选定了岁末时刻,由时间联想到了时光,从时光中感受到了逝去的岁月。 第一段是本文的领起段,照应标题是其最基本的作用,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该段对时光的定位 和由此而引发的思考,下文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进行的思考。 8.没有珍惜好、利用好自己拥有的时光,生命浪费在虚妄的追求里;更没有创造出有 生命力的人物。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本题涉及的句子正是作者的思考 所在,而对句子含意的解说却在后文中“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掂量他们的 寿命有多长”;作答时不能直接用原句,必须围绕着时光和人生经历用自己的话将这些意思 表达出来。 9.①时光在这里,好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掉了,但是它却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 或再生。②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生命再造了富有灵魂的新生命,这些新生命是永存的,不会消 逝。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中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文章的主题形象是“时光”, 它蕴含着作品的内涵,需要挖掘其所在。同时作者又是借助木雕来具体形象地揭示作品内涵 的,因此要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阐发。 10.这样安排,首先,前后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倒数第二段写电来灯亮照应了第二 段的“今晚突然停电”;最后一段照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这样处理,结 构更完整。其次,使意思更加明确,思想更加深刻,意义更加深远。总体上看,作者先写 “明”(首段对时光的解释),再写“暗”(第二段始),最后再到“明”(灯亮),表面是写灯光, 实质上是写思考、认识的意义所在。“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一句点明 了答案已蕴含在前边的内容里。而前面用“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使文章有起伏, 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使要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答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 两方面思考组织答案。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