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平谷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高二语文 2020.11 一、基础与运用(共 50 分,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B.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 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 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 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 项,“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是“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敏”意思是“奋 勉”“勤勉”。 故选 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就有道.而正焉 B. 策之不以其道. C. 任重而道.远 D. 朝闻道., 夕死可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 结合所给句子具体分析。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道”用在动词“传”后面, 在这里是名词,解释为“道理”, A 项,“就有道而正焉”这句话的意思是“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在这句话中 “道”是名词,解释为“道德”; B 项,“策之不以其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 鞭策它(指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在这句 - 2 - 话中“道”是名词,解释为“方法、途径”; C 项,“任重而道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 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在这句话中“道”是名 词,解释为“路程”; D 项,“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中“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道”是名词, 解释为“道理”。 故选 D。 3. 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克己复礼为仁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知者不惑 D. 未成一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判断通假字的能力。 C 项,“知”通“智”。 故选 C。 【点睛】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文胜质则史. B. 请事.斯语矣 C. 非礼.勿视 D. 敏.于事而慎于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古今异义。 A 项,史:古义,浮夸;今义,历史。 B 项,事:古义,实践;今义,事情。 - 3 - C 项,礼:古今同义,礼教、礼法。 D 项,敏:古义,勤勉;今义,敏捷、聪敏。 故选 C。 【点睛】 5. 下列有关《论语》的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 《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 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C.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D. “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本题重点考查对《论语》有关知 识的把握情况。 B 项,“《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错误,选项说反了,《论语》以语录体为主, 叙事体为辅。 故选 B。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 自贼.者也 贼:小人 D.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 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 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C 项,自贼者也,意思是“自己残害自己”。贼:伤害、残害。 - 4 - 故选 C。 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文言实词的通假的能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声旁的字或者声旁),考生平时要注意 积累。题干要求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 项,“内”同“纳”,结交。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 项,“要”同“邀”,求取。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意思是: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 项,“然”同“燃”,燃烧。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 项,不含通假字。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故选 D。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④犹其有四体..也 ⑤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⑥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词义扩大,文 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 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 (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 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 - 5 - 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①②④古今同义。①孺子:小孩子。②乡党:乡里,也指同乡的人。④四体:四肢。 ③⑤⑥古今异义。③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 的生命。⑤爪牙,古义:比喻重臣,武将。今义:指坏人的党羽。⑥丈夫,古义:男子的通 称。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故选 B。 9. 下列句中加横线“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 知皆扩而充之矣 C.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D.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项,代词,代前文的“四端”。 C 项,结构助词,的。 D 项,代词,代“治天下”。 故选 A。 10.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其斯之谓与 C. 不学《礼》,无以立 D.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 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 6 - 例句:判断句,“……也”,表判断。“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意思是:对别人没有同情心, (那么)他就不是人。 A 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意思是:廉颇是赵国 优秀的将领。 B 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其谓斯与。“其斯之谓与”意思 是:难道不就说的这件事吗? C 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的办法。“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仪 礼貌,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办法。 D 项,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 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故选 A。 11. 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 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 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 《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 才最终确立。 D. 《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 气势磅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 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特别是名家名作以及课下注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识记时 要牢记细节,易错点、易混点要列出表格对比整理记忆。 C 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 《孟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故选 C。 12. 下列对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 是天经地义的。 - 7 - B. 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 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 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 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 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 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错误选项 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 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 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C 项,“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 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 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从人的思想意识出发的。因此应当是“唯心主义 思想”。 故选 C。 13.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 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 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 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 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B 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 - 8 - C 项,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 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 D 项,②“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 译为“认识”。 故选 A。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 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 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虚词的每个 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在复习时重点注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 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自如了。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在文言文综 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 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 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A 项,助词,的;代词,它们。 C 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或承接。 D 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 B 项,均为介词,在。 故选 B。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 ⑦南.征北.战 A. ①④/②③/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④⑤⑥/②/③/⑦ 【答案】C 【解析】 - 9 -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 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 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①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善: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③④⑤⑥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分别译为: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无私;苦,使…… 受苦。⑦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向北。 故选 C。 16. 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 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 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 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 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 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 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课文相关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阅读文章,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B 项,“相悖的”错,课文中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 观的进一步扩展,且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故选 B。 1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 合称“三礼”。 B. 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 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 以助教化。 D. 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 10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 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 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 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错误。《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故选 A。 18.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①敏:机敏 ②慎:谨慎 B. 质胜文.则野. ①文:华美、文采 ②野:不受拘束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①喻:比喻 ②利:利益 D. 迩.之事.父 ①迩:近 ②事:侍奉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 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 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 项,句意是: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①敏:勤勉。 B 项,句意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②野:粗野、鄙俗。 C 项,句意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①喻:知晓,明白。 D 项,句意是:近可以事奉父母。 故选 D。 19.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 B. 质胜文则.野 故木受绳则.直 C.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能容于.远近 D. 人而.不仁 死而.后已 【答案】B 【解析】 - 11 -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 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 含义。 A 项,焉:代词,代指自己/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B 项,则:连词,表承接,就。 C 项,于:介词,在……方面/介词,表被动。 D 项,而: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 故选 B。 20. 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 克己复礼为仁 B. 敏于事而慎于言 C. 文胜质则史 D. 如礼何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 A 项,判断句,“为”表判断。 B 项,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 C 项,判断句,“则”表判断。 D 项,固定句,“如……何”。 故选 B。 【点睛】 2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 )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③回虽不敏..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古之学者..必有师 A. ②⑤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古今异义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 12 - 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要做到词不离 句,看放入句中是否通顺。 ①自省:古今同义,自我反思、反省。②终身:古今同义,一生,一辈子。③不敏:古今同 义,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④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⑤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故①②③全都属于古今同义。 故选 C。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见贤.思齐焉 ②见贤思齐.焉 ③可以群. ④远之事.君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择善.而从之 ⑦草.菅人命 A. ①⑤/②③⑦/④⑥ B. ①②/③④⑦/⑤/⑥ C. ①⑥/②⑤/③④/⑦ D. ①④⑤/②/③/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和意动等。需要放入句中看前后是否符合句意。 ①贤: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人。②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齐。③群:名词用作动词,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变得合群。④事:名词用作动词,为……做事,侍奉。⑤厚、薄:形容 词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⑥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建议。⑦草:名词意动 用法,把……当作小草。故①⑥/②⑤/③④/⑦分类正确。 故选 C。 23.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 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 “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 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 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 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答案】C 【解析】 - 13 -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思路、手 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比对原文,辨析正误。 C 项,“‘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从这个层面来说,应该“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 故选 C。 24.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 敬。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 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 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 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 士,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也泛指读书人。 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 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 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 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B 项,“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部书。《大学》《中庸》《孟子》 《论语》合称“四书”。 故选 B。 2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焉.能(yān) 譬.如(pì) 疾.之(jí) B. 弗.能(fú) 慈.子(cí) 诸.侯(zhǔ) C 盗贼.(zéi) 兼.相爱(jiān) 墨.子(mò) D. 窃.取(qiè) 不禁.(jìn) 恶.施不慈(w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把握查多音字、形声字、生僻字的读音的能力。 - 14 - B 项,“诸侯”的“诸”读音改为“zhū”。 故选 B。 2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当察乱何自起 B. 故不孝不慈亡有 C.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 A 项,句意为: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当”同“尝”,曾经。 B 项,句意为:所以没有不孝敬长辈和君王。“亡”同“无”,没有。 C 项,句意为:所以如果圣人们以治理天下为已任。无通假字。 D 项,句意为: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受”同“授”, 教授。 故选 C。 27.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虽父之不慈.子 B. 故亏父而自利. C.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 D.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的辨析能力。 A 项,慈,形容词用作动词,慈爱。 B 项,利,使动用法,使……得利。 C 项,盗,动词作名词,小偷。 D 项,“孝慈”,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古今同义。 故选 D。 28. 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子自爱..,不爱父 B. 贼爱其身,不爱人.. C. 凌万顷之茫然.. D.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答案】D 【解析】 - 15 -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 A 项,自爱,古义:只爱自己;今义:指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B 项,爱人,古义:爱惜别人;今义:爱慕的人、恋爱的对象或婚姻对象。 C 项,茫然,古义:辽阔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D 项,其国:古今同义,他自己的国家。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 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 义财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衣敞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 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 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 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 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 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 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 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 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 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 - 16 -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2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 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B. 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 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C. 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 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D. 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 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 3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路性情粗野,刚直好勇。他曾经欺侮孔子,后来被孔子以礼诱导,最终拜孔子为师。 B. 子路自尊自信,不慕虚荣。孔子认为子路即使穿着破旧袍子和穿着皮衣的人站在一起,也 不会感到羞愧。 C. 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事 务。 D. 子路尽忠职守,不避危险。卫国政乱时,子羔劝他不要进城,子路以“不避其难”为由拒 绝了,最终玉碎当场。 【答案】29. C 30. C 【解析】 【2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南子,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 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 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 “得过”是“得罪过”的意思,后面要跟宾语,句子结构才完整,所以应该是“灵公太子蒉 聩得过南子”,排除 AB。句中的“卒”是“死”的意思,根据句意对应的主语是“灵公”, 所以应该是“灵公卒”,排除 D。 故选 C。 【30 题详解】 - 17 -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 C 项,“子路精于政事,能力出众。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可以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 政事务”说法错误。“孔子赞扬子路有仁德”错。原文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意思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 了。 故选 C。 【点睛】文言断句题,常用方法有名词代词断句法,虚词断句法,结构断句法,修辞断句法 等。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 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 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是卞邑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质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 皮装饰的宝剑,曾经冒犯欺凌过孔子。孔子设施礼教,逐渐诱导子路,后来,子路改穿着儒 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武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义是至高无上的。君子 如果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武却不崇尚义,就会偷盗抢劫。” 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 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 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作絮的破 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吧, 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呢。” 季康子问道:“仲由称得上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 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辅佐大臣吗?”孔子回答说:“可 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 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使大家亲近;恭谨清正而社 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曾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 - 18 - 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 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 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进入卫国国都。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 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 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 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与子路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 以回去了,不要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 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 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 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 系帽的带子。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于是结好帽带而被杀死。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要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 死讯。所以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恶言恶语的话再也听不到了。”这时,子贡正为鲁 国出使到了齐国。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第各题 兼爱 ①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 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②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 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 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③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1)。”子墨 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 之所皆难也。若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2), 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 楚灵王好士细要(3),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4)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 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 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5)乱 - 19 - 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④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 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 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取材于《墨子·兼爱》,有删节) [注](1)“虽然”句谓:这样虽然好,但却是天下难以办到的事。(2)牂(zāng)羊之裘:羊 皮做的朴素衣服。(3)要:通“腰”。(4)胁息:屏气。(5)碎:通“萃”,军队行列。 31. 对加点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贵必敖.贱 敖:通“傲”,傲视 B. 若君说.之 说:通“悦”,喜欢 C. 朝.有黧黑之色 朝:读 zhāo,早晨 D. 人亦从而恶.之 恶:读 wù,憎恶 3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以仁者非之. 此何难之.有焉 B. 何以.易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D. 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3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 看待别的国家如同看待自己的国家 B. 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只是没有认识到它的好处、辨清它的道理 C.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所以楚灵王的大臣都为了节约而只吃一顿饭 D.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越王勾践亲自击鼓来激励他的武士奋进 3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墨子”前一个“子”字,是对墨子的尊称,可译为“先生”。 B. 墨家学派在先秦曾盛极一时,其核心学说有“兼爱”“非攻”等。 - 20 - C. 晋文公即《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课文出自《战国策》。 D.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践忍辱复国的故事。 【答案】31. C 32. B 33. C 34. C 【解析】 【3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C 项,“朝有黧黑之色”,意思是“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朝”,读 cháo, 朝廷。 故选 C。 【3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项,“之”,代词/助词,提宾标志; B 项,“以”,前后两个都是介词,用; C 项,“者”,表原因/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D 项,“而”,表修饰/表并列。 故选 B。 【3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C 项,“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此处“节”,应是“节制、节食”,所以整个句子的意 思是“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 故选 C。 【34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C 项,“出自《战国策》”错。《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故选 C。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 21 - 参考译文: ①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 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 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②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 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 “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 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 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 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 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③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 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 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 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 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 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 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 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 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 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 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 让他们退下。 ④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 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 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 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 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各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 22 -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篡., 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 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 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 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 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 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 息然后带,扶墙然 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 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 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 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 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 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3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 B. 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 何以易.之 易:改变 D. 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36.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 23 -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 忠实欲天下之事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7. 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38.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 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 服力。 C. “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 不识大利。 D. 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答案】35. B 36. A 37. B 38. C 【解析】 【3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B 项,“人之与人之相贼”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贼”在本句中不是“偷窃”的 意思,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 故选 B。 【3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 项,前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后一句中的“所以”,表原因,“…… - 24 - 的原因”。 B 项,两句中的“以”皆为介词,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 C 项,两句中的“之”皆为结构助词,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项,两句中的“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可是”。 故选 A。 【3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本文属论说性文言散文,其具体行文是先从反面起笔,进而阐述“兼爱”的好处,然后借第 3 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 在本题所列举的 6 个相关语句中;句②指出“强者不压迫弱者”的做法,单指一方,不符合 “兼爱”(互相仁爱)之意;句③是作者批评天下士人不识辨利害的现象,不是直接体现“兼爱 “的主旨;句⑥只论及施行“兼爱交利”的必要性,强调的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实行,与“兼 爱”主旨没有直接关联。以上 3 句均与体现本文主旨无关,含此 3 句的选项应排除。 故选 B。 【38 题详解】 本题重在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及鉴赏评价的能力。 C 项,“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明显错误,作者在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 旨在说明“兼爱”的可行性,并非说明“兼爱”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 故选 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 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 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 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参考译文: 墨子先生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事 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先生说:“现在如国 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 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和睦、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大害。” 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先生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 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先生 - 25 - 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的生命 就象自己的生命。”所以诸侯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互相爱惜,就 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施惠、效忠; 父子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和睦、协调。天下 的人都互相爱惜,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 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凡是可以不使天下产生祸患、 掠夺、埋怨、愤恨的,都是因为相爱的缘故。所以仁者称赞它。 可是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这样的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要做到这样是 很难的,而天下还是老样子。” 墨子先生说:“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祸害的原故。从前晋 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缝的裘,束着牛皮腰带来挂佩剑, 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入宫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 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士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 顿饭来节食,收著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著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臣都(饥瘦得) 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勾践 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私下派人放火烧船,试探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 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打乱了队伍,争先恐后上前,死在 火海里的近臣达一百多人。越王才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 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和这些事不同的好事。爱别 人的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 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 的人不用它来施政,而士人不用它行事的缘故。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 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 是圣王的治世方法,天下的大治道径,不可不努力去做啊。” 阅读下面的短文及《五石之瓠》,回答各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 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 26 - 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 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 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 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 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3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 下/ B.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 其下/ C.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 / 其下/ D.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 下/ 4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子”即惠施,庄子的朋友,先秦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 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B. “魏王”即魏惠王。由于魏国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魏惠王即《寡人之 于国也》中的梁惠王。 C. “石”即“禾石”,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一百二十斤(担)。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中的“衡 制”:铢、两、斤、钧、石。1 石=4 钧,1 钧=30 斤,1 斤=8 两,1 两=24 铢。 D. “樽”指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古人以瓠系于腰间,用以渡水。 41.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惠子以“大瓠之种”为比喻,其实是要说在纷乱的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怀有才能却无法 施展。 B. 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批评惠子的观点,指出有才能的人在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可 - 27 - 能是方法不对,用错了方向,而不是“才能”本身的错误。 C. 惠子又用大树的比喻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大树的遭遇是“立之涂,匠者不顾”,而庄 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 D. 庄子继续反驳惠子的观点,指出“无用”即是一种“逍遥”,在那远离尘世的地方,精神 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比那些耍小聪明而不免于死亡的“狸狌”强多了。 【答案】39. D 40. C 41. C 【解析】 【3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 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 “大树”是“有”的宾语,应在:大树后断开;而“患”是“其无用”的谓语,中间不能断 开,排除 AB 项。“树之于无何有之乡”是状语后置句,“于无何有之乡”是后置状语,中间 不能断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是对仗结构,各自断开,排除 C 项。 故选 D。 【40 题详解】 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C 项,“1 斤=8 两”错,1 斤=16 两,有成语“半斤八两”作证。 故选 C。 【4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 项,“庄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两 处理解都不正确。结合原文“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庄 子认为斄牛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是说大有大的好处,不是认同“大了就没有 用处”;而“众所同去也”意思是“大家都会鄙弃它的”,不是选项说的“这样大家就只有 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 故选 C。 【点睛】高中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 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 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 - 28 - 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 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 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 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 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 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 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 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 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 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 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 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 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 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 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 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 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 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 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 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 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 呢?” 4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B. 善.万物之得时 善:好的。 C. 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 - 29 - D. 聊乘.化以归尽 乘:顺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 项,善万物之得时,意思是“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 故选 B。 4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脱然:轻快的样子。 B.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眷然:思念的样子。 C.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质性:质疑本性。 D.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怅然:失意的样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C 项,“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的意思是“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质性”的 意思是“本性”。 故选 C。 4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奚惆怅..而独悲 B. 善万物..之得时 C. 僮仆欢迎.. D. 悦亲戚之情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把握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 项,“惆怅”指伤感、失意。古今含义相同。 B 项,“万物”泛指一切事物。古今含义相同。 C 项,“欢迎”指迎接。古今含义相同。 D 项,“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故选 D。 45.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30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云无心以.出岫 ⑤请息交以.绝游⑥ 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 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 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为连词,表修饰;②为连词,表修饰;③为连词,表目的,来;④为连词,表修饰;⑤为 连词,表并列;⑥为介词,拿、把;⑦为介词,拿、把;⑧为连词,表目的,来。 故选 C。 4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中的“长吏”是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时俸禄二百石至四百石。 B. 陶渊明的家叔陶夔曾官至太常卿,“太常卿”是当时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职。 C. 《归去来兮辞》的“辞”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讲究押韵,注重平仄。 D. “三径就荒”中的“三径”之典来源于西汉兖州刺史蒋诩,后成为隐士居所的代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做此类题目,需在平时学习时注重积累,加 强对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主题、风格、流派、地位及影响的记忆。注意课下注 释,做好知识扩展,做到识记准确,判断无误。 C 项,“注重平仄”错,“辞”这种文体不注重平仄。 故选 C。 4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B. 景.翳翳以将入 景:景色。 C. 乃瞻.衡宇 瞻:看见。 D. 审.容膝之易安 审:明白,知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 - 31 - 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 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 项,“景翳翳以将入”意思是“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景”。 同“影”,“日光”的意思。 48.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耕植..不足以自给 耕植:耕田植桑。 B.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幼稚:小孩。 C.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矫厉:造作勉强。 D. 聊乘化..以归尽 乘化:趁着自然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 项,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乘化”意思是“随顺大自然的运转变化”, “乘”是“随着、顺着”,不是“趁着”。 故选 D。 49. 下列句子都属于疑问句,但句式特点并不相同,请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B. 奚惆怅而独悲?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寓形宇内复几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分析判断能力。 A 项,“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一般疑问句,译为: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B 项,“奚惆怅而独悲”为一般疑问句,译为: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 C 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为胡乎遑遑欲之何”,译为:为什 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 D 项,“寓形宇内复几时”为一般疑问句,译为:寄身于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日? 故选 C。 50.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 32 - B.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 请息交以绝游——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 D. 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委曲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D 项,“委心”的意思是“随心”,“去留”的意思是“生死”。这句话应翻译为:为什么不 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 故选 D。 二、理解性默写(共 40 空,共 40 分) 51.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 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表现孔子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迫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1). 敏于事而慎于言 (2). 就有道而正焉 (3). 人而不仁 (4). 如礼何? (5). 朝闻道 (6). 夕死可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慎、焉、矣”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 句的意思。 52. 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通晓 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唯利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君子”与“小人” 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3)《<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君子喻于义 (2). 小人喻于利 (3). 君子喻于义 (4). 小人喻于利 - 33 - (5). 君子喻于义 (6). 小人喻于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喻、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 意思。 53. (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 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明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 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文”与“质”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 (1). 见贤思齐焉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见贤思齐焉 (4). 见不贤 而内自省也 (5). 质胜文则野 (6). 文胜质则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贤、省、史”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名 句的意思。 54. (1)《<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一定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的“三纲”,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层层深 人、逻辑严密地论述了志向坚定带来的一系列益处,也是达到“至善”境界的过程。 【答案】 (1). 任重而道远 (2). 在明明德 (3). 在亲民 (4). 在止于至善 (5). 定而后能静 (6). 静而后能安 (7). 安而后能虑 (8). 虑而后能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明、止、虑、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 合诗句的意思。 55. (1)《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 - 34 - 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2)《大学之道》中,作者认为德行修养离不开对事物的正确认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认识事物的智慧。 (3)《大学之道》中阐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2). 先治其国 (3). 欲诚其意者 (4). 先致 其知 (5). 致知在格物 (6). 身修而后家齐 (7). 家齐而后国治 (8). 国治而后天下 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致、格物、齐”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 句子的意思。 56.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 条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2)《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老子从人的行为举例,主张无为立身,认为刻意为之反而不成 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2).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 有之以为利 (4). 无之以为用 (5). 企者不立 (6). 跨者不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庶,壹,至,企,跨。 三、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一两千 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 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 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 - 35 - 才得以留存至今。如刘眘虚诗,《全唐诗》存 13 首;陶翰诗,《全唐诗》存 17 首;元结《箧 中集》收沈千运等 7 位诗人诗 24 首。有些家族性、地域性的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 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 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是批评史价值。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 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唐贤三 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选《唐诗别裁 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通常 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 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如殷璠《<河岳 英灵集>序》主张“声律风骨”兼备,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 工”,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河岳英 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评高适“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 文”……均被后世奉为圭臬。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 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主 要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 人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 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 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还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 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如唐 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毕竟是 40 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明显偏少。2013 年出版的《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 选本,该书集选、注、评、鉴为一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钱锺书先生的《宋诗 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了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更少。除此之外,还 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 文选》《宋文选》及著名诗人个人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 5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 间。 - 36 - B. 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辑佚的材料更丰富,其中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 义。 C. 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D. 《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稍有不足。 5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两方面阐述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 证。 B. 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 C. 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文化价值时,从不同角度展开,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D. 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 5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诗文选本极大地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 B. 唐宋诗文选本的序、跋文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 文坛。 C. 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D. 我们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还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57. C 58. A 59. D 【解析】 【5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 项,“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最后只是说“又如南宋吕祖 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并没有说“引导 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故选 C。 【5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证、论据的能力。 A 项,“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错误,从文章来看,文中是平行展开“学术价值和文 化价值”这两部分内容的,并没有论证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故选 A。 【59 题详解】 - 37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A 项,“唐宋诗文选本极大地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错误。原文说的是“著名的 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所以选项中的“唐宋诗文选 本”应为“著名的唐宋诗文选本”,且“唐宋时期”应为“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选项扩 大为“唐宋时期”。 B 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 产生于此”。 C 项,“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错误,由原文“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 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可知, 原文是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并不是“日益增多和普及”。 故选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 达到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 次序或深层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 分歧的, 形成了“苦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幸郊、贾岛等为代表, “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 “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 无意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 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 “夫运思挥毫,自 p 以为画,则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 “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 思路的新的发挥。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 调写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 意为诗而终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 不把写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 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首先,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 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 - 38 - 全清醒,意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 思维过于准确、谨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 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 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 灵气的结构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 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原因。 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 识是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 歌创作也难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 强调“冲口而出”,其原因之 一就是发现了无意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 吟”派则 更重视求助于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 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 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 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仿佛纵手而成。 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冲口而出”,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 “无 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科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 性格为条件。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 有成竹, 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 60.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诗论认为,真正的好诗蕴含“天机”“灵气”,而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 B. 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的创作态度如何能产生佳作。 C. 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 D. 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诞生。 61.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无揭示内酒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 成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 B. 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 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 C. 文章对两种心理活动进行了深人分析,以此阐明诗人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能收 获佳 - 39 - 作,实则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D. 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 识对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 6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以孟郊、贾岛等人为代表的“苦吟”派冥思苦想,雕琢语言,反复推 敲,更注重求助于意识。 B. “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创作方式,能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从而使诗人免于陷入狭 隘,有利于发现“天机”。 C. 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别,是因为作诗与科研相比,二 者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D. 南宋诗人刘克庄认为:“不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这种看法与本文 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 【答案】60. B 61. B 62. D 【解析】 【6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曲解文意。“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错误,根据文意,现代诗学给了“天机”“灵 气”新的术语,而非“不认同这种看法”。 C 项,观点混淆。“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是作者在格式塔 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 D 项,逻辑关系紊乱。“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 原文,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再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 故选 B。 【61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 40 - B 项,材料与观点不契合。“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错误,根据文本第二段文意,论证 的应是“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 故选 B。 【6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 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 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 D 项,文内文外关联错误。“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错误,刘克庄的话重在揭 示实现“不求工而自工”的条件,即要有“大气魄、大能量”;而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无意 于佳”为何能得到佳作,即揭示原因。 故选 D。 ①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 作为人格美的典范。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 理想人格。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 的人。 ②《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 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 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 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 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子曰:“兴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 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③“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 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 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④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 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 的品质。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 - 41 - 分不舍。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这不仅是对长幼 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⑤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 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 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在道德和行 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 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63. 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 内心的人格修养。 B. 《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 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C.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 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D. 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 高尚道和理想人格的人。 6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 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B. 君子知礼好礼。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C. 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 能力和洞穿宇宙人生的眼光与视野。 D. 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 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答案】63. B 64. D 【解析】 【6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 B 项,“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所以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强加因果。由文中“《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 - 42 - 极好的行为准则”可知,它们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故选 B。 【6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 项,“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说法绝对。由文中第三自然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以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两句话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的是不义 的物质和名利,并不是所有的。 故选 D。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 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陶瓷器、乐器、歌舞、建筑、 绘画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 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丝绸 之路由此千年不绝,绵延至今。 人类的交流从物质交换开始,通过各种生活用品和器物的交换,沟通着不同族群人与人 的关系,而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也化解 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丝绸、瓷器被西方人推崇,印度、波斯、中亚音乐舞蹈对中国乐 舞的影响等等,是在艺术差异性中建立的新型审美关系,并发挥了长久而特殊的功能。丝绸 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也穿越了国家民 族地域界限。丝绸之路艺术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 就在于它不是“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从学术的角度说,在人 类艺术史乃至人类史的视域中研究丝绸之路艺术,避免了在狭义的艺术视域下建构艺术史的 发展逻辑,同时,提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物的艺术表达”。 “物的艺术表达”的概念,意指物质交流负载艺术元素,同时,艺术创作及其传播对于 物质载体、材料、质地的要求、利用和催生,使得“物”蕴含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也具 有了艺术表达功能和“文本”叙事功能。“物的艺术表达”的研究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 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瓷器和其他器物,丝绸和 织物,乐舞和乐器,建筑风格和雕塑手法等等,不仅以物的实用性而且以其艺术性沟通人类 审美情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可以说,蕴蓄艺术审美性的丝绸之路物 质交流,或者说具有艺术品格的物质交流,就是心灵对话,就是审美意识的表达,它在一定 程度上弥合了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丝绸 - 43 - 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 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不同、 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它的艺术趣味是异中有同,它的审美特质蕴含更多共性,它的精神追 求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其重要意义包括物质交流对 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时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古代,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 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中国的青花瓷餐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 惯和室内设计。同样,来自欧洲、南亚、西亚和中亚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交流,也极大地改变 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由对艺术的彼此欣赏而加深相互之间情感 交流和文化认同,可以说,不同艺术的接受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和融合,艺术是温润 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 (程金城《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 6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提出了以“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艺术理论。 B. 文章认为丝绸之路艺术史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 C. 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 D. 文章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彼此欣赏、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6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仅是物与物的交换,更承载着艺术交流,瓷器、丝绸织物、雕塑等以 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 B. 想要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就要使用 “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 C. 张骞将中原的漆器、铁器、丝绸带入西域,将西域舞蹈、汗血马、葡萄带回中原,既改变 中原、西域生活方式,也改变时尚和审美情趣。 D.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同样体现在丝绸之路艺术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追求。 【答案】65. C 66. B 【解析】 【6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项,“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错误,从第三段最后“它 - 44 - 在一定程度上弥合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 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来看,“独特意义”只是文章论证的一个分论点,并不是 全文内容。 故选 C。 【6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 B 项,“就要”错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由原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来看,“使用‘物的艺术表 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是作者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原文只是说“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 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选项将使用“物的艺 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作为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 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的充分条件。 故选 B。 四、写作(共 50 分) 67. 请以“深深地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答案】例文: 深深地感谢 我不美,甚至有些丑。黝黑的皮肤,厚厚的嘴唇,粗短的眉毛,宽大的下颌……于是, 我尽量躲在人群之后,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上课时不抬头,放学后不结伴。我想最大程度地 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让别人注意不到我。为什么我没有别人那样娇美的脸庞、白皙的皮肤? 为什么我没有精致的五官、纤细的身姿?太令人沮丧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外貌而生发的自卑越来越重,重得令我愈发抬不起头。进入高中后, 我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从不和同学在周末聚会,学校的任何汇演我一定向老师请假,我越来 越抗拒站在镜子前。 母亲自然是察觉了。有一次,母亲似乎毫无所谓地对我说:“你呀,运气不好,遗传了 我和你爸外貌上的缺点,不过没啥,等你考上大学了,妈带你去‘微整’。”说着,还调皮 地朝我挤了挤眼。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真的吗?可以吗?” 母亲不可思议地看着我:“为什么不可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变得好看了,人也能 更自信。现在你还太小,等高中毕业吧——不过,前提是得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才行哟。” 巨大的惊喜吞没了我,我就像溺水的人突然之间抓住了一块还挺结实的浮木:“说话算 - 45 - 话!” 我开始拼命学习了——为了获得变美的机会,为了剜去心中这块撕不掉的伤疤,为了能 风风光光地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在此之前,嗯,丑就丑吧,无非不过再丑三年,拼了! 三年后,我以全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了。鲜花和掌声潮水价涌来,赞誉 和羡慕总是跟在身后,老师的惊喜激动,同学的崇拜佩服,一切都让我觉得不枉此生。假期 里走过母校大门,看到挂着自己巨幅照片和介绍的宣传栏,看到宣传栏前挤得满满的学弟学 妹和他们的家长,我看着广告栏上笑得没心没肺、眉飞色舞的自己的脸,看到自己眼里闪烁 的胜利光芒,第一次冒出一个“诡异”的念头——咦,原来我也不是很丑嘛。 这时,我听到一位家长叹息着说:“唉,别人家的女儿真厉害,又美丽又聪明!”另一 位家长连连点头:“是的是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呀!”几位学妹纷纷向身边的同学骄傲地嚷: “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花姐姐!特别厉害!”还有一位穿着新生校服的女孩跟同伴说:“这位 姐姐就是我的偶像!” 我呆呆地站着,忽然就明白了。我不禁笑了起来。 妈妈,我深深地感谢你。 我深深地感谢你,在我懵懂幼稚的青春岁月里,不曾欺骗过我、麻痹过我;你从不曾违 心地安慰我“一点儿不难看”“你很美”,你也不曾以任何过激的语言、嫌弃的眼神伤害过 我青涩脆弱的心;你不会笨拙而无效地告诉那时的我“好看与否不重要”……因为你知道那 些都不是彼时的我所需要的,那些都打不开我的心结。 我深深地感谢你,你为我织了一个“三年后就可以变美”的梦,你给了我目标,给了我 奋斗的勇气,你转移了我的注意力,你赐予彼时的我最渴望得到的礼物。而三年中我付出的 努力、洒下的汗水,一点点磨去了我对外貌的在意,甚至让我忽视了我究竟为何而如此拼命 ——我沉浸在学习的世界,探索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拔高了自己的精神 境界,已经懂得了真正的美究竟为何物。 我深深地感谢你,妈妈,是你让我站到了青春的巅峰,是你让我品尝到成功的狂喜,是 你让我能正视我本真的面孔,是你教会我,唯有知识,才是最好的“整形”。 妈妈,我深深地感谢你,你用你的智慧和爱,为我扫除了成长路上最大的阴霾,让我如 此亮丽、自信、灿烂、平和,看懂真美,识透大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应用的能力。 审题: - 46 -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要求写成一篇记叙文。根据题目“深深地感谢”,可见只能写成 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题目的指向性很强,重点是要突出“感谢”,而这种“感谢”不能是 浅淡的,而是要“深深地”,这就决定了在文章中,要突出帮助自己的某人某事在自己人生 中的重要性、在成长的过程里起到的重要作用。“感谢”的对象可以是父母、师长、同学、 朋友,或是偶尔遇到的陌生人;“感谢”的原因可以是教会自己懂得某种知识、获得某种经 验、受到某种教训、悟到某种哲理。写作的过程中,要将这件事写清楚,要点明“深深地感 谢”的原因。最后,还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充分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方法。 立意: (1)在逆境中,感谢父母的陪伴和关怀。 (2)遇到困难时,感谢老师的重视和支持。 (3)生活中,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 (4)感谢阅读。 (5)感谢对手。 素材: (1)周恩来不满一岁时,就由守寡的嗣母陈氏带在身边抚养,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 对他的抚养和教育上,恩来称陈氏为“娘”。周恩来四岁时,嗣母就叫他识字,五岁时,送 他进私塾读书。嗣母对他要求很严格,每天黎明时刻,就叫他起床,亲自在窗前教他读书。 周恩来对陈氏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写过一篇《念娘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抗战胜利后 他在重庆对记者说:“三十八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 着亲恩未报”。 (2)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 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 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 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 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3)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 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 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 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 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 - 47 - 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4)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 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 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 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 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谢的三条理由。 (5)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 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 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 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后 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 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记叙了自己不美的外貌以及因此而来带的自卑,然后写了母亲用一种很特殊的方式 承诺我“只要考上重点大学就能有变美的机会”,接下来记叙了自己因母亲的承诺而拼命学 习,最终考上大学;在数不清的赞誉前,我领悟到了母亲当时作出这个承诺所包含的深意和 智慧,紧扣住“深深地谢谢”母亲当时的心意和改变我的方式进行抒情;最后再次点题,并 升华主题“看懂真美,识透大爱”,总结全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