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0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20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文本20 像山那样思考 学习目标 体会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嗥叫(  )        ②驯服(  )‎ ‎③迸发(  ) ④残羹剩饭(  )‎ ‎⑤毛骨悚然(  ) ⑥嘶鸣(  )‎ ‎⑦砰砰(  ) ⑧湍急(  )‎ ‎⑨蜿蜒(  ) ⑩雌鹿(  )‎ ‎⑪嬉戏(  ) ⑫搅动(  )‎ ‎⑬蠕动(  ) ⑭无动于衷(  )‎ ‎⑮饿殍(  ) ⑯艾蒿(  )‎ ‎⑰疲惫(  )‎ 答案 ①háo ②xùn ③bènɡ ④ɡēnɡ ⑤sǒnɡ ⑥sī⑦pēnɡ ⑧tuān ⑨wān yán ⑩cí ⑪xī ⑫jiǎo ⑬rú⑭zhōnɡ ⑮piǎo ⑯hāo ⑰bèi ‎(2)多音字 18‎ 数 答案 shuò/shǔ/shù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2) 答案 (1)峭壁/讥诮/剑鞘 (2)蠕动/相濡以沫/嗫嚅 18‎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1)毛骨悚然:   ‎ ‎(2)无动于衷:   ‎ ‎(3)残羹剩饭:   ‎ ‎(4)嗥叫:   ‎ 答案 (1)形容很害怕的样子。(2)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3)吃后剩下的菜汤和饭食。(4)号叫(多指豺狼等)。‎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森林里几声野兽的嘶鸣令人毛骨悚然。(  )‎ ‎(2)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下去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 答案 (1)√ (2)×。“无动于衷”不是指“没有兴趣”‎ ‎2.辨词填空 ‎(1)内涵·内含 内涵: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语言、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内在的涵养。‎ 内含:指内中包含(事物、道理等)。‎ ‎①社会学家指出,“七夕”与西方情人节不同,商家应在人文________上更深地挖掘它。‎ ‎②消费的主体是人,人有七情六欲,有思想意识,会生老病死,需衣食住行,且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消费心理所________的奥秘你可知道?‎ 答案 ①内涵 ②内含 ‎(2)踪迹·行迹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行迹:行动的踪迹。‎ ‎①一男子在土地公庙偷香油钱,得手400元,不过离开时________诡异,被巡逻警察拦下,当场人赃并获。‎ ‎②随着人流逛庙会,我们发现除了接连不断的食品和游艺摊位,像捏面人、剪纸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已经难觅________,老北京的传统特色正在慢慢消失。‎ 答案 ①行迹 ②踪迹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1)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2)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18‎ ‎(3)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课外名句——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1)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2)只有那些跪在泥土里寻找春天的人,他们才会注意到葶苈,而且知道它们存在的数量多么惊人。‎ ‎(3)我喜欢一棵年轻的北美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 ‎(4)鱼不大,大的是收获。充实的不是鱼篓,而是我的记忆。‎ 一、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 ‎《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它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二、背景展示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三、文学常识 随 笔 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作者在写作随笔时,应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因此,优秀的随笔,可亲可信,与读者如拉家常。‎ 18‎ 随笔虽然属于散文的一种,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者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唯其如此,读随笔时,才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 ‎“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声名狼藉”“狼吞虎咽”“鬼哭狼嚎”“狼狈不堪”,似乎与狼有关的成语都含有贬义,那么,旷野中的一声狼嗥,究竟能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国环保主义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散文作品《像山那样思考》。‎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根据文本概括二、三部分的段落大意,填在图中横线处(①②)。‎ ‎(2)在第7段,作者从“一只狼死去”写到“众多狼死去”,然后写到了一系列反应,请根据文本将这些反应填在图中横线处(③④⑤)。‎ ‎(3)本文借狼的嗥叫,写出了文章的主旨,请综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并填在图中横线处(⑥)。‎ 18‎ 答案 (1)①认识的由来与转变 ②更深层次的思考 (2)③鹿径增多 ④灌木和树苗被吃 ⑤鹿因数目太多而死去 (3)⑥保护生态平衡 ‎1.文章开篇就写了一声狼嗥,作者是如何形容这声狼嗥的?对于这声嗥叫,留意的东西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哪些反应?与山比较的话,它们的反应有何特征?‎ 答:  ‎ 答案 ‎ 狼嗥 留意的东西 反应 特征 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鹿 死亡的警告 明显、直接、主观、自私、肤浅、表面 松林 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 郊狼 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 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 猎人 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 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客观、无私、深刻、长久 阅读4~6段,回答问题:‎ ‎2.作者对狼的看法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是如何转变的?因为什么而转变?‎ 18‎ 答:  ‎ 答案 (1)转变过程:先前作者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狼肆意猎杀;后来看到一只垂死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的心有所触动;接着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故而作者意识到人类要保护环境。(2)转变契机:垂死的老狼眼中的绿光。作者在老狼的眼光中所受到的心灵的触动,是一种思想的觉醒;因残酷厮杀鲜活的生命而产生的良心上的愧疚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 阅读7~9段,回答问题:‎ ‎3.自然界一旦失去了狼会怎样呢?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考?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思考这一问题的? 那山对这一问题又是如何思考的?山的立场是什么?‎ 答:   ‎ 答案 (1)狼少→鹿多→草光→树死→食草动物的灭亡→山秃→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2)作者的思考:①狼也有其生存的权利,别人不该随便剥夺,因感悟到了“新的东西”而引发了作者的负罪感与内疚感;②要保护生态平衡。(3)作者的立场:从眼前利益——自身利益的角度、人类利益的角度考虑,是自私的、片面的,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4)山的思考:山与生活在山上的万物并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牵扯,狼也好,鹿也好,人也好,一切在山看来都是平等的。山只是静静地看着生物们的种种行为,从不插手。(5)山的立场:从生态利益考虑,是客观的、无私的、深刻的、长久的。‎ 阅读第10段,回答问题:‎ ‎4.文章开头形容狼嗥是“深沉的、骄傲的”,是“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文章末尾说“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与开头相呼应,那么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 答:   ‎ 答案 (1)狼嗥是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它有存在的生命意义,它同时也守护着这座山,维系着整个山的生态平衡。(2)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山知道得与狼和谐相处,而捕杀狼带来了安全,产生的却是长远的危险。(3)呼唤人与万物之间平等相处、和谐相处。万物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狼的“悲鸣”就在于人类对此的不领悟;“骄傲”就在于它自己领悟到了,同时这座山也领悟到了。狼嗥是狼对自己所遇到的不公正的待遇的一种对抗,是对未来世界的毁灭性的苦难的一声呐喊,也是对人们错误的认识及错误的行为的一种蔑视。‎ ‎5. 纵观全文,“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 答:    ‎ 答案 (1)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2)我们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3)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否则,当危机发生时,我们也许才能真正体会这声狼嗥的真正内涵。‎ 18‎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对此你如何看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人类要发展,就必须要向自然索取,所以破坏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观点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何以谈发展?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是可以限制一下经济的发展的。‎ ‎(观点三)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及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群体,一定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借物明理 本文是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章,讨论的是生态平衡的大问题。但作者没有明言,而是改变角度围绕一声狼嗥,讨论狼对鹿、对牛羊的意义,狼对大山的意义,让狼和大山来回答环境保护问题,这就是借物明理的写法。‎ 技巧点拨 借物明理法是指从赞扬或评析某一事物入手,用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写法。它的落脚点是“理”,即假借某事物来阐明一个道理,这种方法可把精湛深刻的思想巧妙地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事物中,因为这个事物具体,所以抽象的道理可使读者感知;因为这个事物浅显,使得深刻的思想易为读者所了解。‎ 18‎ 运用这种写法关键是要选准“物”,并显示物与理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相似的,或是相关的,或是因果的。对自然万物(包括植物、动物、土地、河流等)而言,我们都可以通过某种联系,写出我们的感悟。作为物种,每一株小草、每一只爬虫来到这个世间,都有它的生命,也都有它的价值。作为写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放下“万物之灵”的架子,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各种物类,发现它们的价值,进而能领略这个世界的丰饶。同时,面对物类遭受威胁、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现实,作为写作者,我们也有责任通过文章来表达我们的忧虑和期待,珍重物种,便是珍重我们人类自身。只有从这个高度去认识问题,我们笔下的文章才显得聪慧、大气。‎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表现自然物种,应尊重其自身特点,发现其固有的美,避免空发议论;②抒发感情,既要基于物种,又要不止于物种,还应联系人类的生存,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使文章具有深度。‎ 迁移运用 请选取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运用借物明理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窗外有一株柳树,不是老态龙钟的那种,碗口粗的枝干向墙外斜出,弯曲纵横交错的丫枝自在地向上舒展,孤寂地坚守了一个寒冬,它知道它需要等待,在西北缺乏浪漫只有风沙迷眼的春天,它悄悄地绽放着玉珠似的绿苞,又如温水中的碧螺春,一晃眼,满眼都是亮晶晶的绿,宛如睁开睡眼的绿孩儿。我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一片久违的绿扑入视野,我惊讶地发现,风雨后的柳叶儿更见精神了,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呀,如一个绿团飘动在窗前,一股凉凉沁人心脾的绿,浇灭了几天来无端升起的郁闷和烦躁。从柳树身上,我看到了一份执着,一种从容。我明白了,有一种宠辱不惊、谦和宁静的心境,才不会迷失自己。‎ 一、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 运用示例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告诉我们,我们和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几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狼接二连三地被消灭后出现的严重后果,揭示了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的恶果,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必将被自然惩罚的道理。‎ 二、课外素材 持有奥运证件的小鸟夫妇 ‎2016年8月22日上午, 一场富有浓郁巴西风情和桑巴特色的闭幕式表演结束后,历时16天的里约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 18‎ 里约奥运会上,运动员有证件,教练员有证件,记者有证件,那你见过小鸟有证件的吗?这个可以有,就在拉戈阿体育场。‎ 拉戈阿体育场是赛艇、皮划艇比赛场地,如果你漫步到下水码头的旁边,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处用铁栏杆围起来的区域。更为神奇的是,栏杆上还挂着一个奥运证件,上书“Want Want夫人和先生”。原来,这里栖息着一对小鸟夫妇。组委会还专门在栏杆上挂了个绿色的警示牌“请勿闯入此区域”。‎ 据了解,这对小鸟名为凤头距翅麦鸡,雌鸟正处于产卵期。组委会既为它们独辟了一块领地,又为它们办证,真是充满了暖暖的人文关怀。‎ 选材感言 为小鸟办证,为即将产卵的鸟儿专门开辟场所,这是对生物的一种尊重,也是在现代文明发展下,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新举措。‎ 18‎ 哲学家的小木屋 毛 萍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萨弗兰斯基语)。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经济、关于社会问题。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 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做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 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 18‎ 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屋子里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小木屋的外面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森林的深处……‎ 读后启悟 本文是围绕“哲学家的小木屋”组织材料,“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文中起着贯穿线索的作用,并且暗示了哲学的重要特征:哲学是孤独、宁静的学问。本文在喧嚣跳动的时代背景之上,为我们树立起一种境界与精神——甘守寂寞,远离名利,宁静自守;为在花哨嘈杂的时代环境中困惑厌倦、漂泊迷惘的灵魂,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安顿之地。‎ ‎1.[名句]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荀子·儒效》‎ ‎[大意]内在上能全心全意控制个人的私心,然后方能廉洁奉公;外在上能抵御外物的诱惑,行为不为性情所乱,而后才能成就“德”这样的理想人格。‎ ‎2.[名句]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荀子·儒效》‎ ‎[大意]处理任何事情,只要是有益于公理的就树立提倡,无益于公理的就废除掉。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以合不合公理为标准,因为这符合多数人的利益,适合于社会的通行原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公理有好处的就去办,就支持;对公理没有好处的就坚决废除掉。这几句多用于说明处事要符合公理的原则。‎ ‎3.[名句]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大意]贵:使富贵。官:使做官。这几句的大意是没有美德,不能使之富贵;没有才能,不能让他做官;没有功劳,不能给予奖赏;没有罪过,不能给予惩罚。对无德无才的人不能重用,对无功无过的人也不可滥施赏罚。因为“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宋·李觏《强兵策》之八),妄赏妄罚的结果,是使善行者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却伤害和冤枉了无辜者。这几句说明赏罚应严格掌握标准和原则,做到刑称赏当,才会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对有德有才的人产生激励作用。‎ ‎4.[名句]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非相》‎ ‎[大意]从最近的事情可以知道遥远的事情,从一件事情可以知道千万件事情,从事情的细小之处可以知道它的广大,说的就是这个。比喻从了解一点而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8‎ A.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shùn)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bènɡ)发。‎ B.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ɡēnɡ)剩饭的允诺(nuò)。‎ C.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jiǎo)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儒(rú)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D.峭璧(bì)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wān)蜒流过。‎ 答案 B 解析 A项“驯”读xùn。C项儒—蠕。D项璧—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不寒而栗。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狼的声音,[甲]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乙]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丙]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寒而栗 B.踪迹 C.只有 D.不堪造就 答案 A 解析 应改为“毛骨悚然”。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 B 解析 顿号应全部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为我国美食食品材料及制作工具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 B.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C.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基因工程作为新兴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将带动其他生物新技术。‎ D.校庆活动期间,我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出现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 答案 B 18‎ 解析 A项介词赘余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随着”。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词“的发展”。D项句式杂糅,删去“出现”或“的发生”。‎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着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______________——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①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 ‎②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 ‎③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 ‎④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 ‎⑤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 A.①③②⑤④ B.①④②③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①③⑤‎ 答案 A ‎6.大量地捕杀狼,会使鹿等动物失去天敌,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请在下面文段的末尾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来概括“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这些成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消费、分解之间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 ‎ 答案 (示例)生态平衡是维持生物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二、课内阅读强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18‎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然而,在这些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觉到它,而且,正是它使得这儿有别于其他地区。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狼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深夜里一匹驮马的嘶鸣,滚动的岩石的嘎啦声,逃跑的鹿的砰砰声,道路上云杉的阴影。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从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花中。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在那个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瞄准。当我们的来复枪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这时,我察觉到,而且以后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但是,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还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着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都被吃掉,先是衰弱不振,然后死去。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山的恐惧有更充分的理由:当一只被狼猎杀的公鹿在两三年内就可被替补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恢复。‎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的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18‎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在这方面,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是很好的,而且或许是客观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7.文章第一段对狼嗥的特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 答案 (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对狼的生存状态(或“面临的生态危机”)的关注与思考;(2)引出下文各方对狼嗥的反应,从而为后文呼吁人类像山那样思考做铺垫。‎ ‎8.请简要概述文章的写作思路。‎ 答:    ‎ 答案 首先,写一声狼嗥引起了各方反应;其次,以亲身经历讲述狼被猎杀的经过;接着,表现狼被消灭以后产生的生态恶果;最后,启示人们应该像山那样思考。‎ ‎9.如何理解“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请简要分析。‎ 答:    ‎ 答案 (1)山客观地看待自然一切变化,维护自然平衡,而不像人类只从主观出发;(2)启示人类要以博大的胸怀对待自然;(3)运用拟人手法,诗意地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10.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    ‎ 答案 狼的消失导致鹿的增加,从而使大山伤痕累累,所以维护生态环境也是大山的愿望。但人类却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且还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人类的悲哀之所在。(意思对即可)‎ 三、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生命之芯 李雪峰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A.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半月,院子的上空就有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B.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18‎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飘扬扬地凋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清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地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是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地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⑪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选自《时文选粹·精品散文》,有改动)‎ ‎11.联系全文,体会第⑦段中“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一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答:    ‎ 答案 (1)这两个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怔怔地”“怏怏地”拟人化地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尽,了无生气时,发愣、不高兴、很失望的样子。(3)表现了“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 ‎12.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赏析第①段中画线的A、B两句。‎ 答:     ‎ 答案 ‎ 18‎ A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葡萄藤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了葡萄藤叶的灵性,表达了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 B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清风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清风吹拂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看到如此美景时轻松愉悦的心情。(或: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阳光从叶缝间透出的状态,从侧面写出葡萄的茂盛。)‎ ‎13.第⑩段中说“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结合上下文谈谈“我”充满了怎样的“敬意”。‎ 答:    ‎ 答案 在“我”眼里,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非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梦想、使命和灵魂,都值得崇敬和珍爱。‎ ‎14.你是否赞同文中“妻子”摘尽所有葡萄,让叶子尽快落完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答:    ‎ 答案 (提示)如赞同,可从妻子素爱清爽、怕麻烦,每天落叶子影响院子的卫生与人的情绪的角度谈;如不赞同,可从妻子漠视生命,不尊重葡萄的生长规律,欠缺生活情趣方面作答。‎ 1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