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脉0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含解析) (1)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掘金】 考点展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掘金: 金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 金脉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金脉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金脉 4:把握文章的论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金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金脉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金脉分布】 考向 省市 17 课标 1 17 课标 2 17 课标 3 京 苏 津 浙 16 课标 1 16 课标 2 16 课标 3 金脉 1:概念句意 √ √ √ √ √ √ √ √ √ √ 金脉 2:筛选信息 √ √ √ √ √ √ √ 金脉 3:结构思路 √ √ √ √ √ 金脉 4:论点论证 √ √ √ 金脉 5:内容中心 √ √ √ √ √ √ √ √ √ 金脉 6:分析观点 √ √ √ √ √ √ √ √ √ √ 【考情预测】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论是 17 年课标以及其他自主命题省份,还是 16 年课标,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各省 市必考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核的重点是概念的含义、信息的筛选、内容中心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上。特别是 17 年相比 16 年增加了对结构思路和论点论证的考查,这绝对是一个崭新的动向,值得 我们注意。 由此可以预知,18 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是必考的考点,平时要注意多练习,提高信息筛选和 信息的辨析能力,注重传统重点考向,也就是重点金脉。同时,要加强对结构思路和论点论证考点的复习。 在复习中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命题技巧,找到应对的措施。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是高考频考热点,特别是课标卷,可以预见 18 年还会考的。切切不 可以忽视。 【高考金脉】 真题一:【2017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 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 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 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 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 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 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 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 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 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 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 分钟”“35 分零 5 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 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 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 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 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 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 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 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 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 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 分) 18.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 分) 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 分) 【答案】 17.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18.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 于把“谱”用活。 19.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 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解析】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首先要找出该词语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理解 文中“谱”的含义,“谱”的含义在文中可以直接进行筛选,主要集中在文本的第 3 段,找到位置所在 就可以直接概括了。 18.试题分析:本段内容大概是:首先从书店里的菜谱说起,然后论述菜谱只是给人一个规范,运用菜谱 必须把握火候,把握火候是实践性的,是艺术性的。最后又谈到了“谱”上,谈到舞台艺术中也有火 候,是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概括思路时语言要简洁。 【名师点睛】段落的论述层次即作者的论述思路,本题论述思路归纳范围在第 4 段,一般思路为“首先引 出什么话题,接着具体论证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本段围绕“菜谱”分析层次即可。 19.试题分析: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中心词是“自由”,明确“自由”是什么,是艺 术家在演艺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和追求;然后分析“自由”的限制语“有规律的”,何为“有规律”,为 何要“有规律”,这结合文本主旨进行分析及“谱”的含义去分析即可。 【名师点睛】这一题其实是考查文本的主旨,或作者的写作目的。对于“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的解读, 要分别解读“有规律”与“自由”的含义,再联系全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即可。 真题二:【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 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 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 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 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 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 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 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 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 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 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 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 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 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 1.C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 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 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呵护 乡村记忆,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 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D 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 设施与之配套”。故答案为 C。 【名师点睛】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 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 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名师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 炼整合,明确中心。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 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 可。 3.试题分析:B 项“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 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名师点睛】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 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 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句,等等。这些往往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整体阅读时快速抓住这些语句,对于理清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或分论点,把握文章局部内容的内在关 联,具有全局性的定向作用。阅读论述类散文同样需要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在表述中的作用。如表示 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等,忽略了这些词语的修饰限定对 象,就必然难以准确把握。 【掘金技巧】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 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 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 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 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 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构、段落结构、 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名师挖宝】 技巧 1:辩明文体,选准角度.议论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理清行文思路, 并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 —作切分;说明文体,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 或按事物发展,或按事理逻辑来划分。 技巧 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 现的文句) 技巧 3: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A 顺序词,B 关联词,C 指代词,D 范围词,E 类 别词,F 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技巧 4:(1)从形式方面分析①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 的标点符号。②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问题。 【小试身手】 【2014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 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 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 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 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 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 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 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 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 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 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 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 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 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 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 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 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 10 月 28 日) 10.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阅历自然而然就会丰富”错,原文说“阅历不等同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自然而然 地成为人们的阅历”,需要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A 项违背了原意。词语理解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 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 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1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 分) 答: 【答案】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 高能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段说阅历影响读书,第⑤段集中阐述了读书与阅历的关系,进行概括即可得出。要明确题 目要求,理清结构、层次关系,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归纳作答。 12.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3 分) 答: 【答案】先分析阅历影响读书的原因,继而论述丰富阅历的途径及意义,然后阐明阅历与经历的区别。(意 思对即可) 【解析】 【掘金实战】 一、(2017 届四川省广元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青铜器以其丰富繁多的品种、精湛的制作技艺、精美的造型和纹饰而著称于世,代表了中国早期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两方面的卓越成就。 青铜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至商周时期,青铜艺术达到鼎盛时代,青铜器是商周时期 最为重要的、贵族上层社会最为普遍使用的器物,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时尚和艺术水准。 殷墟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器形厚重,装饰华美,形成了层次分明、富丽繁缛而神秘 的新风格。商末至西周时期,凤鸟纹饰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从西周早期至穆王、恭王时期,有人甚至称 之为“凤纹时代”。至西周中期,纹饰又回归简朴与典雅,又流行带状纹饰,一些华美的器种开始消失, 主要纹饰被分解和图案化,从而减弱了神圣的意味。 春秋战国是战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这个时期青铜器的风格与纹饰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地方色彩增强。由于青铜器是王权的象征,商周时期青铜器多为王室及臣僚占有,故地方色彩不很 明显,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的青铜器大量增加,包括一些如曾侯这样的地方势力都能制造和拥有极高 规格的青铜器,摆脱了礼制观念的束缚青铜器的铸造和艺术表现都更加自由,于是便出现了各种风格共存、 争奇斗艳的局面。其次在纹饰的形式方面,出现了线刻、嵌红铜、错金的办法。新的形式表现着新的题材 而不大用于传统题材,这些新方法的使用可能与技术的进步有关。 商周青铜器纹饰概括为三个阶段:(1)早期的理念世界,以装饰性、几何性纹表现;(2)中期的神 秘动物世界,以具体而丰富的动物形象表现;(3)晚期开始进入人物世界,具体描绘人的社会活动如战争、 宴乐及宗教活动。 铜器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是奴隶,尽管某些青铜器纹饰也可溯源于原始图腾和陶器图案,但它 们毕竟主要是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它们与陶器上神秘怪异的几何纹样,在 性质上已有了区别。以饕餮为突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已不同于神异的几何抽象纹饰,它们是具体的动物 形象,以超世间的神秘威吓的动物形象,表示出这个初生阶级对自身统治地位的肯定和幻想。 (选自苏成栋编著《先秦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青铜器品种丰富繁多,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美。 B.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新的纹饰形式表现着新的题材而不大用于传统题材,一些新方法的使用与技 术的进步有关。 C.中国青铜器是中国早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两方面卓越成就的代表。 D.青铜器是商周时期最为重要的、贵族上层社会最为普遍使用的器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青铜器纹饰主要是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B.殷墟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分别出现了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高潮。 C.青铜器纹饰与陶器上神秘怪异的几何纹样,在性质上已有区别。 D.战国时期,纹饰又回归简朴与典雅,又流行带状纹饰,一些华美的器种开始消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理念世界、中期的神秘动物世界、晚期开始进入的人物世界,分别代表商周青铜器纹饰三个 阶段。 B.青铜器是人们了解商周时期社会时尚和艺术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C.中国早期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追求厚重华美再回归简朴典雅的过程。 D.当凤鸟纹饰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时,有人即称之为“凤纹时代”。 【答案】1.B2.D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项中 B 项曲解文意,由原文“摆脱了礼制观念的束缚 青铜器的铸造和艺术表现都更加自由,于是便出现了各种风格共存、争奇斗艳的局面。其次在纹饰的 形式方面,出现了线刻、嵌红铜、错金的办法。新的形式表现着新的题材而不大用于传统题材,这些 新方法的使用可能与技术的进步有关。”可以推测。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 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 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 D 项,表述错误,”一些华美的器种开始消失”属于 无中生有,原文“至西周中期,纹饰又回归简朴与典雅,又流行带状纹饰,一些华美的器种开始消失” 可以推测。 二、(2017 届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 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在各种生活器物中,若以陶器为例,壶的造型最为生 动可观,所以也最引人注意。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 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 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 的饮料,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多方讲究起来,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 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宋代以前,喝茶是用碗,不用杯。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里,所以茶碗是主要 的茶具。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古人喝酒 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倒酒易倾出,必然用大碗,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豪放为其 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喝酒时要细酌,就非用酒壶不可。唐朝的酒壶的短流,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 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 青白器酒壶,非常细致美观,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它的流细长优雅,曲柄也很称手,盖上通 常做个漂亮的狮纽。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磨茶为粉,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饮用茶汁的点茶法,是很根本的 改变。以泡茶的方式吃茶,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不仅考究茶的品质,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 种仪典。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 为了便于服务顾客,便需要大茶壶。茶壶太大,手执曲柄不易,就发明了提梁壶,也就是手提的柄做 在壶的上面。因此后来的茶壶就分为两类:提梁壶与手执壶。 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地增长,民窑的茶壶就成为常见的器物了。饮酒待客之风渐 被饮茶所取代,茶壶、茶杯成为家家必备之物。 中国人原本是喝不发酵的绿茶,慢慢要喝经发酵的乌龙茶了。茶艺在文人主导下,不但讲究茶香,还 要讲究茶具的美感,壶的造型就成为主要的创造标的。由于宜兴的泥非常细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在 历代名师的创造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计,有几种典型的样子,可称得上经典之作,非常精致,令人爱 不释手。这一波茶壶热在一百年间,使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丰富的民族。到了 18 世纪,全世界都在喝茶了。西方文明国家自中国的出口瓷中学到茶具的应用,慢慢也设计出自己的风格。 1.下列有关“茶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茶壶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的,但壶的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很难 辨认二者的分别。 B.宋朝以前没有茶壶,中国人喝茶是从南北朝开始的,但是人们喝茶用的是碗,不用杯,茶碗是主要 的茶具。 C.茶壶由手执壶发展到提梁壶,是为了适应人们喝茶的需要。手执壶如果太大,不易手执曲柄,提梁 壶应运而生。 D.明末清初之后,茶壶成为家家必备的器物。所以,中国人成为最爱壶的民族,也是拥有茶壶造型最 丰富的民族之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史上壶经历了水壶到酒壶再到茶壶的发展过程,自上古到中古的壶中大多是酒壶,这和那 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 B.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组成一把壶,它的妙处在于形状、大小、饰物变化丰 富,时代特征鲜明。 C.中国人喝茶开始时是把茶当药吃的,逐渐转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唐朝时多方讲究起来,喝茶成 为生活修养的仪式。 D.古代文人雅士喝酒讲究气氛,讲究细酌,酒壶应运而生。宋代的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特色,做工精 巧,细致美观。 3.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列举唐朝人陆羽创作《茶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唐朝时喝茶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喝茶成为了 一种生活修养的仪式。 B.文中第七段运用作比较的方式介绍古人喝茶的方法,比较煎茶法和点茶法,指出整个泡茶的过程就 是一种仪典。 C.文中说明末清初之后,民间使用茶壶的数量大幅增长,宜兴烧出的陶壶手感良好、样式各异、造型 精致,兴盛了一百多年。 D.文章最后一段高度评价了我国的茶艺,既讲究茶香,又讲究茶具的美感,对西方国家喝茶、设计茶 具有深远的影响。 【答案】1.D2.B3.C 【解析】 三、(2017 届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 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 色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 《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 之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 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沦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 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 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 诵谓之赋”(《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 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 “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 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 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 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 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 在南楚,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 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 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 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 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 影响。 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 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摘编自骆玉明、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辞”这一名称至迟在汉代前期已经出现。它本是泛指楚地的歌辞,如孔子游楚时听到的当地小 孩所唱的《孺子歌》。 B.“楚辞”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后来专指以屈原的创作为 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 C.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而汉代人普遍把 楚辞称为“赋”。 D.“楚辞”是一种诗体,而《楚辞》是屈原、宋玉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集,由西汉末年的刘 向辑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楚辞》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每句可长可短,在 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但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它需要用 类似古希腊史诗“吟唱”的特别声调来诵读。 C.楚辞虽然脱胎于楚地歌谣,但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它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 富的思想情感。 D.楚地盛行的巫教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屈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 文化氛围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为了与汉赋区别,我们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而汉人因为楚辞“不歌而诵”,称它为赋,这也并 不为过。 B.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但不应属于 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楚辞”。 C.从楚辞中可以看出《诗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也可以看到战国时代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使 《楚辞》与《诗经》朴质的体式有所不同。 D.楚辞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除受巫教等楚文化外,同时还受到不同文学体式以及形成时代的影响,但 不会受个别诗人创作影响。 【答案】1.B2.B3.D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种诗体不使用四言句“错误,楚辞有时使用四言体。文章第五段“屈原《九章》中《菊 颂》全用四言句。”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 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 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B 项过于绝对,混淆范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