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教师用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考点1鉴赏形象教师用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六 古代诗歌阅读 山东卷 5 年考情导向 考查内容 试卷 体裁 题材 命题方向 2016 年 元曲《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羁旅思乡 ①表达技巧;②思想情 感 2015 年 宋词《卜算子》(张元 幹) 写景抒情 ①语言;②表达技巧; ③思想情感 2014 年 宋诗《寻诗两绝句》(陈 与义) 山水田园 ①形象;②表达技巧; ③思想情感 2013 年 清诗《山寺夜起》(江 湜) 羁旅思乡 ①形象;②表达技巧; ③思想情感 2012 年 宋诗《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晁补之) 羁旅思乡 ①形象;②表达技巧; ③思想情感 考点一 鉴赏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 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 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甲生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豪放雄 浑、水势浩瀚的景象。作者 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下文写唐 统一天下、国家兴盛作铺垫, 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4 分 该考生正确回答了写作用意,但对这四句描 写的景象特点的概括不够准确,“豪放”一 般形容人的气魄或诗词风格,并且遗漏要 点,只答出了“水势浩瀚”。 (短板一:形象特点概括不准确) 乙生 前四句描写江水水势浩瀚、 气势恢弘、汹涌澎湃的景象。 暗示着唐的兴盛与繁荣 3 分 该考生正确回答了景象特点,但是“暗示着 唐的兴盛与繁荣”并没有回答出写作意图, 这一答案不规范,没有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怎么问怎么答”。 (短板二:景象作用分析笼统,作答欠 规范)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大意如下: 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华大 地,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 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须垂钓而罢竿了。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及作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 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 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 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 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 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甲生 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2 分 该考生只概括了“陈居士”的形象特 点,没有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短板三:没有结合诗歌 分析或不知道如何分析诗歌) 乙生 ①爱喝酒。“楚酒困人三日 醉”“爱把山瓢莫笑侬”,可 以看出陈居士喜欢喝酒。②热 爱诗歌。“亭角寻诗满袖风” “醒来推户寻诗去”,可以看 出陈居士热爱诗歌 0 分 该考生根据诗歌中个别的诗句,断章取 义地给人物乱贴标签,而忽视了对整首 诗歌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准确概 括,故不得分。 (短板四:根据个别诗句 为人物乱贴标签) 第一首绝句描写了在一个春天雨后天晴的日子里,陈居士从沉醉中醒来,到花园一角寻 诗的情景。楚酒浓烈,一场醉竟然让陈居士睡了三天!从沉醉中醒来,陈居士来到园子中。 刚刚下了一场雨,园中空气清新,雨洗后的花朵显得更加娇艳。陈居士大喜过望,来到亭子 的一角,沐浴着春风,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酝酿诗情。 第二首绝句描写的是陈居士晚上寻诗的情景。为了借酒浇愁,他喝了酒,然后沉沉睡去。 醒来时已是晚上。陈居士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诗情。他推门走出房屋,四周一片寂静, 天上一轮明月,地上乔木高耸,这景色是多么清幽啊! 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得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 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亭角寻诗”和“推 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 特点: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2 分) 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 的性格特点。(1 分)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 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1 分) 一、读懂诗句,准确概括景物特点(针对“短板一”)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 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 景物形象特点常用术语如下: 类型 术语 动 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静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清 悲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壮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美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对于这些术语要仔细体会并烂熟于心。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进 行分析或概括。 二、紧抓内在关联,“4 步走”具体分析景物作用(针对“短板二”) 分析景物的作用,离不开对景物内在关联(因果链)的把握。对这一类题目,应做好以下 步骤: 第 1 步,阅读全诗,梳理脉络,了解大意。 ①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 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 “合”是收束全诗。 ②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诗歌的内容层次。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 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 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 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歌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第 2 步,细读所给景物,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景物特点。这一步工作是基础、前提,绝 不可粗略读之。 第 3 步,分析所给景物与上下文发生了哪些关联。所谓关联,就是上下文景或情发生发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展的依据,或者因果关系。 第 4 步,作答,注意使用术语。 指向结构 线索作用,有的景物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照应作用;铺垫作用。 指向人物 衬托人物的性格或节操。 指向意境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指向环境 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指向情感 奠定感情基调,烘托诗人情感。 指向主旨 突出全诗的主旨。 三、结合诗句分析,作答才能给力(针对“短板三”) 1.为理寻据法 所谓“分析”,往往是为概括出的形象特点寻找依据,即不能只说“是怎样”的形象, 而要说明“从哪里”看出“是怎样”的形象。 2.抓关键词法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往往透过关键词语表现出来,可筛选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 四、看准人物,贴对标签(针对“短板四”) 1.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 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2.聚焦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 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 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便是一条捷径。 3.区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义 要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的形象。还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 意义。 4.树立“要点意识”,抓住人物特点 人物形象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且可根据题目的分值判断要点个数,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梳 理,可按诗句顺序,逐句筛选、梳理,最后“合并同类项”,明确答案要点。 5.熟悉答题步骤,运用模板分点作答 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然后以此为“论点”,抓住形 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模板: (1)形象特点+形象分析+形象意义或寄寓情感。 (2)形象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3)形象特点(思想特点+性格特点)+身份。 [专 项 练]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导学号:98142018】 官舍竹①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 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唐、宋公文 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至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中的 意象是“竹”,阐述诗中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如“不随”“孤 贞”“雅趣”“清欢”等)探究,再结合本诗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概括形象特征,然后作 答即可。 【答案】 ①诗歌描写了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的“官 舍竹”形象。②作者托物言志,借咏竹子既表现了自己被贬后淡泊无争、贞洁自守的孤傲清 高,也流露出了不受重用的孤愤不平与自我宽解。(每点 2 分)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 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 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 2.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简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概括诗人形象的特点,要从诗句中挖 掘关键词。“无奇”“独喜遗编”可见其安贫乐道;“白发”“青灯”“叠鼓”可见其读书 勤苦;“饥”“一杯山药”可见其清贫。 【答案】 刻画了一个生活清苦、安贫乐道而勤奋读书的诗人形象。 “长饥”“一杯山药”见其生活清苦,“独喜遗编”见其安贫乐道,“白发”“青 灯”“叠鼓”见其读书勤奋。 [综 合 练]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燕诗①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②,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 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相之后,当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②眇:小。 3.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此诗为咏物诗,此类诗歌通常采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或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情。鉴赏时,应注意从物与人一体 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此诗为张九龄借归燕来表达 自己的忠心和苦闷的诗歌。首联“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表明燕子虽然小,但依然乘着 春风暂来追逐春天;颔联和颈联表明燕子为在华堂筑巢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尾联直抒胸臆, 表明燕子安分守己,不与鹰隼争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答案】 ①燕子虽然弱小,但对春天有着执着的向往与追求;②它为筑巢不辞辛苦, 日夜劳作,而且安分守己,不与鹰隼相争。(每点 2 分) 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结合注释,可知此诗为自喻诗。 写物即写自己,作答时要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表达了作者不辞辛苦、不争名利地报效国家的一片忠心,也流露出对遭受权 臣排挤的牢骚与不满。辛劳筑巢的归燕就是一心为国为民、忠心耿耿报效国家的诗人的象征, 而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与李林甫争权夺利却被罢相的无奈和郁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