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2内容要点概括课件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散文阅读课案2内容要点概括课件新人教版

课案 2  内容要点概括 段落概括题型 这类题在组织答案时一般不需要考虑全文 , 只需要把握这一局部的内容即可。局部内容要点概括与全文内容要点概括相同的是 , 强调概括出的要点是不同方面的内容 , 答案应是各个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情感、不同事件的分类概括 , 绝不能是同一方面或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内容。   第一步 : 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的题型 , 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 , 直接提取就可以 ; 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 , 对此 , 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 , 然后划分层次 , 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   第二步 : 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 , 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 , 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 , 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 ; 如果是层进、转折关系的 , 要重在后者 , 又不能忽略前者 ; 如是总分或分总关系的 , 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根河是鄂温克人 ① 的母亲河。 春天 , 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 , 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 , 它推去坚冰 , 欢快地伸展腰肢 , 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 , 纯真清洌 , 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 , 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 , 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 , 根河回到童年 , 回到本真 , 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 , 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 , 生活起居、狩猎劳动 , 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 , 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 , 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 , 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 , 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 , 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 94 岁的玛丽亚 · 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 , 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 , 老人穿着长袍 , 扎着头巾 , 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 , 她微微佝偻着身子 , 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 , 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 , 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 , 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 , 充满了母性的慈祥 , 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 , 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 , 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 , 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 , 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 · 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 , 涌到玛丽亚 · 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 但我想 , 我这样匆匆来去 , 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 ? 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 , 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 , 霎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 , 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 , 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 , 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 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 , 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 , 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 , 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 , 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 ? 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 , 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 , 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 , 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 , 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 , 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 , 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 , 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 , 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 , 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 , 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 , 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 T 恤和牛仔裤 ; 女人们烫了发 , 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 , 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 , 跟老去的玛丽亚 · 索一样 , 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 , 咖啡色外墙 , 小尖顶 , 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 , 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 , 近些年更为普遍 , 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 , 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 , 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 , 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 , 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 , 谋求新职业 , 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 , 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 , 根河就在眼前 , 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 , 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 , 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 , 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 , 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 ! 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 , 扭动腰肢 , 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 , 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 , 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 [ 注 ] ①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 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答案 : “第二段” “特点” “段落概括”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 ? 有什么象征意义 ?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一、抓关键词概括特点 : 首句中的“        ” , 二、三句中的 “        ”“        ”“        ” , 末句中的 “        ”“        ”。   二、由特点出发并结合全文分析象征义 : 从首段“        ”及下文相关内容分析概括。   三、关注情感倾向 : 准确把握第二段描写       时的情感倾向 , 可以帮助理解象征意义。   答案 : 巨大生命力 纯真清洌 透明 清澈透明 本真 乳汁 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 根河 答案 : 特点 : ①巨大的生命力 ; ②纯真清澈 ; ③一次次的新生 ; 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 : 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 , 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 , 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 ,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 ,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 , 就已经决定 , 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 , 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 , 也是迄今为止 , 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 , 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 , 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 , 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 , 恰如其心 , 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 , 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 , 留在了岸上 , 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 , 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 , 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 , 而内涵充盈。 端午 , 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 , 所以 , 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 , 也放射出了精神的 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 , 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 , 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 , 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 , 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 ,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 , 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 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 , 端午节带给我们的 , 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 , 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 : “蓝墨水的上游 , 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 , 用一个诗人的陨落 , 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 , 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 , 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 , 忽然觉得 , 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 , 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 , 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 , 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 , 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 , 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 , 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 , 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 , 完全来自于粽子 , 那时候的小学课本 , 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 , 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 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 , 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 , 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 就像枯枝间的芭蕾 , 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 , 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 , 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 , 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 , 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 ! 那种甜腻的感觉 , 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 , 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 , 知道了每年这一天 , 人们蜂拥江岸 , 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 , 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 , 热热闹闹 , 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 , 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 , 对河流而言 , 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 ; 对三闾大夫而言 , 却是以生命为笔 , 填充了历史的章节 , 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 , 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 , 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 , 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 , 更多的时候 , 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 , 再品尝粽子时 , 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 , 在分享一种传统时 , 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 , 而其中蕴含的真谛 , 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 , 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 , 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 , 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 , 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 , 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 , 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 , 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 , 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 , 它更像一面古镜 , 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 , 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 , 找到现实的映像。 ( 选自《人民日报》 , 有删改 )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前三个自然段”、“什么内容”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段落概括”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要读懂文段的内容 , 首要抓住前三段的关键词句 , 如“五月初五” , “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 “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 , 而内涵充盈”等。接着就理清屈原这个人物在段落间的顺承关系 : 绝望——选择——沉江。然后可以概括出这三段是写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 , 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 (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来历 ) 。②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 , 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③它照应了题目 , 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主旨概括题型   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 , 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 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 , 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情感倾向。   概括散文主旨 , 包含两点 : 一是文本思想意义概括 , 二是作者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1. 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 , 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 , 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 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示中心意思 , 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 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 往往直接反映作者的观点态度 , 抓住了这些语句 , 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4. 因文而异法 写人叙事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 , 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 , 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 哲理性散文的主旨 , 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后面的问题。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 , 会问上一句 : 吃饭了吗 ? 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 , 多半 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 , 那些种粮食的人 , 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 , 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 , 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 , 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 , 有许多植物 动 物 , 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 , 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 , 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 , 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 , 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到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 , 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 , 从发芽到分蘖抽穗 , 到最后长成谷粒 , 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 , 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 , 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 , 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 稻子长成了 , 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 , 还有一些 , 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 , 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 , 当它来到餐桌上时 , 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 ? 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 , 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 , 喂它养它 , 为它搔痒 , 为它梳理毛发 , 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 , 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 , 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 , 就得送往肉食站 , 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 , 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 , 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 , 爷爷奶奶一齐过去 , 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 , 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 : 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 , 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 , 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 , 一路上的坎坷 , 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 , 在它腹部和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 , 起伏大叫得也响 , 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 , 那是春荒时的粮食 , 一家人的命根 , 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 “猪娃子耶 , 回来哟 ! ” 像是招魂 , 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 , 人与食物 , 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 , 只剩下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 , 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 , 或者干脆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 , 被倒挂在流水线上 , 就那么嗞的一下 , 顷刻被一分为二 , 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 , 被切割被包装 , 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 , 只有喧腾与暴力 , 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 , 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 , 成了闲暇 , 成了友谊 , 成为角力场 , 成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 , 改写了季节 , 改写了雨水 , 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 , 改写了生命的密码 , 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 , 变得容易 , 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 , 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 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 , 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 , 食物因多而贱 , 没有了饥饿 , 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 ? 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 , 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 小的时候 , 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 , 一粒 , 两粒 , 缓缓地咀嚼 , 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 , 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 , 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 , 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 : 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 , 油灯因为它而照耀 , 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 ! 那时候 , 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 , 我们讨厌红薯 ; 但恰恰是这些红薯 , 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 , 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 , 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 , 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 , 听到雪山在冬眠 , 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 , 听到云在飘 , 风在吹 , 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 , 世间万事 , 人心的重量 , 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 , 粮食不但进入血肉 , 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 选自《散文》 ,2013 年第 10 期。有删节 ) 概括全文主旨 , 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答案 : “全文主旨” “你的看法” “主旨概括”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可以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并理清层意关系。 第一层是 1-3 段 , 从问候语写起 , 引出话题“      ” ;  第二层是 4-7 段 , 通过“养猪”这个农村生活场景 , 表达出           的思想感情。   第三层是 8-12 段 , 写科技发展的时代 , 人们对自然的不尊重 , 对粮食的篡 改 , 对食物不再      。   答案 : 粮食 珍爱粮食 , 敬畏生命 怀有敬意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概括好了后 , 然后再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 , 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 , 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 , 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回答问题。 雨 水 ① 李万华 ①昨夜梦得一坡油菜花开 , 竟是“一气初盈 , 万花齐发 , 青畴白壤 , 悉变黄金”。在梦中 , 我以为大地的模样就是这样 : 金黄 , 暗藏柔韧的劲道。但是梦中有人说 : 风吹雨打 , 花落叶下。 ②我在今天的某个时刻想起梦中油菜 , 便有些恍惚。我分明看见那是一坡一坡的花在梢上驰骋 , 但我相信别人所言的零落成泥。便是现在 , 我依旧对自己说 : 花的尸骨如同花开。 ③这之前的某一日 , 我在老屋檐下闲坐。这是乡下 , 阳光没有杂质 , 尚未长出新叶的梨树在院子中央 , 枝杈如同龟甲兽骨上的笔画。它旁边 , 一棵沙枣树歪着身子 , 旧年的妃色果子小如豆粒 , 果皮上布满黑点。想一想 , 如果每一种果子都如此闹脾气 , 不肯掉落 , 年长日久 , 果树会成为什么。一只猫咪跑过去 , 爬上大板夯筑的土墙 , 又从墙头跃到树枝上 , 停驻。看上去 , 它的这一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墙头露出远山一角 , 清冷的风从屋外榆树的枝子上滑下 , 近处耍社火的锣鼓节奏铿锵。也有一两声鸦啼 , 仿佛冬季还未离去。我们喝咸茶 , 偶尔说话。脑中无舟楫的片刻散漫 , 清波亮出光斑。其间记忆自在身边游走 , 觉察时它们已经遥远 , 并不与我发生多少关联。而在沉默时刻 , 我总能看见时间踮着脚 , 小毛贼一样扛着些破烂玩意儿走过。一扭头 , 我甚至看见多年后我们自身的白骨 , 在阳光里静坐。它们洁净、温润 , 泛着光泽 , 它们完好无损 , 姿态娴雅 , 仿佛正在轻颦浅笑。 ④现在想起 , 那一天仿佛来自一个遥远过去 , 又仿佛取自未来。眼下转瞬即逝 , 未来遥不可及 , 过去是什么 , 一棵沙枣树 , 抑或只是一场回忆 ? ⑤然而回忆未必可靠。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 , 一场或许并不存在的相遇被男主人公回忆得历历在目 , 仿佛它刚刚发生 , 彼此的气息还没在花园的雕塑下散去 , 不过被另一个人忘记。如果遗忘表明过去并不存在 , 那么回忆 , 是否果真能杜撰出一个过去。 ⑥这一日夜间 , 我听见窗外檐漏 , 滴答滴答 , 屋顶积雪正在消融。我有多久不曾见得冰雪融化的样子 ? 旧日那些冰凌挂在屋檐 , 雪水晶莹 , 春风沿着河道走过的情景 , 我并未生疏。一些情景日日重复 , 回想起来却如同空设 , 一些情景一旦露面 , 便被魔术长久定格。小时候接触物事存有局限 , 不能一一看尽 , 然而相待之心细腻专注。成年后 , 时刻穿行 , 其间柳暗花明 , 抑或山重水复 , 我们却已习惯顺水流逝。 ⑦其实我并不知这是哪一日的积雪 , 我从乡下老屋回到小镇 , 它们已经存在 , 在楼层背阴的角落 , 树根 , 砖瓦的缝隙。它们在那里沉积 , 并且渐渐瓷实 , 它们的表面因此变成薄薄冰层 , 反射光芒 , 仿佛一些特立独行的人 , “过言不再 , 流言不极 ; 不断其威 , 不习其谋” , 并不依附。 ⑧《礼记》说 : “始雨水 , 桃始华。”这节候的物征 , 本以中原为主。在青藏高原 , 这一切都将姗姗来迟。    [ 注 ] ①作者系青海人 , 在散文集《西风消息》中 , 她以“立春”“惊蛰”等节气为题写了一系列散文 , 此为《雨水》篇 , 有删改。 有人评价李万华的文章“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历程的反观和思索”。本文表达了哪些“反观和思索” ?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这篇散文的题干中的关键词“体现” “反观和思索”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主旨概括的题型。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解答此题 , 需要圈出直接表达对生命思考的内容 , 还可以圈出对物象的描述 , 借助对物象生命状态的描述来分析对生命的思考。如 : “花的尸骨如同花开”“一扭头 , 我甚至看见多年后我们自身的白骨 , 在阳光里静坐。它们洁净、温润 , 泛着光泽 , 它们完好无损 , 姿态娴雅 , 仿佛正在轻颦浅笑”等等。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答案 : ①对生命价值的探求以及对死亡的超脱 ; ②乡下闲坐 , 感悟时光流逝 , 难以把握 , 未来和过去都让人迷茫 ; ③幼时与成年后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 , 幼时用心对待和思考所接触的有限人与事 , 成年后能接触更多人事 , 却习以为常 , 表现童真失去的遗憾 ; ④人不应随大流 , 而应当坚持自我认知 , 特立独行。 特定信息概括题型   “特定信息”是指“原因”“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此类信息的概括最能体现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细心程度 , 是阅读能力考查的一种理想题型。 特定信息概括“ 3 步骤” 第一步 : 审清题干 , 明确概括指向 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 ( 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 。 第二步 : 理清思路 , 检索概括区间 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 , 要确保不遗漏要点 , 都必须理清全文思路 , 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 : 提炼加工 , 整合答案要点 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 , 要逐段提炼加工 , 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 : 一是看赋分 , 一般而言 , 若赋分为 6 分 , 应该有 3 个点 , 基本上是 1 个要点 2 分 ; 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 , 就是说提炼加工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 , 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 , 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信息检索提炼“ 3 方法” 1. 摘取法。有些信息显示在重要句子中 , 概括是可摘录句子或句子中的重要词语。 2. 合并法。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 , 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并组合在一起。 3. 层析法。需要概括的内容 , 文中无明显的对应关键句时 , 则可将原文内容分层 , 层层分析后归纳概括。 (2015· 天津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 , 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 , 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 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已在山腰 , 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 , 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 , 覆盖了周围山坡 , 似一个硕大的环状天池 , 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 , 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 , 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 , 此处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梯子 , 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 , 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 , 或大或小或长或短 , 依山就势形状各异 , 顺着山坡一块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 , 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 ; 一层层升高 , 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 , 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 , 梯田已开始灌水 , 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 , 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下流入 , 即使是再小的田池 , 边缘都留有缺口 , 一畦注满 , 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 , 有如大江大河里一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 , 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 , 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镜子。天亮之后 , 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 , 顺着山坡 , 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 , 一圈圈一道道 , 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框。镜面朝天 , 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 , 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 , 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 , 梯田是透明而宁静的 , 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 , 水汽氤氲中 ,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 , 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 , 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 , 齐刷刷地摇曳 , 绿茸茸油汪汪 , 在秧苗底部的空隙里 , 闪过荧荧的波光 , 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 , 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 , 绿得绵密绿得厚重 , 犹如一针针一线线的刺绣 , 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 , 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 , 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 , 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 , 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 , 稻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 , 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 , 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 , 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 , 厚重或是蓬松 , 一畦白色又一畦白色。雪后初晴 , 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 , 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 , 一层层落满了白雪 , 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 , 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差若是高些 , 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 , 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 , 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 , 如此洒脱流畅、随心所欲 , 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 , 浅唱低吟…… 冬梯田 , 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 , 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 , 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 , 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 , 脑中跳出一句俗语 : 天工人可代 , 人工天不知 ! 相传 , 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 , 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 , 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 , 用锄头镰刀和汗水 , 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 , 挖去乱石拣尽杂砾 , 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 , 经年累月日复一日 , 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或宽或窄的梯田 , 一长条一小块 , 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 , 被称为“巴掌田” , 即便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 , 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 , 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 , 但凡人迹所至之处 , 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 , 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 , 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 , 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之功。 曾有疑问 : 水往低处流 , 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 , 水梯田之水 , 从何而来 ? 云和人说 : 山有多高 , 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 , 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 , 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 , 山上必有水源 ; 泉眼溪流 , 林木蓄水 , 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 , 修堤筑埂 , 通过水笕沟渠 , 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 , 垦种梯田的人家 , 多有“刻木定水”的民约 , 根据每块田的面积 , 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 21 世纪的现代社会 , 梯田用水则有了更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 , 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 , 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 , 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 , 田埂棱角分明 , 梯级层次清晰 , 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 , 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 , 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 ( 原载《人民日报》 , 有删节 ) 结合全文内容 , 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      、      关键词 ,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考查      的题型。   答案 : “全文内容” “魅力” “特定信息概括”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一、抓住关键句 , 理清层次 : 如“远眺层层梯田 , 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梯田之神奇美妙 , 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 , 更在于它并非自然奇观 , 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回望云和梯田 , 田埂棱角分明 , 梯级层次清晰 , 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等等。 二、依层逐一概括 : 从      、      、      、      等角度概括。   三、补充思考 : 既为“魅力” , 自然体现在“           ”“一面一面无数面镜子”“淡淡的水墨画”“精美绝伦的绣品”“色彩浓郁的”“           ”“立体史册”等描述性表达上 , 但题目要求“简述” , 只能“割爱”作简要、凝练地概括了。   答案 : 形状 四季景色 山水关系 人与自然 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答案 : ①依山就势 , 形状各异 ; ②四季变换 , 色彩纷呈 , 景象迥异 ; ③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 , 体现中国农人的智慧 ; 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 , 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 , 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 ① 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 , 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 , 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 , 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 , 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 , 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 , 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 , 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 , 不啻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 , 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 , 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 , 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 , 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 , 华盖如伞 , 累了 , 就在树下坐一坐 , 仰望绵延浙岭 , 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 , 人在画中 , 画在人中 , 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 , 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 , 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 , 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 , 那是徽墨的遗韵吗 ? 石板路上 , 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 ; 老宅门内 , 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 , 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 : 质朴、慈祥、安然 , 小桥、流水、人家……虹关 , 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 , 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 , 徽墨式微。近百年来 ,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 , 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 , 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 , 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 , 固态墨便黯然失色 , 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 , 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 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 , 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 , 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 , 松烟的精灵 , 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 , 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 , 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 , 制作滥觞于南唐 , 兴盛于明清 , 享有“落纸如漆 , 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 , 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 , 虹关有幸 , 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 , 显然还有徽墨等 , 不负众望 , 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 , 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 , 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 , 我兴奋地发现 , 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 , 遗憾不见墨工 , 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 , 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 , 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 : 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 , 一锭墨才得以面世 , 具体制作起来 , 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 , 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 , 千杵万揉 , 浓缩的精华 , 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 , 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 , 便主动打招呼 , 他问询了我的来意 , 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 , 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 , 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 , 漫步走上阁楼 , 轻轻地踏在楼板上 , 咿呀作响 , 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 , 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 , 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 , 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 , 放弃大城市的舒适 , 只身走进虹关 , 设立工作室 , 执刀执笔 , 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 , 叶老师挥毫泼墨 , 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 , 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 , 细润无声 , 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 , 我看到了 , 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 “入纸不晕 , 书写流利 , 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 , 舀一瓢清清的湖水 , 每日轻柔磨墨 , 从容铺纸 , 蘸墨挥洒 , 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 , 七公分长 , 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 , 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 , 虽谈不上金贵 , 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 , 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 , 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 , 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 , 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 , 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 , 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 , 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 , 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 , 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 , 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 , 仿佛特别的亲切 , 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 , 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 , 我不为藏墨之好 , 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 , 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 , 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 , 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 , 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 , 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 , 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 , 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 , 时光铺陈 , 岁月静好。 蓦然间 , 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 , 我加快脚步走去 , 带一截虹关徽墨 , 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 选自《散文选刊》 , 有删改 ) [ 注 ] ①虹关 , 即虹关村 , 古徽州村落 , 是“徽墨”产地之一 , 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请结合全文赏析 , 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第一步 : 审清题目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全文赏析”“为何要寻找徽墨” 可以看出本题是一道特定信息概括题 。 答案 : ①喜爱徽墨 , 而徽墨式微 , 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 , 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 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第二步 : 找准角度 该题的答题区间是全部 , 重点在第 1 、 5 、 6 、 7 、 11 段。重点语句有 : ① “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 , 也心满意足” ; ② “一锭墨 , 千杵万揉 , 浓缩的精华 , 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 ③“在虹关寻墨 , 我不为藏墨之好 , 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第三步 : 整合答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