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自由思想资源。在儒家文化里,自由主要涉及人与自身 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在儒学的自由思想中,无论是个体通过体认纯善本心以回归人性本 质,还是人在社会关系中通过“修齐治平”自愿选择与践履社会礼法,都高扬着人的自主性、 能动性。 儒家的自由思想与儒家学者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息息相关。儒家性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 性是人的本质,人要想在现实生活的各种纷繁诱惑中回归德性从而最终获得个体自由,就只 能在长期修养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内在精神的充实与圆融。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初步奠定了儒学性善论的基调。孟子进一 步发挥孔子“仁”的内涵特征,认为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之处就在于人所拥有的至善本心, 人的本真存在即为至善的道德存在。人若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优异秉性,就能够自立于天地 间,不为私欲流俗夺其贵。因此,在儒家看来,个体自由的实现要求将其固有的良心正性表 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行为有效地保证道德实践的完成。 儒家以“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为途径,试图通过“克己”以“复礼”,来达至社会整 体自由的实现。儒家文化认为,实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方法是“推己及人”。孔子 由“忠恕”二字入手,认为“忠”即尽己之心,是对自我的认识;“恕”是推己及人,是对 自我的控制。在社会生活中,人在实现个体利益时必须遵守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原则,即“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成全他人利益相结合,以他 人利益的充分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提,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思 想在社会层面上指明了个人道德修养由内而外社会化扩展的途径,充分肯定了道德在实现社 会自由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为保证道德由内而外不断社会化扩充的有效实现,儒家建立了一套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 即礼。儒家倡导将礼作为社会中完整的行为规范体系,力图通过礼的实施来实现社会中人与 人的和谐关系和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自由。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儒家将礼确定为规范人们社 会交往的第一位准则,而将法家所提出的强制性的“法”与“刑”仅作为实现礼的第二位手 段与保障。儒家认为,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自由,必须在坚持“德治” - 2 - 优先的基础上,实行“德治”与“法治”并举。 总体而言,儒家试图通过礼在社会各层面的贯彻,建立普遍的社会规范体系,为人在社 会中的自由提供保障。虽然儒家“克己复礼”的观点夸大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力量,但这 种“礼法互补”、以道德与法规共举保障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思维方式,为我国现今 倡导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体现在个体回归人性本质和人在社会关系中志愿选择与践履社会立 法之中。 B. 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之处就在于人所拥有的至善本心,这是孔子、孟子对人性的界定。 C. 儒家试图以“推己及人”的方法来实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以“克己复礼”来实现 社会整体自由。 D. 儒家用“礼”外化道德,实现人际和谐,规范社会交往,以法家强制性的“法”与“刑” 作为其手段与保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对人的本性认识、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自由观 B. 文章通过介绍孔子、孟子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指出儒家思想里实现个体自由的方式。 C. 第四段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比,以突出道德在实现社会自由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D. 文章论述了儒家试图通过礼的贯彻建立普遍的社会规范体系来保障人的自由,有现实意 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性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性是人的本质,因而儒家的自由思想与人的本性息息相关。 B. 儒家认为,只要将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就能实现个体的自由。 C. 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成全他人利益相结合,以他人利益的充分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 提,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儒家“礼法互补”、以道德与法规共举的思维方式,为我国治国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 慧。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 3 -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 项,“这是孔子、孟子对人性的界定”错误。结合第三段“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个体自 由的实现要求将其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行为 有效地保证道德实践的完成”分析,这只是孟子一个人的观点。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第四段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对比”错误。根据原文第 4 段信息,文章列举的处理个 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方式不是“对比”。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强加因果。结合原文“儒家的自由思想与儒家学者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息息相关。儒家性 善论认为先天至善的德性是人的本质,人要想在现实生活的各种纷繁诱惑中回归德性从而最 终获得个体自由,就只能在长期修养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内在精神的充实与圆 融”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 B 项,“只要……就……”绝对化,第三段说“因此,在儒家看来,个体自由的实现要求将其 固有的良心正性表现为纯粹主体意愿的自然流露,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行为有效地保证道德实 践的完成”。 C 项,篡改文意。第 4 段“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成全他人利益相结合,以 他人利益的充分实现作为自我利益实现的前提,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 4 -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 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 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 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 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 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 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 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 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 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 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 5 -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 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 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 7 岁,武亦姝 16 岁,陈更 20 多岁, 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 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姝,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 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 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 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 “熟悉的陌生感”。“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 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 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 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 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 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 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 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 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 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姝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 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 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 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 是颇为小众。” - 6 -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 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 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 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 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 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 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 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 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 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 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 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4.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 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对“应试思维”模式予以肯定。 C.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 D.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姝的例子,引发了人们对诗 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5.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除材料二的最后一段, 另两则材料的最后一段都采用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B. 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 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C. 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 讲求真实性的特点。 D. 第三则材料引述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的话,暗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 - 7 - 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的必要。 6. 请概括《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产生了哪些积极的社会影响? 【答案】4. D 5. B 6. ①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 发现了诗意和远方; ②所选择的题目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 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 ③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国人的文化 自豪感。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 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都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 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 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 味道”,可见看法有所保留。 B 项,“对‘应试思维’模式予以肯定”错,材料三中明确说明“‘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 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 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C 项,“主要原因是人们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错。原文为“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 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除材料二的最后一段,另两则材料的最后一段都采用抒情性语言”错误。三则材料的 - 8 - 最后一段都是抒情性的语言。 C 项,“真实性”错。由于前面题干说“及时捕捉”,所以应是“时效性”。 D 项,“暗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的必要”错误。 意在说明“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 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 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 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 露的源头活水”“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 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中国诗词大 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生活不只是柴 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分析,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 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结合“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 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 操,滋养人们的心灵”“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分析,所选择的题目都很 “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结合“诗 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 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 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等分析,集中展 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叔春荆 郑振铎 祖母生了好几个男孩子,父亲最大,五叔春荆最小。 当五叔夭死时,我还不到七岁。到了现在,自然已记不得他是如何的一个样子了。可不 - 9 - 知怎的,这位不大认识的叔父,却时时系住了我的心,成为我心中最忆念的人。 这个忆念,祖母至今还时常叹息着把我挑动。她每每微叹着说,五叔是你几个叔父中最 听话的,三叔常常挨打,二叔更不用说,只有他,从小起,便不曾给她打过骂过。五叔读书 又用功,常常几个哥哥都出去玩了,他还独坐在书房里看书,一定要等到天黑了,方才肯放 下书本。也写得一手好楷书,那些字,个个工整异常,他记账也是这个样子的,慢慢的一笔 笔的写下来,从没有写过一个潦草的字,也没有做过一件潦草的事。那个时候,家里的杂事, 没人管,要不是五叔在家,她真是对付不了。二叔有时还打丫头,三叔也偶有生气的时候, 只有五叔从没有对丫头、对老妈子、对当差的说过一句粗重的话,他对他们都是一副笑笑的 脸儿。在他死时,家里哪一个人不伤心,连小丫头也落泪了。唉,你这样好的五叔,可惜死 得太早!每当回忆起伤心的情景,祖母总是默默的不言一会儿,沉着脸,似乎心里很凄楚。 每到夜晚,祖母便在烟铺上坐着,慢慢的烧着烟,嗤、嗤、嗤的吸着。她是最喜欢我在 这时陪伴着她的。在烟兴半酣时,她有了一点感触,又对我说起五叔的事来。 祖母道:“唉,你不晓得你五叔当初怎样的疼爱你!他常常把你抱着,在天井里打圈子, 他抱得又稳又有姿势。你那时也很喜欢他呢,见了你五叔走来,便从奶娘的身上伸出一双小 小的又肥又白的手来,叫道‘五叔,抱,抱!’,你五叔便接了你过来抱着。你在他怀抱里 从不曾哭过。我们都说他比奶娘还会哄孩子呢。像你二叔,他未抱你上手,你便先哭起来了。 全家都说,你和你五叔缘分特别的好。有一年,你出天花,你五叔真是着急,书也无心念了, 天天拜菩萨,请医生,取药,就是煎药,也亲自动手。你现在都不记得了罢?” 真的,我如今是再也回想不起五叔的面貌和态度了,然而祖母屡次的叙述,却使我依稀 认识了一位温厚仁爱的叔父。 祖母曾把五叔病死的原因,很详细的告诉过我们,而且不止告诉过一次。她凄楚地述说 着,我们也黯然的静听着。夜间悄悄无声,如豆的烟灯,在床上放着微光。 那一年,祖母回故乡,五叔跟随着。她在家里住了几个月。恰好祖姨新死了丈夫,心里 郁郁不快。祖母怕她生出病来,便劝她搬到我们家里来同住。她踌躇了几时,便同意了。她 把房子和重笨的器具卖掉,然而随身带着的还有好几十只皮箱。这样多的行李,当然不能由 旱路走。五叔便专雇了一只闽船,护送着祖姨从水路走。祖母则由五老爹伴随着从旱路走。 哪想到,那条船途中触了礁。祖姨只得带了些重要的细软,和五叔上了舢板。不想岸边沙滩 上水很浅,舢板靠不上岸。五叔便把长衫卷了起来,脱了鞋袜,负着祖姨,在水中走上了岸。 五叔身体本来很细弱,自涉水上岸之后,便觉得不大舒服,时时在夜间发热,但他怕祖 母担心,一句话也不敢说。病一天天的加重,以至于卧床不能起。祖母忙请医生给他诊看, - 10 - 这病已是一个不治的症候了。临死时,他除了说自己辜负了养育的深恩而不能报,劝祖母不 要为他悲愁,一句别的吩咐也没有。他平安而镇定的死去。在五叔安静的躺在床上、微微的 断了最后的一口呼吸时,祖母的心碎了!她整整地哭了好几天。到了一年两年后,想起来还 是哭。到了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还是常说:“唉,你五叔,可惜死得太早!” 前几年,我和三叔归到故乡扫墓,我们立在阴沉沉的松柏林下,面前是一个圆形墓,墓 石上的字,已为风雨所磨损,但还依稀的认得出是“亡儿春荆之墓”几个大字。我黯然的站 在那里,山中无比的寂静,乌鸦呀呀的由这株树飞到那株树上去。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叙述舒缓,语言平实,有助于刻画五叔经历平常、性格平和、 行事从容的形象。 B. 五叔夭死,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怕祖母担心而延误了治疗,当然也有体质较弱、涉水受寒以 及操劳过度等因素。 C. 小说第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先写二叔、三叔的不好,再写五叔的好,初步呈 现了五叔的形象。 D. 文中先后两次写到祖母说五叔“可惜死得太早”,表现了祖母对五叔的怀念,也流露出祖 母对五叔早逝的伤感。 8. 从文中看,五叔的“温厚仁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9. 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7. C 8. ①对下人尊重,平等相待;②对“我”关心,疼爱有加;③对长辈孝顺, 悉心照顾。 9. ①“亡儿春荆之墓”几个大字,与开头“五叔夭死”前后呼应,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②墓地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悲凉、凄清的氛围; ③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五叔的思念和对他早逝的痛惜。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 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 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C 项,“小说第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分析错误,小说第三段写了五叔“最听话”“读 书用功”“写得一手好楷书”“对家中丫头、老妈子、当差的好”等良好品质,都是与“二 - 11 - 叔、三叔”进行对比来写的,没有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 如本题“从文中看,五叔的‘温厚仁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从文中看,五叔 的“温厚仁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五叔从没有对丫头、对老妈子、对当差的说过一 句粗重的话”“在他死时,家里哪一个人不伤心,连小丫头也落泪了”可见其对下人尊重, 能平等相待。②“你五叔当初怎样的疼爱你”“他比奶娘还会哄孩子”“你在他怀抱里从不 曾哭过”“你生天花,请医生,取药,就是煎药,也亲自动手”可见其对“我”关心,疼爱 有加。③“五叔便把长衫卷了起来,脱了鞋袜,负着祖姨,在水中走上了岸”“临死时,劝 祖母不要为他悲愁”“在家里,五叔是你几个叔父中最听话的”可见其对长辈孝顺,能悉心 照顾。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分析语句的内容,联系位置分 析结构上的作用等。结尾段落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或与标 题呼应;结尾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小说结尾处“墓石上的字,已为风 雨所磨损”“乌鸦呀呀的由这株树飞到那株树上去”,从内容上,对墓地环境的描写,渲染 了悲凉、凄清的氛围;墓地乌鸦叫声,悲悲切切,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五叔的思念和对他早 逝的痛惜,含蓄蕴藉。从结构上,墓石上磨损的大字,与开头“五叔夭死”“已记不得他是 如何的一个样子”相呼应,说明五叔去世时间之久,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 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 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 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英烈夫人祠记 - 12 - 去扬州西北三十里有得胜山,故韩蕲王讳世忠破金兵处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谓之异 娼庙。内供英烈夫人戎装像、旌旗、剑印,其位曰“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 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 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宣和初,童贯破方腊,归至京口设宴,世忠以承节郎列席,梁氏进酒,时世忠厕于诸公, 英姿勃发,佼佼不与众人同也。梁氏异之,询左右,知是独擒方腊之韩校尉..也。梁氏乃自赎 以妾之。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 等恐惧。梁氏与子亮时在临安,为傅所质,防守严密。太后用平章事朱胜非计欲召四方勤王..。 胜非谓傅曰:“秀州方疑惧不前,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封安国夫人,速其勤王。即领命,梁氏疾驱一日夜会世忠于秀州。面陈 临安虚实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挥军急进,乱乃平。高宗复辟,梁氏以殊勋进护国夫 人。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①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 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 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 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 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 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选自《英烈夫人祠记》,有删改) [注]①铁浮图:铁浮屠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 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 疑叛逆 B.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 叛逆 - 13 - C.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 叛逆 D.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时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进/乃修器械/以疑 叛逆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勤王,既指为王事尽力;也可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本文中取 的是第二个意思。 B. 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 帝在位时可以多次更换年号。 C. 丁卯,在文中属于干支纪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古人拿十二天干和十地支相配, 共配成六十组。 D. 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降低,成为 低级武官的称号。文中即为此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号为明受。当时韩世忠在秀州,认为 兵力不够而没有进攻临安叛军。 B. 梁氏在山阳、宿迁两地多次与金兵交战,全部取得胜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轻敌,在一次率 轻骑攻取金兵粮道时,遭遇埋伏遇难。 C. 宣和初年,在京口的酒席上,韩世忠在众人中显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参加宴会的官员, 后来韩世忠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 D. 太后为了能够安抚韩世忠,让他出兵救驾,封梁氏为安国夫人;宋高宗在韩世忠平定叛乱 后重新恢复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为护国夫人。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2)为未得明诏,无封赏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抚世忠。 【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 如此境地。” (2)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 【解析】 - 14 -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苗傅”“刘正彦”是两个人名字,需要用顿号断开,排除 B 项、C 项。 “囚”“改”的主语为“苗傅”“刘正彦”,是两个动作,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应该断开, 排除 D 项。 句意: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 少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 项,“古人拿十二天干和十地支相配”错误。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 项,“后来韩世忠为梁氏赎身并娶她为妾”错,原文为“梁氏乃自赎以妾之”,梁氏于是把 自己赎了出来,嫁给世忠为妾。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介词,因为;“坐”,牵连治罪; “恨”,遗憾;“至”,到。(2)“为”,因为;“明诏”,明确的诏书;“故”,原因; - 15 - “白”,禀告,陈述;“遣”,派遣;“慰”,安慰。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 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 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 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 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 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 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 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 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距离扬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胜山,是已故韩蕲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边有座 英烈夫人祠,她的牌位上写着“英烈杨国夫人五军都督梁”。 英烈夫人梁氏,是韩蕲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与父亲都出自军队。梁氏力气 大,精通击敌技术,能挽强弓,在两百步内射击没有不中的。因为父亲犯罪而连带受罚被没 收入教坊,梁氏说:“遗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儿,才到如此下场。”梁氏沦落京口成为歌舞伎, 有侠气,凭借角抵这项技艺闻名。 宣和初年,童贯平定方腊,回朝到京口设庆功宴。世忠凭借承节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 一旁斟酒。当时,世忠坐在众公卿的旁边,英姿勃发,十分独特,与其他人不一样。梁氏十 分诧异,询问左右的人,原来是独自一人擒住方腊的韩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赎了出来,嫁 给世忠为妾。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谋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当时世忠在秀州,因为兵力少 不能进攻,于是修理兵器,来使叛贼疑惧。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与儿子韩亮当时在 临安,被苗傅俘虏,成为人质,防守十分严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胜非的计谋想要召唤各方 救驾。朱胜非对苗傅说:“韩世忠正怀疑恐惧不敢前来,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诏书,没有封 赏的原因。现在禀报太后,派遣梁氏安抚韩世忠。”于是太后召梁氏入宫,封为安国夫人, 派她速去救驾。梁氏立刻领命,迅速驾马奔驰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与世忠会面。当 面陈述了临安的实际情况和其中的利害关系。梁氏多次坚决主张救驾。世忠指挥军队快速前 进,于是叛乱平定了。高宗复位,梁氏因为特殊的功勋进封为护国夫人。 梁氏在山阳、宿迁与金军多次交战,都获得了胜利,于是心里渐渐懈怠下来。八月丁卯 - 16 - 日,梁氏率领轻骑兵袭击金国人的粮道,遭遇对方的伏击。金国派出十倍人数的精兵“铁浮 图”将梁氏包围。梁氏身受多处创伤,腰腹被敌人的兵器割裂,肠子流出了三尺长,她忍着 疼痛把肠子装了回去,然后用腰带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对身边的人说: “今天我将以死报国。”说完再次冲向敌阵。敌人的箭像雨一样密集,射在梁氏的铠甲上就 像刺猬一样。梁氏的血浸透了几重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 马而死。金人竞相践踏、夺取她的首级,分裂她的五肢,后来,得到她首级的人晋升两级, 得到她四肢的人晋升一级。 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体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级用盒子装着送到金国。 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级悬挂在城门上。兀术听到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遗 体,送给世忠。拼凑尸体的时候,检验梁氏的全尸,有数十处创伤,致命的有七处,都在身 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听闻这个消息大加吊唁,下诏赐银五百两、帛五百匹,追封梁氏 为“英烈杨国夫人”,设立祠堂。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霖 张维屏 秋霖十日失高秋,独眺江天起暮愁。 正寂寥时惟有雁,极空蒙处并无舟。 蒙蒙路滑征夫骑,漠漠寒生思妇楼。 已若阴霾害禾稼,更催霜雪上人头。 【注】秋霖:秋天的淫雨。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的语言很富有表现力,如“害”“更”“霜雪”更能突显诗人对百姓的同情。 B. 诗歌的颈联则从仰视和俯视的观察角度进行描写:大雁南飞,江面无舟。 C. 诗歌的五六句主要写征夫在湿滑的路上骑行,开始思念起远在家乡的妻子。 D. 诗歌的尾联运用比喻手法,写阴霾损害作物,诗人感到伤心,因此头发开始变白了。 15. 诗人“独眺江天起暮愁”,那么,“秋霖十日”引发诗人哪些“暮愁”?请结合诗句分 析。 【答案】14. A 15. ①空旷寂寥之感。秋雨绵绵,连日不晴,空中只有南飞的大雁,江面 一片空蒙没有船只。 - 17 - ②担心征夫,同情思妇独守空闺的寂寞。天雨路滑,征夫远骑,闺房中思妇惦记、思念着征 夫。 ③担心并同情农人。秋天的淫雨损害了作物,让农人苦不堪言,诗人因担心农人而内心愁苦。 ④人生短暂之苦。阴霾不仅损害庄稼,更让人联想到岁月流逝,白发上头,从而生出人生苦 短之慨。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 项,是“颔联”,不是“颈联”。 C 项,“开始思念起远在家乡的妻子”错。这两句写两个画面:路滑征夫远骑,闺房思妇落泪。 D 项,“诗歌的尾联运用比喻手法”错误。应该是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尾联,作者用 “害”“更”“霜雪”这一系列有表现力的词语,突显出诗人对农人的同情与内心的愁苦。 诗人由秋天的淫雨损害了作物、让农人苦不堪言之景联想到岁月如流、韶华易逝的人生短暂 之苦,运用联想(由实及虚或实虚结合)、比喻来表现的。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 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 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 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 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 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秋霖十日失高秋,独眺江天起暮愁”,空旷 寂寥之感。这首诗描写了秋雨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征夫、思妇和农人的同情与内心的愁苦之 情。首联“独眺”起统领作用。扣“眺”字,诗人继而具体描绘了秋空低沉、寂寥大雁南飞(仰 视)、空蒙江面无舟(俯视)、路滑征夫远骑、闺房思妇落泪、阴霾秋雨损害作物的场景。这六 幅画面都让读者产生一种愁苦之感。尾联中“害”“更”“霜雪”这一系列有表现力的词语, - 18 - 突显出诗人对农人的同情及自己内心的愁苦。诗人由秋天的淫雨损害了作物、让农人苦不堪 言之景联想到岁月如流水、韶华易逝的人生短暂之苦,是运用联想(由实及虚或虚实结合)、 比喻来表现的古代诗歌阅读答案秋霖[注]张维屏秋霖十日失高秋,独眺江天起暮愁。“暮愁” 是诗眼,因为整首诗表达的就是连日阴雨,给行人出行带来不便,给农人收成造成了损失, 诗人由此生发出“暮愁”。此外,诗人也因此而产生人生苦短的慨叹。所以先结合诗句概括 再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 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 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 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 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 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我向先达请教遇到呵斥时“_________,_________”不敢答复 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后继续向他请教。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 表现其雄壮之美。 (3)“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答案】 (1). 色愈恭 (2). 礼愈至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离天日 (5). 位卑则足羞 (6). 官盛则近谀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恭”“覆”“谀”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刘江红教授团队近日发表于《睡眠》期刊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与 - 19 - 不睡午觉的孩子相比,睡午觉的孩子更快乐,成绩也更好。该研究团队分析了近 3000 名中国 小学生的行为,发现睡眠缺乏现象在儿童中________。尽管这项研究并没有________午睡与 学习成绩变好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午睡与学习成绩提高的________是毋庸置疑的。根据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让孩 子睡午觉,哪怕是半个小时也大有裨益。 睡眠不足是许多国家孩子的共同________。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是课业压力,其次 是信息家电,再次是噪音、声、光等睡眠环境,以及家长的睡眠习惯等。保障孩子睡眠很重 要,( ),尤其是深夜和凌晨的深度睡眠可以让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有利于孩子长高。 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午睡的习惯也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一举两得的效果。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习以为常 揭示 相关性 效应 B. 屡见不鲜 揭示 相关性 现象 C. 习以为常 揭露 因果性 现象 D. 屡见不鲜 揭露 因果性 效应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生长激素会在人睡眠时分泌 B. 人在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 C. 人体想要分泌生长激素必须睡眠 D. 睡眠充足有益于人体分泌生长激素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改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 高免疫力,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B. 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 免疫力,避免持续的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C.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 疫力,避免持续面对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D. 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午睡不只是让人们获得新的能量和改善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免 疫力,避免持续面对电子屏幕和单一的坐姿等对健康的影响。 【答案】17. B 18. D 19. C - 20 -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 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 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第一处,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屡见不鲜: 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发现睡眠缺乏现象在儿童中”应用“屡见不鲜”; 第二处,揭示:使人看见原来不容易看出的事物。揭露:使隐敝的事物显露。“这项研究” 并非隐秘之事,故用“揭示”; 第三处,相关性:指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因果性:强调因果关系。午睡与成绩并没有因果 关系,故本空用“关联性”; 第四处,效应: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 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故本空填“现象”。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与衔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尤其”是一个副词。表示更进一步。则需要补写的空和后文句式一致,意思相当。后句“尤 其是深夜和凌晨的深度睡眠可以让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可缩略为“深度睡眠可以让生 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则前一句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 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 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 子的原意。 “根据大量研究数据显示”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杂糅,故排除 A 项、B 项;“改善工作效率”搭配不当,排除 D 项。 故选 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 - 21 - 有一种观点认为之所以________,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推行不得力,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垃圾分类倒逼源头减量的滞后效应非常明 显,在经济增长和消费膨胀的条件下,垃圾产生量________。同时,分类得到的各类垃圾也 必须有足够的设施加以处理和利用。离开现代化、多元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城乡社会稳定和 环境安全都无从谈起,垃圾分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必须________,才能使垃圾 不再“围城”。 【答案】 (1). 出现“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现象 (2). 短期内不可能出现下降 (3). 继续在全社会行垃圾分类制度并且继续建设高标准的垃圾处理设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题属于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 题。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的过程中,应注意前后语义的勾连、关联词语、标点符号、逻辑关 系等。 根据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和“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垃圾分类,或者垃圾分类推行不 得力”可知可填写垃圾的现状,由整段文字阅读,最后一句话“才能使垃圾不再‘围城’”, 可知第一空填写:出现“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现象。 根据前文,在“垃圾分类倒逼源头减量的滞后效应非常明显”的情况下,再加上“在经济增 长和消费膨胀的条件下”所以,填写垃圾量短期内不会减少。 由“因此”可知,本空是对文本的总结,文本中对于垃圾处理不理想,提出了观点,其一, 垃圾的量大,分类的效果较缓慢。其二,配套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故本空填写“继续在全 社会行垃圾分类制度并且继续建设高标准的垃圾分类设施。”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题,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填写衔接句的形 式,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和主动句的选择。语言表达要注意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 生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 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 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 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 - 22 - 手。 【答案】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 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 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 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要注意字数限制)的格式组织语 言即可。本则新闻共 4 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 年 4 月 21-28 日(时间),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 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 揽 5 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 键信息: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 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 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四、写作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 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 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 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时代呼唤“年份英雄” 岁月流金。一句“酒是陈的香”,道出了人们对白酒价值的认知标准——年份。 年份,是时间沉淀的味道,是跨越时空的优雅。在中国大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仰 望星空的执着,脚踏实地的苦干,诠释“年份”的终极奥义。 有人用生命去回答。20 多年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村魂”文朝荣领着 海雀人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苦干实干吃上饱饭,把极贫村建成了山清水秀、林茂 粮丰的美好家园。他笔记里写着:“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有人用心灵去感悟。30 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西营镇农民王秀芝,克服了失 - 23 - 去右小臂的创伤,自主创业、帮扶他人,用勤劳奋斗铺就乡亲们的致富之路。她说:“我的 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我有一分热就会发一分光,尽我的能力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有人用信仰去诠释。40 年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厅级退休干部高德荣,走遍了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被亲切地称为“老县长”。如今,高德荣退 而不休,不顾年岁已高,继续驻扎在独龙江河谷,全力以赴督战独龙江帮扶项目工程。他说: 我是独龙族的儿子,共产党才是我们独龙族的头人。 20 年、30 年、40 年,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年份英雄。年份之于他们,是为改变 贫困面貌而坚如磐石的宝贵品质,是为大家舍小家而感动岁月的赤子情怀。 时代呼唤“年份英雄”。领袖曾说,“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更加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来帮助我们提振精气神。只要将“年份英雄”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 进中攻坚克难的奋斗源泉,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 做“年份英雄”要甘于平凡。英雄干的不一定是惊天动 地的大事,但一定是为民谋利益的事。他们的伟大渗透在身体力行中,渗透在日常的工 作、平凡的坚守中。行之愈深,其进愈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农村还有 5000 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做成同样的事情,往往需 要付出比以往多得多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苦干实干,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一步 一个脚印朝前走,锲而不舍、驰而不息。 “年份英雄”人人可为。新年的钟声敲响,到 2020 年,一个百年魂牵的梦想就要实现。 3 年多辛勤耕耘,酿造的是一坛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乐的美酒,是一坛确保到 2020 年所有贫 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佳酿。攻坚拔寨,同步小康,人人都是“年份英 雄”,矢志奋斗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会让这坛美酒愈加甘醇厚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当“年份英雄”成 为各级党员干部队伍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支队伍焕发出的蓬勃的发展激情,一定能撕掉贫困 的标签,成就这个时代的丰功伟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自己 的感受。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如何界定“英雄”这一概念,如何展现个人的价值。这就要 - 24 - 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借助古诗词来阐释“英雄”这一概念,第二部分是联 系当下,思考当下到底有没有英雄的存在。解答本题需要厘清在当今时代洪流中英雄的概念。 为国奉献是英雄,见义勇为是英雄,科研专家是英雄,大国工匠是英雄,干出经天纬地的大 事业者是英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只要怀揣一颗积极追 求、不断超越的心,只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不断突破,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 雄。这样,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当今的时代当然还有英雄!但要注意,英雄是一个大写 的“我”,英雄必须头顶道义、肩杠民族、手托家国,英雄必须具有担当精神,这也正是英 雄和偶像的一个区别之处。另外,还需要思考英雄的情怀与价值,反思当前人们对英雄的看 法和态度,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英雄,用纯洁的心灵敬仰英雄,不要被吃青春饭的偶像遮望眼, 从而看不清自己奋斗的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本材料极具现实意义,今天确实应该高举英 雄大旗,弘扬英雄精神,促进社会发展。本次作文的命题方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科学 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健康生活——健全人格;实践创 新——问题解决。同时,考生还要注意审题的限制性: 其一,“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 雄只有偶像的年代。”材料要求考生厘清“英雄”和“偶像”两个概念,并针对当前人们对 英雄和偶像的认识来发表见解,针对性强。其 二,材料引用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暗中界定了“英雄”一词的内涵:立足大我,胸有家国, 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为考生论证今天英雄的内涵和标准限定了方向。 其三,“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材料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说理能力,暗中 将文体指向了议论文。 同时,还要注意所给材料的开放性: 其一,“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考生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可以,材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其二,“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今天在各行各业中建功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可 以成为论证的事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劳动模范、身边爱岗敬业的榜样都可以写,这就给 了考生选材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参考立意:1.勿为偶像遮望眼,认清英雄才是真;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3.英雄是 时代的脊梁,英雄是国家的财富;4.新时代更需要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5.民族大业的复兴 靠的是各行各业的英雄;6.和平年代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 - 25 -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一个英雄盛行的时代》,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次由材 料入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总有一群人在默默耕作着,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正 文主体部分先从“他们是走在创新前沿的英雄”和“他们是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奔波的英 雄”两个角度阐述我们的时代英雄,接着以阐释这些英雄存在的价值——“让这个浮躁的社 会仍保有一份闲适”。结尾总结全文,并强化观点,再次指出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都是 真正的英雄,他们躬身前行,铸造英雄时代”。 素材: 新时代呼唤英雄精神 《战狼Ⅱ》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吴京塑造的“中国英雄”“中国硬汉”形象点燃了人们 的爱国情怀,激发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 为正义、为和平、为中国而战的“战狼精神”,让无数中国观众提气,表达了一个以更 加开放、更加自信、更加强大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应有的国民心态和精神状态。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是由人民群众中诞生的英雄推动、引领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 中,产生了丰富的物质遗产、精神成果、文化经典,那些创造辉煌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 科学家、文学家、军事家,那些在民族苦难、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的忠 臣良将、豪杰义士,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 那一串串耳熟能详的名字闪耀在历史的星空,是我们的“床前明月”,激励着世代中华 儿女奋勇向前。中华民族的历史闪耀着英雄的光辉,因英雄而精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 经饱受外侮、伤痕累累,但中国人民从不屈服、永不言败、决不退缩,那些慷慨赴义、为国 捐躯的革命先烈,那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革命先驱,那些东奔西走上下求索中国向何处 去的开路先锋,都是国家的英雄。 一个能哭着微笑的人不会被打倒,一个饱受屈辱还能泪眼望远的民族不会停下脚步。只 要英雄的情结和精神尚存,英雄的血性和气概还在,散落一地的基因和细胞就会聚合成钢筋 铁骨,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人物,那些振臂一 呼、应者云集的人民领袖,那些“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劳动大众,那些“挽 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坚强砥柱,都是人民的英雄。新中国的蓝图记录下英雄的荣 耀,因英雄而多彩。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一个时代当有自己的楷模。国家因英雄 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社会因正气浩荡而温暖。没有英雄豪气的人会萎靡不 振,消解英雄的社会没有希望,缺少英雄的国家没有力量。 - 26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气势磅礴的伟大事业,靠无数各路英雄共同推动。那些胸怀 坚定理想、执着信念、崇高使命、深沉情感、强烈责任的身体力行者,那些致力改革发展稳 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勇敢担当者,那些心系人民呕心沥血、面对灾难赴汤蹈 火的无私无畏者,还有那些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国家功臣、先进典 型、时代楷模、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大国工匠、身边好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民 族复兴的伟业呼唤着英雄的精神,因英雄而出彩。英雄不问出处,好汉各有来路。不管什么 身份、什么岗位、什么地位,只要我们“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 豁得出来”,你就是英雄。不必抱怨没有脱颖之机、用武之地,做最好的自己,你就是英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我们开启了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人人都 能成为英雄的好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们开辟了群英荟萃、英才竞现的宽广舞台。 把“战狼”点燃的激情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实际行动,你我都是英 雄。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 78 年前,日本军国主义铁蹄在当时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从此,中华大地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包括骇人听闻的的南京 大屠杀。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回顾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正是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抛头颅、洒热血,谱写出 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打出了中国人的铮铮骨气、中国人 的英雄气概,才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 人要有骨气,民族要有精神。抗日战场上,张自忠将军在与日军枣宜会战前留下绝笔: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战斗中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一 百多名将士拼死抢回张将军的遗骸,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祭者超过 10 万人,可歌可泣! 抗美援朝战场上,邱少云、黄继光,一个个普通的战士,在生死考量间,在民族大义与 个人私利上,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舍身取义,牺牲小我、成就大局。正是这样的自我牺牲精神、 正是抱着对中华大地的深深热爱,抱着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让中国军人具有了钢铁一般的 意志和精神,也让装备精良的敌人闻风丧胆、肃然起敬!! 这就是精神的力量,这就是英雄的情怀,这就是决定战场上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有无数 的无名英雄,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饮水当思源,正是这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 晦的年代中浴血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建设发展成就的今天。 - 27 - 在当下和平年代,没有了硝烟战火,英雄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 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钱伟长、60 年如一日造福百姓的草鞋书记杨善洲、坚守肝 胆事业的医者吴孟超、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他们的活跃在抗击洪 流的堤坝上、活跃在治病救人的病床前、活跃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活跃在川流不息的人群 中。在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的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他们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舍己为人的大爱、勇于担当的责任和坚守岗位的执着。 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是有情有爱的血肉之躯,但正是这种大爱、这种责任、这种执着, 让他们成为了“英雄”。 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在展现军中英雄报国 志的同时,也记录下他们的儿女情、英雄泪,让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在家与国的“双线叙事” 中更显不凡与崇高。中国空军第一人王文常,随身携带着与妻子谈恋爱时收到的百余封情书; 驻守黑河的“冰花男神”张书辉,已 13 年没有回家过春节,每年冬天带着战士们建冰哨、刻 冰雕以解乡愁。这是记录更是唤醒,是表达更是传递,它激发了人们心中深藏的种子,以一 组负重前行的时代英雄群像,焕发出整个社会的爱国情怀与英雄精神。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谭清泉在大山 深处坚守 40 年,是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被人誉为“年龄越来越长,贡献越来越大”, 这是精忠报国的价值血脉;王文常 29 年翱翔长空,3 次与死神擦身,却驾驶歼击机安全飞行 5000 小时,刷新中国空军的纪录,这是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满广志从小立志“绝不仅为吃 饱穿暖,还要干成大事”,在训练场上激励将士“赢我才能过关,胜我才能打仗”,这是坚 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这里,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许多与我们有着共同信仰的 人们彼此确认的情感联结,让观众在我和祖国之间发现了“我们”。 1、自信是英雄的本质。——爱默生 2、战胜自己,远比在沙场战胜数千个敌人,更有资格称为英雄。——法句经 3、遭风云之余,不建腾跃之功名,非人豪也。——北史 4、在人类自由最不受重视的地方,英雄崇拜总是盛行的。——赫·斯宾塞 5、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贝多芬 6、有卓越智力作用指导的胆量是英雄的标志。——克劳塞维茨 7、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赫塞 8、英雄只在艰难的时候才被认识。——欧洲 9、英雄之所以迷人,部分原因是他们极能控制对自己和别人的控制。——戴维 - 28 - 10、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 11、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许浑 12、英雄心事无今古,神物风云各有时。——张佳胤 13、英雄是大众说出来的。——克拉尔德·斯坦利·李 14、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的事。——伏 契克 15、英雄就是对任何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罗曼·罗兰 16、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鹜的人。——波特莱尔 17、英雄不仅比普通人有勇气,而且能把五分种勇气无限期地延长。——爱默生 18、英雄并不比一般人更勇敢,差别仅在于,他的勇气维持了五分钟而已。——爱默生 19、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后汉书 20、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恽代英 21、一种过度的勇敢和豪情,尤其当它表现在形势险恶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渲染了一 个英雄的性格,并且使一个人成为后代的景仰的对象。——休谟 22、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希契科 克 23、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威尔·罗 吉斯 24、虽然是英雄,也不免瑕疵。——法?拉劳士福古 25、谁高出众人一筹,谁在众人眼里就是英雄。——斯威夫特 26、是不是英雄要让人民来评。——柯尔克玫族 27、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王粲 28、社会是建筑在英雄崇拜这个基础上的。——托·卡莱尔 29、如果说英雄是真诚的人,那为何我们不能成为英雄呢。——托·卡莱尔 30、全人类对英雄的崇昨天有,今天有,将来也一定有。——托·卡莱尔 31、面临危险,始见英雄。——法国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 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 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 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 - 29 - 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 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 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 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 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 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 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 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 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 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 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 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3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