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时代之隔。‎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人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词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 23 -‎ 一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认得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人和其他动物都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人时常依靠一个象征体系的帮助,和时间的接触比其他动物和时间接触要复杂些。‎ B. 一个小白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是它在具体情境里,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到的个别经验,并不能相互传递和学习。‎ C. 文化作为累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更要靠人凭借抽象能力和个人记忆互相学习,逐渐累积而成。‎ D. 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属于个人经验的“过去”的投影,还包括了代表着社会共同经验的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时间各句的角度论证了可以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词是打破人和人传情达意过程中的时间阻隔的桥梁。‎ B. 文章主体部分立足于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依次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时代之隔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C. 文章举小白鼠的例子,旨在通过对比,论证人有别于其它动物,能依靠象征体系大同时间阻隔,而拥有文化。‎ D.‎ - 23 -‎ ‎ 以文章结尾阐明词与字有别,文化中必须有“词'但不一定有“文字”,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文章开头观点的辩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境里,只要人和人传情达意就会产生文字,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文字存在。‎ B. 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是因为学习是要改造本能的行为方式,习得新的行为方式,这新旧更替即有了今昔穿越。‎ C. 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如果人的记忆完全消失,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和传承的重要条作,我们的的时间可以说是阻隔了。‎ D.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这一连串中的“当前”是剪不断的时间链。‎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C混淆是非。原文第四段说“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而C项中“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肯定了“靠本能”,与原文不符。‎ ‎【2题详解】‎ 试题分析:D结尾与开头的观点并无冲突,它是对开头观点的补充说明。‎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D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 ‎【3题详解】‎ 试题分析:A强加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从文末可知:文字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而词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可见传情达意不一定产生文字.且依据常识可知传情达意的工具有多钟。后面的结果因此也依据不足。‎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梁启超的寂寞身后事 刘再复 - 23 -‎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告别了这个曾给他带来许多烦恼又让他恋恋不舍的世界,享年五十六岁。‎ 古人云“盖棺论定,入土为安”。但梁启超却是例外。‎ 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北平市党部做了一个针对“三一八”惨案的议决案,认为梁启超与此案曾有牵连。当时,梁启超正在协和医院治病,为说明真相,以正视听,梁启超的侄子梁廷灿指出:“家叔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入春以后,忽罹重病,于三月八日入协和医院,……(十六日手术)十七、十八两日皆昏迷,不省人事,十八日下午五六时始渐苏醒……以十六日正受麻药剖腹卧病之人,是否可以参预十八日上午发生之任何事件,此真不值一辩矣。”‎ 梁启超逝世后,京沪两地公祭现场,都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当时,杨杏佛曾对徐志摩说,国府对于梁启超不能没有表示,并准备去南京找蔡元培等人商议,要在国府会议上正式提出。但是,由于国民党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等人的坚决反对,此案也只能不了了之。直到梁启超去世13年之后,国民政府才颁布了褒扬梁启超的明令。‎ 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对于梁启超的轻视和冷落,虽然涉及到很少一部分人,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尤其当国民党掌握话语权之后,在以叙事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些都是梁启超身后遭遇中最令人痛心的。‎ 同为清华教授的吴宓对于梁氏身后的寂寞大为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于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说怪其实不怪,王国维先生只在书斋里讨生活,与社会几乎不发生关系;梁启超则不同,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很多人说他“善变”,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梁启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实很难。‎ 谭人凤是老同盟会员,他在《石叟牌词》中指责梁氏“惜乎反复无常……人格、天良两均丧尽”。这是来自敌对阵营的看法。‎ 湖南名士李肖聃曾是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他也认为梁氏“巨人长德,曲学阿世……不惜低首于群儿,逐响于众好。而中国之文气日衰,圣风愈塞矣”。他的意见大约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而胡适就从另一面指责他的“善变”,在一篇日记中胡适写道:“他晚年的见解颇为一般天资低下的人所误,竟走上卫道的路上去……此皆林宰平、张君劢一班庸人误了他。”‎ - 23 -‎ 这种言人人殊、各持己见的情形,只能说明梁启超太庞大了,以至于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从某一角度出发去认识他的时候,看到的可能都是一个侧面。郑振铎与上述几位就完全不同,他说:“梁任公最为人所恭维的——或者可以说,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善变’。他如顽执不变,便早已落伍、退化了,与一切的遗老遗少同科了;他如不变,则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与劳绩也许要等于零了。他的最伟大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郑振铎与梁启超不深,却可以说是梁的知音。‎ 梁启超身后的寂寞寥落,又似乎和他的门生故旧往往早夭有关。蔡锷过早去世,已是很大损失;范源濂等亦先于他过世,徐志摩、丁文江、蒋百里更在其死后不久便陆续辞世。‎ 梁启超身后所受冷遇的根本原因,就隐藏在这里。也可以这么说,他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而且,他的救国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与其说他受到某些人的冷落,不如说那个时代冷落了他。‎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启超逝世后,北平、上海同时举行公祭活动,但是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这也正是梁启超身后寂寞在政府方面的表现。‎ B. 梁廷灿关于梁启超生病住院的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梁启超没有参与 “三·一八惨案”,结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梁启超是站在执政府立场上的。‎ C. 王国维逝世后备受哀荣,梁启超身后事寂然无闻,与二人的性格、社会生活参与度、人事关系及对国事的热心度不无关系。‎ D. 敌对阵营和梁氏故旧中,对逝世后的梁启超有所贬损,可见,历史上的梁启超确乎在伟大之中略有瑕疵。‎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 A. 国民党在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启超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是因为他的救国方案是不合时宜的。‎ B. 作为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湖南名士李肖聃对梁氏的指责代表了当时并不少见的固守传统文化不屑妥协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 C. 郑振铎和梁启超交往并不深,但却对梁启超的“善变”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只有郑振铎才算是梁启超的知音。‎ D. 梁启超逝世后,出现各种正面、负面的评价,其原因在于他太丰富,太复杂,人们无法全面认识他,只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去认知。‎ ‎6. 阅读全文,请概括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的原因?‎ ‎【答案】4. B 5. D ‎ - 23 -‎ ‎6. 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梁启超的性格和社会参与度使然,梁启超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梁启超过于“善变”和“屡变”,使人们只能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出发去认识他,而不是全部,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认识;梁启超身后的寂寞寥落,与其门生故旧早夭有关。蔡锷、徐志摩、蒋百里等门生陆续辞世,无人为其鼓与呼;他的思想、主张和救国方案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被很多人认为不合时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章内容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当时的梁启超是站在执政府立场上的”错误,主观臆断,梁廷灿的说明只是反驳国民政府的决案,以正视听,并不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强加因果,前后两句无因果关系。原文中“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对于梁启超的轻视和冷落,虽然涉及到很少一部分人,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尤其当国民党掌握话语权之后,在以叙事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可见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 B项,“代表了”错,属于或然变必然的错误,原文“他的意见大约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可见是或然。‎ C项,“只有……才”过于绝对,原文中“郑振铎与梁启超不深,却可以说是梁的知音”,并不能由此得出只有郑振铎才是梁启超的知音这一结论。‎ 故选D。‎ ‎【6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阅读全文,请概括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的原因”,解答时可以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原文中“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对于梁启超的轻视和冷落”“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可以分析得出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原文中“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可以分析得出梁启超的性格和社会参与度使然,梁启超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原文中“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从某一角度出发去认识他的时候,看到的可能都是一个侧面”,可以分析得出梁启超过于“善变”和“屡变”,使人们只能从某一角度、某一侧面出发去认识他,而不是全部,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认识;原文中“梁启超身后的寂寞寥落,又似乎和他的门生故往往早天有关。蔡锷过早去世,已是很大损失;范源濂等亦先于他过世,徐志摩、丁文江、蒋百里更在其死后不久便陆续辞世”,可以分析得出梁启超身后的寂寞蓼落,与其门生故旧早夭有关。蔡锷、徐志摩、蒋百里等门生陆续辞世,无人为其鼓与呼;“他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而且,他的救国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可以分析得出他的思想、主张和救国方案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被很多人认为不合时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 23 -‎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 23 -‎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 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 文中以巧妙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 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8. 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9. 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答案】7. B 8. ①乐观坚强,充满热情,虽然孩子脑瘫,即使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②关爱孩子,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③内心坦诚,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④礼貌待人,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 ‎ ‎9. ①从人物上看,进一步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及对孩子坚强精神的敬佩;②从情节上看,交待了故事的结局,使结构更完整;③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旨。‎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与原文不符,从文中的信息并不能看出父子两人滑雪技术高。故选B。‎ ‎【8题详解】‎ - 23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求分析父亲这个形象的特征,答题时注意梳理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人物的性格,此题可根据文中的“虽然孩子脑瘫,即使累他也能够笑着面对”“为了帮助孩子任劳任怨”“不对外人隐瞒孩子的病情”“请求先滑雪时表现出礼貌态度”等情节概括其“乐观坚强,充满热情”“关爱孩子”“内心坦诚”“礼貌待人”等性格特征。‎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概括文章主题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小说情节结构、内容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本题,从人物形象上看,“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得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突出了那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坚强精神的敬佩。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表明这一小说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此文结尾的信就有这个效果。从深化主题的角度讲,“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面对这样的儿子,前面情节中那位父亲表现出来对儿子的关爱、教育、耐心,这封信里对儿子的坚强努力是赞美和敬佩,可以得出答案“提出乐观、坚强面对生活中的逆境的主题”。‎ ‎【点睛】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概括作品主题,此类题答题时一般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塑造及语言表达效果来分析。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结局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那就表明这一小说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从深化主题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丰富文章内容,使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更深刻,表达的思想更有影响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那就升华了文章主旨;从塑造人物的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那就是起到突出人物形象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 23 -‎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①。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②。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③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注解:①(chōu):抽引;引申为研究。史记:历史记载,还包括档案文件。石室、石匮:都是汉朝藏书之处。②缧绁(léixiè):拘禁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③隐约:谓义深言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11.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阳”,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指山的南面。‎ B. “吾不能早用子”“君知其难也”“是寡人之过也”其中的“子”“君”“寡人”都表示敬称。‎ C. “足下”是我国古代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D. “晋侯秦伯围郑”其中的“侯”“伯”是古代爵位名称,春秋时王以下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级。‎ - 23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嶷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 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 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 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答案】10. A 11. B 12. C ‎ ‎13. (1)他的儿子司马迁正好岀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 ‎(2)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迁既死后”表示时间,“其书”作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C、D;“宣帝时”表示时间,“述”的宾语是“其书”,结合句意分析,排除B。句意: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公布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 - 23 -‎ 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寡人’都表示敬称”错误,“寡人”是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项,“愤恨天子不公”错误,根据原文,司马迁身陷牢狱后,他只是“乃喟然而叹曰”,“喟然而叹”意思是叹息,看不出愤恨天子。‎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适”,适逢,正赶上;“见父于河、洛之间”,状语后置,应为“于河、洛之间见父”,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见”,拜见。‎ ‎(2)中,“直”,直白;“核”,核实;“虚”,虚假;“隐”,掩饰。‎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黄河边上的山的南麓过着农耕放牧生活。十岁时已能识读先秦古文著作。二十岁时南游江淮,他登上会稽山,探访禹穴,视察九疑山,泛舟沅、湘水间。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之都研习学业,观察孔子教化的遗风,还在邹峰学习乡射礼节;在游历鄱、薛、彭城等地的时候,一度遭受危困,经过梁、楚之地后回到长安。‎ - 23 -‎ 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其子司马迁适岀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世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为太史,就会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司马迁低头流泪,说:“小儿虽然不聪明,但我会全力编撰先人所记的历史材料,不敢缺略。”太史公司马谈死了三年,司马迁就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摘抄了石室金柜的藏书和档案。‎ 写作的第十年,太史公司马迁遭到李陵之祸,被关进了监牢。于是叹息着说:“这是我的罪孽啊!身体毁坏而不可用了。”事后仔细思量道:“《诗》《书》的文义之所以言简义深,是作者借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深沉思想。”他终于着手记述从黄帝开始,直到武帝获麟为止的历史。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对帝土兴起的业绩,追本溯源,探究始终,观察朝代盛衰的原因,依据事实进行论述考订,略述三代,详录秦汉,从黄帝写起,直到当朝皇帝,写成十二篇本纪、十篇表、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全书总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这就是《太史公书》。‎ 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公布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 ‎(人们)称赞说。司马迁还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按条理阐述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 “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 23 -‎ C. “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 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15. 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 ‎【答案】14. B 15. ①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②饥寒交迫,度日艰难。③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理解错误。兄弟分散,不知都流落在何方,所谓“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并不是说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远。‎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题干问“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这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本题作答时抓住“忧”字,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原因。首联“我今日夜优,诸弟各异方”说明忧的原因之一是诸弟分散。五、六两句“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表明盗寇横行,诗人兄弟离散,诗人自己饥寒交迫。“欲出畏虎狼”表明当时天下大乱,虎狼当道。‎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23 -‎ ‎(1)《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荆轲刺秦王》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则》中提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书生意气 (2). 挥斥方遒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学而不思则罔 (6).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遒、萧、罔、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 ,但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浮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 。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 ,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 。“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浮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 23 -‎ D.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片断式”“表演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大有可观 B. 鱼龙混杂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 鱼龙混杂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大有可观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 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 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 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答案】17. C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表演式”后应加“展开”,排除B、D;二是搭配不当,“浮现”与“追求”不搭配,可改为“展现”,排除A。‎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瑕瑜互见”,比喻优点、缺点都有,表示客观的评价。“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语境对象的是“短小的表演”,故选用“瑕瑜互见”;‎ 第二处,“不容小觑”,指不能小看,不能轻视。“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语境对象的是“活力”,所以用“不容小觑”;‎ - 23 -‎ 第三处,“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语境中“‘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这种现象是青少年乐意看到的,故选用“喜闻乐见”;‎ 第四处,“大有可观”,很值得一看或值得重视。“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语境想表达“草根文化”不可缺少,故选用“不可或缺”。‎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推理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分析括号中的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可知,这里并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B、D两项。比较A、C两项,A项强调它是一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C项强调这种现象突然兴起,两者表达的“重心”不同;又因为前句说“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后句应该强调它已经成为有“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 “墙上书店”活动是今年4月从伊犁发起的,全疆现在共有16家书店参与到活动中。活动的捐款人在书店购买图书,将写有书名、价格等内容的便利贴贴在书店墙上。渴望读书却又买不起书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只要撕下便利贴就可以在书店免费领取这本书,进而分享读书的乐趣和拥有图书的喜悦。一位书店店主说:“我们书店开始‘墙上书店’公益活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来献爱心的人很多,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来捐书,多的一天能有十来本。”可见,“墙上书店”活动深受爱书人的欢迎,相信不久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圆读书人一个小小的梦。‎ - 23 -‎ ‎【答案】今年4月伊犁发起的“墙上书店”公益活动,响应者踊跃,前景乐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压缩语段,解答该题首先要筛选信息,本段属于记叙性语段,抓住语段中包含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如时间是4月,地点伊犁,活动名称“墙上书店”,本语段内容比较复杂所以还应对其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这样才能做到内容全面,本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介绍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二层“活动的捐款人在书店购买图书……多的一天能有十来本。”为第二层主要介绍响应者积极参与这项活动,最后一句为第三层“相信不久后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圆读书人一个小小的梦。”主要写对未来的展望。根据以上内容提炼要点,形成答案。‎ ‎21.鲁迅曾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请你根据下面的例句,从“劣、舒、值、起”中任选两个汉字来一番类似的“趣解”。‎ 例句:‎ 选:走在前面的人,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劣 舒 值 起 ‎【答案】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 值:站得直,人的价值才能体现。‎ 起:自己走,才能真的站起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以及汉字的演变、词义运用的能力,“仿用句式”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方法相同,内容有意蕴。表达形式(结构)和字数应该是相等的。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即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本题中,通过给出的两个例句来看,例句中并非句式相同,也未使用修辞,所以重点要仿内容。“劣”,先拆分为“少”和“力”,把少出力和劣的意思组合;“舒”,先拆分为“舍”和“予,把舍予和舒畅的意思组合;“值”,先拆分为“人”和“直”,把站得直和人的价值进行组合。“起”,先拆分为“走”和“己”,把走和起的意思结合起来。‎ ‎【点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 - 23 -‎ 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 四、写作(60分)‎ ‎22.请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有真情实感②文体特征鲜明,有适当的细节描写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你,温暖了我的视线 在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并不如现在这么好,班上很少人和我一起玩。我的性格也渐渐孤僻起来。在上体育课时,我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默默地看着别人在那里开开心心的玩耍,内心却如此孤独。‎ 我常常下课就趴在桌子上,上课也一句话不说,每次有不懂的也不敢去问老师。虽然每次考试都是过及格线,但是,我却依旧努力的学。可是,每次成绩单发下来的时候,我就只能在操场最角落的那棵树下哭泣。没有人会记得我,没有人会关心我,我学会把秘密藏在心里,把自己的悲惨讲给树听。可是,我多么希望有个人能来安慰我。‎ 终于,那个人出现了。那个新老师的到来,让我懂得了温暖。‎ 记得刚来那天,她就让我们做自我介绍。我在讲台上支支吾吾的,全班同学都在下面笑我。我满脸红扑扑的,眼泪都快委屈的掉下来。老师看到了,微微一笑,安慰我说:“别急,慢慢来,老师相信你可以的。”我不知道那时候我哪来的勇气,我深吸口气,就流利的向大家做了自我介绍,那时候全班都惊呆了,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我,心想,怎么平时那么害羞的人怎么会说出这么流利的话!‎ 老师却向我微微一笑,鼓励我说:“真不错,老师喜欢。”听到老师这句话后,我不知道怎么就特别感动。眼里闪烁着泪光,我的心却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从那以后,我渐渐开朗起来。老师每天把我留下来帮我讲题目。她很有耐心,一遍不懂,她还是会给我讲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直到我懂了为止。老师每天和我留到六点,等到食堂关门了,也毫无怨言。我被老师感动了,从此以后,每次上她的课,我都会特别认真;每次有不懂的题目我也会积极的跑到她的办公室问她。于是,每次都令我头疼的数学也因为老师而变得亲切;每天的数学课我都会特别积极;每次的考试我都在进步。我的数学成绩从刚及格一下窜到了班级的前几名。‎ - 23 -‎ 老师,你放心,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胆小鬼了,我变得自信,开朗。老师,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现在的我已经读高中了,但是,我依旧记得你。我还是想和你说句谢谢。是你第一次让我模糊了视线,把我小小的心温暖,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激情,变得坚强,快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于命题作文,考生必须谨慎审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方法审题,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审题】“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中的“你”既可以实指,又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一种精神、信念温暖了你,或写一句诗词感动了你等等。再看“温暖”一词,它具有两种含义:一作形容词,暖和;二作动词,使人感到温暖。这一命题的题目很宽泛,可以多角度立意,多角度联系社会实际。还应注意文体的限制,本题要求写记叙文。把“你”具体化比较容易写作,围绕着身边的人、事展开,更能写出佳作。‎ ‎【立意】1、记叙动人心魄的亲情。‎ ‎2、记叙同学、朋友间的友情。‎ ‎3、记叙难忘的师生情。‎ ‎4、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 ‎【素材】1、望着前方的光芒,我心中无限温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有这样的豁达让他们所到的每一方寸土都充满光亮。用生命点燃希望,让将光芒洒向大地,这是生命最美的所有在。此刻我的目光停在那里,视线里是一片温暖。‎ ‎2、父亲看见了我 ,笑了笑,我猛然想起了什么,伸出手使劲地挥了挥。这时他笑得更灿烂了,他那灿烂的笑容,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和蔼可亲。看到父亲的笑容我的心似乎轻松了许多,不知怎么的竟有一股幸福的热流在心中涌动。从那以后,每次看到父亲的笑容,我都会感到无比幸福!父亲温暖了我的视线!‎ ‎3、大爱无私,你用从容温暖了我的视线。‎ - 23 -‎ 你用声歌点亮生命,你将爱的种子洒向人世,你的梦想是“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世界变成温暖的人间”你的每一次公义演出,都是为了帮助灾区的孩子,你将自己的每一分钱都献给了孩子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你都不忘孩子们的生活,你还唯恐辜负了家长的希望。你的心灵的那方绿茵随时准备为别人撑起一片清凉,却忘记了自己也需放下疲惫的脚步,去尝试着放清凉。你把清凉留给了别人,把炎热、危难留给自己,直到消失的那一天。丛飞,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份无私的大爱,让我心头血液涌动,让我的双眸泪珠滚动。‎ ‎4、归隐田园,你用豁达温暖了我的视线。‎ 目睹官场黑暗,亲历宦海沉浮,你破茧成蝶,选择了归隐南山,耕作、放牧、戴月荷锄归;采菊,醉酒,登高赋新诗。你的生命如歌。官场上你无处落足,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你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或许是命中注定,南山脚下,你漠漠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你的恬适,看到了生命中的一份豁达,也仿佛看到你追寻到了“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篱下的悠然。当你带着悠然的笑靥,弯下腰采摘菊花时,你就在我的心目中开成一株永恒的豁达的菊花。‎ ‎【结构】文章布局合理,开始以自己性格孤僻为开篇,然后叙述自己小学不爱读书在班里成绩不好,后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成绩提升,逐渐自信的事情,最后总结,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语言流畅自然。文章前后照应,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力。‎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故事的情节是更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更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二、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入,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要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毅述以外,还必须对人物进行肖像指写、动作描写等等。‎ ‎ ‎ - 23 -‎ ‎ ‎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