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常德市一中2019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 ‎①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身体酸碱性”的理论传播开来,感冒发烧甚至癌症的源头被认为是身体变酸。有专家表示,60%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在这个概念下,每个人都惴惴不安,社会上含碱的保健品似乎也成为了灵丹妙药,人们争相抢购,都希望通过中和自己,找回健康。事情是这样吗?‎ ‎②人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在正常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这个pH值也是人体细胞完成生理功能的最佳酸碱度。‎ ‎③“恐酸说”认为,在人代谢过程中,细胞将体内的营养物经氧化分解获得能量时,会释放出各种酸性代谢物。人体体液变酸就意味着内环境的改变,使细胞各种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酸于是成了万恶之源,可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肾炎、动脉硬化、痛风甚至皮肤松弛。酸性体质导致癌症的主要依据是日本医学博士用实验证明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但更多实验也证实血液酸化和疾病之间是互为因果。即虽然血液偏酸可能导致疾病,但多种疾病也会导致血液变酸,所以很可能你身体的多种不适先来自于疾病,然后才开始变酸。美国科学家张健经论证后表示:“酸性体质这概念纯属子虚乌有!”‎ ‎④其实酸碱度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酸并非从口入,虽然“恐酸”说一再强调,保持人体弱碱性的基石是合理膳食,并将凡在体内分解的最终代谢产物是酸性的,像红肉、面粉、油脂、糖类等称为酸性食物,反之,像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被称为碱性食物。但即使你天天摄入所谓的酸性食物,也不可能把pH变成6.8。因为人的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其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平衡,无论你摄入的食物是酸性、碱性,人体的pH值基本不变。‎ - 31 -‎ ‎⑤人体从消化到排泄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小肠说,它会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对胰液中碱的再吸收,无论何种食物,到了胃里被强胃酸混合后变成酸性,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等混合变成碱性。而且,我们的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也使酸和碱无法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将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物质,同时还控制和调整酸碱物质排出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我们吃进去食物经过代谢后的最终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的酸性物质,但我们的肺能够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成为调节酸碱平衡效率最高的器官。‎ ‎⑥其实,人体系统虽然一般呈弱碱性,但保持酸碱平衡最重要。人体中有几个地方还必须偏酸才算健康,人正常的尿液是呈酸性的。此外所谓的酸中毒其实离我们很远。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时为酸中毒,但事实上,只有当肺部疾病影响正常呼吸,肾脏疾病影响正常排尿,医生才会查看他们的血液pH值是否能维持平衡。‎ ‎⑦最后要说,过多地摄取碱性食物也会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反而会增加酸的含量。少吃面粉及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等,过量摄取碱性食物,人体缺乏脂肪、蛋白质和糖,将造成营养失衡,也会促使体内脂肪分解增加供能,生成的酸性物质将增多。‎ ‎⑧总之,虽然少食红肉多吃蔬菜确实对身体有益,但你大可不必大量买入含碱的保健品。如果你实在担心自己是酸性体质,那不妨喝点苏打水,因为即便是酸中毒,医生给患者最常用的也仅仅是小苏打。 ‎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下列关于“身体酸碱性”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人体的酸碱度很难改变,人体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人体也能够根据食物的成分或体液的酸碱变化自动调节人体的酸碱度。‎ B. 人体应该追求平衡,偏酸或偏碱性要根据肌体的具体情况而定,一味追求身体呈碱性,过多摄取碱性物质,反而可能导致酸碱失衡。‎ C. 人体体液最佳酸碱度是PH值为7.35-7.45,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呈弱碱性,在这个范围内,人体细胞能最好地完成各项生理功能。‎ D. 人体的酸碱度不是身体健康与否的决定因素,一些疾病发生在所谓的酸性体质上,原因是多样的,更多实验也证实血液酸化和疾病之间是互为因果。‎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  )。‎ A. 人体的体液变酸,可能会导致各类细胞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从而引发骨质疏松、糖尿病、肾炎、动脉硬化、痛风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 B. 人的身体系统通常呈弱碱性,但这不是由人的饮食结构决定的,有时过少摄入油脂等所谓的酸性食物,反而会造成身体中酸性物质的增多。‎ C.‎ - 31 -‎ ‎ 要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并不需要盲目服用碱性保健品或碱性药物,而主要应该控制膳食,调整饮食习惯,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D. 人们所称的“酸中毒”其实不会发生,因为即使天天摄入酸性物质也不能降低PH值,人体的酸碱度是由人体自身系统严密监控着。‎ ‎3. 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体酸碱性”理论在最近一段时间广为传播,社会上含碱的保健品十分抢手,备受青睐。‎ B. 更多实验证实血液酸化和疾病之间是互为因果,因而美国科学家张健经表示:“酸性体质这概念纯属子虚乌有!”‎ C. 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类物质之所以被认为是酸性物质,是因为有人认为它们在体内分解后最终会产生酸性代谢物。‎ D. 虽然消化、排泄和呼吸系统能够精密地控制人体的酸碱平衡,但如果少吃面粉及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红肉等,过量地摄取碱性食物也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对人的身体无益。‎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张冠李戴,见于文章第二段,由“在正常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可知。故选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其实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C说法张冠李戴,与原文不符。‎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选出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认真比较,作出判断,A项,见于文章第三段,这种 - 31 -‎ ‎ “恐酸”说,作者并不支持;C项,见于文章第四段,由“但即使你天天摄入所谓的酸性食物,也不可能把pH变成6.8。因为人的体液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其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平衡,无论你摄入的食物是酸性、碱性,人体的pH值基本不变”可知;D项见于第六段“此外所谓的酸中毒其实离我们很远。”可知,酸中毒虽离我们很远但是存在,并不是永远不会发生,故D项与作者观点不一致。故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CD三项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合,这点从文本中能够找出具体答案来,本题用排除法较容易作答。‎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根据原文内容,判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只要认真分析选项即可。见于原文第三段尾句,与原文不符,强加因果。故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内容为: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实质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可以通过辨析关键词语,主旨句或通过提取、整理潜在的信息,把握作者的看法、倾向。该题各选项说法中,B项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原文中是这样说的:“但更多实验也证实血液酸化和疾病之间是互为因果。即虽然血液偏酸可能导致疾病,但多种疾病也会导致血液变酸,所以很可能你身体的多种不适先来自于疾病,然后才开始变酸。美国科学家张健经论证后表示:“酸性体质这概念纯属子虚乌有!”。结合原文作一比较,不难得出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穆朗玛峰上的魔方 徐畅 列车经过唐古拉山口,海拔飙升到5000米以上,车厢内紧急供氧。多名乘客趴倒在座位下抓住输氧管吸氧,他们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现在这些少年,身体都不行了。”靠窗的老太太说。“四十多岁的人还算少年啊?”邻座的男人问。老太太瞥着男人说:“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还在撒尿和稀泥呢。”男人有点尴尬,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不再搭理老太太。‎ 火车把天走黑了,夜越陷越浓。我们继续有说有笑,但每当望向窗边面无表情的老太太,内心都会阴沉下来。‎ 我毫无睡意,百无聊赖,掏出背包里的魔方,笨拙地拼好蓝色的一面。我眼睛酸涩,看了一眼窗外,老太太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手中的魔方。‎ ‎“你也会玩这小玩意儿?”她问。‎ ‎“会一点儿。”我并不想跟这古怪的老太太多说话。‎ - 31 -‎ ‎“我怎么都玩不会,我儿子会,他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无论多复杂。”她自豪地说。‎ ‎“他到哪里去都带着魔方,跟你这个一模一样。”她又说。‎ ‎“一般的魔方,长得都一个样,天下乌鸦一般黑嘛。”我为自己不恰当的比喻而诧异。老太太笑了,这是她第一次笑,虽然谈不上慈祥,但也总好过冷脸。‎ ‎“你一个人去西藏做什么?”我没话找话。‎ ‎“去看我儿子,我跟别人都这么说的。”她说。‎ 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她要真去看儿子,为什么说得那么不确定呢?况且我只是随口问问,又不是真的关心她。‎ ‎“就你一个人啊?那么远,还那么大年纪。”我问。‎ ‎“今年整七十。我命硬,老头子二十多年前就死了。我中午给他送饭时,他躺在麦地里,身子已经硬了,双手抽成两只鸡爪挠着胸口。我是一个人过的。”她平静地说,仿佛在讲别人的老伴去世的故事,“那时候小军才三十岁出头。他跟疯子一样,哪里都想去,媳妇也不要,后来离婚了。”“小军,”我说,“你儿子?”“对对,当然。每年都要出去一趟,不是新疆就是西藏,还去过几次外国什么鬼地方。”她说。‎ ‎“旅游吗?”“不是,”老太太看看窗外雪山远去的黑影,“去登山,登了很多座山。每登一座山,他都往家里寄一张明信片,现在一捆明信片有五块大饼那么厚。”她用手比画五块大饼的厚度。‎ ‎“你儿子是登山家啊?我们跟你去拉萨还能见见他。”我说。‎ 老太太摇摇头,数着手指头说:“对,就是2001年。”‎ ‎“怎么了?”我问。‎ ‎“我骂了他一顿。他要去登珠穆朗玛峰,就是那个最高峰,我不同意。”她眼睛眨巴着,“他还是去了,也给我寄了明信片。”她看着我手里下意识转动的魔方,“也带着这么个玩意。登……登顶了。”‎ ‎“你儿子登上珠峰了。”老太太瞬间伟大起来。‎ ‎“是的,后来登山队去我家了,队长提溜着我儿子的一大包东西,都是登山用的。还有就是一个魔方,六面颜色都对好了,他们说是在峰顶拼好的。”‎ ‎“为什么他不亲自跟你说?这么光荣的事情。”我问。‎ ‎“他死了。”老太大的双眼像干涸的枯井,纵使再难过,也无法产生任何水分。我右手一颤动,我明白,老太太说是去西藏看儿子,实际上是要去看珠穆朗玛峰。‎ ‎“总共死了三个人,都是在下山的路上,雪崩——你可晓得?”她说。‎ - 31 -‎ ‎“晓得。”‎ ‎“三个人都埋在雪里头,挖出来时手还保持着往外扒雪的姿势。”她补充说,“我老头子死了,我儿子死了,村里人都说是我把他们克死了,是我命硬。我早该死他们前面,我这叫人嫌弃的死老太婆。”‎ 我汗湿的手握着魔方,安慰的话是多余的,我缓缓拧动着魔方,等待她继续讲下去。“我儿子真正拼了一辈子魔方,从六岁就爱玩,一直玩到三十六岁,他也算这方面的高手了。”老太太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却失败了。‎ 我把魔方递给她,她小心翼翼地接过去,捧在跟前。她双手微颤着转了几下,原本拼好的蓝色面也被打乱了。她连续转了十来下,想恢复原来的蓝色面,但是越拼越乱。‎ ‎“我跟你说过,我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她把魔方还给我。‎ 我看了一眼手表,凌晨两点半了。后来,老太太趴在座位上睡着了。我搜刮脑海里拼魔方的所有公式,甚至用手机在网上找了各种拼魔方图解。‎ 两个半小时后,天亮了起来。老太太理理满头白发醒过来,她看到桌子上魔方的红橙蓝绿黄白六个面都拼好了。她欣喜地望向我,抹一把干涩的眼睛,又转过脸去凝视着窗外。‎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写多名乘客途经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意在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并表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身体素质较弱这一现实的忧虑。‎ B. 文中的景物描写,意蕴颇丰.从“夜越陷越浓”到“天亮了起来”,象征着“我”与老太太之间从心存隔膜到彼此理解的转变。‎ C. 一样的魔方,对不同的人而言意义不同。对“我”来说它只是旅途中排遣无聊的工具;对老太太的儿子而言,却代表着一种不断超越、挑战极限的精神。‎ D. 老太太因“儿子”迷恋登山不顾家而痛骂了他一顿,导致“儿子”负气离家去登珠峰,结果不幸遇难,这让她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 ‎5. 文中老太太两次说到她儿子“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不同心理及重复出现的作用。‎ ‎6. 文中老太太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心理:①第一处表现了老太太初与人搭讪谈及儿子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自豪;②第二处表现了老太太因思念儿子,内心极度痛苦,但又不愿以之示人,想要用夸耀儿子的语言来掩饰的微妙心理。‎ 作用:‎ - 31 -‎ ‎①重复出现,突出了老太太对儿子的怀念和以儿子为骄傲,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②前后呼应,突出了“儿子”玩魔方水平之高,照应了小说标题。 ‎ ‎6. 特点:①心直口快。看到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途经唐古拉山口时抓住输氧管吸氧,直言他们这些年轻人身体都不行了。②命运悲苦,内心痛苦。丈夫与儿子相继离世,孤单无依,生活很痛苦,双眼像干涸的枯井;因村里人说自己命硬克死丈夫儿子自责、内疚。③外表冷漠,言行古怪。旅途中面无表情,很少笑,称四十岁上下的人为“少年”,且不满邻座男人对她的质问,并以自己的“逻辑”回应,不管他人是否尴尬。④坚强。平静地向“我”讲述丈夫和儿子离世时的惨状;尽管内心十分痛苦,但在人前仍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⑤深爱儿子。与“我”谈到她儿子拼魔方时充满自豪;七十岁高龄,还要去看“儿子”,去看珠穆朗玛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 A项“表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身体素质较弱这一现实的忧虑”无中生有,偏离了小说的主题;B项“象征着‘我’与老太太之间从心存隔膜到彼此理解的转变”拔高了环境描写的作用;D项“因……导致……”强加因果,不合文意,两件事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故选C。‎ ‎【5题详解】‎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理解语句要放在原文中,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文中使用的词语是“她自豪地说”,写出老太太那种自豪的心理;第二次说这句话说是在老太太讲述完自己儿子死之后,内心无比痛苦,对儿子极其思念,但老太太又非常刚强,想要用夸耀儿子的语言来掩饰自己的微妙心理。重复出现就有强调作用,前后照应,呼应题目。‎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2.从侧面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从细节描写入手。 ‎ - 31 -‎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根据原文“‘现在这些少年,身体都不行了。’靠窗的老太太说”“老太太瞥着男人说:‘我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还在撒尿和稀泥呢’”,通过语言描写,体现了老太太心直口快的个性。‎ 根据原文“‘我怎么都玩不会,我儿子会,他半分钟就能拼好一个,无论多复杂。’她自豪地说”,通过语言描写,写老太太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她非常爱自己的儿子。‎ 通过“今年整七十。我命硬,老头子二十多年前就死了”“他死了”可知,老太太的丈夫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儿子也去世了,说明老太太命运悲苦。‎ 通过“她平静地说,仿佛在讲别人的老伴去世的故事”“老太大的双眼像干涸的枯井,纵使再难过,也无法产生任何水分”“老太太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可知,老太太是一个坚强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历【注】,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 - 31 -‎ 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厉:lài,同“癞”,癞疮。‎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B.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C.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D.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刑人,即加刑于人。也指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受刑之人充服劳役的奴隶,《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即是此意。刑人还可指代宦官。‎ B. 委质,古代卑幼见尊长,不行宾主接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称为“委质”。呈献礼物,表示忠诚信实,进而引申为臣服、归附。‎ C. 近幸,宠信,宠爱,也指君主宠幸的人。其中的“幸”,有“宠幸、宠爱”之意,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建时代皇帝亲临也叫“幸”。‎ D. 国士,是指国中才华出众或勇力过人的人。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种类繁多,如贤士、智士、策士、巧士、勇士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豫让知恩图报。为报智伯知遇之恩,豫让想方设法刺杀赵襄子,或伪装成刑人,或改变其容貌,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B.‎ - 31 -‎ ‎ 豫让为人磊落。他宁愿残身苦形也不愿假意投靠再伺机报仇,他认为身为人臣却怀着异心去侍奉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 C. 豫让心有信仰。他信奉并践行“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他之所以愿为智伯而死,是因为智伯以国士礼遇他。‎ D. 豫让为义牺牲。他第二次行刺被擒后,明知自己不能活命,但仍然拔剑跳起来刺杀赵襄子,最后义无反顾伏剑自杀。‎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 ‎(2)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答案】7. B 8. A 9. D ‎ ‎10. (1)跟从的侍者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一个信守道义的人,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 ‎(2)为什么要摧残身体,使身形受苦,想用(这个方法)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不也太难了吗!‎ ‎(3)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画线句子的大意是:襄子喟然长叹,流着泪说:“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你,也足够了。您该自己作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团团围住他。句中“子之为智伯”已经完整,“名既成矣”中“名”作句子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成”拆开,排除C、 D两项。“寡人不复释子”中“子”是谓语“释”的宾语,不能拆开。“使兵围之”中的主语不是“子”,而是赵襄子,句中省略了主语,排除A项。‎ 故选B。‎ ‎【8题详解】‎ - 31 -‎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要重视课本注释中的相关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作答。‎ A项,“‘刑人如恐不胜’即是此意”错误,《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刑人”是处罚人的意思,刑,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刑法惩罚人。‎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 ‎ D项,“刺杀赵襄子”理解有误。结合原文“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豫让三次跳起来所刺的是赵襄子的衣服,以此来表达他为智伯报仇的至诚之心。‎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第一句得分点:左右,跟从的侍者;彼义人也,判断句;之,代词,他。‎ 第二句得分点:何乃,何故,为何;残,使动用法,摧残;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欲望,想要;以,用。‎ 第三句得分点:至于,到了,古今异义;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相,辅助。‎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 31 -‎ 豫让,晋国人,原先曾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事,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做事,智伯很看重并宠爱他。后来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灭智伯后又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把智伯的头颅漆了,作为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说道:“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以此来报答智伯,这样我死后的魂魄也就不会感到羞愧了。”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判刑服役的奴隶,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襄子去厕所时,忽觉心惊,便抓住刷厕所的奴仆审问,发现他便是豫让,身上带着凶器,口称:“要为智伯报仇!”襄子身边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个义士,我小心避开他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没有后代,而他的臣下却想替他报仇,这个人是天下的贤德之人啊。”最终还是把豫让释放了。‎ 不久,豫让又在身上涂漆,让皮肤长满恶疮,还吞炭使嗓子喑哑。他把自己原来的形状变得人们无法辨认之后,到市上行乞。他的妻子见了,认不出是他。在路上见到他的朋友,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不就是豫让吗?”答道:“我是豫让。”他的朋友为他哭泣道:“凭借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他亲近你宠爱你,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伤残身体,受许多痛苦,想以此达到向襄子报仇的目的,这不也太难了吗!”豫让说:“既然已经投留他门下效命办事,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再说,我所做的确实是极难的事情,然而这样做的原因,正是要使天下后世怀着异心去侍奉君主的身为人臣的感到羞愧啊。”‎ 豫让离去之后,不久,料到赵襄子该出门了,便埋伏在赵襄子将会经过的桥下。襄子来到桥边,马突然受惊,襄子说:“此人必是豫让。”派人查问,果然是豫让。这时襄子便数落豫让说:“你不是曾经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过事吗?智伯把他们全灭了, 而你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投奔到智伯门下效命办事。现在智伯也已经死了,你为什么独独这样执着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在范氏、中行氏门下做事,范氏、中行氏都把我当一般人相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国士相待,我因此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襄子长叹一声,呜咽着说道:‘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襄子派兵围住豫让。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 ‎ - 31 -‎ ‎ 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上一次您已经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自然难免一死,可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来刺杀,以表达我报仇的心意,这样我即使死了却无憾。这不是我所敢期望的,我只是斗胆向您陈述我内心的想法。”这时襄子深感豫让义烈,便派人拿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三次,拿剑直劈下去,说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便横剑自刎。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听到这消息,无不为之流泪呜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1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 从“独在”二字来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C.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D.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1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收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天涯”一词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收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莫学衰翁样”。‎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故本题选D项。‎ - 31 -‎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读懂全诗,结合注释,根据具体诗句,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诗:“缥缈”形容亭既高且小,从远处看,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笑谈”可见其豪放旷达,纵情山水,年老而不衰。可是遥望中原,看到北方的万里山河,纵横乱杂地泛溢着云烟雾浪,又能与谁同赏?“与谁”二句是说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收复失地的人。词人“笑谈”的豪情一下转向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惆怅。后面两句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和矢志不渝,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整个时局,毕竟不是个人的壮志豪情所能改变的,闲居卞山,自觉回天无力,所以有“空惆怅”之句,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但他又不甘如此,所以结句又劝勉随从小辈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审题可知,“与谁同赏”“老去”“天涯想”“空惆怅”“莫学衰翁样”是理解回答这道题的关键。“与谁同赏”写出了知音难觅,“老去”“天涯想”写出了壮志难酬,“空惆怅”是无奈,“莫学衰翁样”又是激励……本词篇幅虽小,情感却丰富而深沉。回答本题时,要从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和鼓励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等要点着手。‎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为采摘白芷而加上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 ‎(2)《归园田居》中作者以鸟鱼自比,写出对自由生活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亦余心之所善兮 (2). 虽九死其犹未悔 (3). 羁鸟念旧林 (4). 池鱼思故渊 (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 齐彭殇为妄作 (7). 寄蜉蝣于天地 (8).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此题难写的字词有: 犹未悔、羁鸟、故渊、虚诞、彭殇、蜉蝣、沧海等。‎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耶稣(yē) 婆娑(suō) 镂刻(lòu) 流觞曲水(shāng)‎ B. 肄业(yì) 镣铐(liào) 葱茏(1ǒng) 敷衍塞责(sè)‎ C. 切磋(cuō) 瞭望(liáo) 挫折(cuò) 鲜为人知(xiǎn)‎ D. 蕈菌(xùn) 商榷(zhuó) 兑现(duì) 揠苗助长(yà)‎ ‎【答案】A ‎【解析】‎ - 31 -‎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本题中,‎ B项,“葱茏(1ǒng)”错,应为“葱茏(1óng)”。‎ C项,“瞭望(liáo)”错,应为“瞭望(liào)”。‎ D项,“商榷(zhuó)”错,应为“商榷(què)”。‎ 故选A。‎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僻静 辍学 缥缈 意气用事 B. 鲈鱼 萧索 娇弱 急不暇择 C. 宛然 象弥 涸辙 心旷神贻 D. 踯躅 猗郁 斑驳 开诚布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本题中,‎ C 项,“象弥”应写作“象弭”,“心旷神贻”应写作“心旷神怡”。‎ 故选C。‎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B. 噪音其实也是肥胖的诱因之一,这种最新的研究结果真让人觉得不可理喻。‎ C. 在新春庙会的民间工艺秀现场,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亮相,令观众目不暇接。‎ - 31 -‎ D. 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 A项,无微不至: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结合句中“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分析,正确。‎ B项,不可理喻:形容某个人蛮横固执,无法跟他讲道理。现代常被人误用为不能理解或是做的事情不可思议,无法轻易理解。望文生义。‎ C项,目不暇接:是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结合句中“刺绣、面塑、剪纸、吹糖人等众多民间绝活” 分析,正确。‎ D项,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者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句中对象是“雪”,正确。‎ 故选B。‎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王会长告诉记者,自宋朝以来,“李”“王”“张”一直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姓氏,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曾经在北方地区广泛分布。‎ B. 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财政部门切蛋糕,凭什么标准?依据什么科学数据?在一些地方政府中,财政拨款并没有一个系统的量化标准,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和依据。‎ D. 广州恒大足球队首次参加“世俱杯”比赛,与非洲、欧洲和南美洲的冠军同场竞技,在收获自信的同时也看到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答案】D ‎【解析】‎ - 31 -‎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表意不明,“李姓和王姓的部分人口”有歧义,可理解为李、王两种姓氏的部分人口,也可以理解为李姓全部人口及王姓的部分人口。B项,语序不当,“接受、理解和掌握”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C项,结构混乱,“很多时侯都……为评断的标准和依据”句式杂糅,应改为“很多时候都靠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或“很多时候都以领导个人的主观判断为评断的标准和依据”。故选D。‎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的姐姐和刘董事长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一起学习、一起郊游,两个人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 B. 在吸收前人经验基础上的《现代商业论》已经出版,现奉上大作一本,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斧正。‎ C. 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D. 李老师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王杰同学把李老师送到家门口激动地说:“李老师您辛苦,请留步,慢慢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本题中,‎ A项,“内人”只能称自己的妻子。‎ B项,“大作”应改为“拙作”。‎ D项,“留步”为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而本句正好用反了。‎ 故选C。‎ - 31 -‎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终期于尽(至、及) 冯虚御风(乘)‎ B.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C. 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不能极夫游之乐(尽情享受)‎ D. 倚歌而和之(循,依) 则或咎其欲出着(责怪)‎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 B项,“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错,“危”的意思为“端正”,“正襟危坐”的意思应为“端正身子坐着”,不是“身体斜着坐”。‎ 故选B 。‎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20.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不知东方之既白 A.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B.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常用的答题技巧就是代入法。高考考察文言文虚词的题型大部分都是把虚词放在两个句子中比较。答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先把虚词分别代入到两个句子,看是否通顺,如果通顺就是相同,反之,则不同。例句和B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 31 -‎ A项,动词,往,达到。‎ C项,结构助词,的。‎ D项,代词,它。‎ 故选B。‎ ‎【点睛】“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 作代词 ‎1、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 ‎3、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 ‎4、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二、 作助词 ‎1、 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2、 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 31 -‎ ‎7、 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从这看来”‎ ‎8、 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 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 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 四、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之”有时用在时间词“前、后”的前面,组成双音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或后面。如“吃饭之前要洗手。”“妈妈走了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他们站在队旗之前举手宣誓。”‎ ‎2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B.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 相与枕藉乎舟中 D. 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错别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这类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因此平时要多加积累。做题时如果句中的某个实词实在解释不了,不防考虑该字是否是通假字,用一些同音字代入翻译试试。解答此题时借用“音同或音近”推断,也可借用“字形”推断,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解释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现象。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胡乱代替,因为通假字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本题中,‎ B项,“悟”通“晤”,指坦诚交谈。‎ - 31 -‎ 故选B。‎ ‎2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引以为流觞曲水 B. 白露横江 C.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D. 于是余有叹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针对古今异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本题中,C项,自足,古今异义一样,自我满足。‎ A项,“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B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节气。‎ D项,中的“于是”,古义:对这件事,今义:连词。‎ 故选C。‎ ‎【点睛】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23.选出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凌万顷之茫然 A. 悟言一室之内 B. 渺渺兮予怀 C. 客有吹洞箫者 D. 而今安在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及用法,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本题中, C项与例句均定语后置句。A项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B项为主谓倒装;D项宾语前置句。‎ - 31 -‎ 故选C。‎ ‎【点睛】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例如,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可以分为有标记的判断句和无标记的判断句这么两大类。1.有动词做判断词的判断句 。在古代,在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这”,不表示判断。但是,“是”也偶尔相当于现在的“是”,成了判断句的标记。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的标志还有“为”、“乃”等。2.用“者、也”做标记的判断句。被动句,可根据标志性词判断,例如,见、被、为等。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比较多,有定中倒装句、动宾倒装句、介词短语倒装句、主谓倒装句等。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短语的省略。‎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舞幽壑之潜蛟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⑤侣鱼虾而友麋鹿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④/②③/⑤⑥‎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选出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 ①“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渔砍柴;②“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③“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④“觞”名词作动词,喝酒;⑤“侣”,意动用法,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因此,①和④都使名词活用为动词;②和⑥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故选C。‎ ‎【点睛】词类活用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 31 -‎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三、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词。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五、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一般而言可以断定活用成了使动。‎ 六、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译: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大家依次坐下。‎ 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听任苇叶般的小船飘流到各处,越过苍茫的江面。‎ - 31 -‎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恩赐)没有穷尽的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D.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重要句子的理解和翻译,重点是要记住句中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中,‎ A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应当翻译为“我们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故选A。‎ ‎2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又名“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就是农历十五的前一天。‎ C.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多用于男子名字。‎ D.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君圭”“君玉”前者为名,后者为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本题中,‎ B项,“既望”为农历每月十五之后,即十六日。‎ - 31 -‎ 故选B。‎ ‎【点睛】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三种常用的记忆方法:1.穿针引线法。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时间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具体如下: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明中叶唐宋派→明末公安派→清代桐城派。2.联想记忆法。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屈原→《离骚》→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李白、李贺。这样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3.积累法。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文化常识推断“两法”: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 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四、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 请以“滋味”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找准立足点,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滋味 盛夏的骄阳如火地烘烤着大地,我和妈妈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妈妈像往年一样,问我:想不想吃冰激凌?我摇了摇头,没有像往年一样的回答,是的今年我改变了回答。现在天气再热,我也不再吃冰激凌了,因为……‎ 去年暑假,我约了几个同学出去玩,从天蒙蒙亮一直玩到烈日当空。经过商量,中午不回家,就在餐馆吃饭。于是一顿胡吃海喝之后,我发现点的饭菜根本无法吃完,看着满桌狼藉,几个人无所谓地摇摇头,浪费就浪费了吧。我们继续争分夺秒地疯狂。这时,有人提议去学校打篮球,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我们呼啦一下向学校奔去。‎ - 31 -‎ 路上,我越走越热,就近在商店里买了一盒冰激凌,吃着它清凉甜爽,真觉得是一种享受。在桥上,我又遇到了他。一辆破旧不堪的木板车,轮与轴之间吱呀作响。车上堆满了乌黑油亮的煤块,他拉着这样一辆煤车,在桥面的上坡上艰难“爬”行。‎ 他上身只搭了一件背心,晒得黝黑的皮肤青筋暴起,瘦弱的身板上流满了汗水,背心早已湿透,粘在他佝偻的背上。与高高叠起的煤堆相比,他简直就成了蚂蚁。桥的坡度并不大,但他的身体几乎与桥面平行。他的两臂死死拽住车,为了防止手滑松,他的腰上还系了一条与车相连的粗绳。我不禁为他担心:“要是他不小心跌倒了可怎么办?”于是我走到车后,准备必要时帮他一把。幸好,我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车仍在缓缓上爬,车后的地上却清晰可见一行汗滴。终于爬上了坡,我为他松了一口气,但也许下坡时比上坡更困难,更危险。‎ 我突然立住脚。仔细一想,无论风霜雨雪,他都拉着在我可能无法移动半步的车,上坡下坡,叫卖煤炭。日起三更,费力地赚取那微薄的收入,也许还时常捉襟见肘。想我刚才在餐桌上浪费了多少他们乞望不到的佳肴,平时面对丰盛的饭菜,我还不时地浪费。可是又有多少人吃不饱饭,又有多少人为了不饿肚子而拼命挣钱?‎ 猛地低头,冰激凌正融化成水,吃一口,香甜全无,却有丝丝苦涩。我回头告诉同学们,我不同他们去玩了,我要回家了。是的,我要好好品一品这苦涩的冰激凌。‎ 回家的路上,我一口一口冰激凌吃掉,咸苦的激滋味在我心中久久不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且是一篇要求写记叙文的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是“滋味”。“滋味”主要有两个意思,本义是“味道”,比喻义是“某种感受”即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一些人和事所给你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了你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作文时可以具体些某种食物的味道,通过食物的味道来反映生活或者情感的变化。也可以写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一些人和事所给自己的真切、深刻、难忘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启发自己在某方面的认识和收获。当然如果作文只是就其滋味儿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如能口至“滋味”的深刻内涵,掘而深之,那文章就会高人一等。结合“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分析可见,写作的“滋味”并不是饭菜的滋味,而是成长体验。‎ 题目要求是写记叙文。这样学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典型的事件进行记叙,以突出在这次事件中自己品味到的或甜或酸的滋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感悟。有三点要注意:1.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只有事件叙写得“厚实”,生发的感受才会“真切”。2‎ - 31 -‎ ‎.多法生感:对于“感受”的生发,既可先“事”后“感”,卒章生发,升华情感;也可将“感受”融化在“事件”的叙写过程之中,“生发”于无痕。3.用足描写:细节才可以动人,因此必须用敏锐的触觉去捕捉,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生活中那些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场景、画面、镜头,让读者的心弦在你柔柔地拨弄下产生出共鸣,这样才能收到“平凡的人给我以最多感动”的构思之效。‎ 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如“让我欢乐让我忧”,可见文中应是写既让自己欢乐,又让自己忧愁的事情。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 素材:‎ 滋味——酸、甜、苦、辣、咸,感受心酸、甜蜜、苦涩、辛辣、痛苦,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事,体会到了一些感受,慢慢的懂得许多,从而长大。‎ 我们的生活就像五味瓶,每天开几瓶便会令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生活,是永远让我们猜不透的东西,即使他是预言师,也无法预测我们可以把握生活的滋味,烹饪出一道生活的好菜,感受生活。‎ 涩涩的苦,淡淡的甜,浓浓的香,这便是咖啡的味道。其实,仔细一想,生活的味道又何尝不与这苦咖啡一样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古代文人对人间世事不能全尽人意的叹息。其实,何止古事才是不完美的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太多太多不尽人意的事了。我们对人生的不如意,又能怎样呢?是抱怨,哭泣,还是无所谓地一笑,然后一笔带过呢?我想这就是生活滋味中的无奈吧。‎ 结构:‎ - 31 -‎ 首先运用环境描写,引出“冰激凌”,从而为下文的回忆做铺垫。故事的开端,妈妈问我想不想吃冰激凌,而我的回答和往年不一样。接着作者回忆往年的故事,交代原因。去年暑假,我在一顿胡吃海喝之后,我发现点的饭菜根本无法吃完,看着满桌狼藉,浪费了很多食物。后来因为天气炎热,我去买冰激凌的时候遇到了他。故事的高潮就是他拉着一辆煤车,在桥面的上坡上艰难“爬”行,采用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他煤车地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费力地赚取那微薄的收入地过程。这样一个过程给我造成了一定地冲击,让我回想起刚才在餐桌上浪费了多少他们乞望不到的佳肴,让我愧疚,香甜的冰激凌却有丝丝苦涩。故事的结尾是我独自一人回家,把一口一口冰激凌吃掉,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表达出要珍惜粮食的主题。‎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要领四.‎ - 31 -‎ 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 ‎ - 31 -‎ ‎ ‎ - 3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