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G已不只是一门技术,而是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从技术角度看,5G是在4G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产物,本质上只是技术的变革。5G最根本的变革在于通信服务对象将发生变化。从lG到4G,通信服务的主体都是我们人类,但自5G时代开始,通信服务的主体将从人逐步迁移到物,而且这个比重会越来越高。工信部苗圩部长提到,将来20%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信,80%用于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 正是由于这样根本性的变革,5G会催生出无数全新的领域,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动力。从1G到4G,基本只有面向人类消费者市场这一条发展主线,但到了5G时代,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 一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主线,即5G加速生活娱乐、车联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发展。二是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主线,即5G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而推动5G发展的源动力来自国家战略、运营商竞争态势、产业链上下游设备商推动、消费者诉求、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这五个方面因素的叠加。 (摘编自吴冬升《5G发展的五大动力和四大挑战》) 材料二: 表1中国运营商2019年建网规划 运营商 5G频段 2019年投资(人民币) 规划城市数量 中国移动 2.6G+4.9G 170亿 50 中国电信 3.5G 90亿 40 中国联通 3.5G 80亿 7+33+N 表2中国移动通讯新技术普及加速 - 26 - 技术更迭 GSM(2G)用户段 UMTS(3G)用户数 LTE(4G)用户数 5G用户数 1亿用户 突破时间 6年 (1992-1998) 5年 (2001-2006) 3年 (2010-2013) 2-3年 (2019.4-2022) 表3中国汽车行业网联化趋势 数量/时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5年 2030年 未联网汽车(万辆) 1900 1850 1800 1750 1300 650 0 联网汽车(万辆) 836 968 1170 1290 1900 2800 3800 表4中国5G投资规模预测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宏基站(万) 10 60 100 100 110 50 60 40 40 20 投资额(亿人民币) 340 1800 2700 2600 2500 2200 1400 900 900 450 材料三: - 26 - 6月26日,2019世界移动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的主题演讲指出,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一是加速技术融合、产业融通,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二是推进数据汇聚、资源共享,创造社会发展新机遇,5G将进一步打通跨居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促进社会资源在开放共享模式下的统筹利用、合理分配和高效协同。三是提供数字生活新体验。5G将进一步打破时空边界,促进人与物、物与物的自然交互、互联互通,催生全屋智能、无人驾驶、虚拟办公、远程医疗等智能化应用,深刻改变居家、出行、办公、医疗等工作生活方式,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四是5G技术条件下,场景驱动特征明显,可以针对垂直领域的不同场景、不同服务对象按需提供定制服务。 (摘编自《福建日报》6月27日报道《“加快5G发展共促智联万物”》) 材料四: 8月下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特别设置“5G·新阅读”展区,重点展示5G时代“万书互联、人书互动、纸电融合、人人阅读”的未来新阅读应用场景,读者可在此享受“5G+”新阅读体验。此外,无人值守智能书店、社区智慧书房等新型场景式体验产品和服务也将亮相书展。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2019年8月14日报道) 1. 下列有关5G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1G到4G,通信服务的主体都是人,但即使到了5G时代,服务于人也依然是5G通信的重要内容之一。 B. 5G虽不能称为一场革命,但却将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为5G通信服务的主体将从人逐步迁移到物。 C. 5G将打通数据孤岛,打破信息壁垒及时空边界等,进一步促进万物互联.激发经济增长,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 D. 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展示的未来新阅读应用场景,是在5G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全新阅读方式和体验。 2.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中国三大运营商2019年建网规划的投资额度和规划建设5G的城市数量比来看,中国移动的投资质量最高,接下来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B.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先进,从GSM(2G)发展到LTE(4G),技术普及呈加速态势,但从LTE4(4G)到5G的普及则有放慢速度的趋势。 C. 预计到2020年,中国联网汽车将首次超越未联网汽车数量,之后再过10年,汽车将全部联网,这种变化与5G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基本同步。 - 26 - D. 据预测,中国5G建设在2021年到2024年进入一段高投资时期,而从2025年开始快速回落,这意味着在此之后5G的投资价值开始大幅下降。 3. 为什么说5G技术“是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C 3. ①5G技术是社会信息流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础要素。②5G技术能加速需求侧的消费类应用的发展。③5G技术是推动供给侧的生产性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将打通”错,原文是“将进一步打通”;促进万物互联”夸大其词,参照原文材料三“5G将进一步打通跨居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5G将进一步打破时空边界,促进人与物、物与物的自然交互、互联互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的棚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中国移动的投资质量最高,接下来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比较的只是三大运营商的投资额度和城市规模,看不出“质量”好坏;另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城市规模是“7+33+N”,中国电信是“40”,中国联通也不比中国电信低,所以他俩的排名无法比较。 B项,“但从LTE4(4G)到5G的普及则有放慢速度的趋势”,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二个图表,4G的普及时间是3年,5G预计到2022年,是2-3年,这只是“预计”,因此无法判断出“有放慢速度的趋势”。 D项,“这意味着在此之后5G的投资价值开始大幅下降”推断绝对。根据材料二第四个图表,投资额下降不代表“投资价值”下降。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C。 - 26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题目是为什么说5G技术“是推动其它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结合材料三“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构建数字社会的新基石已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概括出“5G技术是社会信息流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数字社会的基础要素”;结合材料一“一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主线,即5G加速生活娱乐、车联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规模化的消费类应用发展。二是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主线,即5G与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成为行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可概括出“5G技术能加速需求侧的消费类应用的发展”“5G技术是推动供给侧的生产性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十七岁 龙应台① ①我到剑桥演讲。华飞②从德国飞来相会,西斯罗机场到剑桥小镇还要两个半小时的巴士车程,我决定步行到巴士站去接他。细雨打在撑开的伞上,白色的鸽子从伞沿啪啪掠过。走过一栋又一栋16世纪的红砖建筑,穿过一片又一片嫩青色的草坪,到了所谓巴士站,不过是一个小亭子,已经站满了候车躲雨的人。于是我立在雨中等。 ②两只鸳鸯把彼此的颈子交绕在一起,叠在树荫里。横过大草坪是一条细细的泥路,一排鹅,摇摇摆摆地往我的方向走来,好像一群准备去买菜的妈妈们。走近了,才赫然发现她们竟然不是鹅,是加拿大野雁,在剑桥过境。 ③接连来了好几班巴士,都是从西斯罗机场直达剑桥的车,一个一个从车门钻出的人,却都不是他。伞的遮围太小,雨逐渐打湿了我的鞋和裤脚,寒意使我的手冰凉。可是,能够在一个陌生的小镇上等候一辆来自机场的巴士,里头载着自己十七岁的孩子,挺幸福。 - 26 - ④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 ⑤我递过一把为他预备的伞,被他拒绝。“这么小的雨。”他说。“会感冒。”我说。“不要。”他说。细细的飘雨濡湿了他的头发。 ⑥我顿时失神;自己十七岁时,曾经多么强烈憎恶妈妈坚持递过来的雨伞。 ⑦放晴后,我们沿着康河散步。徐志摩的康河,原来是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河,蜿蜒无声地汩汩穿过芳草和学院古堡。走到一条分支小溪沟,溪边繁星万点。葳蕤③茂盛的野花覆盖了整个草原。这野花,不就是《诗经》里的“蘼芜”,《楚辞》里的“江离”?涉过浓密的江离,看见水光粼粼的小溪里,隐约有片白色的东西飘浮——是谁不小心落了一件白衬衫? ⑧走近看,那白衬衫竟是一只睡着了的白天鹅,脖子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我跪在江离丛中拍摄,感动得眼睛潮湿;华飞一旁看着我泫然欲泣的样子,淡淡地说:“小孩!” ⑨到国王学院对面吃早餐,典型的“英式早餐”送来了:炒蛋、煎肉、香肠、蘑菇、烤蕃茄……又油又重,我拿起刀叉,突然失声喊了出来:“我明白了。” ⑩他看着我。 ⑪“原来,简单的面包果酱早餐称做‘欧陆’早餐,是相对于这种重量‘英国’早餐而命名的。” ⑫他笑也不笑,说:“大惊小怪,你现在才知道啊!”然后慢慢地涂果酱,慢慢地说:“我们不称英国人欧洲人啊,他们的一切都太不一样了,英国人是英国人,不是欧洲人。” ⑬走到三一学院门口,我指着一抹瘦小的苹果树,说:“这号称是牛顿那棵苹果树的后代。”他说:“你不要用手去指,像个小孩一样。你说就好了。” ⑭从中世纪的古街穿出来,看见几个衣着鲜艳的非洲人围成一圈在跳舞,立牌上贴着海报,抗议辛巴布威总统的独裁暴力统治,流亡国外的人数,经济下跌的指标,看起来怵目惊心。我说,我只注意苏丹的杀戮,不知道辛巴布威有这样的严重独裁。他说,“你不知道啊?辛巴布威本来被称为‘非洲的巴黎’呢,经济和教育都是最先进的,可是木盖博总统的高压统治,使辛巴布威现在几乎是非洲最落后的国家了,而且饥荒严重,很多人饿死。” ⑮经过圣约翰学院,在一株巨大的果子树上我发现一只长尾山雉,兴奋地指给华飞看——他却转过身去,离我五步之遥,站定。说:“ - 26 - 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 (选自《目送》有删改) 注:①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女作家。②华飞:作者的儿子。③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第②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剑桥过境的加拿大野雁成群结队步履蹒跚的姿态。 B. “我”很幸福地等待着儿子,但是儿子的言行只能让我感受到遗憾和失望。 C. 第⑧节描写睡着了的白天鹅旁边有一只小鸭子在玩水,宁谧和谐的景致令人向往。 D. 第⑤节递伞的细节表现了母子两代人交往中,儿子在特定年龄阶段的叛逆性格。 E. 文章中母亲对儿子流露出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含蓄而感人。 F. 文章体现了龙应台一贯的犀利畅达的语言风格,对母子关系的思考深邃独特。 5. 第⑤节划线处连续用六个句号,你认为好吗?请结合句意阐述理由。 6. 简析⑮节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7. 文章结尾,华飞说“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 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17岁”不妥,你是否认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F 5. 好。六个句号组成生硬的对话,可见母子间话不投机。表现出儿子处于青春叛逆期,对母亲的好意不领情。 6. 结构上,呼应前文“小孩”“像小孩一样”等语句;内容上,强调儿子对母亲行为的反感;形式上,在语气加重情绪爆发后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引人思考如何处理孩子青春期的问题。 7. ①华飞受西方文化的熏陶,眼界开阔,认为母亲的表现幼稚,有损自己的形象。②以大人的口吻说话,说明华飞已有独立意识,想表现得成熟。 8. 不认同。以“十七岁”为题,寄寓了父母对子女长大成人的一种满足和幸福,同时也希望父母与即将长大成人的子女之间能够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消除一些本不该存在的隔膜,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幸福感。 【解析】 【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本题B项,“儿子的言行只能让我感受到遗憾和失望”错误,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并非伤感,也并不是对儿子的否定。 F项,“体现了龙应台一贯的犀利畅达的语言风格”错误,本文的语言风格是温婉细腻。 故选BF。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首先,要通读文本,切实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这样做便不会答题跑偏或出错。第二,要在文中找到考题中要求赏析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体会该句的表达效果。 本题第⑤节划线处连续用六个句号,而且句子非常简短,表达生硬,可见母子间话不投机,真切的表现出深情的母子关系背后,存在由于儿子渐趋长大而形成的隔膜。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本题中,从结构上看,呼应前文“小孩”“像小孩一样”等语句,使结构严谨;从内容上看,“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界的五岁的小孩!”强调儿子对母亲行为的反感;从艺术效果来看,发人深思,让人关注孩子青春期的问题。 【7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等。 本题中,理解语句要与对全文的理解相结合,本文写了正在走向成熟、渴望独立、与母亲有隔膜的儿子的各种表现,这一句写在儿子眼里,母亲的做法很幼稚可笑,表现了一个急欲长大的孩子与母亲暂时的疏离。 【8题详解】 - 26 - 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表达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围绕观点组织材料,并形成答案。从文本情节引述论据分析。对于小说情节合理性的探究,绝对不能离开文本而漫无边际地去谈,而应该紧密结合文本,并运用文本中的具体情节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此题,要先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观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根据,关键要从关注孩子青春期的问题入手,分析本文标题的合理性。本文的母子关系是深情背后存在由于儿子渐趋长大而形成的隔膜。以“十七岁”为题,寄寓了希望父母与即将长大成人的子女之间能够多一些理解沟通的愿望。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做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②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③,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 26 -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之祸④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刀锯余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即宦官。③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④‘人彘’之祸:西汉吕太后将刘邦生前最宠爱的戚夫人砍断手脚,剜去双眼,残害成没有人形的“彘”。 9.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 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D. 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6 - A. 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 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答案】9. B 10. D 11. D 12. (1)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诽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 (2)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般有如下切入角度: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2.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①明句式,助断句②修辞句,找特点③审关系,明结构;3.利用对称(偶)句式断句法。古人写作,常常喜欢“对举成文”,即两个句子成对称(偶)形式,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应高度重视。本题中的断句,主要要根据句意来判断:根据后文袁盎对周勃的评价“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可见“所谓功臣”和“非社稷臣”之间要断开,由此排除A项和D项; 再根据句意判断,文章涉及汉朝刘氏天下,故“王刘氏”的划分不对,“诸吕用事”的表现是“擅相王”,而“不绝如带”的主语是“刘氏”,可知“擅相王”和“刘氏”之间要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0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记忆、理解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这个说法不正确,“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误判。本题中D项,“袁盎拉慎夫人入座”说法不正确,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入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的座位向后拉了一些,从下文“妾主岂可与同坐哉”可以看出,袁盎强调主妾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中要注意翻译到“已而”:过了不久;“望”:怨恨;“廷”:在朝廷上;“谢”:谢罪;“六尺舆”:高大车舆;“独”:单单、只。 【点睛】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国人,字丝。他的父亲原先聚众为盗贼,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高后当政之时,袁盎曾经做过吕禄的家臣。等到孝文帝登上了帝位,袁盎的兄长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 26 -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退朝之后每每急步而出,很是得意。皇上待之以礼,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应该是与主上共治国事,存亡与共。当年吕后当政的时候,吕氏诸人掌权,擅自相互称王,以致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当太尉,掌握兵权,却不能匡正朝纲。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吕氏诸人,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不可取。”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诽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封国中有人上书朝廷,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室宗亲以及诸位公卿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出来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屡屡受到皇上的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常侍骑,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应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孝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于是皇上大笑,让赵同下车。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常常同席而坐。这次,等到就座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席位,袁盎把慎夫人的座位拉后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座。皇上也动了怒,站起身来,回到宫禁中。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次序,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重赏她。陛下宠幸慎夫人之举,恰好成了祸害她的原因。陛下难道没有听说过‘人彘’之祸吗?”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 三、诗歌阅读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相信未来 - 26 -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写于1968年北京) - 26 - 13. 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时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B. 诗选取化为深秋的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别人怀中的鲜花等意象,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失恋的痛苦。 C. “美丽的雪花”,那是严冬的亮色,纯洁美丽;“孩子的笔体”,尽管稚嫩,却是希望的种子,这些意象都给人希望。 D. 第三节诗人摆脱前两节的灰色、冷峻的一面,色彩明亮,气象壮阔,以此来强调心中永不磨灭的理想。 14. 用象征手法表达残酷的现实,诗人选取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了怎样的情感? 15. 反复咏唱“相信未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3. B 14. 被蛛网查封的炉台、紫葡萄化为露水、鲜花在别人怀中。这些意象蕴涵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失望与悲哀,凄凉与迷惘。 15. ①反复咏唱,一唱三叹,以热情与执着去面对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突出强调;“相信未来”,相信未来客观公正的评定,相信未来的美好,相信理想一定能实现。②反复咏唱“相信未来”,一唱三叹,不断强化坚定的信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具有崇高的悲剧感。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B项,“表达了失恋的痛苦”错误,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 26 - 本题中,诗一开头就用“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给人们描绘出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第二诗节,用“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霜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到黯淡,由热情到失意,由饱满到枯竭的经历,激起了人们对人生中一切失意、落寞、不快的联想。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本诗的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突出直面惆怅痛苦,强调相信理想一定能实现;同时,反复还给人一种强烈的悲剧感。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2)《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直接说出“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夏虫也为我沉默 (2).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3).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4).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5). 大行不顾细谨 (6). 大礼不辞小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默”“康”“惨”“尤”“谨”“辞”。 - 26 -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 莅临(wèi) 悄然(qiǎo) 不胜杯杓(shèng) 斑澜 变徵之声 B. 长篙(gāo) 惩创(chuàng) 无耻谰言(lán) 漫溯 殒身不恤 C. 忤视(wù) 濡缕(rú) 切齿拊心(fǔ) 瞋怪 寥若辰星 D. 发酵(jiào) 参乘(chéng) 斗酒彘肩(zhì) 碟血 人为刀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本题A项,莅临(lì) 不胜杯杓(sháo) 斑斓 C项,忤视(wǔ) 寥若晨星 D项,参乘(shèng) 喋血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以下几种方法: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6 - 中国自古就有________、落叶归根的传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每一个地名的背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包含在其中,有乡音、乡情,这里凝固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央视《中国地名大会》继续沿袭“大会”系列的高规格,聚焦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名文化,________线上线下题库,云集八方地名知识达人,用丰富多样的题型,________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表达,唤醒和探索中国人对美丽地名的“专属记忆”,展现了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和中国人生活________的变化,描绘了一幅融汇自然与人文风光的地名中国,激发了我们对脚下这片上地的情感共鸣和集体热爱,是一堂恰逢其时、妙趣横生的地名文化通识教育课。 《中国地名大会》( )。一方面,节目将联合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打造在线答题专区,以线上小程序方式为节目输送优质选手,并扩大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节目也将在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打造大小屏内容互通的节目内容和线下传播,实现“电视观众”与“互联网用户”的无障碍转化。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安之若素 汲取 别出心裁 日臻完善 B. 安之若素 萃取 别出机杼 日臻完善 C. 安土重迁 萃取 别出心裁 日新月异 D. 安土重迁 汲取 别出机杼 日新月异 19. 文中划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音、乡情,这里凝固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 B. 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音、乡情,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 C. 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包含在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乡音、乡情,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 D. 在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包含在其中,有乡音、乡情,这里凝聚着中国人的人文基因。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传播方面不仅将借力于媒体,在内容上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B. 不仅在传播方面将借力于媒体,在内容上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C. 在内容上不仅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播方面也将借力于媒体。 - 26 - D. 不仅在内容上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播方面也将借力于媒体。 【答案】18. D 19. B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本题中,第一空,“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而“安土重迁”是说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结合上下文的“中国自古就有”“落叶归根的传统”,使用“安土重迁”恰当。可以排除A和B项; 第二空,“汲取”原指从低处取水,后喻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重于提取、取得。“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里提取到另一种溶剂里使溶质和溶剂分离的分离方法。结合语境“聚焦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名文化”“线上线下题库,云集八方地名知识达人”,使用“汲取”恰当,可以排除C。 第三空,“别出心裁”意思是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而“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独到,指诗文创作另辟途径,不落俗套。 第四空“日臻完善”指一天天渐渐达到完美的境地,作状语、谓语。而“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联系语境“展现了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和中国人生活……的变化”,使用“日新月异”更恰当。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本题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包含在其中,有乡音、乡情”表达不连贯,可以改为“有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有乡音、乡情”,可以排除C和D项; - 26 - 第二处,“凝固”和“基因”搭配不当,可以把“凝固”改为“凝聚”,可以排除A项。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本题中,联系后文“一方面,节目将联合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打造在线答题专区,以线上小程序方式为节目输送优质选手,并扩大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节目也将在抖音、快手等热门短视频平台……”说的是在传播方面也将借力媒体。根据前后对应的原则,可以排除A和B项; 联系前文,说的是在内容上依旧继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C项的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可以排除。 故选D。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21.西昌,古称邛都,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西昌历史悠久,风光恬静,孕育了不少优秀儿女,不少名人也来过西昌,明代状元杨升庵被贬云南,路过这里,就留下过著名诗篇。以下是西昌一景大通楼上正南的一幅对联,结构已被打乱,请将其调整为一幅完整的对联。 邛池月 古城风流 升庵诗 泸峰松 山河锦绣 诗情画意 马骀画 松涛月色 【答案】上联:泸峰松邛池月松涛月色山河锦绣 下联:升庵诗马骀画诗情画意古城风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形式是对联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字数,对联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其次要求词性相当、结构相称。本题首先找出词性内容两两相对的词语,泸峰松—升庵诗,邛池月—马骀画,松涛月色—诗情画意,山河锦绣古城风流。然后根据内容上是先说眼前自然风光、后写人文风采和形式上上仄下平原则,得出答案。另外,上联的“山河锦绣”和下联的“古城风流”分别是对其前文的总结。故得出上联为“泸峰松邛池月松涛月色山河锦绣”,下联是“升庵诗马骀画诗情画意古城风流”。 - 26 - 【点睛】对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两句相对偶,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二是句式相问。它首先要同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上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止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到了句式上的相问,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三是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声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四是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在内容上密切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对偶形式的对联,意脉必须是相通的,这样的两句才不是生拉硬扯杂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5个字。 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吴月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8日宣布,该台研究团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个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个黑洞质量约为太阳70倍,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 根据质量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其中,恒星级黑洞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理论预言银河系中有上亿颗恒星级黑洞。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台长大卫·雷茨评论说,在银河系内发现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迫使天文学家改写恒星级黑洞的形成模型。 该研究成果28日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答案】中国科学院发现了最大的黑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重点在于对新闻事件的压缩、概括。根据新闻类信息筛选须关注开头的规律,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开门见山点明了“消息报道对象”——“中国科学院”,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发现了一个迄今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后面内容是对开头内容的具体化分析,属次要信息,可忽略。由此可以按照要求概况新闻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 26 -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六、写作 23.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优秀的书籍承载了前人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思想。得到一本好书,是人生的美好际遇;阅读一本好书,是生命的最佳风景。喜欢阅读,就是和许多优秀的人对话;喜欢阅读,就是在接纳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喜欢阅读,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极大享受的时光。关于读书,古今中外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张良拾鞋得兵书,苏秦刺股而读,黄霸狱中学《尚书》,路温舒放羊读书;闻一多新婚吉日偶得好书入了迷忘接新娘,黄大年野外工作常背书箱,一有空就地痴读。 你有过关于得到一本好书或关于阅读的记忆深刻的经历吗?请以“我与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体特征鲜明,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2.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示例: 陪读,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我的女儿特别喜欢别人称呼她“小书虫”,她觉得那样才能与爱读书的姐姐相提并论;她说羡慕姐姐的生日,因为姐姐出生的那天正好是世界读书日。 从何时与读书结缘,我回答不上具体的日期。我印象中几件与读书相关的事件却清晰可触,恍如即在昨日。还记得在老房子里居住时,她扶着床头摇头晃脑口里不停地叨咕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是多么神奇而惊异的感觉呀!我只是在她晨醒或入睡前给她读了几遍,她便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表达在口头上。 我独自带她的日子里总是充溢着感动,流淌着幸福,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宝贝呀,让我如何不爱她!刚刚学会说话的她,把《三字经》当成了她的童谣儿歌了。 三周岁生日是在医院度过的,那是一段最难熬的日子。小妞看到医护人员就心生恐惧,大声哭泣。而我特别庆幸,匆忙整理东西去医院时,拿了一本《小不点找妈妈》。那段日子这本书就成了小妞的“镇定剂”。在我的怀里,啜泣的小妞安静下来了。在我的声音里和那简单写意的图画中,走进了小象小不点的世界中,医院的一切与她无关了。 从那以后,书籍成了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成了我和小妞必需而又寻常的亲子活动。闲暇时,最美好的光阴是在书房席地而坐。我读书,小妞听,亦或小妞读书我来听。 - 26 - 小妞读《跳舞》时,识字量不够,不算流畅准确,但断断续续地读完时,她自己却被浓浓的父爱感动得落泪了;读了《爱的教育》,小妞感动于各色人物的浓浓深情——师生情、亲子情、爱国情……我想,这样的情感必会滋润到她的心灵,使她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读了《诗经》的部分名篇,小小人儿非要从里面给自己找个雅号。《子衿》《关雎》成了她日常吟唱的歌词曲目。 小妞在长大,读书的内容和书本厚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阅读方式也由在我帮助下来完成变成了她读我来听。从各类绘本到《昆虫记》《百问百答》《米小圈》系列图书,到《童年》《夏洛的网》《爱的教育》……书越来越厚重,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小妞透过书本看到的世界也越来越广阔了。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题属于带材料型的话题作文,要求以“我与书”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根据材料“优秀的书籍承载了前人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思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点“得到一本好书,是人生的美好际遇”“阅读一本好书,是生命的最佳风景”“喜欢阅读,就是和许多优秀的人对话”“喜欢阅读,就是在接纳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喜欢阅读,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极大享受的时光”等,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结合要求“你有过关于得到一本好书或关于阅读的记忆深刻的经历吗?”进行立意写作即可。还要注意要求:(1)文体鲜明,具备记叙文的要素;(2) 抒发真情实感;(3)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 得到一本好书,是人生的美好际遇 2、 阅读一本好书,是生命的最佳风景 3、 喜欢阅读,就是和许多优秀的人对话 4、 喜欢阅读,就是在接纳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智慧 5、 喜欢阅读,就是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了极大享受的时光 可用素材: 1、在我所读过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时候阅读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是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突然之间懂得了很多,让我变得成熟起来。海伦·凯勒从小就遭遇不幸,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倒。她不断地努力着,不断地去拼搏。也许生活是不公平的,但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终于成功了!这让我对她产生了佩服之情。我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勇敢。 - 26 - 2、比尔盖茨说:“我最想留给三个子女的遗产,就是读书的习惯。”莎士比亚也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正是在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意义所在吧。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如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希望在书海中游弋的读书人能够增长知识,充实生活,提高素养,拾到他们人生中最美丽的珍珠贝。 4、《三字经》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有人称它是“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三字经》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意思是说若能将《三字经》的每一句都读懂讲通,那么对国学中的经学、史学、子学就已经融会贯通了。 5、透过飘香的文字,领略意蕴的博大;通过浅显的语言,知晓深刻的道理。我真的应该感谢这些经典美文。因为举行了国学教育活动,刚好遇到了这群爱好读书的朋友们,刚好我有一个需要启蒙的孩子。 6、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对有困难的人乐于相助,对犯错的人宽容待之…… 国学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明正确的方向。 7、昨晚,我捧着《王阳明》津津有味读着的时候,女儿看到这本厚厚人物传记很是羡慕地说:“妈妈,我可以读这么厚的书吗?读这样的书有什么好处?”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曾告诉她:“开卷有益”,要广泛阅读。至于读人物传记的好处,我思考了一下告诉女儿:励志,省身,能做更好的自己。 行文思路: 这是一篇记叙“我”和女儿陪伴读书经历的记叙文,本文描绘了“伴读”中的幸福的时光,表达了陪伴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和对读书的热爱。 【点睛】要想写好话题作文,首先要善于“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不少于800字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注意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针见血”。 - 26 -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