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精品试题解析:【专题8】文言文阅读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从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句子翻译。‎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时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散文。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高考体验】‎ 一.(2011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 99 -‎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答案:B 考点: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 解析:B项趣:cù,通假字“促”,催促,督促的意思。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③⑤⑥‎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基于对文句翻译理解,如果会翻译,那么就容易入手了。①表现江皋的敏慧;⑤表现江皋忠于职守;⑥是柳州人民对皇帝感恩戴德,并不是对江皋。‎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 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答案:A 考点:本道试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有误,原文为“公慨然白府”,可见慨然的并非承担赋税,而是对前任县令的遭遇而言。‎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 99 -‎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分)‎ 答案: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解析:①题“之”“走”“耳”为得分点。“之”为代词,代指那些盗贼;“走”译为“跑”,“耳”语气助词,译为“罢了”“了”。②题“以”“徇”“是”以及省略句的翻译是得分点。“以”表承接,不译,“徇”译为“示众”,“是”译为“这”,句首为“斥”,动词,缺乏主语,根据上下文判断其主语为江皋,所以应该补全。‎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解析:文言断句应考虑动词的位置,如“持”等,再进行主宾的划分,同时要照顾到文言句式特点,如“者……也”,以及文言的对称性,如“内志正,外体直”,这些都是断句不可忽视的细节。‎ 参考译文:‎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江皋天性敏锐聪慧,二十岁的时候被乡里举孝廉,不久,中进士,被任命为瑞昌的县令。‎ 瑞昌隶属九江郡,依山傍水,民众疲惫不堪又频发盗贼,所以拖欠赋税且日积月累。‎ 江公上任的那天,发现前任县令因此被治罪且连累三代人,有一个亲属居然受牵连致死,他的妻子孩子都不能回家,江公感慨于此,于是禀告上级官府,亲自负责民众拖欠的赋税,将前任县令的家眷全部遣送回家。瑞昌县城靠近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以前的水道,江公捐出自己的薪水倡议大家集资修筑堤坝,考虑如何使堤坝坚固长久,当地民众称这个堤坝叫“江公堤”。当时闽楚有警讯,瑞昌与楚地相邻,土匪利用小路打劫,官吏们建议派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就勒令乡里保长宣读告示明示利害关系,派勇敢的壮丁巡查路况,后来抓获了劫匪首领并处死了他,盗贼于是就平息了。‎ 不久,江公升官做了巩昌的太守。但是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民众感到疲乏窘困,士兵却更加骄横强悍,有的私自去民间掠夺,也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例行公事巡行他所管辖的地区考核下属政绩。在郊外,看到几个骑兵飞快地经过他的车队,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 99 -‎ 四年之后,江公出任柳州刺史。柳州地处偏僻的南方地区,风俗粗犷剽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在柳州镇守,军队中有很多掠夺来的妇女,她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大府(官名),带着军营统帅登记被掠夺来的妇女并到郡上通知此事,请求回家的人根据路程远近派发路费让她们回家,总共资助了数百个人。第二年,柳州统帅去世,军饷没有办法按时发放,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帐前示威抗议,江公很快就出了军帐,和他们定下一个月后发放军饷,士兵们相信江公,慢慢地就解散了示威活动。江公立即快马送信到台省紧急发军饷,军饷如期发放,军队才收敛了。粤西的山很陡峭,柳州更是连山险峻,山石错落,没有办法去砍伐,山上有很多大树。当时皇帝正在修建太和殿,皇帝派来采伐巨木的使者即将到达柳州,柳州人很惊恐。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询问柳州民众柳州哪里产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前往看巨木场地。行了好几里路,到了绝壁之下,山上石头嶙峋,大树阴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马不能前行。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面露难色。江公说: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长官理当身先士卒。于是卷起袖子拄着拐杖,扶着两个小兵先自登山,使者勉强跟随着他,走了数里,到了陡峭的山下,山石嶙峋,树木繁密挺出,下面临近崖谷,马不能向前走。江公解下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请使者登山,使者面有难色。江公说:“这是皇上的命令,木头如果能运出,我应当亲自做示范。”于是穿着短衣拿着手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使者勉强跟随,到了半崖道路断绝,没有放脚的地方。公抬头看着树木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咋舌,大呼立刻回去,说:“这是不能运出的。”江公曰:“木头都在这里,依靠使者对皇上说不能取的的情形。”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采购木头,柳州的百姓欢呼感激皇上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在康熙乙未年去世。江公生性廉明,故任官的地方都有声绩。为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生性恬淡,通达时务,熟悉吏事。自始至终品格高洁坚守一种节操,贤达的人赞叹仰视他。‎ 二、(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鉴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 ‎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明经 第:考取。‎ B.子无为嫌 嫌:疑忌。‎ C.俾其守约束 俾: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 99 -‎ 解析:方,比拟,相当。‎ 高考考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 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 答案:B 解析:A项,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作名词性短语/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表原因;B项,于是;C项,表并列/表修饰;D项,在/到。‎ 高考考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D 解析:不是“贬谪”,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是升官。‎ 高考考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不少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答案: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解析: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高考考点:文中句子的理解。‎ 备考提示:注意句式结构的对仗,注意虚词,注意词语的顶针,落脚在文意的把握上。‎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 99 -‎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参考答案:(1)至于你的才能,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警策)?。(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高考考点: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三、(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到9题。‎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誳①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②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之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③,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 (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 注释: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而求小善 略:简略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略”是“简要”的意思。‎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将选项答案带入到语境中加以分析。‎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 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 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A项,转折,却/顺承,就,B项,介词,给,替/动词,做;D项,‎ - 99 -‎ 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词类的活用。‎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 ‎ 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 D.遁逃奔走,(然)不使其难,不可谓勇 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然应为却,表示转折关系。‎ 备考提示:勾连前后句,可以确定。‎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 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在曹子身上得到印证错。‎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 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 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参考答案: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 之 意/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以 修 其 身/然 后 推 以 及 人/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为 词 章//以 钓 声 名//取 利 禄 而 已 也/今 人 之 为 学 者//既 反 是 矣/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具 存 于 经/有 志 之 士//固 当 熟 读//深 思 而 问 辨 之 试题分析: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备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的用法。‎ ‎【考点精析】‎ 第一部分 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知识点一 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 99 -‎ ‎2.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例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同“早”) (《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 (《鸿门宴》)‎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1)字义分析法。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句子通顺,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A”通“B”。例如:‎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书》)‎ ‎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分析:①句中“责”根据前文有“偿”,理解为“责任”是不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中“景”理解为“景物”“情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以考虑这是一个通假字。“景”通“影”,作状语。‎ ‎(2)字音分析法。A与B原则上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例如:‎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中的“知”与“智”、“颁”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3)字形分析法。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例如:‎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分析:①“被”与“披”,共同的声符是“皮”。②“具”通“俱”,通假字“具”是本字“俱”的声符。③“材”通“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3.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的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它也是高考常考的热点。以《逍遥游》为例:‎ 词语 古义 例句 今义 志 记载 志怪者也。‎ 志向、志气 之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常作代词、助词 果然 吃饱的样子 腹犹果然。‎ 不出所料 虽然 即使如此 虽然,犹有未树也。‎ 连词 恶 何,疑问代词 彼且恶乎待哉。‎ 恶劣、凶恶 无名 忘记功名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为人知 ‎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病(古:重病;今:病) ‎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 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4.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 - 99 -‎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意义 例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 ‎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 引 申 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 (《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 (《宋史·太祖纪》)‎ 伸着 ‎ 狼奄至,引首顾曰。 (《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 (《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 (《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 (《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 (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5.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 ‎6.兼词 诸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 ‎② 穆公访诸蹇叔。 (《崤之战》)‎ 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焉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 (《促织》)‎ 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①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 (《诗经》)‎ ② 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① 居心叵测(成语)‎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耳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 解题技巧 ‎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 99 -‎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 (《归园田居》)‎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 (《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氓》)‎ 危乎高哉! (《蜀道难》)‎ 亡去不义。 (《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如:‎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 ‎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 (李密《陈情表》)‎ ‎ ③其一犬坐于前。 (《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 99 -‎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 ‎(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 ‎ 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 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跟踪训练 ‎(一)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 )‎ ‎3.臣战河南(《鸿门宴》) ( )‎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 )‎ ‎5.吾从而师之(《师说》) ( )‎ ‎6.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 )‎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8.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 )‎ ‎9.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 )‎ ‎10.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 (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2.此小大之辩也 ( )‎ ‎3.而征一国者 ( )‎ ‎4.旬有五日而后反 ( )‎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 ‎6.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 ‎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 ‎8.君子生非异也 ( )‎ - 99 -‎ ‎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 ‎10.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 )‎ ‎11.或师焉,或不焉 ( )‎ ‎12.距关,毋内诸侯 ( )‎ ‎1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 ‎14.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 )‎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 ‎16.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 ‎17.姜氏何厌之有 ( )‎ ‎1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 ‎19.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 )‎ ‎2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 )‎ 参考答案:1.知,通“智”,智慧。2.辩,通“辨”,区别,分别。3.而,通“能”,能力,能耐。4.有,通“又”;反,同“返”,回来。5.无,通“毋”,不要。6.涂,同“途”,道路。7.有,通“又”;暴,通“曝”,晒;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8.君生,通“性”,资质、禀赋。9.振,通“震”。10.景,通“影”。11.不,通“否”。12.内,通“纳”,储存。13.具,通“俱”;倍,通“背”,背弃。14.豪,通“毫”,细毛。15. 蚤,通“早”。16.闵,同“悯”,忧伤,多指疾病死丧。17.厌,同“餍”,满足。18.阙,通“掘”,挖。19.摩,通“磨”。20.失,通“佚”。‎ ‎(三)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喜爱、爱好 B.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C.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穿着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树木的根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鄙陋、鄙俗 ‎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士兵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得 ‎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动词,登上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在、确实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除掉、免去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托词、借口 ‎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 B.殆有神护者 殆:懈怠 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执掌 - 99 -‎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道:学说、主张 ‎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 ‎ B.秋月春风等闲度 度:过 C.是已非人 非:不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负:违背、背弃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回头 D.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 ‎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固执 ‎ B.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回家 C.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国:国都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 ‎ ‎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假的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间:从小路、走小路 ‎ 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见到 D.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解:分割 ‎10.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当 ‎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攻下、占领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何:多么 ‎1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恨:遗憾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胡:什么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或:有时候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即:当 ‎ ‎1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B.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患:疾病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及:比得上 ‎1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类:似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怜:同情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没有人、没有谁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你的 ‎1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同“纳”,纳入、接纳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孝服的一种,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丧一年的孝服 - 99 -‎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奇特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调动官职 ‎1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越、更加 C.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走完,尽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去:到……去 ‎1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到、去 C.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你 D.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胜:超过 ‎1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的 B.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涉:经历 C.沛公不胜杯勺 胜:受得住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打退 ‎1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 B.无乃尔是过与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克:能够 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1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故封识具存 识:通“志”,记号 B.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籍 D.孰与君少长 孰:谁,什么 ‎ ‎20.下列对加点词“数”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池 数:几个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气数、命运 C.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数:若干 D.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ò,屡次 参考答案:1.D(通“背”,背弃、背叛);2.C(兵器、武器);3.A(动词,担忧、忧虑);4.C(拜官、任职);5.B(副词,大概);6.C(动词,认为……不对);7.C(副词,反而、难道);8.B(女子出嫁);9.A(动词,凭借、借助);10.C(横渡);11.B(对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12.B(动词,忧虑、以……为患);13.B(爱);14.C(名词,零数,余数);15.D(离开、离去);16.D(优美、名胜);17.A(与……友好);18.A(连词,假设);19.C(动词,书写);20.A(读cù,细密)。‎ 知识点二 关于文言虚词的基本知识 ‎1.《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虚词类别:‎ ‎(1)代词,代词是代替名词的一种词类。大多数代词具有名词和形容词的功能。‎ - 99 -‎ ‎(2)连词,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关系。‎ ‎(3)介词,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 ‎(4)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的词语。‎ ‎(5)助词,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分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语气助词等 ‎(6)叹词,叹词是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下面对高考中出现过的虚词一一做一下详解。‎ ‎1.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例句: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 例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通“汝”) 《静女》‎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项脊轩志》‎ ‎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例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柳敬亭传》‎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 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 例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彼、夫、其 译为:那、那个 例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或、莫 译为: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例句: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所、者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 《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谁、孰 译为:谁、哪一个 例句:吾孰与徐公美?‎ 代事物:何、胡、奚、曷、盍 什么、哪里 - 99 -‎ 例句: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盍不为行? 《庄子•盗跖》‎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 《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安、恶(乌)、焉 ‎ 译为:在哪里、哪里 例句: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2.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 译为:已经、过去、刚才 例句:适得府君书。 《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方、会、适 译为:正、正好 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③表将来:且、将、欲、方、行、垂 ‎ 译为:将、将要 例句: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④表短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 译为:不久、一会儿;突然 例句: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 《琵琶行》‎ ‎⑤表持久:常、雅、素 译为: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杂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张衡传》‎ 素昧平生、素不相识。 (成语)‎ ‎(2)否定副词 ‎①表否定: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 译为:不、没有 例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氓》‎ 曰:“毋从俱死也。” 《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②表禁止:毋、勿、莫、无 译为:不要、别 例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①表全部: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 译为: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 例句: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 《出师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②表部分或个别: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 译为: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 例句:但见悲鸟号古木。 《蜀道难》‎ 技止此耳。 《黔之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逍遥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孙子吴起列传》‎ - 99 -‎ ‎(4)程度副词 ‎①表深度: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 译为: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 例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赤壁赋》‎ 吾至爱汝。 《与妻书》‎ ‎②表比较:益、弥、尤、愈、加、滋 译为:更加、尤其、更、越 例句: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游褒禅山记》‎ ‎(5)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俱、并、闲、微、窃、固 译为:一起、暗中、坚决 例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 窥父不在,窃发盆。 《促织》‎ ‎②表速度: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 译为:匆忙、急迫、急促 例句:如听仙乐耳暂明。 《琵琶行(并序)》‎ 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 ‎③表频率: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译为:多次、重复、任何一次 例句: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满井游记》‎ ‎(6)语气副词 ‎①表确认:即,必、定,诚、信,果 译为: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 例句:即此爱汝。 《与妻书》‎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其、盖、殆,盖 译为:大概(是)、恐怕(是)‎ 例句: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 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 ‎③表意外的惊异:曾 译为:竟然 例句: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④表祈使:其 译为:可、要 例句:汝其善抚之。 《与妻书》‎ ‎⑤表反诘:岂、其、庸、巨(讵)、宁 译为:难道、哪里、怎么 例句:岂若吾乡邻。 《捕蛇者说》‎ 其可怪也欤。 《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 ‎(7)指代性的副词 相:互指、偏指 译为:相互,我、他 例句: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见:动作行为的接受 译为:自己、我 - 99 -‎ 例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 《孔雀东南飞》‎ ‎(8)谦敬副词 表敬: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 译为:承蒙、有幸、请让我……‎ 例句:请为王吹竽。 《滥竽充数》‎ 猥自枉屈。 《出师表》‎ 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左传》‎ 表谦:敢、窃、忝、猥、伏 译为:私下地、伏在地上想……‎ 例句:猥以微贱,当待东宫。 《陈情表》‎ 伏惟启阿母。 《孔雀东南飞》‎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 《三国志》‎ 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3.助词 ‎①音节助词 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 不译;……的样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桃花源记》‎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句首助词 夫、盖、维、惟、唯 表要发议论等,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③句中语气 盖、也、与 表停顿,不译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④句末助词 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 不译;罢了,了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 呢、吗 而又何羡乎?《逍遥游》‎ 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 呢、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 也 都表陈述语气,但二者分工明确。‎ 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表静态)‎ 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矣 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将然”或“必然”。(表动态)‎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连词 ‎(1)表并列 与、及、暨/且、而、以/且…且…,载…载…‎ 和/又/又…又…/一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承接 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 于是、就、便/然后/至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3)表递进 而、且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4)表因果 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5)表假设 - 99 -‎ 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 如果、假如/即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表转折 而、然、则、然则、可 却、可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师说》 ‎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前例的“夺”与“杀”,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 前例的“终日”与“思”,后例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也可不译。‎ ‎5.介词 ‎①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 以、因 拿、凭借、依据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②引出动作的对象 于、与、因、为、乎 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③引出动作的原因 于、以、为 由于、因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④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于、乎、自、从、缘 在、从、到、沿着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以”“与”“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以 ‎①以+名词(名词性短语)‎ 例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 分析: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补语,为介词 ‎②以+动词 例句: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以刀劈狼首。 《狼》‎ 分析: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介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 例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分析:为连词 与 名词(名词性短语)+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例句: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赤壁之战》‎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分析: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前一个“与”连接的“卿”和“子敬”是并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连接“卿与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②(可以互换,连词)③(不可互换,介词)‎ 因 - 99 -‎ ‎①因+名词(名词性短语)‎ 例句: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过秦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成语)‎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过秦论》‎ 分析:“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 ‎②因+动词 例句: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雁荡山》‎ 分析:为连词 注意:“因”、“以”、“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 《与妻书》‎ 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告谌。 《段太尉逸事状》‎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之)喜,计之。 《黔之驴》‎ ‎6.叹词 唉、嘻:唉、哎 例句: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呜呼、嗟乎、噫吁嚱:啊、哎呀 例句: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难》‎ 解题技巧 ‎1.词性分析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温故求新法 ‎ 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 ‎4.语境判定法 ‎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 ‎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 ‎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复习方法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 - 99 -‎ 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2.记忆特殊用法。‎ 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 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4.注意特殊虚词。‎ ‎(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 ‎(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 ‎(3)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跟踪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答案:C ‎ 解析:C项,代词,你;A、 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B.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答案:C 解析:C项,均为为代词,什么原因。A项,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B项,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答案:C 解析:A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B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项,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答案:A 解析:A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项,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项,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 D项,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99 -‎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答案:C 解析:C项,均为副词,分别表商婉、期望语气。A项,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项,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项,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示赵弱且怯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答案:A 解析: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项,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项,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项,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答案:C 解析:C项,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项,均为代词,你、你们。B项,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答案:C 解析:C项,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A ‎ 解析:A项,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答案:D 解析:D项,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项,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项,动词,形成;介词给;C项,介词,替;动词,作为。‎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B.且焉置土石? 万钟于我何加焉! ‎ C.犹且从师而问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D.或师焉,或不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答案:A 解析:A项,均为兼词,相当于“与之”、“于此”‎ - 99 -‎ ‎。B项,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呢。C项,代词,之;句末语气词,表肯定。D项,句中语气助词,表提顿;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汤之问棘也是已。 ‎ 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答案:D 解析:D项,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助词,表肯定和感叹语气。A项,均为助词,表判断。B项,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C项,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吾以捕蛇独存。 不赂者以赂者丧。‎ B.皆以美于徐公。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樊哙侧其盾以撞。‎ D.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答案:B 解析:B项,为动词,认为;介词,把。A项,均为介词,因。C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表时间,在。‎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变法者因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B.因利乘便。 于今无会因。‎ C.蒙故业,因遗策。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 D.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答案:D 解析:D项,为介词,趁此、趁机。A项,介词,依据;介词,因。B项,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项,动词,继承;连词,于是。‎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燕王欲结于君。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B.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D.君幸于赵王。 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D ‎ 解析:D项,介词,表被动;介词,在。A项,均为为介词,跟、同。B项,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项,均为介词,对于。‎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则与一生彘肩。 无乃尔是过与? ‎ 答案:C 解析:C项,介词,跟、同,有比较义。A项,介词,跟、同;连词,和。B项,介词,替;动词,给。D项,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答案:C 解析:C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B项,均为连词,表假设; D项,均为连词,表选择。‎ - 99 -‎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 C.言之,貌若甚戚者。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客有吹洞箫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D ‎ 解析:D项,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面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项,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B项,均为助词,前者表提顿,后者置于数词后面,无义;C项,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之二虫又何知。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答案:B 解析:B项,均为指示代词,这、此。A项,动词,到;人称代词,我。C项,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项,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第二部分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 ‎【考纲阐释】‎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考点透析】‎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 - 99 -‎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嚄唶宿将。 (《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 (《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加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 ‎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 为仲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点探析 - 99 -‎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 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孔雀东南飞》)‎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 洎牧以谗诛。 (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 (李密《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未之有也。 (《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无乃尔是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 99 -‎ 惟弈秋之为听。 (《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段太尉逸事状》)‎ 客有吹洞箫者。 (《赤壁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陈涉世家》)‎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4)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 99 -‎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 (《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 (《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 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 (《陈情表》)‎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 (《鸿门宴》)‎ ‎5、省略中心词。‎ - 99 -‎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 (《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 (《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 99 -‎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 ‎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 ‎ - 99 -‎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 ‎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 ‎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二)明确词类活用的理解方法 ‎★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 99 -‎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②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 ‎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 ‎③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 ‎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置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 ‎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与妻书》) ‎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 ‎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②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上述几例中,名词“毒、果、前”均活用作动词,译为“憎恨、实现、走上前”。‎ ‎2.名词用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从旁边)‎ ‎②使不上漏。 (《项脊轩志》)(从上边)‎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用箕畚)‎ ‎②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依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①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象蛇一样)‎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过秦论》)(如客人)‎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 难点探析 - 99 -‎ 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  ①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加点部分如果是主谓结构,译为“蛇爬行”“小儿啼哭”显然不对。‎ ‎ ②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 一是弄清动词的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如:‎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有时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谓语。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①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在早晨、在傍晚)‎ ‎②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原毁》)(时时)‎ ‎▲文言文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每天)‎ ‎②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每年)‎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一天比一天地)‎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①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在右边、在左边)‎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在外边)‎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向上)‎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复活、使……长肉)‎ ‎②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李元济雪夜入蔡州》)(使……下来)‎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使……灭族)‎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把……当作宾客)‎ ‎②吾从而师之。(《师说》)(以……为师)‎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以……为鉴)‎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忠良诚实的人)‎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 99 -‎ ‎①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有很多、缺少)‎ ‎②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痛恨、因……而痛苦)‎ ‎③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与……交好)‎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使……遭受痛苦、使……贫困)‎ ‎②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使……灰暗)‎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以……为快乐)‎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以……为耻) ‎ ‎★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①吾射不亦精乎? (《卖油翁》)(射箭的技术)‎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伏兵)‎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④追亡逐北。(《过秦论》)(逃跑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使……挨饿)‎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使……愤怒)‎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使……受惊、使……鸣叫)‎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使……起舞、使……哭泣)‎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使……喝)‎ 难点探析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使……活下来)‎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使……学习)‎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 ‎④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使……吃)‎ ‎3.动词作状语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跑着)‎ 忽啼求之。 (《伤仲永》)(哭着)‎ ‎★数词的活用 数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但比较少见。‎ ‎①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梁惠王上》)‎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以上几例中的“一”“二三”均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 “统一”“数次改变”。‎ 难点探析 ‎“使动”和“意动”的辨析 - 99 -‎ ‎“使动”和“意动”都是词的活用,二者结构相似,但有区别,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1)表示的意义不同。用如“使动”的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变为什么”的意义;而用如“意动”的词,对宾语含有“认为(感到)它怎样”,或者“把它当成(看作)什么”的意义。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例中“利其然”是“认为这样做有利”的意思,“利”,形容词用作“意动”;例“活之”是“使之(他)活”的意思,“活”用作“使动”。‎ ‎(2)表现的主客观不同。“使用”必须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客观的变化,“意动”的主语没有让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变化,只是主语的一种主观认识,因而“使动”的主语可以是人或物,而“意动”的主语一般只能指人。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句中主语“春风”是指物,“春风”使江南岸发生了变化(绿),因而“绿”用作“使动”。再如前例中“父”指人,主语(父)主观上认为“其然”有利,因而“利其然也”的“利”是意动用法。‎ 解题技巧 ‎1.借助典范例句例词,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不同的用法也可如此比照,得出结果。‎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准确翻译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 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了特殊。‎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跟踪训练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匪女之为美 ( ) ‎ ‎2、俟我于城隅 ( )‎ ‎3、秋以为期 ( )‎ ‎4、恐年岁之不吾与 ( )‎ ‎5、肇锡余以嘉名 ( )  ‎ - 99 -‎ ‎6、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7、为仲卿母所遣 ( )‎ ‎8、但闻悲鸟号古木 ( )‎ ‎9、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1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 ‎1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 ‎ ‎13、秦人不暇自哀 ( )‎ ‎14、戍卒叫,函谷举 ( )‎ ‎15、击空明兮溯流光 ( )‎ ‎1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17、则又何羡乎 ( )‎ ‎18、客有吹洞箫者 ( )‎ ‎19、语未毕,余泣 ( )‎ ‎20、令人长号不自禁 ( )‎ ‎21、其制稍异于前 ( )‎ ‎2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 )‎ ‎23、所以敢先汝而死 ( )‎ ‎24、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 ‎25、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 )‎ ‎26、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 )‎ ‎27、而控于地而已矣 ( )‎ ‎28、之二虫又何知 ( )‎ ‎29、而彼且奚适也? ( )‎ ‎30、彼且恶乎待哉! ( )‎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 ‎32、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 ‎33、是社稷之臣也 ( )‎ ‎34、无乃尔是过与 ( )‎ ‎35、冉由、季路见于孔子曰 ( )‎ ‎36、何以伐为 ( )‎ ‎37、非我也,岁也 ( )‎ ‎38、未之有也 ( )‎ ‎39、树之以桑 ( )‎ ‎40、可以无饥矣 ( )‎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 ‎42、輮以为轮 ( )‎ ‎4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4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 ‎ ‎4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 ‎47、陈利兵而谁何 ( )‎ ‎48、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 ‎49、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 ‎5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5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 ‎52、不拘于时 ( )‎ ‎5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5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5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 ‎5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 99 -‎ ‎57、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 )‎ ‎58、岂取其之易而守之难乎 ( )‎ ‎59、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 ‎60、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 )‎ ‎61、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 ‎6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 ‎ ‎63、沛公欲王关中 ( )‎ ‎64、赐之彘肩 ( )‎ ‎65、其告以事 ( ) ‎ ‎66、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 ‎67、籍何以至此 ( )‎ ‎68、客何为者 ( ) ‎ ‎69、何辞为 ( )‎ ‎70、今日之事何如 ( )‎ ‎71、大王来何操 ( )‎ ‎72、沛公安在 ( )‎ ‎73、吾属今为之虏矣 ( )‎ ‎7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 ‎7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 )‎ ‎76、为之奈何 ( )‎ ‎77、今臣亡国贱俘 ( )‎ ‎78、实为狼狈 ( )‎ ‎79、而刘夙婴疾病 ( )‎ ‎80、告诉不许 ( )‎ ‎8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 ‎82、具以表闻 ( )‎ ‎83、欲谁归罪 ( )‎ ‎84、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 )‎ ‎8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 )‎ ‎87、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 )‎ ‎88、姜氏何厌之有 ( )‎ ‎89、敢问何谓也 ( )‎ ‎90、君何患焉 ( )‎ ‎91、其是之谓乎 ( )‎ ‎92、佗邑唯命 ( )‎ ‎93、君将若之何 ( )‎ ‎94、文采不表于后世 ( )‎ ‎95、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 ‎96、重为乡党所笑 ( )‎ ‎97、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 ‎98、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 )‎ ‎99、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 ‎100、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 参考答案:‎ ‎1、判断句(否定);2、介词短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4、宾语前置;5、介词短语后置句;6、判断句;7、被动句;8、省略句,“号”后省“于”;9、宾语前置;10、倒装句;11、判断句;12、省略句“于”;1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自”前置;14、被动句,举,被攻占;15、省略句,省略主语“桨”和“船”;16、宾语前置句;17宾语前置句;18、定语后置句;19、省略句,“语”前省略定语“其”;20、宾语前置句;21、介词短语后置句;22、主谓倒装句;23、固定结构,所以,……的原因;24、固定结构,与使……无宁……‎ - 99 -‎ ‎,与其……不如……;25、固定结构,奈……何,对……怎么办,怎么办;26、固定结构,无所,没有……的;27、介词短语后置句;28、宾语前置句;29、宾语前置句;30、宾语前置句;31、固定结构,奚以……为,表反问;32、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33、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35、被动句;36、固定结构, 何……为;37、判断句;38、宾语前置句;39、介词短语后置句;40、省略句,“以”后省宾语“之”;41、判断句;42、省略句,省介词宾语“之”;43、定语后置句;44、判断句;45、被动句;46、被动句;47、宾语前置句;48、介词短语后置句;49、介词短语后置句;50、判断句;51、判断句;52、被动句;53、宾语前置句;54、介宾短语后置句;55、省略句,省主语“士大夫之族”;56、省略句,省宾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固定结构,其……欤,表反问;57、主谓倒装句;58、固定结构,岂……乎,表反问;59、判断句,判断兼提示原因;60、判断句;61、判断句;62、固定结构,何……为,“为”语气词,呢;63、省略句,省介词“于”;64、省略句,省介词“以”;65、省略句,省宾语“之”;66、省略句,省宾语“之”;67、宾语前置句;68、宾语前置句;69、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何……为;70、宾语前置句;71、宾语前置句;72、宾语前置句;73、被动句;74、被动句;75、固定结构,无所;76、固定结构,怎么办;77、判断句;78、判断句;79、被动句;80、被动句;81、省略句,省宾语、主语。告诉(上官),(上官)不许;82、省略句,省宾语“之”;83、宾语前置句;84、定语后置句;85、判断句;86、介词短语后置句;87、省略句,省宾语“之”;88、宾语前置句;89、宾语前置句;90、宾语前置句;91、宾语前置句;92、省略句,省助词和谓语“是从”;93、固定格式,若……何;94、介词短语后置句;95、被动句,于,被;96、被动句,为……所,表被动;97、被动句,拘,被拘 动词本身表被动;98、被动句,放逐,被放逐;99、被动句,膑,被膑;100、被动句,囚,被囚。‎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夙兴夜寐 ( )‎ ‎2、士贰其行 ( )‎ ‎3、三岁食贫 ( )‎ ‎4、名余曰正则兮 ( )‎ ‎5、字余曰灵均 ( ) ‎ ‎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 ‎7、孔雀东南飞 ( )‎ ‎8、足以荣汝身 ( )‎ ‎9、逆以煎我怀 ( )‎ ‎10、夏雨雪,天地合 ( )‎ ‎11、艰难苦恨繁霜鬓 ( )‎ ‎12、六王毕,四海一 ( )‎ ‎13、未云何龙 未霁何虹 ( )‎ ‎1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 ‎15、可怜焦土 ( )‎ ‎16、朝歌夜弦 ( )‎ ‎17、楚人一炬 ( )‎ ‎1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 )‎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20、不知东方之既白 ( )‎ ‎21、顺流而东也 ( )‎ ‎22、下江陵 ( )‎ ‎23、侣鱼虾而友麋鹿 ( )‎ ‎2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 ‎25、击空明兮溯流光 ( )‎ ‎26、乳二世 ( ) ‎ ‎27、垣墙周庭 ( )‎ ‎28、汝幸而偶我 ( )‎ ‎29、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 - 99 -‎ ‎30、卒不忍独善其身 ( )‎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32、水击三千里 ( )‎ ‎33、既来之,则安之 ( )‎ ‎34、然而不王者 ( ) ‎ ‎35、谨庠序之教 ( ) ‎ ‎36、却匈奴七百余里 ( ) ‎ ‎37、约从离衡 ( ) ‎ ‎38、外连横而斗诸侯 ( ) ‎ ‎3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 ‎40、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41、以愚黔首 ( ) ‎ ‎42、君反以罪臣 ( )‎ ‎43、君人者 ( ) ‎ ‎44、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 )‎ ‎45、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 ‎46、人君当神器之重 ( )‎ ‎47、不念居安思危 ( )‎ ‎48、纵情以傲物 ( )‎ ‎49、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 ‎5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51、何必劳神苦思 ( )‎ ‎52、亏无为之大道哉 ( )‎ ‎53、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 )‎ ‎54、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 )‎ ‎5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 ‎56、道芷阳间行 ( )‎ ‎57、沛公军霸上 ( )‎ ‎58、沛公欲王关中 ( )‎ ‎5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 ‎60、沛公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 ‎61、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 )‎ ‎62、历职郎署 ( )‎ ‎63、臣少多疾病 ( )‎ ‎64、则刘病日笃 ( )‎ ‎6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 ‎66、凡在故老…… ( )‎ ‎67、夙遭闵凶 ( )‎ ‎68、猥以微贱 ( )‎ ‎69、谨拜表以闻 ( )‎ ‎7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 )‎ ‎71、手注善药 ( )‎ ‎72、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 )‎ ‎73、晞一营大噪,尽甲 ( )‎ ‎74、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 ‎75、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 )‎ ‎76、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 )‎ ‎77、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 )‎ ‎78、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 )‎ ‎7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 ‎8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99 -‎ ‎81、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 )‎ ‎82、则或咎其欲出者 ( )‎ ‎8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8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 ‎85、今京不度,非制也 ( )‎ ‎86、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 )‎ ‎87、多行不义必自毙 ( )‎ ‎88、庄公寤生,惊姜氏 ( ) ‎ ‎89、爱共叔段,欲立之 ( )‎ ‎90、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 )‎ 参考答案:1、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2、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3、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4、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5、字:名词作动词,给人取表字;6、美:形容词作名词,美德;7、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8、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9、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煎熬;10、雨:名词作动词,降落,降下;11、艰难:形容词作名词,时世和身世艰难;繁:形容词作动词,增多;12、一:数词作动词,统一;13、云、龙、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出现彩虹;14、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玉、金、珠看作;15、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为焦土;16、名词作状语,朝、夜:在早晨、在晚上;歌、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奏;17、炬:名词作动词,放火、焚烧;18、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储藏收集的金玉珠宝等;19、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20、白:名词作动词,发白、天亮;21、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22、下:名词作动词,攻占;23、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24、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5、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26、乳:名词作动词,喂奶;27、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28、偶:名词作动词,嫁;29、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30、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31、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疼爱;32、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33、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34、王:为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天下百姓归顺;35、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36、却: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37、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38、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39、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40、争:动词作状语,争着;41、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42、罪:名词作动词,治罪;43、君:名词作动词,作君王、统治;44、下: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45、刑:名词作动词,施刑;46、重: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权力;47、安、危:形容词作名词,平安、危难的时候;48、傲:形容词作动词,傲视;49、崇:形容词作动词,高;50、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51、劳、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疲劳、使……苦痛;52、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亏,损害;53、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54、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55、夜:名词用作状语,连夜、在夜间;56、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57、军:名词作动词,驻扎;58、王:名词作动词,称霸,称王;59、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60、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61、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62、职:名词作动词,任职,做官;63、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64、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65、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狗马一样;66、故老:形容词作名词,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67、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8、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69、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70、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71、手:名词作状语,亲手;72、旦夕:名词作状语,早晚;73、甲:名词作动词,披上铠甲;74、衣:名词作动词,包扎;75、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76、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败、败坏;77、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打坏;78、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79、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80、极:名词作动词,尽情享受;81、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82、咎:形容词作动词,指责;83、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穷:形容词作动词,到尽头;84、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85、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86、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87、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88、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89、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90、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 - 99 -‎ ‎(一)句式 ‎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 ‎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其势弱于秦 ‎ ‎⑦痛哉斯言 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A.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 B.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 C. 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3.下面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而齐人勿附于秦 ‎ ‎4.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 )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时人莫之许也 B.时不我待 ‎ C.客有吹洞箫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7.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君何以知燕王 ‎ C.纤歌凝而白云遏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译文: ‎ ‎②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 ‎ ‎③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译文: ‎ ‎(2)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 ‎①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译文: ‎ ‎②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 99 -‎ 译文: ‎ ‎(3)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 译文: ‎ ‎(4)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之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墙,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①盍去诸?‎ 译文: ‎ ‎②是非若所知也。‎ 译文: ‎ ‎③不病于无鸡乎?‎ 译文: ‎ ‎④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之猫也?‎ 译文: ‎ ‎(5)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乌在其为明也?‎ 译文: ‎ ‎②是好苦我。‎ 译文: ‎ ‎③泰然谓美莫己若。‎ 译文: ‎ 参考答案:‎ ‎1.D(宾语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ABC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2.A(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③⑤句为被动句,其中③句为动词本身表被动;④句为判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 ‎ ‎3.AC同为被动句;BD同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4.①A判断句;②C宾语前置;③B被动句,D介词结构后置;④D介词结构后置;⑤E句子成分的省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⑥E句子成分的省略,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5.C句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 ‎ ‎6.B(①与②同为判断句,③与④同为反问句。) ‎ ‎7.C(“纤歌凝”即“纤歌被凝”,属于动词本身表被动的被动句,例句“拘于时”为被动句;A为宾语前置句;B为宾语前置句;D为陈述句。)‎ ‎8.(1)①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②如果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被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③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价功劳(按劳行赏),我用什么来报达你呢?‎ ‎(2)①楚国有个学划船的人,刚开始,调头、转弯、快划、慢划,一切都听船师的。②就辞去了船师,擂鼓径直往前划行。多次碰上急流险滩,便慌张四顾,失魂落魄,坠落了船桨,丢掉了船舵。‎ ‎(3)自己通达而能使别人通达的人,想处境艰难也是不可能的。‎ ‎(4)①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盍”、“诸”两个兼词)②这不是你所了解的(采分点判断句式和“是非”、“若”)③我不担心没有鸡吗(采分点“病”是活用)④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赶走)这只猫呢,(采分点“则己耳”的语气,“去”、“犹”和“若”、“之”、“何”)‎ ‎(5)①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②这(镜子)使我好痛苦(难受)。③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还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了)。 ‎ - 99 -‎ ‎(二)用法 ‎1.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吾师道也 ( ) ②吾从而师之( ) ‎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④而耻学于师( )‎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2.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沛公军霸上 ⑤火尚足以明也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⑩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④⑥⑩ C.②④⑤⑥⑧ D.⑤⑥⑧⑨⑩‎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外连衡而斗诸侯 ⑤渔人甚异之 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⑦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4.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①大石倒立千尺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⑥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⑦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⑧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⑧⑩ C.①②④⑤⑩  D.②④⑥⑨⑩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彼童子之师 不耻相师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吾从而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6.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8.以下句子中不含意动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⑥驼业种树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⑨君将哀而生之乎 ⑩春风又绿江南岸 A.①③⑤⑥⑧⑩ B.①②④⑦⑨⑩ C.②③④⑦⑧⑩ D.②④⑤⑦⑨⑩‎ 参考答案:1.①(A名词作动词)②(B意动用法)③(C形容词用作名词)④(B意动用法)⑤(B意动用法);2.B;3.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是(③④⑦),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②③);4.B;5.D(名词/名词作动词。B项,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C项,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D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6.B(名词作动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7.A(形容词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作名词。)8.D(“王”是使动用法。);9.B(③为意动用法⑤为意动用法⑥为意动用法⑧为名词作动词)。‎ 第三部分 文言断句与翻译 - 99 -‎ 知识点一 文言断句 ‎【考纲内容】‎ 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E级(运用)‎ ‎【考纲阐释】‎ ‎ 文言断句其实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2011年高考试卷中,北京卷、重庆卷、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江西卷等六套试题中以不同的题型对该考点进行了考查。‎ ‎【考点分布】‎ ‎ (1)“句”指句末的停顿。‎ ‎(2)“读”指句中的停顿。‎ ‎【考点透析】‎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典例分析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剖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是较高要求,但所断文句通过找谓宾,即可得到答案,故难度适中。‎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整体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之处。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 断句要注意:‎ ‎(1)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2)看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3)找顶真和排偶。顶真使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4)明对话与引文。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答案: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复习方法 ‎1.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3.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 99 -‎ ‎4.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记住一些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5.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6.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7.要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断句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  1.找名代 文言文中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以下两段文字: ‎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2.看虚词 - 99 -‎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如:‎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明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如:‎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4.据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这段文字始句为总起句,故应断为句。接着紧承始句,发“叹”,其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为总叹。下文分“夷以近、险以远”而至者“多、少”及其原因、结果,“有志者”“力不足”、“有志与力”而“无物”“相”者、“力足以至(而不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几种情况进行议论,最后又用“此予之所得也”作结。辨明哪些是“总”、哪些是“分”,又“分”几层,就可以大致断句了。‎ ‎6.理对引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如: ‎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  又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 这段文字是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话,故应用引号。孟子的话中又引用了某种人的话“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故应用单引号。‎ ‎7.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典例分析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 99 -‎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宋弘传》)‎ 第一步,反复通读,先抓住主要之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 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有“帝姊”),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 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看办事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 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 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文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第二步,要确定词的句中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 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名,其间决不能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朝臣”是“论”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观”的主语,决不能属下;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句”,其它为“读”。‎ 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 第三步,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 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不能断为“贵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四步,找到对话的标志。‎ 文中的“主曰”“帝曰”“弘曰”“谚言”等。但这时要注意“曰”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是谚语。因而“乎”后加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 第五步,找虚词。‎ 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作断句时的参考。‎ ‎ 这样得出如下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跟踪训练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答案: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2、请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臣 闻 李 斯 之 相 秦 也 行 申 商 之 法 重 刑 名 之 家 杜 私 门 张 公 室 弃 无 用 之 费 损 不 急 之 官 惜 日 爱 功 亟 战 疾 耕 ‎ 答案: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断,都算错。“申”“商”之间断,不算错。)‎ - 99 -‎ ‎3、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答案: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4、用“/”给下面阅读材料断句。‎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答案: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1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 知识点二 文言翻译 ‎【考纲内容】‎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级(理解)‎ ‎【考纲阐释】‎ ‎“理解”,就是准确把握字句在文段中的正确的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是高考文言文考查中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方式,旨在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考查的句子是有特点的,在实词、虚词、句式、活用、通假字等方面有典型性的句子。‎ ‎【考点透析】‎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要求与重点:‎ 原则 遵循信、雅、达的原则。‎ 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要求 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必须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因为有些句子中的实词或虚词,在这个独立的句子中作出的解释是行得通的,但这个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放回到原文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说明不能独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要结合语境给文言文句定位。‎ 重点 ‎(1)文言实词 重点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异体字)。也要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联绵词、数量词的特殊表示。‎ ‎(2)文言句式 除了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这四种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特别要注意的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和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 ‎(3)文言虚词 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所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对古代的专用语、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也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5)对言简意丰的句子或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句子,意译。‎ 翻译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 99 -‎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2006年高考湖北卷) ‎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 99 -‎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 ‎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 99 -‎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壩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军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词“之”“是”“之为”使宾语前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惟命是从”等。‎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未之有”即“未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时不我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③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④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 99 -‎ 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 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 “奚以”“何请”均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奚”“何”放到介词“以”和动词“请”的后面。译为“凭什么”“请求什么”。‎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牙”的前面。‎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译:现在陕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备只不过规模小一些的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体而微”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 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于庭之槐”“以祸福”“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多”“纺”“谕”“饮”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 99 -‎ ‎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 99 -‎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跟踪训练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8、东犬西吠,……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某所,而母立于兹。……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9、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汝其勿悲! ‎ ‎10、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之二虫又何知!‎ ‎1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1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17、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 ‎19、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1、既来之,则安之。‎ ‎2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5、‎ - 99 -‎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8、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29、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3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参考译文:‎ ‎1、于是写了这首七言长诗,作歌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六字。‎ ‎2、主人和客人下了马,走进船中,举酒欲饮,却没有音乐助兴。‎ ‎3、应该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了白发。人生犹如梦幻一般,洒一杯酒祭奠江月。‎ ‎4、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彩怎么会出现龙?‎ ‎5、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丢弃满地。‎ ‎6、本是不可一世的豪杰,可如今(他)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只是)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7、(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阳光。‎ ‎8、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喂养过(我家)两代人,我已故的母亲待她非常好。……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里。……我从门板外一一回答她。‎ ‎9、有几家能称心快意呢?……仁爱的人“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及爱护别人的儿女”。……应该会为牺牲我和你个人的幸福而感到快乐……你可不要悲伤啊!‎ ‎10、这是我敢于索性(为革命)去死而舍你不顾的缘故啊!……你要好好地抚养他,让他像我。‎ ‎11、天空深蓝色,那是它的本色呢,还是高远而没有穷尽呢?‎ ‎12、背负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碍,然后才计划着向南飞。‎ ‎13、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以外)再向南方远飞呢?……到近郊去(旅行)的人,当天(就可以)回来,肚子还饱饱的;……(蝉和学鸠)这两只小虫又知道什么呢! ‎ ‎14、小智比不上大智,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它们是这样的呢?‎ ‎15、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可以顺从一乡人的心愿,道德合乎国君的要求,能力能够取信一国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像小麻雀一样(见识短)。‎ ‎16、而且(宋荣子即使能够让)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更加受到鼓励;全世界的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感到更加沮丧。‎ ‎17、恐怕该责备你了吧?……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18、比如盲人走路不稳,辅助者却不去护持,盲人跌倒了,辅助者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用那个辅助者呢?……这是谁的过错呢?‎ ‎19、有品德的人最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那样做’而一定要给它找个托辞的态度。‎ ‎20、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贫困,而担心人心不安定。‎ ‎21、已经使他们归顺了,就使他们生活安定。‎ ‎22、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2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24、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 99 -‎ ‎25、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合乎画出的圆。即使它以后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人力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缘故。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刀剑等金属器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了。‎ ‎26、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能游水,却能横渡江河。‎ ‎27、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不汇集小溪流,就不能汇成大江大海 ‎28、会商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珍奇的器物、贵重的宝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 ‎29、这样一来,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秦国。‎ ‎30、我之所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 第四部分 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考点透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综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提取信息,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某个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特点进行评论。‎ 典例分析 ‎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大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大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①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 - 99 -‎ 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 ①澍雨:及时降雨。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 例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盂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解题步骤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信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历年高考要求提取的内容大多是通过人物言、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几个方面。‎ 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 例1,本题着重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道题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这是一种常见的形式。我们先要弄清“仗义执言”的内涵:“根据道义和事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再对照这一概括性论断去分析题面的每一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选择。‎ 第①句“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是承接上文“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而来,能够看出孟尝不满于郡守判决,挺身而出,述说真相,故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②句“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说孟尝在仗义执言、述说未果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及孝妇的最终结局,与题干没有联系。‎ 第③句“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是说郡中连旱二年,后太守询问原因时,孟尝去说明事情的缘由,这应当是“仗义执言”的一种表现。‎ 第④句“宜戮讼者,以谢冤魂”,是孟尝建议杀掉诬陷之人来给孝妇谢罪,也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⑤句“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承接上文“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后的结果,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第⑥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这是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采取的措施,这一句也跟题干没有联系。‎ 理清了这六句话的内容,这道题的答案就清楚了,正确的选项是①③④,即B项。‎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历年高考要求概括、分析的内容大多在论点的某个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事发生的原因或发展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方面。又如:‎ 例2,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这道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然后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为孝妇洗白冤情、任合浦太守时移风改政、离任时百姓挽留、‎ - 99 -‎ 杨乔赏识举荐。‎ 例中D项所拟的题面“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其“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没有错,问题出在“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原文的表述是“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这里“见”表被动,“竟”为最终,“竟不见用”即最终没有被任用。所有说这一项虽有对的部分,但整体上看,它是错误的。‎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记叙某一事件或人物时,所直接或含蓄表达的观点看法、态度倾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用现代观念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祖佗,矩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 ‎ (节选自《旧唐书•斐矩传》) ‎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斐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 例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 B.强调“表动则影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道题要求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答案是B。此题是高考的新题型,司马光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考生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设误特点 文言文的综合分析题目中常见的设误,有以下几种:‎ ‎1、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阅读材料中没有所选义项的内容,或选肢中所说的内容是阅读材料中未涉及的。如:‎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 99 -‎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解析:正确答案是A。韩康伯时为太常,并非吏部尚书,这是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2、张冠李戴,偷梁换柱。‎ 本是甲想的、说的或做的,选项中误设为乙想的、说的或做的。如:‎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大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大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大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大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将军,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在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解析:正确答案是D。文段主要讲述曹彰好武不好名,喜欢打仗,不喜欢读书,开始受到曹操的贬抑,后来又受到表扬的故事。D项中叙述“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 99 -‎ 而在原文中,“封他为任城王”是文帝曹丕做的。这就是张冠李戴,偷梁换柱。‎ ‎3、以偏概全,言过其实。‎ 将局部的、个别的误设为全局的、普遍的,或将全局的、普遍的误设为局部的、个别的;或者故意将范围、程度误设为小于或大于材料中叙述的范围、程度。如:‎ ‎(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李氏国除,以族北迁。献其文若干篇,得召试,为汲县尉冠氏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数上书论北边事。是时赵普为相,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未尝有所肯可,独称君为能,日:“其言与我多合。”‎ 又二岁,拜太仆寺丞,磨勘钱帛粮草,监永城和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迁太常丞、知鼎州。州杂蛮蜑,喜以攻劫为生,少年百余人私自署为名号,常伺夜出掠居人,居人恶之,莫敢指。君至而叹日:“夫政,民之庇也。威不先去其恶,则惠亦不能及人。”君政既行,盗皆亡入他境,约君去乃还。迁国子博士,奉使两浙、江南,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 出知兴元府,大修山河堰。堰水旧溉民田四万余顷,世传汉萧何所为。君行坏堰,顾其属日:“酂侯方佐汉取天下,乃暇为此以溉其农。古之圣贤,有以利人无不为也。今吾岂宜惮一时之劳,而废古人万世之利?”乃率工徒躬治木石,石坠,伤其左足,君益不懈。堰成,岁谷大丰。‎ 迁尚书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荆湖南接溪洞诸蛮,岁出为州县患。君日:“鸟兽可驯,况蛮亦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讫三岁,不以蛮事闻朝廷。君罢来朝,真宗面称其能。会有司言荆南久不治,真宗拜君度支员外郎、知府事。荆南钤辖北路兵马,于荆湖为大府,故常用重人,至君特选以材,用员外郎自君而始。‎ 明年,选司封员外郎,赐金紫,徙知扬州。州居南方之会,世之仕宦于南,与其死而无归者,皆寓其家于扬州。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君捕其甚者笞之,日:“此非吏法,乃吾代汝父兄教也。”子弟羞愧自悔,稍就学问为善人,风俗大化。‎ 君少慷慨,卒能自立于时。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其材能称于其官,是皆可书以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正确答案是D。文段原文“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中“或”指“有的人”,并非全部“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再者“破亡其家”指的是家道衰败,并非达到“家破人亡”的地步。这就是以偏概全,言过其实。‎ ‎4、先后颠倒,因果混淆。‎ 题肢中将直接的、根本的、原因的或已然的事情误设为间接的、枝叶的、结果的或未然的事情,或反之设误。如:‎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 99 -‎ ‎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呕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已多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正确答案是B。B项中,“发文叫来邓通”,太直接,原文中邓通是先“入言文帝”,文帝发话后才去申屠处,颠倒了先后顺序;“并依法斩首”不当,因为“帝使使者持节召通”,且说“此吾弄臣,君释之”,从邓通的话“丞相几杀臣”,可见没有“斩首”,因果混淆。‎ 审题技巧 建立整体的阅读观,分析问题时要整体把握,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做到:读有序,想有据,析有理,选有联。‎ ‎(1)读要有“序”。‎ ‎①先总体概览,再分析关系,后筛选概括。粗读文章,大体了解文中所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 ‎②先排除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再分析“关系”(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与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 ‎③注意文中加点的字、画线的句子,它们是文后的命题依据,筛选概括,准确答题。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2)“想”要有“据”。‎ 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抓关键语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文言语段、题目设置和手头知识,是思考的三大依据。对字词词义及用法的辨误求正唯有从与之相关的语句、语段来分析,才能准确无误;而理解句意判别对错,要以句中某些关键字词译意的是与非为衡量标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搭配来思考。分析题目、尾注,掌握文章的出处、作者情况、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写作动机,然后再结合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分析概括评价。‎ ‎(3)“析”要讲“理”。‎ 把握文体特点,依其性质概括中心。‎ 要能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问题,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旨。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逻辑事理。在文言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判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还是判断句意,表述的是与非,都应分析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4)“选”要讲“联”。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语段及每道选择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其中“题”与“文”,“题”与“题”之间表现出多种相互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对备选项进行筛选并作出选择的时候,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点。‎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一)‎ ‎  ‎ - 99 -‎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的一组是(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2.下面不属于直接造成范增计划失败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项王听信刘邦的花言巧语,对范增的示意默然不应。 ‎ B.项伯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使项庄不能成功刺杀。‎ C.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出语批评项羽,保护刘邦。‎ D.刘邦机智勇敢,张良应对有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 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王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 99 -‎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 ‎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项脊轩变化的一组是( )‎ ‎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⑤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对本文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作者的深情。“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并用“喜”贯穿。 ‎ B.第二至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妻子的往事,用“悲”贯穿,隐含作者对家庭败落、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C.开头写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 D.文章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 ‎3.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的好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可以睹物思人,使人产生“人是物非”之感。‎ C.托物寓情,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D.与题目“项脊轩志”照应。‎ ‎4.对本文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年归有光是一个一个好静、安祥、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B.文章采用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所挚爱的祖母、母亲、妻子和奶妈的怀念之情,凭借之物是项脊轩。‎ C.本文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D.文章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如写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参考答案:(一)1.B(①从座次表现其自大;②从言语表现其自大、不谨慎③表现其对樊哙的宽容和尊重 ④表现其理屈词穷⑤表现其紧张⑥表现其刚愎自用。2.D(刘邦的勇敢没有在文中体现。3.D(樊哙并不是对项羽满含尊重。‎ ‎(二)1.D(②是叙述修葺以前大家庭的情况③④是叙述分家以后的家庭情况。2.B(第二至第三段叙没有回忆妻子的往事。3.B(“人是物非”错误)。4.B(对“所挚爱的……奶妈”错误)。‎ ‎【备考清单】‎ 高考考点——120个文言实词集锦 ‎1.爱 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 - 99 -‎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而臣衰,窃爱怜之(怜爱)‎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通“薆”,隐蔽)‎ ‎2. 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稳,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3.被 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 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 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 被发行吟泽畔(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 凝霜被野草(覆盖)‎ 操吴戈兮被犀甲(穿)‎ ‎4.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 倍以结之,则民不倍(背叛背弃)‎ 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违背)‎ ‎5.本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量词,册)‎ ‎6. 鄙 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平庸,卑微)‎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 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 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境)‎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境)‎ ‎7.兵 可汗大点兵(军队)‎ - 99 -‎ 兵刃既接(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军队)‎ ‎8.病 君之病在肠胃(疾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患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9.察 徐而察之(细看,观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明察,了解)‎ 微察公子(观察)‎ 人又能以身之察察(洁白的样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察,举荐)‎ ‎10.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期年不听朝(朝政)‎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晨)‎ 能谤讥于市朝(朝廷)‎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 ‎11.曾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简直)‎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竟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简直)‎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竟然) ‎ ‎12.乘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乘坐)‎ 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13.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假如,果真)‎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确实)‎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假如,果真)‎ 可谓智力孤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确实)‎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真诚的心意)‎ ‎14.除 洒扫庭除(台阶)‎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整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冼马(任命官职)‎ - 99 -‎ ‎15.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辞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告别,辞别)‎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文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托辞,说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别)‎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托词,辩解之辞)‎ 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 ‎16.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跟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顺从,跟随)‎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介词,由)‎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通“纵”缔结盟约)‎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通“纵”缔结盟约)‎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17.殆 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近乎)‎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大概,恐怕)‎ 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懈怠)‎ ‎18.当 当窗理云鬓(对着,向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御)‎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两者相抵)‎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方,值)‎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方,值)‎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时候)‎ 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判罪)‎ ‎19.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治世之道(方法)‎ 背道而妄行(道义)‎ 道不同,不相与谋(志向)‎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说)‎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 - 99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理)‎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道路)‎ ‎20.得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收获)‎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能够、可以)‎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能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21.度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推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制度)‎ 试使山东与陈涉度长大(衡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 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考虑)‎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估计、推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估计、推测)‎ ‎22.非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不)‎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误)‎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不同寻常)‎ 大阉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特殊的计谋,阴谋)‎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错误、过错)‎ 拾视之,非字而画(不是)‎ 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无、没有)‎ ‎23.复 更若役,复若赋(恢复)‎ 居十日,扁鹊复见(又)‎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又)‎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又)‎ ‎24.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用背驮东西)‎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依恃、依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背弃)‎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蒙受、遭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背)‎ 予此所行负之责任(担负)‎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 99 -‎ ‎25.盖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示原因)‎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同上)‎ 英才盖世(超过、胜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句首语气词)‎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大概)‎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句首语气词)‎ ‎26.故 故垒西边(原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旧,原样)‎ 过故人庄(旧,朋友)‎ 既克,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缘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连词,因此)‎ 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彼竭我盈,故克之(因此)‎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因此)‎ ‎27.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将军宜枉驾顾之(拜访)‎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看见)‎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顾念,顾惜)‎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顾及)‎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看)‎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顾惜)‎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顾及,眷念)‎ ‎28.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执)‎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一直)‎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本来)‎ 少年固强之(坚决,一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坚固)‎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仍然)‎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君子固穷(坚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固然)‎ ‎29.归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女子出嫁)‎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被休回娘家)‎ - 99 -‎ 归去来兮!(回去)‎ 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回家)‎ 臣请完璧归赵(归附,归属)‎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归属)‎ 微斯人,吾谁与归(回去)‎ 寡人闻古之贤人,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就下也(归附)‎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回家)‎ ‎30.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国都)‎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地域,乡土)‎ 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国家)‎ ‎31.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 裘马过世家焉(超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过错)‎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责备)‎ 过故人庄(拜访) ‎ ‎32.何 大王来何操(什么)‎ 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 妇啼一何苦(多么)‎ 开国何茫然(多么)‎ 主人何为言少钱(什么)‎ 租税从何出(哪里)‎ 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样)‎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通“诃(呵)”。谴责;呵斥)‎ ‎33.恨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遗憾)‎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怨恨)‎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遗憾)‎ ‎34.胡 国胡以相恤(什么)‎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少数民族的称谓)‎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同上)‎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什么)‎ ‎35.患 ‎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担忧)‎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担忧)‎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忧患)‎ - 99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担忧)‎ ‎36.或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倘若)‎ 即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有人)‎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有时)‎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有的方面)‎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7.疾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嫉妒)‎ 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疾病)‎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快速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宏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讨厌,憎恨)‎ ‎38.及 ‎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得上)‎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等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赶得上)‎ 乃悟前狼假寐(才)‎ ‎39.即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表时间,相当于“当”“就在”)‎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同“则”,那就)‎ 即捕得两三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同“则”)‎ 胡天八月即飞雪(就)‎ ‎40.既 既克,公问其故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孝公既没(以上四句中的“既”都是“已经”“……以后”)‎ 既而儿醒,大啼(不久,一会儿)‎ ‎41.假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非正式,代理)‎ 开仓廪,假贫民(借)‎ ‎42.间 ‎ 千载谁堪伯仲间(之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偷偷地)‎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抄小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 99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43.见 ‎ 我见相如,必辱之(看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参见)‎ 曹刿请见 (拜见,谒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期(被)‎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召见)‎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放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同上)‎ 才美不外见(显露)‎ 军无见粮,仓无见谷(现成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现,出现)‎ ‎44.解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剖开,解剖)‎ 天下土崩瓦解(分裂,涣散)‎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分开)‎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 解鞍少驻初程(解下,卸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 ‎45.就 ‎ 持就火炀之(你好近)‎ 荆轲遂就车而去(上(车))‎ 连辟公府不就(就任,赴任)‎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 瞬息可就 (完成)‎ ‎46.举 ‎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举起)‎ 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施行)‎ 众议举宠为督(推荐)‎ 举贤以自佐(举荐)‎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占)‎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全)‎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全)‎ 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 ‎47.绝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断绝)‎ 不如早与之绝(绝交)‎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以为妙绝(极,最)‎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隔绝难通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 99 -‎ 抢呼欲绝(绝命)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48.堪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忍受)‎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能够)‎ ‎49.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攻下)‎ 克终者盖寡(能,成语有“克勤克俭”)‎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能)‎ 克己奉公(克制)‎ ‎50.类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事例)‎ 中绘殿阁,类兰若(似,像)‎ 佛印绝类弥勒(相似)‎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种类,类别)‎ ‎51.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疼爱)‎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爱)‎ 可怜身上衣正单(值得同情)‎ 可怜焦土(可惜)‎ ‎52.弥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越,更加)‎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更加)‎ 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长久)‎ 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满,遍)‎ ‎53.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不要)‎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没有谁)‎ 莫如西归(不)‎ 莫能与之争(没有谁)‎ 至莫夜月明(同“暮”)‎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能)‎ ‎54.明 江船火独明(亮,光明)‎ 如听仙乐耳暂明(清楚,明白)‎ 吾未见其明也(英明,明智)‎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明亮,照明)‎ 明道德之广崇(说明,阐明)‎ 越明年,政通人和(第二(日,年))‎ ‎55.内 距关,毋内诸侯(通“纳”,接纳)‎ 亡走赵,赵不内(同上)‎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与“外”相对)‎ - 99 -‎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里面)‎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在家里)‎ 大内高手(皇宫)‎ ‎56.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整年)‎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一年孝服的人)‎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57.奇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不平常的)‎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罕见的)‎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适宜的)‎ 昂其直,居为奇货(珍贵的)‎ ‎58.迁 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被征发戍边的人)‎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搬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降职)‎ 顷襄王怒而迁之(放逐)‎ 帝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升职)‎ ‎59.请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请人做某事)‎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请允许我做某事)‎ 臣请完璧归赵(请允许我)‎ 乃置酒请之(邀请)‎ ‎(张汤)造请诸公,不避寒暑(谒见)‎ 子犯请击之(请示)‎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报告并请示处理)‎ ‎60.穷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困)‎ 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穷尽)‎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穷尽)‎ 复前行,欲穷其林(使……穷尽)‎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 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尽)‎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完,结束)‎ 人穷则反本(不得志)‎ ‎61.去 一狼径去。(离开)‎ 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坚持改革开放肌,杀三虫。(除掉,去掉)‎ 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 99 -‎ 一鸣辄跃去。(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62.劝 惩恶而劝善(鼓励)‎ 主精明于上,官劝力于下(勉励)‎ 劝学(劝勉)‎ 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 ‎63.却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击退)‎ 却之而不恭(拒绝)‎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却)‎ ‎64.如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 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比得上)‎ 如其克谐,天下乃定(如果)‎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比得上)‎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像)‎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怎么样)‎ 刑人如恐不胜(像)‎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比得上)‎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像)‎ 突如其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65.若 若毒之乎(你)‎ 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像)‎ 若无罪而就死地(如果)‎ 曰:“不若与人。”(比得上)‎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同,相当)‎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如此,这样)‎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66.善 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好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事,好事)‎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高明)‎ 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友好地)‎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善于)‎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好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崇尚)‎ - 99 -‎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好事)‎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 ‎67.少 险以远,则至者少。(不多)‎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少年,青年)‎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轻视,小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久)‎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68.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涉足,散步)‎ 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至,到)‎ ‎69.胜 其(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战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禁得住)‎ 豪杰并起,不可胜数(尽,完)‎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胜利)‎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特指名胜古迹)‎ ‎70.识 因笑问迈曰:汝识之乎?(通“志”,记得)‎ 独其为文犹可识(辨识)‎ 识盈虚之有数(知道)‎ 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记得)‎ 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 ‎71.使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派,让)‎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出使)‎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命令,叫) ‎ 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72.是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此,这)‎ 是寡人之过也(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这个)‎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此)‎ 同窗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判断)‎ 吾祖死于是(这上面)‎ ‎73.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始适还家门(出嫁)‎ - 99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顺应)‎ 而适类于予(恰好)‎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去)‎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 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疑臣者不适三人(通“啻”(chì),只)‎ 适莽苍者(往)‎ 发闾左适戍渔阳(通“谪”)‎ ‎74.书 报任安书(书信)‎ 素不闻诗书之训(《尚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昼断狱,夜理书(文书)‎ 黄生借书说(书籍)‎ ‎75.孰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怎么)‎ ‎76.属 有宁越、徐尚、苏秦之属为之谋(类)‎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通“嘱”)‎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属于)‎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归属,隶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跟随)‎ ‎77.数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计算)‎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多次)‎ 骑千余,卒数万人(几)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多次,屡次)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数目)‎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气数,命运)‎ ‎78.率 率疲弊之卒(率领)‎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部,一概)‎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率领)‎ ‎79.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报告)‎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指《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 触龙说赵太后(劝说)‎ - 99 -‎ 是说也,人常疑之(说法)‎ ‎80.私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个人)‎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私)‎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暗中,私下)‎ ‎81.素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平素)‎ 且相如素贱人(向来)‎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从来)‎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吴广素爱人(平素)‎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白白地)‎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质朴,不加装饰)‎ ‎82.汤 臣请就汤镬(开水)‎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水大流急的样子)‎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中药汤剂)‎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固若金汤(护城河)‎ ‎83.涕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眼泪)‎ 临表涕零(流眼泪)‎ ‎84.徒 仲尼之徒无道也(门人,弟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同伴)‎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服劳役的人)‎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以慕君之高义也(只是)‎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 ‎85.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逃跑)‎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逃走)‎ 今君乃亡赵走燕(出走)‎ 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使……灭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 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亡国)‎ ‎86.王 六王毕,四海一(国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君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当王)‎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姓,这里指王安石)‎ 王久不至。李朝威(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 - 99 -‎ 欲王关中。(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 ‎87.望 君还何所望(希望)‎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的十五)‎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名望,声望)‎ 望之不似人君(远远地看)‎ 若望仆不相师(抱怨)‎ 三十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盼望)‎ ‎88.恶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坏事)‎ 彼恶知之(怎么)‎ 则思正身以黜恶(奸邪之徒)‎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厌恶)‎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中伤)‎ 表(刘表)恶其(刘备)能而不能用也(嫉妒)‎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怎么样)‎ ‎89.微 烟涛微茫信难求(微弱)‎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低微)‎ 听臣微志(微小的)‎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些微,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是)‎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秘密,偷偷)‎ 则名微而众寡(小)‎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微小的)‎ ‎90.悉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全部)‎ ‎91.相 卒相与欢(一齐,彼此)‎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用在动词前,表动作的另一方)‎ 杂然相许(他)‎ 伯乐相马(观察)‎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相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官名,相国)‎ ‎92.谢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谢绝)‎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谢罪)‎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请罪)‎ 谢家来贵门(辞别)‎ 乃令张良留谢(告辞)‎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告诫)‎ - 99 -‎ ‎93.信 失信于人(信义)‎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信任)‎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语真实)‎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 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可你好的)‎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守信用)‎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随便)‎ 烟涛微茫信难求(果真,的确)‎ ‎94.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产生)‎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发生)‎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兴办)‎ 大楚兴,陈胜王(兴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使……兴盛)‎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发动)‎ ‎95.行 行弗乱其所为(用行动)‎ 必能使行阵和睦。(队伍,军队)‎ 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的人)‎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推行)‎ 而奉行者即为定例(执行)‎ 行比一乡,德合一方(品行)‎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行为)‎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行走)‎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践行)‎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品行)‎ 兵车行(歌行体)‎ ‎96.幸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幸运)‎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 幸可广问讯(希望)‎ ‎97.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施行)‎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长)‎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修理)‎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 - 99 -‎ 路曼曼其修远兮(长)‎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大)‎ ‎98.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慢步走)‎ 徐公何能及君也(姓)‎ 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缓慢)‎ ‎99.许 杂然相许(同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问渠那得清如许(这,这样)‎ ‎100.阳 西出阳关无故人(地名)‎ 声断衡阳之浦(地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同上)‎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太阳)‎ ‎101.要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总括,概括)‎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希望)‎ 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通“邀”)‎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重要)‎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约定)‎ ‎102.宜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应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应该)‎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应该)‎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103.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遗失)‎ 深追先帝遗诏(留下的)‎ 以光先帝遗德(留下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送)‎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交付,送交)‎ ‎104.贻 故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赠送)‎ 贻笑大方(遗留)‎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赠送)‎ ‎105.易 - 99 -‎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瞧不起)‎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交换)‎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替换)‎ 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换(囚服))‎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较,或未易量(容易)‎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改变)‎ 以乱易整,不武(代替)‎ 但以十五城请易璧(交换)‎ ‎106.阴 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天阴)‎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冷,寒冷)‎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水的南面)‎ 乃阴使召孙膑(暗中)‎ ‎107.右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近臣)‎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右为尊位,引申为“上”)‎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侍卫)‎ 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古代以“右”为贵、为上、为高。注意“虚左以待”中的“左”是古代战车上的尊位。)‎ ‎108.再 三年再会(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两次)‎ ‎109.造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通“作”,制造,制作)‎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造访)‎ ‎110.知 其真不知马耶(懂得,了解)‎ 君何以知燕王(了解)‎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通“智”,古今字)‎ 失其所与,不知(同上)‎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掌管)‎ ‎111.致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招纳)‎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召集,招致)‎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 ‎112.质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人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作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底子)‎ - 99 -‎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通“贽”,见面礼)‎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通“锧”,砧板)‎ ‎113.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训练)‎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治理)‎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惩办)‎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讲求)‎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偏义复词,偏在“治”)‎ ‎114.诸 绛侯诛诸吕(众,各)‎ 孟子对曰:“……不识有诸?”王曰:“有之。”(合音词“之乎”)‎ 乃赏成,献诸抚军(兼词,相当于“之于”)‎ 投诸渤海之尾(同上)‎ ‎115.贼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叛军)‎ 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使于秦(刺客)‎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敌人)‎ ‎116.族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氏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种类,品类)‎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117.卒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卒)‎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通“猝”,突然)‎ 张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士兵)‎ 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终于)‎ ‎118.走 弃兵曳甲而走(逃跑)‎ 永之人争奔走焉(奔向,趋向)‎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奔向某地)‎ 窃计欲亡走燕 (逃走)‎ 亡走赵,赵不内(同上)‎ 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前往)‎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泛指兽类,引申为仆人)‎ ‎119.左 元帝初镇江左 (地理上以东为左)‎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谪)‎ 旁门左道 (错误,荒谬)‎ - 99 -‎ 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左边的位置,上位)‎ 左右种梧桐 (左边)‎ ‎ 120.中 伐薪烧炭南山中(内,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中间)‎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中等)‎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半,一半)‎ 其曲中规(符合,适合)‎ 射者中。(击中,射中)‎ 高考必考的18个虚词 一.【而】 ‎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7.表示因果关系, ‎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 ‎8.表示目的关系, ‎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 - 99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 ‎【而后】才,方才。 ‎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 ‎【既而】不久,一会儿。 ‎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 ‎(一)用作疑问代词。 ‎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二)用作疑问副词。 ‎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 ‎(四)何:通“呵”,喝问。 ‎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 - 99 -‎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 ‎【何乃】译为“怎能” ‎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 ‎(一)用作语气助词。 ‎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齐桓晋文之事》) ‎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 ‎①于是乎书。 ‎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 - 99 -‎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四、【乃】 ‎ ‎(一)用作副词。 ‎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 ‎(二)用作代词。 ‎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 ‎【乃尔】译为“这样”。 ‎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五、【其】 ‎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 99 -‎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二)用作副词。 ‎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三)用作连词。 ‎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 ‎【何其】译为“多么”。 ‎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六、【且】 ‎ ‎(一)用作连词。 ‎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3.让步关系,尚且,还。 ‎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 99 -‎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 ‎(二)用作副词。 ‎ ‎1.将,将要。 ‎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 ‎2.暂且,姑且。 ‎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 ‎【且如】就像。 ‎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 ‎(一)动词,像,好像。 ‎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 ‎(二)用作代词。 ‎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三)用作连词。 ‎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 ‎3.至,至于。 ‎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 - 99 -‎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 ‎【若何】怎么样。 ‎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 ‎(一)名词,处所,地方。 ‎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二)助词 ‎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 ‎【所以】 ‎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所谓】所说的。 ‎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 ‎【所在】 ‎ ‎1.到处。 ‎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 ‎2.所在之处,处所。 ‎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 (《闺塾》) ‎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 九、【为】 ‎ ‎(一)动词。 ‎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 99 -‎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 ‎2.以为,认为。 ‎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 ‎3.判断词,是。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 ‎(二)介词。 ‎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臣请为王言乐。 ‎ ‎4.对,向。 ‎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 ‎(一)兼词。 ‎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 - 99 -‎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二)代词。 ‎ ‎1.相当于“之”。 ‎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 ‎2.哪里,怎么。 ‎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 ‎(一)句末语气词, ‎ ‎1.表示判断语气。 ‎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 - 99 -‎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十二、【以】 ‎ ‎(一)介词 ‎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 ‎③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 ‎③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 ‎①以一当十(成语) ‎ ‎②夜以继日(成语) ‎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 ‎(二)连词。 ‎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 - 99 -‎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 ‎(三)助词 ‎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 ‎(四)动词 ‎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 ‎(六)通假 ‎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 ‎【以为】 ‎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2.把……作为或制成。 ‎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十三、【因】 ‎ ‎(一)介词。 ‎ ‎1.依照,根据。 ‎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 - 99 -‎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 ‎2.依靠,凭借。 ‎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 ‎3.趁着,趁此。 ‎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4.通过,经由。 ‎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5.因为,由于。 ‎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 ‎(二)副词。 ‎ ‎1.于是,就;因而。 ‎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原因,缘由,机缘。 ‎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 ‎(三)动词 ‎ ‎1.根据 ‎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 ‎2.沿袭,继续。 ‎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四、【于】 ‎ ‎(一)介词。 ‎ ‎1.在,从,到 ‎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 ‎2.“在……方面”“从……中” ‎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 ‎3.由于 ‎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4.向,对,对于。 ‎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5.被。 ‎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 99 -‎ ‎6.与,跟,同。 ‎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 ‎7.比。 ‎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 ‎【于是】 ‎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 ‎【见……于】表示被动。 ‎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十五、【与】 ‎ ‎(一)介词。 ‎ ‎1.介词。和,跟,同。 ‎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 ‎2。给,替。 ‎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3.比,和……比较。 ‎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 ‎(二)连词。 ‎ ‎1.连词。和,跟,同。 ‎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 ‎(三)动词。 ‎ ‎1.给予,授予。 ‎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2.结交,亲附。 ‎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 - 99 -‎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3.对付。 ‎ ‎①庞暖易与耳。 ‎ ‎4.参加,参与。 ‎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 ‎5.赞许,同意。 ‎ ‎①吾与点也。 ‎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不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十六、【则】 ‎ ‎(一)连词。 ‎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 - 99 -‎ ‎(二)副词。 ‎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 ‎①《论语》六则。 ‎ ‎2.准则,法则。 ‎ ‎①以身作则。 ‎ ‎(四)动词,效法。 ‎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 ‎【则是】只当是。 ‎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 ‎【则则】赞叹的声音。 ‎ ‎①连呼则则。‎ 十七、【者】 ‎ ‎(一)助词。 ‎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触龙说赵太后》) ‎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赤壁之战》) ‎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 (《捕蛇者说》) ‎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二)语气词。 ‎ - 99 -‎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十八、【之】 ‎ ‎(一)代词。 ‎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 ‎2.指示代词,这,此。 ‎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二)助词。 ‎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 ‎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三)动词,到……去。 ‎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来兮辞》) ‎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古代官职任免术语 - 99 -‎ 文言文中的职位动词,概括起来主要有七种,下面以近年高考文言文和中学课文为例,简要加以说明,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 ‎1.表被任以官职: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 9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