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B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B卷含解析

1 第九单元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B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渐 渐 朱以撒 空无一叶的九重葛,整个冬日在寒风中抖瑟。近日发现有星点紫红色的叶芽从枝条的骨节探出, 每一日都非常微弱地发展。与此同时,朋友赠送的洋兰,细细地看,正在敛约着极盛时刻的嫣红, 细微地走向它的反面。这两种走向,因为太细了,往往让人浑然无觉。 正常的生长或者凋零,都是在难以分辨中进行的。在叙述这种进展程度时,我经常运用两个字 ——渐渐。 一滴融入了清水的墨,坠落在白色宣纸上会有多大,效果如何,一般人是难以言说的。有的人 挥毫时左手总是攥着一团卫生纸,墨一入纸,便飞蛾扑火般地敷上去,吸干。于是右手不断地写, 左手不断地吸,一眼可见手头功夫的匮乏。同时,左手这个寒酸的动作与优雅的右手难以匹配。我 习惯了墨汁垂落,宣纸柔软承露般地接住它的圆润,然后缓缓化开。其向着外围扩散的模样毛茸茸 的,内浓外淡,内黑外白,非人工可以合成。搁笔后挂起,品一盅茶后再去看看,晕化恰到好处, 比挥毫时刻多了一些水乡气息。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 深沉的夜色里,宁静中传来更夫的脚步声,还有低沉的梆声。好像时间是由更夫带来的,由他 来向梦中人传达时间的进度。在一个缺乏钟表的年份,更夫出现,在深夜里,替人守时,使梆声飘 入睡意里。夜,在渐渐中流转。那些赶早的人满怀感激,起身收拾行囊,穿过夜幕渐淡阗寂的街巷, 悄悄地消失在远处。不少旧日的文本都展示了这个情节,甚至由更夫把夜间许多叙事的残片缝缀起 来,让深沉的夜晚有一些动感——在更夫的步履下,舒缓的、浸润的青石板路面上,共同地流露出 连绵的湿意。 一位小姐倚在临街窗旁,右手执一柄描花纨扇,正朝窗外张望。街面上耍把戏的正在调遣三寸 不烂之舌,寻常话语一经渲染,灿若桃花。小姐渐渐笑了,很平和。她把手抬起来,让纨扇更近于 自己的脸庞,一旦笑颜大展,纨扇已经遮掩了春色。春色三分毋须多,泛滥起来就不那么可爱了。 像一夜秋风凌厉,打落万千叶片,这与我偏重于渐渐的心理相违。有的黄叶就能生出一些美感。它 是先落下两片,再落下两片。一点点地递进,含蓄文雅,有一种长调般的韵味。让人端详着树顶, 晚秋正在缓步移近,天空在落叶的疏朗中渐大,这个秋天才算是一步一步被拥有了。 孩子渐渐地长大了,长辈渐渐地老去,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进展,由小到大,由壮而 衰。老子是不看好强壮的,物壮则老,他说。在他眼里,人最好不要长大,永远地柔、弱,这样就 有无限生机。生活慢下来时,孩童说着稚气无忌的话语,无知以至无畏。疏离了天性,超常地精明 有心计,善于察言观色,在我眼里,这样的孩童就让人讨嫌了。我读到几幅儿童书法,笔下老到, 甚至老气横秋,心里就十分惋惜。在这个变数很大的空间里,没有多少人乐意那么长久地等待。一 粒花蕾,不要急于让它成为一朵花。生活的节奏在看不见的地方支配着我们的手脚呢。 主人从草地上觅食的鸡群里挑了一只芦花色的公鸡,作为款待客人的佐食佳肴。从炖罐里飘出 来的肉香,让人贯串起放纵奔跑于田畴地角、花径草丛中正常生长的过程。从出壳到长成,完全是 自然而然的积累,允许生长的缓慢。主人安时处顺的生存观,显然有过人的耐心。我们在口舌感到 快感的同时,还有一种美感,渐渐递增起来的美感。 像自然草木那样,渐渐地生,渐渐地长,渐渐地枯黄;像自然四季那样渐渐地来,渐渐地渗透, 渐渐地转换。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渐了。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从九重葛与洋兰让人浑然无觉的两种截然不同生长走向写起,显示出作者是个生活的有心 人,也引发了下文关于渐渐的思考。 B. 本文思路开阔,今古相接,由物及人,形散神聚,具体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渐渐”的感悟与思 考。 C. 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例如第三段,将有的人书法手头功夫的匮乏、书写动作的不协调和 “我”老练娴熟的书写、悠然自得的心态进行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书法的自信。 D. 作者善于借生活片段来表达情感,如老到乃至老气横秋的少年书法,既表现出对少年的惋惜,也 包含着对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否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 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文章的开头的作用,B 项考核文章的思路,C 项 考核文章的手法,D 项考核文章的情节的作用,其中 C 项,“表达了‘我’对自己书法的自信”错, 从后文“因为渐渐,才如此微妙”可以看出是为了说明“渐渐”的道理;“‘我’老练娴熟的书写” 2 表达也不够准确,文中没有依据。 2.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请简要作答。(5 分) 【参考答案】我们品尝主人款待的芦花鸡,因其美味而感到快乐。芦花鸡从出壳到长成经历了一个 缓慢积累的正常生长过程,其中所蕴含的自然而然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鸡主人过人的耐心与安 时处顺的生存观也让我们感受到美。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 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答题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位置,看有无修辞,圈出关键词,结合前后 语境解答即可。本句话在文章倒数第二段,是对品味自然生长的芦花鸡肉时而生发的感慨。在理解 时应抓准句子中的几个关键词:口舌、快感、渐渐、递增、美感。尤其要注意“渐渐”“递增”含 义的挖掘。 3. “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渐了。”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渐渐”的哪些 场景?请分类概括,并说说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场景组织到一起的?(6 分) 【参考答案】主要写了两类场景,一类是自然场景:九重葛与洋兰等草木正常生长与凋零,秋天等 四季自然转换。一类是生活场景:书法作品自然晕化,更夫步履舒缓为人报时,小姐以纨扇遮挡住 笑颜,主人安时处顺让鸡自然生长。作者是通过感观和想象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思路布局。散文有所谓“形散神聚”的说法,“形”怎么组织起来的,往 往要考虑线索的问题。据此解答该题。答题程序应该是先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然后进行 分类归纳,最后点明串联的线索。做题时,要注意“我们的日子,真要原生态一些,还真得倚仗渐 渐了”的提示功能,其告知我们所提取的场景应是“原生态”——自然而然的,由此可以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角度考虑。这些场景,既有作者的亲身体验与感受,也有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可见是被 作者用感官和想象串联起来,服务于“渐渐”这一主题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漆树的眼泪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 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 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 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 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 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 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 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 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 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 “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 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 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 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 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 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纯度很高 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 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晴。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 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 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 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结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 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 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 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 B. “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 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 C. 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 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 D. 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 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本题考查 理解和品味文中重要词句的含意,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和分析作品 3 的表现手法的能力。C 项, “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错误,从文中来看,“我”的“怅 然若失”是看到漆树受到伤害后的感伤,并没有“财产”的想法。 2.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5 分)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 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参考答案】文段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慢慢渗出的状态;通过比拟手 法,写出了漆树受到伤害的程度之深、痛苦之大、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以 及对人们伤害漆树这一行为的愤怒之情。 【解析】题干要求“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这是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 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手法、具体内容和表达的情 感。“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 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 漆树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渗出的情景,“汁液……像……泪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树流出 “汁液”是“哭”,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这两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 情;另外,还可以从作者对割漆树这种行为的愤怒情感入手分析。 3.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①受到伤害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弥补,要集聚所有力量修复伤口。②无论受到多少伤 害,都要积极生活下去。③受到伤害后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只要生命力足够强大,就能焕发出新 的生机。 【解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 理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的能力。回答问题,注意把握文本中描写漆树受到伤害后的具体语句,然后根据作者的表述从 人生的角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比如“植物一旦遇到伤害……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表明 漆树没有因为受到伤害而自怨自艾,而是努力修复自己;“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 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结痂”说明漆树的顽强,受到伤害后依然积极地生活下去;“漆树的眼泪, 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表现了漆树生命力的强大,将代表软弱的眼泪变成 对新的生命力的见证。谈感受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点,此考点灵活多变,需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① 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③答题 时,语言要准确流畅,条理要清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西魏的微笑 薛林荣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 石窟中主佛高约一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作“释迦 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舒指仰掌间若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 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 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 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 也是北朝石窟造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 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 窟瞬间生动起来! 那么,她的原型是谁? 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 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 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 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 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 娶柔然公主,立为“悼后”。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 这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兵条件,竟然是 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也失去了,魏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 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 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 一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以乙弗氏皇后 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 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溯流而上,为 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 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 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 这是由于皇宫的眷顾。 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所 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的无上典范。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美丽矜持、 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 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 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4 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第四十四 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有着脱俗的仪容和正大的仪表, 庄严如法,安详自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 而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第四十四窟主佛像,先描写它的高度、手形、坐姿、装束等基本特征,再写它 的微笑,形神兼备。 B.第五自然段交代这尊微笑佛像的原型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她被废掉后来到秦州,但仍难逃厄运, 最后被逼自尽。 C.文中讲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佛像女性化还是女 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得以体现。 D.文章写法灵活,开头描写精雕细刻,以微笑为线,贯穿起历史和现实,中国和印度的材料,记叙、 议论、描写、抒情交替运用。 【答案】C 【解析】C 项,“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 得以体现”错误,从文中来看,“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到佛教中国化后渐趋女性化, 这其实是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化实践的转变,如文章倒数第二段所说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 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 选项对作者陈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这一材料意图的分析有误。A 项,侧重考查对 描写手法的分析,正确;B 项,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确;D 项,侧重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 的分析,正确。 2.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 分) 【参考答案】①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节奏徐缓有致。②用词精当。“荡漾”一词形象生动地描 绘出“微笑”带给麦积山和游客的影响。③以此句作结,收束有力,呼应前文,引人思考,升华主 题。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首 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描写的对象。“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 丰颊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这句话描写的对象是佛陀,作者抓住佛陀的 笑意使用“荡漾”一词进行刻画,“荡漾”意思是“飘荡”“起伏波动”。此处是说佛陀的微笑给 麦积山以及来此的游客带来的影响,“荡漾”让这影响有了形态之感,这是从用词的角度品味;从 句式的角度来看,画线句有长句,如“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间荡漾开来,有短句。如 “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句式使用非常灵活,从句子所在的位置来看,这句话处 于文章的结尾,“笑意”与上文以及标题“西魏的微笑”呼应,收束全篇,升华主题。 3.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6 分) 【参考答案】①从审美角度看,“微笑”是对西魏雕塑艺术具有很高成就的诠释。②从历史角度看, “微笑”是对乙弗氏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的赞许。③从人伦角度看,“微笑”是武都王对母亲至孝 之心的体现。④从价值观角度看,“微笑”是对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 化实践的认可。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这是针对散文的标题 设题。要求探究标题的丰富意蕴,这就需要考生按照由表及里的顺序分析挖掘。首先理解“微笑” 的表层意,“西魏的微笑”指的是“西魏的雕像”呈现出的状态,然后到文中圈出写“微笑”的内 容,结合“微笑”的对象以及传递出的情感分析其意蕴。“微笑”本指人的笑容,从文中来看,第 二段“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 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此处的 “微笑”是对西魏雕塑艺术成就的诠释;如第五段对乙弗氏的介绍中让我们感受到此处的“微笑” 是对乙弗氏为国献身的奉献精神的赞许;如第六段“普遍的说法是,第四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 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此处的“微笑”是武都王对母亲至孝之心的体现;如倒数第二段“佛陀 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 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此处的“微笑”是对佛像艺术理念从高贵走向平凡、从男性化转向女性化实践的认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梦中花草 杨闻宇 早春萌动,晚秋迟萎,野生小蒜形似菜畦里的蒜苗,茎叶比蒜苗又细瘦许多,埋于土里的白色 蒜头肥圆、瓷实,味道较蒜苗倍加辛辣、刺鼻。将鸡蛋轻轻磕破倒进碗里,和少许油盐,捏一根竹 筷搅匀,小铁勺文火炒熟,特香;香气溢出小院,街巷里的人们吸溜不已。 只因细长瘦削,分布稀疏,与青草混杂在一起,根又扎得深,很难挖取,于是,乡下人又称之 为“贼蒜”——可能取的是贼不易捉拿归案之意。炒熟端上饭桌,其香味远胜于刚刚冒起于树梢上 的香椿嫩芽。 野生枸杞,茎有短刺,初夏着花,花瓣淡蓝,俗称“蓝秧刺”。早春开花之先,刺嫩芽青,采 下嫩茎碧叶,开水焯过,凉拌成小菜,以佐刚出锅的金黄色玉米糊稀饭,香沁两颊,妙不可言。 蓝花谢去,始结卵形绿果;立秋时,串串果粒呈金红色,地垄与道路两旁,宛若悬挂着一串串 珍珠玛瑙。在我国,宁夏中宁苦水河畔出产的枸杞驰誉天下。我去过中宁,此物茂盛得连片成林, 性平,味甘,为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上品。 秋天的红浆果自熟自落,无人理睬。野地里玩耍的孩子们则趁其熟软,摘于巴掌里当“子弹”, 猛个儿捏出果球里的红酱对射。衣裤、脸颊、头发上,猩红点点,似血非血。日暮时回到村里,一 进家门,母亲便瞠目惊呼:“天哪!身上抹的啥嘛!” 5 鬼针草生长在陈旧的坟包上。秋天,枝头伸出针状瘦果——顶端炸开寸许长的五六枚芒刺,与 周围的庄稼杂草浑然一色。 玩耍的孩童们一旦走上前去采摘那晚开的艳艳的小花,神不知鬼不觉,这芒刺就密密麻麻地扎 进了衫子、裤子的布眼里,随着这嬉嬉闹闹、活蹦乱跳的一伙,跳过水渠、垄畔,跑上土路,最后 回到村里、院里。老奶奶看见了,得从小家伙身上扒下衫裤,坐在小凳上,花费一大晌工夫,一根 一根地往下摘取。老婆婆手里的小针,捏弄起来实在费劲,于是,鬼针草又被称为“婆婆针”。倘 若提住衣领“啪啪啪”狂抖,或者压进水盆里死命搓洗,是一根也弄不离的。 “婆婆针”能暗暗揪扯住天真无邪的童儿的衣襟流播四方,上身附体之际,又神秘得令人了无 觉察,于是,人们又叫它“鬼刺”。鬼刺鬼得狠,略粗于针,毫无刺扎之痛,更无缝纫之功,它是 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的细微的信号。 苜蓿紫花,绽放于暮春。连片成阵,花气扰攘,暖香扑人。其前身当为野草,它是连接土地与 人最得力、最坚韧的一类野草。地下土长期封埋而不见阳光,一旦被人们奋力地翻出地表,光天化 日之下,三五年内是缓不过性、养不好田禾的,这叫“生土”。生土地上唯有播种苜蓿,才会在当 年有收获。苜蓿紫花如云,铡断这花叶茎秆饲喂骡马,骡马上膘,筋力强壮。秋季掘净了苜蓿换茬 口种麦,不唯产量高,而且麦面筋韧。苜蓿长过一茬,仿佛为生土施进了特种肥料,生土也就神奇 地衍变为“熟土”了。 在顽童眼里,艳丽蝴蝶群舞于紫色花海上最为好玩。蝴蝶是粉黛的化身,是美色里的精魂,淡 紫色的花絮茸茸如地毯,童儿们扑着闹着捕蝶翻滚,对苜蓿却毫无损伤。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一望无际的关中原野上,除了连垄的庄稼、井台旁荫翳的大树 之外,在童儿眼里,就是这不入成人眼帘的闲花野草了。而今的城市讲究美化环境,提倡种花种草, 不论是本国的还是进口的,呵护的程度远胜于田禾,不宜称之为闲花野草了。原野上的花草是大自 然所固有的淋漓元气的再现。离乡五十载,记忆中的许多人与事飘散得无影无踪,然而故土上的那 些闲花野草,依旧在我的梦中摇曳。 (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篇散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采用了“分——总”的结构形式,先重点刻画了贼蒜、蓝秧刺、 鬼针草、苜蓿四种野生花草,最后一段收束全篇,卒章显志。 B. 文章以“梦中花草”为题,所写内容又不仅仅局限于“花草”,还有对“生土”“蝴蝶”“孩 童”等的介绍或描写,内容可谓丰富,但形散神聚,中心突出明确。 C. 文章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形象的描写,又有生动的记叙,还有动人的抒情;语言上既有简清 质朴的一面,又有诗意典雅的特征,让人读来满口生津,兴味盎然。 D. 现代都市美化环境极少用到“闲花野草”,即使在农村,相对于庄稼、大树,成年人对这些花草 也是不屑一顾的,但它们在孩童眼中却无比重要和令人欢喜。 【答案】A 【解析】A 项,“先重点刻画了……苜蓿四种野生花草”错误,说文中刻画的苜蓿是“野生花草” 是不对的,从文中来看,苜蓿是人工种植的。第九段中有“苜蓿前身,当为野草”“生土地上唯有 播种苜蓿,才会在当年有收获”的表述。 2.请赏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它是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的细 微的信号”。(5 分) 【参考答案】①“它是……细微的信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鬼针草”传播种子时 的悄无声息的特点。②把它与“不泯于九泉的灵魂”相联系,表现了世世代代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 以及对儿孙的顾念。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应回顾鉴赏的角度,然后找到画线句,明确句子 描写的对象。“它是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的细微的信号”, 这句话源自第八段,从文中来看,“它”是指“婆婆针”“鬼针草”这种草,句中把“鬼针草”比 作“细微的信号”,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说法,作者以“细微”一词来传达出“鬼针草”作为“信 号”的特点,所谓“细微”即“细小,微小”,再结合语境“暗暗揪扯住天真无邪的童儿的衣襟流 播四方,上身附体之际,又神秘得令人了无觉察”,这就体现出鬼针草传播种子时的无声无息;句 中以“不泯于九泉的灵魂依恋耕耘过的原野秀色、顾念家里儿孙后裔”来修饰鬼针草,这就把鬼针 草与灵魂相联系,传递出世世代代的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以及对儿孙的顾念。本题难度较大,句子虽 然使用了“比喻”这一修辞,但因为是暗喻,且喻体不明显,故考生可能无法看出,这就为鉴赏增 添了难度。 3.文中描写的“梦中花草”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参考答案】(1)“梦中花草”的特点:①叶、花或果实有着鲜明的色彩。②有着顽强的生命力。③ 具有实用价值:有的能做菜,味道鲜美;有的能喂牲畜,营养丰富,又能改良土壤;有的能装点环 境。④给孩童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2)思想感情:①对闲花野草的喜爱和赞美;②对童年时光的无限怀念;③对故土的眷恋。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首先到文中圈出描写“梦中花草”的句子,如果有现成的 形容词,可以直接摘抄,然后概括梦中花草的特点。如文章最后一段说“离乡五十载,记忆中的许 多人与事飘散得无影无踪,然而故土上的那些闲花野草,依旧在我的梦中摇曳”,可见上文所写的 花草应该是作者心中所想,这就明确了答题的区域,需要纵览全篇。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房屋杂谈 6 迟子建 人类在结束了风餐露宿、茹毛饮血的时代后,极其聪明地选择了房屋作为自己的安身之所。房 屋可以遮风挡雨,可以分割成无数空间使生活变得更井然有序,于是有了卧室、厅房、厨房、储藏 室、卫生间等等的格局。人类在发明房屋时最浪漫的一笔就是对窗口的设置。透过窗口,可以望见 森林、原野、河流、动物、花朵、庄稼等等,更重要的是,窗口可以感知阳光和月光,因为它更多 地承受了人们的睡眠,所以它也是诞生梦最多的场所。 房屋不仅仅是人的休息之所,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场所。人们需要祈祷,于是有了风格各异的 教堂;人们需要歌声,于是这世界多了一些著名歌剧院的建筑。房屋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人类 表达自己精神气息的一种象征。我想天空的飞鸟在掠过人类居住的房屋时,一定把它们看成了人类 的外衣。这外衣有新有旧,有的朴素有的华美,但它们因风格各异而显得多姿多彩。 我没有集邮的爱好,但还是比较喜欢邮政部门发行的一套很普通大众的民居图案的邮票。它十 分朴素、典雅、浑和,很符合我的欣赏口味。最常见的是那种面值二十分的上海民居的邮票,灰色 的青砖楼上是淡绿色的屋顶,门顶上有半月形的门楣装饰。窗格很碎,仿佛是想轰赶过分炽烈的阳 光,它给人一种古老沉凝的感觉。而广西民居的设计则不一样,它看上去轻隽秀丽,屋檐的斜坡长 长的,仿佛那一带的人喜欢坐在屋里听雨水从屋顶滑过的声音。云南民居散发着红土高原特有的朴 拙气息,它们看上去像宫殿一样古色古香。而四川民居一眼望去给人一种层层叠叠的感觉,仿佛建 筑在艰险的蜀道上,房屋看上去很坚固实用,能想见里面的板凳一定是矮矮的,而茶壶则敦实硕大。 这套邮票中没有黑龙江的民居,若有,我想应该是在大兴安岭漠河一带的木刻楞民居,因为走遍了 黑龙江,只有那里的民居才有特点。 木刻楞房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木头垒起的房屋。它一般都很高大,房中竖有几根作为支撑点的圆 柱。由于漠河冬季严寒漫长,风烈雪猛,所以木刻楞房屋的外表要糊上厚厚的黄泥。这种房屋多半 不用画蛇添足再加一个天蓬,屋顶就算是天蓬了,所以在屋中抬头仰望,看到的就是斗笠形均匀铺 开的红松木,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森林的感觉,能嗅到木质特有的气息。房子里至少要砌两面火墙, 搭两个火炉,火炉既可用来取暖,又可用来做饭。这种屋子的地面只有用木板铺就才能与房屋的气 氛相得益彰。不用说,家具也都是木质的了,而且越古旧越好。人们在这样的屋子里可以高声大气 地说话。从房屋的外观来看,南墙上多半挂着东北特有的蒜辫子、菜籽、鱼干等等,而西墙则挂着 各种农具和捕鱼的工具。这样的房屋看上去非常浑和大气,可以想见它们是多么适合喝着烧酒讲着 粗野笑话的极北地区的人居住。冬季的雪花开始拥抱漠北小镇时,这些房屋就更显得无与伦比的沉 静。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成为大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画报上看到木 刻楞房屋,都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 然而今年 3 月 9 日,我因观测日全食再次回到漠河时,发现房屋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建的房子 不再是木刻楞的,而是在任何乡镇随处可见的红砖房。那种长方形的、像个红棺材一样死气沉沉的 房屋。据说漠河能建这样房子的多半是比较富裕的人家,这更加使我担忧不已。因为人的生活总是 往好处发展,如果这一带的人把建造红砖房视为一种时髦的话,木刻楞房屋将会在不久远的将来消 失。 我讨厌红砖房那种俗气之极的色彩,它对漠北风光实在是一种破坏,它永远无法与那么纯净的 大自然融为一体。我甚至这样想,如果没有了木刻楞房屋,北极村还成其为北极村吗?假若我有权 力,我将下达一道命令,不许那里的人们再建造红砖房,要保持木刻楞房屋的原始基调。当生活变 得越来越好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一个村镇的房屋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文明和文 化的一种保护。 许多作家和画家都无比钟情于对房屋的抒写和描绘。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有大段 大段的对房屋的描写,他甚至能把每一条回廊都写得光彩勃发。我所崇敬的大画家梵高和蒙克,他 们也在画中动情地描绘教堂和村镇的房屋风景,房屋像精灵一样在画面中闪烁,它有血有肉,它已 经不仅仅是人类的休息之所了。有特点的房屋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我不敢设想,如果全世界的房 屋都成为一种模式,人类的文化是不是会随之急剧地倒退以至衰亡? 我们需要在房屋里休息,更需要在它的怀抱中永久地梦想。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 分)( ) A. 本文第一段使用“极其聪明”一词,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赋予房屋多重意义的肯定和赞扬。 B. 作者认为好的房屋构造应与大自然和谐相生,而红砖房败就败在那俗气的红色无法与纯净的自然 融为一体。 C. 倒数第二段引用三位大师对房屋的描画,旨在揭示房屋对于人们心灵层面的意义,从而引发对人 类文化的思考。 D. 最后一段中 “更需要在它的怀抱中永久地梦想”这句话照应第一段,重申了房屋对于人类的意 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A 项,作者在第一、二段从物质构造到心灵层面,列举了 人们建造房屋的种种用途,再结合下文作者对保有独具特色的房屋的呼吁,可见“极其聪明”是肯 定和赞扬之意。B 项,作者呼吁房屋要保有各自的特色,不可千篇一律,因为“有特点的房屋可以 激发人的想象力”。选项中把红砖房的失败归结于颜色的俗气,表述错误。随处可见的红砖房将取 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刻楞房,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失,这才是作者厌恶红砖房的主要原因。C 项, 作者引用三位大师的作品,意在告诉读者“有特点的房屋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房屋的特点是地 域文化与文明的象征符号,如果全世界的房屋都变成一个模样,大师们将再无灵感创作,那文化领 域相应的也就死气沉沉了。这正是作者对人类文化层面的一种思考。D 项,作者说“更需要在它的 7 怀抱中永久地梦想”和第一段“它也是诞生梦最多的场所”遥相呼应,都是谈房屋给人带来的作用, 表达了希望房屋之于人的意义所在。表述正确。故答案为 B 项。 2.作者认为房屋的存在具有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 分) 【参考答案】①能遮风挡雨,供人们休息;能表达情感,是精神气息的象征。②人利用房屋享受自 然,自然因为房屋而增色。房屋与大自然和谐相生。③各具特色的房屋,能激发文人想象力,使人 类的文明与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干中的“多重”,可见答案不止一点,要多角度思考。 首先找到文中写房屋意义和作用的内容。文章第二段“房屋不仅仅是人的休息之所,也是人类表达 情感的场所”一句非常关键,据此推知,房屋存在有两重意义。再结合第一、二段的相关词语,可 以得出答案要点①。文章三、四两段列举了各地民居的特点,并在第四段结尾说“它们在不知不觉 中就已经成为大自然最和谐的一部分”,融合第一段“透过窗口,可以望见森林、原野、河流、动 物、花朵……可以感知阳光和月光”,可以概括出答案要点②。文章第五至八段通过写对红砖房有 可能取代漠河木刻楞房的担忧,呼吁保留房屋的地域特点,通过对有特点房屋的保护从而达到一种 对文明与文化的守护。结合六、七段的末尾句“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一个 村镇的房屋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对文明和文化的一种保护”“如果全世界的房屋都成 为一种模式,人类的文化是不是会随之急剧的倒退以至衰亡”可得出答案要点③。 3.文章重点写漠河的木刻楞房,为什么不以“永远的木刻楞房”为题,而以“房屋杂谈”为题,请 谈谈你的理解。(6 分) 【参考答案】本文在叙写地方民居时重点写木刻楞房,是基于对家乡房屋的熟悉,的确有一种情愫 在其中,但这不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以“永远的木刻愣房”为题,写作主旨就变成了对漠河民居的 咏叹、感怀,这样就偏离了本文的主题。以“房屋杂谈”为题,体现了一种基于房屋的泛化思考, 能够使本文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比较标题的优劣主要应从主旨和情 感两方面着手。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由房屋引发的对于文化与文明传承方面的思考。作者呼吁保护各 地有特色的房屋,如果全世界的房屋千篇一律,那将是一场文化的消弭。作者列举上海、广西、云 南、四川以及漠河的民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重点写大兴安岭的漠河。那里是作者的家乡, 对那里的房屋特色更为熟悉,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但是文章的主题却不是对家乡的怀恋,而是对民 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一种理性思考,所以以“永远的木刻楞房”为题在主旨表现上就偏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老戏台 李亚强 夜戏散了,戏台下的吵闹声逐渐归于死寂。卸了妆的演员坐在连锅炕边大声喧哗,一边喝酒一 边对着戏词,炉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墙壁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道具戏服,像一个个站立着的人, 窥视着后台的每一个人。我兀自游走,穿上龙袍,端坐在这些人身边,像戏里的人,也像戏外的人。 多少年后,在梦里出现这样一幕,我的心依然感到震颤,这种恐惧是由外而内的,像一柄长剑, 直插内心。我从梦里一下被揪起,端坐在暗夜里。 那时候,庙很旧,里面供着三圣母,只有一个朱砂写就的牌位立在供桌上。没有泥塑像,这座 土庙也是附近十里八村人的心灵寄托,求神告庙都少不得来这里烧一炷香。 那时候,土木结构的戏台也很旧,下雨的时候经常漏雨,戏台顶上的瓦片一年比一年少,村里 人都在张罗着推倒老戏台再重建一座混凝土结构的戏台,但是一次次被搁浅。看戏的人少了,求神 告庙的人多了,小小的土庙被翻新成了砖瓦结构的新庙,庙里的三圣母也有了具体的泥塑像,每年 正月初一凌晨,村里人都要争着来这里烧一柱头香。 戏台就在土庙正对面不足 20 米的地方,一条原本直行的道路,到这里突然打了弯,就因为戏台 的存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人都要组织一场盛大的秦腔演出,名叫给神唱戏,小时候想不明白, 神为什么那么爱看戏?长大了才知道,名义上是给神唱戏,实际上是给人唱戏。其实戏之于乡亲们, 只是一种载体罢了,真正懂戏看戏的人微乎极微。很多人只是为了排遣心中的空虚和农闲后的寂寞, 所以大戏开场了,台下却是三三两两拉家常的。戏充当的是媒介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 的场地,也正是戏,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维系着那个年代人们之间的纯朴感情。 一年农事的结束在年关,一年农事的开始是在二月初二。在没有其他娱乐方式的早年间,唱戏 基本是除了社火以外唯一的娱乐形式。小时候,村里还有一支剧团,平时大家都埋身..在黄土地里, 是灰头土脸的张三、李四、王五,当二月初二临近的时候,这些人从黄土地抽身..出来,拍拍身上的 尘土,穿上华丽的戏服,成了杨宗保、成了朱春登、成了秦香莲,成了人们不认识的人。 父亲曾经也是村里的一名秦腔演员,家里堆放着厚厚的戏本。那时候农村青年没有外流一说, 一些喜欢唱戏的青年聚集在一起,组建了村剧团,最鼎盛的时候,甚至比县剧团还要辉煌,除了在 本村演,还被邀请到其他村演。 后来,村里人知道新疆有煤矿、棉花,年轻人组队外流。父亲也放下了戏本,跟着村里的青年 去了煤矿,日子过得比戏还苦,谁还去唱戏?村剧团散了,每年二月初二的大戏难以为继,给神唱 戏成了一种应付,有时候请几个人的皮影剧团来糊弄,有时候请几个县秦剧团的演员跟原来村剧团 的演员混合着唱。再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手里有钱了,直接请外地的秦剧团来唱戏。 娘说,今年村里请了宁夏吴忠的秦剧团,二月初二唱夜戏的时候,戏台上的电路烧了,唱了一 半的戏突然中断了,半个小时后,看戏的人已经走了一半。电路再次接通,一折戏又从头开始唱。 又过不到半个小时,电路再次烧断,此时台下的观众已经所剩无几,无奈的演员又从头开始唱这折 8 戏。都说给神唱戏呢,三圣母庙就在对面呢,唱戏中断两次,连神也管不了了。娘在电话里这样感 慨。 那晚,我在梦里看见,屹立了 40 多年的老戏台塌了,烟雾弥漫里,我看到那些村剧团的演员, 一个个身着戏袍,如皮影一般在台下张望。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 年 10 期,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种恐惧是由外而内的,像一柄长剑,直插内心”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无形的情感化 为具体可知的长剑,形象地写出了恐惧带来的影响。 B. 文中加点的“埋身”“抽身”两个词用得极其巧妙,形成了村民在黄土地里辛苦劳作与农闲时期 唱戏自娱自乐的反差,突出唱戏之于村民的重要意义。 C. 今年村里唱二月二戏时,几次断电修不好,人已走光,娘说“连神也管不了了”。这一情节表现 了人们敬神的心已渐渐变淡,这让娘很痛苦无奈。 D. “那时候”村里人在老戏台上安排的唱戏,表面上是敬神,其实更多的是村民的一种文化娱乐, 情感交流,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承了传统农村文化的作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C 项,“这让娘很痛苦无奈”分析不恰当,原文是 “娘在电话里这样感慨”,感慨不一定是“痛苦和无奈”。故选 C。 2.这篇文章以梦境开始又以梦境结束,有何作用?(5 分) 【参考答案】①在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作用。②开头梦见自己游走在戏里戏外,梦中 惊醒,结尾梦见老戏台坍塌,都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我的隐忧与无能为力。③开篇以梦中的 场景、画面代替普通的交代,入手简洁、别致,吸引读者;结尾以梦中的场景、画面代替直接地抒 情议论,营造出一种梦幻迷离的色彩,含蓄蕴藉,发人深省,韵味悠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构思能力。答题时,先通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梦境,整体把握 其内容,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这里戏台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戏台,而是传统乡 村文化的象征,梦中戏台的坍塌象征着传统乡村文化的消亡。这里以梦中的场景、画面代替直接地 抒情议论,营造出一种梦幻迷离的色彩,含蓄蕴藉,发人深省,韵味悠长。同时文章以梦境开始, 又以梦境结束,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完整。 3.老戏台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败的命运变迁,作者写老戏台命运变迁的真实用意是什么?(6 分) 【参考答案】作者的真实用意是:①表达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怀念之情。②表达对传统农村文化日渐 消亡的无奈和伤感之情;③呼吁留住传统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创作意图的能力。文章的创作意图,可依据文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 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 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老戏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老戏台,而是乡村传统文化 的象征,老戏台的命运变迁就象征着乡村传统文化的变迁。文章描写了老戏台及村里剧团鼎盛时期 的状况,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以老戏台和村剧团为载体的乡村传统文化怀念。后来随着时代的发 展变迁,老戏台一步一步从繁荣走向衰败,直至最后在“我”的梦境中坍塌,村剧团也由鼎盛走向 解散,象征着乡村传统文化的日渐消亡。作者通过老戏台的命运变迁表达对传统农村文化日渐消亡 的无奈和伤感之情,呼吁留住传统乡村文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